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一.课堂导入(以温故提问的方式导入)1、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 _____、 _____ 。
(信达雅)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直译意译)(①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三字原则的理解②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2、提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决”?①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②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③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④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⑤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⑥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前四种方法是用于解词,后二种方法是用于调整文言文特殊句式造成的语序不合现代规范现象。
二.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步骤:(一)总体分五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二)分步解析: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这一步其实是很重要的,告诉学生,翻译的第一步要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不要一拿到题目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抠,会出现前后不照应、句意不通顺等毛病,而且也这样容易走入死胡同。
初次读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这为下面推断词义打下基础。
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这一步是关键,因为挑出来让学生翻译的句子,一定有几个得分点,突破这些点是解题成功的关键。
高中语文必修1-5册文言文课文复习学案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一、通假字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2、虽有.槁暴.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二、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6、用心一.也三、古今异义1.故木受绳.则直古义:;今义:泛指所有绳索。
2.金.就砺则利古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
4.君子..曰:古义:;今义:。
5.蚓无爪牙..之利古义:;今义:帮凶、走狗。
6.用心..一也古义:;今义: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今义:。
四、特殊方式。
(1)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固定用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輮以为轮六、一词多义。
高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高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总的目标是通过复习,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具体地说,应当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理解词语和句式:(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遂、所、为、焉、也、以、已、矣、于、则、者、之);(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二)理解文句:(1)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分析文章:(1)分析文章的内容;(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教学难点、重点1.怎样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2.怎样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3.怎样分析文言文的内容?4.怎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文言文阅读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
Ⅰ.掌握文言词语的特点。
要培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掌握、理解、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常用词。
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这和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不同。
“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政”是“政事”,“治”是“治理”,在读法上也不能连读。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爷娘走相送”,“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中的“妻子”都是“妻”和“子”的意思。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
“妻子”、“卑鄙”都是两个词的临时组合。
一般都是独用的,如“曾不若孀妻弱子”,“位卑则足羞”,“北蛮夷之鄙人也”中的“妻”、“子”、“卑”、“鄙”都是单独使用的例子。
熟悉掌握单音词应注意的几点:(1)理解文言文单音词的词义,可将单音词与现代汉语中相当的双音词进行对照。
如“今齐地方千里”中的“今”是“当今”、“如今”,“地”是“土地”,“方”是“方圆”。
“时操军已有疾疫”,“操”是“曹操”,“军”是“军队”,“疾”是“疾病”,“疫”是“瘟疫”。
高考文言文课文复习教案高品质版
高中文言文课文复习教课设计复目的要求:1、使学生一步提升承祖国秀文化的,提升学生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2、指学生梳理本文言文知,牢固通假字、古今异、一多、活用、文言特别句式等知的累,提升学生简易文言文的能力;3、假名句名篇累,背高中部分14 篇古代典文。
复方法:教指与学生自学梳理相合(教案作的完成与集体正每位两教,部重量大的教案作利用晚自完成)第一教复内容:“必修一”《学 ( )》、《》、《赤壁》、《始得西山宴游》复要点:1、梳理“必修一”四篇文言文文文言基知,形成系的知系统;2、要点掌握“而” 、“于”、“乎”等虚和“ ”“道”“如”等的用法,文中要点句子能正确翻。
认识通假字律;3、背并默写《学》、《》、《赤壁》全文。
复步:一、介“必修一”要点篇目二、牢固累要点篇目作家作品常三、指学生疑解疑(复用代翻文,找出疑句并解决)四、堂:1、下边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是()答案B那么A 、金就砺利然就醉B 、逝者如斯斯天下之民至焉C、有槁暴一毫而莫取D、善假于物也恃强凌弱(A 凑近,到 C 即便 D 依赖)2、下边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是() 答案C意用法,以⋯⋯A 、望武昌流而也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不知日之入C、吾从而之孔子郯子 D 、其下贤人也亦矣方其破州,下江陵(A 向,名活用作状,名活用 B 每日,名活用作状太阳,名 D 均名活用,意思不一样,低于攻下)3、写出下边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①登高而招表承,不,而友麋鹿表并列,不,扣舷而歌之表修,不,至无所而犹不欲表折,却,②青,取之于而青于从;比介于其身也,耻焉于,介不拘于,学于余被;向,介寄蜉蝣于天地在,介,4、辨析“而”的承接关系和修关系:①吾跂而望矣②吾从而之③ 群聚而笑之④ 流而也⑤耳得之而声⑥到披草而坐⑦ 山之高而止⑧箕踞而遨答案承接:②⑤⑥⑦修:①③④⑧分析:“而”字作,最辨的是承接关系和修关系,因它接的均是或短。
如何区呢?第一,从意上辨析。
高三语文 文言文复习教案 苏教版必修5 教案
必修五文言文复习----《逍遥游》复习教案【学习目标】1、重点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相关的特殊文言句式。
3、积累课内写作素材。
一、知识回顾(一)文学常识作者庄子,名周,____________(时代)人,曾做过蒙漆园吏,一生自甘贫困,从事著作,有《》一书。
