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多久会并发症
1型糖尿病的寿命
1型糖尿病的寿命
一、1型糖尿病的寿命二、1型糖尿病的病因三、1型糖尿病的诊断
1型糖尿病的寿命1、1型糖尿病的寿命
20岁以上的1型糖尿病人,男性患者的预期寿命增加46.2年(即平均可以活到66.2岁),而非糖尿病正常人预期寿命增加57.3岁(即可以活到77.3岁)。
两者相比,1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的寿命减少了11.1年(95%的可信区间是10.1-12.1年)。
所以,推出结论来1型糖尿病人的寿命减少了至少十年。
再来看看女性1型糖尿病人,其预期寿命增加48.1年(即平均可以活到68.1岁),而非糖尿病正常人预期寿命增加61.0岁(即可以活到81岁)。
两者相比,1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的寿命减少了12.9年(95%的可信区间是11,7-14.1年)。
看来,女性1型糖尿病患者也只比男性患者多活了两年。
研究还显示:约三分之一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归咎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男性患者占36%,女性患者占31%)。
因此,1型糖尿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还是心血管死亡,这和既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2、什么是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
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
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病友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
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文章目录*一、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二、生活中怎样预防糖尿病*三、糖尿病的发病病因有哪些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1、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1.1、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好发于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可出现高血糖、脱水、呼吸深而快,呼出气体带有烂苹果味,血压降低,严重者会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1.2、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致死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伴有意识障碍或昏迷。
1.3、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降糖药物剂量过大,用药与进餐时间不匹配可发生低血糖,不及时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
2、糖尿病需要做哪些检查2.1、尿糖。
正常人从肾小管滤出的葡萄糖几乎被肾小管完全吸收,每天仅从尿中排出微量葡萄糖(32~90mg),一般葡萄糖定性试验不能检出。
糖尿通常指每天尿中排出葡萄糖150mg。
正常人血糖超过8.9~10mmol/L(160~180mg/dl)时即可查出尿糖,这一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值。
老年人及患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升高,血糖超过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时可以无糖尿;相反,妊娠期妇女及一些肾小管或肾间质病变时,肾糖阈降低,血糖正常时亦可出现糖尿。
2.2、尿酮。
体测定提供了胰岛素缺乏的指标,警告糖尿病患者即将或可能已存在酮症酸中毒,提示需进一步行血酮体测定和血气分析。
尿酮体的测定采用硝酸钠与乙酰乙酸反应,形成了一种紫色物质,提示尿酮体阳性。
3、糖尿病带来哪些危害3.1、肾脏的危害,由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
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3.2、心脑血管的危害,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
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相关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相关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在迅速增加,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患者年龄和性别与各种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一、年龄与糖尿病并发症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它们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加重他们的死亡风险。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
随着糖尿病的持续时间增长,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也会增加。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10年内,约有50%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1.2 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肾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1.3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病的风险要比一般人群高出两到四倍。
研究表明,年龄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风险也会增加。
1.4 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会影响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并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足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神经病变的风险也会增加。
二、性别与糖尿病并发症除了年龄,性别也对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
2.1 糖尿病性别差异研究发现,男性患有糖尿病的风险要高于女性。
然而,女性患糖尿病后一旦发生并发症,其对健康的影响则比男性更严重。
比如,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要高于男性,而男性则更容易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2.2 糖尿病妊娠并发症糖尿病妊娠是指孕期新发的或已经存在的糖尿病,在妊娠期间对母体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种疾病。
1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1型糖尿病如何诊断?
1型糖尿病如何诊断?
