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时期合唱
西方音乐流派及各时期合唱作品的特征
1.古典乐派。
也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它是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之间在维也纳形成的以古典风格为创作标志的音乐流派。
古典乐派推崇理性,追求艺术形式的严谨和音乐语言的清楚简明;创作手法上,注重戏剧的对比、冲突和发展,继承传统主调音乐因素。
古典乐派的音乐,是高级的传统的富于严肃性和教育性的音乐。
也是常常在正式音乐会中出现的音乐。
它区别于浪漫乐派音乐,取法古希腊、罗马的作品规范,以和谐统一整齐等形式为音乐艺术的最高标准。
这个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2.浪漫乐派。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它是为招架古典主义而勃起的。
浪漫乐派的主要特征,在于作品的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的刻划。
浪漫主义音乐在贝多芬晚年作品特别是钢琴奏鸣曲中已有所表现。
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起到一八四八年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止,是浪漫乐派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浪漫乐派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浪漫派有舒伯特、韦柏(他们是浪漫乐派的奠基者),还有舒曼、门德尔松、柏辽兹、肖邦、李斯特和瓦格纳等;后期浪漫乐派有法朗克、勃拉姆斯、希鲁克纳、柴可夫斯基等。
3.民族乐派。
它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在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有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
他们在政治上都属于激进的爱国主义者,都参加或同情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艺术上,他们都主张创造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音乐。
一般都乐于采取本国优秀的民间歌调作为音乐素材,表现爱国主义的英雄主题。
于是,在欧洲各国兴起了以发展本国、本民族艺术和精神特征为宗旨的音乐,即民族乐派。
这个流派包括挪威的格里格,西班牙的阿尔贝尼斯、格拉那多斯,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扎克,罗马尼亚的泼隆贝斯库、艾奈斯库,匈牙利的艾凯尔,俄国的格林卡和“强力集团”的巴拉基列耶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波兰的莫纽什科等。
这些音乐家都扎根在自己民族的民间音乐土壤中,把传统音乐功效和本民族独具的音乐语言和题材密切结合起来,在歌剧、器乐、声乐作品中,鲜明地表现了自己民族的风格,取得了丰硕的艺术功效,对欧洲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之一
2、瓦格纳
——浪漫主义歌剧的改革者、乐剧的倡导者 (1)生平简述: 瓦格纳(Wagner,Wilhelm Richard,18131883),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哲学家。
(2)主要作品:
主要领域是歌剧,包括《尼伯龙根的 指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 《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特 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 《罗恩格林》、《汤豪瑟》、《黎恩济》、 《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等,另 外还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等。
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德国和奥地利——贡献举足轻重
人 物
威(韦)伯(1786-1826) 舒伯特 (1797-1828)
主 要 贡 献
德国浪漫主义歌剧 艺术歌曲、交响曲、钢 琴奏鸣曲、室内乐
主 要
作
品
歌剧《自由射手》《奥伯龙》等,钢琴曲《邀舞》 声乐作品《魔王》《野玫瑰》《小夜曲》《冬之旅》 室内乐《鳟鱼钢琴五重奏》,钢琴曲《即兴曲》 交响曲《第八“未完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钢琴曲《无词歌》,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小提琴曲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室内乐《弦乐四重奏》 钢琴曲《童年情景》《狂欢节》《a小调钢琴协奏曲》 四部交响曲,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等 交响诗《前奏曲》,交响曲《浮士德交响曲》 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超级练习曲》《爱之梦》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汤豪瑟》《女武神》《特里斯坦 与伊索尔德》《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 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第七交响曲》
轻歌剧
抒情歌剧
比才《卡门》
2、意大利歌剧
浪漫主义风格
罗西尼 《 塞《 尔威 维廉 亚 理退 发尔 师》 》 · 贝里尼
唐尼采蒂威尔第
现实主义风格
欧洲浪漫主义时期声乐艺术论文
欧洲浪漫主义时期声乐艺术论文概要:19世纪的浪漫主义在音乐中主要体现在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主义倾向,推崇的是个人情感最大限度的释放和用心灵感悟世界。
这一时期的声乐作品都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主义烙印,具有强烈的热情奔放、向往自由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受法国大革命的民主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熏陶,“启蒙运动”的意识开始在欧洲各国相继蔓延,在继浪漫主义的文学戏剧之后,浪漫主义声乐艺术也得以长足发展并迅速登上欧洲古典音乐的艺术舞台。
