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的现代语文教育价值
第32讲:《唐诗三百首》-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第32讲:《唐诗三百首》(解析版)孙洙(1711—1778),字临西,一字芩(qín)西,号蘅塘,晚号退士,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
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中举,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出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中进士,以后历任顺天府大城县知县、直隶卢龙县知县、山东省邹平县知县、江宁府学教授等职。
孙洙能诗善文,有《蘅塘漫稿》《异闻录》等著作传世。
【主要内容】《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2016年版)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3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七言古诗28首,五言律诗80首,七言律诗53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乐府39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该书分为8卷,入选诗歌按照体裁的不同,分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六类,乐府诗附入各体之后。
选本中所收的诗歌题材广泛,涉及政治经济、边塞行旅、宫闱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沉、隐逸山林等多方面的社会生活,书中汇集了唐代诗歌中脍炙人口、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又力图反映出不同作者各自的诗歌风貌。
在这些作品中,能读到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士人情怀,也能感受到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隐逸之风;有慷慨激昂的壮志,也有落寞黯然的愁肠,还有婉转低回的心曲。
【艺术特色】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诸体完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
在唐诗的普及和流播过程中,历史唐诗选本难以胜数,其中流传最广、在中国民间影响最大的是《唐诗三百首》。
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
l.唐诗数量适中,均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
清代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300余首,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因篇幅适中、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优点,成为流传最广的唐诗普及读本。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读书吧必读书《唐诗三百首》导读、阅读检测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读书吧必读书《唐诗三百首》导读、检测及答案卷首语2019年秋学期开始,教育部统编教材正式走进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课堂。
“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这么一句话。
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新教材从一到六年级语文教材,增加了《快乐读书吧》必读必考内容,很多小学读过的必读书内容,全国中考、高考这几年都有涉及。
教育部最新发文规定:中考、高考将适当涉及小学内容。
不知各位有没有关注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高考试卷,很多名著都是我们小学的必读书目!下面以四、五、六年级必读书相关中考真题为例:是我们四、五、六年级的必读书目!事实证明,孩子进入小学中、高年级以后,阅读和不阅读对成绩的影响开始逐渐显现了。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在外面上数学培训班,很多成绩较好的孩子,校内数学考试根本不相上下。
反而是语文,从低年级甚至幼儿园就能坚持有效阅读的孩子并不多。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
对于阅读少、不读书、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经不是噩梦而是审判。
教改后考察大量语文的超纲内容、考察全科素质成不知各位有没有关注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高考试卷,很多名著都是我们小学的必读书目!《唐诗宋词三百首》导读一首唐诗百读不厌,一首宋词千年传颂。
翻开《唐诗宋词三百首》,青莲居士“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带给我同样的震撼。
杜甫“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感受到了春花的鲜艳芬芳。
“宛转峨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把那种感叹时光无情的悲凉之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把对时光的不舍与感叹融入了一个个字中。
从留有浓浓墨香的唐诗宋词中,我们还能读到那浓浓的爱国情怀。
它们也许是李后主“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深沉叹息;也许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临终嘱托;又或许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的情感。
【一年级】背唐诗

【一年级】背唐诗一年级背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它们以其优美的文学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学和文化。
为了让学生亲近这些优秀的古代诗歌,一些学校在一年级就开始教学生背诵唐诗。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一年级背唐诗的话题。
一年级背唐诗的意义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优美的语言脱颖而出,通过背诵唐诗,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优美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背诵唐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增强对语言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一年级背唐诗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也有着重要意义。
唐诗以其优美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通过背诵唐诗,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里蕴藏的深刻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增强对美的追求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使他们在细微处感悟美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年级背唐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继承传统文化。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背诵唐诗,学生能够了解古代文化的渊源与辉煌,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一年级一般会学习哪些经典的唐诗。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掌握能力有限,所以一般只会学习一些简单易记的唐诗,比如《咏鹅》、《春晓》、《悯农》等。
这些诗歌通俗易懂,内容具有鲜明的特点,孩子们容易理解并且记忆的深刻。
比如《咏鹅》这首诗,就是一首非常容易理解的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它的内容简短,孩子们一听就能理解,而且还有动物的形象,对于小朋友来说更容易接受,因此这首诗非常适合一年级的孩子来学习。
