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级经济法》预习知识点(二十一)
中级经济法重点知识汇总

中级经济法重点知识汇总示例文章篇一:哎呀呀,一提到中级经济法,我这小脑瓜都有点晕乎啦!你说这中级经济法的知识,那可真是像大海一样广阔无边呐!先来说说合同法吧,这就好比是我们生活中的“游戏规则”。
你想想,要是没有合同法,那大家做生意、签合同,不都乱套啦?比如说,咱俩约定好了我卖给你一个超级棒的玩具,结果我反悔了,这能行?合同法就是来管这些事儿的,保证大家都能遵守约定,公平交易。
“要是没有合同法,这世界得乱成啥样呀?”再讲讲公司法,这就像一个大公司的“家规”。
公司里那么多人,那么多事儿,不得有规矩管着嘛!老板怎么当,股东有啥权利,公司怎么运作,都在公司法里写得明明白白。
“这公司法要是没整明白,公司不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吗?”还有证券法,这就像是金融市场的“警察”。
股票、债券啥的,可都得它来管着。
要是没有证券法,那些坏家伙随便操纵股市,咱们老百姓的钱不都打水漂啦?“这可怎么得了!”竞争法也很重要哟!它就像是市场的“裁判员”,管着大家是不是公平竞争。
要是有的商家搞不正当竞争,比如恶意贬低对手,那市场不就乌烟瘴气啦?“这样的市场谁还敢去交易呀?”税法就更不用说啦,这可是国家收钱的规矩。
咱们交的税,都用来建设国家,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要是大家都偷税漏税,那国家哪有钱给我们修公路、建学校呀?“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给国家添乱吗?”中级经济法的这些重点知识,每一个都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在经济世界里顺利前行的大门。
咱们可得好好学,学明白了,才能在经济活动中不迷路,不犯错。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总之,中级经济法的重点知识可太重要啦,咱们一定得重视起来,认真学,好好用!示例文章篇二:哎呀呀,一听到“中级经济法重点知识汇总”,我的小脑袋都有点晕乎乎啦!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又不得不面对的大难题呢!先来说说合同法律制度吧。
合同就像是我们和小伙伴之间的约定,要是不遵守,那可就糟糕啦!比如说,咱俩说好一起去公园玩,结果你突然反悔不去了,这是不是让人很生气?合同也是这样,一旦签订,就得认真履行。
中级会计经济法必备知识点

中级会计经济法必备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公司法律制度》①基本定义:公司法律制度就是规范公司设立、运营、治理结构、解散清算等一系列行为的法律规则。
简单说,就像给公司定的一套游戏规则,让公司从诞生到结束都得按这套规矩办事。
②重要程度:在中级会计经济法里是超级重要的部分。
很多经济活动都涉及到公司,如果不懂这个,就像在雾里开车,啥都看不清楚。
无论是考试还是实际工作帮企业处理财务相关事务,这部分都是绕不过去的。
③前置知识:基本的法律常识得懂一些,像什么是法人、什么是权利义务这些最基础的东西。
如果这些不会,那学这个就像不会走就想跑,肯定不行。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中,如果你是企业的财务人员,要知道公司的组织架构合不合法,股权怎么分配合理,这时候公司法律制度就派上用场了。
比如说企业要进行合并、分立等重大事项,没有它,就会乱成一锅粥。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公司法律制度在中级会计经济法中算得上是核心部分了。
和很多其他知识点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像企业所得税啊,财务报表这些内容都会多多少少涉及到公司的情况。
②关联知识:和证券法关联紧密。
公司上市得遵循证券法,但首先得符合公司法律制度里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和合同法也有关系,公司对外签订合同,公司本身要是合法设立、运营正常才能签有效合同。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比较难。
因为它内容多,要记的东西杂。
- 关键点:一定要把公司的设立条件、股东的权利义务、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分清楚。
按我的经验,很多人容易搞混这些内容。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超级重要。
每年必考内容。
- 考查方式:选择题、判断题经常考基本概念,像公司的类型啊这些;简答题、综合题也经常出现,会让分析公司运营过程中某个决策是不是合法之类的。
三、详细讲解(这里适用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公司的类型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好比几个人凑份子做买卖,每个人按自己的份额承担责任,公司对外也是承担有限责任。
经济法基础必背知识点中级

