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部分:全册知识点一、数与代数(1、2、4、6、7、8单元)1.掌握至少两种相同加数连续相加的方法,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认读、运用的方法。
2.编制和识记2~9的乘法口诀,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能用一句口诀写两道有关乘法的算式。
熟练运用口诀及乘法口诀的变形计算乘法或解决实际问题。
会归纳整理乘法口诀表。
3.了解估算的意义,培养估算意识,会简单的估算.4.体会平均分和等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和等分的含义,会用除法表示。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会用口诀准确计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5.理解乘除法之间互逆的关系 .了解倍数关系,“倍"的含义及“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6.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
7.正确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正确读写时钟表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理解分与秒之间的关系,会计算时间差.二、空间与图形(3、5单元)1.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
会观察简单的组合图形并根据图形想象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确立“东"的方位,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给定一个方向的情况下会别人其它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够运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三、统计与概率(9单元)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简单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3.初步体验猜测活动中事情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四、实践活动(具体知识点在各节中)第二部分:单元与课时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单元知识点:1。
掌握至少两种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方法;体会与乘法关系,根据加法列出乘法算式。
2。
乘法的意义、书写、读法。
3. 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全册教学内容数与代数方面:有余数除法,两步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空间与图形方面:方向与路线,测量,认识图形;统计与概率方面:统计图表的分析;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实践活动:走进乡村和美丽的植物园。
此外还有一些拓展性的内容:数学游戏7个,数学故事1个,单项实践活动4个,小调查2个,数学万花筒2个,你知道吗5个。
二、全册教学要求及重点难点1、掌握除法竖式和有余数的除法。
结合实物操作,了解竖式中的各数分别表示什么;结合分物活动,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借助直观模型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理解计数单位的实际意义,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词语或符号来描述万以数的大小,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
4、探索并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途经的地方。
6、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7、通过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8、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一个学年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上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上。
另外,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爱上数学。
二、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加与减”。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
在这两个单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第二单元“购物”。
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认识元、角、分,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2.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
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第六单元“测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
3.综合与实践: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
2022-2022年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品完整篇
2022-2022年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品完整篇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9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领域有7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初步认识,倍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图形与几何”领域有两个单元,分别安排的是图形的变化、测量。
除此之外,还有“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教材内容:第一单元:加与减第二单元:购物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整理与复习第六单元:测量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数学好玩第九单元:除法总复习主要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会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购物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2系。
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1、结合动手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发展空间观念。
2、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发展观察和操作的能力。
单元课时划分:第一单元:加与减10课时第二单元:购物11课时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10课时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5课时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10课时第六单元:测量5课时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10课时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5课时第九单元:除法5课时总复习6课时第一单元加与减单元教学目标: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3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章自然数和加减法一、自然数自然数是0、1、2、3……所组成的数集,用N表示。
自然数的基本性质:自然数相加(或相乘)的结果还是自然数。
二、加法加法是数学的基本运算,它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等性质。
三、减法减法是数学的基本运算,它分为正减零和正减正两种情况。
其中正减零等于原数,正减正的结果为差。
四、进位加法和借位减法进位加法是指加数的个位和进位的数相加。
借位减法是指减数不够时从高位借一位。
五、应用题应用题是指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和条件进行计算。
第二章线段和图形一、线段线段是平面上由两个端点所确定的有限线段。
二、图形图形是指平面内所包含的有限个点、线段或连续面。
三、几何图形的分类几何图形根据形状可以分为点、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等。
四、平面镶嵌平面镶嵌是把平面几何图形按照要求拼接在一起的方法。
通过解决平面几何图形的实际问题,加深对几何知识的掌握。
第三章计数和算法初步一、计数的基本方法计数是指数数物品或个数的方法。
常用的计数方法有数童、点数、一一对应法等。
二、简便计数方法简便计数方法是指在具体计数中通过估算、分类统计等方法快速而简便地完成计数操作。
三、算法初步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固定的计算方法。
四、竖式加法竖式加法是一种便捷的加法计算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进行计算。
五、应用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计数和算法知识的应用。
第四章重量和容积一、重量重量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因在数学中重量用质量来度量。
二、质量的大小和测量质量的大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三、容积的概念和单位容积是指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
常见的容积单位有升、毫升等。
四、重量和容积的换算重量和容积可以进行相互换算,常用换算方法有小数点移动法和立方米换算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重量和容积知识的应用。
