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课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作业】

合集下载

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的大变革 课件—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的大变革 课件—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复习第三环节
高考考情分析
高考考情分析
命时题间趋势: 全国卷
地方卷
2(0212)【通甲过】创24设·老新子情思境想、与提道 出江新苏问·1题·土的地形私有式制考查辽春宁·秋1·战百国家争时鸣期政 治、经济家学、派文化的重大变化及山对东历·百史家发争展鸣的影响。如中央集权体 制的建立及影响、生产工具的湖 广进北 东步··11、··史 春农学 秋业研 战和究 国方 的商法经业·济战发发国展展时条期件社及会变状革况、 儒家思想的内涵及意义、政治浙、江经(济6)及·1文·百化家逐争渐鸣走向湖南统·一1·的百家趋争势
在自材吞的国A立周还料封并.礼出3号。,边为:现,到乐战兼地了(了国制楚并卿区战中战度)大国期武都争夫时不以使王夺归期后复众位”,附,各先多的存大。后分了政在国改散变这楚国称的。表国君【都“小由详要不王明国于,解得“再”逐诸当】到满。渐侯而周根时足不被国天据王原少大之周子所不大来国间的学朝认内加(可容大,位可礼根知夫,乐据,我夺)“分征自权战而封伐王制,国尊自不下兼:耳加诸大并位侯”夫,获频出我得“繁自封乃尊位 竞面BCD进争...宗王分行激变法位封烈革,制世各制。国—度袭度—不开制受摘得自不始度到岳在解消挑麓政体亡战版治教、材经耳明对并不”当,没能济历可时礼有说和史知分乐消明军楚封制亡宗必事王制度,法修等自度依排关(I方立受然除系)为到存开B;王挑在始材的战,解料做,排体分没法故除,封有是选;排权体制对王除D力现;分位C走。宗A下封世项向故法制袭移说选血瓦的制法D缘破始解过关坏终于系,存绝,说在,
【知识拓展延伸】重农抑商 易错:抑商不等于灭商,限制不等于禁绝。
在商鞅看来“农贫而商富”。农业衰落,国家就会陷入贫
困,如果任凭工商业发展,那么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就日益增

2020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春秋战国(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春秋战国(解析版)

春秋战国(公元前5~前3世纪)时的社会转型一、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二、具体表现:(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国家政局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战国后期);宗法分封礼乐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从封邦建国到诸侯割据,从战乱纷争到秦朝一统天下;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世卿世禄到军功授爵)(2)经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从青铜时代到铁器牛耕,从井田时代到土地私有)(3)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礼乐制崩溃(从礼乐文化到诸子学派,从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文化专制);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4)阶级:“士”阶层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

(5)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三、转型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四、真题训练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选D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A项;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B项;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排除C项。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检测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检测含解析

第一单元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王国维说:“商人兄弟相及。

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实无封建之事。

”这说明商代( ).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具备了初步的家法秩序.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解析:选根据材料“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可知是实行继承制,不是禅让制,故项错误,项正确;西周时期确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故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废除分封制的信息,故项错误。

.(·湖北四地七校联考)公元前世纪末,鲁国的三位国相掌控国家大势,其家城墙超出周朝的规格,鲁定公带军队去“堕三都”,但没成功。

晋献公时为保太子位,不许群公子住国内,晋国没有了“公族”,而代替公族的卿族兴起;此后大权长期为卿族掌握,晋后来被赵、韩、魏三家所分。

这两件事一定程度上( ).说明了分封制度弊端初显.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表明了礼乐制度荡然无存.反映了新兴势力的上升解析:选材料“‘堕三都’,但没成功”和“大权长期为卿族掌握,晋后来被赵、韩、魏三家所分”体现了新兴势力的上升,故项正确。

.《诗经·大雅·板》:“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

)材料主要说明西周( ).将血缘关系和部落关系结合强化王权.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来维系巩固统治.通过分封贵族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建立核心制度以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解析:选血缘关系和部落关系结合不符合西周史实,故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西周的管理方式,“大邦”“大宗”“宗子”等体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说明西周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来维系巩固统治,故项正确;材料不仅体现了分封贵族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还体现了宗法制,故项错误;宗法制和分封制都是为巩固国家服务的,未体现维护等级特权,故项错误。

.《礼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高三历史第02讲 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一轮全考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新教材)

高三历史第02讲 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一轮全考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新教材)

