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影像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脑出血是指脑组织内发生的血液的非创伤性渗出,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对于脑出血的诊断,影像学是一种重要的辅段。
本文将介绍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特点。
1. CT扫描CT扫描是脑出血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脑出血在CT图像上呈现为高密度灶,通常呈不规则形状,其密度较周围正常脑组织高。
脑出血的密度与出血的时间有关,早期出血密度高,时间久远的出血密度逐渐降低。
通过CT扫描可以确定出血部位和范围,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对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2. MRIMRI是另一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比于CT扫描,MRI能够提供更加详细的软组织解剖信息,并能够对脑出血的不同期别进行更准确的分析。
MRI图像上脑出血呈现为低信号灶,通常在T1加权图像上呈现高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呈现低信号。
MRI还能提供血管影像学信息,帮助评估出血的原因和有无血管畸形。
3. 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是一种能够直接观察脑血管情况的影像学检查。
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在血管内部产生高密度影像,从而能够观察到血管的位置、形态和管腔情况。
脑血管造影对于评估脑血管病变、血管畸形以及出血的原因十分有帮助,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诊断信息。
4. 磁共振血流成像磁共振血流成像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方法,能够评估脑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
通过获得动态血流信息和灌注参数,可以提供脑出血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对脑代谢和供血不平衡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磁共振血流成像能够辅助判断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预后。
,影像学在脑出血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脑出血的部位、范围、时间和严重程度等信息。
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有其特点和适应症,结合临床病史和体征,能够提高脑出血的准确诊断率,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指导。
但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诊断仅为辅段,最终的诊断和治疗还需结合临床医生的判断和实际情况来进行。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范围2.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性2.1 脑出血的定义2.2 影像学诊断的作用2.3 影像学技术的发展3.影像学诊断的常见方法3.1 头颅X线摄影3.2 脑电图(EEG)3.3 磁共振成像(MRI)3.4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3.5 脑动脉造影3.6 脑血管超声4.影像学诊断的步骤4.1 临床表现与病史的分析 4.2 初步筛查4.3 病变的定位与分型4.4 病变的定性与定量分析5.脑出血的影像学特征5.1 磁共振成像5.1.1 T1加权成像5.1.2 T2加权成像5.1.3 弥散加权成像5.1.4 磁共振灌注成像5.2 磁共振血管成像5.3 脑动脉造影5.4 脑血管超声6.影像学诊断的注意事项6.1 临床与影像学的综合分析6.2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6.3 影像学检查的限制与局限性附件:- 头颅X线摄影影像示例- 脑磁共振成像示例- 脑磁共振血管成像示例- 脑动脉造影影像示例- 脑血管超声影像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 影像学诊断:医学影像学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头颅X线摄影:使用X射线技术对头颅进行拍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脑电图(EEG):通过记录头皮脑电活动来评估大脑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
- 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共振原理对身体组织进行成像的一种高分辨率检查方法。
-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利用磁共振原理对血管进行成像的一种检查方法。
- 脑动脉造影:通过向血管内注入放射性对比剂并进行X线摄影来评估脑动脉血流情况的一种检查方法。
- 脑血管超声:利用超声波对脑血管进行成像和诊断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1.引言脑出血是指血液在颅内异常破裂引起的出血现象。
影像学检查是鉴别脑出血和其他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出血的常见影像学表现。