(一)、夸张的想象力19世纪初期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复杂矛盾,作曲家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把对社会生活的现实用幻想的形象进行表现,并以个人主义的思想为核心,强调主观情感的能动性、注重个性的解放和个人主观世界的表达来进行音乐创作,表现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
(二)、怀旧的情怀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作品的第二个特征就是是色彩浓郁的怀旧情怀。
他们主张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返回中世纪、回到民族民间艺术的怀抱。
于是,这一时期的音乐体裁形式和表现手法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如在音乐艺术表现手法上的旋律、和声、节奏、调式、结构等有了很大的改变。
浪漫主义时期象这样立足于本民族的民间音乐素材和民间文化来发展民族音乐的有代表挪威民族乐派和精神的格里格,如他创作的歌剧《班克督军》。
还有揭开匈牙利民族歌剧史帷幕的艾凯尔以及具有浓郁俄罗斯民族色彩的“强力集团”等。
(三)、主观感受的表达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对于各种现实社会的存在现状,基本上都是通过个体感受来体现的。
他们的创作题材主要来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为他们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总之,浪漫主义音乐能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那一切非现实的离奇、任性、夸张的音乐形象,都是从他们丰富的幻想性表现手法中派生出来的。
、注重人物形象塑造。
一、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歌唱家浪漫主义时期的大歌剧结构具有程式化特征,内容一般由独唱、重唱、合唱、乐队和芭蕾舞五部分组成。
论合唱与独唱的审美及艺术表现
论合唱与独唱的审美及艺术表现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合唱艺术需要多个声部共同演唱,不同声部之间需要保持协调一致。
在进行合唱训练时,从发声的技巧,到音乐节奏,再到呼吸和音色,都需要统一,歌唱者的状态和情绪也需要保持和谐,这种和谐能够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所有人同心协力,共同朝着目标前进。
和谐的情感是合唱成功的关键,也是合唱艺术的生命之源。
因此,探讨合唱艺术的价值,充分发挥合唱的功能,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合唱与独唱;审美;艺术表现引言合唱艺术起源自欧洲中世纪,是一种建立在西方的大小调式上,用来展现圣洁和雄伟气魄的多声部人声音乐形式。
中国的音乐以五声调式为主,且史书始终没有关于合唱的记载,真正从发端到发展也不过百年历史,但是在一片纯西式的合唱元素体系构建中,黄自、赵元任、萧友梅、贺绿汀、翟希贤等作曲家秉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一方面吸收西方的作曲技巧,另一方面努力探索中国民族元素融入到合唱实践中的途径,在20世纪使中国合唱从创作、演唱再到审美,完成了跨越式的发展。
21世纪以来,我国合唱事业蓬勃发展,一大批优秀的合唱作品涌现出来。
1合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早在古罗马时期,合唱艺术就已经出现,之后作为一种音乐形式不断发展。
在欧洲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下,合唱音乐的体裁逐渐变得多元化,之后逐渐开始走向成熟。
合唱艺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其表现形式也逐渐由简至繁,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
早期西方合唱艺术以复调音乐为主,进入14世纪后,开始出现两声部及多声部的合唱音乐。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自由,复调音乐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快。
在这一个阶段当中,无伴奏合唱越来越常见。
古典主义时期合唱艺术开始注重主旋律的作用,随着浪漫主义时期的到来,涌现出了许多大型的音乐作品,合唱表演随之产生。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丰富的民歌资源为音乐家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灵感,民歌合唱由此兴起。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各地纷纷成立专业合唱队伍,我国合唱艺术的专业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合唱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具体包括复调、变奏、和声等等。
茨冈》的作品分析和指挥要点
表 1 曲式结构图示
段
A
B
C
D
再现 A 补充
小节 1~18 19~26 27~44 45~72 73~82 83~98
调性
e
G
C
G-a-C
e
e
(2)段落分析 A 段:作曲家标明了表情术语 Belebt,即活泼生动的。钢琴 伴奏先以八分音符的弱起进入,力度由 p 开始后渐强。在指挥时 应采用直线挥拍的方法更能表现出果敢、热情的音乐形象。此时 钢琴的音区在第二小节移高了两个八度,同时有强拍上的重音 记号,指挥应作出强弱的对比突出钢琴由八度单音变成和弦的 和声变化。女高、女低在第二小节第四拍的后半拍进入,指挥应 注意提前给女声声部予充分的进入提示,并且在力度上要回到 p,要在控制力度的同时做到声音富有弹性。与第 4、第 6 小节进 入的男高、男低声部也需要保持女声声部进入的特点。男声声部 的依次进入使得音响逐渐增厚,和声上更加饱满而富有张力,使 得茨冈人热情似火的这一音乐形象充分的表现在我们眼前。此 时指挥应扩大图示和击拍的力度,这样更符合音乐形象并能带 动合唱队员的情绪。第 8~9 小节四个声部的旋律线条呈拱形, 并且在第 9 小节有渐强的表情记号,此时的音乐处理应该随着 旋律线条的升高而渐强,在第 10 小节回到较弱的力度可以更好 地突出第 10 小节 f 的力度。随后的 11~18 小节,两句为一组呈 f-p 的力度对比关系,此时指挥应当快速地缩小或扩大图示提 示团员力度的变化。清晰明显的强弱对比可以丰富音乐情绪的 对比变化。该段结束在 e 小调的终止式上,演唱时应当肯定些, 才能与接下来 B 段出现的新调性做出对比。 B 段:调性变为关系大调 G 调,与前四句形成对比关系。作 曲家运用了复调卡农的技法,指挥时应着重注意横向上各声部 自下而上进入的顺序和拍点。先是由男低声部的两个十六分音 符的弱起进入,在这里指挥的手势应更加迅速灵敏。之后男高、 女中以及女高声部依次隔一拍之后以弱起的十六分音符进入, 指挥时需要迅速的反应并在各个声部进入时给予眼神和手势的 提示。各声部的卡农持续到 23 小节四声部汇合到一起,力度逐 渐增强直到 26 小节的强收,造成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此时音 乐上已经具有局部的再现意义。钢琴的节奏型由均分变成顺分,