水利灌溉工程兴建(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态由奴

土地制度 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隶制经
济 发
生产方式 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展 手工业 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民营手工业产生
济向封 建经济
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货币流通广泛;出现商贾云集的 过渡
商业 中心城市;私营工商业主实力壮大;实物借贷普遍,货
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到了战国时期,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 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由于诸侯 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
——摘自岳麓版教材 历史 必修(I)
基础梳理 2.变化2:民族观念——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山东·百家争鸣 江苏·墨子思想 浙江·孔子与墨子的思想
湖南·《诗经》
湖南·1.百家争鸣 广东卷·1.铁器使用
浙江6月·2.孔子民族本思想 湖南·2秦国官僚政治
命题趋势: (1)通过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形式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
文化的重大变化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如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及影响、生 产工具的进步、农业和商业发展条件及状况、儒家思想的内涵及意义、政 治、经济及文化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等。
局奠定了基础; ④有利于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认同感。 南蛮
华夏认同不是基于血缘的认同而是落后文
化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和融入
华夏认同的原因: 1、战乱客观上推动人口迁徙、文化传播等, 推动了华夏认同的形成 2、华夏文明的先进:生产力先进(农耕); 文化优越(礼乐); 制度优势(分封、宗法制)
表现: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 戎狄蛮夷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②战国时期:戎狄蛮夷融入 华夏族 。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一单元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一单元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三维坐标·时空清] [三面解读·特征明]第1讲 早期的中华文明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的政治制度(1)主要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2)王权特点: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1.目的: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2.内容3.(1)积极:在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消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瓦解。

(二)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1)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2)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3)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补]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称为“后”。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

除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拓]商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通过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性人事控制方式,而是靠商强大军事威力下的地方部落方国与中央建立盟约的方式来维系的。

[辩]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封建”指分封制,如“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中国现代史书中的“封建制度”指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马克思的封建社会形态学说中,“封建制度”指西欧中世纪的社会制度。

[联]宗法制是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基础,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第2讲 春秋战国中华文明的社会转型-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讲 春秋战国中华文明的社会转型-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
春秋五霸(相继)
战国七雄(并存)
一、社会转型:春秋战国之政局大动荡—列国纷争 分析列国纷争给时局的影响
天下共主
春秋五霸(相继)
战国七雄(并存)
礼乐制
九鼎 七鼎
五鼎 三或 一鼎
★政局:天下共主社会稳定破坏,王室衰微、诸侯争战、时局动荡,破坏社会稳定与人民生活
★制度: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国家:天下共主周朝统一
二、社会转型:春秋战国之民族关系—华夏认同
材料:通过春秋时期的华夷之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 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表现:重要变化——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周边民族也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②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更稳定、分布更广(戎狄自己是炎黄子孙) 2.意义: ①交融: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形成; ②文明: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③国家: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为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一统奠定了民族基础
旱、虫灾;人祸:战乱、苛政)
统科技及文化的发展。
⑤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简单的性 消极: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难以产生
别分工、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容易满足的 技术突破;天灾人祸,容易破产;自给自
社会心理状态。 ⑥精耕细作:人多地少,必须追求土地单位
足,阻碍商品经济,导致中国近代落后
面积产量。
小农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文化
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平民开始接受教育;造就 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阶级 原来属于贵族最底层的“ ”阶层地位上升,他们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

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第一单元 第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第一单元 第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周王室 衰微, 分封制 遭到破 坏 职官制度从世卿制到官僚制度 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史料信息丰富,获取信息时要注意抓住核心词来归纳,比如① 中的“实力大大衰落”,②中的“独立王国”,③中的“历史 性转变”等等。
[提示] 周王室和诸侯国公室权力和地位受到挑战;各国通过
(2)楚辞: 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 采用楚国方言, 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为《离骚》 。




把握主流·辐射多元
重 难 点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大变革
一文物证史——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历史映射] 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只有周天子可以享 有最高礼仪。铜鼎位居礼器首位,尊卑序列尤为严格,“天子 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从考古遗址出 土的文物来看,春秋初期郑庄公逾越周礼,公然使用九鼎,表 明天子的权威不复存在,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 权政治体制的需要,西汉后与 韩非子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主张 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 变法革新 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辩]儒家“仁 爱”与墨家 “兼爱”的 不同 (1)从范围看: 前者的范围 狭窄,主张 “ 克 己 复 礼”为仁, 讲 究阶级性; 后 者具有广泛 性, 不分等级 贵贱。 (2) 从 代 表 的 阶级利益看: 前者代表统 治阶级利益, 后者代表小 生产者利益。
(3)租佃经营: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战国时期出现了租佃经营。
(二)手工业
1.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春秋时期人们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2.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①特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产品多供自己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 考点练习-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 考点练习-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1.(2022·河北邯郸模拟)春秋时期的货币铸造地点,主要集中在晋国和东周王畿所在之地;战国中期以后,货币铸造的范围向东延伸到滨海的齐国境内,向南到达江淮间的荆楚,向北到达燕赵长城以南。