关于如何让一年级的孩子更好地背诵唐诗,我们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诗歌的解读和情感内涵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高中论述类阅读:背诵不是负担是捷径唐晓敏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由过去的14篇

高中论述类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增加古诗文背诵不是负担是捷径唐晓敏①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由过去的14篇增加到了72篇。
有声音说,这为学生增加了很大负担。
其实如果概览之前的语文教育经验,背诵并不能以负担论之,反而有审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种学习的“捷径”。
②从现代语文教育本身看,背诵篇目增加的幅度很大,但若与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及民国时期的私塾教育相比,则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
传统语文教育中,学子需要也能够背诵数十万字。
唐宋以来,为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必须将《论语》《孟子》《书经》《仪礼》《左传》等40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
有些人甚至背诵的更多,如顾炎武、戴震都能够将十三经全文背诵,甚至连“注”都能背诵下来。
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他们也都有出色的背诵功夫。
国学大师姜亮夫曾谈到,他在清华国学院时,同乐会上梁启超、王国维即兴表演节目是背诵古代文学作品,梁启超背诵一大段《桃花扇》,而王国维则当即背诵了《西京赋》。
③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至少包括如下几点:④多感官参加背诵活动过程。
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读本身即是多感官参加的活动,需要同时动用眼、口、耳、脑,甚至还加上头、身体的动作。
这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早就指出:“参与接受某种印象或是一组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那么,这些印象就会越牢固地在我们的机械的和神经的记忆中扎根,同时也就会越真实地保存在记忆之中,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因此,如果一个教师想使学生牢牢记住什么东西,那么他就应该注意尽可能让儿童更多的感觉器官,如眼、耳、口、肌肉运动的感觉来参加识记。
⑤最大限度发挥儿童时期听觉记忆的作用。
背诵诗文,需要“从娃娃抓起”。
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而轻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
美学家朱光潜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五经之中,我幼时全读的是《书经》《左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通常表示“马”?A. 马B. 犬C. 羊D. 牛( )2.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诸葛亮B. 司马迁C. 杜甫D. 白居易( )3. 下列哪个词是“形声字”?A. 山B. 水C. 森D. 明( )4.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主要收录了哪个时期的诗歌?A. 春秋B. 战国C. 西周D. 东周( )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庖丁解牛B. 刻舟求剑C. 拔苗助长D. 杯弓蛇影( )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亲自撰写的。
( )2. “赋”是古代一种文学体裁,主要特点是骈文。
( )3.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4.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形式,屈原是其代表人物。
( )5.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三个高峰时期。
( )三、填空题1.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主要反映的是______生活。
2.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______撰写。
3. “建安七子”中不包括______。
4. “竹林七贤”中不包括______。
5. “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有______、______,宋代的有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论语》的主要思想。
2. 介绍一首你喜欢的唐诗,并解释为什么喜欢它。
3.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4. 介绍一位宋代的诗人,并列举其代表作。
5. 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
五、应用题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论语》中的一句话。
2. 请用古文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的一个朋友。
3. 请解释“成语”的含义,并列举三个你熟悉的成语。
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一首唐诗。
5. 请解释“对联”的含义,并列举一副你喜欢的对联。
六、分析题1. 分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并谈谈你对这些思想的看法。
学好语文必看的书

学好语文必看的书学好语文必看的书,是一个因人而异的话题,因为每个人的语文学习目标和兴趣不同。
然而,以下是一些对学好语文有较大帮助的书籍,这些书籍可以提高语文能力、扩大知识面、增强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和语文爱好者来说都是必读的经典之作。
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为主要角色,通过描绘贾府的兴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
阅读《红楼梦》,不仅可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2、《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之一,以宋江等人为主要角色,描述了他们如何在梁山泊聚义,最终归顺宋朝的故事。
这部小说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3、《围城》《围城》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小说以方鸿渐为主人公,描述了他在爱情、婚姻、家庭和事业方面的种种困境和挣扎。
阅读《围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弱点。
4、《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著的长篇小说,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通过描述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展现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和文化。
阅读《百年孤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社会状况。
5、《人类简史》《人类简史》是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所著的一部历史类著作,讲述了人类从出现到文明发展的历程。
阅读《人类简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和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
6、《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收录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唐诗。
通过阅读这些诗歌,不仅可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深入了解唐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7、《宋词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是中国古代词的经典之作,收录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宋词。