2.CT扫描表现脑出血在CT扫描中呈现为高密度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高密度灶的圆形或椭圆形影像区域,代表活动出血●高密度灶的环状影像区域,代表早期出血结果较快的溶血●高密度灶的斑点状影像区域,代表早期出血●高密度灶的近圆形影像区域,代表慢性出血3.MR扫描表现MR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脑出血影像学表现:●T1加权像上,急性出血呈现为高信号区域,亚急性出血呈现为低信号区域,慢性出血呈现为略高信号区域。
●T2加权像上,急性出血呈现为高信号区域,亚急性出血呈现为混杂的高低信号区域,慢性出血呈现为稍低信号区域。
●弥散加权成像(DWI)可用于检测脑出血的早期变化,呈现为高信号区域。
4.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脑出血的原因,如动脉瘤、动脉瘤破裂等。
常用的血管造影技术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血管造影(CTA)。
5.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可以非侵入性地显示脑出血相关的血管异常,如动脉瘤、狭窄等。
6.PET扫描表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可用于评估脑出血后的脑组织功能和代谢状态。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CT扫描影像示例附件2、MR扫描影像示例附件3、血管造影影像示例附件4、磁共振血管造影影像示例附件5、PET扫描影像示例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动脉瘤:血管壁异常扩张形成的局部扩囊病变。
●溶血:血液异常溶解,释放出大量游离血红蛋白,导致局部出血环状影像区域的形成。
●脑组织功能:指脑部神经元和细胞的正常运行和交流能力。
●代谢状态:指脑部细胞和组织的能量代谢和化学反应状态。
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今天帮助考生整理关于神经系统影像诊断之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外伤、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畸形、动脉瘤及肿瘤等。
颅内出血的部位包括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内及脑室内血肿。
血肿及伴发的脑水肿引起脑组织受压、软化和坏死。
血肿演变分为急性期、吸收期和囊变期,各期时间长短与血肿大小和年龄有关。
【影像学表现】CT检查:急性期血肿呈边界清楚的肾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均匀高密度影,周围水肿带宽窄不一,局部脑室受压移位。
破入脑室可见脑室内积血。
吸收期始于3~7天,可见血肿周围变模糊,水肿带增宽,血肿缩小并密度减低,小血肿可完全吸收。
囊变期始于2个月以后,较大血肿吸收后常遗留大小不等的囊腔,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MRI检查:脑内血肿的信号随血肿期龄而变化。
急性期血肿T1WI 呈等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显示不如CT清楚;亚急性和慢性期血肿T1WI和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囊肿完全形成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边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所致的低信号环,此期MRI探测比CT敏感。
在临床工作中有些病例脑内出血的信号变化可能与之不符,可能的原因是:(1)个体差异;(2)出血确切时间很难认定;(3)病灶有反复出血;(4)病灶的大小差别;(5)在不同的场强下血肿的MRI信号演变可有差异。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典型的CT、MRI表现和严重的临床症状,脑出血容易诊断。
CT和MRI在脑出血上有很强的互补作用,为脑出血不同时期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帮助。
临床症状不明显的脑内出血在吸收期时CT检查可能为等密度,需和肿瘤鉴别。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一、介绍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其影像学表现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包括其常见的影像学特征、分类和定位。
二、影像学特征1·CT扫描脑出血在CT扫描上呈高密度灶,常呈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密度高于周围的脑组织,且通常在出血后数小时内可见。
血肿周围可有占位效应,表现为脑组织受压。
根据出血的年龄,CT表现可分为新鲜出血期(高密度)、亚急性期(高密度与低密度混杂)和慢性期(低密度)。
2·MRIMRI可提供更详细的脑出血图像,并可以区分血肿的不同阶段。
T1WI上,新鲜出血区呈高信号,亚急性期血肿为高低信号与高信号混合,慢性期血肿为低信号。
T2WI上,新鲜出血区呈高信号,亚急性期血肿呈高信号,慢性期血肿呈低信号。
同时,MRI还可通过增加脑出血局部血流灌注的动态对比增强扫描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进一步评估血肿的性质和影响范围。
三、分类根据出血的部位和病因,脑出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股沟出血:发生在大脑股沟的出血,常见于高龄患者和高血压患者。
2·脑内出血:发生在脑实质内的出血,可分为深部出血和浅部出血。
●深部出血:发生在基底节、内囊等部位,常见于高血压。
●浅部出血:发生在大脑皮质、白质交界处,常见于颅脑外伤。
3·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在蛛网膜下腔的出血,常由脑动脉瘤破裂引起。