经济法基础必背知识点中级
在学习经济法基础过程中,掌握一些中级知识点对于深入理解和应用法律条文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经济法基础中级必背知识点:
合同的成立和效力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产生、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合同成立,应当具备以下要件: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具有相对法律行为能力;合同标的合法,具体和可以用;合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
合同的效力包括生效、履行和终止。
债权和债务
债权是债务人应当在债务上履行的权利,债务是债务人应当在债权上履行的义务。
债权债务关系产生后,债务人应当履行债务,债权人享有相应的权利。
不当得利
在经济活动中,某一方因欺诈、胁迫、错误等不正当手段获得利益,应当归还被不当得利方。
不当得利制度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的公平和正义。
法人与法定代表人
法人是具有法人资格并依法设立的组织或家庭。
法人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和义务,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但法定代表人不承担与法人相同的责任。
侵权行为与民事责任
侵权行为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侵权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损害赔偿和其他救济措施。
民事责任应当依法承担,并具有合理和公正性。
通过掌握这些经济法基础中级知识点,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法律规定,促进经济活动的合法和有序进行。
在实践中,应当注重依法合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2018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章节考点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体系1、经济法概念(起源于法国)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体系按照经济关系以及经济法所调整的基本内容,将经济法体系作如下划分:①经济组织法指经济组织的法律制度,主要是企业法律制度。
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
②经济管理法指国家在组织管理和协调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法律制度。
主要是财税、金融、价格、市场和特定行业管理法律制度等。
③经济活动法指调整经济主体在经济流通和交换过程中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的法律制度。
主要是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注意】《经济法》教材内容不完全局限于法学中的经济法体系范围,同时也涉及传统民商法的相关内容,包括总论、公司法律制度、其他主体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增值税法律制度、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
(二)经济法的渊源经济法的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借以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司法解释以及国际条约、协定。
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经济法的基本渊源,是经济立法的基础。
2、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是经济法的主要渊源,它规定的多是基本经济关系。
以法律形式表现的经济法律规范是经济法的主体和核心组成部分。
3、法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其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
经济法大量以法规的形式存在,法规是经济法的重要渊源。
①行政法规:国务院为执行法律规定及履行宪法规定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需要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②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规章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章。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知识点归纳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总论1.宪法具有最高得法律效力;法律得效力要高于行政法规得效力,而行政法规得效力则要高于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得效力、2.法律行为就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得,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法产生民事法律效力得合法行为、3.单方法律行为就是指依一方当事人得意思表示而成立得法律行为,例如债务得免除、委托代理得撤销、无权代理得追认等、4.多方法律行为就是指依两个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得法律行为,例如合同行为等、5。
民事行为能力就是指法律确认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能够通过自己得行为实现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得资格、6.无行为能力人就是指不满10周岁得未成年人与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得精神病人,其进行得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7。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就是指10周岁以上得未成年人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得精神病人,她们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得民事活动,其她民事活动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8.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就是指18周岁以上得成年人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得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得公民,她们可以独立地在其民事权利能力范围内进行民事活动、9.民事法律行为得实质有效要件包括:①行为人具有相应得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与社会公共利益、10。
无效民事行为得种类包括:①无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得;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得;③一方以欺诈、胁迫得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得情况下所为得;④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得;⑤违反法律或者公共利益得;⑥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得得、11。
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得种类包括:①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得;②显失公平得;③乘人之危得、12.代理适用于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与终止权利义务得法律行为、13.依照国家法律规定或行为性质得限制,必须由本人亲自进行得行为,则不能代理,如订立遗嘱、婚姻登记、收养子女等、应由本人实施却未亲自实施得,应当认定行为无效、14.表见代理在实际应用中得表现包括:①被代理人对第三人表示已将代理权授予她人,而实际并未授权;②被代理人将某种有代理权得证明文件(如盖有公章得空白介绍信、空白合同文本、合同专用章等)交给她人,她人以该种文件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并与之进行法律行为;③代理授权不明;④代理人违反被代理人得意思或者超越代理权,第三人无过失地相信其有代理权而与之进行法律行为;⑤代理关系终止后未采取必要得措施而使第三人仍然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并与之进行法律行为、15。
中级经济法必背法条