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二)实词含义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齐谐》者,志.怪者也3、水击.三千里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6、野马..也,尘埃也7、则其负.大舟也无力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9、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10、而后乃今将图南.11、我决.起而飞12、枪.榆枋13、适.莽苍者14、三餐而反.15、腹犹果然..16、小知.不及大知17、小年不及大年.18、朝菌不知晦朔..19、众人匹.之20、未有知其修.也21、故夫知.效一官22、且举世而与之而不加劝.23、旬.有五日而后反24、而御六气之辩.(三)虚词用法1、去以.六月息者也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3、其.视下也,则若是则已矣4、置杯焉.则胶5、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6、而后乃今培.风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8、之.二虫又何知9、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10、彼且.奚适也11、彼且恶.乎待哉(四)课内外名句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4、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复习教案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复习教案一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北冥有鱼(2)小知不及大知(3)此小大之辩也(4)旬有五日而后反(5)而徵一国(6)御六气之辩2.古今异义(1)腹犹果然(2)众人匹之(3) 虽然,犹有未树也。
(4)穷发之北(5)小年不及大年3.一词多义(1辩此小大之辩也而御六气之不辩(2)知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圣人无名(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词类活用(1) 而后乃今将图南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德合一君 /彼于致福者 / 而徵一国者二、文言虚词1.之(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2) 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3) 而莫之夭阏者(4)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5) 之二虫又何知(6)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而(1) 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2)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4)而控于地而已矣3.则(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时则不至(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4.然(1)奚以知其然也(2)虽然,犹有未树也、(3)未数数然也5.以(1) 以五百岁为春(2)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奚以知其然也6.且(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2)彼且恶乎待哉(3)且适南冥也7.于(1)彼其于世/彼其于世(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8.其(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其名为鹏(3)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三、文言句式1.( )(1)此小大之辩也(2)《齐谐》者,志怪者也(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2.( )(1)翱翔蓬蒿之间(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3)众人匹之(4)众人匹之,不亦悲乎3.( )(1) 而莫之天阏者(2)奚以知其然也(3)彼且奚适也4.(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2)翱翔蓬蒿之间【翻译】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共3篇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共3篇《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1《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概述: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文言文语言的复杂性,学习文言文对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语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因此,对于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学习,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能,提高阅读水平,增强文化良渊。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熟悉文言文的结构和语言规律。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用法,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文言文的特点及其阅读的技巧: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字义理解、翻译技巧等。
2.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材料:《史记》、《左传》、《论语》等。
3.文言文的鉴赏和思考:通过阅读文言文,培养学生感受文字之美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语文修养。
三、教学方法:1.针对文言文阅读的复杂性和难度,采用“师生互动”、“因材施教”等多种方法。
2.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将文言文阅读融入到生活练习中,如阅读名人名言、经典诗词等,扩展文化视野。
四、教学反馈:1.采用实时问答、小组讨论等多种反馈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想法。
2.针对学生不同成绩水平,量身定制习题,加强练习,提高答题能力。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互相交流阅读感受和思考,提高自学和合作能力。
总结:文言文阅读虽然难度较大,但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文言文阅读技能,提高文化素养和语文修养,同时也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教师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文言文阅读的教学,真正把语文课教好文言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修养和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鉴赏和思考能力。
(综合性学习教案)必修一文言文复习(人教版高三必修)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人教版高三必修)综合性学习教案I、导入:考纲阐释: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
文言实词数量多,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热点。
所以对课本内文言文的回顾很必要。
II、课本内知识点梳理:、通假字。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
(有:同又”。
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天赋, 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同凭”。
)山川相缪。
(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
(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
(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同趋”往,赴。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游泳)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攻占)4、顺流而东。
(东进)5、卧而梦。
(做梦)6、故为之文以志。
(写文章)7、外与天际。
(交会)(二)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向上,向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西,向东)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向南)5、日与其徒上咼山。
(每天)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
(弯曲的弧度)2、吾未见其明也。
(高明的地方)3、萦青缭白。
(青山,白水)4、自远而至。
(远处)5、穷山之高而止。
(顶点)(四)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
(显出白色)2、穷回溪。
(走到尽头)3、穷山之高而止。
(走到尽头)(五)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
2、泣孤舟之嫠妇。
