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装置总结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装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5525f89b8f67c1cfbd6b81f.png)
初中化学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总结一、 气体发生装置确定确定发生装置依据:1.反应物状态;2.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1、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型可用下图装置:比较三套装置的优缺点用试管装置简单,但产生气体的量少;改用长颈漏斗后添加液体方便但产生氧气流不平稳;换用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后可避免长颈漏斗的缺点。
例如:上图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2H 2O 2MnO 2====2H 2O+O 2↑注意: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适用该装置,当固液反应、液液反应需要加热时只需要再添加酒精灯即可。
如:2KClO 3MnO2====2KCl+3O 2↑2KMnO 4△====K 2MnO 4+MnO 2+O 2↑注意!使用该装置时试管口一定要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底炸裂。
二、 气体收集装置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确定的依据:密度:密度比空气大 向上排空气法 E密度比空气小 向下排空气法 D溶解性: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排水法 C引申:1.已知收集方法推测气体性质:一种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由此可以得出该气体有什么样的性质2.三种气体收集方法均可采用下图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长管进短管出2、向下排空气法:长管出短管进、3、排水法:集气瓶事先装满水,长管进短管出除此以外,该装置还常常用于洗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迁移知识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①②|A B C D E(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编号)。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装置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21cd7f1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d.png)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装置
1:原理利用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
2:药品用大理石或者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药品选用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也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还有氯化氢气体杂质。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者石灰石,因为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收集。
3:装置的选择,实验室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在制取氧气是已详细说明了。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用固液常温,收集装置用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如果用多功能瓶,应该长进短出。
4:操作步骤: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收集气体
5: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
6:检验: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则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7:经常会出现说制取一瓶纯净和干燥的二氧化碳,是提示你需要除杂和干燥,先除杂后干燥。
制取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气体杂质一般是氯化氢,常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然后用浓硫酸干燥。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c9d0d476eeaeaad1f3303e.png)
号:4O称: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考点描述: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知识点的认识】所谓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是指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第二层面,是指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
它们的具体内容分别介绍如下:第一个层面,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又分为两种和三种。
前者有“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两种装置;后者有“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三种装置。
具体如图所示:第二个层面,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具体来说是这样的:1.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即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如果是用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成上图中的“固体加热型”的装置(或直接选取该装置),来进行实验制取该气体。
如果是用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在常温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成上图中的“固液常温型”的装置(或直接选取该装置),来进行实验制取该气体。
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有:⑴在“固体加热型”的装置中,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的导管不能伸的太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
⑵在“固液常温型”的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浸在液面下,瓶内的导管不能伸的太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
2.常用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等。
如果气体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并且不与水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排水法”的装置来收集。
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上图中的上图中的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向下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
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上图中的上图中的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
气体的制备、收集以及性质实验
![气体的制备、收集以及性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d1f0812c5da50e2524d7f50.png)
气体的制备、收集以及性质实验要点:1、①主要是初中教材中常见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制备的原理、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气密性检查、收集装置以及杂质或尾气的处理装置),性质验证、实验现象、结论、操作规则的掌握。
②针对要点1进行制备和收集其他气体的迁移运用。
