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学案 精品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学案3: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学案3: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鉴于内战准备尚未完成和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采取“____________”的策略。

(2)目的:为争取________,________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

(3)成果: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会谈纪要,即《________》。

①内容:协定规定________,坚决避免________,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②不足:对人民军队和________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政治协商会议(1)召开:1946年初,在________召开。

(2)结果: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1.内战的爆发:________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战略防御:1947年春,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________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战略反攻(1)保障:土地改革①依据:1947年制定颁布的《______________》。

②内容:没收________,废除________制度,实行________,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开始标志:________年6月,刘伯承、________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________。

(3)结果: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4.战略决战(三大战役)(________年秋~1949年1月)(1)主要战役①辽沈战役:首先攻占________,围困长春,攻下________,东北全境解放。

②淮海战役:以________为中心展开,先后在________地区、________歼灭黄百韬兵团和黄维兵团。

③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同________解放军一起发动,________年1月,________和平解放。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导学学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导学学案

第17课解放战争导学学案【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1937年后)。

2.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1.重庆谈判2.战略反攻开始的标志3.三大战役的名称及其影响4.渡江战役的意义5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2、学习难点1.重庆谈判2.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教材解疑】结合课本P79资料回放思考:何为外线战争?何为内线战争?外线——主力部队转向国民党统治区,属战略进攻性质。

内线——解放区打击国民党的进犯,属战略防御性质。

【预学案】一、过渡时期(1945年8月——1946年6月)1.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到10月10日、重庆)(1)背景:①蒋介石: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②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揭露蒋介石阴谋。

(2)结果:签署《双十协定》。

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重庆)结果: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但是,政协协议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二、内战的爆发(一)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6月——1947年6月)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粉碎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3.粉碎重点进攻: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又被解放军粉碎。

(二)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6月——1948年9秋)1.经济措施: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

2.军事行动:1947.6 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三)战略决战阶段:2.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高一历史必修1_《解放战争》参考学案1

高一历史必修1_《解放战争》参考学案1

第17课解放战争一、知识点拨(一)知识网络(二)历史解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列宁说:“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

革命是从客观上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

”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之路。

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近八十年的时间里,由于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那样的先进革命政党的领导,这些斗争都失败了。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它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旦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就转化成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巨大物质力量。

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中国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

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极其残暴和凶恶的,因此,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阶级。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建立了一条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最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另一条重要经验。

二、学习自评(一)知识掌握1.以下内容,不属于《双十协定》的是()A.和平建国B.召开政协会议C.保证人民权利D.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2.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七大”的召开B.《双十协定》的签署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3.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解放军将领是()A.刘伯承、邓小平B.陈毅、粟裕C.林彪、聂荣臻D.朱德、彭德怀4.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A.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B.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C.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D.中共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二)能力提高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 1946年6月,国共两党内战爆发后,世人议论纷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学案

第17课《解放战争》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通过重庆谈判、政协会议的学习,教会学生领悟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尤其是策略问题。

通过图表法引导学生归纳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阶段和概况,注意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分组课前搜集资料,课堂展示搜集成果,锻炼查阅、运用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通过课堂问题的探究,学会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的方法。

学生通过课堂历史情景的熏陶与引导,感悟历史,提高人文素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国民党的腐朽统治是其政治.经济军事全面破产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教学重点】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三大战役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深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思考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为什么近代中国人民会选择马克思主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同学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指出中国在抗日中付出巨大民族牺牲作出的巨大贡献,为中国在二战后期赢得了四大国的地位,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面临民族复兴的极好机遇。

然而接踵而来的内战又使中国与这次绝好的机遇失之交臂。

下面我们来学习解放战争这一课。

一、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请学生看书找出国民党共产党参加谈判的目的,老师归纳。

(1)目的国民党:内战准备尚未完成,拖延时间。

共产党:争取和平。

(2)结果:签订《双十协定》(3)协定内容:提问:在重庆谈判中有哪些问题未能达成协议?学生回答: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定。

所以后来又召开政协会议。

2.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老师提问: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

那么国民党首先进攻什么地方?采用什么战术?结果如何呢?学生回答。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 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 学案

第17课解放战争【学习目标】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A.基础知识梳理一、内战的爆发1.背景(1)“假和平、真内战”:抗日战争胜利后,________面临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________________”策略,电邀________赴重庆共商国是。

(2)重庆谈判:①目的:争取______,揭露美蒋阴谋。

②时间:1945年8月底~1945年10月10日。

③结果:签订《__________》: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对__________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3)政治协商会议:①时间、地点:1946年初,____________。

②结果:通过了有利于__________的政协协议。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947.6,__________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1948.9-1949.1中共连续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__________ 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和平谈判: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为了__________,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2. 2月,中共在北平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双方达成《________________》最后修正案。

