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传播学_匡文波

合集下载

10-11年正文

10-11年正文

浅析网络传播对我国新闻引言近几年来,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正在我国的传播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类文化史上重要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造纸术、活版印刷术)与传播有关,可见传播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那么,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崭新媒体互联网的出现,其意义不言自明。

从科技角度讲网络意味着更快、更简捷、更广等等,这些由高科技带来的种种的便利,是广大使用者们早已感觉到、享受到的。

但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技术不仅仅是手段。

技术是一种展现的方式。

”这也就是说,对手段的使用总是参与到对自然和世界的独特构造之中,它参与了对事物存在的规定,从而是从某一角度对事物的展示。

而文化观念无疑是这种“规定”和“展现”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正如我们的祖先用火药造出了鞭炮,而欧洲人却用它造出了“西洋火器”一样,科技的运用与文化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网络在传播上的运用,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观念的“展现”呢?一、第四媒体的文化特征网络的文化特征正如我们所使用的网络的基本构成单位PC机的全称(Personal Computer,中文翻译为“个人计算机”)一样,网络强调个人的一面。

与我国五千来形成的以“合”为特征的文化,以及相应的整体性的系统观相对,作为一种传媒,网络在文化层面的特征恰恰是“离”。

这种离散性特征的本质是:网络在物质层面形成的隔离性极强、具有极大自由的虚拟空间,以及这一空间对使用者在意识层面的“个人主义”倾向的影响,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方面网络是冷战的产物,美国国防部曾设想设计一种地点分散而又集中协调的指挥网络,当战时部分指挥点被破坏时其他各点仍能正常工作,这就是创造网络的最初构想。

[1]正为了达到这种最初的战略目的,网络上的任何一部计算机在功能上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使用者在网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同时也使每一位使用者具有极大的自由。

“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的名言正是这一特点的诙谐的说法。

另外,计算机技术属于自然科学。

匡文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 引用

匡文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 引用

《匡文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是一部涵盖广泛的新媒体研究著作,作者以客观、完整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新媒体相关概念、发展历程、特点和趋势,深入探讨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和变革,是一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作品。

本书的精彩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涵盖广泛:《匡文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阐述了新媒体的定义、分类、发展过程、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剖析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之处,同时探讨了新媒体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的影响。

涵盖的内容丰富多样,让读者对新媒体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2. 理论通联实际:《匡文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在介绍新媒体理论的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

作者通过对新媒体应用于传播、广告、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具体案例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媒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 系统全面:本书在梳理新媒体发展历程的还对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变革、传播方式的创新、信息生产与消费的模式转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系统的阐述,读者可对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4. 立足未来:《匡文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还对未来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对新媒体产业的影响,并对未来的新媒体发展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展望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新媒体的未来发展方向,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匡文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是一本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著作,无论是学术研究者、从业者,还是普通读者,在阅读本书时都能从中获取到丰富的知识和思想启迪。

它深刻阐述了新媒体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趋势,为读者打开了通往新媒体时代的大门,对于推动新媒体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它已经成为影响当代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要因素。

《匡文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深入剖析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和变革,进一步拓展了对新媒体的全面认识。

网络传播教学大纲

网络传播教学大纲

《网络传播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网络传播课程类型:必修课学习方式: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调研总课时:32授课单位:传播与艺术学院新闻系授课教师:连少英审核:编写日期:2005年9月院(系、部)签章:一、目的本课程重点讲授网络传播的特点、功能及网络新闻的采集、写作、编辑以及新闻网站的建设等基础知识,同时研究了网络传播中的受众、网络传播的宏观影响、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以及网络传播中的若干法律等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网络传播中的实际问题。

二、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及其基本规律;2、熟悉新闻网站的规划、设计和维护;3、了解网络传播中的受众、文化现象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4、针对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具体问题,具备一定的研究和解决能力三、指定教材及阅读教材《网络传播概论》,彭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网络新闻传播概论》,雷跃杰、辛欣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3月四、参考阅读材料《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李兴国等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陈卫星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网络传播与知识经济》,周鸿铎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网络传播学概论》,匡文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网络研究》,(英)戴维·冈特里特主编,新华出版社《网络传播——一种形而上学的透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五、阅读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季刊,社会科学院主办《现代传播》双月刊,北京广播学院主办《国际新闻界》双月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办《新闻大学》季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当代传播》双月刊,《新疆日报》和《深圳商报》联合主办六、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2课时)第一节: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一、ARPANet 的诞生。