西方合唱发展史
巴洛克合唱音乐的特点
丰富的装饰音
巴洛克合唱音乐中经常使用丰富的装饰音, 如颤音、波音和滑音等,以增加音乐的华丽 感和表现力。
严格的节奏和节拍
巴洛克合唱音乐通常遵循严格的节奏和节拍,要求 音乐家在演奏时保持高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重视和声与对位法
巴洛克合唱音乐注重和声与对位法的运用, 通过不同声部的相互交织和配合来创造丰富 的音响效果。
形式与内容
浪漫主义合唱音乐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创新,突破了传统的束 缚,更加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元素。
07
现代合唱音乐
宗教合唱
教堂音乐
中世纪教堂是合唱音乐的主要场所,教堂音乐在合唱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格里高利 圣咏等。
宗教仪式
宗教仪式中合唱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弥撒、安魂曲等,这些作品通常由男声合唱 团或合唱团演唱。
精神内涵
宗教合唱音乐通常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通过合唱的方式传达对上 帝的敬仰和虔诚。
世俗合唱
1 2 3
民间歌曲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世俗合 唱音乐逐渐受到重视,民间歌曲成为重要的创作 来源。
城市生活
合唱音乐也反映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商业 活动、市民生活等,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 献。
音乐风格
巴洛克宗教合唱通常采用多声部合唱形式,注重旋律的流动和情感的 表达,同时也强调音乐的和谐与平衡。
世俗合唱
室内合唱
巴洛克时期的世俗合唱主要在室 内表演,包括室内乐和声乐独唱 的伴奏等。
音乐与诗歌的结合
世俗合唱通常将诗歌与音乐相结 合,通过歌词和旋律来表达情感 和故事。
音乐风格
巴洛克世俗合唱风格多样,包括 歌剧、清唱剧和康塔塔等,强调 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戏剧性。
音乐鉴赏
【欧洲音乐风格的分期】(1)、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历时150年)特点:是复调音乐的盛期,也是宗教音乐的衰期。
代表人物:巴赫(德国,欧洲音乐之父)、亨德尔(德国)(2)、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年,历时70年)特点:主调音乐崛起,人文主义登场,重理性的美学思潮上扬。
代表人物:海顿(奥地利)、莫扎特(奥地利)、贝多芬(德国)(3)、浪漫主义时期(1820-1900年,历时80年)特点:主调音乐、人文主义继续,重感情、想象的美学思潮滚滚。
代表人物:舒伯特(奥地利)、肖邦(波兰)、李斯特(匈牙利)、舒曼(德国)、柏辽兹(法国)、柴可夫斯基(俄国)(4)、现代时期(1900至今)特点:世界范围“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时期【民歌】民歌是人民口头创作的、久传而佚名的歌。
分类:号子、山歌、小调(1)号子:产在重体力劳动场合,古称“举重劝力之歌”;节奏性强,曲调铿锵,常用“一领众和”式。
例:湖南的《澧水船夫号子》(2)山歌:产在山乡地带,又称“山野之歌”;节奏自由,曲调带悠长的甩腔。
高腔山歌:多产自高原地带,唱假声。
五声音阶(1、2、3、5、6),羽调式,一段体。
它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
平腔山歌:产自平原地带,唱真声例:四川的《槐花几时开》、云南的《小河淌水》(3)小调:产在城镇地带,又称“里巷之曲”;节奏规整,曲调不带甩腔。
多唱花儿、四季、五更、十二月等。
例:安徽的《凤阳花鼓》、河北的《小放牛》、山西的《绣荷包》、江苏的《茉莉花》【合唱】合唱分类:(1)按规模:小合唱、大合唱(2)按伴奏:有伴奏合唱、无伴奏合唱(3)按声部: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4)按音色:男女混声合唱、同声合唱(即单由男声、女声、童声构成的合唱)声区分类:男女声均可分为高、中、低三类(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词作者:光未然(张光年)——《黄河吟》曲作者:冼星海七个分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长征组歌》——是1965年为纪念长征30周年而作词作者:肖华(将军)曲作者:晨耕、生茂、唐柯、遇秋【歌剧】起源:意大利文艺复兴末期(佛罗伦萨)分类:(1)正歌剧:产生最早,在意大利,内容是希腊神话、历史故事,讲究美声华丽的技巧,对白用宣叙调;后传到法、德、奥等国,亨德尔的许多歌剧是此种。
分享:欧洲合唱历史作品导聆
分享:欧洲合唱历史作品导聆⼀、作品导聆:1、《哈利路亚:赞美诗(我们看到他的荣耀)》中世纪格⾥⾼利圣歌/独唱合唱者齐唱作品介绍:这是⼀⾸充满欢呼的格⾥⾼利圣歌。
开始的哈利路亚的旋律,⼀连串的ia⾳节是⼀种对欢乐和宗教狂喜的⽆⾔表达,中间包含有圣经诗句的段落。
2、《⾃从你被遗忘》中世纪世俗⾳乐/作曲家:马修/⼀条主旋律和两个低⾳区的伴唱作品介绍:这是法国14世纪与15世纪的重要诗歌与⾳乐形式之⼀,这⾸忧郁的作品表达被所爱之⼈遗忘后“告别欢乐”的苦闷⼼情。
3、《圣母弥撒曲》羔⽺颂中世纪常规弥撒的多声部处理/作曲家:马修/四声部作品介绍:祈求仁慈与平和,⼀⾸庄严⽽精致的作品。
表现的是灵魂的诉求。
4、《万福玛丽亚-圣母玛丽亚》⽂艺复兴时期宗教⾳乐/作曲家:德普瑞/SATB作品介绍:这是以向圣母祷告的拉丁⽂祷告词所写的宗教合唱⾳乐,乐曲开始⽤了多声部模仿。
5、《教皇马尔塞鲁斯弥撒曲》第⼀部分《慈悲经》⽂艺复兴时期宗教⾳乐/作曲家:帕勒斯特利纳/SATTBB作品介绍:这是⼀部六声部⽆伴奏合唱。
这段《慈悲经》六个声部互相模仿,结合得很优美。
6、《当⼥神维斯塔下⼭时》⽂艺复兴时期牧歌/作曲家:威尔克斯/六声部作品介绍:这部作品有着典型的英国牧歌式的轻松愉快⽓氛。
7、《醒来吧,⼀个声⾳在呼唤》康塔塔第140号第四乐章巴洛克教会康塔塔/作曲家:巴赫作品介绍:这是巴赫创作最有名的康塔塔之⼀。
歌词为德语宗教经⽂。
8、《马太受难曲》第⼀分曲巴洛克宗教⾳乐/作曲家:巴赫作品介绍:这部作品被称为“现存宗教⾳乐的顶峰”。
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第⼀分曲⽓势磅礴的双合唱队确⽴了作品悲哀的情感基调,复调⾳乐。