诊断方法
通过血液检测来测量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 随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
若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糖尿病的存 在。
1型糖尿病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如果患者出现典型症状和高血糖,医生会进一步 检查以确认诊断。
必要时还会进行胰岛素水平测试。
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因此又称为青少 年糖尿病。
什么是1型糖尿病?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频繁排尿、过度口渴、体重下降、 疲乏无力等。
这些症状是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导致血糖水平异 常升高。
什么是1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可能与病毒感染等外部刺激有关。
虽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 易感性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1型糖尿病如何诊断?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及早发现和诊断可以帮助患者及时进行治疗,降 低并发症的风险。
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1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1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胰岛素治疗
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来 控制血糖水平。
பைடு நூலகம்
胰岛素的给药方式包括注射和胰岛素泵等。
1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参加糖尿病支持小组可以增进交流和分享经验。
如何支持1型糖尿病患者?
社区资源
了解当地可利用的医疗和社会资源,帮助患者获 取所需支持。
如糖尿病教育课程、心理咨询等资源都有助于患 者的整体健康。
谢谢观看
患者应定期与医生沟通,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 。
如何支持1型糖尿病患者?
如何支持1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小知识及并发症危害
糖尿病小知识及并发症危害【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
随着病程延长科出现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代谢紊乱,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
1、糖尿病分型1.1 Ⅰ型糖尿病1.胰岛中能产生胰岛素易大部分被破坏。
2.需要注射胰岛素1.2 Ⅱ型糖尿病1不能产生胰岛素。
2.通常发生在成年人。
3.初期以运动和饮食控制为主或口服降糖药治疗。
4.大部分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最终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1.3 妊娠糖尿病1.发生在女性怀孕期间。
2.通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发展糖尿病的可能性1.4 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1.较少见。
2.主要包括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物诱导等引起的糖尿病2、症状2.1 排尿很多,喝水很多2.2 口渴和口干2.3 食量很大2.4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2.5 疲倦,四肢无力2.6 视力模糊3、糖尿病五驾马车3.1 饮食治疗饮食是所以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
其目的是:维持理想体重,保证未成年人的正常发育,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
3.2 运动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还科减轻病人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人心情舒畅。
运动原则:适量、经常性和个性化。
3.3 药物治疗3.3.1药物治疗1.促胰岛素分泌剂2.胰岛素增敏剂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3.4 教育与心理治疗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i型糖尿病重疾标准
i型糖尿病重疾标准
I型糖尿病重疾标准因保险公司和具体产品条款而异,但一般来说,要求如下:
1. 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起的慢性血糖升高,且已经持续性地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维持180天以上。
2. 须经血胰岛素测定、血C肽测定或尿C肽测定,结果异常。
3. 由内分泌科专科医生明确诊断。
此外,也有一些重疾险产品不要求并发症,只要持续注射胰岛素180天就可以理赔。
注射胰岛素本身就是医生诊断Ⅰ型或ⅠⅠ型的依据之一,Ⅰ型糖尿病患者必须通过胰岛素治疗,所以这个定义其实很宽松。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理赔标准请咨询相关保险公司。
1型糖尿病介绍
1型糖尿病介绍1型糖尿病的病因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
1型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
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呢?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
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
科学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
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
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1型糖尿病的症状1、多尿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
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
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
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
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
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及其特点
TYPE1的发病机制--- HLA
• 我国TYPE1的HLA分型(协和医院1980年), HLA-DR3频率占55%,RR为7.89,一般人群中 HLA-DR3占14%,说明HHL-DR3与TYPE1高 度相关
• HLA基因不等于糖尿病基因 • Todd等发现HLA-DQβ链等位基因对胰岛B细
• 南欧占13% • 美国占8%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1)
正常胰岛有巨大的储备功能,只有胰岛细胞 破坏耗竭80%-90%,临床才出现糖尿病症状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2)– 风险预测
• ICA阳性的亲属IAA水平与TYPE1的发生率相关; ICA阳性,IA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ICA阴性的人群
• 多种抗体联合检测可大大增加对TYPE1的预测 价值。
0-14
0.77
0-14
0.72
0-14
0.96
0-14
0.97
0-14
0.47 (汉族)
1.26(维吾尔族)
1型糖尿病发病率– 年龄
• 6个月以内婴儿很少发生1型DM,而发病一 般从9个月开始并持续升高
• 国外资料报道12-14岁达高峰,然后下降 • 我国11个地区10-14岁达高峰 • 成人1型糖尿病流行病资料尚缺,不能反映
• 在种族发病中白人儿童发病率最高,黄种人发病 率最低
• 孪生儿研究– 同卵双胎发病一致率50% • 家族研究–TYPE1兄妹积累发病率20倍于无家
族史人群 • 基因研究– DQA1和DQB1等位基因频率的不同
可能决定了TYPE1的分布形式
总结
• 我国TYPE1 约占糖尿病总数的5%
• 世界上TYPE1患病率最高的地区为北欧 国家, 占总数的20%
糖尿病并发症多久会出现
糖尿病并发症多久会出现
糖尿病并发症多久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是血糖失控后随之而来的病症,往往比高血糖带来的危害要大。
糖尿病人要当心,那么,糖尿病并发症多久会出现呢?看看下文的解答吧。
一、糖尿病并发症多久会出现?