第五章整数一、整数与自然数正整数、0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学生基本情况从上学期测评情况看,学生基本能正确进行计算,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审题能力较差,缺乏检查习惯,理解能力较差。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除法;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大数;测量;整理与复习;加与减;认识图形;时、分、秒;数学好玩;调查与记录;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商是一位数)。
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万以内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3.第五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2.第四单元“测量”。
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统计与概率1.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单间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二维图形的定义;2.能够识别、描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3.能够比较不同形状的大小;4.了解相等和全等的概念。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不同的二维图形;2.能够辨别不同形状的大小;3.能够画出给定的二维图形。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二维图形的定义•给学生展示一些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要求学生根据形状特点说出它们的名称;•引导学生总结二维图形的定义。
2. 二维图形的分类•引导学生根据边数和角度分为三角形、四边形等;•通过比较、分类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分类的能力。
3. 几何图形的比较•提供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参照已学过的图形判断大小;•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方法,如可以按照周长、面积等方式比较。
4. 几何图形的全等•通过展现两组相等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探究相等的特征;•学生自己也可以构造相等的几何图形。
5. 几何图形的画法•根据学过的图形和尺寸要求,要求学生自己画出给定的图形;•老师可以提供多种画法,鼓励学生寻找多样化的画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对二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几何图形的比较方法;•几何图形的全等特征;•几何图形的画法。
2. 教学难点•二维图形的正确分类;•学生对于比较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全等的概念和特征。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通过准备好板书、几何图形模型、学生练习册等教具,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2.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二维图形的定义•展示各种形状的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要求学生根据形状特点说出它们的名称;•引导学生总结二维图形的定义。
3. 新知识的讲解分类•引导学生根据边数和角度分为三角形、四边形等;•通过比较、分类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分类的能力。
比较•提供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参照已学过的图形判断大小;•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方法,如可以按照周长、面积等方式比较。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内容:《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1~52页,第六单元测量知识的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教材分析:本课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测量的知识,“厘米”则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为以后学习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做准备。
由于课桌本身就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物体,会使他们产生亲切感。
而课题的设疑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热情。
教材创设了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的长度,引导学生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比较,体会统一测量标准的的必要性。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测量方法,积累测量经验,能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继续学习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自主观察中认识新知,在动手实践中建构新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测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尺子并不陌生,知道尺子能用来做什么,比如说,用尺子可以画直线,也可以用来测量,有了这方面粗浅的生活经验,并且会用“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
从教材的学习安排,学生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比长短”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已具备了相关的经验和基础,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
然而,对于二年级小朋友来说,在头脑中要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由知到识,包括对测量的理解,怎样测量还是比较困难的。
可见,帮助学生形成厘米的正确表象,能用直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知识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另外二年级的学生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测量单位厘米的理解。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长方形与正方形》说课稿
《长方形与正方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长方形与正方形》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4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2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范畴,之前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区分锐角、直角、钝角,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了解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同时这节课的教学也为学生今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目标分析: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过程,积累认识图形的方法,获得研究图形的有关经验。
(3)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合作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与区别。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三维目标,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准备采用观察发现法、活动探究、小组活动等教学法。
所以本节课将以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教学过程分析基于我确定的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我的教学过程将从以下四个步骤展开:(一)设情引趣、导入新课。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良好的开端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基于这个认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竞赛活动情境,每个小组有长短不一的三种小棒,每次任意拿出其中的4根摆出不同的四边形,在相同的时间内看哪组摆得多,摆得好!一分钟后,学生摆出的各种不同的四边形一一展示在黑板上。
指着这些不同的四边形我问道:“这些四边形中,你最熟悉的是谁呢?”学生可能会说:“长方形、正方形”我故意问道:“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这也是四边形,这也是四边形,为什么它叫长方形,它叫正方形呢?”。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数感、符号意识及空间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探索精神,增强学习兴趣。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整理与复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讨论氛围浓厚。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习惯还未完全养成。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概括今天所学的知识点,但仍有个别学生表示对某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整理与复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解决包含加减法的复合问题,如“小明有5元钱,买了一个3元的铅笔后,还剩多少钱?”