但南京国民政府______在协议上签字,和谈破裂。

3.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_________________。

接着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

人教版 高一 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 学案

人教版 高一 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 学案

学科素养:1.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能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2.时空观念:1945.8--1949.4.23;3.历史解释: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内战爆发、《土地法大纲》、战略反攻、三役、《国内和平协定》、渡江战役;4.史料实证:分析史料,论由史出,史由证来,史论结合;5.家国情怀:认识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体会人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预习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解放 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9年春, 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 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

训练案1.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 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 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C. 领导人民推翻 的统治D. 与民主 派合作建立新2.1945年10月,图中的人物在重庆进行会谈,双方签署了( )A.《国内和平协定》B.《双十协定》C.《和平建国纲领》D.《共同纲领》3.解放 期间,面对 军队气势汹汹的全面进攻, 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其主要依据是( )A.人民解放军具有坚强的战斗力B.国民政府统治 ,不得人心C.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开始高涨D.人民解放军有巩固的战略后方 4.刘伯承元帅晚年多次感慨道:“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这给那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同样,一个 士兵死了,也会殃及整个家庭。

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一场 要损伤多少家庭啊!”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刘伯承元帅( ) A.后悔自己从军 B.反思国共内战影响 C.反对一切 D.认为胜利来之不易5.右图是一部反映解放 时期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

战役胜利后,在 “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学案6: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学案6: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梳理】一、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1)原因: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真内战”的策略。

(2)概况: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3)成果:签署“双十协定”。

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4)不足: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未能达成协议。

2.政协会议: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3.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内战爆发。

4.粉碎敌人的进攻(1)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成功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2)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又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947年6月,、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1)背景: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2)概况战役时间概况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首先攻占锦州,到11月初,解放军乘胜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以徐州为中心,解放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攻克张家口、天津后,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3)结果: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误区警示】“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区别“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

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至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

“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人教新课标 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 解放战争 学案设计

人教新课标 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 解放战争 学案设计

第17课解放战争一、学习目标概述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解放战争的进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学习难点:分析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1)概况: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2)成果:签署《________》,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3)不足:对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合法地位未能达成协议。

2.政协会议:1946年初,____________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______的政协协议。

3.内战爆发:______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____,全面内战爆发。

4.粉碎敌人的进攻(1)人民解放军采取______方式,八个月歼敌70多万,成功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2)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______和______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______。

2.三大战役(1)辽沈战役:______年9月打响,11月初________解放。

(2)淮海战役:中心是徐州,1949年1月结束。

(3)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和__________共同作战,到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4)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________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谈判:1949年4月,国共两党举行________,但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______主席、______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土崩瓦解。

______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______,统治中国______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3.胜利:人民解放军继续追歼残敌。

高中历史 第17课《解放战争》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17课《解放战争》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学案【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一、解放战争的过程1.过渡阶段:(1945、8~1946、6)(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1)重庆谈判:(1945、8~1945、10)①背景: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内战准备________完成,采取“_______”策略。

②中共: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揭露_______阴谋。

③结果:1945年10月10日签署《_______》④影响:中共:政治上取得主动权,赢得民心;国民党:如果发动内战将陷于被动地位。

(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

2.防御阶段:(1946、6~1947、6)(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解放区。

(2)粉碎全面进攻的影响:国民党军队被迫由全面进攻转入________进攻。

(3)粉碎重点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________和________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又被解放军粉碎。

3.反攻阶段:(1947、6~1948、9)(1)经济措施:土地改革。

①时间:1947年。

②文件:颁布《________________》。

③内容:没收________的土地,废除________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④影响: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________,激发了农民________和________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________,支援前线。

后方得以巩固。

(2)军事措施:刘邓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________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________,揭开________的序幕。

4.决战阶段:(1948、9~1949、1)三大战役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________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________上被消灭。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 政治史)第17课 解放战争 导学案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 政治史)第17课 解放战争 导学案

第17课解放任务目标:1.了解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通过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等史实,理解国共两不同的政治主张。

3.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自主学习:1.内战的爆发(1)蒋介石为何要邀请赴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何时?《双十协定?的内容有哪些?有何不足之处?(2)1946年政协会议在哪里召开?(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解放军采取的战略战术是什么?结果如何?(4)发动重点进攻的地区是哪里?结果如何?2.战略反攻和三役(1)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时间、人物、事件分别是什么?(2)战略决战包括哪三役?三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谈判的背景是什么?谈判的结果是什么?(2)说出渡江战役的时间?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意义是什么?活动探究:1.内战的爆发【探究1】蒋介石喊和平只是一个幌子,为什么蒋介石还要三次电邀谈判?其电邀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探究】2 已经洞悉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赴重庆和谈判?【探究3】在艰苦的解放之余,还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结合课本学思之窗思考: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的胜利有什么关系?2.战略反攻和三役【探究1】结合课本的资料回放思考:我军第二年的作战任务是什么?何为内线?何为外线?【探究2】人民解放军为何反攻方向选择在中原地区?【探究3】三役为何首选锦州作为战役的开始?当课反馈:1.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A.坚持团结,避免国共合作破裂 B.实现民主,加快和平建国步伐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D.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2.解放防御阶段,蒋介石重点进攻的地区是①陕北解放区②山东解放区③中原解放区④东北解放区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3. 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 人民的革命,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