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统计数据显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达98%。
若糖尿病不认真治疗,长期控制不好,合并症越来越多,则会丧失工作及劳动能力,寿命就会缩短,反之若能长期认真治疗糖尿病,使血糖长期稳定,合并症就有可能推迟出现,糖尿病患者可以与正常人一样参加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就可以与正常人一样享受同样的寿命。
只要糖尿病病人的病情获得满意控制,阻断、避免糖尿病并发症,或至少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使其不继续发展,糖尿病病人对获得长寿和高质量的生活应有足够的信心。
二、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1、饮食控制
饮食疗法是常见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法。
饮食治疗不复杂,改变饮食习惯,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改变原有的一些习惯来适应饮食治疗。
应该遵循饮食平衡、少糖、低脂、低盐、适量蛋白质、高纤维素、少量多餐的原则。
平衡是指热量摄人与消耗平衡,患者需要按照体力活动的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制订每天应摄取的总热量。
2、戒烟戒酒。
一型糖尿病平均寿命是多久
一型糖尿病平均寿命是多久糖尿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是有着极其严重的威胁的,尤其是一型糖尿病,很多得了一型糖尿病的朋友都担心自己的寿命会受到影响,他们想要知道自己还可以有多长时间可以活,他们问:得了一型糖尿病平均寿命大概是多久?下面是专家的答案。
得了一型糖尿病平均寿命大概是多久?糖尿病的患者一般没有寿命的限制的说法,寿命的长短关键在于自己控制血糖的情况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的情况来决定。
糖尿病不控制好的话,可以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导致视网膜病因,神经病因,可以对寿命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但是规律监测血糖,控制饮食及按时使用降血糖药物,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的话,这种情况下跟正常人是一样的,没有寿命的限制,别担心!得了一型糖尿病要注意些什么?1、每天的进食热量要计算好,对于一些过胖的患者要吃一些热量少的食物,对于一些瘦的人要多热量,来保持体重的正常。
2、营养要平衡好,一般糖尿病患者每天饮食中的营养要均衡,对于蛋白质则需要根据肾功能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蛋白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吃一些谷物,豆类蛋白质,对于一些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以蛋类蛋白质最好,有利于保持肾脏。
3、平时在饮食上,主食和副食要搭配好,每天每餐中的主副食含量要固定,不要随便的增加和减少,但是可以变换花样。
4、胆固醇的食物最好加以限制,胆固醇含量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有很大的危害,应该少吃。
5、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患者,每天要计算好每天需要的氨基酸,钾,钠等微量元素。
6、对于一些含糖的点心,水果等最好忌用,不要饮酒,平时注意查血糖和尿糖。
可见,担心得了一型糖尿病平均寿命大概是多久是没什么必要的,因为一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寿命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患者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治疗,对一型糖尿病进行控制,只要病情控制得好,是可以正常生活的,不必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1型糖尿病蜜月期过后会怎样
1型糖尿病蜜月期过后会怎样
一、1型糖尿病蜜月期过后会怎样二、1型糖尿病蜜月期的治疗方法三、1型糖尿病蜜月期的饮食保健
1型糖尿病蜜月期过后会怎样1、1型糖尿病蜜月期过后会手脚疼痛手脚出现顽固性的麻痹和阵痛,有时会有剧烈的疼痛,也有人夜间小腿常常抽筋。
2、1型糖尿病蜜月期过后会经常饥饿
患者因体内糖分随小便排出,所以经常感到饥饿而出现食欲亢进,而且有喜好吃甜食的倾向。
3、1型糖尿病蜜月期过后会疲乏无力
身体倦怠,整天提不起精神,腰膝酸软,两腿乏力,什么事都懒得做,连走路、上楼梯都感到疲惫不堪,饭后困怠思睡。
4、1型糖尿病蜜月期过后会皮肤瘙痒
因皮肤抵抗力减弱,经常会发痒,女性患者有时会痒及阴部,如果皮肤受伤,容易感染腐烂,还会长疥疮。
5、1型糖尿病蜜月期过后会多食
吃得多,食量明显增加,由于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家长会认为孩子是长身体才吃得多,因此这一症状易被忽视。
6、1型糖尿病蜜月期过后会多饮
喝水多,有时晚上也要起来喝水。
7、1型糖尿病蜜月期过后会多尿
夜尿多,小孩子可能会出现尿床。
8、1型糖尿病蜜月期过后会体重减轻
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减轻或很快消瘦。
1型糖尿病蜜月期的治疗方。