-角的度量与应用:理解角的度量单位,学会使用量角器,解决与角度相关的问题。
-例如: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根据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分析问题结构,选择恰当的数学工具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_第2节图形与几何》课堂笔记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第2节图形与几何》课堂笔记一、平面图形1. 定义:平面图形是平面内的图形。
2. 基本元素:点、线、角。
3. 常见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正方形、长方形等。
4. 图形分类:(1)封闭图形:有边的图形。
(2)开放图形:没有边的图形。
5. 图形性质:(1)封闭图形的边界是由线段组成。
(2)开放图形没有边界。
(3)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其内部点和线的关系。
6. 图形对称:(1)轴对称: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2)中心对称:图形关于某个点对称。
二、立体图形1. 定义:立体图形是三维空间内的图形。
2. 基本元素:点、线、面。
3. 常见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4. 图形分类:(1)单体:只有一个面的立体图形。
(2)多面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面的立体图形。
5. 图形性质:(1)立体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其内部点和面的关系。
(2)立体图形有体积和表面积。
6. 图形对称:(1)轴对称:立体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2)中心对称:立体图形关于某个点对称。
三、图形变换1.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2. 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3. 轴对称: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4. 中心对称:在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四、图形位置和大小1. 位置关系:(1)上、下: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
(2)左、右:垂直于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的直线。
(3)前、后:垂直于水平面和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的交线。
2. 大小:(1)长度:线段的长度。
(2)面积:封闭图形的内部区域的大小。
(3)体积:立体图形的内部空间的大小。
五、图形分类和性质1. 图形分类:(1)直线图形:由直线组成的图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析及教学建议
四图形的变化单元学习目标1.结合动手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动经验。
2.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操作活动对图形的认识产生兴趣,初步感受数学的美。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单元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是第4版教科书的新增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积累认识图形方面的经验。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定位在“积累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是图形变换的基本形式,对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对图形美的感受与欣赏都是十分重要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四基”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数学活动经验属于学生的主观性数学知识的范畴,它形成于学生的自我数学活动过程之中,伴随着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发展。
本单元就是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增加的内容,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沟通图形和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为三年级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单元主要是组织学生活动,定位在“初步感知”“积累经验”,“平移”“旋转”“对称”等概念不必告诉学生。
2.通过组织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才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教科书安排了很多有趣的操作活动。
从所选的素材来看,剪纸、画画、做风车、玩华容道游戏、做竹蜻蜓、做陀螺、移动小汽车等,都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
通过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
课时安排建议内容建议课时数折一折,做一做(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2玩一玩,做一做(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2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图形的变化-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图形的变化北师大版教案:整理与复习图形的变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关于图形的变化的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1. 图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 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的变换方法及其性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能够识别和描述各种图形。
2. 让学生理解图形变换的性质和方法,能够运用图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图形变换的方法和性质,如何运用图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图形变换的性质和方法,基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几何图形卡片、课件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几何图形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整理与复习图形的变化。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教材中关于图形的变化的相关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的变换。