4·脑室出血:发生在脑室内的出血,常见于颅脑外伤和脑动脉瘤破裂。
四、定位定位是脑出血影像学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血肿的位置可以推断出血源的部位和病因。
1·血肿位于大脑股沟:可能存在大脑股沟出血。
2·血肿位于基底节、内囊等部位:可能存在深部出血。
3·血肿位于脑皮质、白质交界处:可能存在浅部出血。
4·血肿位于脑室:可能存在脑室出血。
附件:本文所涉及的影像示例图片。
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
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一: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1.1 CT影像表现脑出血的早期CT表现为高密度灶,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增高,可在血肿周边见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
血肿边缘呈现出模糊不清或锯齿状,有时可见到血肿内的血凝块。
随着时间推移,血肿可出现明显的低密度区,代表血红蛋白降解产物的吸收。
1.2 MRI影像表现脑出血的MRI表现较CT更加敏感。
早期可显示出T1加权像上的高信号区,T2加权像上的低信号区以及血肿周围的脑水肿。
随着时间推移,血肿逐渐降解,T1加权像上的信号强度逐渐减弱,T2加权像上的信号强度逐渐增加。
同时,还可通过MRI进行血肿的定位和评估其大小。
二: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2.1 CT影像表现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为局部脑实质密度降低,即灰质与白质的密度差减小,同时伴有脑水肿。
时间推移后,梗死灶的密度可进一步增高或恢复正常,梗死灶周围可出现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破裂引起的弥漫性造影剂渗漏。
2.2 MRI影像表现脑梗死的MRI表现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
早期可显示出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的高信号灶,这些信号改变代表了梗死灶周围的水肿和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随着时间推移,T1加权像上的信号强度逐渐降低,T2加权像上的信号强度逐渐增加。
同时,还可以利用MRI进行梗死灶的定位和评估其大小。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影像图像法律名词及注释:1. 脑出血:指血管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脑组织,并在局部区域形成血肿的疾病。
2. 脑梗死:指脑血供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和坏死的疾病。
3. CT(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计算机对通过人体的X射线进行多个方向的扫描,重建出人体结构的图像。
4. MRI(磁共振成像):借助于强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扫描,高分辨率的图像。
脑出血的影像与临床PPT课件
01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畸形、颅内肿瘤 等是常见病因。
02
病理
脑出血后,血肿形成和扩大可导致颅内压升高, 压迫脑组织,引发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
诊断
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可确诊脑出血,同时可了 解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情况。
康复训练
肢体功能训练
针对偏瘫或不完全瘫 痪的肢体进行康复训 练,包括关节活动、 肌肉力量训练等。
语言康复
对于失语或语言障碍 的患者进行语言康复 训练,包括口语、听 力、阅读和书写等方 面的训练。
认知康复
针对认知障碍的患者 进行康复训练,包括 注意力、记忆力、思 维等方面的训练。
心理康复
对于情绪障碍的患者 进行心理康复训练,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增强自信心。
03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
出血灶的影像学特征
01 高密度影
CT扫描时,出血灶表现为高密度影,这是因为血 液中的红细胞密度较高。
02 形状不规则
出血灶的形状通常不规则,边界模糊,这是因为 出血是快速发生的,没有时间形成规则的形状。
03 占位效应
出血灶在颅内占据一定的空间,导致周围脑组织 受到压迫,产生占位效应。
预后评估
01
02
03
评估指标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 高血压病史、出血部位、 出血量、并发症等指标。
评估方法
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 检查、神经功能评估等方 法进行预后评估。
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 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 预后。
THANKS
感谢观看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脑出血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及早发现和准确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影像学诊断是脑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过程及其细节。