2024年一型糖尿病指南
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设计
01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调整对疾病的认知,改 变消极思维模式,培养积极应对 策略。
放松训练
02
03
家庭治疗
教授患者渐进性肌肉放松、深呼 吸等放松技巧,以缓解身心紧张 。
针对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进行 调整,改善家庭氛围,提高患者 的社会支持。
家属参与支持模式构建
家属教育培训
向家属传授一型糖尿病相关知识、心理干预技巧等,提高家属的 照护能力。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要随意更
改剂量或停药。
胰岛素种类、作用机制及应用场景
胰岛素种类
根据作用时间和效应,胰岛素可 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长效和
预混胰岛素等类型。
作用机制
胰岛素主要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 和利用、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等 机制降低血糖。
应用场景
胰岛素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部 分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在口服降 糖药物效果不佳或存在禁忌症时。
一型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 见于青少年和儿童。近年来,成人隐 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发 病率也逐渐增加。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一型糖尿病起病较急,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 减轻。部分患者可能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
分型
根据发病年龄、胰岛功能、自身免疫抗体等因素,一型糖尿病可分为经典型、 缓发型和爆发型等类型。
糖尿病肾病风险评估
监测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等指标,评估肾脏 损害程度及进展风险。
视网膜病变风险评估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评估视网膜病变程度及进展风险。
多学科联合干预模式构建
内分泌科与营养科联合
1型糖尿病并发症酮症酸中毒
1型糖尿病并发症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概述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而导致的慢性高血糖状态。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能在任何年龄发病。
患者需要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机制当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严重缺乏时,机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转而大量分解脂肪以供能量需求。
脂肪分解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后转化为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酮体过多时会导致血液酸化,称为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1.恶心、呕吐:由于酮体蓄积,刺激胃肠道引起2.腹痛:可能伴有呕吐,常误诊为急腹症3.呼吸困难:代谢性酸中毒导致的过度通气,常表现为库斯毛尔大呼吸4.意识障碍:酮体和酸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5.脱水:呕吐、多尿和高渗状态导致6.酮味: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酮症酸中毒的诊断1.血糖:通常>16.7mmol/L2.血气分析:pH<7.3,碳酸氢盐<15mmol/L3.尿酮体:尿液试纸检测阳性4.血清电解质:低钠、低钾、低氯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1.补充胰岛素:静脉输注胰岛素,纠正胰岛素缺乏2.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3.监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糖、电解质和酸碱平衡4.并发症处理:预防和治疗低血钾、脑水肿等并发症5.查找诱因:寻找并纠正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如感染、应激等预防酮症酸中毒的措施1.加强血糖监测:定期自我血糖监测,尤其在病情变化时2.正确使用胰岛素:掌握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调整3.饮食控制:避免暴饮暴食,生病时适当调整饮食4.定期复查:定期检查HBA1C、眼底、肾功能等,早期发现并发症5.加强教育:深入了解1型糖尿病的特点和自我管理知识结语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和随访,能够有效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提高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第一部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DKA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