(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
(以••…为耻。
)。
3、孔子师郯子。
高三语文上学期复习教案大全 目录 专题一必修15册文言文复习
200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复习教案大全目录专题一、必修1—5册文言文复习 (002)专题二、新闻阅读与实践 (019)专题三、经典阅读 (028)专题四、现代文阅读 (037)专题五、古诗鉴赏——边塞征战诗 (043)专题六、语言运用之简明、连贯、得体 (050)专题七、作文教学 (079)学期教学总结 (089)专题一:必修1—5册文言文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温习文本,积累文言文的常见词语、句式,提高学生用课本知识学习课外文言文本、解决课外文言知识的能力。
2、归纳学习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着眼于名篇名句[教学设想]1、讲练结合,配合一定的习题,特别是高考习题。
2、原则上一册一周(包括习题处理),有的文本从简。
估计15课时。
3、提要式指导,避免吵冷饭。
[教学内容与步骤]必修一文言文复习:《兰》《赤》《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游褒》一、利用“对文”知识1、《兰》是骈体文,可利用其“对文”特点。
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把……看做一样;把……看做相等)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2、《赤》是赋文,也可利用其“对文”特点,课后有这方面习题,要掌握其方法。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 、一般文言文中也有“对文”现象轻鲦出水,白鸥矫翼。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二、触类旁通,理解记忆。
1、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暂:形旁“日”,时间短暂,片刻,一时。
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复习电子教案
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复习《劝学》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通“曝”,晒)(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2.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2)金就砺则利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渊博3.词类活用(1) 动词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2)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3)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4)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5) 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二、文言虚词1.而⑴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⑵连词,表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⑶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⑷连诃,表承接。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⑸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于(1) 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 介词,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 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
/介词,向善假于物也3.之⑴代词。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⑶助词,的。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4.焉⑴兼词,于之,从这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⑵句末语气助词,了。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2.省略句(1)鞣(之)以(之)为轮 (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3.倒装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状语后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状语后置)(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状语后置)(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师说》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通“否”)2.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教案为题,用中文写一篇3000字文章。
在高三语文备考中,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好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取得好成绩十分关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文言文,以下是一份文言文复习教案。
教案名称:文言文复习教案适用年级:高三主要内容:1.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2. 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训练3. 文言文写作技巧训练一、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1. 字词的理解与运用:复习常用文言词汇、古文常用语法词汇、文言虚词等。
2. 句子的结构与翻译:复习文言句子结构,包括主谓宾结构、并列结构、状语结构等,并能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3.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复习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拟人等,并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修辞手法进行解释。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训练1. 理解古文篇章结构:通过多篇古文的阅读,培养对古文篇章结构的理解能力,包括开篇、承接、递进、高潮、结尾等部分。
2. 掌握古文重点句子分析:通过对古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分析,包括主谓宾结构、修饰成分、状语等,帮助理解整篇古文的意境。
3. 整体思维理解古文:通过阅读古文,培养对整体思维的运用能力,包括整体把握、推理分析等。
同时,注意借助上下文的提示,理解古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
三、文言文写作技巧训练1. 古文翻译训练:通过训练,掌握古文的翻译技巧,包括句子的翻译、句型的转换等。
2. 古文仿写训练:学习古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古文仿写,模仿古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古文赏析和演讲:阅读分析古文,并能够进行赏析和演讲,深入理解古文背后的思想和文化。
四、综合练习和模拟考试1. 综合练习:进行一些综合性的文言文练习,包括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帮助巩固所学知识。
2. 模拟考试:进行文言文的模拟考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提前适应考试的要求,并及时总结分析自己在文言文方面的不足,作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
高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一、教案目标1. 回顾和巩固高中阶段所学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式等。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增强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文言文词汇复习复习重点: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
2. 第二章:文言文语法复习复习重点:句子成分、句子结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等。
3. 第三章:文言文阅读技巧复习重点:理解句意、断句、标点、翻译等。
4. 第四章:文言文翻译练习复习重点:词语翻译、句子翻译、段落翻译等。
5. 第五章:文言文鉴赏复习重点:文学常识、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 通过对比现代文与文言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特色和魅力。
