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种是能量来源的“原虫”?A. 知了B. 青蛙C. 苍蝇D. 蚊子*答案:C*2. 表示盐和胡萝卜是食物的是哪组符号?A. 闭口、闭腿B. 开口、闭腿C. 闭口、开腿D. 开口、开腿*答案:A*3. 大力士进行胡萝卜接力,首先吃完一根胡萝卜后,将它放到一个什么形状的地方?A. 椭圆形B. 三角形C. 正方形D. 圆形*答案:D*4. 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拼音:动物核 __ 俩学生核 __*答案:紧、经*5. “新东方”商标中的“东”字含有多少划?A. 2B. 3C. 4D. 5*答案:C*6. 动物是根据什么特征分成不同的类别?A. 生活性B. 颜色C. 大小D. 声音*答案:A*7. 下面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 大象是羊类B. 狗是鸟类C. 蛇是爬行类D. 羊是鱼类*答案:C*8. 装有饮料的瓶子属于什么垃圾分类?A. 可降解垃圾B. 有害垃圾C. 可回收垃圾D. 其他垃圾*答案:C*9. 树叶的形状有很多种,下面哪一种形状的树叶是正确的?A. 球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扇形*答案:D*10. 人喝醋时会感到口酸,这是因为醋属于什么酸?A. 香醋酸B. 果醋酸C. 乙酸D. 冰醋酸*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食物的特点有味道好、颜色多、口感佳。

味道好、颜色多、口感佳。

2. 比弹簧还轻、能飞得最远的是纸牌。

纸牌。

3. 盐、糖是食物,钢笔、胡萝卜是非食物。

非食物。

4. 大力士胡萝卜接力,首先吃完一根胡萝卜后,将它放到一个圆形的地方。

圆形的地方。

5. 生活中常见的年纪是根据出生的几年来计算的。

出生的几年来计算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举例说明一种食物的特点和一个食物作用的例子。

特点:味道好、颜色多、口感佳例子:草莓作用:提供维生素C,提供能量例子:苹果2. 用简短的话解释“分类是认识事物的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第一单元光一、判断题(对的填“F”,错的填“T”。

每题2分,共24分)()1、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2、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所有的物体都在发光。

()4、半透明的物体只能让一部分光穿过它。

()5、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

()6、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7、通过红、绿、蓝三种颜色光相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8、光穿过潜望镜时,发生了两次折射。

()9、当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被物体全部吸收掉。

()10、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11、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12、我们平时用的镜子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面物体是光源的是()。

A、太阳B、月亮C、镜子2、下列物体相对光来说是透明的是()。

A、作业纸B、矿泉水C、科学课本3、三棱镜是利用光的()原理来工作的。

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4、在不透光的房子里,桌面上放有一本书,我们能做到的是()。

A 、看书上的字B 、分辨出封面的颜色C 、感知书的厚薄5、太阳光是由( )种颜色混合而成的。

A 、三B 、五C 、七 6、出现月食现象时,太阳、月亮、地球排列情况是( )。

A B C7、下面现象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是( )。

A 、水面波光粼粼B 、花朵五颜六色C 、阳光下的树荫8、当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 )。

A 、一定从原路反射回去B 、能改变反射光的方向C 、会有两条反射光路9、与声音传播相比,光的传播( )。

A 、比声音慢B 、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不能自己绕到障碍物的后面10、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图画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11、潜望镜的二片镜片是( )。

A 、凸透镜B 、平面镜C 、凹透镜12、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到的情形和图中相符的是( )空气 水 水 水空气空气A B 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通常我们把那些________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光源是_____。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30分1.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

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

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2.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和吸收。

3.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5.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7.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8.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和。

9.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光是传播的。

10.我知道深色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吸收热的能力。

浅色物体则相反。

12.奥运会的圣火火种是利用取得的。

13.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上午的影子在变,下午的影子在变的影子最。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

14.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原理制成的。

15.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

15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二)选择题:20分1.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