当糖尿病患者的血浆酮体浓度>2mmol/L时称为酮症,当糖尿病患者的酮体聚集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多为青少年,以1型糖尿病居多,发病前糖尿病往往病情较重,或处于合并感染、劳累等应激状态。
1型糖尿病有发生DKA的倾向;2型糖尿病亦可发生。
常见的诱因有:①急性感染(特别是呼吸道,尤其是肺部感染。
其他如尿路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胃肠道和胆道感染以及急性胰腺炎、败血症等);②胰岛素不适当减量致剂量不足、突然中断治疗或产生耐药性等;③饮食过量;④胃肠疾病致胃肠功能紊乱,如呕吐、腹泻等;⑤其他严重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⑥严重创伤、手术、麻醉、烧伤等;⑦妊娠、尤其是分娩;⑧严重的精神刺激等。
(一)临床表现DKA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仅有酮症而无酸中毒(糖尿病酮症);中度除酮症外,还有轻至中度酸中毒(DKA);重度是指酸中毒伴意识障碍(DKA昏迷),或虽无意识障碍,但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
主要表现有糖尿病症状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症状加重。
失代偿阶段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头痛、萎靡、烦躁、嗜睡等症状,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现象,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到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至昏迷。
(二)检查尿糖、尿酮体阳性或强阳性;血酮体增高,多在4.8 mmol/L以上。
如有条件可测血酮,可早期发现酮症预防酮症酸中毒;血糖升高,一般在16.7~33.3mmol/L,超过33.3mmol/L时多伴有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或有肾功能障碍。
糖尿病多久会出现并发症
糖尿病多久会出现并发症文章目录*一、糖尿病多久会出现并发症1. 糖尿病多久会出现并发症2. 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3. 糖尿病并发症有什么症状*二、糖尿病并发症有什么危害*三、糖尿病并发症如何预防糖尿病多久会出现并发症1、糖尿病多久会出现并发症患糖3年以上,并发症出现的概率高于46%,五年以上概率高于61%,10年以上患者并发症出现概率竟高达98%。
糖尿病患者对并发症应该都有所了解,血糖波动越明显,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就越大,很多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就是这样引起的,更严重的还可能丧命。
而且血糖长期偏高,会导致代谢出现问题,各种病症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及时治疗,否则并发症越来越多,不仅健康受影响,工作能力和劳动能力也会受限。
及时治疗的话,控制得当并发症的出现也会推迟。
正常人血糖波动在3.3-8.9,糖尿病人血糖波动会比平常人大很多,低至2.8,高到30也是有可能的,范围超出越多,并发症的出现就越有可能。
一般来说,这个波动比正常人超出10,对人体和组织的伤害就更大。
2、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眼睛--失明。
引发白内障、眼底出血,开始是看不清东西,最后就失明了。
与非糖尿病人比,失明发生率增加25倍。
肾脏--尿毒症。
开始是有尿蛋白、肾功能降低,最后出现尿毒症。
与非糖尿病人比,尿毒症的发生率增加17倍。
脚--截肢。
老百姓叫“烂脚”,开始是下肢发凉、麻木、疼痛,接着是溃烂,最后是坏死、截肢。
与非糖尿病人比,截肢的发生率增加40倍。
全国每2分钟就有一条腿因糖尿病被截肢,并且一半以上的截肢者5年内需进行第2次截肢。
以上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是致残的主要原因,患病20年内发生率80%。
皮肤病变:皮肤是人体血管丰富、神经分布比较多的器官,糖尿病引起皮肤微血管损害、神经营养不足,导致皮肤发生乾燥、瘙痒、四肢反复出现水疱等。
3、糖尿病并发症有什么症状咽干口渴。
若是出现了咽干口渴的症状,有可能是血糖升高了,血液粘稠度增大。
糖尿病如何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如何预防并发症文章目录*一、糖尿病如何预防并发症*二、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三、糖尿病怎么控制病情糖尿病如何预防并发症1、糖尿病如何预防并发症定期进行眼底、心电图、肾脏及神经系统、足部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并发症,早期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自诊断后5年应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查体,2型糖尿病患者自确诊后应每年进行查体。