3. 提供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和翻译能力。
4.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翻译水平。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文言文复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教辅资料。
2. 网络资源:文言文阅读网站、在线翻译工具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视频等。
4. 参考书籍:文言文词典、文学鉴赏词典等。
六、教案设计1. 第六章:文言文写作技巧复习重点:文章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
教学活动:分析经典文言文篇章结构,讲解写作技巧,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2. 第七章:文言文背诵与默写复习重点:名句默写、篇章背诵等。
教学活动:挑选重要的文言文段落进行默写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篇章背诵比赛。
3. 第八章: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重点:快速捕捉信息、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等。
教学活动: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讨论解题策略。
4. 第九章:文言文与文化常识复习重点:古代文化常识、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等。
高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2. 理解并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解析文言文的能力。
4. 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教学内容:- 文言文常用实词与虚词的归纳总结。
- 典型句式的识别与应用。
- 经典文言文篇章的学习与分析。
-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训练。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 组织模拟练习,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2. 讲解重点:系统讲解文言文的关键词汇和句式,强调其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篇章,逐句进行解读,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文中的文化内涵。
4.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就文中的某些观点或表达方式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翻译练习和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确保学生对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具体的反馈和指导。
- 定期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 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探索更多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一到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教案
高一到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教案导语: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有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为高一到高三语文教师提供一份文言文阅读教案,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理解文言文。
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高一到高三的语文教学,主要针对文言文阅读部分。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文言文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2. 掌握文言文的常见词汇和句式结构3. 学会运用合理的阅读策略解读文言文文章4. 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 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式结构分析3. 文言文的阅读策略和方法训练4. 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步骤1. 文言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a. 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定义和作用b. 分析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和联系c. 探讨文言文的发展历程和影响2. 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式结构分析a. 教授常见文言文词汇的意思和用法b. 解析文言文常见句式结构,如主谓宾、并列句等c. 练习分析文言文中的典型词汇和句式3. 文言文的阅读策略和方法训练a. 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上下文关系b. 练习通过猜词和推断上下文意义来解读文言文c. 训练学生查字典和注释的方法,解决生字和疑问4. 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a. 提供一些经典文言文文章进行阅读b.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推导出关键信息c. 练习回答与文章相关的问题,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四、教学评估1. 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指定的文言文文章,回答相关问题3. 定期组织文言文阅读能力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五、教学资源1. 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文言文文章,如《孟子》、《资治通鉴》等2. 准备教学所需的课件和习题,以辅助教学六、教学反思文言文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项难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2.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知识:文言文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断句、标注、理解词义、推测句意等。
3.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对译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翻译经验,互相学习和提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的表现。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3. 学习效果: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和辅导书:提供学生所需的文言文学习资料。
2. 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翻译工具,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言文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2. 互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和问答,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提供相应的辅导和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七、教学活动:1.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文言文,了解文章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课堂讲解:对文言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重点词汇和句式。
3. 翻译练习:让学生翻译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文化解读:为学生介绍与文言文相关的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综合性学习教案)必修一文言文复习(人教版高三必修)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人教版高三必修) 综合性学习教案I、导入:考纲阐释: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
文言实词数量多,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热点。