中级经济法必背法条一、民法总则1. 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一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权自主约定合同内容,但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六十二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权选择订立书面合同或者口头合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三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有真实的意思表示。
•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权约定合同的内容,但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六十五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权约定合同的格式,但是不得损害交易安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六十六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权约定合同的内容,但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2. 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变更、终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劳动者享有按劳动合同约定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第五条: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第六条:劳动者享有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第七条:劳动者享有与劳动合同有关的其他权利。
二、公司法1. 公司设立•第六条:公司设立的,应当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第七条:公司设立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第八条:公司设立,应当有真实的出资,合法的出资方式。
•第九条:公司设立,应当制定完善的公司章程。
•第十条:公司设立,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知识产权登记。
2. 公司组织•第十一条:公司组织形式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
•第十二条:公司组织应当依法设立监事会、董事会等机构,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第十三条:公司组织应当根据公司经营的需要,设立各种专门机构。
•第十四条:公司组织应当依法制定公司章程,明确公司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权利、义务等事项。
•第十五条:公司组织应当依法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公司经营状况的监督。
2018年《中级经济法》预习知识点(十二)

2018年《中级经济法》预习知识点(十二) 【知识点】:注册资本;股东的出资形式;第一单元股东的出资注册资本1.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解释1】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另行规定的以外,新《公司法》取消了“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原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分别为3万元、10万元、500万元”);同时取消了“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30%”的规定。
【解释2】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另行规定的以外,新《公司法》取消了“出资期限”的规定(原规定“股东应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在5年内缴足出资”),同时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
【解释3】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由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章程。
自2014年3月1日起,“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实缴出资时无需验资。
但是,“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仍应当经过验资机构验资。
2.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
(2)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
【解释】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股人缴纳股款或者交付抵作股款的出资后,除未按期募足股份、发起人未按期召开创立大会或者创立大会决议不设立公司的情形外,不得抽回其股本。
2018年《中级经济法》预习知识点(二十)

2018年《中级经济法》预习知识点(二十) 【知识点】增值税的纳税人1.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1)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征收率一般为3%。
(2)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时即使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解释1】除另有规定外,小规模纳税人不得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不得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
一般纳税人取得由税务机关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将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填写的税额作为进项税额抵扣。
【解释2】自2014年10月1日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2.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思路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抵扣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在计算当期销项税额时,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当期”的界定,根据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判断该笔收入是否应计入“当期”的销售额计征增值税;(2)销售额的界定,其中应重点关注“价外费用、包装物押金、折扣销售、以旧换新和组成计税价格”等问题。
在计算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时,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即哪些可以抵扣,哪些不得抵扣;(2)“当期”的界定,即进项税额能否在当期抵扣;(3)“进项税额转出”的问题。
【解释】(1)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自来水,可以选择按简易办法依照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2)典当业销售死当物品、寄售商店代销寄售物品(包括居民个人寄售的物品在内),暂按简易办法依照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3)一般纳税人按照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知识点】增值税的征税范围1.基本规定(1)销售货物;(2)进口货物;(3)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4)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2.视同销售货物(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2018年《中级经济法》预习知识点(二十一)