伴有高血压时,加服降血压药,有效控制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积极治疗血脂异常。
长期坚持饮食疗法,少吃动物脂肪,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蛋黄等,必要时使用调脂药物。
适当的运动对降、血脂、有效的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合并症有较好的作用,应长期坚持锻炼。
运动方式应采取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2、糖尿病并发症能活多久如今,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更深入,治疗更规范,手段更高,技术更先进,糖尿病病人长寿和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应该比过去更容易做到了。
经英国、美国对十万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统计,证明如经科学的医学管理(即病人能遵守医嘱并和医生很好的配合)有40%以上糖尿病人的寿命可达到80岁以上。
但是若糖尿病不认真治疗,长期控制不好,合并症越来越多,则会丧失工作及劳动能力,寿命就会缩短,反之若能长期认真治疗糖尿病,使血糖长期稳定,合并症就有可能推迟出现,糖尿病患者可以与正常人一样参加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就可以与正常人一样享受同样的寿命。
3、糖尿病并发症饮食疗法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至0.8g/(kg·d),对已有大量蛋白尿和肾衰竭的患者可降低至0.6g/(kg·d)。
中晚期肾功能损伤患者,宜补充α-酮酸。
另外,有人建议以鱼、鸡肉等部分代替红肉类(如牛肉、羊肉、猪肉),并加用多不饱和脂肪酸。
此外也不必过分限制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的摄入。
饮食方案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灵活掌握。
消瘦病人可适当放宽,保证总热量。
肥胖病人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脂肪饮食为主,减轻体重。
一型糖尿病蜜月期的前兆
一型糖尿病蜜月期的前兆*一型糖尿病蜜月期的前兆蜜月期,顾名思义是一段甜蜜美好的时光。
而1型糖尿病患者的蜜月期是指在患病初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可能有不同程度改善,个别患者甚至在一段时间内症状减轻,而不需要胰岛素治疗,血糖也维持在正常水平的这一段时间。
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病人中,60%~70%的病人在其自然病程中,有一个对外源性胰岛素即注射的胰岛素需求减少的阶段,我们称之为临床缓解期或“蜜月期”。
病人会出现一个特点:即使注射少量的胰岛素甚至不用胰岛素,血糖都能控制在正常水平。
但是蜜月期是短暂的,每个病人持续时间不同,短者数周,一般不超过1年,但在国内也有5年的个例报道。
*蜜月期到底有多长“蜜月期”是甜蜜而幸福的,而人为干预后形成的“蜜月期”只是在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增加的一个“平台期”,使得患者病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得到缓解。
据国外报道,现在临床上糖尿病“蜜月期”最短只有1个月,最长可达13年!“蜜月期”时间长短在不同个体、不同年龄及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都不一样;同时,与进入“蜜月期”前降糖治疗时间的长短及糖尿病的病程长短也有关。
也就是说,糖尿病病程越短,进入“蜜月期”前降糖治疗的疗程越短,“蜜月期”的时间就越长。
当然,不要忘记,与“蜜月期”期间的血糖控制也是密不可分的!*1型糖尿病“蜜月期”不主张停用胰岛素任何疾病都有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儿童1 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代谢紊乱期; 缓解期( 又称“蜜月期”) ; 强化期及永久糖尿病期4 个阶段。
随糖尿病的不同病程,胰岛素用量需进行及时调整。
一般新发病的1 型糖尿病儿童,经过胰岛素和计划饮食等治疗,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一定恢复,临床症状消失,血糖下降,尿糖转阴,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标志患儿进入“蜜月期”( 缓解期) 。
这个阶段一般会持续 3~12 个月左右,最终所有患者缓解期均会结束,但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蜜月期”过等疾病,首先考虑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有胃肠道疾病,最好不要使用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通气不良的疾病,慎用双胍类;有肝病慎用噻唑烷二酮类;如果患者有较严重的心肝肾肺等全身疾病,则最好使用胰岛素。
1型糖尿病的特点及常见并发症
1型糖尿病的特点及常见并发症1型糖尿病在中国糖尿病⼈中占9%左右,在青少年多见。