二、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第二节:网络传播的特点一、网络传播的优势:1、速度快,时效性强、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3、全球性和跨文化性、4、检索便捷 5、多媒体 6、超文本 7、互动性强二、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1、信息安全形势严峻2、侵犯知识产权3、信息泛滥4、网络色情犯罪5、网络诽谤6、网瘾症分析7、数字鸿沟第三节:网络提供的服务一、信息测览(WWW)二、电子邮件(E-mail)三、网上论坛(BBS)四、在线聊天(Chatting)五、即时传呼(Instant Messaging)六、其它服务(电子商务、多人游戏、网上购物、网上拍卖等)第二章网络传播的社会功能(雷P71、彭第九章)(2课时)第一节:显性功能。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分数组成
• 读书汇报(口头) • 小组专题报告 • 期末读书报告 10% 20% 70%
第一章 网络传播历程
一、互联网发展史
1. 名词解释
互联网 赛博 阿帕网 万维网 浏览器
互联网 对应的英文词组有internet,internetwork, interconnection,专指全球最大的、开放使 用TCP/IP协议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而成的 网络集合体,由美国阿帕网发展而成。它 是在功能和逻辑上组成的一个大型网络 (network)。
• • • •
数据信息来源
• CNNIC • 零点 • iResearch • Alexa • Nielsen • Pew • European Journalism Centre www.ejc.nl • Internet world stats • 英国国家统计局
2. 互联网发展历程 军事 科研教育 商业民用
测试题
• 如何理解“万维网”和“浏览器”?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1987年9月20日,素有“中国互联网之父”之称的钱天白教授发出我 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 Internet的序曲。 • 1990年,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登记注册 我国的顶级域名CN。 • 1994年4月20日,我国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成为国际上正 式承认有Internet的国家,作为第71个国家正式加入Internet。 • 1995年4月,邮电部(现为信息产业部)的ChinaNet开通,结束了中 国Internet上无商业服务的局面。 • 1995年8月8日,建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上的水 木清华BBS正式开通,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BBS。 • 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互联 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授权中国科学院组建和管理中国互联 网络信息中心(CNNIC);1997年11月,CNNIC发布了第一次《中 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2000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网络新闻管理局成立,负责统筹协调全国 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工作。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第二版)笔记和课后习题(韩典型题)详解-手机中的人际传播——手机短信【圣才出品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第二版)笔记和课后习题(韩典型题)详解-手机中的人际传播——手机短信【圣才出品

第三章手机中的人际传播——手机短信3.1复习笔记一、手机短信与彩信在中国,短信、彩信是主要的手机传播中的人际交流方式。

1.短信(1)短信概述①手机短信是最早的短消息业务,也是现在普及率最高的一种业务。

②目前,这种短消息的长度被限定在140字节之内,这些字节可以是文本。

短信的发送系统,如图3-1所示:图3-1短信的发送系统③短信是第五媒体的雏形,是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

手机短信并非手机媒体,它们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手机短信的特点①实用、易用,可用简短的文字来传递信息、传达情感。

②以使用简单便捷、收费低廉而受到大众的欢迎。

2.彩信(1)彩信意为多媒体信息服务。

(2)特点:支持多媒体功能,能够传递更丰富的内容和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的信息。

它与手机摄像头结合。

二、手机短信与人际传播手机短信中的人际传播行为,是指依赖手机短信这一特定媒介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交流活动。

1.手机短信的人际传播特征(1)人际传播①定义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

②方式a.面对面的传播;b.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

③重要特点a.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b.信息的意义更丰富和复杂;c.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性频度高;d.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2)手机短信的人际传播特征①信息的流动与控制无中介,具有双向性,收受双方平等参与,时间安排无计划;②传播形式无组织、互动,反馈可以同步而及时,也可异步;③机动性较强;④可信度高;⑤传播正效果,不会让受传对象怀疑。

(3)缺陷背景信息被削减。

传播的质量会受到影响。

(4)优势克服羞涩心理,更加敞开心扉。

2.手机短信传播的类型(1)手机短信中的满足性人际传播①侧重点:交流行为本身,以及经由这种交流而达到的一种自我满足。

②基本特质:着重于交流过程本身,以及交流对于人的一般社会性需要,尤其是人际感情需要的满足功能。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第二版)笔记和课后习题(韩典型题)详解-手机报【圣才出品】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第二版)笔记和课后习题(韩典型题)详解-手机报【圣才出品】

第四章手机报4.1复习笔记一、手机报概述1.含义手机报是将纸质报纸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传播,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

2.产生原因(1)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手机报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2)人们对信息产品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刺激了手机报的产生;(3)传统媒体寻求多种经营和拓展生存空间的需要也是手机报产生的原因。

3.类型(1)彩信型手机报:指报纸内容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用户可以离线观看。

类似于传统纸媒。

(2)网络型手机报,包括WAP、I-MODE或3G网站类型。

这种类型指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网站,在线浏览信息,类似于上网浏览方式。

二、中国手机报的发展1.手机报在中国的发展概况(1)发展概况①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中国大陆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

②2005年5月17日,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联合创办的国内首张省级手机报—《浙江手机报》正式开通。

③2005年12月6日,搜狐正式推出全新版“手机搜狐网”,并牵手中国新闻社、《羊城晚报》、《扬子晚报》等国内8省市权威媒体共同举办首届手机新闻图片摄影大赛。

④2005年12月16日,在中宣部、国新办、信产部指导和支持下,由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共同主办的“掌上天下”手机网站开通,标志着国家主流媒体全面进军手机媒体领域。

⑤2006年1月27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共同启动了I-news手机报的WAP版。