2018年《中级经济法》预习知识点(二十一) 【知识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
【解释1】纳税人外购的固定资产,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也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例如,某饼干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的机器设备既用于生产饼干,又用于修缮职工食堂,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解释2】如果购进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专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否则,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解释3】用于劳动保护方面的购进货物,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解释4】外购办公用品和办公设备,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2.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解释】居民日常服务包括市容市政管理、家政、婚庆、养老、殡葬、照料和护理、救助救济、美容美发、按摩、桑拿、氧吧、足疗、沐浴、洗染、摄影扩印等服务。
3.非正常损失(1)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2)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3)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4)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解释1】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解释2】货物的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以及被执法部门依法没收或者强令自行销毁的货物。
【解释3】(1)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非正常损失,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2)因“不可抗力”造成的非正常损失,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2018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高频考点汇总

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高频考点汇总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第三章:其他主体法律制度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六章:增值税法律制度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第八章:相关法律制度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高频考点第一章:总论第二节:【内容导航】1.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2.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3.无效的法律行为4.可撤销的法律行为【考频分析】:考频:★★。
2017年单选题和判断题、2013年多选题。
复习程度:掌握本考点。
【高频考点】:法律行为1.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无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和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所附条件必须具备:一是将来发生的事实;二是不确定的事实;三是当事人任意选择的事实,而非法定的事实;四是合法的事实;五是不与行为的内容相矛盾。
期限是必然要到来的事实,这是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根本区别。
3.无效的法律行为。
下列几种法律行为无效:(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
(2)当事人通谋虚假表示实施的。
(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4)违反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的。
4.可撤销的法律行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可撤销法律行为的种类:(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法》考点复习

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法》考点复习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法》考点复习如果大家想要通过中级会计师的考试,有一些考点是必须要背下来的。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法》考点复习,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考试网!买卖双方当事人的权责一、出卖人的权责(1)出卖人应当履行向买受人交付标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标的物的单证,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
出卖人还应当按照约定或者交易习惯向买受人交付提取标的物单证以外的有关单证和资料,主要应当包括保险单、保修单、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质量鉴定书、品质检验证书、产品进出口检疫书、原产地证明书、使用说明书、装箱单等。
(2)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标的物。
约定交付期伺的,出卖人可以在该交付期间内的任何时间交付。
没有约定标的物的交付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达成补充协议;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交易习惯确定;如仍不能确定,出卖人就可以随时履行,买受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出卖人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3)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
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可以协商达成补充协议;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
二、所有权保留所有权保留是指在移转财产所有权的交易中,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财产所有人将标的物移转给对方当事人占有,但仍保留其对该财产的所有权,待对方当事人支付合同价款或完成特定条件时,该财产的所有权才发生移转的一种法律制度。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者其他义务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
当事人约定所有权保留,在标的物所有权转移前,买受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出卖人造成损害,出卖人主张取回标的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1)未按约定支付价款的;(2)未按约定完成特定条件的;(3)将标的物出卖、出质或者作出其他不当处分的。
中级经济法必会的30个知识点

共30个知识点,考前看一下,拿60分不成问题。
必会知识点 1【公司担保的限制】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接受担保的股东或者受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上述规定事项的表决。
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必会知识点 2【股东未尽出资义务】(1)未尽出资义务的对内责任(对公司和公司其他股东):①足额缴纳(未缴纳出资+利息);②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2)未尽出资义务的对外责任(对债权人):①公司债权人可请求未尽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②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尽出资义务,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的发起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必会知识点 3【公司决议不成立】决议不成立的情形:①公司未召开会议,但依据公司法或者依据章程规定可以不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而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的除外;②会议未对决议事项进行表决;③出席会议的人数或者股东所持表决权不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④会议的表决结果未达到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通过比例的。
必会知识点 4【股东查阅权】股东起诉请求查阅或者复制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公司有证据证明上述规定的原告在起诉时不具有公司股东资格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原告有初步证据证明在持股期间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请求依法查阅或者复制其持股期间的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除外。
公司章程、股东之间的协议等实质性剥夺股东依据公司法规定查阅或者复制公司文件材料的权利,公司以此为由拒绝股东查阅或者复制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必会知识点 5【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中级会计中的经济法知识点