它病情急、症状较重,有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可以出现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胰岛素疗效较好。
⼀、糖尿病概述1.糖尿病的概念糖尿病是⼀种多病因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和/或胰岛素抵抗,造成以慢性⾼⾎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所有的糖尿病都符合此条件。
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前⽤静脉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糖,不能⽤⼿指⾎糖作为诊断依据。
具体是:(1)空腹⾎糖≥7.0mmol/L;(2)餐后两⼩时⾎糖≥11.1mmol/L;(3)随机⾎糖≥11.1mmol/L。
这对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适⽤。
可能以后中国会⽤糖化⾎红蛋⽩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依据,但现在中国糖化⾎红蛋⽩测定⽅法还不统⼀,测定结果也不太⼀致,⽬前主要还是⽤⾎糖的办法进⾏糖尿病诊断。
3.糖尿病的分型按照1997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诊断标准,糖尿病⼀共分成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
1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概9%左右,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
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是指由其他原因,如胰腺的原因、内分泌的原因、遗传的原因导致的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种类⾮常多,但是病⼈并不很多,⼤概占1%。
由此可推出1型、2型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已经到百分之百,妊娠糖尿病不占⽐例,因为妊娠只是⼈⽣的⼀个过程,只是⼏个⽉的时间,所以妊娠结束以后还要重新分类。
从分型的⽐例可以看出,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体,但1型糖尿病⽐例也相当⾼,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个⼈⼝⼤国,⼉童⽐例很⼤,1型糖尿病的总⼈数很⾼。
4.⼉童糖尿病⼉童糖尿病是指⼉童,包括幼⼉、青少年期间所得的糖尿病。
⼉童糖尿病者以1型糖尿病较多。
但随着⽣活⽔平的提⾼,肥胖⼉童的⽐例增加,⼉童2型糖尿病患病率也在增加。
分型1型2型起病急,症状明显慢胖,家族史,种族性,⿊棘⽪病临床特点多饮多尿,体重下降,酮症酸中毒C肽低正常或⾼抗体可阳性阴性⾃⾝免疫病有⽆上表是⼉童青少年两型糖尿病的对⽐。
糖尿病一型二型区别诊断标准
糖尿病一型二型区别诊断标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分为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
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区别诊断标准。
1. 发病年龄一型糖尿病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而二型糖尿病则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
因此,根据发病年龄的不同,可以对糖尿病类型做出初步判断。
2. 胰岛素分泌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显著降低,甚至完全丧失,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稳定。
而二型糖尿病患者则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早期可通过口服降糖药物和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糖。
3. 病程发展一型糖尿病的病程发展相对较急,血糖波动较大,常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而二型糖尿病的病程发展相对较慢,血糖波动较小,急性并发症相对较少。
4. 并发症一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急性并发症,以及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
而二型糖尿病患者则以慢性并发症为主,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等。
5. 遗传因素二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为明显,家族中有患二型糖尿病的亲属患该病的几率较高。
而一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相对较小。
6. 体重二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超重或肥胖的情况,而一型糖尿病患者体重通常偏瘦。
因此,根据患者的体重情况,也可对糖尿病类型做出一定程度的判断。
7. 免疫系统一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存在自身免疫异常,体内存在针对胰岛细胞的抗体和炎症因子。