3.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基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图形变换的性质和方法。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图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 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的变换方法及其性质。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你见过的图形变换的例子,并描述其变换方法。
答案:略(1) 一个正方形,如果每条边都扩大2倍,那么它的面积扩大了多少倍?答案:扩大了4倍。
(2) 一个圆形,如果半径扩大3倍,那么它的面积扩大了多少倍?答案:扩大了9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整理与复习图形的变化,使学生对基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图形变换的性质和方法有了更全面的掌握。
二年级《认识角》说课稿
二年级《认识角》说课稿二年级《认识角》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我们都知道角是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诸多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常用角进行描述,可见角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
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
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
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依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征,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摸一摸、找一找、搭一搭、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的大小。
3、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还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四、教法与学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找一找、搭一搭、画一画、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图形-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图形-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图形的名称、特征与简单应用;2.能正确识别常见图形,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3.能进一步区分和认识各类图形的特征,并能够简单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概念图形是一个平面内的几何形体,是由点和线组成的。
2. 常见图形的名称和特征•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内角为直角•矩形:四边相对两两相等,四个内角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相邻而成的形状,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梯形:有且仅有两边是平行四边形,非平行边成为斜边•圆形:由一个点到平面上每个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3. 应用实例1.外出旅游时,如何识别路标和标志,如何根据路标和标志找到目的地;2.制作纸片飞机和纸船时,需要哪些图形,如何正确拼接和折叠。
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引入、演示各类图形,让学生观察掌握每种图形的名称和特征;2.实验法: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认真体验和操作各类图形;3.问题导向法:通过提问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类图形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1. 教师引入1.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图形,如黑板、书柜等,引出图形的概念;2.展示各类图形的图片,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让学生观察特征并记录。
2. 学生操作1.学生根据观察和记录结果,分组讨论,总结各类图形的特征和名称;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图形拼接和制作实验,如纸片飞机和纸船。
3. 教师点拨1.教师根据学生操作情况,逐个指导和点拨;2.教师在操练中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正确识别路标和标志,如何正确拼接和折叠纸片。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1.学生识别图形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2.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学生对于问题的答案和思维的拓展。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实验和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较好。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全册教学内容数与代数方面:有余数除法,两步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空间与图形方面:方向与路线,测量,认识图形;统计与概率方面:统计图表的分析;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实践活动:走进乡村和美丽的植物园。
此外还有一些拓展性的内容:数学游戏7个,数学故事1个,单项实践活动4个,小调查2个,数学万花筒2个,你知道吗5个。
二、全册教学要求及重点难点1、掌握除法竖式和有余数的除法。
结合实物操作,了解竖式中的各数分别表示什么;结合分物活动,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借助直观模型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理解计数单位的实际意义,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词语或符号来描述万以数的大小,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