(2)手机报优势①随时、随地、随身,彻底摆脱了传统纸质媒体的时空限制;②高效快捷地实现读者与媒体的互动,让读者为报社及时提供新闻线索。

2.中国现有手机报发展模式分析(1)利润模式国内一些手机报与北京好易时空公司合作。

中国移动只提供通路,合作主体是传统纸质报纸与好易时空公司,报纸负责项目推广,好易时空负责提供技术平台、远程服务器、编辑平台等。

《网络传播概论》教学大纲

《网络传播概论》教学大纲

《网络传播概论》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网络传播的特点、技术及应用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能和网络传播活动地特点,特别是作为新兴媒体地网络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如何发挥自己地优势,在网络新闻的采写和发布中博采众长,整合其他媒体的优点,在新闻传播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为后续课程课程奠定学习基础。

二、教学学时分配每章节所需学时列表如下:章次内容理论实训第一章网络传播的基础技术4学时第二章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2学时2学时第三章网络新闻编辑4学时第四章网络互动组织2学时第五章网络公关与广告传播2学时第六章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4学时第七章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2学时第八章网络中的新闻传播者4学时第九章网络传播的受众4学时第十章网络传播的效果2学时第十一章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2学时总计34学时32学时2学时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网络传播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简介网络的基本知识,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技术。

教学要求:了解信息技术发展与信息传播的关系,掌握网络传播概念、研究内容、传播模式、议程设置以及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

第二章: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教学内容:讲述网络信息的制作技术与发布技术,以及网站的规划与网页的设计。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网页设计逻辑思维能力和设计方法,主要熟练掌握制作网页的有效工具Dreamweave和Flash,以及信息发布技术。

第三章:网络新闻编辑教学内容:讲述网络媒体的特性以及具体的业务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网络新闻的层次化加工与单元化编辑、专题化组织、多媒体整合以及网络动态报道的实施和网络编辑思想的传达。

第四章:网络互动组织教学内容:讲述网络媒体中互动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媒体的几种主要互动方式和网络媒体互动的缺点。

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网络媒体互动中对网络论坛与个人博客的作用。

第五章:网络公关与广告传播教学内容:讲述网络营销、网络公关与网络广告的关系,网络公关的主要任务和方式及原则,网络广告的形式及制作和网络广告的具体执行方式。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第二版)笔记和课后习题(韩典型题)详解-手机媒体的未来【圣才出品】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第二版)笔记和课后习题(韩典型题)详解-手机媒体的未来【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手机媒体的未来12.1复习笔记一、3G时代发达国家手机媒体的发展1.全球最成熟的日本3G服务(1)日本3G网速非常稳定。

日本3G基站网速可达l4.4Mb/s或20Mb/s,实际用户端能够达到多少尚属未知。

日本的3G用户数量非常庞大,在一个基站内,实际上分给每个用户的带宽资源并不会太多,实际测出的速度在300Kb/s左右。

(2)Android主导日本智能机市场。

(3)日本手机用户极为活跃。

(4)全免费看高清手机电视。

(5)手机支付几乎随处可用。

(6)灾难后运营商紧急服务。

(7)二维码应用广泛。

(8)日本3G服务走不出日本国门。

具体的原因有:①起步过早,3G服务完全日本本土化;②标准制定过于小众,没想过走出日本的全局设计。

日本最成功的I-MODE也只适合日本的土壤;③缺乏统一的0S平台;④日本3G服务赢在细节,输在整体。

2.以Apple 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推动美国手机媒体的发展(1)美国智能手机用户以年轻人为主,62%的年轻人拥有智能手机。

(2)Android系统市场占有率领先苹果iOS。

(3)美国手机广告开始起步。

手机广告的优势:①手机广告的成本远低于传统电视广告,好的手机广告可以以较小的制作成本换来更多的关注;②手机广告的受众更加明确,能够更好地实现精准营销,因而营销效果更加明显。

(4)美国手机用户特征:①用户希望手机广告能更有针对性,或者使手机服务费用更加便宜;②手机与社交网站的结合已越来越紧密,尤其是智能手机用户是浏览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5)美国手机应用趋向多样化。

①用手机收发电子邮件;②手机音乐;③专为学生开发的手机;④手机电视;⑤用手机查看实时路况和行车路线;⑥手机定位;⑦移动数据业务迅速攀升;⑧美国手机短信业务现状。

(6)美国的3G。

3G在美国摇摆前进,未来如何发展,需拭目以待。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融合在美国迅速发展,现在网络融合不单表现在接入网上,核心网络的融合也表现出来。

中传传播学理论与历史应试答题讲义

中传传播学理论与历史应试答题讲义

中传传播学理论与历史应试答题讲义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主讲的是中传传播学应试答题。

其实答题方法的训练,个人认为应该放在第三轮,十二月份,在同学们的知识储备都已经完成的时候。

那样脑袋里有了知识,肚里有粮,心里不慌,看着真题,做着模拟题,吃着火锅唱着歌,更有针对性。

当然,放到现在也有一个好处,很多同学现在正在进入或已经进入第二轮复习,作为最重要的一轮复习,在进行之前由老师对题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在复习和背诵的过程中更加有目的性。