A、是科学的B、是不科学的C、我不知道2.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

A、黑暗、干燥、温暖B、明亮、潮湿、温暖C、阴暗、潮湿、温暖3.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同一个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 )。

A、长度和方向都不相同B、长度和方向都相同C、长度不同而方向相同4.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 )。

A、太阳B、煤C、右油D、电5.上午某一时刻测量得到一个2米长的竹竿的影子是0.5米,那么4米高的树木的影子应是( )。

A、2米B、1.5米C、1米6.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7.物体影子的变化和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全册(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全册(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一、二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每空2分,共30分)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共有___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_。

3、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要发生变化。

4、光是沿___________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___________。

5、人们发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能把光线会聚集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食物链通常从___________,到凶猛的___________终止,生物之间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一个_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_。

二、判断题:(请在正确的题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每题2分,共20分)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生产者为事的动物,如兔、鼠等。

()2、香蕉树、松鼠、仙人掌他们的生活的环境完全相同。

()3、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4、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照射。

()5、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6、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7、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收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8、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吸热快。

()9、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1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三、选择题:(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到每题后面的括号里,每题3分,共30分)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有()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2、生物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3、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A、太阳B、木星C、萤火虫4、手电筒发出的光是()。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7、增加或者减少生态瓶中的生物,不会影响生态瓶里 生物的生活。(×) 8、百灵鸟是一种益鸟。(√) 四、制作生态瓶
提供的材料:塑料瓶、剪刀 、水、 水草、 小鱼、 泥 鳅、 沙、 田螺 、浮萍、淤泥等
要求:1、写出制作步骤。
1、用剪刀剪掉塑料瓶上面一部分。2、在桶底装入一层 淤泥和沙,再装入大半桶水。3、在桶里种上水草,在 水面放一些浮萍。4、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泥鳅、 田螺等动物。
6、食物链通常从( )开始,到( )终止。
7、同一种( )会被不同的( )吃掉,同一种
( )也可以吃(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
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
8、草、田鼠、老鹰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生产者是
( ),消费者是(
)。
9、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 )、 ( ),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 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7、增加或者减少生态瓶中的生物,不会影响生态瓶里 生物的生活。( ) 8、百灵鸟是一种益鸟。( ) 四、制作生态瓶 提供的材料:塑料瓶剪刀 水 水草 小鱼 泥鳅 沙 田螺 浮 萍淤泥等 要求: (1)、写出制作步骤。
• 一、填空题
•1、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 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2、通过种子发芽试验,我认为种子发芽必须要 有 条( 件水。分)、(空气)、(适合的温度 )这三个基本 •3、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4做、(生食物物链之)间。这种像(连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 •5、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消费者)。
10、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 )的整体, 叫( )。

教科版(新)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分为和。

2.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

3.光能透过一些的物体,比如玻璃;光能部分透过一些比较的物体,比如纸巾;光不能透过的物体,比如书本。

4.潜艇上的水兵常常利用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5.光在空气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二、判断题6.只有表面光滑的物体才能反射光。

()7.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反光能力强,使教室更加明亮。

()8.利用两面镜子可以看到脑后的头发,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9.水中䈐子的“折断"现象主要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0.光能透过透明的物体,也能部分透过较薄的物体。

()11.万花筒和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1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看到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

()13.“皓月当空”、“群星璀璨”这两个成语说明夜晚星星和月亮都能发出明亮的光,所以它们都是光源。

()1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所以光年是时间单位。

()15.我们用喷雾器面向阳光喷水雾,可以在水雾中观察到彩虹。

16.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17.没有光源我们凭肉眼也能看到物体。

三、单选题18.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利用了光的()原理。

A.反射B.折射C.直线传播19.打开台灯,我就看到了书上的字。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眼睛中射出光,让我看到了文字B.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然后再反射到我的眼里C.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眼睛中再发出光看到亮着的文字20.“猴子捞月”故事讲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想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B.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发生了镜面反射C.这种现象和凿壁偷光原理一样21.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那么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生物与环境)一、我会填空。