这些抗体和炎症因子会导致胰岛细胞的破坏和功能下降,进而引发糖尿病。
而二型糖尿病则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有关,与自身免疫异常关系不大。
综上所述,根据发病年龄、胰岛素分泌、病程发展、并发症、遗传因素、体重以及免疫系统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可以初步判断糖尿病的类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临床诊断糖尿病仍需依赖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由专业医生做出最终的诊断。
英雄联盟知识测试题 (1)
英雄联盟知识测试题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科室: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血糖每增加1mmol/L,院内并发症风险增加() [单选题] *A、1%B、2%C、3%(正确答案)D、4%2. 以下关于强化血糖控制,正确的说法是() [单选题] *A、胰岛素注射属于强化血糖控制。
B、使用胰岛素泵属于强化血糖控制。
C、口服降糖药物属于强化血糖控制。
D、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属于强化血糖控制。
(正确答案)3. 以下哪项不是高血糖管理的主要原则() [单选题] *A、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管理目标。
B、降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
C、一般情况下应快速降糖及快速达标。
(正确答案)D、不能因采用宽松血糖管理而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
4. 血糖严格控制的目标是() [单选题] *A、空腹或餐前血糖4.2-6mmol/L,餐后2h或随机血糖6-7.8mmol/L。
B、空腹或餐前血糖4.4-6.1mmol/L,餐后2h或随机血糖6.1-7.8mmol/L。
(正确答案)C、空腹或餐前血糖4.4-6.1mmol/L,餐后2h或随机血糖6.1-10mmol/L。
D、空腹或餐前血糖4.2-6mmol/L,餐后2h或随机血糖6-10mmol/L。
5. 血糖一般控制的目标是() [单选题] *A、空腹或餐前血糖6-7.8mmol/L,餐后2h或随机血糖7.8-10mmol/L。
B、空腹或餐前血糖6.1-7.8mmol/L,餐后2h或随机血糖7.8-10mmol/L。
(正确答案)C、空腹或餐前血糖6-7.8mmol/L,餐后2h或随机血糖7.8-11.1mmol/L。
D、空腹或餐前血糖6.1-7.8mmol/L,餐后2h或随机血糖7.8-11.1mmol/L。
6. 血糖宽松控制的目标是() [单选题] *A、空腹或餐前血糖7.8-10mmol/L,餐后2h或随机血糖7.8-13.9mmo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型糖尿病多久会并发症
对于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现在很常见的疾病,对于人身体,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糖尿病的种类有很多,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等等,糖尿病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很多的并发症,那么1型糖尿病多久会并发症?
1型糖尿病多久会并发症
1型糖尿病出现并发症是没有时间规定的,这要看自身的条件,早期治疗对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几率就会减少,如果长时间不治疗会发展的很快,而且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很大,也是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对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提防的是糖尿病本身特有的并发症,一般来说,这些并发症会在确诊1型糖尿病的5年后出现。
1型糖尿病会引发什么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也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糖尿病罕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心脏病变,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罕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病人胰岛素严重缺乏,脂肪分解加速,生成大量脂肪酸。
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氧化,其中间代谢产物酮体在血中的浓度显着升高,而肝外组织对酮体的利用大大减少,导致高酮体血症和尿酮体。
发现糖尿病后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不然情况会越来越严重,糖尿病多久出现并发症,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的,所以发现糖尿病后就要及时的治疗,饮食方面也要控制好,不能吃太多含糖份多的食物,也不能暴饮暴食,要少食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