因此,这次授课我主要会根据中传传播学的真题,讲述大家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应如何复习。

当然,如何答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讲义提纲:1,分析题目及评卷标准,结论:准备考试靠的是扎实的背诵2,分析如何准备背诵:资料选择,背诵方法,背诵注意事项3,分析如何准备问答题:论文,50题。

讲究的是逻辑关系,理论与事实间言之成理即可。

4,应试提示:4.1,做模拟题,背真题、细致完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注意时间合理分配时间:2.5个小时讲述,0.5个小时答疑。

中传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问答1,传播学真题及分析2011年传播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麦克卢汉2、媒介事件3、叙事分析4、霸权(hegemony)5、休眠效应二、简答题1、简述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的宣传分析2、简述受众的选择过程三、论述题1、结合历史和现实,简要评价“技术决定论”2、联系实际,谈谈公民新闻和网络舆论在我国社会的现状和趋势3、联系实际,谈谈我国新闻传播业提高国际传播实力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切实可行措施2010年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真题:一、名词解释1.杜威2.符号3.发展传播学4.刺激——反应理论5.女性主义研究二、简答题1.为什么“受众即是商品”?如何开发受众价值?2.什么是传播制度?结合实际谈谈媒介控制对社会的影响。

三、论述题1.谈谈你对网络乌托邦的认识。

2.简述你对大众传播文化效果的认识。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第二版)笔记和课后习题(韩典型题)详解-手机媒体: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第二版)笔记和课后习题(韩典型题)详解-手机媒体: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第二章手机媒体: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2.1复习笔记一、手机媒体的特征1.手机媒体的优势(1)高度的移动性与便携性①手机媒体具有高度的便携性,用它进行信息传播极其方便;②无线移动的无限双向交流潜力使手机成为信息传播最方便的媒介;③高度的便携性带来高度的个性化、私隐性与贴身性。

要求手机媒体传播者真正做到分众传播。

(2)信息传播的即时性①手机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范围广、限制因素少,受众群十分巨大;②手机媒体具有即时接收和动态传播的特点;③手机传播的更新速度快,更新成本低;④手机传播的即时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⑤手机传播还具有“信息接收的异步性”。

(3)互动性①手机传播是一种开放的互动式传播,具有很强的交互性;②手机传播可以为读者和传统媒体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服务,实现更广泛、更迅速的互动;③与网络传播相比,手机传播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媒介的特殊地位;④手机传播强调个人化和人性化,强调用户参与。

(4)受众资源极其丰富手机媒体拥有数量庞大、类型广泛的受众群。

(5)多媒体传播①手机的信息处理功能日益强大,多媒体手机逐渐普及,手机电脑化趋势迅速发展;②3G时代的手机传播是一种多媒体的传播。

手机传播的新闻可以是多媒体的。

(6)手机亦是新闻采访的重要工具①几乎全民都能拍下突发新闻并将之贴到互联网上;②拍照手机的问世使手机照片成重要的佐证。

(7)私密性①对信息服务提供商来说,信息传播可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甚至特定用户来设计,从而提供有吸引力的个性化服务,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②对手机媒体用户而言,其自主地位得到提高,自由选择和发布信息的权限扩大,私密性得到保证。

(8)整合性①手机媒体能整合多样的传媒形态;②手机媒体能整合多元的传播主体;③手机媒体能整合多样的传播方式。

(9)同步或异步传播有机统一手机媒体可以有效缩短甚至消除异步传播的时间差,实现同步传播与异步传播的有机统一。

2.手机传播的不足(1)助长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不法分子发布虚假信息,败坏社会风气并误导公众,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021中国政法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中国政法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学很多人担心报考的学校会不会歧视二本三本的孩子,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是不会歧视本科,只要你进了复试,自己很优秀,出身不受影响。

法大的特点是总成绩由初试分数的百分之五十+复试分数的百分之五十组成,所以能进复试就有逆袭的可能。

而且可能性很大。

一、专业课篇参考书: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这本书是神书,基本所有新传院校都要考这本书,我背了10遍+。

如果这本书刚开始看觉得吃力,我建议先看一下《传播学引论》(李彬),很接地气,看完以后有个大概,再回过头背这本书。

2.《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4. 《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李永健,展江这四本书最最重要,你可以先看一遍书再做新闻专题背,也可以买新闻专题的笔记背,靠背记和平时论文和热点积累能拿高分的~5.《新闻采访学》蓝鸿文6.《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7.《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8.《新闻评论教程》胡文龙9.《广告策划与创意》蒋旭峰10.《广告学教程》倪宁11.《危机传播管理》胡百精12.《公共关系学》居延安13.《新媒体概论》匡文波另外,法大的老师论文要看的,因为你如果论述题用上老师的论文,又有自己的观点,分数直接就会提高一个档次啊!!老师最爱这种孩子了,有自己的想法又积极学习老师观点的孩子。