(16分)1、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3个重要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3、生物之间有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__ ___。

4、“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 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 ___。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环境的变化。

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生物。

7、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8、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二、我会判断。

(24分)()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6、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8、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三、我会选择。

(15分)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2、生物界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3、苹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主要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4、蚯蚓又叫“地龙”,它喜欢生活在()的土壤里。

A干燥、明亮B黑暗、潮湿C干燥、明亮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四、我会连线。

(6分)1、连线。

仙人掌叶刺热带雨林松树叶宽大山地香蕉树针形叶沙漠五、我会分析。

(10分)1.用箭头来表示下面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题1.光和影1.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当用手电筒在物体的左边照射时,影子出现在物体的(右面)。

2.(1)只要有光源就一定有影子。

(×)(2)影子总是出现在和光源相反的方向。

(√)(3)看起来比较明亮的物体都是光源。

(×)(4)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5)做手影游戏时,除了用手挡住光以外,还必须要有显示影子的屏。

(√)3.一个人走过一盏路灯,认得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D)A.一直变短B.一直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4.在下列四种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C)A.太阳B.萤火虫C.月亮D.篝火5.月亮是光源吗?为什么?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本身不发光。

第二单元1.(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呈现影子的屏。

(2)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影子的特点:A.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B.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系。

C.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系。

(4)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当用手电筒在物体的左边照射时,影子出现在物体的:右面2.(1)只要有光源就一定有影子。

×(2)影子总是出现在和光源相反的方向。

√(3)看起来比较明亮的物体都是光源。

×(4)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5)做手影游戏时,除了用手挡住光以外,还必须要有显示影子的屏。

√3.(1)一个人走过一盏路灯,人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DA.一直变短B.一直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2)在下列四种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CA.太阳B.萤火虫C.月亮D.篝火4.月亮是光源吗?为什么?月亮不是光源。

因为它本身不发光。

2.阳光下的影子1.(1)根据我们的观察,一天中的影子不仅有(长短)的变化,还有(方向)的变化,这是因为(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引起的。

(2)当太阳在南方时,你的影子在(北)边,当你的影子在身后时,太阳则在你的(前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类脊椎动物的是()。

- A. 蜈蚣- B. 虾- C. 扁桃鱼答案:C.2. 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

- A. 心脏- B. 肺- C. 大脑答案:C.3. 下列物体中能传热的是()。

- A. 木板- B. 玻璃棉- C. 泡沫塑料答案:A.二、填空题1. 太阳是发光的,它发出的光是(太阳光)。

2. 燃烧需要(氧气)和可燃物。

3. 为了避免手被烫伤,用手拿漏斗等物体时要用(架子钳)。

三、判断题1. 大气由气体组成。

(√)2. 水蒸气是水的固态。

(×)3. 动物分为哺乳动物和鸟类两大类。

(×)四、简答题1. 什么是社会急救?- 社会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发生时,通过一些简单的紧急处理措施,保护伤员的生命,减轻病情,争取时间,确保伤员在到达医院之前得到最佳护理。

2. 请简述太阳为地球带来的益处。

- 太阳为地球带来的益处包括:提供光线和热量,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维持地球的温度适宜,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动物活动,促进水循环、风力和海洋洋流的形成等。

五、解答题1.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 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肺炎、水痘、麻疹、乙肝、艾滋病等。

2. 请简述下雨的形成过程。

- 下雨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蒸发、上升、冷却、凝结、降水几个阶段。

首先,水面受热而蒸发形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随着热量上升到高空;在高空,水蒸气因为气温下降而冷却,形成云层;当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滴时,就形成了云中的水滴;最后,云中的水滴变大并重量增加时,就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即雨水。

以上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验(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验(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验(本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40分钟)姓名_____ __ 班级____ ____一、填空题:(30分)1、种子发芽需要的一定条件是:、、。

2、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填“有水”或“无水”)3、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4、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甚至开始影响我国的其他地区。