”“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A. 的胜利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C.三役的胜利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4.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

必修1 第17课 解放战争(学案)

必修1 第17课  解放战争(学案)

必修1 第17课解放战争(学案)必修1 第17 解放战争(学案)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包括无产阶级或中国共产党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中的基本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知识结构:基础填空:一、背景:抗战胜利前后(两种命运:和平民主、独裁内战)二、过程1、政治斗争(1948-19466)(1)原因:蒋介石为内战做准备;毛泽东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2)过程:重庆谈判。

签订《双十协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3)结果:国民党撕毁政治协议,1946年6月发动内战2、军事斗争(19466-1949):①战略防御全面进攻:1946年6月底,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重点进攻:蒋介石重点进攻陕北和东解放区②战略反攻:随着敌我力量对比变化,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将战争引向国统区③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④最后胜利北平和谈:1949年4月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南京国民政府拒签渡江作战: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1、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国际: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同步导练】1、国共进行重庆谈判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和平建国,避免内战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解决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D、保证人民权利2、194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A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B国内舆论要求和平、反对内战中国共产党有相当强大的力量D国内建设需要和平3、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的意图是()DA与敌军进行决战B解放全中国彻底打破国民党的重点进攻D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4、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江汉战术刘邓捷,中原重见李郑回。

人教版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word学案

人教版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word学案

学校:临清实高学科:历史编写人:张海霞审稿人:王明强第17课解放战争(教案)一、教材分析《解放战争》是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7课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讲述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和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它既是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逐步确立的历史,更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历史。

本节内容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还是今天,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重庆谈判、三大战役的胜利与意义(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表,阅读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建国方针材料,学生培养读表与阅读解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做出的努力,学生培养总结归纳历史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学生感知解放战争对当今社会的影响;(2)结合三大战役地图,讲授三大战役的经过,体会其中所包含科学的军事战略思想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做出的努力难点: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的条件;三大战役战略战术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解放战争这一内容有一些了解。

对历史人物、战争的细节比较感兴趣。

教师可以在这方面设计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采用材料解析、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知历史并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解放战争》,初步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课程标准学法指导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理解内战的爆发,掌握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进行的斗争。

2.运用图示法理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用数字归纳法总结解放战争的历程,分析其胜利的原因,总结其基本经验。

内战的爆发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①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②召开:为争取和平,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

③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④不足: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政治协商会议⎩⎨⎧①召开: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

②结果: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全面内战的爆发(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结果: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以及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2.战略决战(1)条件: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2)战况战役时间战果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攻占锦州,长春解放,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以徐州为中心开始,先后歼灭黄百韬、黄维和杜聿明集团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攻克张家口、天津,北平和平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谈判(1)背景: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2)结果:国共两党代表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 第17课 解放战争导学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 第17课 解放战争导学案

第17课解放战争导案【习目标】1.掌握全面内战爆发时间和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粉碎国民党进攻、三大战役名称和意义、渡江战役作用;2.认识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意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重点难点】(1)重点: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三大战役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2)难点: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深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思考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为什么近代中国人民会选择马克思主义?【法指导】①创设新材料和新情境,再认再现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以及各党派在转折时期所作出的不同选择,从而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国共两党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至解放战争时期的刀兵相见的原因。

③结合国内和国际背景,探究国共两党关系的变与国际形势的关系,培养生深层次探究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

【知识链接】一、抗战胜利后中国时局的特点1.一对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三种政治要求:①中共代表人民的利益,提出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方针,力求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中国社会的政治改革。

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②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坚持独裁、内战、卖国三位一体的反动方针。

在美国支持下疯狂抢夺胜利成果,妄图恢复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并准备发动内战消灭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③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认为,战后是实现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们要求在国共两党之间走第三条道路,建立英美式的政治民主。

但他们的主要政治倾向是要求和平、民主、统一建国,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和独裁、内战、卖国政策。

这些要求同中共的政治主张基本上是一致的,成为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政治基础。

3.革命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①一方面,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人民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苏联的更加强大,欧亚诞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日益瓦解着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课程标准素养形成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结合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影响。

2.梳理解放战争的历程,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战略反攻等史实,认识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事件的影响。