通过阅读这些词作,可以深入了解宋代社会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状况,感受词人的情感世界。
小学生唐诗启蒙教育

小学生唐诗启蒙教育
在小学生的启蒙教育中,唐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
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意象,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小学生的唐诗启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小学生是文学的初学者,他们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处在初级阶段。
而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唐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从而激发对语言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向往。
其次,唐诗启蒙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通过学习唐诗,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唐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再次,唐诗启蒙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
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
通过学习唐诗,学生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同时,唐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想象力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唐诗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唐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培养文学素养,促进审美情趣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小学生的唐诗启蒙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让他们在欣赏和创作唐诗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从而受益终身。
从小学习古诗词的好处

从小学习古诗词的好处加强古典诗词的学习,倡导一个背诵古诗词的潮流,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大有裨益。
这应该既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和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的一部分。
诗词既要从小学习,也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文化资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小学习古诗词的好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华文化中,诗教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诗教的说法是以温文敦厚的儒家价值观为基础,但学诗作为接触文化的启蒙训练则不可缺少。
古典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方面,诗词源远流长,是贯穿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元素。
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诗词至今仍活在人们的口中笔下,是所谓活的经典。
古典诗词也是深深烙印在中国人内心世界的文化积淀的核心,是中国人文化修养的基本成分。
虽然在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中国语言的变革,古典诗词创作者渐少,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未有人怀疑过。
而且,每个国人都非常熟悉一些诗词名句。
即使是受教育程度并不高的人,也能脱口而出白日依山尽床前明月光。
而像司空见惯落花流水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诗人创作的结晶,苏轼的《水调歌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是中国人审美理想的极致。
这些诗词经典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为国人所熟悉。
这种熟悉其实就是中国从古至今的启蒙教育中,诗歌作用的集中体现。
古代读书人接触文化,启蒙时最重要的基础训练是对对子,这种训练可以从一开始就掌握中文基本特色,也是接触中国诗歌的基础。
像《唐诗三百首》这样脍炙人口的选本更是明清时代的启蒙读本。
《红楼梦》中有香菱学诗的著名篇章,通过一个丫鬟的学诗经验提供了以诗作为启蒙教育的范本。
在现代中国,用古典诗词进行启蒙教育也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词是接触汉语特性最直接和最生动有效的方式,将文字较为容易理解,又脍炙人口、广泛流行的古典诗词选入小学课本,是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基本模式。
现代小学语文课本,一方面,要有今天的现代白话文;另一方面,一些诗词并不难懂,将其选入课本是非常适宜的。
《千家诗》比《唐诗三百首》更适合儿童诵读

《千家诗》比《唐诗三百首》更适合儿童诵读说起儿童诗歌启蒙读本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唐诗三百首》但在《唐诗三百首》编选之前还有一本影响力很大的诗歌读本它就是《千家诗》在当代儿童国学教育中如果选择诗歌读本与《唐诗三百首》相比《千家诗》更加适合儿童启蒙为什么呢?《千家诗》最早为宋代刘克庄编选。
现下流行的《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与明代王相《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
全书虽名“千家”,实际为22家,其中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无名作者2家,共录诗1281首律诗和绝句。
《千家诗》成书之后,在民间很流行,家家户户都要读。
古代凡是识字的人,都可以哼上几句“千家诗”,甚至在《红楼梦》里,很多人打牌搓麻将的时候,也要引用《千家诗》。
到了十八世纪,蘅塘退士孙洙认为《千家诗》内容良莠不齐,太过杂乱,于是专以唐诗为阅读对象,编出一本经典的儿童诗歌启蒙读本,即《唐诗三百首》。
从传统私塾学习写诗的角度出发来说,《唐诗三百首》选材集中,有利于模仿和写作,是极好的学习教材;但对于当代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千家诗》反而更适合作为入门级童蒙诗教的课本。
为什么呢?首先,《千家诗》更加浅显易懂。
《唐诗三百首》所收录诗歌,除了绝句和律诗之外还有大量古体诗和乐府诗,篇幅较长,并涉及到较多历史典故,对孩子们来说学习门槛较高,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背景知识。
与之相比,《千家诗》所录作品均为绝句和律诗,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更加容易吟诵。
例如高骈的《山亭夏日》,遣词造句简单,非常有利于孩子们接受——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种类型的诗句与现代语文几乎没有差异,不但易读易记,而且可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让孩子们更细致地去观察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同时也为写作文找到更多有趣的题材。
其次,《千家诗》更具有儿童视角。
《唐诗三百首》中的作品历史沧桑感较强,有丰富生活阅历的人读后会感到回味无穷。
语文教师必读书目推荐

一、语文教育史的书1、《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初版)2、《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3、郑国民教授的专著《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4、顾黄初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5、倪文锦教授等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二、语文教育大师的经典性专著1、《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的第13、14、15三卷2、《文心》3、叶先生又与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