5、像池塘里的这些和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6、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

其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7、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8、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是相适应的。

二、判断题:(5分)1、蚯蚓的栖息地里有泥土就可以了。

()2、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为止。

( )3、在做生态瓶时,我们应该先放植物,等植物存活后再放小动物。

( )4、凤仙花生长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费者。

(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 )三、选择题:(10分)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D、互惠互利的关系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B、二个C、三个5、仙人掌生活在荒漠中,叶转化为刺,茎膨大有储存功能,茎表面绿色,有光合作用的功能,它的这些特征是适合()的生存条件。

A、缺乏空气B、缺乏阳光C、缺乏水分D、缺乏营养四、把生物与它的生活环境连起来:(10分)香蕉针叶山地长颈鹿高原地区仙人掌阔叶沙漠企鹅温带亚热带沼泽松树叶刺雨淋鳄鱼南极寒带骆驼沙漠牦牛 热带草原五、解答分析题:(45分)1、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15分)(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试题(全册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试题(全册含答案)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时限:40分钟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

(27分)大家在这一学期的科学学习中一定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名词,认识了有趣的科学现象。

我们大家一起来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时间太阳的东升西落距离地球自转林奈哥白尼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生活习性花钟长→短→长短→长→短低→高→低高→低→高科学现象和自然事物:1.太阳钟用来测量——时间2.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地球自转3.“地心说”的提出者——托勒密“日心说”的提出者——哥白尼4.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5.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根据这一现象,可以编排出——花钟它的编排者是——林奈6. 一天中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得快又准)。

(24分)1.夜间活动的动物有( B C )A.蜜蜂 B.蝙蝠 C.蛾 D.公鸡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B)A.一年B.一个月C.一周3.新月是指天空中( C )A.出现月牙B.出现满月C.不出现月亮4.朔指的是(B),望指的是( A )A.满月B.新月C.娥眉月D.凸月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A.早晨——下午B.中午——晚上C.傍晚——早上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C)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 C )A.上午B.下午C.夜晚9.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 B ) ,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 A )A.西→东B.东→西10. 宋代诗人欧阳修曾著有《生查子》,诗中写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所描述的时间是(C )。

A.农历初一 B.农历初七、初八 C.农历十五 D.农历二十二三、小小分析家(快让你的脑子转起来,体会其中的乐趣)(20分)林肯断案--月光可以作证美国总统林肯曾是个杰出的律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卷与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卷与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光》单元检测试卷(一)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可以称为光源的是()。

A.太阳B.镜子C.钻石2.下列说法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在完全黑暗的房间待久了,适应了黑暗之后,就能看到房间内的红苹果了。

B.在完全黑暗的房间待久了,适应了黑暗之后,就能看到房间内红苹果的影子了。

C.在完全黑暗的房间无论待多久,都不能看到房间内的红苹果。

3.下列生活中的应用不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原理的是()。

A.做操站队时,为了队伍整齐,保证后面的人只能看到前面相邻人的后脑勺。

B.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人们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方向。

C.生活中,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全部穿过B.部分穿过C.受到阻碍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5.把一根铅笔垂直放入水中,无论我们从哪个方向看,它()。

A.都是直的B.都是弯折的C.有时直,有时弯折6.下列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B.皮影戏C.筷子斜插入水里好像断了7.让阳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白色的墙上,能看到()种颜色的光。

A.1B.3C.78.课上制作的红、绿、蓝三色轮快速转动时,会看到三色轮慢慢逼近()。

A.白色B.黄色C.黑色9.下面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水中倒影B.看到镜子里的人C.阳光下的影子10.潜望镜里面的两面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角放置。

A.45°B.90°C.180°二、连线题11.请将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应用与其原理用直线连起来。

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人看到水池中鱼的像光的反射潜望镜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光的折射彩虹12.请判断下列物体的光是来自光源的光还是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并用直线连起来。

