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士族制度的发展演变1

门阀士族制度的发展演变1
门阀士族制度的发展演变1

学校:贵州大学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历史年级:081

姓名:孔祥涛学号:080501110109

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制度的发展演变与国家命运

摘要:

魏晋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特别的时期:长期处于分裂对峙状态,未能形成全国性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政权更迭频繁,但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其中门阀士族制度就是这一时期特有的,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这一制度的特点。门阀士族制度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这一制度在这些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并对国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门阀制度在这一时期盛行,不仅垄断了经济、政治、军事,同时还垄断了文化,所以这一时期的门阀士族在国家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国家的政权的稳定以及盛衰兴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制度又需要依赖国家而存在,国家的政策以及皇权的发展都会影响这一制度的发展,所以国家的盛衰兴亡、国家政策以及皇权也反过来影响了门阀士族的壮大和缩小。

关键词:

门阀士族制度特点发展过程关乎国家命运门阀士族特权

国家命运影响门阀士族制度

正文:

特点:门阀士族在政治上享有世代为官的特权,经济上可以按官品占田和本人及家属、衣食客、佃客等免除赋役的特权。除此之外,他们还有逍遥法外权。西晋王朝对士族犯罪每从宽惠,不论定罪和量刑都另立标准。士族犯罪,按照“八议”⑴,即按照其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可以减刑和免刑,或者用金钱来赎罪。所以后来东晋熊远说:“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⑵谈到门阀

士族制度自然不能忘掉这一时期特有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九品”即士人分为九等,“中正”是评定士人的官,多由世家大族担任。因此,九品中正制就成为士族地主巩固其政治特权的有力工具。当时,家世是定“品”的唯一标准,所谓“计资定品”,就是以门资、官资作为决定品弟的依据。世家大族利用这一制度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形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世代相传、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

门阀士族制度与国家命运:门阀士族制度不是在魏晋南北朝突然出现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武帝以后,两件事深深影响了门阀士族制度的形成:一是大土地所有制发展,二是儒家被定于一尊;一些大地主与儒学相结合,就可以世世代代做官。他们被称为“士族”或“世族”。

孙吴政权仰赖东汉以来江东地区业已成长起来的世家大族作为它的政治基础。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东汉以后,“选士而论姓族阀阅”

⑶,一批累世为官的世家大族开始形成。东汉中后期已经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地方大族基本上垄断了地方政权机构,其中不乏世代为朝廷公卿的显贵家族,他们族大宗强,世代宦官不觉,被称为世家大族。东汉末年政治纷争及社会动荡时期,世家大族极为活跃,三国魏、蜀、吴政权的创立,或多或少都与世家大族的政治活动有关,之所以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与世家大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吴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江东世家大族的支持之上,江东世家大族的盛衰也与孙吴政权的强弱息息相关。孙吴时期是江东世家大族政治势力急剧扩张的时期。孙权继兄统事之后,迫于内外严峻形势的压力,开始积极争取江东世家大族的全力支持,孙氏政权开始了与江东世家大族之间的政治合作。江东世家大族进入孙氏政权之后,凭借其雄厚的地方势力基础,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迅速扩张力量,并对孙吴政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孙吴政权的前期,由于与世家大族保持和睦的关系,孙吴的国势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到了中期,由于江东世家大族的政治过度扩张,他们与其他政治势力的关系开始恶化。到了孙吴后期,孙吴国势更加衰落。虽然江东世家大族竭力支撑危局,但是政局

已难挽回,孙吴终于灭亡。西晋政权同样是世家大族的政权,这一时期,代表世家大族利益的门阀制度进一步确立起来了。那时的政治,通常称为“门阀政治”。在门阀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曹丕建立魏国时推行的九品中正制起了重要作用。西晋灭吴后,面对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只好“其牧守以下,皆因吴所置”,除其苛政,示之简易”。⑷尽管这样,江东地区仍极不稳定。在西晋八王之乱时,江东世家大族陆机委身于成都王司马颖,参与八王之乱,顾荣、戴渊等见西晋政乱,便各归江东,自图发展。西晋虽从军事上实现了统一,却未能从政治上将这种统一巩固下来。西晋灭亡的与世家大族的参与是分不开的,而世家大族在西晋也一度被削弱。门阀士族制度在东晋达到鼎盛,士族居高位,其权势甚至得以平行或超越于皇权之上。依靠南北世家大族建立起来的东晋王朝,从一开始就充满着各种矛盾。南朝以后士族地位继续下降。王导调和南北士族矛盾,使东晋王朝得以建立。东晋与西晋虽然都代表世家大族的利益,但东晋政权是参与和支持建立这个政权的几个大族的联合专政。支持东晋的南北大族中,先后交替执政的有王导、庾亮、谢安、桓温四大家族,皇帝的权限很小。“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⑸,就是东晋政治的特点。所以,要稳定共天下的政治秩序,要去的皇权与士族的平衡和士族之间的平衡,还需要经过一场政治倾轧和实力较量才行。于是我们看到,晋元帝重用刘隗、刁协以抑王氏兄弟,这引起了王敦与执政王导勾结,以南人钱凤、沈充为援共判晋室。王敦叛乱两次举兵,牵动的矛盾并不全同。由此我们也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在世家大族势力强大时,只有皇权与士族共治天下,平衡和秩序才得以维持。所以本来只是两晋之际具体条件下形成的“王与马共天下”⑹的暂时局面,就被皇权与士族共同接受,成为东晋一朝门阀政治的模式。东晋末期,士族门阀制度走向衰落。肥水之战后,士族势力已经大不如昔,东晋政权也成为了枯木朽株。孝武帝所作重振皇权的努力功效甚微而触发的矛盾却很复杂。东晋末,刘裕纠合北府兵下层军官,起兵消灭桓玄,击败卢循,摧毁南燕、后秦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权势日益上升,最后取代名存实亡的东晋。

