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滑极限量规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光滑极限量规
5.1 概述
在机械制造中,检验尺寸一般使用通用计量器具,直接测取工件的实际尺寸,以判定其是否合格,但是,对成批大量生产的工件,为提高检测效率,则常常使用光滑极限量规来检验。光滑极限量规是用来检验某一孔或轴专用的量具,简称量规。
一、量规的作用
量规是一种无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用它来检验工件时,只能判断工件是否合格,而不能测量出工件的实际尺寸。检验工件孔径的量规一般又称为塞规,检验工件轴径的量规一般称为卡规。
塞规有“通规”和“止规”两部分,应成对使用,尺寸较小的塞规,其通规和止规直接配制在一个塞规体上,尺寸较大的塞规,做成片状或棒状的。塞规的通端按被测工件孔的MMS(Dmin)制造,止规按被测孔的LMS(Dmax)制造,使用时,塞规的通端若能通过被测工件孔,表示被测孔径大于其Dmin,止规若塞不进工件孔,表示孔径小于其Dmax,因此可知被测孔的实际尺寸在规定的极限尺寸范围内,是合格的,否则,若通规塞不进工件孔,或者止规能通过被测工件孔,则此孔为不合格的。
同理,检验轴用的卡规,也有“通规”和“止规”两部分,且通端按被测工件轴的MMS(dmax)制造,止规按被测轴的LMS(dmin)制造,使用时,通端若能通过被测工件轴,而止规不能被通过,则表示被测轴的实际尺寸在规定的极限尺寸范围内,是合格的,否则,就是不合格的了。
二、量规的标准与种类
我国于1981年颁布者了《光滑极限量规》GB1957-81,标准规定的量规适用于检验基本尺寸500mm,公差等级为IT6-IT16级的孔与轴。
量规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工作量规、验收量规和校对量规三类。
1.工作量规:工作量规是工人在工件的生产过程中用来检验工件的量规。其通端代号为“T”止端代号为“Z”。
2.验收量规:验收量规是检验部门或用户验收产品时使用的量规。GB对工作量规的公差带作了规定,而没有规定验收量规的公差,但规定了工作量规与验收量规的使用顺序。即:加工者应使用新的或磨损较少的量规;检验部门应使用与加工者具有相同形式且已磨损较多的量规;而用户在用量规验收产品时,通规应接近工件的MMS,而止规应该接近工件的LMS,这样规定的目的,
在于尽量避免工人制造的合格工件,被检验人员或用户误判为不合格品。
3.校对量规:校对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轴用工作量规的量规。因为工作量规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常会发生碰撞、变形、且通规经常通过零件还容易磨损,所以轴用工作量规必须进行定期校对。孔用量规虽然也需定期校对,但可以用通用量仪检测,且比较方便,故不需规定专用的校对量规。
厂采用量块来代替校对量规,这对量规的制造、使用和保管都较有利。
5.2 量规设计原则
量规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工件的要求,设计出能够把工件尺寸控制在其公差范围内的适用的量具。
量规设计包括结构型式的选择、结构尺寸的确定、工作尺寸的计算及量规工作图的绘制。
一、量规结构型式及选择
量规的结构型式分为全形规与非全形规。
全形规:即测量面应具有与被测件相应的完整表面,其长度理论上也应等于配合件的长度,以使它在检验时能与被测面全部接触,达到控制整个被测表面作用尺寸的目的。
非全形规:量规测量面理论上应制成两点式的,以使它在检验时与被测面成两点式接触,从而控制被测面的局部实际尺寸。
量规测量面型式的选择,对零件的测量结果影响很大,为了保证被测零件的质量,光滑极限量规的结构型式应符合极限尺寸的判断原则。即:
孔和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其MMS;
孔和轴在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其LMS。
量规通端的功能是控制被测件的作用尺寸的,故通规的基本尺寸应等于被测零件的MMS,形状理论上应为全形规;止端的功能是控制被测件的局部实际尺寸,故其基本尺寸应等于被测件的LMS,形状理论上应为非全形规。
在量规的实际应用中,由于量规制造和使用方面的原因,要求量规形状完全符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泰勒原则)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国家标准规定,在被检验工件的形状误差不影响配合性质的条件下,允许使用偏离泰勒原则的量规。例如,对于尺寸大于100mm的孔,为了不让量规过于笨重,通规很少制成全形轮廓。同样,为了提高检验效率,检验大尺寸轴的通规也很少制成全形环规。此外,全形环规不能检验已装夹在顶尖上的被加工零件以及曲轴零件等。
由于零件总是存在形状误差的,当量规测量面的型式不符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时,就有可能将不合格的零件误判为合格的。如下图:
孔的实际轮廓已超出尺寸公差带,应为不合格品。用全形量规检验时不能通过;而用点状止规检验,虽然沿X方向不能通过,但沿Y方向却能通过。于是,该孔被正确地判断为废品。反之,若用两点状通规检验,则可能沿Y轴方向通过,用全形止规检验,则不能通过。这样一来,由于量规的测量面形状不符合泰勒原则,结果导致把该孔误判为合格。为避免这种情况产生,GB规定:应在保证被测零件孔的形状误差(尤其是轴线的直线度、圆柱面的圆度误差)不致影响配合性质的条件下,才能使用偏离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量规结构型式。
二、量规公差带
1.工作量规的制造公差和磨损公差
虽然量规是一种精密的检验工具,量规的制造精度比被检验工件的精度要求更高,但在制造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不可能将量规的工作尺寸正好加工到某一规定值,因此对量规通、止端也都必须规定制造公差。
由于通规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通过工件,因而会逐渐磨损。为了使通规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应当留出适当的磨损储备量,因此对通规应规定磨损极限,即将通规公差带从最大实体尺寸向工件公差带内缩一个距离。
止规通常不通过工件,磨损极少,所以不需要留磨损储备量,故将止规公差带放在工件公差带内紧靠最小实体尺寸处。校对量规也不需要留磨损储备量。
2.量规公差带的分布位置
国家标准GB1957-1981规定量规的公差带不得超越工件的公差带,这样有利于防止误收,保证产品质量与互换性。但有时会把一些合格的工件检验成不合格,实质上缩小了工件公差范围,提高了工件的制造精度。工作量规的公差带分布如图下所示。
上图中T为量规制造公差,Z为位置要素(即通规制造公差带中心到工件最大实体尺寸之间的距离),T、Z的大小取决于工件公差的大小。国标规定的T值和Z值见教材表5.2。通规的磨损极限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
由公差带图可知:
孔用量规:通端Ts = EI +Z + T/2 Ti = Ts – T
止端Zs =ES Zi =ES –T
轴用量规:通端Ts =es – Z + T/2 Ti = Ts – T
止端Zs = ei + T Zi =ei
校对量规:TSs = es Tsi =es – T/2
TTs = Ti +T/2 TTi =Ti
ZTs =ei +T/2 ZTi =ei
5.3 工作量规的设计
工作量规的设计步骤一般如下:
1.根据被检工件尺寸大小和结构特点等因素选择量规结构形式;
2.根据被检工件的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查出量规的制造公差T和位置要素Z值,画量规公差带图;
3.计算量规工作尺寸的上、下偏差,计算量规工作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