这表明()A.区域经济发展较快B.全国市场初步形成C.民族交融进程加速D.各国货币单一流通解析:A由材料可知,战国时期货币的铸造地点增多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货币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较快,故选A项;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分裂状态,各国货币形制不一,并未形成全国市场,排除B项;C、D两项材料无体现,排除。

2.(2022·北京卷,1)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

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

此考古发现()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解析:B“多元”指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一体”指中华民族共同体,该战国时期的墓葬位于今江西,具有越、楚和江淮等多种文化因素交融共存的特征,其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反映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故选B项;“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相继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没有比较,无法得出“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的结论,排除C 项;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排除D项。

3.(2022·山东潍坊模拟)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对各国政治现状,也能作出准确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这一史实可以说明()A.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B.宗法血缘观念逐步瓦解C.华夏认同意识日益增强D.家国同构理念日趋衰落解析:C根据材料可知,季札出使中原各国,对各国的文化、政治都比较熟悉,且他的到来使人们对江南的传统印象有了改观,使彼此之间的差异感进一步弱化,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统一趋势的加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宗法关系,排除B项;家国同构指政治权力与血缘关系的结合,材料信息无体现,排除D项。

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2)先秦德治与法治之争的表现
①德治——儒家(人性善,以德治国;孔子、孟子。) ②法治——法家(人性恶,以法治国;商鞅、韩非子。)
(3)先秦德治与法治之争的评价
①儒家德治——不符合兼并战争的现实,无助于富国强兵,不受君主重视。 ②法家法治——有助于富国强兵和君主专制,受重视,推动秦国完成统一。
二、课标解读与深化探究
宗法分封制走向崩溃。
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
②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剧烈。
逐渐确立,家庭为单位封
③贵族削弱,新兴地主势力崛起。 建小农经济产生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动十分剧烈,经济大幅度发展,促使 西周以来形成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迫使各国统治者对传的统治国 方式进行调整。
(2)诸侯之间兼并战争日益激化,更加推动各国君主采取措施提
(2)百家争鸣的影响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 想理论基础;③百家思想成为后世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3)百家争鸣的主要代表人及主张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孔子
春秋
核心思想是“仁”;克己复礼(思想保守);政治上“为 政以德”;适时改良;教育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深化探究 1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仁政”“有教无类”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 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今 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无为”“道”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 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 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 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第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 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 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C
(2021·全国乙卷·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
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
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
(大部分土地)
农民土地私有制 (少量土地)
分配给农民耕种 农民向国家纳税
出租给农民耕种 农民向地主交租
农民自耕 向国家纳税
基础梳理
要点探究
习题演练
二、经济之变 1、农业:(3)经营方式:由集体耕作向个体农耕(小农经济)转变
这块甲骨上面有刻文:“(王)大令众人曰: 协田”。
问题:个体农耕的特点是什么?出现的前提和 根本原因是什么?
政治上:废除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经济上:重农抑商,适应个体农业 的发展需要; 思想上:重视法家思想,适应集权 政治、争霸图强的需要。
习题演练
基础梳理
要点探究
习题演练
要点探究: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各国变法的必然性
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是生 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导致封建地主阶级 不断发展壮大,推动变法的实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 3.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 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 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变革学案含解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变革学案含解

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1.春秋时期的大变革(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2)春秋争霸: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2.战国时期的大变革(1)国君公室的衰微:国君称“王”,卿大夫强宗崛起,并夺位政变。

(2)变法运动的兴起: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一)农业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借助铁农具和牛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著名水利工程有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2.小农经济产生(1)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小农经济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之一。

3.土地制度的演变(1)井田制瓦解:春秋各诸侯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2)土地私有制确立:(3)租佃经营: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战国时期出现了租佃经营。

(二)手工业1.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春秋时期人们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2.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三)商业1.商业的产生、发展:商业繁荣,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货币丰富,黄金白银成为货币;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2.商业政策: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本商末,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发展。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一)孔子与老子治:倡导“无为而治尊王攘夷一词源自春秋时代,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攻守易形,制止内卷化,指导方针是“尊崇周王室,诸侯不兼并,侵夺外夷地”。