阳光烛光来自光源月光星光来自物体反射灯光三、填空题13.像点燃的蜡烛这样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

14.光在空气中是沿传播的,当它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阻碍时,就会在物体后方形成。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蜗牛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花D. 果实3.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A. 一天B. 一年C. 一个月D. 一个星期4.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大?A. 糖B. 盐C. 沙子D. 油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融化D. 发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可以在水下游泳。

()2.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3.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九大行星。

()4. 食盐可以在水中溶解。

()5. 水的三态变化是化学变化。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植物体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

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 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3.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另一种是并联。

4.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

5. 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食物链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描述一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3. 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4.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 简述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过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家的金鱼缸水温为20℃,如果他想将水温升高到25℃,需要加入多少度的热水?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后,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3. 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2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4.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有20名男生,求这个班级女生的人数。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测试题班级姓名等级一、查漏补缺。

141. 科学家是利用、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2. 火山大致可分为、、三类。

3. 风化作用的三个重要因素是、、。

4.煤、石油、天然气属于矿产,铁、铜等属于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矿产。

5. 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

6.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

二、明辨是非。

51. 地球内部是平静的,地球表面也是一成不变的。

()2. 地震与火山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3. 煤可以制作燃料、染料、消毒剂、杀虫剂等。

()4. 岩石由矿物组成。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5. 地下储藏的能源有很多,所以人类用不着开发新的能源。

()三、珠海拾贝。

51.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有()多千米。

A.3400B.2900C.8002. 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

A.一样的B.陆地部分薄海洋部分厚C.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级大地震,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B.8.0 C.8.14.()是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

A.李四光 B.竺可桢 C.陈景润5. 卵石的形成与()有密切的关系。

A.水 B.石头 C.风四、我的科学研究。

121.如图(1),当手用力一定时,小木棍会,断裂时,手有的感觉;用力挤压毛巾的两端,毛巾会。

这两个图都是模拟形成的实验,毛巾和小木棍相当于地震中的,手用的力表示地球受到的来自的力。

2.如下图(二),将石块在火上烧,之后迅速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会发现石块,说明五.科学与生活。

141、地球的结构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见到的鸡蛋、荔枝,你能选择一种画出它的结构图,标出代表地球的哪一部分吗?2、这几年我国南部的部分省经常发生地震,请你给当地的小朋友写一封信,根据你所学的相关知识,告诉他们地震来了应该怎么办?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一、查缺补漏151、地震波、磁力2、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3、温度水植被4、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5、《矿产资源法》6、遗体遗迹二、明辨是非51、错2、错3、对4、对5、错三、珠海拾贝51、A2、C3、B4、A5、A四、我的科学研究121、断裂麻木(或疼痛)褶皱地震地壳地球内部2、表面出现裂缝温度对岩石有破会作用五、我来告诉你131、要画出实物的三部分,标出蛋壳代表地球的地壳,蛋白代表地球的地幔;蛋黄代表地球的地核。

2024年(精编试卷)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套单元试卷及答案

2024年(精编试卷)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套单元试卷及答案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套单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C. 能进行光合作用D. 能排出废物2. 下列哪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有细胞结构B. 能运动C. 能繁殖D. 能进行光合作用3. 下列哪个不是植物的特征?A. 有细胞结构B. 能进行光合作用C. 能繁殖D. 能运动4. 下列哪个不是自然界的规律?A. 生物的生长规律B. 物质的运动规律C. 能量的转化规律D. 人类的思维规律5.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的探究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比较法D. 抽象法6. 下列哪个不是物质的性质?A. 状态B. 颜色C. 味道D. 思维7. 下列哪个不是能量的形式?A. 热能B. 光能C. 电能D. 思维8.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的分类方法?A. 根据形态结构分类B. 根据生活习性分类C. 根据进化关系分类D. 根据思维分类9.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A. 生物适应环境B. 环境影响生物C. 生物改变环境D. 生物与环境的和谐10.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的发展趋势?A. 向微观领域发展B. 向宏观领域发展C. 向理论领域发展D. 向思维领域发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2. 动物的特征包括:有细胞结构、能运动、能繁殖、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