4、《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中第二、三卷5、《国文教学》和《标准与尺度》6、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第十三封信《谈美》,《诗论》、《我与文学及其他》,《谈修养》和《谈文学》7、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作文法讲义》(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8、《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吕叔湘先生《语文常谈》10、陈原先生的小册子《语言与社会生活》11、张中行先生《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作文杂谈》(见《张中行作品集》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谈文论语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文言文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12、启功先生《汉语现象论丛》,与张中行先生以及前几年去世的金克木先生三人合著的《说八股》(中华书局1994年版)三、当代语文教育专家的论著和教学实录1、《我和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2、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请华东师大瞿葆奎老先生主持编成的《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3、于漪老师《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四种(《站大写的人字上》、《给语文教学加点钙》、《可以做得更好》、《和中学生交朋友》,2001年版)4、钱梦龙老师《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5、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的诗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6、窦桂梅《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7、胡小石教授《中国文学史讲稿》,《胡小石论文集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8、顾随先生《顾随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卷四、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论著1、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初版),《语文教改的三个浪潮》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和李维鼎的《语文言意论》,韩雪屏的《语文教育的心理原理》3、王荣生的博士论文《语文科课程论基础》,郑国民教授的《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4、《语文课程改革理论探索书系》,王尚文主编的《语文教学对话论》、李维鼎的《语文课程初论》和《语文教材别论》5、钱理群教授《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6、王栋生《不跪着教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五、阅读学、写作学、训诂学等相关学科著作1、蒋成瑀教授的《语文课读解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陈少松教授的《古诗词文吟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3、潘新和教授《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刘锡庆教授组织编写的《外国写作教学理论辑评》(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5、叶圣陶和夏丏尊《文章讲话》(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6、张中行的《作文杂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六、中西文化及其经典的介绍1、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和阅读学专家莫蒂默·艾德勃合编的《西方名著入门》(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一版)2、《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3、曹伯韩先生的《国学常识》(三联书店2002年版)4、韦政通的《中国的智慧》(岳麓书社2003年版),《中国文化概论》(同上出版社)5、《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朱熹的权威注本《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6、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左传译注》(中华书局出版)7、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读下来也不错。
高三语文文言文名篇的解读与鉴赏

高三语文文言文名篇的解读与鉴赏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高三的学生正处于全面复习阶段,掌握好文言文名篇的解读与鉴赏对于他们备战高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解读几篇文言文名篇,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文言文作品。
一、《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是史书之首,也是史学之源,经典之作。
它集中展示了司马迁作为史家和学者的自我定位和学术观念。
首先,本文有一个规范的开头,自序即序言,一般用于自我介绍和向读者交代写作动机。
此外,司马迁通过描述自己身世背景,从而使读者了解到他追求史学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全文结构分明,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二、《论语·述而》《论语·述而》是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一篇,是原文中的第五篇。
全篇由孔子和门徒之间的对话组成,通过孔子的教诲,反映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
文章表达简练,言简意赅,蕴含哲理深度。
通过对对话的解读,高三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左传·定公二十七年》《左传》是我国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历史评论性著作之一。
其中的《定公二十七年》是该书中的一篇。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审视和解读,使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文章主要围绕着齐国君主的行为展开,通过细致入微的叙述和分析,揭示了封建社会内部的权力斗争和人性的复杂性。
全文气势磅礴,用词精准,富有感染力,对高三学生研究历史有着重要作用。
四、《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瑰宝,也是一部批判封建社会的文化巨著。
通过对贾宝玉一家的生活和命运的描述,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家族衰败的原因。
全文描写细腻,情感真挚,通过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描绘,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风气和人性的复杂性。
此外,高三学生在阅读《红楼梦》时,还可以深入探讨小说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收录了唐代众多著名诗人的经典之作。
义务教育语文阅读书目

义务教育语文阅读书目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目。
一、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资源。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作品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们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二、现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是学生了解当代社会和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窗口。