刘裕创宋,奠定了南朝各代基本的政治格局。虽然刘裕借助北府兵建立新的政权,但南朝开始就消除了门阀士族存在于国家政权的理由,将他们排斥于国家政治之外。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南朝时士族门阀制度继续衰落。刘裕即位后,

吸取他创建政权时获得的经验,规定只能由皇子做刺史,高门士族只能作州府僚佐。皇位继承不再由门阀士族操纵,但伴随皇位更替而来的宗室残杀则成为南朝政治的突出表现。这样,东晋时期皇权衰弱的局面不复存在,东晋门阀政治演而为南朝皇权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南朝重新确立。但此时门阀士族因其在政治及社会文化上的地位和影响,在新政权中人仍受重视,门阀士族子弟仍能仅凭借门第担任清要官职,平流进取,坐致公卿。但门阀士族在南朝各代毕竟只能依附于皇权而不能凌驾于皇权之上。皇帝们往往采取各种措施来削弱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影响,门阀士族越来越成为争执中的摆设,被剥夺了实权,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处于不断的衰落中。北朝的门阀士族制度同南朝一样继续衰落。北朝的世家大族,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不同的形态,即以宗族为根基、以武力为特征的地方豪族和以官宦为标识、以文化为特征的名家大姓。一般说来,地方豪族大多掌握着一定数量的依附人口,拥有一定规模的宗族武装,在地方保持着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比较而言,名家大族的地域特征并不十分明显,郡望只是其社会身份和政治地位的标志之一。他们的政治势力与社会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地域的局限,而有一种普遍化的倾向。北魏分定姓族后的“四姓”家族,正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体现。地方豪族与名家大姓在经济利益、政治地位、文化水准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北魏建立后对北方世家大族进行了重新选择和淘汰,而选择的主要标准是对北魏的效忠程度。经过重新分化组合之后,北方大族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原本在地方上颇具实力的豪强,在重重打击下归于沉寂,而一些自身宗族势力并不强大,但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的家族,则在王朝的扶植和遭际之下成为一时盛门。“孝文帝分定姓族,标志着北朝门阀序列的最终确立。”⑺在这种背景下确立起来的北朝高门大姓虽带着汉魏旧门的桂冠,却已具有明显的“官僚化”倾向。他们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地位与北魏皇权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与北魏王朝的矛盾,主要不是表现为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而是集中在王朝内部的政策纠纷与宫廷斗争;他们的主要兴趣是如何利用和改造这一制度框架以攫取自身的利益以增加其权力、威望和财富。与名家大姓的显达相反,从总体上看,地方豪强在北魏时期处在一个逐渐衰落的过程中。北魏政局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皇权逐渐摆脱贵族的控制而确立自身独立的权威。新的门阀秩序得以确立,深刻影响了北魏后期政治。

作为贵族的最上层,宗王的权力不仅没有受到限制,反而在一定时期内有所加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北魏末期的社会危机。北朝世家大族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数百年不失根本之地,具有雄厚的土著根基。许多名家大姓兼有地方豪族的特征,采取了“双家制”的生存方式,与乡里保持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南朝士庶界限日益分明,士族队伍不断缩小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十足集团的脆弱和孤立,北朝士庶界线则宽松,士族队伍的无线膨胀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士族身份的蜕变。如果说五胡十六国时期是北方世家大族分化与重新组合的重要历史阶段,那么北魏前期的历史则是这一过程的继续。

隋唐以降,承南北朝百年之余绪,以“七姓十家”为代表的山东士族仍旧维持着较为持久的社会存在,他们虽“累叶陵迟”,尤“以婚娅相尚”⑻,在一定时期内“光荣孤立”于皇权之外。只有在排除皇权的干扰、社会教育的普及以及门第观念逐渐消亡之后,他们才最终从历史上消失。

参考文献:

⑴⑵⑶《中国历史大讲堂——两晋南北朝史》刘精诚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⑸⑹《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⑷《中国全史第七卷:中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⑺⑻《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陈爽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一) 摘要:中国的经济体制演化经过30年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试对其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经济转型;体制演化;中国模式;特点 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经济转型和体制演化,取得较大成效。 一、经济体制演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经济体制演化的主要特征是政府推动,这是一种既非完全市场化,又非完全行政化的形式。这种演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逐步转向行政权力制约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过程。 (一)资源配置行政化的作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与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计划经济体制本身就使社会长期处于一种准动员状态,资源配置实际上是通过资源的行政化动员方式进行。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后,我国政府仍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当然,在经济改革初期,这对资源的配置又是必要的。 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所有的资源中,资金是企业创建和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从经济方面说,一国经济发展的快慢,与资金投入的多少有很大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的筹集不可能通过市场来实现,而必须通过政府向金融机构与社会筹集资金,形成大规模的信用资金。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凭借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一方面使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横向拆借规模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强制或变相强制性的社会集资规模也相应增大,从而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自有比重明显低于借人比重,形成了典型的“负债经营”。这种状况是资源动员行政化在资金筹措方面的典型体现。 在劳动力资源与土地资源的配置上,政府动员的行政化也得到充分体现。政府的统一安排是劳动力向新的产业转移的唯一途径,在企业创办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怎样的劳动力、需要多少劳动力,均由行政管理机构决定,也就是通过计划实现的。尽管存在个人收入的差异,但它还不能成为调节劳动力部门间转移的支配力量,竞争性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形成,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仍由强有力的行政权力来控制。不过,这种控制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有所放松。资源的行政性配置不仅仅存在于资源结构性转移的“原始积累”过程中,而且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行政机构也直接介入。在土地资源配置上,也体现出更加明显的行政配置色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是无偿使用,而且不得转让。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把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在使用权上,变过去无偿、无限期使用为有偿、有限期使用。不过,上述有偿征用土地的做法仍是非市场竞争性的,行政性配置的特征十分明显,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上的控制权力远远超过市场力量。 政府之所以具有直接的社会动员作用、集中资源配置能力和高积累机制,除其行政机构的权力中心地位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公有产权制度。公有产权制度的建立是依靠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来实现的,它不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自然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同样,计划经济的瓦解,也就是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也是以打破单一公有制局面开始的。在不断的市场化条件下,生产资料的直接归属关系发生变化,使地方政府在宏观政策有所松动的情况下能轻易实现资源的部门间转移,并通过行政性动员,使政府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其拥有的资产总量也不断扩张。 (二)行政权力制约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在传统的体制下,行政权力主体在大部分时间里扮演了控制者的角色,具有强有力的直接动员资源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构一般按行政原则来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和重点。在我国开始市场化改革后,市场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著作用。这样,资源的配置又会接受市场信号的导向。也就是说,政府资源配置的决策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引导着行政机构的投资方向决策和产业结构选择,而且这种引导作用不断增强。

(75)古代的门阀制度与姓氏族谱

(75)古代的门阀制度与姓氏族谱 古代的门阀制度与姓氏族谱 广西贺州董全吉 《汉书·地理志》载:“周爵五等,而士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满五十为附庸。盖千八百国。”。《史记》云:“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门第势力兴起,有九品官人法的产生。盛行魏晋南北朝盛行官修合谱,朝廷举才先察访其家谱,任用显赫人士为官,是谓世族。中国古代社会重视血统延嗣论,贵族永远是贵族,老祖宗是何身份,尤为重要。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制度,任用世族豪门,选人一以“家世门第”为准,南宋《通志·氏族略》:“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有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中吏掌之,乃用博古通今之儒,知撰谱事”,郡望始于魏晋门阀制度的盛行的时期,唐朝为盛。各个州郡都形成了一批公认的高门大姓,当时称为“士族”、“右姓”等,为标榜自己是某地的望族,显示贵族身份。所谓“高门大姓”。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先有黄巢之乱,继有五代之分争,存续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终在历史舞台上消失。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至宋代时就已很少能见到旧谱,