中级会计中的经济法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中级会计中的经济法知识点》①基本定义:中级会计里的经济法知识点就是关于经济活动中法律规定、法律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比如说合同法相关规定,就是规范经济活动中的买卖、租赁这些交易行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规则;像公司法律制度则是规定公司设立、运行、解散等一系列行为需要遵循的法律约束。
②重要程度:在中级会计学科里占据重要地位。
它能帮助会计人员在处理公司财务事务时,知道哪些经济行为合法,哪些不合法,避免法律风险。
就像一个导航图,指导着企业经济活动依法依规进行。
如果不懂经济法,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巨额罚款或者诉讼等严重后果。
③前置知识:需要对基本的经济活动类型有一定认识,像买卖、借贷这种常见交易形式要知道。
而且要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基础,明白什么是法定权利、法定义务等概念。
④应用价值:在企业日常运营方面,比如合同签订的时候,能用经济法里的合同法律知识来保障企业的利益,确保合同条款合法且全面。
在公司治理方面,公司法律制度的知识可以指导公司合法合规地建立治理结构,保障股东、职工等各方面的权益。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经济法知识点在中级会计学科里是重要板块,与财务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相互关联并互相影响。
财务会计记账等工作很多时候是基于合法的经济业务,而财务管理决策也必须符合经济法相关规定。
②关联知识:和财务知识紧密联系,因为会计核算的对象很多来自于合法的经济业务活动受经济法规范。
和税务知识也有关联,例如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额时,一些经济业务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会影响费用扣除等情况。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有一定难度。
因为经济法包含多种法律法规,内容多且细碎。
例如票据法部分,票据的种类、出票背书等不同行为规则就很麻烦。
- 关键点:要记住各种法律制度中的关键数字、重要的权利义务规定等。
像企业所得税法中不同项目的扣除比例,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权利与限制等。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非常重要。
《中级经济法》 知识点大总结

第六点 对策行为,是市场主体所从事的具有经济法意义的博弈行为,分为横向对策行为和纵向对策行为。(P12)
横向对策行为,是市场主体在相互之间的市场竞争中所从事的各类行为,这些行为如果是公平竞争行为和正当竞争行为,则经济法同样予以保护;如果这些行为是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则在经济法上将得到否定的评价,并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责任的性质:经济性责任和非经济性责任
第十三点 经济法主体可能承担的赔偿性责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家赔偿、一类是超额赔偿。国家赔偿的主体是国家,超额赔偿的主体是市场主体。
第十四点 经济法上的惩罚性责任,不仅体现为罚款,还体现为信用减等、资格减免等惩罚性措施。如资格罚、能力罚、声望罚等。
第三点 政府不仅是行政法的主体,它同样可以成为民法主体、诉讼法主体等,当然,也可以宏观调控主体或市场规制主体的身份成为经济法上的主体。(P7)
第四点 根据经济法调整领域的不同,还可以将经济法主体分为宏观调控法主体和市场规制法主体。 宏观调控法主体分为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市场规制法主体可分为规制主体和受制主体。(P7)
经典会计从业资格资料,可编辑修改,欢迎分享
第一章经济பைடு நூலகம்总论
第一点 经济法体系(P2~3)
经济法体系包括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两部分 宏观调控法包括三个部门法:财税调控法、金融调控法和计划调控法; 市场规制法包括三个部门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保护法。 银行、证券、保险、能源等领域的监管法律规范,也都属于市场规制法。
(二)经济法责任的特殊性 1、责任承担上的双重性:具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可能由“本法责任”和“他法责任”构成。 2、责任承担上的非单一性 3、经济法责任的经济性
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预习知识点(21)_毙考题