3. 植物的特征包括:有细胞结构、能进行光合作用、能繁殖、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

4. 自然界的规律包括:生物的生长规律、物质的运动规律、能量的转化规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 科学的探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

6. 物质的性质包括:状态、颜色、味道、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7. 能量的形式包括: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试卷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

2、根据土壤中含有和的含量,可以将土壤分为、和。

3、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由吸收的。

4、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中运用的实验方法是。

5、根据食性对动物的分类,可分为、和。

6、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送到植物全身各处的。

7、沙质土中容易流失,但好;黏质土透气性透水性;壤土透气性,既保又保。

8、植物茂盛的地方的现象少,这说明根有涵养水土的作用。

9、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它们也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它们的生存也需要人类的。

10、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存在于中,大多数新鲜蔬菜的含水量约为其自身质量的。

11、“雨露滋润和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这说明、、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12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的、、等密切相关。

二、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土壤的保水能力由低到高依次是()A、沙质土、壤质土、粘质土B、沙质土、黏质土、壤质土C、壤质土、黏质土、沙质土D、黏质土、壤质土、沙质土2、花、草、树木的种子落在土壤里,在()不会萌发。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3、胡萝卜的食用部分是()A、茎B、根C、叶4、黑猩猩属于()A、肉食性动物B、草食性动物C、杂食性动物5、准备三盆生长情况相同的绿豆苗,把它们都放在向阳的地方。

甲盆不浇水,乙盆浇适量的水,丙盆多浇水。

10天后,()盆绿豆苗生长情况最好。

A、甲B、乙C、丙三、判断(共20分,每小题2分)1、动物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

()2、我们平时吃的豆芽就是靠种子萌发出来的。

()3、根和叶的作用是通过茎来实现的。

()4、“喜阴植物”只能生活在背阴的环境中,否则就会死亡。

()5、我们经常吃的马铃薯是根。

()6、凡是以植物为食的动物都是草食性动物。

()7、土壤颗粒越大渗水能力越强。

()8、水面上的种子不能发芽,浸在水里的种子才能发芽。

()9、没有土壤植物就没办法生存。

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认真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试卷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

2、根据土壤中含有和的含量,可以将土壤分为、和。

3、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由吸收的。

4、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中运用的实验方法是。

5、根据食性对动物的分类,可分为、和。

6、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送到植物全身各处的。

7、沙质土中容易流失,但好;黏质土透气性透水性;壤土透气性,既保又保。

8、植物茂盛的地方的现象少,这说明根有涵养水土的作用。

9、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它们也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它们的生存也需要人类的。

10、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存在于中,大多数新鲜蔬菜的含水量约为其自身质量的。

11、“雨露滋润和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这说明、、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12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的、、等密切相关。

二、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土壤的保水能力由低到高依次是()A、沙质土、壤质土、粘质土B、沙质土、黏质土、壤质土C、壤质土、黏质土、沙质土D、黏质土、壤质土、沙质土2、花、草、树木的种子落在土壤里,在()不会萌发。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3、胡萝卜的食用部分是()A、茎B、根C、叶4、黑猩猩属于()A、肉食性动物B、草食性动物C、杂食性动物5、准备三盆生长情况相同的绿豆苗,把它们都放在向阳的地方。

甲盆不浇水,乙盆浇适量的水,丙盆多浇水。

10天后,()盆绿豆苗生长情况最好。

A、甲B、乙C、丙三、判断(共20分,每小题2分)1、动物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