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正因为古代谱牒不复存在,加上迁徙的频繁,宋朝之后,私家修谱,各姓氏修谱也都有了合理的修谱想象空间,如此每一个姓氏与支系都是名门望族了。互相攀比,毕竟过去很多无法考究,族谱挤满了历代的有名人物。谁也无法说不再门当户对。 1、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谱牒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门阀制度加速谱牒盛行 殷商时期,已有刻在金属武器上的家族世系,谱牒则形成于西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存在的官修谱牒和私修家谱并重局面,到了宋代呈现了官修公谱废绝和私修家谱兴盛的趋势。是农民起义反抗压榨,对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制度遂大行其道制度的打击。门阀制度始于西汉,形成于东汉,汉代刘氏皇族引经据典,论证其为帝尧之后,是高贵的血统,声称他们天生是要称王做帝的。东汉时期,门第等级观念已十分盛行,门阀制度初步形成。一些官宦、名流的宗族亲属往往高官厚禄,数世不衰。选拔官吏管只要翻出族谱,出身名门,就有得大官做。士大夫于无意中保守此制,以地方绅士,而操朝廷用人之权,朝代虽更,而社会之势力仍固定而不为动摇。士、庶这间有严格的区别,所谓“士庶之别,国之章也”。士族自视甚高,不与庶族通婚。如有士族与庶族通婚,或就任一般由庶族人所担任的官职,称为“婚宦失类”,因此而受到排挤和嘲讽。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制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古代教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延续了4000多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商代便出现了与今天大致相同的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完全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学术和教育活动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大贵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人才选拔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几无进仕之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而世族子弟又不屑学习,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了南北朝,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后,即着手选士制度的改革,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臵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的形成、鼎盛和衰落(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虽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状态,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这一时期初创的政治、经济制度。 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个萌芽、形成、充分发展(又称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我们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把士族制度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 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阀阅指家族功绩、官历等。 这些身份地高位显的功臣,其权势往往不止一代,他们的后世子孙也在这种庇荫之下,通过各种途径,担任朝廷的要职,形成家族、姓氏势力。于是,人们称呼这样的家族为门阀。一些朝代甚至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了门阀所享有的特权,这就成为了门阀制度。 1、概念: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世族又称门阀土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2、特点(特殊地位) (1)政治上: 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经济上: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 (3)社会生活: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 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演变 (1)萌芽(东汉)

战略管理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战略管理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与首要任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起着指针的作用,因此,战略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回顾战略理论研究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战略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战略研究与经济理论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融,以及研究方法上多种理论的有效整合是它的未来研究趋势。 管理科学有三个层次:管理基础、职能管理、战略管理〔1〕。显然,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与首要任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起着指针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制定正确的战略并有效地实施和控制,以便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有关战略研究的论著是十分丰富的,但给人莫衷一是的感觉,尤其是当前战略管理研究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人们需要的是对战略理论的演进过程与现状有一个比较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对其发展方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本文正是基于这个目的,系统地回顾了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演进过程,讨论了它的现状、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1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演进过程的简要回顾 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巴纳德的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一书中(1938年),巴纳德运用战略的思想对企业诸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开企业经营战略研究之先河。1962年,美国经营史学家钱德勒发表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尽管他没有对企业战略本身进行具体分析,但却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开辟了道

路、奠定了基础。据此,我们可以认为自3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期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萌芽期。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是战略理论研究的奠基期。在这一阶段中,战略研究主要集中在战略的概念与构成要素等理论问题上。1965年,安索夫发表《企业战略论》,对企业成长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程序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从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初期,是战略理论研究的探索期,这一时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战略管理。安索夫的《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1976年)和《战略管理论》(1979年)突出地反映了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霍弗的《战略制定》(1978年)和W.R.金与克里兰的《战略规划与政策》(1978年)则代表着战略管理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研究的新发展。从80年代是战略管理研究的争鸣与反思期。随着8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战略研究学者认识到必须更新70年代形成的战略管理模式,从过分重视企业中物的要素和过分理性化的研究方法转变为重视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重视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进而导致非主流学派的迅速崛起。从80年代中期到目前为止,是战略管理研究转折期,战略研究围绕企业竞争优势展开,提出了基于资源、基于能力、基于知识等崭新观点,并对战略联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上述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战略研究理论的演进过程 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及著作主要特征或贡献 萌芽期(30 巴纳德:《经理的职能》(1938) 首次在企业管理中引 年代末到60 钱德勒:《战略与结构:工业企入战略思想,开创战略研 年代中期) 业史的考证》(1962) 究之先河

英国教育制度演变历史和特点

一、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推进,英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又创立了一批新的大学,如威尔士大学和伯明翰大学。同时,在19世纪成立的一批城市学院也先后改为大学。由此,英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大学的发展进入了持续增长期。相继建立了诺丁汉大学、基尔大学、艾克斯特大学等。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英国的大学已经超过了20所。但英国的高等教育依然保持着“重质量、轻数量”的“精英教育”模式,这使得英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在此背景下,英国政府推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罗宾斯报告》。该报告提出了著名的“罗宾斯原则”,即“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这标志着英国高等教育正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此后,英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1987年后,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5%左右稳定地提高到了15%以上,这标志着英国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已经完成。为进一步理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解决大学与多科学院之间无序竞争的问题,英国议会于1992年通过了《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决定废除高等教育双轨制,建立单一的高等教育框架,所有符合条件的多科技术学院全部升格为大学,从而建立了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此前已建立的大学被称为“皇家特许大学”或“老大学”,而新升格的大学则被称为“法规大学”或“新大学”。 类型: 一、高等教育机构 1992年英国《扩充与高等教育法》公布实施是英国高等教育的分水岭,该法案结束了自1966年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双轨制”,一批多元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目前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高等教育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及设计学院四大类。 1、大学 大学是完全独立的组织,不受政府控制和干预,自行决定开办的课程、教学和评审课程的方法,以及确定课程名称。以前大学自己负责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现在所有大学都设有校外主考员制度,由校外人士以客观态度进行评审,确保所有大学的质量和水平。 2、高等教育学院 英国的高等教育学院和大学一样,是提供高等教育的主要学府,课程包括本科、硕士、研究院及师范专业课程。这些院校的学生人数通常比大学少,便于更加细心周到的照顾。3、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主要提供师范及与教育有关的课程,同时可攻读本科或研究生课程。 4、艺术及设计学院 顾名思义,此类学院开办有关艺术及设计各方面的基础、文凭、高级文凭及本科课程,申请人通常还要提交一些个人作品来证实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潜力。 三、特点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试题(2017)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试题(2017)