2、装置的设计流程(从左到右):发生---净化---干燥---收集---尾气处理3、注意的几个问题:气体纯度检验;加热顺序的先后;安全装置;装置改进问题考点梳理:1、制备的原理、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固液不需加热型气体的收集还可以采用如下装置:(请思考:收集原理分别是什么?气体如何进出?)2、装置气密性检查: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后装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①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固固加热型制气的发生装置)②将导管连接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往长颈漏斗注入水,使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数分钟后,水柱不会下降,则装置不漏气。
(固液不需加热型的发生装置)。
此外,还可将装置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观察现象,也可在胶皮管外连接一个注射器,推或拉活塞观察现象。
3、气体纯度检验: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在进行性质实验前要进行。
(可燃性气体CO和CH4点燃前也需如此)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
4、气体的净化及干燥净化即除去气体中的杂质,除杂试剂应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吸收或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制取的气体。
常见的气体净化装置有洗气瓶(图4-16-3a)和干燥管两类,干燥管有球形干燥管(图4-16-3b)和U形干燥管(图4-16-3c)。
1、洗气瓶:作用是干燥与除杂。
洗气瓶主要用于盛放液体吸收剂,连入装置时要注意气体必须进出以利于杂质的吸收。
常见除杂试剂有:①浓H2SO4:利用它的吸水性,可除去O2、CO2、H2、SO2、HCl、CO、NO2、Cl2、CH4等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氯酸钾制备氧气的实验装置
![氯酸钾制备氧气的实验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dc73f0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1.png)
氯酸钾制备氧气的实验装置通常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具体如下:
1. 发生装置:
- 试管:用于放置氯酸钾和催化剂。
- 橡胶塞:用于封闭试管,防止气体泄漏。
- 棉花:放置在试管口部,防止固体颗粒随气体飞出。
- 酒精灯:提供加热源,使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
- 铁架台:支撑固定试管和酒精灯。
2. 收集装置:
- 导管:连接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用于引导氧气流向收集容器。
- 集气瓶:用于收集氧气。
- 水槽:如果使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需要将集气瓶置于水槽中。
3. 催化剂:
- 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入氯酸钾中,可以增加反应速率。
4. 注意事项:
-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高温和化学品接触皮肤或眼睛。
- 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以防氧气浓度过高造成危险。
- 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应确保集气瓶完全充满氧气后再密封。
总的来说,通过这些装置和步骤,可以在实验室中安全有效地制备氧气。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和指导老师的指令,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实验室气体制备的基本装置和流程
![实验室气体制备的基本装置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ceaf10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e.png)
实验室气体制备的基本装置和流程实验室气体制备常用的基本装置有气体发生装置、气体纯化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和气体储存装置。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1.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所需的气体。
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有酸碱反应装置、热分解装置和电解装置。
酸碱反应装置:通过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的反应产生气体。
例如,用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生成氢气。
热分解装置:通过在一定温度下使化合物分解产生气体。
例如,热分解氢过氧化物可以产生氧气。
电解装置:利用电解过程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此装置一般由电解槽、电极和电源组成。
2.气体纯化装置:气体纯化装置用于去除气体中的杂质,以获得高纯度的气体。
常用的气体纯化方法包括吸附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
吸附法:将气体通入吸附剂床,通过吸附剂对杂质进行吸附,以获得纯净的气体。
例如,使用活性炭吸附床可以去除气体中的有机物。
冷凝法:通过冷却气体来使其中的杂质凝结,然后分离出纯净的气体。
例如,使用冷凝器冷凝水蒸气可以得到纯净的氢气。
膜分离法:利用特殊的膜材料,通过气体分子的大小、形状或亲疏水性差异来实现气体分离纯化。
例如,使用聚酰胺薄膜可以分离氮气和氧气。
3.气体收集装置:气体收集装置用于将制备好的气体收集起来以便后续实验使用。
常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有气体密封玻璃管和气体收集瓶。
气体密封玻璃管:将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气体通过管道导入到密封的玻璃管中,以保持气体的纯净和安全。
气体收集瓶:将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气体通过管道导入到气体收集瓶中,通过容积计或水位计测量气体体积,以后续使用。
4.气体储存装置:气体储存装置用于储存制备好的气体以备后续使用。
常用的气体储存装置有气体钢瓶、气体压缩机和气体冷冻罐。
气体钢瓶:将气体通过高压充入压力可调节的钢瓶中,以便长时间储存和运输气体。
气体压缩机:通过压缩装置将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以便在储存或运输中减小体积。
气体冷冻罐:将气体冷却至低温并压缩,使之液态存储,以便减小体积和增加储存时间。
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dff5eab482fb4daa48d4b2b.png)
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对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在九年级化学上册中我们学习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我们将这类知识加以总结对比,学习和掌握会更加容易和轻松。
如图:A、B为发生装置,C、D、E为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应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收集装置应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
A:适用于反应物为固体,在加热或高温下的反应。
B:适用于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
C: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的气体。
D: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的气体。
E:排水法:适用于不溶于水(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例:1、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O2,发生装置为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装置收集。
2、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制甲烷,甲烷密度比空气小,且极难溶于水。
可选择发生装置为________,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除了常见的C、D、E几种外,还有稍微复杂一点的收集装置,但原理是相同的,功能更加齐全。
如图F、GF是一个多功能装置,如果从a端进气体,空气就会从b(上口)排出,属于向上排空气法。
适合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相当于装置C的功能。