9、《哈利路亚》巴洛克清唱剧《弥赛亚》选段/作曲家:亨德尔作品介绍:这是世界最著名的合唱曲之⼀,复调⾳乐、主调⾳乐的交替,庆祝主耶稣是全能与永恒的统治者。
10、《gloria》古典时期合唱/作曲家:海顿作品介绍:这是⼀⾸定⾳⿎弥撒,弥撒是西⽅宗教圣乐中的⼀种。
音乐欣赏: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音乐作品推荐
音乐欣赏: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音乐作品推荐在音乐历史上,浪漫主义时期(约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被认为是最具感情表达力和个性化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创作了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古典音乐作品。
本文将为你推荐一些值得欣赏的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音乐作品。
1. 贝多芬 - 第九交响曲贝多芬是一个标志性的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他的第九交响曲被认为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这部交响曲以其庄严而壮观的声乐合唱结束,传达出了关于团结与和平的强烈信息。
2. 勃拉姆斯 - 第四交响曲勃拉姆斯是19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写了许多优雅而富有激情的音乐作品。
第四交响曲是他最著名且最令人赞叹不已的作品之一,它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细腻的音乐构思。
3. 柴可夫斯基 - 第五交响曲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第五交响曲被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之一。
这部交响曲以其激情四溢和壮观的乐章结构而闻名,展现了柴可夫斯基优雅但又富有戏剧性的创作风格。
4. 肖邦 - 夜曲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最着名且最重要的钢琴家与作曲家之一。
他的夜曲系列被认为是浪漫主义音乐中最令人印象深刻和动人心弦的钢琴作品之一。
这些作品充满了深情和细腻,在浪漫时期中占据了特殊地位。
5. 罗西尼 - 威廉·退尔第序曲罗西尼是浪漫主义时期最著名且富有活力的意大利作曲家之一。
威廉·退尔第序曲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展示了他擅长创作欢快而活泼的音乐。
这个序曲是一段奔放的旋律和节奏感十足的管弦乐作品,被认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典范之一。
6. 拉赫玛尼诺夫 - 第二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是20世纪初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以其浓郁的旋律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技巧而著名。
这部协奏曲展示了他对于情感表达和华丽编曲的独特天赋,是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以上推荐只是浪漫主义时期古典音乐作品中的冰山一角。
每位作曲家都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风格与创作理念,对于喜爱音乐与古典音乐着迷者来说,探索更多这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将会给你带来更加丰富多样且令人陶醉的听觉体验。
浪漫主义时期歌剧.doc
浪漫主义时期歌剧.doc浪漫主义时期歌剧是指19世纪的欧洲歌剧,它是在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
它不仅强调音乐的激情和表现力,而且也注重旋律、和声和对白的表现。
在这个时期,人们不再追求合唱和合奏,而是更多地关注个人表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赋予了音乐戏剧更多的可能性,它为现代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法国浪漫主义歌剧法国浪漫主义歌剧包括很多非常著名的作品,如布希亚的《茶花女》、热尔米的《卡门》、圣-桑的《参拜圣母》等。
浪漫主义歌剧通过色彩斑斓、音乐华丽的巨大舞台、很多人化妆和精致的服装设计来创造出那个时期的氛围。
这个时期的歌剧被看作是经典音乐剧的早期示范。
德国的浪漫主义歌剧主要集中在瓦格纳和莫扎特的作品中。
瓦格纳的歌剧通常将剧情和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注重情感表达和音乐的氛围,很多被称为“音乐诗剧”。
莫扎特的歌剧则更加突出个人情感和音乐技巧,因而被称为“奏鸣曲剧”和“弦乐四重奏剧”。
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通常包括了一些在戏剧上或音乐上实验的元素。
比如,威廉·泰尔的《奥波罗尼亚渔夫》和叶塞尼的《海巨人多杰托》等等。
这些歌剧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强调作曲家对旋律、和声和对白的表现,并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
俄国浪漫主义歌剧受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的浪漫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情感的影响,更是运用了本土传统民歌和舞蹈的元素。
这个时期著名的作品包括了《鲍里斯·戈杜诺夫》、《纳加耶卡》、《叶甫盖尼·奥涅金》等等。
这些歌剧非常注重场景和表现力,并且强调个人的情感表达。
总之,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特色有:(1)对旋律、和声和对白的表现(2)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3)更加关注场景和表现力。
这些特点对现代歌剧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
威尔第1813年10月9日生于意大利北部布塞托市 郊一个乡村旅店主家庭。他幼年就显露出音乐 的天赋。