《围城》、《活着》、《红高粱家族》等现代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探索,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三、科普读物科普读物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工具。
《宇宙奇迹》、《生命的奇迹》、《科学史话》等科普读物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历史类读物历史类读物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史记》、《资治通鉴》、《中国历史纪年表》等历史类读物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对历史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五、名人传记名人传记是培养学生人文关怀和人格塑造的重要素材。
《毛泽东传》、《爱因斯坦传》、《屈原传》等名人传记可以让学生了解伟人的成长经历和思想精华,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故事书故事书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想象力的重要资源。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故事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想象力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喜爱和创造力。
七、诗歌集诗歌集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材料。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现代诗选》等诗歌集可以让学生领略诗歌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培养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八、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培养学生综合知识和扩展视野的重要工具。
《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百科全书》等百科全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文化,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一、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近些年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肯定和积极、建立互相协作的学习环境、以及充分掌握小组成员的互相协作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水平。
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将从思想观念、教学安排、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并举例说明其实际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思想观念1. 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各自有差异的个体形成的小组,通过互相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个体和团体的协同发展的学习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
2.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不同之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来主导,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其中被忽略。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团队协作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份力量来为整个小组作出贡献。
这样做有助于学生获得自信,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技能,例如:沟通、竞争和分享。
3.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原则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功能是集体和个体的协同发展,涉及到大量的团队合作和交流。
在教学中,应强调以下原则:(1)宽容和尊重:每个学生都应该被平等地对待,不论文化背景、能力、性别等方面的差异。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其他人的观点。
(2) 个人自我完善: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3) 协同合作:学生应该在组内协作,互相学习和支持,共同完成任务,以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4) 互动和反馈:在互动中获得反馈,以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任务要求和解决方案。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安排1. 设定学习目标和任务从课程要求和学生能力出发,教师可以制定学习任务和目标,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向和目的,以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
2. 制定小组规则制定小组规则是为了协助学生将团队合作的标准化。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语文教育也愈发重视学生对“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树立。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担当,促进学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眼光和全球胸怀的21世纪新青年。
一、爱国意识是立足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我们应该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智慧,从而形成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
比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中华英才》、《熟读唐诗三百首》等经典著作,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情感认同。
在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时,让学生感受到其中包含的民族精神、人文情怀等因素,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爱国意识是珍惜和平、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
和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论语》、《大学》等古代经典文献,让学生明确和平与谐是中华文明的基石,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与爱和平紧密相连。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我的祖国》、《向祖国致敬》等现代文学作品,让学生深刻体会当前珍贵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和维护和平,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爱国情感的萌芽与发展。
三、爱国意识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之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感。
我们可以通过探讨《青春之歌》、《长征》等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先烈们顶天立地的大无畏精神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承担国家和民族重任的意识。
同时,我们还可以在阅读一些社会实践类的文章时,引导学生正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从而萌发爱国、报国之情。