————————————————————————————————作者:————————————————————————————————日期: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是( A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矛盾 D.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 B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是 ( C ) A.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B.资本积累 C.资本的原始积累 D.资本主义再生产 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 )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 5.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 C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垄断 D.滞胀 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D ) A.垄断完全排除竞争B.只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C.只有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D.垄断和竞争并存,并凌驾于竞争之上 7.垄断时期的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 A ) A.竞争目的不同 B.竞争手段没有变化 C.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 D.竞争范围相同 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 C ) A.竞争目的相同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 C.竞争范围扩展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 9.垄断资本在经济和政治上进行统治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 B ) A.制定垄断价格 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掌握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 D.协调垄断组织之间的矛盾 10.垄断利润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 B )

门阀士族制度的发展演变1

学校:贵州大学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历史年级:081 姓名:孔祥涛学号:080501110109 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制度的发展演变与国家命运 摘要: 魏晋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特别的时期:长期处于分裂对峙状态,未能形成全国性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政权更迭频繁,但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其中门阀士族制度就是这一时期特有的,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这一制度的特点。门阀士族制度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这一制度在这些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并对国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门阀制度在这一时期盛行,不仅垄断了经济、政治、军事,同时还垄断了文化,所以这一时期的门阀士族在国家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国家的政权的稳定以及盛衰兴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制度又需要依赖国家而存在,国家的政策以及皇权的发展都会影响这一制度的发展,所以国家的盛衰兴亡、国家政策以及皇权也反过来影响了门阀士族的壮大和缩小。 关键词: 门阀士族制度特点发展过程关乎国家命运门阀士族特权 国家命运影响门阀士族制度 正文: 特点:门阀士族在政治上享有世代为官的特权,经济上可以按官品占田和本人及家属、衣食客、佃客等免除赋役的特权。除此之外,他们还有逍遥法外权。西晋王朝对士族犯罪每从宽惠,不论定罪和量刑都另立标准。士族犯罪,按照“八议”⑴,即按照其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可以减刑和免刑,或者用金钱来赎罪。所以后来东晋熊远说:“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⑵谈到门阀

士族制度自然不能忘掉这一时期特有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九品”即士人分为九等,“中正”是评定士人的官,多由世家大族担任。因此,九品中正制就成为士族地主巩固其政治特权的有力工具。当时,家世是定“品”的唯一标准,所谓“计资定品”,就是以门资、官资作为决定品弟的依据。世家大族利用这一制度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形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世代相传、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 门阀士族制度与国家命运:门阀士族制度不是在魏晋南北朝突然出现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武帝以后,两件事深深影响了门阀士族制度的形成:一是大土地所有制发展,二是儒家被定于一尊;一些大地主与儒学相结合,就可以世世代代做官。他们被称为“士族”或“世族”。 孙吴政权仰赖东汉以来江东地区业已成长起来的世家大族作为它的政治基础。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东汉以后,“选士而论姓族阀阅” ⑶,一批累世为官的世家大族开始形成。东汉中后期已经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地方大族基本上垄断了地方政权机构,其中不乏世代为朝廷公卿的显贵家族,他们族大宗强,世代宦官不觉,被称为世家大族。东汉末年政治纷争及社会动荡时期,世家大族极为活跃,三国魏、蜀、吴政权的创立,或多或少都与世家大族的政治活动有关,之所以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与世家大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吴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江东世家大族的支持之上,江东世家大族的盛衰也与孙吴政权的强弱息息相关。孙吴时期是江东世家大族政治势力急剧扩张的时期。孙权继兄统事之后,迫于内外严峻形势的压力,开始积极争取江东世家大族的全力支持,孙氏政权开始了与江东世家大族之间的政治合作。江东世家大族进入孙氏政权之后,凭借其雄厚的地方势力基础,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迅速扩张力量,并对孙吴政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孙吴政权的前期,由于与世家大族保持和睦的关系,孙吴的国势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到了中期,由于江东世家大族的政治过度扩张,他们与其他政治势力的关系开始恶化。到了孙吴后期,孙吴国势更加衰落。虽然江东世家大族竭力支撑危局,但是政局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一部分基本内容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以及自 然经济、商品经济两种基本经济形态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 根本的动力 1·社会生产一方面是生产的物质过捏,另一方面是生产的社会过程。 2·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动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和技术要素的总和。其中既有劳动资 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基本要素,又有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等通过基本要素而发生作用的其他要素。 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并决定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和基础。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 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致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5·生产力的易变性和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从基本 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到新的基本适合的辩证否定运动则是作为占 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的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 (二)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 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1·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东晋南北朝前期门阀制度的确立与鼎盛