4、探究并把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气;能在详细情境中提出题目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践题目。
5、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途经的地方。
6、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7、通过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8、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与图形复习设计课时安排: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复习课第三单元“方向和路线”,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认识八个方向。
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复习要点〗1.借助现实的情境和活动,树立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能在具体情境下,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对生活的作用。
4.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本单元学习用八个方向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这个内容对只有七八岁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对于我们广州的学生来说,离生活实际比较远,人们在生活中不常用东、南、西、北来表述方向,学生对方向的意识不强,学起来就更困难了。
辨认方向的教学难点在于给定一个方向,如何辨认其他七个方向以及在有参照物的时候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
由于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立体经验有限,未能及时明白相对某个物体来说它是这个位置,相对另一个物体来说是另一个位置,因此造成判断错误。
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为学生创设每个人都能参与的活动情境。
但当本单元教学结束时,我发现学生在地图上辨认方向、描述方位比较好,但在现实中描述方位的能力并不强。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不是“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实际应用。
于是,我充分应用教材中的现有资源,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下面这节复习课。
在这节课中,我创设了动物园这一情境,把纸上的动物园真正搬到了教室里,把桌子拉开,摆上好看的动物园各馆区的图,让学生去当道路询问员,并看实景画出地图。
这样,就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方向的现实意义。
最后,我又让学生自己设计学校,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设计,进行自评与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增强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
学具准备:课件、大景点图、小景点图、固体胶、漂亮的不干胶贴画。
复习设计(一)创设情境1.你们能在这间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吗?回忆一下,早晨太阳从哪方升起?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其余方向各是什么方向?2.小游戏:师说生转面向东、面向西、面向北、面向南(这个环节既是对知识的复习,也是下一环节的基础。
)二)实践活动(动物园)1.课件出示情境星期天,明明去动物园。
走到门口,看见好多小朋友围在那儿看什么。
明明上前一看,原来他们在看一则招聘启示。
我们一起看看要招聘什么。
招聘启示随着广州市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到广州旅游的外地游客不断增多。
本动物园接待的外地游客也越来越多。
为了方便外地游客的游览,本动物园准备招聘一批各馆区的道路询问员。
要求:能用普遍话为客人提供道路咨询服务。
年末将评选最优询问员,发给本动物园的贵宾卡。
广州市动物园X年X月X日(这一情境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又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很容易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学们,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2.请小组长带着组员到各自的馆区(每一馆区搭2 张桌子,上面放醒目的馆区标志。
)示意图如下。
3.招聘考试⑴笔试桌上放着试题,每组选择一张试题,合作完成,选一学生记录。
教师巡视。
(题目是:从百鸟园到猴山该怎么走?)实物展示台上展示最快两组的试卷。
请答题的小组一人读答案,一人按答案所说走一遍,一边走一边说路线。
(答题的设计是要学生小组合作,展示时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合作,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和合作成功的喜悦。
)他们完成得怎么样?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的评价虽然不是很全面,但学生的评价都是自己的真心话,这一环节的设计很有必要。
)⑵面试预先请几个学生当游客,每个小组请一位游客做你们的面试考官,好吗?我们先来看面试要求。
课件出示面试要求:请你们把请来的同学当作游客,他向你们提出问题,谁能帮助他就举手。
他可能提出多个问题,尽量由不同的人来回答。
回答正确你就通过了面试,老师就在你的胸前贴上一个“笑脸”(不干胶贴画)。
请组长去请老师。
各小组分别活动。
祝贺各位同学通过考试!(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并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
)4.绘制地图(1)如果每一位游客手中有一张公园地图的话,游览起来一定会更方便。
我们一起来给动物园绘制一张地图吧!(2)回忆:地图上是怎么绘制方向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为了准确,我们绘制地图时最好面朝哪方?(北方)(3)请看绘制地图的要求(课件出示)。
小组合作,把各馆区的标志贴在动物园这张空白图中。
(4)各组按要求合作。
(5)展示各小组绘制的地图,比一比哪一组最好。
(课件出示评比要求)(根据实景画出简易地图,可以说是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种上升。
)(三)实践创新(小小设计师)1.我们天河区准备新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
(课件展示教学楼、室内运动场、图书馆、实验楼、科技馆、游泳馆以及空白图。
)2.请你来当设计师,设计一下这所学校,好吗?请你把学校的图片贴在空白图中。
如果你想像中这所学校还应有一些其他的建筑物,你也可以画在图中。
为了节约时间,你可以在方框里写字表示这些设施。
(这里让学生设计时不拘泥于教师提供的素材,自由发挥,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学生自己设计。