()2、我们平时吃的豆芽就是靠种子萌发出来的。

()3、根和叶的作用是通过茎来实现的。

()4、“喜阴植物”只能生活在背阴的环境中,否则就会死亡。

()5、我们经常吃的马铃薯是根。

()6、凡是以植物为食的动物都是草食性动物。

()7、土壤颗粒越大渗水能力越强。

()8、水面上的种子不能发芽,浸在水里的种子才能发芽。

()9、没有土壤植物就没办法生存。

()10、肥料施的越多,植物长的就越茂盛越茁壮。

()四、对答如流(共20分,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7分、第三小题8分)1、植物的根和茎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呢?你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3、举例说明"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五、实验探究(共15分)沙质土、黏质土、壤土都有一定的渗水能力,请你想办法通过实验来发现不同土壤渗水能力的大小。

1、我的假设:根据不同土壤含沙和黏土的比例差异,我认为土的渗水能力最强。

2、材料准备:3、实验步骤:4、实验现象:5、实验结论:根据实验,可以得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②③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答案一、填空(30分,每空1分)1、植物体2、沙,黏土,沙质土,黏质土,壤土3、根4、对比实验5、肉食性动物,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6、茎7、水,透气性,差,差,好,水,肥8、水土流失9、生存环境关爱 10、土壤,70%--90% 11、水,光照,温度 12、透气性,透水性,肥力二、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A2、D3、B4、C5、B三、判断题(20分,每小题2分)1、×2、√3、√4、√5、×6、√7、×8、×9、× 10、×四、对答如流(共20分。

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7分、第三小题8分)1、植物的根与茎在外形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芽”,而根没有。

2、种子的萌发除了本身具有活力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

一般地说,具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种子可以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

3、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的环境,例如马、牛、羊需要广阔的草场,肉食性动物大都需要在茂密的森林中和草原上捕食其他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也要在森林和草原上获取自己所需的食物。

我们可以采取的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捕杀,围栏放牧,退耕还林等。

五、实验探究(共15分)1、沙质(1分)2、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纱布、壁纸刀、支架、三只同样大小的烧杯、三种土壤(若干)、水(若干)、绳子(若干)(2分)3、①取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用绳子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各放一只烧杯。

②向三个塑料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③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子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6分)4、观察到:装有沙质土的塑料瓶下的烧杯里的水最多;装有黏质土的塑料瓶下的烧杯里的水最少;装有壤土的塑料瓶下的烧杯里的水比装有沙质土的塑料瓶下的烧杯里的水少一些,比装有黏质土的塑料瓶下的烧杯里的水多一些。

(只要表述清晰,意思对即可得分)(3分)5、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3分)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精彩补白。

(每空1分,共28分)1、种在阳台上的植物总是向外生长,这是因为植物的茎、叶、花等器官具有__________性,根总是向着湿润的地方生长,这是因为根具有________性,除此以外,根还具有_________。

2、一般情况下,多数植物的根总向_______生长,茎向_______生长,根的这种特性称为___________,这是植物受到___________的结果。

3、骆驼最适应在____________中生活,享有“”的美称。

4、读科学在线,我们知道了:昆虫是鱼类喜欢摄食的优质动物蛋白饲料。

养鱼者可以在夏季充分利用昆虫的_________性,用_________诱集昆虫喂鱼。

5、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____________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

6、像鸟类的_______、鱼类的_____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__________。

7、我知道的冬眠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人们可以利用有毒植物中的____________,经过提炼后生产生物农药。

9、像鸟类一样,一些鱼类有洄游的行为,例如和。

有些鱼平时生活在海里,到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________返回淡水中去产卵;还有些鱼类大部分时间栖居淡水,只是在生殖季节入海产卵,如________。

除鱼类外,能长途洄游的还有其他动物,如、等。

10、像蝗虫、甲虫这样,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颜色一致或近似的体色,叫_____________。

11、像竹节虫和枯叶蝶那样,________和________都和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而不易被敌害发现的现象,叫____________。