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还能够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试论唐诗鉴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1年第11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陶行知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可见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
做为教师,努力提高学生的觉悟,让他们的道德得到很好的修养,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立志成为有为的青年就成为思想政治教师的重任。
教学多年,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教学体会,期待共同商榷。
一、多方面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社会是开放的,事物形形色色,这些都可以在思想品德课的观点中得到反映。
思想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融入社会,关心社会,更多地了解周边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文化修养,尤其是心理素质。
在思品的复习课教学中,我们可以模拟一个论坛,尝试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设置社会热点对接,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来上思品复习课,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任何一位学生都能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想,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样有利于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开放,各种答案不一而足,教师再加以引导、分析、点拨、评判。
重难点问题就可以轻松地解决了,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模拟锻炼,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师不妨选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做一巧妙安排,把这样的问题施予一个虚拟的人物,通过多媒体展示这个虚拟的人物所面临的困难,请学生给他无私的支持。
对于学生来说,帮助别人是非常快乐的,他们有一种自豪感,一般而言,帮别人就等于帮自己,在学生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帮助别人的时候,创新精神得到发展,品德修养得到了提高。
三、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走进生活社会是一所大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这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方法,而且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比如组织学生到贫困人家进行扶助,对孤寡老人进行关怀,到工厂参观等等,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能够使学生的视野开阔,使学习到的政治知识得到深刻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所学到的政治学科的理论水平,提高了素质教育和感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00字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00字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读
完这部诗集,我深受启发,感悟颇深。
首先,唐诗三百首中的诗人们对自然的描写让我深感震撼。
他们通过对山水的
描绘,表现出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例如《登鹳雀楼》中王之涣对大自然的赞美,令人感叹不已。
这些诗句让我重新审视了身边的自然环境,让我更加珍惜大自然的美好。
其次,唐诗三百首中的诗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也让我深有感触。
他们通过对人生
的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思考。
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对人生的感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这些诗句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让我更加珍惜与亲人朋友的相处。
最后,唐诗三百首中的诗人们对国家的忧虑也让我深感触。
他们通过对国家兴
衰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白居易对国家的忧虑,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的重要性。
这些诗句让我更加热爱祖国,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稳定的生活。
总之,唐诗三百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巨著,它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更加热
爱生活,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传承和发扬唐诗的精神,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份美好。
成人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成人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成人高考是一种通过考试获得高中学历的途径,对于许多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来说,是实现再教育的机会。
其中,语文是必考科目之一,也是许多考生感到困惑的科目。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语文,以下是一些成人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的推荐。
一、经典诗词文选语文考试中,经典诗词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题目占有较大比例。
因此,熟悉一些经典的诗词文选是必要的。
推荐《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诗词文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艺术价值高,阅读起来既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开拓思维视野。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考试中的重点,也是许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部分。
为了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可以选择一些现代文阅读的教辅资料,如《现代文阅读指导》等。
这些教辅资料会提供一些常见的现代文阅读题目及解析,帮助考生理解现代文的语言特点和思想内涵。
三、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语文考试中,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是考察考生语言功底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
可以选择一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教材,如《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指南》等。
这些教材会详细介绍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定义、特点和运用方法,帮助考生在写作中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
四、名著阅读名著阅读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成人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部分。
推荐一些经典的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这些名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能展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五、语法和句法语法和句法是语文考试中的基础知识,也是考察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
推荐一些语法和句法的教辅资料,如《现代汉语语法》等。