威尔第成熟时期的歌剧,在题材和体裁方面也 有明显的转变。出现在舞台上的已不是神话人 物或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而是现实生活中有血 有肉的普通人。演的已不是悲壮宏伟的英雄歌 剧,而是亲切细腻地描写世俗人情的抒情歌剧 和社会悲剧。这些歌剧揭露了专横残暴的封建 统治者、狡猾自私的资产阶级伪善者、奸险毒 辣的阴谋家的丑恶面目,表现了对被损害、被 欺压人物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 的民主愿望,激起人们对腐朽残暴势力的憎恨 和反抗。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选段《快给大忙人让路 》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法国作家博马舍于 1775年所 》广为流传,第二部 《费加罗的婚礼》则由 莫扎特1786年作曲。
这首咏叹调要求用极快的速度,爆珠子一样的 蹦出一连串音符和绕口的歌词,因而对咬字要 求很高,多是男中音在唱。
合唱(chorus)歌剧中的合唱往往能够造成 戏剧高潮,烘托出宏伟的热烈的气氛,并与 细腻抒情的独唱造成对比效果。有些歌剧中 的合唱曲成为音乐会上重要的曲目。
重唱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 六重唱、七重唱、八重唱。重唱在歌剧中是 十分有效的手法,它可以使几个人同时用各 自的特性音调歌唱,或表现同一内容,或表 现完全不同的内容,造成生动的戏剧性和立 体化的效果。
西方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歌剧
欧洲歌剧及主要作曲家
浪漫主义时期是欧洲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 期除交响乐作曲家之外,还涌现出了以罗西尼、威尔迪、 普契尼、瓦格纳、比才等为代表的歌剧作曲家,创作出 了大量优秀的歌剧作品,推动了欧洲歌剧的发展,充实 了欧洲音乐的繁荣与昌盛。
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充满浪漫气息的新歌剧。浪漫主 义时期的歌剧在19世纪音乐史上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欧洲歌剧三百年发展的结晶,在意、德、法三国形 成了各有特色的三个歌剧流派。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唐尼采蒂,代表作品:正歌剧《宠姬》,喜歌剧《爱的甘醇》《军中女郎》《唐·帕斯夸尔》
贝里尼,代表作品,歌剧 《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
威尔第,代表作品:歌剧 《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著名唱段《饮酒歌》)《阿依达》, 《安魂弥撒曲》被视为“19世纪最伟大的合唱安魂曲”和“意大利文化时尚不可重复的杰作”
马斯内,代表作品有歌剧 《曼侬》《维特》 比才,代表作品有歌剧 《采珠者》《帕斯的漂亮待嫁女》《卡门》,管弦乐组曲《阿莱城的姑娘》,
歌剧《卡门》为法国歌剧的里程碑
罗西尼,代表作品:正歌剧 《唐克雷迪》(该剧为“意大利第一部富于战斗性的歌剧”) , 喜歌剧 《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试金石》《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法国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
简介:法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被称为 “印象派大师”。
代表作品:钢琴作品《前奏曲》《意象集》,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交响素描《大海》, 交响三联画《夜曲》,钢琴作品《月光》,交响三联画 《云》《节日》《海妖》
拉威尔,被誉为 “20世纪的管弦乐色彩大师”,代表作品:管弦乐《包莱罗舞曲》《西班牙狂想曲》钢琴作品《水的嬉戏》
挪威音乐,格里格的代表作品:为易卜生话剧《培尔·金特》配乐
芬兰音乐
帕修斯 是芬兰民族音乐的创始人,被称为“芬兰歌剧之父”,代表作品是第一部芬兰歌剧《卡尔王之猎》 西贝柳斯,被称为 “芬兰音乐之父”,代表作品:交响诗《芬兰颂》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音乐
法国民族乐派:圣-桑,代表作品:交响诗《骷髅之舞》,两架钢琴与乐队的组曲 《动物狂欢节》
(小)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 ”圆舞曲之王”,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作品是” 《蓝色多瑙河》, 代表作品:《维也纳森林的 故事》《艺术家的生涯》《春之声》《皇帝圆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
浪漫主义时期合唱
浪漫主义时期合唱——艾尔加浪漫主义时期概述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
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
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
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民族性、民主性: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分裂,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
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在音乐风格上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
人民性:浪漫主义音乐家受到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中,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的启示,在他们的作品中力求真实地表现普通人的精神面貌、社会道德、审美观和理想,同时为使作品被人所理解,发展了乐器作品的标题性,创作了大量的标量音乐。
抒情性:它与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不同,浪漫主义崇尚感性,注重揭示人类精神和内心世界,而这些又是通过作曲家个人的感受表现的。
因而抒情性的个人心理刻划,自传性,则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特征,并促进了抒情体裁的发展。
幻想性:这是作曲家为了在他们的作品中解决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理想矛盾,所采取的一种手法。
浪漫主义作曲家之所以喜欢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选也题材和形象,正是由于从这里可以为他们的想象,提供任意驰骋的天地。
浪漫主义时期的宗教音乐2
• 主耶稣基督
• 激动的行板,四重唱:“主耶稣基督,光荣之王,解救所有信徒 的灵魂。”
• 圣哉经
• 快板,双重合唱:“圣哉圣哉,圣哉,万众之主,天地间到处是 你的光荣。和撒那(赞美之语)的声音最高,以上帝的名义到来 的得以进天国。”