如果从b端进气体,空气就会从a(下口)排出,属于向下排空气法。
适合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相当于装置D的功能。
F中装满水后就变成G了,气体进入后排出水,属于排水法收集气体,相当于E装置的功能,因为气体的密度都比水小,水只能从a(下口)排出,所以气体只能从b进入。
例:3、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______端通入。
解析: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空气从上口b排出,所以氧气应从a端进入。
4、用G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______端通入。
解析:G为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水只能从下口a排出,所以应从b端通入氧气。
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291a60ce8762caaedd33d4de.png)
CAB abc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固(+固)][固+液]简易装置[固+液] 排水法向上 排空气法向下 排空气法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气体 氧气(O 2) 氢气(H 2) 二氧化碳(CO 2)药品 高锰酸钾(KMnO 4)或双氧水(H 2O 2)和二氧化锰(MnO 2) 锌粒(Zn )和盐酸(HCl )或稀硫酸(H 2SO 4) 石灰石(大理石)(CaCO 3)和稀盐酸(HCl )反应原理2KMnO 4 == K 2MnO 4+MnO 2 +O 2↑ 或2H 2O 2==== 2H 2O+O 2↑ Zn+H 2SO 4=ZnSO 4+H 2↑Zn+2HCl=ZnCl 2+H 2↑CaCO 3+2HCl=CaCl 2+H 2O+CO 2↑仪器装置[固(+固)]或[固+液][固+液][固+液]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 2。
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 (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放置正放倒放正放MnO 2。
化学实验中发生装置的选择(学习类别)
![化学实验中发生装置的选择(学习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5d8bb7b22af90242a995e520.png)
一、发生装置的选择: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是否需要加热)1、固体加热制备气体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把导气管浸在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如果有气泡 冒出则气密性好好。
(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中的应用高锰酸钾取氧气: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氯酸钾制取氧气 : 2KClO 3 MnO2 2KCl + 3O 2 ↑(还有一用途:木炭还原氧化铜:C+想 2CuO 高温 2Cu + CO 2↑)加热时的注意事项:1、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大约是距试管口 三分之一 处。
2、药品要斜铺在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受热。
3、试管口要 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 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4、试管内导管应稍露出胶塞即可。
如果太长,不利于气体排出。
5、停止反应时,为了安全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 ,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 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2、固液不加热型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中有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在导管出口处套上橡皮塞,用弹簧夹夹紧橡 皮塞,从漏斗中加水。
如果液面不下降 ,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中的应用双氧水制取氧气:2H 2O 2 MnO2 2H 2O+ O 2↑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CaCl 2+H 2O+CO 2↑检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 2 +C a (O H )2 ==CaCO 3↓+ H 20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长颈漏斗作用: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2、如果使用长颈漏斗,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 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使用分液漏斗时无需考虑这个问题。
3、固体药品通过锥形瓶口加入,液体药品通过分液漏斗加入。
4、优点:不需要加热气体收集装置收集装置由气体的性质决定适用情况:收集的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气体发生装置和集装置先选择的依据
![气体发生装置和集装置先选择的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add22451b9f3f90f77c61b53.png)
制取气体时装置选择的依据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固体、加热型固液混合、常温(不加热)型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性质(考虑气体的密度、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收集密度比空气小、收集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且不与空气中成份反应)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成份反应)的气体应的气体实验室制取O2O 2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排水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例题,如图:(1)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发生装置___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 _。
(2)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来收集NO。
(3),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常用锌与稀硫酸常温时反应来制取氢气,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发生装置___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 _。
(4)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常温时反应制得,则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发生装置___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 _。
5、(广安2011)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填序号)。
(2)图示中仪器①的作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实验室若用B作发生装置制氧气,则该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高考化学 黄易错点专题汇编 常见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与收集
![高考化学 黄易错点专题汇编 常见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与收集](https://img.taocdn.com/s3/m/ead7b30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e.png)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高考化学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27 常见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与收集1.下图装置可用于制取、提纯并收集表格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选项气体 a b cA NO2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B SO2浓硫酸Cu 酸性KMnO4溶液C 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D CO2稀硝酸CaCO3浓硫酸2.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化铵与熟石灰两种固体加热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