二、明辨是非。

(每题1分,共10分)1、植物的花和茎具有向光性,而叶却没有向光性。

()2、迁移适应环境的变化,是动物的特性,因为它们有腿。

()3、鱼身体长有鳞片、鳃、鳍,所以鱼适合在水中生活。

()4、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5、解放军的迷彩服是根据拟态原理设计的。

()6、像狗、牛、马它们都没有护身术,只能靠人类来保护他们。

()7、在迁徙的过程中,大多数鸟类不会有规律地停下休息和进食。

()8、动物冬眠时呼吸会停止。

()9、植物虽然不能像动物一样自由活动,但也有迁移现象。

()10、冬天麻雀飞往南方过冬。

()三、择优录取。

(每题2分,共16分)1、植物的定向运动不包括()A、向光性B、向水性C、趋光性D、向地性2、下列各种植物的各种特性中,是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是()A、向光性B、向地性C、向水性D、向阴性3、多数鸟类每年要进行()次迁徙。

A、一B、两C、三D、四4、()可落入水中并随洋流散播到各处;()的种子随风飘散;()可以挂住动物的皮毛带到别处;( )最初产于土耳其,后被人们带到欧洲及其他国家。

A、苍耳B、椰子C、郁金香D、蒲公英5、以下属于帮助植物过冬的方法是()A、迁移B、冬眠C、落叶四、一一对应。

(12分)1.黄鼠狼 a. 盔甲 7.燕子 g. 冬眠2.蜜蜂 b. 放臭气 8.蚂蚁 h. 迁徙3.甲虫 c. 蛰刺 9.青蛙 i. 种子4.刺猬 d. 装死 10.鲑鱼 j. 躲藏5.蜗牛 e. 尖刺 11.杨树 k.洄游6.羚羊 f. 逃跑 12.向日葵 l. 落叶五、探究实验。

(20分)植物一般都具有向光性。

请你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实验目的:(2)实验过程:(3)实验结论:六、对答如流。

(共14分)1、保护色和拟态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5分)2、骆驼身体的哪些结构适于它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生活?(9分)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精彩补白。

(每空1分,共28分)1.向光、向水、向地性2.下、上、向地性、地球引力作用3.沙漠、沙漠之舟4.趋光、灯光5.季节6.迁徙、洄游、动物的迁移7.青蛙、刺猬、蛇(答案不唯一)8.毒素9.多种鲑鱼、大马哈鱼、河流、鳗鲡、海龟(答案不唯一) 10.保护色 11.体色、形态、拟态二、明辨是非。

(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 10.×三、择优录取。

(每题2分,共16分)1.C2.B3.B4.B、D、A、C5.C四、一一对应。

(每个1分,共12分)1—b 2—c 3—d 4—e 5—a 6—f 7—h 8—j 9—g 10—k 11—l 12—i五、探究实验。

(20分)(1)实验目的:判断光照的方向对植物生长有没有影响。

(5分)(2) 实验过程:1.在两个纸箱上编号,挖一个扁的窗户,让阳光只能从窗口透过。

2.查看箱子里面的光线,是否一侧光亮,一侧较暗。

3.把豆苗放进箱子里,窗口在豆苗的上方。

1号箱子窗口向南(向阳),2号箱子窗口向北(背阴)。

4.每天观察箱中豆苗的长势,进行记录。

(10分)(3)实验结论:植物有向光性。

(5分)注: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合理即可得分。

六、对答如流。

(共14分)1.(5分)保护色和拟态的存在有利于生物有效地捕食或脱险。

2.(9分)骆驼的蹄长着肉垫,耐高温;骆驼全身长有毛可以御寒和隔热;骆驼的嘴唇厚,牙齿和舌头能嚼食那些干粗或有刺的植物;骆驼长着两排又浓又长的眼睫毛,能够在风沙中辨认方向,它的鼻子有能自动关闭的瓣膜,耳朵里也有密密的长毛,这些都是阻挡风沙的“特别装备”;驼峰贮存脂肪可以供给能量;骆驼能坚持半个月不喝水。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你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已经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了科学探究的能力,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吧。

准备好了吗?一、填空(每空1分,共21分):1、生长在暗室中的植物会本能地向着窗口等有光亮的方向弯曲和生长,这种受单侧光刺激而引起的生长弯曲现象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