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预习知识点(21)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预习知识点汇总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1.解散事由(1)投资人决定解散;(2)投资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放弃继承;(3)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例题·多选题】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个人独资企业应当解散的情形有( )。
A.投资人死亡,继承人决定继承B.投资人决定解散C.投资人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D.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答案】BCD2.清算人投资人可以自行清算或者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
【例题·单选题】林某以个人财产出资设立一个人独资企业,聘请陈某管理该企业事务。
林某病故后,因企业负债较多,林某的妻子作为唯一继承人明确表示不愿继承该企业,该企业只得解散。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该企业清算人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由陈某进行清算B.由林某的妻子进行清算C.由债权人进行清算D.由债权人申请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答案】D3.债权申报期限债权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的债权人应当在公告之日起60日内,向投资人申报债权。
4.财产的清偿顺序(1)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2)所欠税款;(3)其他债务。
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
5.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要求的,该责任消灭。
(2012年单选题、2014年判断题)【例题·判断题】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其债权人在2年内未向原投资人提出偿债请求的,原投资人的偿还责任消灭。
( )【答案】×【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责任的表述中,符合《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的是( )。
中级经济法主要考点归纳

中级经济法主要考点归纳第一章经济法总论本章在历年考试中的分值较小,基本以客观题的形式加以考核,考生对本章的基础性内容适当关注就可以,重点看经济法的渊源;法律行为和代理;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
请注意以下几个特别重要的知识点:一、经济法的形式渊源制定机关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法规行政法规国务院地方性法规省级、较大市、特区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规章国务院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及直属机构地方政府规章省级、较大市人民政府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国际条约、协定国家之间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二、无权代理的法律效力三、仲裁和诉讼的比较事项仲裁诉讼是否采取级别管辖否是是否采取地域管辖否是是否采取回避制度是是是否公开进行否是是否采取两审终审制度一裁终局两审终审是否需要协议预先应有仲裁协议不需预先签订协议四、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1.诉讼时效期间(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3)最长诉讼时效20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保护时效。
2.诉讼时效的中止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诉讼时效进行中(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时效进行的事由消失后,继续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3.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1)权利人提起诉讼;(2)当事人一方向义务人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3)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本章学习应采用“比较法”,即:将本章内容与其他相关章节的内容结合学习,加以比较,找出相互间的异同点。
诸如将本章内容与“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以及“证券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加以联系和比较,相关的表格在《梦想成真·应试指南》中有很多。
2018年《中级经济法》预习知识点(十一)00897