这些教辅资料会详细介绍语法和句法的基本规则和常见错误,帮助考生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六、模拟试题模拟试题是考生复习的重要辅助工具,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的题型和时间限制,提高应试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如《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集》等。
这些模拟试题会根据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提供一些典型的考题和答案解析,帮助考生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幼儿园语文教育案例-唐诗三百首

幼儿园语文教育案例-唐诗三百首案例一:唐诗三百首在幼儿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受语文教育的地方,在这里培养孩子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幼儿园课程中,唐诗三百首是一本专门用于教授古诗词的课本,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领悟语文之美。
在幼儿园教育中,使用唐诗三百首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古代诗词的美感,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孩子们对汉字的认知。
比如,孩子通过学习《咏鹅》这首诗,可以认识到“鹅”字的写法和含义,通过与其他古文一起比较,可以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唐诗三百首,激发孩子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孩子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比如,教师可以挑选优美的诗词和孩子们一起朗读,让孩子们感受到诗词的韵律之美;或者利用唐诗三百首中的生动形象的词句,让孩子们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进行创作,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汉字的理解和认知。
正是因为唐诗三百首课本的存在,让幼儿园课程中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孩子们轻松愉悦地学习着语文知识,获得了对语言的兴趣和热爱,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案例二:唐诗三百首在幼儿园亲子阅读中的应用除了在幼儿园里进行教学外,唐诗三百首在幼儿园家庭教育中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让家庭教育成为了孩子与父母之间互动的桥梁。
在幼儿园中获得了对唐诗三百首的初步认识后,可以通过与家长一起共同阅读,进一步加深孩子对唐诗三百首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亲子阅读,孩子们既可以听到唐诗三百首的优美语言,也可以从父母的口中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在亲子阅读中,可以选取与孩子年龄相符的诗词,如《静夜思》、《七步诗》等,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唐诗三百首的韵味。
此外,也可以通过家长的带领,给孩子进行诗词朗读和角色扮演等创造性的活动,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诗词的灵魂。
唐诗三百首的亲子阅读不仅可以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让孩子们更好地领悟语言之美,也可以促进家庭间的感情交流和互动,让家庭教育成为一个非常温馨和谐的环境。
关于语文的书籍

关于语文的书籍关于语文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经典常谈》:朱自清的代表作,被视为传统文化经典入门书。
《作文教学法》:中国首部现代作文教学法专著,由梁启超完成。
《骆驼祥子》:描绘了100多年前社会变迁的镜子,展现了底层人民的命运。
《西游记》:神魔小说,描述孙悟空等人在降妖除魔和取经途中的故事。
《古书校读法》:胡怀琛所著,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学术源流和古籍源流,进而掌握读古书的正确方法。
《言文对照古文笔法百篇》:结合国文教学实践,采用100篇短小精悍的古文名作,涵盖史传、论说、札记等多种类型。
《老舍谈写作与阅读》:语文老师向学生传授阅读与写作的经验之作。
《逻辑基本知识》:语文教师和学生必备的专业普及读物,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实际需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述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突显了人的意志和毅力在克服困难过程中的重要性。
《海底两万里》:叙述了在海底探索的旅程,展现了海洋、生物和科学发现的魅力。
《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斯诺在中国的生活和观察,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也反映了斯诺独特的视角和感情。
《红岩》:描述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正义而牺牲的先进分子们的故事。
《文言的学习》:王力先生谈文言教与学,精选其20余篇谈文言教与学的文章,对深入了解古汉语相关知识,进而掌握文言教与学的正确方法具有指导作用。
《诗境浅说》:为教育儿孙而编写的唐诗鉴赏启蒙读本,以《唐诗三百首》为基础选诗,专讲唐朝律诗和绝句的作法。
《词学十讲》:龙榆生20世纪60年代在上海戏剧学院为戏曲创作研究班上课的讲义,独具特色,是词学爱好者欣赏和创作词这种艺术形式的一扇大门。
以上书籍仅供参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
语文试卷79分反思题(含答案)

语文试卷79分反思题(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汉字读音?A. 氛围(fēn wéi)B. 氛围(fēn wéi)C. 氛围(fēn wéi)D. 氛围(fēn wéi)2. 下列哪个成语的用法是正确的?A. 画蛇添足B. 画蛇添足C. 画蛇添足D. 画蛇添足3. 下列哪个句子是正确的语法结构?A.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学教材的现代语文教育价值研究——以《唐诗三百首》为例摘要: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自古以来,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就很注重诗歌的启蒙教育。
《唐诗三百首》作为近三百年来流传很广,影响巨大的诗歌启蒙教材,虽然在现在的小学教育者已经搁置不用,但是其包含的文化价值对今天的语文教育仍然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唐诗三百首》的现代语文价值:关键词:唐诗三百首;语文教育;价值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自古以来,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就很注重诗歌的启蒙教育。
这就需要很好的诗歌教材,在唐诗的选本中,影响比较大的还有一本《千家诗》,是明清两朝影响比较大的本子,今天通行的《千家诗》定型与清代,由两部分组成,由《七言千家诗》和《五言千家诗》两部分组成。
共收录了125位作者的220多篇作品,基本上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类。
作品赋予生活情趣,易于朗诵和记忆,在当时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而唐诗选本“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的,当推乾隆二十九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试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刊行后,不断得到翻刻、印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是其他唐诗选本望尘莫及的。
一、《唐诗三百首》简介《唐诗三百首》的编著者孙洙,字临西,一字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县,清康熙五十年生于无锡。
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1744年)中举,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
乾隆十六年中进士,以后历任顺天府大成县知县、直隶卢龙县知县、山东邹平县知县、江宁府学教授等职。
在任知县期间,深入民间访问疾苦,视百姓如家人父子;断案时,还没有笞责,他已先落泪,令人感悟。
为了预防灾变,他还捐私银兴修水利,以保农业丰收。