二、头颅MRI扫描⒈扫描序列选择头颅MRI扫描可采用T1加权和T2加权序列,以及T2和灵敏度加权序列,用于检测出血灶、病灶边缘和周围组织的改变。
⒉出血灶形态通过MRI图像分析出血灶的形态特征,如大小、形状、位置等,对确定出血类型和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⒊出血灶密度通过MRI图像的灰度值分析出血灶的密度,并与正常脑组织进行对比,判断出血灶的程度和性质。
⒋周围组织变化除了检测出血灶外,MRI图像还可观察周围组织的变化情况,如水肿、占位效应等,这些信息对于全面评估脑出血的病情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三、头颅CT扫描⒈扫描参数与序列选择头颅CT扫描可采用不同参数和序列,如普通CT、增强CT、螺旋CT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扫描方式。
⒉出血灶密度通过CT图像的灰度值分析出血灶的密度,并与正常脑组织进行对比,判断出血灶的程度和性质。
⒊出血灶形态和位置通过CT图像分析出血灶的形态特征,如大小、形状、位置等,对确定出血类型和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⒋去除钙化影响钙化灶对CT图像的识别和分析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在分析前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如去除钙化影响或进行相应的校正。
四、其他影像学检查除了头颅MRI和CT扫描外,还可以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来评估脑出血的情况,如脑血管造影、超声检查等,具体根据患者情况和临床需要来决定。
附件:⒈脑出血影像学报告范例⒉头颅MRI和CT扫描图像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⒈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的缩写,一种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图像的医学影像学技术。
⒉CT: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的缩写,是一种利用X射线与计算机进行断层成像的影像学技术。
208脑出血医学影像学
急性期血肿
T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等/略低信号,T2WI低信号,周围可见水肿
部分脱氧血红蛋白,顺磁性,磁敏感效应,缩短T2值
亚急性早期血肿
T1WI、T2WI周围高,中心低信号
细胞内脱氧血红蛋白氧化成正铁血红蛋白,从外周向中心进展; 顺磁性,信号改变T1、T2周围高,中心低/等信号
亚急性晚期血肿
T1WI、T2WI均为高信号,水肿轻
红细胞溶解出现游离正铁血红蛋白,顺磁性, 血肿在T1、T2均为高信号
慢性期血肿
2-3周
>3周
正铁血红蛋白演变为含铁血黄素 周边向中心进展
血肿信号特点总结
分期
时间
影响信号 含磁敏感物 T1WI 成分 位置 质
T2WI
超急性期 <6h
细胞内
急性期 7-72h 细胞内
亚急性期
早 期
晚 期
慢性期
3天-6天 1-2周 2周后
概述
脑出血: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 出血部位:可发生于脑实质内、脑室内和蛛网膜
下腔,也可同时累及上述部位 原因:儿童/青少年:脑血管畸形出血
中年:动脉瘤破裂出血 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
起病急,发展快 剧烈头痛,头晕,恶心,昏迷呕吐;并逐渐出现一侧
肢体无力,意识障碍等 定位体征与出血部位有关
病理
出血部位:常见于基底节、大脑半球、脑干、小脑 病理分期: 1、超急性期(≤6h):红细胞完整-含氧血红蛋白-
3h后出现灶周水肿 2、急性期(7-72h):氧合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
白-灶周水肿、占位效应明显
病理
3、亚急性期(3天-2周):从外周向中心发展 早期(3-6天):细胞内脱氧血红蛋白—正铁血红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1:诊断目的1.1 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脑出血1.2 确定脑出血的类型和位置1.3 评估脑出血的程度和严重程度1.4 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2:影像学检查方法2.1 头颅CT2.1.1 线性加速扫描2.1.2 多层螺旋CT扫描2.1.3 弹性体公式重建2.1.4 CT灌注成像2.2 头颅MRI2.2.1 T1加权像2.2.2 T2加权像2.2.3 液体衰减和抑制像2.2.4 弥散加权成像2.2.5 磁共振血管成像2.3 脑血管造影2.3.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3.2 磁共振血管造影3:影像学表现3.1 一般表现3.1.1 血液聚集3.1.2 血肿形成3.1.3 周围水肿3.2 脑出血分型3.2.1 出血性梗死3.2.2 原发性脑出血3.2.3 继发性脑出血3.3 脑出血的位置及分布3.3.1 脑幕下脑出血3.3.2 脑幕上脑出血3.3.3 脑室脑出血3.3.4 深部脑出血3.4 影像学特点3.4.1 形态特点3.4.2 信号特点3.4.3 强化特点3.4.4 血管特点4:影像诊断价值4.1 初步诊断4.2 鉴别诊断4.2.1 与脑梗死的鉴别4.2.2 与占位性病变的鉴别4.2.3 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4.2.4 与少见疾病的鉴别5:附件附件:头颅CT影像附件:头颅MRI影像附件:脑血管造影影像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脑出血: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溢出至脑组织间的一种疾病。
分为原发性脑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