4.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设计(轮流发言)。
要求:每人发言后小组评定,多数人认为他讲清楚了,就在他胸前贴一颗星;全体发言结束后自我评定,认为自己做到了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自己在胸前贴一颗星。
5.展示作品,选出最佳,并在全班交流设计思路。
第七单元认识图形复习课角的认识复习学生状况分析:在多个组合的图形中,大部分学生只能数出图形中小的角、小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忽视由多个图形组合的其他的角、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复习要点:1•对角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
2•能借助三角尺辨认三种角。
3.让学生了解“角的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到处可以找到角。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教学重点准确的数角教学准备教具:课件、挂图。
学具:三角尺、学具钟、放大镜。
一、谈话引入。
关于角的知识,同学们都掌握得非常好。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
二、复习旧知。
1•完成教材第95页的第9题。
2•出示练习2 (一列小火车、6节车厢,每节车厢上面分别画着各种角,)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一节车厢,就请你们标出这节车厢上的图形的各个角,注意直角用符号表示。
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都找到了什么角,有多少个?(1)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3•完成教材第98页的第19题。
动手剪一剪。
4•出示教材第98页的第18题。
数一数图中有几个锐角、直角、钝角。
(1)自己找,自己认。
(2)全班交流5 •在角的王国里,到处充满了新奇有趣的关于角的知识。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展示教具钟(1)你们看到了什么?(2)你能说出钟面上显示的是什么时间吗?(3)仔细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你发现了什么?(4)分组活动:用学具钟拨一拨,说一说,还有哪两个时刻,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同样大,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角?(5)拿起手中的放大镜看看手中的钟面,你又发现了什么?(6)指针长了,角的大小变了吗?(1)有一个角很顽皮。
(出示厂)数一数它有几个角。
(2)它在自己身上添了一条线(出示)。
数一数它现在又有几个角(3)哎呀,它又给自己添了一条线!(出示几个角?)同学们快数数,现在又有三、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第五单元测量复习一一长度单位的复习第五单元测量”是在认识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学习“1千米” “分米”“1毫米”的长度,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学生状况分析:单位换算是学困生的难点,在学习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整理知识,形成常用长度单位的知识体系,如通过排列1毫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顺序,进一步加深对各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理解单位换算的推理方法。
在估测的学习中,学生会胡猜乱想估得不准。
复习要点:1•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数学估计能力,求异的思想。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获得数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猜题导入今天要看一看哪一位小朋友的眼力最好。
谁能来猜猜老师的身高?其实只要我说一个数字你就知道了。
“165 ()。
(生补充“厘米”) 你刚才加上的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二、复习基础今天我们就要来复习长度单位。
除了厘米还有别的长度单位吗?你可以从大至y小的排起来吗?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些长度单位还有一个英语名字你知道吗?谁能来说说?你知道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吗?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二10毫米在这些进率里哪些进率是最特别?除了千米和厘米之间是1000进制,其它相邻单位的都是10进制。
那如果隔一个单位呢?除了米和厘米,还有哪些?三、温故知新小朋友们表现的这么优秀,相信这些题目一定也难不倒你们。
(课件出示)10厘米=( )分米4米=( )厘米请你来说说第一小题你是怎么做的?低级单位十进率•高级单位第二小题呢?高级单位x进翠・低级单位我们一起来口答下列题目:80dm=( ) m 1分米=( )毫米3500米=( )千米( )米4km80n n=( ) m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的五指表示法我们不仅用手可以知道表示长度单位的进率,而且还可以用手势来判断题目请看下列各题(用手势来表示“ 2”“X”)。
1.1枝铅笔长15千米。
()2.80km K 8000m()3.—本书长15米。
()4.操场的旗杆高10米。
()5.5千米30米=5030米。
()6.1根粉笔长约1cm。
()这是小明早上写的一篇日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早晨,我从2千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米长的牙刷刷牙,80cm长的毛巾洗脸。
吃完早饭,急忙骑上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到离家500千米远的学校去上学,路上还碰到了身高165米的王老师。
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厚1cm的课本看起来。
你为什么笑啊?你说说原因?那应该怎么办呢?你想改哪一个?改变后为: 早晨,我从2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厘米长的牙刷刷牙,80cm长的毛巾洗脸。
吃完早饭,急忙骑上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到离家500米远的学校去上学,路上还碰到了身高165厘米的王老师。
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厚1mm的练习本看起来。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明家的地图1 •李红到学校有几千米?你是怎么算的?2 •朱明到学校要用10分钟,李红到学校大约要用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不理解没有关系,下一学期我们也将学到。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叫“火眼金晴”的游戏。
根据老师手中的物品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