每当卸任之时,百姓攀辕哭泣,为他送行。
直至告老还乡,仍两袖清风,囊橐萧然。
孙洙编选《唐诗三百首》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
乾隆二十九年以“蘅塘退士”署名的《唐诗三百首》终告完成。
该书选入75位唐代诗人及2位无名氏的诗作共310首,刻印时又补入了杜甫的《咏怀古迹》3首。
二、《唐诗三百首》盛传不衰原因探究《唐诗三百首》自刊行以后,超过了前代所有的诗歌选集,可以说风行海内。
孙洙既不是名诗人、名选家,也不是著名的诗论家,为什么《唐诗三百首》成为家传户诵的书呢?这里做一个深入的探讨。
首先,孙洙不是只崇尚、推重某种风格的诗人的作品,也不是为评价唐诗的发展流变而选唐诗,更不是为了标举某种艺术观来选唐诗,他是为“世俗儿童就学”而编“家塾课本”才选唐诗的。
没有固定的成见,这样就能选入不同风格流派诗人的作品,和其他唐诗选本相比较,显得丰富多彩。
就作者来说,有七十七人,从皇帝到僧侣、歌女、无名氏都有,这是非常难得的。
其次,所选的作品大都明白易解,又多是脍炙人口之作,这就易于为群众接受,引起他们阅读、欣赏的兴趣。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李白的《月下独酌》,杜甫的《望月》,王维的《终南山》,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牧的《秦淮河》,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等等,都是几千年来人们众口交誉的佳作。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这部书选在清代中叶,入选的差不多都是经过一千多年淘汰的名作,差不多都是历代公认的好诗。
”人们“吟咏欣赏,收到陶冶性情的益处。
”再次,古今诗体兼收,诗体比较完备。
孙洙鉴于《千家诗》“止五、七律、绝二体”,“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做,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孙洙原序)。
其中孙洙承袭郭茂倩《乐府诗集》的观点,另立“乐府”一项,也与唐诗其他诸家选本有所不同。
当然,孙洙没有选五、七言排律,似乎是美中不足。
不过,作为“家塾课本”的《唐诗三百首》,不选排律,也并不是什么特别的短处。
就各体诗所选的数量来看,比较适中,反映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各体诗的发展情况。
其中,五言律诗比七言律诗多,七言绝句比五言绝句多,其实这也并不是孙洙的个人偏好,而是从唐诗各体诗发展的情况着眼的。
第四,题材较为广泛、匀称,没有单调琐屑的弊端。
入选的诗篇中,有的反映时代动乱,人民贫困,如元结的《贼退示官吏》;有的抒发怀才见弃,抱负不能施展的愤懑,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有的抒写不愿同流合污,坚持高尚操守的情怀,如杜甫的《佳人》;有的描写悠游山林,欣赏自然美景,如韦应物的《东郊》;有的是反映征戍士卒之苦和描绘边塞风光,如王昌龄的《塞上曲》;有的是感时伤怀,慨叹飘零,如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有的是表现羁留异地,深切怀乡,如韦应物的《夕次盱眙县》;有的是描写宫怨、闺愁,如李白的《玉阶怨》;有的是题画和描写音乐,如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等等。
通过这些诗歌,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来洞悉当时唐代的部分社会生活。
第五,入选的诗人主要是大家、名家,和一些在唐诗发展过程中有一定影响的诗人。
这样,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同时并不是特别推重盛唐而忽视初唐、中唐、晚唐。
在七十七个作者中,初唐八人,盛唐、中唐、晚唐各二十多人。
入选诗篇比较多的有盛唐时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中唐时的韦应物、刘长卿;晚唐时的杜牧、李商隐;初唐时在诗歌发展上有过贡献的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陈子昂等的作品也选入在内。
盛唐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的王昌龄选入八首,以七言歌行见长,“发调既新,修辞亦秀”的李颀选入六首。
其他象张九龄、贺知章、高适、崔颢、岑参、祖咏、张旭等,都有代表作选入。
中唐时的诗人除韦应物、刘长卿外,其他诗人入选的诗虽然不多,但面比较宽,为人们所传诵的名作大致都有入选。
晚唐初“小李杜”而外,象许浑、马戴、温庭筠、韦庄、杜荀鹤等名家也都有作品选入。
这是其他偏于一隅的唐诗选本所望尘莫及的。
第六,入选诗篇教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和诗味。
诗歌作为语言艺术,必须有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激情,优美的意境,浓郁的诗味,才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诗品序》)。
在孙洙选编《唐诗三百首》之时,正是王渔洋的神韵说、陈德潜的格调说、袁子才的性灵说风靡一时之时,他博采众长,荟萃其美,甄选唐诗。
所以,入选的诗篇,既有比兴言志,情致婉转的佳作,如张九龄的《感遇》;也有想象奇绝,扣人心弦的名篇,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还有描绘边塞奇丽风光,雄伟壮阔的篇章,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也还有感情深沉,忧国忧时的名作,如杜甫的《春望》、《登岳阳楼》;还有诗中有画,给人美感的诗篇,如王维的《终南山》、《过香积寺》;也还有叙事生动,曲尽其妙的长篇巨制,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更还有深曲隐晦,但有一种朦胧之美的作品,如李商隐的《无题》诗。
还有众多的好诗,不能一一列举。
正由于孙洙在选诗时不局限于某一家的标准,独具慧眼,重艺术、重诗味,因而使《唐诗三百首》两百多年来拥有广大的读者。
三、《唐诗三百首》的现代语文教育价值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最璀璨的明珠。
流传到今天有1000多年历史,人们依然传诵它,赞美它。
许多父母学把唐诗作为家庭启蒙教育的教材。
唐诗中的律诗﹑绝句,短小精悍,而且合辙押韵,琅琅上口。
通过背诵唐诗,可以使儿童从小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对孩子进行诗歌的启蒙,兼以认字以及前代社会的了解。
而作为一本选编精良,流传甚广的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对今天的语文教育也有许多价值可以挖掘:(一)﹑可以锻炼儿童的记忆力。
唐诗有些篇章与儿歌相似,孩子记忆能力好,很容易背会。
一般儿歌,艺术性差;唐诗中不少篇章,艺术性﹑思想意境均佳。
常背一点唐诗,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二)﹑可以使孩子受到美感的熏陶。
唐诗中有不少篇章都写得很美,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再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都写得富于诗情画意,多让孩子读一读,背一背,可以受到美的陶冶,有利于身心健康。
(三)﹑可以为孩子将来学习汉语打下基础。
诗歌中,既有不少儿童不认识的字,又有许多语法现象,学龄前阶段背些诗歌,可以使和童提前接触汉语知识。
不少人文学修养好都与他们从小接触过唐诗有关。
(四)﹑可以使孩子了解一些历史知识。
唐诗是古代的文化,在给孩子讲解唐诗时,可以随着讲解,使孩子自然而然地懂理一些历史知识。
这比单纯地讲历史,更容易受到儿童欢迎。
有的家长可能担心,有些诗句,孩子是听不懂。
不懂也不要紧。
有位教育家讲得有道理,对孩子们来说,不大懂的东西可能像块冰,孩子吞进肚里后,自己会化的。
不过,花的时间有长有短。
总的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诗的理解越来越深。
这与让学生死记硬背课就不一样:它对孩子无思想压力,其目的是利用儿童良好的记忆潜力,使之不致浪费。
结语: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试验并广泛推进,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必将引起教材、教育理念、教学理念、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等一系列深层次的变革。
在教材中,古代诗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一变化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对如何保持民族精神和风格的反思结果。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创新能力,其中的重,最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新时代培养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又富有开拓创新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一代新人。
参考书目:[1]孙洙.唐诗三百首.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