东晋南北朝前期门阀制度的确立与鼎盛 东晋及南北朝前期是门阀制度的确立与鼎盛时期。 魏晋时期按官位高低形成的门阀制度,东晋以后逐渐转化成按血统高贵与否区别的门阀制度,出现了“膏腴之族”、“华族”、“高门”、“次门”、“役门”等长时期内一般不因官位有无、高低而发生变动的社会等级。北魏孝文帝也进一步接受这种门阀制度,广泛推行。 确立时期门阀制度的特点 确立时期门阀制度的特点有三: 一、人品的评定由西晋“二品系资”,犹重德、才,进一步演化成完全以血缘关系区别的门阀高下为标准,德、才已不在考虑之列。即所谓“凡厥衣冠(冠族华胄),奠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宋书·恩幸传序》)。因而后来便出现了“门地二品”之用语①。官职的清浊,升迁之迟速,是否达到五品以上清官高位,全都与门阀或门地是二品还是卑庶相适应。《晋书·王述传》:出身第一流高门太原王氏,“人或谓之痴,司徒王导以门地辟为中兵属(官品七品清官)”。王导是东晋开国元勋,他不依德、才,而依门第辟人,自开一代风气。《南史·谢方明传》:出身第一流高门陈郡谢氏,东晋末刘穆评他与另一著名高门济阳蔡廓曰:“谢方明可谓名家驹,及蔡廓,直置并台鼎人,无论复有才用”。就是说单凭门阀,两人今后就有资格当三公(官品一品),何况还有才干。总之,这个时期一般不再是官品决定人品和门第高下,而是门品决定官品。至南北朝,高级士族特权更加制度化。南朝前期有“甲族(高级士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低级士族)以过立试吏”之格,见《梁书·武帝纪上》。第一流高门依惯例可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北朝前期魏孝文帝“制定姓族”,全盘接受并推行魏晋以来门阀制度,任用官吏,“专崇门品”,形成“以贵承贵,以贱袭贱”②。 二、户籍上的士庶界限,一般说不再是以九品官品之有无,而是由血缘关系区别的门阀高低来划分。《宋书·宗越传》:“本为南阳次门(即低级士族,不服徭役)”。东晋未地方长官赵伦之发觉户籍混乱,乃命长史范觊之加以整顿。范“条次氏族,辨其高卑”,宗越被改定为“役门”,需服徭役。后来宗越以军功升为“扬武将军(官品四品),领台队”,“启太祖(宋文帝)求复次门”,许之。可见,“次门”、“役门”是按“氏族”血统“高卑”决定的;而且一般并不因家族中是否有人出仕及官位高低而变化。否则,如果仍像西晋那样,依官位区分士庶,则宗越已有四品扬武将军军号,自可依军功升迁,荫亲属、荫客,何必请求皇帝批准改回“次门”,按特殊情况处理呢?请求皇帝特批本身,就表明按制度“役门”无法改变。这也就是说,自东晋以后,按制度庶人凭才干虽能取得官位,却无法升为士人,家族在户籍上仍为“役门”。 三、在社会风气上,士庶界限森严,即所谓“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①《宋书·范泰传》。又《晋书·桓玄传》:“二品子弟”,亦门地二品。②《魏书·韩显宗传》。 士族如与比庶人地位还低的工商杂户通婚,刘宋时曾规定“皆补将吏”①,即降为比“役门”还贱的兵户、吏家;北魏则规定“犯者加罪”,并“著之律令,永为定准”②。士族如与庶人通婚,虽打击没有这么重,也会成为门阀之玷。南齐士族王源与寒族满氏联姻,竟遭到御史中丞沈约弹劾,请求免王源“所居官,禁锢终身”。③《魏书·公孙表传》:表孙邃、叡乃堂兄弟,只因叡母出自高门渤海封氏,本人又为第一流高门清河崔氏之婿,而邃母出自雁门李氏,“地望县(悬)隔”,二人声望便大不相同。以至善人伦的祖季真“每云:士大夫当须好婚亲,二公孙同堂兄弟耳,吉凶会集,便有士庶之异”。所谓“当须好婚亲”,更重要的倒不在吉凶会集时人们礼遇高低,而在它涉及仕进升迁的迟速,官品的上下。《魏书·韩显宗传》:称“朝廷每选举人士,则校其一婚一宦,以为升降”。“宦”指官之清浊,“婚”就是看是否有“好婚亲”。这和《晋书·杨佺期传》“时人以其晚过江,婚宦失类,每排抑之”的记载,时间虽相差约一百年,精神可说完全一样。此外,《南史·玉球传》:出身第一流高门琅邪王氏,任吏部尚书。“时中书舍人徐爰有宠于上(宋文帝),上尝命球..与之相知。球