6.2 头颅CT: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以X射线为基础的医疗成像技术,用于诊断脑部疾病。
6.3 头颅MRI:头颅磁共振成像,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对脑部进行成像,具有高分辨率和较好的软组织对比度。
6.4 脑血管造影:通过给患者注射比亚碘酸盐等造影剂,利用X射线或磁共振技术观察脑血管系统的影像。
6.5 血液聚集:脑组织内血液堆积形成的局部高密度区域。
6.6 血肿形成:血液聚集引起的局部脑组织水肿。
脑出血影像
精品课件
1
脑出血的影像诊断
分类:1)外伤性 2)非外伤性(自发性):原发性 继发性
病因:1)高血压 2)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
脑淀粉样血管病变、A瘤、 AVM、瘤卒中、 Moyamoya、夹层A瘤、梗死后出血、抗凝或 溶栓治疗等
精品课件
2
脑出血CT表现
CT诊断脑出血相当可靠,血肿呈特征性 的高密度,还可发现临床表现不明显的 小血肿。
精品课件
29
海绵状血管瘤
精品课件
30
肿瘤卒中
精品课件
31
肿瘤卒中
精品课件
32
肿瘤卒中
精品课件
33
动脉瘤致脑内出血
精品课件
34
动脉瘤致脑内出血
精品课件
35
隐匿血管畸形
精品课件
36
隐匿血管畸形
精品课件
37
静脉畸形
精品课件
38
AVM出血
精品课件
39
小脑上动脉AVM脑出血
精品课件
40
梗塞后出血
按病程分为:
急性期1W内
吸收期2-8W 囊腔形成期9W后三期。
精品课件
3
脑出血CT
急性脑出血CT表现:呈圆形或不规则的 高密度影,后者乃为血红蛋白的反映, 血肿边缘光滑或呈锯齿状,中心密度更 高更均匀,周围可有血管源性水肿。可 以破人脑室系统,但一般不进入脑池。 常不强化。
精品课件
4
脑出血CT
现在各家一般使用高场强(1.0T以上)的 核磁扫描仪,分期也逐渐统一,使得脑 出血MRI的诊断有了统一标准。
高场强脑出血MRI信号反映了血肿的病理 演变规律,即含氧血红蛋白(HBO2)- 脱氧血红蛋白(DHB)-正铁血红蛋白 (MHB)-含铁血黄素的变化。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⒈引言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脑出血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⒉脑出血的分类脑出血可分为原发性脑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两大类。
原发性脑出血包括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出血等。
继发性脑出血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病变或外伤等因素引起。
⑴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出血类型。
影像学表现为血肿形态不规则,位于基底节区域。
血肿周围可见半月形低密度区,与周围脑组织的水肿有关。
受压的脑室呈扩张状态。
⑵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出血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出血是比较常见的继发性脑出血类型。
影像学表现为血肿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动脉瘤周围。
血肿内可能可见钙化灶。
破裂的动脉瘤本身也可显示在影像上。
⒊影像学检查技术脑出血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头颅CT和头颅MRI。
头颅CT是快速、准确、广泛应用的检查方式,可明确出血部位和范围。
头颅MRI对于早期脑出血的诊断敏感性更高,可以显示更细微的白质变化。
⒋影像学表现分析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出血中存在差异,下面将对不同类型的脑出血的影像学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⑴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血肿形态、出血部位、血肿周围的低密度区和脑室的扩张等方面的特点。
具体分析如下:●血肿形态: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形态通常不规则,呈现不规则的团块状。
血肿内部密度较高,边界清晰。
●出血部位:高血压脑出血常位于基底节区域,包括壳核、尾状核和内囊等部位。
●血肿周围的低密度区:高血压脑出血周围可见半月形低密度区,与周围脑组织的水肿有关。
●脑室的扩张:由于出血物堵塞或破裂血管直接进入脑室,高血压脑出血时可导致脑室的扩张。
⑵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出血的影像学表现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出血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血肿形态、动脉瘤的显示以及血肿周围的特点等方面。
脑出血及脑梗塞CT、MRI影像判读
21
2020/7/4
MR的扩散加权成像
男,64岁。一侧肢体无力。 发病8.5小时
22
2020/7/4
女,67岁。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7小时。
23
2020/7/4
脑血管病—脑梗塞MR表现
❖ 亚急性期:1d~2w,水肿进一步加重,占位效 应明显,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3w, 梗塞区周围出现新生血管,增强扫描可见脑 回样强化,是梗塞处于亚急性期的特征表现。 亚急性期病变在DWI上仍为高信号。
❖Hemorrhagic Stroke: less common, far more likely to be fatal. They occur when a weakened blood vessel in the brain bursts, result in bleeding inside the brain that can be difficult to stop.