• 上帝的羔羊
• 行板,女高音、女低音与合唱队,祈求洗清了世上罪孽的神之羔 羊。
威尔第安魂曲
• 朱塞佩· 威尔第(Giuseppe Verdi),意大利作曲家,出生于意大利 北部布塞托附近的一个小酒馆经营者家庭。13岁开始学音乐, 1832年投考米兰音乐学院,未被录取,后留在米兰向斯卡拉歌剧 院的音乐家(拉维尼亚)学习音乐。 • 威尔第的《安魂曲》又称《安魂弥撒》,作于1873~1874年。这 部作品是为纪念好友、意大利诗人及小说家曼佐尼而作。
• 6. 记住,仁慈的耶稣,庄严的慢板,女高音与女低音:“记住,仁慈 的耶稣,我是你出行到人世间的原因,不要在那一天把我遗弃。” • 7.我呻吟,像是一个被谴责的人,稍慢。男高音:“我呻吟,像是一 个被谴责的人,我的脸因犯罪而发红,啊,上帝,饶恕恳求者。 • 8.该诅咒的毁灭了,行板转快板。男低音:“当该诅咒的毁灭了,并 送向痛苦的烈火时,召唤我到天国。” • 快板,返回第一部分。 • 9那是哭泣的一天,广板。4位独唱与合唱:“那将是哭泣的一天,被 谴责的人将从灰烬中再生并接受审判, • 那么,宽恕他,啊,上帝”这是一首悲歌。先是女低音,然后男低不 是然后重唱,结局合唱:“仁慈的爱稣,让他们安息吧。
• 永恒的光芒
• 中庸的快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上帝啊,让永久的光 芒照耀着他们,永远照耀着你的圣徒,因为你是仁慈的。
• 拯救我
• 中速,女高眼与合唱,女高音祈求拯救的一句由合唱团模仿: “上帝啊,把我从水恒的死亡中解脱出来,
浅析合唱作品《茨冈》的音乐特点
浅析合唱作品《茨冈》的音乐特点张乐天(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摘要】合唱作品《茨冈》是一首由德国著名诗人海涅作词、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舒曼于1843年左右创作的《混声合唱曲集》中最后一首经典合唱作品。
本文将从作品产生的背景、曲式结构分析、情感把握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茨冈;创作背景;曲式结构;谱面分析【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一、《茨冈》的创作背景茨冈,是一个人种名字,这个民族热情、奔放、洒脱,人们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到处流浪,德国著名诗人海涅以茨冈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为素材,为这个民族的人们创作了诗作,著名作曲家舒曼又为之谱曲创作,使其成为一部广为流传的合唱佳作。
作品《茨冈》虽然创作于浪漫主义时期,但由于作者舒曼是一位古典主义后期、浪漫主义初期的作曲家,所以整首作品既传承了古典主义时期结构上的对位法、句法间的呼应及传统的和声及调性布局等方整的特征,又加入了浪漫主义时期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等自由式的音乐表现。
二、曲式结构《茨冈》作品分为三大段。
附点音符的节奏类型和后半拍的推进贯穿着整首作品,节奏欢快,生动活泼,有一种舞曲的感觉;声部安排多种,有同声、混声、齐唱还有独唱;旋律上多用同音反复(单音重复)手法,强调歌词的意境;调性布局上多用三度调性的转换,色彩丰富;钢琴伴奏多用主属和弦,正格进行。
三、谱面分析A段a(1-10):弱起,由钢琴伴奏e和声小调的属和弦引出,八度是为了加强音响效果,由不完整的属到完整的属过渡,因此,力度也是由弱到强逐渐引出人声合唱的演唱,表达茨冈人日常生活中秉性欢快的一面。
由钢琴伴奏逐渐渐强到引出女声两个声部的演唱,一开始要弱进,做出与伴奏力度的对比,最好用轻声,但是气息要控制好,声音要富有弹性,声母和咬字非常清晰地来唱,旋律律动显得俏皮而活泼。
第4小节男高的进入一定要控制好音量,同样保持女声声部进入时的弱进处理方法,注意不要把女高声部和女中声部的音量盖过去。
《西方合唱发展史》课件
合唱训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音乐素养、团队协 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对青少年成长具有积极的 教育意义。
THANKS
[ 感谢观看 ]
《西方合唱发展史》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西方合唱的起源 • 中世纪合唱的演变 • 巴洛克时期的合唱 • 浪漫主义时期的合唱 • 现代合唱的发展
CHAPTER 01
西方合唱的起源
合唱的起源
合唱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当时 用于祭祀和庆典活动。
罗马帝国时期,合唱逐渐发展 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并出现了 专业的合唱团体。
这一时期的合唱作品常融入民 族音乐元素,展现出浓郁的民 族特色。
和声与织体的丰富
浪漫主义合唱在和声与织体上 追求丰富多变,以增强音乐的 表现力。
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
浪漫主义合唱鼓励个体情感的 自由表达,与集体情感的融合
。
贝多芬与浪漫主义合唱
贝多芬的合唱作品在形式上继承古典主义传统,但在情感表达上具有浪漫主义的特 征。
合唱与宗教的关系
合唱在宗教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 ,如教堂弥撒、礼拜仪式等。
宗教音乐对合唱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许多合唱作品都是以宗
教为主题。
合唱在宗教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通过音乐传递信仰和教义。
CHAPTER 02
中世纪合唱的演变
合唱的多样化
01
02
03
宗教合唱
起源于教堂,以唱诗班为 主体,用于宗教仪式和礼 拜。
莫扎特的合唱作品通常比较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注重 细节和情感的表达。
莫扎特的合唱作品通常比较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不 是宏大的场景和戏剧性的表现。
CHAPTER 04
浪漫主义时期的合唱
西方合唱发展史
中世纪音乐发展重要阶段:
• 1、格列高利圣咏( Gregorian Chant)单音音乐。公元5 世纪与6 世纪 • 2、 “奥尔加农” (Organum)公元9世纪复音音乐开始2) 复音音乐 • 3、“笛斯康都”( Discantus 11世纪末 旋律 反向进行 • 4、孔杜克图斯(Conducuts) 复调 • 5、克劳苏拉(Clausulae)13世纪成为经文歌的前身 • 6、经文歌13世纪中期有人在上方声部加上歌词,就成了经文歌 • 7、14世纪合唱体裁主要包括:弥撒、猎歌(Carccia)、牧歌 (Madrigal) 、巴拉
汇报时间:XXXX年XX月XX日
LOGO
西方音乐发展可分为:
• 1)中世纪(450—1450) • 2) 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 • 3)巴洛克时期 (1600-1750) • 4)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 • 5)浪漫主义时期(1820-1900) • 6)20世纪
1、中世纪欧洲合唱
塔Ballata)、 回旋曲(Bondeau)
2、文艺复兴
• 合唱多样化:民族风格合唱兴起、德国宗教合唱改革、意大利、英国牧 歌及抒情诗歌兴起
• 尚松:15, 16世纪世俗多声部歌曲. 三或四声部歌曲,上方声部为声乐部 分,下方声部为伴奏.NO2(2)
3、巴洛克时期
• 清唱剧: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的清唱剧产生于 17世纪初,是 一种大型声乐套曲。
公元5世纪与6世纪奥尔加农organum公元9世纪复音音乐开始2复音音乐discantus11世纪末旋律反向进行4孔杜克图斯conducuts复调5克劳苏拉clausulae13世纪成为经文歌的前身6经文歌13世纪中期有人在上方声部加上歌词就成了经文歌714世纪合唱体裁主要包括
合唱曲《茨冈》音乐特征分析
合唱曲《茨冈》音乐特征分析熊祖鹏【摘要】《茨冈》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一首经典合唱.长期以来,这首作品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召力博得大众的喜爱,成为音乐舞台上常演的经典曲目之一.本文从音高、曲式、织体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细部剖析、解读,进而对其创作特征进行总结,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及演唱者更好地把握这首作品提供帮助.【期刊名称】《艺术百家》【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2页(P265-266)【关键词】音乐艺术;舒曼;《茨冈》;曲式;和声;声部处理;音乐特征【作者】熊祖鹏【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常州213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0茨冈是对一群自由流浪人的贬称。
这群人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吉普赛人、弗拉门戈人、波西米亚人等。
这群自由流浪者能歌善舞,居无定所,过着自由、简朴的生活。
历史上曾有许多艺术家以这个群体为对象,创作过诸多优秀作品。
合唱曲《茨冈》是浪漫主义时期早期、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1810-1856)于1843 年左右创作的《混声合唱曲集》中最后一首合唱作品①。
这首作品自创作出版之日起,历经一百多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音乐性格获得大众的喜爱,也成为音乐舞台上常演的经典曲目之一。
笔者试从曲式构建、调性布局、和声进行、音高组织、声部安排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解析,剖析该作品的创作手法,归纳其音乐形式和歌词内容的结合要义,厘清作曲家严谨的艺术态度和娴熟的作曲技法。
一、曲式结构共性写作时期,调性是音乐作品的核心控制力。
在这一核心控制力之下,曲式成为作品逻辑发展、整体布局的一个手段。
浪漫主义时期,由于强调音乐与其它姊妹艺术的融合,形成一些新的曲式构建思维模式,产生了混合曲式、自由曲式等曲式类型,从而推动音乐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有关这首合唱作品的曲式结构,就目前可查阅的资料来看,存在如下一些分析结论:1.中央音乐学院杨鸿年教授在他编辑的《合唱2》第153 页中,将该作品曲式结构分析为对称式多段结构;2.上海音乐学院马革顺教授在他编辑的《合唱与合唱指挥简明教程(下)》第123 中将其分析成三大段;3.广东海洋大学公共艺术教学部麦朝阳老师在其论文《合唱曲〈茨冈〉分析》中将其分析出附加插部的三部曲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主义时期合唱
——艾尔加
浪漫主义时期
概述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
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
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
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民族性、民主性: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分裂,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
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在音乐风格上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
人民性:浪漫主义音乐家受到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中,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的启示,在他们的作品中力求真实地表现普通人的精神面貌、社会道德、审美观和理想,同时为使作品被人所理解,发展了乐器作品的标题性,创作了大量的标量音乐。
抒情性:它与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不同,浪漫主义崇尚感性,注重揭示人类精神和内心世界,而这些又是通过作曲家个人的感受表现的。
因而抒情性的个人心理刻划,自传性,则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特征,并促进了抒情体裁的发展。
幻想性:这是作曲家为了在他们的作品中解决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理想矛盾,所采取的一种手法。
浪漫主义作曲家之所以喜欢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选也题材和形象,正是由于从这里可以为他们的想象,提供任意驰骋的天地。
新精神:浪漫主义作曲家不但在政治上、思想上和道德观念上反对因袭守旧,而且在艺术上,在音乐体裁,形式以及创作手法诸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发展和丰富了人类的音乐文化。
浪漫主义时期合唱特征:
1.作者和演唱者自己的主观意识大大增强
2.非常强调作品的色调及结构
3.速度力度对比增强
4.大多数为主调音乐
5.标题音乐有优势
6.使用了半音阶
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
艾尔加
生平
爱德华艾尔加1857年出生于沃彻斯特近伯罗希斯村庄。
他的父亲威廉艾尔加是圣乔治教堂的风琴师兼调音师,并与艾尔加的叔叔们合伙经营修理钢琴兼出售音乐书籍的生意!