门阀制度

鲍照(约415年~470年),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本籍东海(东海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但鲍照家乡在现在的江苏连云港市);一说上党(今属山西),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鲍照家世寒微,但很有志气,有一妹鲍令晖,也善文学[1]。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鲍照26岁,据史载,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他不死心,准备献诗言志。有人劝阻他说:“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之后,他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后来也做过太学博士、中书舍人之类的官。但在门阀制度森严的社会里,他始终是“下僚”,不能有所作为,为此,胸中郁结着愤愤不平之气。后因宫廷内部斗争,死于乱兵之中。 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 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书记之任。孝武帝死后,文帝十一子刘彧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是为明帝。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 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西汉武帝以后,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 形成: 一个主要的就是东汉建立者刘秀,建国后大封功臣,这就造就了第一批的豪门贵族。 发展:东汉后期,农民大量破产,土地兼并严重。造成了一大批的大地主。三国时期,由于战乱,农民大量破产,土地兼并

教育公平政策的演变及发展

教育公平政策的演变及发展 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演进分析 (一)城乡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演进。在教育公平中,城乡差别是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工作要点》中“农村”与“农村教育”两词出现频率非常高,在所有关于教育公平的用词中最为显著,最大的转折点是在2000年,两词的词频总量达到12条,这种态势一直持续到2009年峰值的35条。可见,26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 城乡间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转移在2000年特别是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以后明显加快。2001年以前教育政策注意力主要是“普九”、“两基”建设、青壮年扫盲工作、中小学的危房改造、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等。2001年以后,虽然还提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成果,但是关注点已经慢慢变化,如2001年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发展;2003年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04年落实中央、省、地(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强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2006年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大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2007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在教育责任上,推动省级政府加强统筹和落实责任;启动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使各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校长、教师的配备及其待遇大致均衡,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9年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经费拨付管理使用责任追究制度;2011年更是提出按照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指导各地根据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和人口流动情况,统筹规划学校布局,这对于城乡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前几年缩减农村教学点农村儿童出现上学难等问题,因而2012年《工作要点》指出:审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坚持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在教育资源上要通过多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论门阀制度精编

论门阀制度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论《门阀制度》 学校:邯郸学院 院系:文史学院 班级:14历史专接本班 学号:20 姓名:韩晶晶

论《门阀制度》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位于门左的柱子曰阀,喻意建有功劳;右边的称阅,象征经历久远,即世代官居高位。门阀,字面上的解释是“门第阀阅”,即累代权势显赫的世家大族。 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对门阀士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和优越的社会地位予以确认的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地主阶级的一个特权阶层。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门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当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社会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这种制度大体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西晋,确立于东晋和南北朝前期,南北朝后期走向衰落。 东汉后期是门阀制度的萌芽时期,东汉后期,豪强地主享有许多特权,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逐渐成为名门望族。东汉的世家大族,是“魏晋士族先行阶段的形态”。在东汉后期,经过长期的酝酿、演变,门阀制度开始萌芽,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但是他们主要还是通径

察举的途径入仕为官,朝廷取官的主要依据是个人的儒学修养和德才,而不是观其门第和家族社会地位的高低,不过,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凭借家族阀阅入仕的风气。 曹魏、西晋是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时期。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曹魏创行的九品中正制,对门阀制度的形成,在形式发面影响很大,使得士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政权,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当九品中正制与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阶层变化相结合之后,在官吏的选拔、任用上,呈现了最明显、最主要的特征:西晋的“二品系资”。所谓“二品”,乃中正品第。其衡量标准,本为德、才,可是西晋正式增加一个标准:资。换言之,如果资不够,即使德、才合格,一般也不能取得人品二品。这是门阀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资是按本人或父祖官爵高低来衡量,由于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的品第经司徒府批准后,与吏部铨选上个人仕进升迁的迟速、官位的高下相一致,因而实行“二品系资”之后必然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只有具有较高官位的人及其子弟,可以获得人品二品;只有人品二品才具有铨选和升迁较高官位的资格;而有了较高的官位,又可以继续获得人品二品。这种门阀制度,而在这一阶段,德、才仍为评定人品极重要标准;户籍基本上还没有离开官位的士庶区别;由于德才仍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是随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因为其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其深深的阶级烙印。 夏朝时期,传说中国就有了学校。据甲骨文和古书上记载,商朝时已经有了正式学校。到西周时,学校分为“国学”、“乡学”两种。学校主要是“国家大事惟祀与戎”,即传授祭祀知识和作战的技能经验。商周时代,贵族子弟必修的科目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革,原来“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层面逐渐被打破,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聚众讲学,发表政见,产生了所谓的“私学”。这一时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影响最大。孔子一生学而不厌,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不少教学经验,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等。其为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教学经验至今仍在延用。