男性, 51岁。
20
2020/7/4
脑血管病—脑梗塞MR表现
❖ 超急性期(6h内):神经细胞处于细胞毒性水 肿阶段。T1WI偶可见脑回肿胀,脑沟变浅、 消失等征象,T2WI改变不明显。DWI可明确 显示细胞毒性水肿的存在,在DWI上表现为 明显的高信号。
❖ 急性期(6-24h):出现血管源性水肿和血 脑屏障的破坏。由于病变区水分的增加,造 成T1和T2时间的延长,这是MRI较CT早显示 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基础。此期DWI表现为显 著高信号。
度,轮廓清楚,周围可有水肿带及占位效应。
2. 约3~7天后,血肿从周边开始吸收,CT表现 为血肿周围变模糊,水肿带增宽,高密度血 肿缩小,密度减低。
3. 2月后近于脑脊液密度。
脑出血影像学课件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
脑出血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影像学诊断脑出血影像学诊断简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其诊断和治疗需要依赖于影像学技术。
影像学诊断能够直观地显示出脑出血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脑出血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方法。
影像学表现1. CT 表现- 经典的脑出血CT表现是在脑组织中有明确的高密度区域。
这种高密度区域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
- 脑出血的密度高于脑组织,但低于骨头。
,在CT图像上脑出血通常呈现为高密度影。
- 脑出血的灶周边常常可见有水肿表现,即所谓的“套套征”。
- 大面积、严重的脑出血可能导致脑室扩大,脑沟回变窄。
2. MRI 表现- MRI对于脑出血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在MRI图像上,脑出血通常呈现为低信号强度的区域。
- 脑出血的边界也比较清晰,在T1加权图像上呈现为高信号强度的边缘环。
这是由于出血物周围的脂类分解产物在T1加权图像上显示为高信号强度。
- 脑出血的周边组织可能显示水肿和炎症反应,这在MRI图像上呈现为高信号强度的区域。
影像学诊断方法1. CT扫描- CT扫描是脑出血影像学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 CT扫描的优势在于其快速、准确和普遍可用。
- 在紧急情况下,CT扫描可以提供迅速的检查结果,帮助医生作出及时的诊断和决策。
2. MRI扫描- MRI扫描在脑出血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分辨率。
- MRI扫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脑出血的类型和分布。
- ,MRI还可以提供有关脑出血的潜在原因和合并症的信息。
3. 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方法,它可以用来评估导致脑出血的血管病变。
- 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血管的狭窄、扭曲和异常扩张等病变。
- 血管造影对于脑动脉瘤等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出血的鉴别诊断非常有价值。
4. 脑电图- 脑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脑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损害。
- 脑电图可以显示脑电活动的异常,如慢波和尖波等异常波形。
- 脑电图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并发症。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2
CT表现
• 急性期(包括超急性期)脑内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高 密度灶, CT值约50-80Hu,血肿周围可见低密度带环绕, 为水肿带,血肿及水肿有占位效应,造成脑室沟池受压及 中线结构移位,可并发脑疝。占位效应一般在出血后3-7 天达高峰,此时为脑水肿的高峰期。
5
MRI表现
• 急性期:红细胞内氧合血红蛋白变为脱氧血红蛋白, 为顺磁性,造成局部磁场不均匀,由于磁敏感效应加 快了质子失相位,能显著缩短T2值;血肿在T1WI为等 或略低信号,T2WI为低信号。
6
MRI表现
• 亚急性期:早期细胞内的脱氧血红蛋白渐变为正铁血红蛋 白,为顺磁性,T1WI、T2WI均为周边环形高信号、病灶中 心低信号或等信号;随着红细胞溶解,出现游离正铁血红 蛋白,脑血肿在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
8
注:HBO2(血红蛋白)
9
• 脑出血后其血肿内血红蛋白及其所含铁的性状随时间延长 而发生一系列变化,其过程大致为:氧合血红蛋白→脱氧 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
• 血肿在不同时期,信号强度不一。可分为:超急性期、急 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4
MRI表现
• 超急性期:含氧合血红蛋白,在高场强MR成像时,T1WI 呈等、T2WI呈高信号;在低场强MR成像时,T1可能为高 信号,可能与低场强设别对蛋白质的作用较敏感有关。