陆小华老师:他的论文产量最多,数量特别多,内容很接地气,很多论文的内容可以直接用到论述题里。

刘斌老师:他的《论传媒与司法公正》我看了好多遍,而且复试的笔试连续两年都考了“传媒和司法的关系”,可见重要。

王天铮老师:她是传播所所长,也很认真敬业,学术功底很强。

王佳航老师,姚广宜老师的论文也很重要。

除了法大老师的论文,还有新传学术邻域大牛的论文也要看,喻国明,展江,陈力丹,李良荣,杨保军。

这部分参考书看了一遍,整理出自己认为会考的名词解释啥的,广告公关那些也别慌,自己觉得会考的就先整理出来,然后可以利用微信里面的搜一搜,看看有没有新传考研公众号曾经推过该考点的名词解释。

新媒体概论匡文波第三版 试题+答案

新媒体概论匡文波第三版 试题+答案

考试科目:新媒体概论科目考试时间:90分钟事项:1.满分100分,2.要求卷面整洁。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1.关于微信营销的特点,不包括()。

A. 低廉的营销成本B. 操作的简单便捷C. 大量的潜在客户D. 精准的营销定位2.属于新媒体传播特征的是()。

A。

主要依赖于数字化技术 B。

传播成本高 C。

传播速度慢 D 朋友私下传播3. 不属于未来新媒体技术是()。

A。

人工智能 B。

云计算 C。

微信小程序 D。

大数据4. 博客具有大众化特征,在技术层面上,博客满足了四零条件,不包括:()。

A。

零经验 B。

零技术 C。

零成本 D。

零广告5. 以下哪个选项是新媒的本质特征()。

A。

数字化与匿名性 B。

数字化与互动性 C。

数字化与娱乐性 D。

互动性与及时性6. 网络媒体也不仅仅是指互联网,网络媒体包括多种形态,()。

A。

互联网 B。

手机媒体 C。

网络电视等D。

车载电视7. 京东商城的模式属于电子商务中的()。

A。

B2C B。

B2B C。

B2G D。

C2C8. 网民上网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学习计算机等新技术 B。

作需要 C。

休闲娱乐 D。

获得各方面的信息9. BBS 中的人际传播与传统人际传播的区别不包括()。

A。

BBS 中的人际传播缺乏语境支持。

B。

BBS 中的人际传播是 ID 与 ID 之间的传播。

C。

BBS 中的人际传播是一人对多人的。

D。

BBS 中的人际传播具有公开性,接受公开监督。

10. 毛泽东在1955年提出舆论一律的概念,在什么问题上可以不坚持舆论一律:()。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党的领导等基本问题上C。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内部的舆论 D。

面对反革命分子11. 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有()。

A。

网络人际传播,网络自我传播,网络组织传播和网络大众传播。

B。

网络人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网络组织传播和网络大众传播。

C。

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网络组织传播和网络公众传播。

《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

《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

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代码:010122二、课程类别及性质:1.网络传播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新闻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新闻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是我院文学与新闻系新闻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为适应学院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新闻专业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2.开设、教课时间及学分:第三年级开设,本课程学习一学期。

总时数为36课时(周2课时,18周)。

每学期2学分。

3.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

4.课程教材:《网络传播学概论》.匡文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开设系(部):文学与新闻系。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网络传播学认识该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现代网络传播学的特点,基础理论,传播模式等,并将有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网络传播活动中,分析网络传者、受众的点面关系,行为模式,基本规律等问题。

通过学习,从多元视角探索网络传者和受众关系的变化,掌握网络议程设置,推广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业对现代人素质的全面要求,同时还应努力实践网络内容传播,提高实际网络传播活动的能力和效率。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课时分配】第一章网络传播学的发展(4课时)第一节网络传播学的基本问题:介绍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传播手段,了解互联网的发展,介绍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理解)。

第二节网络传播给传播学理论带来的冲击:介绍网络传播的模式和其对传统理论的挑战(理解),网络中的“议程设置”(难点,重点讲述),网络传播的界限,面临的新问题和其对新闻价值实现的影响(理解)。

第三节网络传播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了解网络传播对现有传播格局和舆论调控的作用,介绍网络媒体的发展对社会控制的影响(理解)。