所以对课本内文言文的回顾很必要。
II、课本内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
(有:同“又”。
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同“凭”。
)8、山川相缪。
(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
(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
(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同“趋”,往,赴。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游泳)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攻占)4、顺流而东。
(东进)5、卧而梦。
(做梦)6、故为之文以志。
(写文章)7、外与天际。
(交会)(二)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每天)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向上,向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西,向东)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向南)5、日与其徒上高山。
(每天)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
(弯曲的弧度)2、吾未见其明也。
(高明的地方)3、萦青缭白。
(青山,白水)4、自远而至。
(远处)5、穷山之高而止。
(顶点)(四)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
(显出白色)2、穷回溪。
(走到尽头)3、穷山之高而止。
(走到尽头)(五)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
(使……起舞)2、泣孤舟之嫠妇。
(使……哭泣)(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教案
2.于
(1)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 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词。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助词,的。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5)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专一)
(二)、文言虚词
1.而
⑴连词,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⑵连词,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⑶连词,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⑷连诃,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连词,表承接。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
(4)连词,表修饰。则群聚而笑之
(5)表陈述语气。如是而已
2.之
(1)助词,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名词的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4)形容词作名词。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并列。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
(2)连词,表转折。惑而不从师
(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
必修1文言文复习教案(共5则)
必修1文言文复习教案(共5则)第一篇:必修1文言文复习教案必修1文言文复习教案【课型类别】复习课。
【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并掌握课文中主要实词意义、主要虚词意义及用法;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句式、词类活用以及的古代文化常识;3.准确翻译课文内重点语句或文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1.课文中出现的实词意义、通假活用等现象及特殊句式;2.训练语句翻译的准确流畅。
【教学方法】1.自行复习课文;2.以分课练习形式检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3.订正练习中的错误;4.以再练习形式巩固。
【信息技术运用】重点知识投影讲解订正。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布置课前自读,分发《烛之武退秦师》复习练习。
二、回收批改练习,收集薄弱知识点订正讲解。
烛之武退秦师重点知识点(投影讲解)(一)通假字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失其所与,不知.3.无能为也已.4.秦伯说.(二)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行李之往来..3.共其乏困..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三)多义词 1.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2.焉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四)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2.越国以鄙远.3.既东封郑.4.与郑人盟.5.既东封郑.6.越国以鄙远.(五)文言句式及翻译 1.夫晋,何厌之有?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4.是寡人之过也。
【布置作业】自读《荆轲刺秦王》并完成复习练习。
【板书设计】见投影内容。
第二课时一、布置课前自读,分发《荆轲刺秦王》复习练习。
二、回收批改练习,收集薄弱知识点订正讲解。
荆轲刺秦王重点知识点(投影讲解)(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2.今日往而不反者.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秦王还柱而走.5.卒起不意.(二)古今异义词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4.持千金之资币物.5.愿大王少假借之..6.秦王还柱而走.7.诸郎中执兵..8.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9.断其左股.10.左右既前,斩荆轲..(三)多义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劝学》1、构思与主题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
开篇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然后分别从学习的作用、方法和态度等方面阐释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丰富知识,懂得道理,提高修养。
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对比强烈鲜明,分析透辟。
体现了荀子文章语言形象生动,论证逻辑严密的特点。
2、片段鉴赏(第三段)第一层:阐释学习的方法——学习在于积累比喻论证:积土、积水、积善(正面)——不积跬步、不积小流,骐骥一跃、驽马十驾(反面)(正反对比)第二层:阐释学习的态度——学习要有恒心比喻论证:锲而不舍、蚓食黄泉(正面)——锲而舍之、蟹无可寄托(反面)(正反对比)3、写作素材提炼(1)【写作素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角度点拨】①学习的重要性;②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③人只要坚持学习,就可以改变自己,发展自己。
【相关拓展】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2)【写作素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角度点拨】①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智慧而明达;②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③理想的“大儒”不止是博学多能,而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
【相关拓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3)【写作素材】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角度点拨】①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②善于利用前人己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④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
【相关拓展】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4)【写作素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角度点拨】①“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因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②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③积累。