脑出血的CT与MRI表现
1
病理改变
脑出血的影像表现
2急性期 血肿在T1W1上呈略低或等信号,在T2W1上呈低信号。3亚急性期 亚急性早期血肿中心在T1W1上仍等信号,外周呈高信号,且高信号逐渐向中心扩展。 亚急性晚期血肿在T1W1和T2W1上均呈高信号。4慢性期血肿 慢性期早期血肿在T1W1和T2W1均呈高信号。慢性期晚期血肿在T1W1上呈低信号,T2W1高信号。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2023最新版)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对于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出血的影像学特征,包括CT扫描、MRI、血管造影等。
一、CT扫描CT扫描是最常用的脑出血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可以清晰显示出脑出血的位置、形状和范围。
脑出血在CT扫描中呈高密度灶,其密度与周围正常脑组织相比较高。
⑴原发性脑出血原发性脑出血表现为局部或弥漫性脑组织内的出血,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小动脉性出血。
(1)脑室内出血:表现为脑室内高密度区,常伴有脑室扩大。
(2)脑实质出血:表现为脑组织内的高密度区,形态不规则。
密度可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周围可出现水肿。
(3)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内的高密度血液,通常呈阴影状。
(4)小动脉性出血:表现为小血管破裂引起的局限性出血,常见于基底节和白质区域。
⑵继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是指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出血,如颅内肿瘤、动脉瘤等。
继发性脑出血的CT表现与原发性脑出血相似,但具体表现还需结合病因进行分析。
二、MRIMRI是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脑出血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与CT相比,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脑出血的形态和范围。
⑴原发性脑出血原发性脑出血在MRI中表现为T1WI(T1加权图像)上的高信号区和T2WI(T2加权图像)上的低信号区。
此外,脑出血还可在DWI (扩散加权成像)中表现为高信号区,提示脑出血的急性期。
⑵继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的MRI表现多样,取决于引起出血的具体病因。
如颅内肿瘤引起的脑出血在MRI中可见肿瘤组织内的高信号区,同时伴有周围组织的水肿。
三、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是一种直接观察血管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脑出血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插管将造影剂注入血管,然后进行X线摄影,观察血管的变化。
⑴动脉瘤性脑出血动脉瘤性脑出血在血管造影中可见颅内动脉瘤的存在,呈圆形或椭圆形影像,造影剂可渗漏出来。
图文解析脑出血影像诊断(2024)
影像表现
脑梗死在CT上通常表现为低密度影,而脑出血则呈现高密度影。在MRI 上,脑梗死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而脑出血 在T1和T2加权像上均呈高信号。
临床症状
脑梗死症状较脑出血轻微,多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等,而脑出血症 状严重,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
2024/1/30
2024/1/30
17
其他易混淆疾病分析
脑炎
脑炎在影像上可表现为脑实质的 弥漫性异常信号,与脑出血的高 密度影不同。此外,脑炎患者多
有发热、头痛等感染症状。
脑脓肿
脑脓肿在CT和MRI上表现为环形 强化的脓肿壁和中心液化坏死区 ,与脑出血的影像表现有明显差 异。同时,脑脓肿患者多有感染
病史和发热等症状。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等评估患者的生 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日常生活能 力、社会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
22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024/1/30
23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脑出血影像诊断基础知识
包括脑出血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等基础概念。
2024/1/30
影像诊断技术
详细介绍了CT、MRI等影像诊断技术在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包括各 种技术的优缺点、适应症和禁忌症等。