第四节纸质媒介还有明天吗:介绍目前的主要观点(理解),讨论纸质媒介是否会消亡。

第二章网络传播的特点及管理(4课时)第一节网络传播的优势:从其传播速度,信息量,成本,互动性等方面介绍网络传播的优势(掌握)。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系教学大纲.doc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系教学大纲.doc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系教学大纲目录《传播学概论(A)》(013001) (1)《传播学概论B》(013002) (7)《网络新闻编辑》(013005) (14)《传播心理学》(013006) (20)《大众文化通论》(013011) (24)《传媒市场调查与分析》(013013) (31)《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013018) (35)《抽样理论与方法》(013020) (41)《调查研究专业英语1-2》(013023/013051) (45)《测量与问卷设计》(013025) (50)《SPSS软件应用》(013026) (54)《数据挖掘案例分析》(013037) (57)《媒介与社会变迁》(013040) (65)《社会科学研究方法》(013042) (69)《竞争情报分析》(013046) (74)《传播学专业英语》(013055) (79)《大众传播史》(013056) (87)《数据可视化传播与应用》(013057) (91)《传播统计学》(013060) (96)《传播学研究方法》(013061) (102)《跨文化传播》(013062) (108)《视觉传播》(013063) (112)《新媒体运营实务》(013064) (119)《传播效果研究经典案例选读》(013065) (124)《定量研究方法系列》(013066) (128)《定性研究方法系列》(013067) (133)《基础统计学》(013068) (138)《社会网络分析》(013069) (143)《市场研究专题讲座》(013070) (149)《受众与视听率分析》(013071) (154)《传播理论》(013072) (160)《传媒伦理与法规》(013073) (165)《策划学概论》(013074) (169)《广播电视创意与策划》(013075) (172)《媒体创意导论》(013076) (176)《美术基础与作品赏析》(013077) (180)《现代报刊概论》(013078) (185)《新媒体创意与策划》(013079) (189)《新闻业务》(013080) (193)《音乐基础与作品赏析》(013081) (198)《人类传播史》(013082) (205)《Excel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013083) (209)《传播学概论(A)》(013001)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13001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Theory A授课对象:新闻学、传播学、传播学专业(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媒体创意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2春学期学分/学时:3/48先修课程:《新闻理论》(012003)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当组织课堂讨论,结合现实问题布置作业。

探析网络舆论反转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以榆林产妇跳楼案为例

探析网络舆论反转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以榆林产妇跳楼案为例

随着媒介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向互动传播格局形成,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把关人”的作用逐渐弱化,新闻传播碎片化日趋明显[1]。

媒体往往很难等到事情完全调查清楚之后再呈现给受众,保证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的完美结合越来越难。

“舆论反转”是近年才逐渐被人们熟知的一种舆论现象。

2007年陕西华南虎事件的真假转变使其初见端倪,而近几年“罗一笑事件”“山东潍坊纱布门事件”“重庆大巴车坠江事件”等多例反转新闻层出不穷,导致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降低,信息不确定性增强,网民在不断反转的信息中难辨真假,加之泛标签化的流行,反转新闻就成了网民发泄的端口[2]。

本文以近年来的典型案例———榆林产妇跳楼案为例,从事件发展阶段性的角度着重分析网络舆论在反转新闻中的特点和影响,并据此探究如何引导网民助力网络生态环境建设的方法论。

一、舆论反转现象舆论反转事件共有的特征就是与事件本身有关的信息增加或者改变,导致了舆论反转。

在榆林案中,医院和产妇家属在反转伊始均隐瞒了部分有力证据,舆论风向被部分媒体掌控,而医院和产妇家属相继爆出相关证据之后,事件经历了一个逐渐被拼凑的过程。

舆论也在左右摇摆不定中逐渐步入正轨。

二、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中的舆情演变分析该事件的舆论反转过程可基本分为暗流期、沸点期、波动期和消融期。

每一时期对应网民不同的态度和站队的变化。

反转现象多发生在沸点期和波动期,正是因为“真相”不再是“真相”,才使得新闻的每一次反转都带动了更多网民的关注,本文将以新浪微博的评论为例,从舆论反转的四个过程探析网民意见的重要性。

(一)样本数据的提取方法笔者将评论按舆情发展的四个时期分成四份,除去“暗流期”评论数量较少而采用直接数据统计以外,沸点期、波动期和消融期均采用等量抽取每组样本一百份的方法,根据不同时间段的评论总数,确定不同的抽样间隔。

得出结论并四舍五入得到百分率。

因为网络舆论的多变性,所以笔者只保留了对“榆林一院”两次发表声明的评论种类保持一致,方便对比分析,其余在暗流期和消融期的两份统计保持实际统计中网络舆论的多样性,再进行网络舆论的变化性分析。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第二版)笔记和课后习题(韩典型题)详解-手机出版【圣才出品】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第二版)笔记和课后习题(韩典型题)详解-手机出版【圣才出品】

第五章手机出版5.1复习笔记一、手机出版概述1.手机出版含义(1)定义一:“指出版社以移动通信设备为平台,进行图书选题策划、编辑出版、信息发布、宣传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的新型出版形式。

”评价:借鉴传统出版定义,没有概括出手机出版的本质特征,也没有考虑到网络出版与手机出版的关联。

(2)定义二:“手机出版是指将已加工的数字作品以无线通信技术为手段按照特定的付费方式向手机用户发布的一种出版形式。

”评价:没有看到互联网技术与手机技术相融合的客观现实;将“按照特定的付费方式”作为手机出版的特征之一,做法值得商榷。

(3)手机出版是网络出版的延伸。

①手机出版,指以手机为媒介的出版行为,是网络出版的延伸。

②网络出版,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

2.手机出版的主要形式(1)网络型①包括WAP型与I-MODE型,以及3G型。

WAP技术能让手机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为用户带来更大通信空间。

3G型,将集手机出版的便携性与网络出版的信息海量性、全球性等特征于一身,使手机出版真正成为交互性、数字化、快捷的、多媒体传播的影子媒体。

②从技术发展来看,网络型手机出版是主流和方向。

(2)短信/彩信型中国目前的手机报主要是基于短信技术,并且与传统媒体结盟。

(3)WAP—短信互动型二、手机出版的发展1.我国各类型手机出版的发展(1)手机图书①最多的是手机小说;②手机图书出版形成一个正在腾飞的新行业;③中国的手机短信文化已相当发达。