3.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内战的爆发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①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②召开:为争取和平,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

③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④不足: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政治协商会议⎩⎨⎧①召开: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

②结果: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全面内战的爆发(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结果: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以及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2.战略决战(1)条件: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2)战况战役时间战果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攻占锦州,长春解放,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以徐州为中心开始,先后歼灭黄百韬、黄维和杜聿明集团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攻克张家口、天津,北平和平解放(3)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谈判(1)背景: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优质课教案

第17课解放战争(教案)一、教材分析《解放战争》是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7课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讲述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和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它既是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逐步确立的历史,更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历史。

本节内容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还是今天,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二、教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重庆谈判、三大战役的胜利与意义(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表,阅读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建国方针材料,生培养读表与阅读解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做出的努力,生培养总结归纳历史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生感知解放战争对当今社会的影响;(2)结合三大战役地图,讲授三大战役的经过,体会其中所包含的军事战略思想三、教重点难点。

重点: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做出的努力难点: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的条件;三大战役战略战术四、情分析高一生对解放战争这一内容有一些了解。

对历史人物、战争的细节比较感兴趣。

教师可以在这方面设计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

五、教方法本节课在新课程念指导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情境,采用材料解析、讲授法、启发式教方法,引导生感知历史并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并能对所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六、课前准备1.生的习准备:预习课本《解放战争》,初步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

2.教师的教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案,课内探究案,课后延伸拓展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生的疑惑,使教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由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学案)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学案)

第17课解放战争考点:了解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发动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一、争取和平建国反对内战的斗争(1945.8——1946.6):重庆谈判、政协会议二、全面内战阶段(1946.6——1949.10)1.战略防御全面进攻:1946.6,进攻中原解放区开始,人民军队采用运动战防御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序幕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1949.4.21)、解放南京(4.23):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4.战争胜利成立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2.(国际)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3.(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附:革命统一战线: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时期,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反对日本侵略者爱国统一战线:1981年正式提出,反对分裂中国的行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根据地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解放战争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元旦-3月,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政府:1912.3-1927.7,代表大地主国民政府:1927.7-1949.4.23,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大买办中国近代史分期:1840-1919.5.4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4-1949.10.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10.1-1956 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56-社会主义社会时期(注: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由资产阶级来完成,所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就天然地落到了革命性更彻底的中国无产阶级身上,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可以表述为: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而从1949年至1956年这一时期,主要有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学案8: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学案8: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梳理】一、抗战胜利后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________________”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2)概况:①为争取________,1945年8月底,毛泽东赴重庆。

②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________》,规定:________,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2.政协会议1946年初,政协会议在________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________的政协协议。

二、解放战争1.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1)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________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人民解放军采取________方式,集中优势兵力,重点打________,八个月歼敌70多万,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2.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对________和________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很快被人民解放军所粉碎。

3.战略反攻1947年6月,________、邓小平率军渡过黄河,挺进________,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4.战略决战(1)概况:①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

解放军首先攻占______,接着解放____。

11月初,解放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②淮海战役以________为中心,先后歼灭了黄百韬、黄维兵团和________部,于1949年1月发起总攻,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③________和华北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

在攻克________和天津以后,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________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2)意义:①从战争的________和取得的________上看,三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②通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______基本上被消灭。

5.渡江战役(1)背景: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________”声明。

国共两党在北平举行谈判,但国民政府拒绝在《____________》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和谈破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解放战争
考点:了解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发动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
伟大意义
一、争取和平建国反对内战的斗争(1945.8——1946.6):重庆谈判、政协会议
二、全面内战阶段(1946.6——1949.10)
1.战略防御全面进攻:1946.6,进攻中原解放区开始,人民军队采用运动战防御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序幕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1949.4.21)、解放南京(4.23):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
4.战争胜利
成立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国际)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
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
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附:
革命统一战线: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时期,反对北洋军阀政府
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反对日本侵略者爱国统一战线:1981年正式提出,反对分裂中国的行为
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
根据地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区:解放战争时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元旦-3月,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政府:1912.3-1927.7,代表大地主
国民政府:1927.7-1949.4.23,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大买办
中国近代史分期:
1840-1919.5.4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5.4-1949.10.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49.10.1-1956 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956-社会主义社会时期
(注: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由资产阶级来完成,
所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就天然地落到了革命性更彻底的中国无产阶级身
上,
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可以表述为: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而从1949年至1956年这一时期,主要有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

土地改革彻底结束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封建制度;而三大改造基本上消灭了私有制,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所以这一时期也叫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一结束,中国才正式步入社会主义社会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期:1919.5.4-1949.10.1
1924.1-1927.7 国民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
1927.7-1937.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
1937.7-1945.8 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1945.8-1949.10.1 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