脑出血影像表现
详细解析了脑出血在不同时期的影像表现,包括急性期、亚急性期、 慢性期等,以及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脑出血的影像特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
介绍了脑出血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方法,以及与脑梗死、脑肿瘤等 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24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2024/1/30
学员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脑出血影像诊断有了更深入 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影像诊断技术。 学员认为本次课程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对于提高临床 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很大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MRI亚急性1期MRI
22
MRI亚急性1期MRI
23
亚急性2期MRI
24
MRI亚急性2期MRI
25
MRI
慢性期1-2m,血肿由游离稀释的MHB组
成,周边包绕含铁血黄素沉积环,T1、 T2高信号,被低信号环包绕。
26
MRI
27
MRI
脑内血肿残腔期,3m以后至数年,血肿
囊变液化,主要由低蛋白囊液组成,呈 长T1T2信号,近似脑脊液信号。 最后随着水分的吸收,仅仅遗留裂隙状 残腔,周围绕以含铁血黄素沉积形成的 低信号环。
囊性低密度,最后形成裂隙状残腔,同 侧脑室扩大,表现为失空间效应。
8
脑出血MRI
脑出血MRI
征象及MRI对脑出血的诊断 作用以前存在很大争议,但随着对脑出 血MRI信号的理解日趋深入, 已经肯定 了MRI对脑出血的诊断作用,尤其是亚 急性期以后的血肿。 过去争论的原因一是各家所用的机器场 强不同,信号不一,二是血肿分期互不 统一。
40
梗塞后出血
41
类似脑出血的动脉瘤
42
脑出血的影像诊断
1
脑出血的影像诊断
分类:1)外伤性 2)非外伤性(自发性):原发性 继发性 病因:1)高血压 2)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 脑淀粉样血管病变、A瘤、 AVM、瘤卒中、 Moyamoya、夹层A瘤、梗死后出血、抗凝或 溶栓治疗等
2
脑出血CT表现
CT诊断脑出血相当可靠,血肿呈特征性
的高密度,还可发现临床表现不明显的 小血肿。 按病程分为:
急性期1W内 吸收期2-8W 囊腔形成期9W后三期。
3
脑出血CT
急性脑出血CT表现:呈圆形或不规则的
高密度影,后者乃为血红蛋白的反映, 血肿边缘光滑或呈锯齿状,中心密度更 高更均匀,周围可有血管源性水肿。可 以破人脑室系统,但一般不进入脑池。 常不强化。
但在完整的红细胞内分布不均匀,只能 产生缩短T2驰豫效应 正铁血红蛋白(MHB)明显的顺磁性, 可缩短T1延长T2驰豫 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明显缩短T2驰豫
11
脑出血MRI
高场强条件下血肿按时相分5期 超急性期(24h内) 急性期(2-7d) 亚急性期(8-30d) 慢性期(1-2m)
14
超急性期脑出血MRI
15
MRI
16
急性期MRI
急性期(2-7d),MRI信号反映血红蛋白
的三种形式 2-4d,红细胞内的DHB,T1等信号, T2极低信号 5-7d,红细胞开始溶解,血肿周边DHB 演变为游离未稀释的MHB,T1外高中低 信号,T2低信号
17
急性期脑出血MRI
4
脑出血CT
5
脑出血CT
脑出血CT吸收期:始于第二周,随着血
色素、坏死组织和黄变液被吞噬,血肿 从高密度变为等密度或低密度,体积相 应缩小。25%左右的血肿周边可呈环状 强化。脑叶出血比基底节和小脑出血常 见,此期需于肿瘤和脓肿鉴别。
6
脑出血CT
7
脑出血CT
脑出血C现
海绵状血管瘤 脑淀粉样血管病 动脉瘤 血管畸形 肿瘤卒中
29
海绵状血管瘤
30
肿瘤卒中
31
肿瘤卒中
32
肿瘤卒中
33
动脉瘤致脑内出血
34
动脉瘤致脑内出血
35
隐匿血管畸形
36
隐匿血管畸形
37
静脉畸形
38
AVM出血
39
小脑上动脉AVM脑出血
残腔期(3m后)
12
脑出血MRI
超急性期(24h内)主要为完整红细胞内
的HBO2组成,相当于一包全血。 1期(6h内)血肿未凝结与皱缩 ,T1等 低,T2高信号 2期(6-24h)血肿内血浆吸收水分减少 缩短 T1、T2,呈等信号 接近24h的血肿内HBO2向DHB转化。
13
超急性期脑出血MRI
18
急性期脑出血MRI
19
急性期MRI
20
MRI
亚急性期(8-30d),血肿周边DHB演变为
MHB,逐渐向中心部推移,直至整个血 肿内均演变成游离稀释的MHB ,此期血 肿信号最具特征性, 8-15d ,T1、 T2均表现为外高中低信号 16-30d, T1、T2均匀高信号,血肿周边 隐约可见含铁血黄素黑线
9
脑出血MRI
现在各家一般使用高场强(1.0T以上)
的核磁扫描仪,分期也逐渐统一,使得 脑出血MRI的诊断有了统一标准。 高场强脑出血MRI信号反映了血肿的病 理演变规律,即含氧血红蛋白(HBO2) -脱氧血红蛋白(DHB)-正铁血红蛋 白(MHB)-含铁血黄素的变化。
10
脑出血MRI
含氧血红蛋白(HBO2)为非顺磁性物质 脱氧血红蛋白(DHB)为顺磁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