(2)手机杂志/期刊①手机杂志依托于手机终端及手机无线网络技术,结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优势,有强劲的发展势头;②手机阅读文学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将杂志搬进手机屏幕,前景广阔;③杂志图文并茂,既有反映时代的新闻价值,又有文学故事的趣味性。

(3)中国最大的“手机出版社”——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①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实现从商用到全网规模发展的四个“基本”目标:a.基本构建国内正版图书最多的内容汇聚平台;b.基本打造国内收入规模最大的数字阅读门户;c.基本形成用户“无缝阅读”的全业务阅读形态;d.基本催生能够规模赢利的手机阅读良性产业模式。

网络暴力研究(上).人民大学匡文波

网络暴力研究(上).人民大学匡文波

网络暴力研究(上)主讲人: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同志们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主题是“网络暴力研究”。

一、网络暴力的发展(一)网络暴力的定义什么叫网络暴力呢?网络暴力和现实的暴力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首先看暴力,暴力这个词,规范的解释是指强制的力量、武力,不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力量叫暴力。

网络暴力跟现实暴力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一种强制的力量,但是与现实暴力有所不同,网络暴力主要指的是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和视频的行为,跟现实暴力有所不同的是现实暴力更多的是一种肢体的暴力,网络暴力更多的是一种言论上的暴力。

这是网络暴力和现实暴力的异同。

(二)网络暴力的类型网络暴力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第一种类型叫纯恶意攻击,即完全是恶意的,对其他人造成人身攻击,编造虚假的信息。

第二种比较复杂,叫伪道德谴责。

我们等会会讲一些网络暴力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会发现网络暴力的施害方打着道德的旗帜,对被害人做出了很大的精神和人身伤害。

(三)网络暴力的危害网络暴力的危害很多,首先对当事人导致了名誉上的损害,而且打破了道德的底线,往往还伴随着其他的侵权行为。

网络暴力需要用教育、道德、法律的手段进行规范,同时网民也要担负起维护文明道德的使命,至少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和客观。

网络暴力的产生,除了道德的缺失和法律的不健全之外,还跟网民的从众心理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群网民人云亦云,对事实真相并不了解,很快的下是非判断,从而对被害人或当事人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

所以网民的从众心理和某些网民理性的缺失,也是导致网络暴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次网络暴力之所以产生并产生一定的危害,也和网民的匿名性有关。

在网上发帖子,包括一些博客,很多信息是匿名发布的,匿名性导致了责任心的降低,降低了人们的是非约束力。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虽然网络上大家是匿名的,但是现在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跟踪。

比方说上网的时候发表不负责任言论的时候,其实是可以查出IP地址的,如果拿手机上网,是可以追查到上网的手机号码的,所以说虽然是匿名发布的,还是能够追踪到本人,因为上网的终端IP地址,手机号码可以被跟踪,所以还是可以查得到的。

网络传播概论2011版

网络传播概论2011版

网络传播概论2011版网络传播概论主讲教师:刘天明教学内容:网络新闻传播教学目标:理论和实际操作教学方式:讲授、讨论、互动、考试:闭卷考试、平时作业参考书目:1、《网络传播概论》张海鹰腾谦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2、《网络传播概论》彭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3、《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彭兰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4、《网络传播概论》杜俊飞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5、《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谢新洲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网络传播学》吴风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7、《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屠忠俊吴廷俊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8、《网络研究》戴维?冈特利特主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9、《网民分析》匡文波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网络媒体概论》匡文波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数字传媒概要》闵大洪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章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通常都是指Internet(互联网),但从计算机技术角度来看,网络的概念远远超出了互联网。

它是一种计算机技术系统,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称为一个节点。

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

可以说,它是一个网上网,是由大大小小几万个网络连接起来的。

一、网络发展线索第一阶段:技术化起步1、 ARPAnet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冷战需要建立的一个为军队服务的网络,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ARPAnet是Internet的前身。

2、TCP/IP协议1983年,TCP/IP成为互联网络上的标准通信协议,才是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

3、 WWW思想的提出1989年,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蒂姆.伯纳斯.李(Time Berners -Lee)提出了关于Web(网页)的构想。

即通过一种超文本的方式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并可将互联网上的各种主机上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

网络素养

网络素养

网络素养现代社会, 网络已经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它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同时, 也深刻地改变了传播生态。

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现代大众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

如何选择、分析、判断和使用信息, 不至于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迷失自我, 以致深陷网络泥潭不可自拔, 就需要大众对网络传播的特性有深入的了解。