西汉时期,教育制度逐渐完善。西汉时,学校类型主要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为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典开始成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必学课程,学习科目是五经(?0?0周易?0?3、?0?0礼记?0?3、?0?0春秋?0?3、?0?0尚书?0?3、?0?0诗经?0?3),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教育系统。 隋朝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达到了世界水平。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兴起,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唐代学校制度完备,有国子学、太学等,在地方有州学、县学和乡学等。教学内容以?0?0五经正义?0?3为统一教材,命天下传习,同时还有了专业教育,如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等。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私人办学多了起来,大文学家韩愈、柳宗元都办过学,为教育增加了新特色。 宋代教育在唐代基础上更加完备。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律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以太子学和国子学最重要。尤其是王安石变法改革学校和科举,使官办学校非常兴盛。另外,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时兴起,成为传播理学的基地,学习风气十分活跃,石鼓、白鹿洞、应天、嵩山书院都很有名。宋朝以后,理学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并统治了学校教育。 明清时期,教育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中央学校有国子学和宗学,地方学校也发达,各级都有普通学校和专科学校。考试制度采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0?0大学?0?3、?0?0中庸?0?3、?0?0论语

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

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 随着历史的进程,管理的含义、内容、方式及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综观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史,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其演进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初至30年代:科学管理阶段(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这一阶段对科学管理作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有: 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德瓦尔钢铁公司总工程师泰勒致力于企业管理改革的研究,创造了一套科学管理方法,并于1911年出版了理论着作《科学管理原则》,提出以计划、标准化、统一管理作为三条基本原则来管理生产,代替以往的经验法则,从而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人们称之为“泰勒制”,泰勒也被誉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由于“泰勒制”的推行,使美国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3倍,对世界的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泰勒的追随者也对科学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有:亨利·甘特,创造了“甘特图”,提出了“劳动报酬奖金制”等;弗兰克·吉尔布雷在建筑业中研究发展科学管理,在动作研究、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埃默森,着有《十二条效率原则》一书(1912),被称为“效率大师”。 2)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 亨利·法约尔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他的着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当中,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管理理论;①将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②提出了组织经营的14条原则;③提出了能力与管理层次对应的原则(法约尔法则);④提出了合理管理幅度的原则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同级下属可自行协商相关问题的法约尔跳板原则。此外,法约尔还提出了对管理者素质和知识的要求。法约尔所提出的上述管理的理论要素和原则,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很多方面直到今天仍然为管理工作者所采用。 3)组织管理之父——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创立了行政组织设计理论(又称古典组织理论),因而被称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式的“理论的行政组织体系”,他认为这是对个人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手段,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而且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他的这些思想体现在其着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之中。 此外,詹姆士·穆尼在与赖利合着的《组织原则》一书中,提出“协调、等级、职能”三原则,并提出管理是指导、激励别人的方法和技术,组织是把各种不同职责联系成一个协调的整体的方法。有突出贡献的英国着名管理专家林德尔·厄威尔,把泰勒、法约尔、穆尼等人的理论联系起来,系统化,并提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三职能和预测、协调、指挥三项指导原则。 科学管理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这是科学管理的最大缺陷。 30年代到6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的发展阶段 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这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需要更先进的管理方法。此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科学管理思想阶段及其管理方法不注重人的因素常导致管理效果欠佳,这就促使管理学家们从人类行为的角度对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行为科

我国高考制度的演变及现状

我国高考制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浅谈我国高考制度的现状及对策 一、研究背景 从高考恢复至今已30多年,我国一直致力于探索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的建立,现已形成中国特色的高校招生制度框架。但随着社会发展目标的变化,高校大众化的加快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现行高考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探索新时期高考制度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回顾和研究我国高考历史演变,对深刻把握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及其内在价值观念的变迁,总结我国高考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现状 研究课题较多,研究趋于普遍化,研究范围扩大,研究趋于细化和研究成果比较多。 四、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考制度的历史回顾,深刻把握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然后探讨当今我国高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五、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采取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商丘市几所高中及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六、文献综述 高考是一项重要的国家选拔人才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公平、政府信义、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前景的一面镜子。我国的现代高考制度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因此通过对高考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现状放进行综述,从而找出高考制度研究的新切入点。 我国高考制度一直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精英化到大众化,逐渐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它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前的高考,改

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高考。高考发展到今天,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公众对高考的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区域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高考移民现象严重;不利于多样化人才选择;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行;影响高校自主权的发挥等。因此改革高考制度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不仅需要优化考试制度,还要改进招生制度。从各个方面全面改革,从而促进我国高考制度的健全。 对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实施公平、公正、诚信的考试原则;2.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法;3.推行综合评价制度4.采取多样化录取方式;5.建立高校招生考试监督机制。 七、研究方法 主要应用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两种,前者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后者是通过对图书馆资料、网络信息的搜索整理和分析,结合校情、学情实际,不断总结、归纳、提炼、升华。 八、研究进度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进行开题报告,确定研究人员。 第三阶段:搜集相关资料,撰写调差报告。 第四阶段:借助网络研究,交流发表意见。 第五阶段:撰写整理论文,进行结题工作。 九、研究成果形式 论文 十、论文提纲 一、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高考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高考 (三)改革开放后的高考 二、现今高考制度的弊端 (一)造成区域间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