2018年《中级经济法》预习知识点(十一) 【知识点】:诉讼时效的概念;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诉讼时效期间的种类第六单元诉讼时效制度诉讼时效的概念诉讼时效是指“债权请求权”不行使达一定期间而失去国家强制力保护的制度(不能躺在权利上睡大觉)。
1.起诉权诉讼时效期间的经过,不影响债权人提起诉讼,即不丧失起诉权(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胜诉权债权人起诉后,如果债务人主X诉讼时效的抗辩,人民法院在确认诉讼时效届满的情况下,应驳回其诉讼请求,即债权人丧失胜诉权。
【解释1】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解释2】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解释3】当事人未按照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却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相关】在民事诉讼中,申请执行人超过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提出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不予执行。
3.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债权人的债权并不消灭),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义务人履行了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相关】在民事诉讼中,被执行人履行全部或者部分义务后,又以不知道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请求执行回转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4.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当事人均应普遍适用,不得作任何变更。
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
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是,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4.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级经济法》预习知识点(二十一) 【知识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
【解释1】纳税人外购的固定资产,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也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例如,某饼干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的机器设备既用于生产饼干,又用于修缮职工食堂,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解释2】如果购进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专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否则,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解释3】用于劳动保护方面的购进货物,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解释4】外购办公用品和办公设备,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2.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解释】居民日常服务包括市容市政管理、家政、婚庆、养老、殡葬、照料和护理、救助救济、美容美发、按摩、桑拿、氧吧、足疗、沐浴、洗染、摄影扩印等服务。
3.非正常损失
(1)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2)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3)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4)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解释1】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解释2】货物的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以及被执法部门依法没收或者强令自行销毁的货物。
【解释3】(1)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非正常损失,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2)因“不可抗力”造成的非正常损失,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4.运费的处理
(1)用于“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运输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运输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5.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
【知识点】进项税额转出、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或者销售旧货
进项税额转出
1.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不含固定资产)、劳务、服务,发生税法规定的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情形(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除外)的,应当将该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案例】乙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1月10日从农民手中收购一批草莓用于生产草莓酱,收购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
当月计算抵扣进项税额13万元,该批草莓的账面成本为87万元。
4月20日,该批草莓因管理不善全部霉烂变质。
乙公司4月份应当转出的进项税额=87÷(1-13%)×13%=13(万元)。
(提示:账面成本=100-100×13%=87万)
2.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因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应当从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扣减;因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而收回的增值税额,应当从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或者销售旧货
【解释】个人(不含个体工商户)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废旧物品免征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1)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非固定资产
(提示:本讲所指的非固定资产是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下同)
按照正常的销售货物计算销项税额即可,如果该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增值税销项税额=含税售价÷(1+17%)×17%。
(2)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
①购进固定资产时其进项税额按照当时的政策不能抵扣,自己使用后再销售时,自2014年7月1日起,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的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
②购进固定资产时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了,自己使用后再销售时,按照正常的销售货物计算销项税额即可。
【解释】(1)2009年1月1日之前购进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2)
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的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自用的
应征消费税的汽车、摩托车、游艇除外),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3)自2013年8月1日起,一般纳税人购进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汽车、摩托车、游艇,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3)销售旧货
一般纳税人销售旧货,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的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
2.小规模纳税人
(1)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依照3%的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
(2)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非固定资产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非固定资产,依照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3)销售旧货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旧货,依照3%的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
【知识点】:进口货物的增值税、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出口退(免)税制度
进口货物的增值税
1.不征消费税的(如计算机)
进口增值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增值税税率
2.征收消费税的(如烟丝)
进口增值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1.纳税期限
(1)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
(2)纳税人进口货物,应当自海关填发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
2.放弃免税权(2015年判断题)
(1)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适用免税规定的,可以放弃免税,但放弃免税后36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免税。
(2)生产和销售免征增值税货物或劳务的纳税人要求放弃免税权的,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放弃免税权声明,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3)纳税人自提交备案资料的次月起,依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
纳税人一经放弃免税权,其生产销售的全部增值税应税货物或者劳务均应按照适用税率征税,不得选择某一免税项目放弃免税权,也不得根据不同的销售对象选择部分货物或者劳务放弃免税权。
【解释】关税完税价格包括货价以及货物运抵我国关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包装费、运费、保险费等费用。
货物运抵我国关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后”发生的通关费、运费等不能计入关税完税价格。
出口退(免)税制度
1.免税并退税
下列企业出口的货物劳务,除另有规定外,给予免税并退税:
(1)出口企业出口货物;
(2)出口企业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2.免税但不予退税
出口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出口以下货物免征增值税:
(1)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的货物;
(2)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
(3)软件产品;
(4)含黄金、铂金成分的货物,钻石及其饰品;
(5)国家计划内出口的卷烟;
(6)非出口企业委托出口的货物;
(7)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
3.既不免税也不退税
(1)出口企业或者其他单位销售给特殊区域内的生活消费用品和交通运输工具;
(2)出口企业或者其他单位提供虚假备案单证的货物;
(3)出口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增值税退(免)税凭证有伪造或者内容不实的货物。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