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当前传播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是应对复杂的网络信息生态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它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的目的是着重提高大学生对各类网络信息的解读、批判和应用能力, 以增强大学生在复杂的网络信息生态中的辨别力、批判力与免疫力。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网络素养教育是大众尤其是广大大学生应对更为复杂的信息传播生态、主动驾驭信息、主动接受来自网络的种种挑战的一条有效途径。

1、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人群,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之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1月发布的第17 次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6显示, 30周岁以下的网民占了中国1. 11 亿网民的70%, 而年龄在18- 24周岁的网民则占了35. 1%, 大学生自然是这部分网民中的绝大多数。

2、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 使受众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面临更多的诱惑。

传统媒体时代, 受众相对被动地接受传播者推送的信息; 网络媒体时代, 受众则可以根据需要, 自主地从网络上拉信息。

网络的自主性与开放性特点, 也在为受众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 直接考验着受众的信息辨别、驾驭能力, 稍有不慎, 就有可能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 沉溺于网络色情、网络游戏, 甚至有可能导致网络犯罪。

3、海量信息是优势也是陷阱。

互联网无限容量的空间, 得以储存无限量的信息, 几乎零成本的信息复制, 大大提高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可存储和可检索功能的实现, 使得信息的浏览更为便捷。

人工智能塑造对外传播新范式——以抖音在海外的现象级传播为例

人工智能塑造对外传播新范式——以抖音在海外的现象级传播为例

重点话题INTERNA TIONAL COMMUNICA TIONS国际关系中的多元主体——政府组织、跨国公司、非盈利机构甚至普通用户等,在世界舞台上都有传达自己价值主张并使其话语得到国际认同的意愿。

理论上,借助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简称AI )可以更深层次地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加快了传播内容的生产、传播速度。

一、人工智能本身即是一次全球传播人机围棋大战是一次以高技术为基础的、精心策划的国际传播案例。

2016年3月,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 )”战胜人类顶级棋手李世石,AI 在围棋的胜利不仅仅是机器学习算法的进步,更以公众易于理解的通俗性、震撼力,成为美国展示其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成就的国家公关活动。

因此,人机围棋大战可以视为国际传播和企业公关的成功案例。

在此之前谷歌已经多次面临投资人指责,认为谷歌固守为一个传统互联网信息搜索公司,相对脸书等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社交网络、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效率低下,且缺乏结构化。

谷歌以技术积累作为回应,以人机围棋大战进行事件营销,将议程设置超然定位在产业技术而非商业竞争层面,以高水平的公关传播塑造起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全新领先的企业形象,有力回击了竞争对手进攻态势。

人工智能自此从科研小圈子的专业内容一跃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无论“人工”还是“智能”的定义分歧对于公众都不重要了,人工智能是这个时代符号化的标志。

二、媒体实践人工智能之困近年来,国内外媒体运用人工智能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写稿机器人的消息写作和智能推荐两方面,即内容生产和信息通路的进化,并有成为传播产品标准配置的趋势,人工智能已经在生产和通路催生深刻变革。

①信息通匡文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 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路有速度和精度两个层面:在速度层面,在互联网时代已有答案,对谷歌“不作恶”(Don't be evil )的浅层理解是道德信条,更深刻的是作为让信息加速自由流动的技术和商业逻辑,信息流动速度越快,带来的价值如社会影响力或互联网广告收入就越大;在精度层面,随着人工智能的引入,智能推荐做到了信息流动方向的精准,形成网络信息的再一次跨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2-5685(2001)02-0046-06[收稿日期] 2000-12-13[作者简介] 匡文波(1968-),男,湖南长沙人,情报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论网络传播学◆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回顾了人类传播史,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

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概述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 因特网 网络传播 网络媒体[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

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

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

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

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

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46 网络时代国际新闻界 2001.2D OI :10.13495/j .cn ki .cjjc .2001.02.012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

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

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

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

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

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

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

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

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来说,社会控制不难实施。

国家和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

包括对媒体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分配传播资源等等。

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控制几乎无法做到。

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不可能的。

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住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

国家无法对其进行审批登记,也无法用经济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网站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想要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

社会控制,对于网络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

不仅如引,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

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47 国际新闻界 2001.2网络时代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

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

网上媒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网上发布信息,不仅发布关于该信息的文本,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供受众自由选用。

在信息的编排上,网上媒体除少数重大新闻事件采取同步传播外,对大多数信息采取异步传播,将各种信息散布在网上,并随时更新,让受者去“点播”,使受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按自己喜爱的顺序浏览或下载新闻信息。

在网络传播中,有条件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

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较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性上所具有的种种差异,因而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领域,以往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以至消失:一是新闻传播的区域界线。

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二是发布信息的时间界线。

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发布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新闻网站中。

以往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

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

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

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性行为;等等。

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那么何谓网络传播?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

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

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

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

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

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

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48 网络时代国际新闻界 2001.2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刚才界定了网络传播学中的网络传播定义,它明白无误地确立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

传播学亦称“传学”,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

传播学研究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交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

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

(2)人际传播。

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

(3)组织传播。

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

(4)大众传播。

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

20世纪30年代发韧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

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

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

网络传播学是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

作为人类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能够使人类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对人类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带来深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