后来演化为具备复杂含义的政治术语,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春秋战国

2020年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5~前3世纪)时的社会转型一、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二、具体表现:(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国家政局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战国后期);宗法分封礼乐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从封邦建国到诸侯割据,从战乱纷争到秦朝一统天下;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世卿世禄到军功授爵)(2)经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从青铜时代到铁器牛耕,从井田时代到土地私有)(3)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礼乐制崩溃(从礼乐文化到诸子学派,从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文化专制);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4)阶级:“士”阶层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

(5)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三、转型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四、真题训练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选D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A项;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B项;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排除C项。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好题精练专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好题精练专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命题点1 春秋时期列国纷争反映的时代特征(2024·高考江苏卷)春秋时期,晋国在兼并虞国等同姓方国时,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以免于在同楚国争霸过程中腹背受敌。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诸戎已融入华夏族B.政治权力下移至卿大夫C.楚国吴起变法成效显著D.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解析: D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分封制慢慢体现代远情疏的弊端,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均争霸称王,即题目中“同楚国争霸”,D项正确。

依据材料“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可知,材料仅仅指晋国与北方诸戎交好而非北方诸戎融入中原华夏,解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而非卿大夫的权力,解除B项;依据材料可知,晋国为避开腹背受敌而与北方诸戎和好,此举是为与楚国争霸做准备,并未体现此时楚国吴起变法成效显著,解除C项。

命题点2 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2024·高考广东卷)考古材料是探讨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运用铁器,B项正确。

A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可能是通过贸易等其他方式传入当地的,不能推出内蒙古地区属于商朝的统治范围,解除A项;C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说明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晚于东周,解除C项;D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不代表秦朝军队主要运用铁制兵器,解除D项。

命题点3 商鞅变法的影响(2024·高考湖南卷)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

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

据此可推知(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变更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解析: A材料中提及战国时期,秦国所用宰相来防卫、赵、魏、燕等国,并没有像关东六国一样留意血缘与身份,缘由在于经过商鞅变法,秦国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慢慢确立官僚政治,A项正确。

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课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doc

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课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doc

课时检测(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太原模拟)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

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

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井田制瓦解的产物解析:选C百家争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又进一步推动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士的分化应该是分封制瓦解的产物,不是井田制,故D项错误。

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这说明( )A.春秋时周礼尚未遭破坏B.春秋比战国时期社会更有序C.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D.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解析:选D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社会混乱,故A、B两项错误;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只是材料说明的部分内容,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分封秩序被彻底破坏,可以推断出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故D项正确。

3.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一种朝着更加周密的中央政府制度和机构发展的趋势,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

这反映出( )A.周代宗法制已经瓦解B.君主专制制度基本确立C.官僚政治正在形成中D.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秦国出现了官员职业化的中央制度,没有涉及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瓦解,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朝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可知是打破官员世袭实行任免的官僚政治的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国出现了官员任职日益职业化、专业化,没有体现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太原模拟)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

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

士阶层的分化()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井田制瓦解的产物解析:选C百家争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又进一步推动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士的分化应该是分封制瓦解的产物,不是井田制,故D项错误。

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这说明()A.春秋时周礼尚未遭破坏B.春秋比战国时期社会更有序C.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D.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解析:选D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社会混乱,故A、B两项错误;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只是材料说明的部分内容,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分封秩序被彻底破坏,可以推断出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故D项正确。

3.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一种朝着更加周密的中央政府制度和机构发展的趋势,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

这反映出()A.周代宗法制已经瓦解B.君主专制制度基本确立C.官僚政治正在形成中D.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秦国出现了官员职业化的中央制度,没有涉及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瓦解,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朝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可知是打破官员世袭实行任免的官僚政治的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国出现了官员任职日益职业化、专业化,没有体现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故D项错误。

4.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

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解析:选B由材料“无论‘华夏’……未称呼对方为‘戎’”,说明各国自认是华夏族,体现了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

5.下表为不同地区发现的战国晚期手工制品署名统计表。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B.国家已无力垄断商品生产C.民间手工业已经普遍存在D.官营手工业注重品牌效应解析:选C材料不能说明手工业者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官营手工业市场占有率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手工制品普遍标注制作者姓名说明民营手工业现象比较普遍,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营手工业的概况,且官营手工业具有较强的封闭性,故D项错误。