【相关拓展】①积薄而厚,聚少而为多。
——《战国策》②陶罐积累资料。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切着标签,整齐地放在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平时收集到了资料,按不同门类投到各自的陶罐中。
③契诃夫的创作题材。
有一天,几个青年问俄国作家契诃夫:“怎样才能获得创作题材?”契诃夫顺手拿出一本厚厚的日记说:“这里有100个题材。
”这几个文学青年看着这珍贵的日记本入了迷,日记中所记的每一个材料都生动、感人。
有个青年说:“真想买几个回去,这些材料太好了。
”契诃夫笑着说:“题材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每个题材都是作者本人深入生活积累的结果。
”(5)【写作素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角度点拨】①持之以恒;②优势与劣势;③学习是积累过程,需要有恒心;④“锲而不舍”是进学修德的有效方法。
【相关拓展】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二《师说》1、构思与主题这是一篇有破有立,有论有证,篇幅短小,立论全面的说理文。
文章从立论入手,借阐释老师的职能,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然后联系实际分别反面“师道不传”和正面圣人从师的不同角度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本文所说的从师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以能者为师,向身边人的学习,同样是提高自己思想修养的重要途径。
文章善于从道理和事实两方面说理,巧用对比、排偶展开议论,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2、片段鉴赏(第二段)作者联系实际,通过三组对比,有力地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体现了韩柳“文章合为时而作”的文学主张。
第一组对比:圣人出人远,从师而问焉(正面)——众人下圣人远,耻学于师(反面)观点:圣益圣,愚益愚第二组对比:爱其子,择师教之——于其身,则耻师焉观点:小学而大遗第三组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群居而笑之观点:其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3、写作素材提炼(1)【写作素材】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角度点拨】①做任何事必须有一个准则;②标准不是传统经验的再现,而是遵循规律的必然结果。
【相关拓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2)【写作素材】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角度点拨】①不要看轻自己,不必自怨自艾;②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你就可能在这方面胜过别人;③自信自强。
【相关拓展】天生我材必有用。
——《将进酒》(3)【写作素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角度点拨】①互帮互学,虚心求教,必有进步;②封闭自己,只会变成井底之蛙;③合作。
【相关拓展】清人刘开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写作素材】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角度点拨】①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②学识的高下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的大小;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④我们要敢于超越前人【相关拓展】闻者,博采众长,从无知到已知。
思者,乃是对百家之言理解和评价的过程,固然“三人行必有吾师”,但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抉择。
三、《赤壁赋》1、构思与主题苏轼在人生失意时,通过赤壁空阔、壮美风光和游览和感受,抒发了寄寓山水,永恒人生的人生感悟,表达了作者情志高远,寄情山水,随遇而安的人生境界。
2.片断鉴赏第1段赏析:风清、水柔、人和;月圆、露横、水亮;扁舟随波、任意飘荡;远离人世,飘忽若梦;―――景空阔、瑰丽、人飘忽、梦幻;融入自然,物我两忘,乐此忘忧第4段赏析:作者比较了水与月,得出未尝去、莫消长的永恒道理;又从“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来阐述物我无尽的道理;最后阐明了人应当不求功利,而应当寄情山水,情志高远的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生命哲理。
3、写作素材提炼(1)【写作素材】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角度点拨】生命不在于长短,只在于能否活得精彩。
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
若真有永恒的生命,那快乐与悲哀的含义就会被时间损耗殆尽。
【相关拓展】昙花之所以美,就在于它展现了生命极致的绝美——让人惊心动魄、为之倾倒的短暂的美。
由此可想,大千世界中,真正能让人动心的美丽,莫过如昙花一现般的瞬间。
(2)【写作素材】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角度点拨】1、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我们要选择积极的一面。
2、只有当个体融入到整体当中去才能获得永恒。
【相关拓展】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春水》冰心(3)【写作素材】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角度点拨】1、音乐具有感天动地的力量。
【相关拓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箜篌引》李贺(4)【写作素材】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角度点拨】1、自然是人们心灵的最后的栖息地,失意彷徨时,向自然寻求心灵的寄托,耳得目遇之乐,实为心得之乐;2、君子所取,取之有道,用之亦有道。
【相关素材】阳春假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四、始得西山宴游记1.构思与主题作者以极细腻的笔触,摹写了西山的“怪特”――高大险峻、辽阔无际,和游览过程的情趣,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融合的境界。
表达到作者处困忘忧的超脱明达的精神世界。
2.片断赏析第2段赏析:因坐法华寺,始指异西山――形成对比过、缘、斫、焚、穷、攀援、箕踞……将游览过程动态显现,表达了急切的心情与游历的情趣在西山与其它山的对比中,作者感到西山之雄伟壮丽、辽阔奇特,充满了情趣与乐趣,产生了人与西山物我两忘、乐而忘忧的情怀与境界。
3、写作素材提炼(1)【写作素材】始得西山宴游记【角度点拨】1、遇见西山才开始真正的宴游,人需要有了解自己的知己,生活才会丰富多采。
2、获得只有在辛苦寻觅之后才会真正让人们体会到惊喜和快乐。
【相关素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写作素材】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角度点拨】酒是传达喜悦的媒介,更是疗治伤痛的良药。
悲时、乐时、聚时、别时均以酒抒怀。
【相关拓展】“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
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苏轼《洞庭春色》)古时诗人借酒激发诗兴,解忧消愁,故称酒为“钓诗钩”、“扫愁帚”。
(3)【写作素材】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角度点拨】追求真理的高峰,追求道德的高峰,并非轻而易举,需要矢志不移的勇气。
【相关拓展】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钴鉧潭西小丘记》五、《六国论》1、构思与主题本文是一篇史论,主要论述战国时期(前475一前221)“七雄”中除秦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历史教训,借题发挥,以古讽今,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
2、片段鉴赏第4段赏析: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
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
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
如果删去第6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六、《阿房宫赋》1、构思与主题杜牧的《阿房宫赋》在历史记载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写成的。
敬宗李湛16岁时继位为君,一为君就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沉洒于声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杀害,可见这篇“赋”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2、片段鉴赏第1段赏析: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