背景
1920至1940年现代主义雷厉风行, 在史特拉汶斯基、巴托克、普罗高菲夫、米尧当道的这段时间, 大多数音乐家都会鄙夷「艾尔加是伟大作曲家」的这样想法, 认为他不过是个名过其实的乡巴佬, 或许能哗众取宠于一时, 只为了当时的英伦迫切需要一位足以代表本国的重要作曲家。
他是英王爱德华派的重要人物, 生性陈腐, 是英国保守反动势力的馀党, 简直就是英王爱德华俱乐部的绅士典范。
人们据此推论: 艾尔加必定是一个创作鄙俗和主战音乐的承命乐匠。
遭遇
艾尔加被打入冷宫达数十载的原因, 并不只因为他与视浪漫主义如芒刺在背的新古典主义时代背道而驰, 另外还应归因于英国当时以瑞夫.佛汉.威廉士为代表的民族乐风崛起, 以及伊莉莎白乐派的卷土重来。
当时世界乐坛吹起一阵民族热潮, 匈牙利有巴托克, 捷克有杨纳杰克, 丹麦有尼尔森, 芬兰有西贝流士, 而美国也有艾伍士(尽管没人知道艾伍士的音乐)。
这些国民乐派音乐家一跃而登上乐坛高位, 把本国的民间乐风吹得震天嘎响。
不过艾尔加却不愿凑热闹, 他相信作曲家的要务是发明曲调,而非一味抄袭, 或者把古代怪异的曲调炒热再用。
成就
他与史特劳斯与马勒一样, 同属热衷于庞大效果的作曲家。
「如果作曲家心中愿意为四十座竖琴撰曲, 就该有四十座竖琴供他驱策。
」不过这种想法到1934年
2月23日艾尔加殁于乌斯特, 就已经不合时宜了。
世人眼中只见得到其音乐中满是自华格纳、史特劳斯与布拉姆斯处推衍而得的部份。
他的主要作品--两首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和雄伟的交响诗『法斯塔夫』--都一闪即逝。
唯有『谜语变奏曲』与『吉隆修士之梦』是他的严肃作品中较常为人们演出的曲子, 但是『吉隆修士之梦』一步出英国领域, 即罕有面世的机会。
年轻一辈的音乐家甚至以「梦魇一场」来形容『吉隆修士之梦』。
影响
嗣后, 在1889年出现了『富罗沙尔序曲』, 这阙艾尔加的首部重要作品展现的, 是一位作曲家对后期浪漫乐派庞大的管弦乐团响度的特殊感受与控御力。
供合唱团与管弦乐团演出的『黑骑士』(1893)、『奥拉夫国王』(1896)、『加拉塔卡斯』(1898), 吸引来更多人的兴趣。
到了1900年, 艾尔加就已经是英国享誉最隆的作曲家了, 尤以1899年的『谜语变奏曲』发表之后为然。
这是他以管弦乐为朋友所绘的肖像。
艾尔加对外宣称, 这首乐曲的主弦乐还有「一段听不见的旋律」重复遥相对应。
至今尚未有人能够解释那段神秘且听不见的旋律, 这真是『谜』中之谜。
艾尔加女声合唱作品
《雪花》
合唱曲《雪花》是英国近代作曲家爱德华·艾尔加爵士的作品。
爱德华·艾尔加是英国人最喜欢的作曲家之一,他的这部作品是根据其夫人爱丽丝·艾尔加的诗《The Snow》所谱的合唱曲,伴奏则由两把小提琴和一架钢琴担任。
这首乐曲的歌词由艾尔加的夫人爱丽丝于1894年创作,爱丽丝本身热衷文学,涉猎相当广泛的诗文作品,她也曾写过一首长诗和一套两册的小说,其中有一些作品曾在伦敦出版。
这首歌曲属于励志小品,将雪花与灵魂相比喻,诉述雪花虽然洁白,终究会融化消逝,只有灵魂可以永远无暇而坚定不渝。
这是一首女生3声三部合唱,速度由慢到快,调性从e小调转到G大调,拍号为四四拍!
艾尔加这首歌曲的色彩丰富,层次清晰,织体明朗。
这首合唱曲运用了三部曲式,有呈示部,发展部(高潮)及再现部和尾声。
整体采用大调调性,虽然歌名是“雪”,但是音乐本身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四个声部的和声空灵纯净,给听众以“雪花轻轻飘落”的形象。
此曲的主题是希望人的灵魂能够似雪纯洁、永恒不渝,歌词也多次重复这一意境。
在歌曲的呈示部分为此做了充分的铺垫,唱到高潮“到心地坚强不渝”一句让人心潮澎湃,把心灵似雪、永恒不渝的主题表达得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