6.《吕氏春秋》中提到“洞庭之鲑”“云梦之芹”“大夏之盐”“阳朴之姜”“江浦之桔”等;李斯《谏逐客书》中也提到“江南金锡”“西蜀丹青”等。

对这些现象合理的解读是先秦时期()A.商业经济发展开始超过农业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有些地方产品开始有知名度D.政治中心开始东移解析:选C材料叙述了不同地域的特产,没有涉及商业与农业的比较,故A项错误;B项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洞庭之鲑”“云梦之芹”“大夏之盐”“阳朴之姜”“江浦之桔”“江南金锡”“西蜀丹青”可知,不同地域的产品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经济特产,与政治中心无关,故D项错误。

7.(2019·赣州联考)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粮食“准平”政策,即在市场粮价低迷时,由政府收购囤积;当市场上粮价奇高时,政府则将囤积的粮食抛出。

这一做法() A.导致政府与民争利损害形象B.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C.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D.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的问题解析:选C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管仲实行“准平”政策,国家在市场粮价低迷时以平价购入粮食保护了粮农的经济利益,这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C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国家在市场粮价奇高时以平价将库存粮食卖出,这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因此A项错误;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是在战国商鞅变法时期;D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这一做法是为解决国家财政困难而实行的。

8.(2019·石家庄模拟)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慎罚”的“礼治”;提出了旨在长治久安的“德治”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

孔子很尊崇周公,甚至为“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浩叹。

据此可知()A.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B.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C.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D.周公奉行礼制长治久安解析:选A由周公的“礼治”“德治”及强调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思想与周制有着紧密联系,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孔子对周公很尊崇,未体现孔子主张社会变革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周公的“礼治”“德治”及强调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未体现周公有关民本思想的内容,故C项错误;周公奉行礼制,但周朝统治并非长治久安,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统治面临瓦解,故D项错误。

9.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

他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来。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些均反映出()A.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B.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D.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解析:选C孔孟处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各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无法统一信仰,材料也无法体现儒家统一信仰,故A项错误;儒家提出仁政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进而维护统治秩序,故B项错误;根据“孝梯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可知孔孟将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故C项正确;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的是理学,故D项错误。

10.在治国思想方面,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而荀子则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材料主要反映了()A.荀子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B.从德治角度完整论述君民关系C.体现以德治国以礼育民的思想D.儒家思想法治充实礼治的转折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可知,儒家由早期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德治,以礼教化百姓,发展到战国末期的“治之经,礼与刑”,主张礼法并用,说明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出现了法治充实礼治的转折,故D项正确。

11.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的理想社会被有的学者评论为“蜂蚁社会”:“大腹便便稳坐中央的君主,是蜂王或蚁后,那些什么想法都没有,只知道按照法定程序做贡献的臣民,是工蜂和工蚁。

”该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解析:选D材料讲述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而儒家强调德治和仁政,故A项错误;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故B项错误;墨家主张尚贤、节俭、兼爱、非攻,故C项错误;材料“蜂蚁社会”“法定程序”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及以法治国,该学派是法家,故D项正确。

12.战国时代的纵横家,鼓吹依靠合纵、连横的活动称霸,或者建成“王业”。

他们宣传:“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

”纵横家提出以上主张的原因是() A.维护分封宗法秩序的需要B.兼并战争发展的现实要求C.政治改革运动引发战争不断D.争霸形势出现势均力敌解析:选B题干中纵横家的主张服务于诸侯兼并战争,故A项错误;为适应战国时期诸侯间兼并战争的需要,这一时期的纵横家纷纷鼓吹“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故B项正确;引发战争不断的是各国间实力对比的消长而非政治改革运动,故C项错误;“争霸形势出现势均力敌”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

此时的“士”已和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

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文武并重,如射、御都带有军事训练性质,而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

这些文士已经脱离了昔日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

……很多国家出现了“布衣卿相”之局,国君礼贤下士,并不计较出身。

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出入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所有晚清士人都坚信,在公共事务上他们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士人对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有广泛的兴趣,例如: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宋学、汉学、文学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基本学识,即礼学,以反映儒家礼的概念;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转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

(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士人阶层的社会贡献,并加以简要评价。

(1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此时的‘士’已和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可得出身份标志由低级贵族转变为知识分子,据材料一“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是比较单纯的文士”得出士人类别由文士、武士并存到以文士为主,据材料一“这些文士已经脱离了昔日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得出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据材料一“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得出逐渐形成新的官僚阶层;第二小问,主要联系“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来作答。

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得出打破传统界限,拓宽学术视野,据材料二“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宋学、汉学、文学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基本学识”得出他所代表的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据材料二“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转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得出领导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亡,联系近代发展的史实,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第二小问,则应根据第一小问的贡献来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