推断: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
(4)利用废弃的可乐瓶和底部有小孔的试管(试管小孔处事先放有一缝隙很小的铜网)组成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
该装置中A中应盛放________,B中应放进________,若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以通过________来实现。
3.下列选用的实验仪器或实验装置符合实验要求且安全的是( )A B C D制备Fe(OH)2实验室制备少量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备NO2测量甲烷体积4.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制NH3B.用铜片和稀硝酸制NOC.用锌粒和稀硫酸制H2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O25. 某学生想利用图中所示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①H2、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⑦NO2、⑧S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B.烧瓶是干燥的,由B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C.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⑦D.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收集⑥6.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
一、要点归纳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 和 两部分组成。 (一...
![一、要点归纳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 和 两部分组成。 (一...](https://img.taocdn.com/s3/m/85f6497fddccda38376baff0.png)
a
b
c
d
e
f
g
4、"神舟六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 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 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 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 2Na2CO3+O2。 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 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A装置中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
该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分别进行了如下 实验,请回 答下列问题: (4)某同学设计用草酸制取并收集CO的实验,装置 如下图,请你评价他的方案。
NaOH 溶液
NaOH 溶液
水
反馈练习: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写出一个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收集此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利用 该收集装置还能收集的一种气体是 。
a a
多孔隔板
b
A
B
C
D
E
(2)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 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 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多孔隔板
A
B
C
D
E
2.拓展延伸 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 集气瓶 锥形瓶 ① ,② . (2)利用上述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 O2或CO2 ,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 种气体是 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 O MnO 。 ===2H O+O ↑
初中阶段 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原理
![初中阶段 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dc2343b307e87100f69601.png)
初中阶段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原理一气体制取装置1.气体发生装置2.⏹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①)◆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将导气管的出口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握试管。
如果水中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加热时的注意事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加热结束时,酒精灯的火焰应该用灯帽盖灭。
●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大约是距试管口1/3处。
●药品要斜铺在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受热。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试管内导管应稍露出胶塞即可。
如果太长,不利于气体排出。
●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选择装置时,要选择带有橡皮塞的弯管。
⏹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②)◆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中有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在导管出口处套上橡皮塞,用弹簧夹夹紧橡皮塞,从漏斗中加水。
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不下降,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a)(b)(c)(d)四种装置。
●装置(a)的特点:装置简单,适用于制取少量的气体;容易造成气体泄漏,增加药品不太方便。
●装置(b)的特点: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装置(c)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装置(d)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希望停止反应时,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
这时由于试管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试管内的液面会下降)◆如果使用长颈漏斗,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使用分液漏斗时无需考虑这个问题。
◆选择装置时,要选择带有橡皮塞的直管。
(a)装置使用单孔橡皮塞,(b)(c)(d)装置使用双孔橡皮塞。
实验室制取氢气时的装置选择
![实验室制取氢气时的装置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597a6fb9b89680203d8252e.png)
→
向上排气法Leabharlann →→向下→排气法排水法
→
→→
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
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
多孔隔板
装置A、B、C相比较,各自的优点有:
多孔隔板
A
B
C
A的优点:可随行添加药品
B的优点:可控制反应的速率
C的优点: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二、收集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气法
收 密度:排空气法
集 装
(不与空气中其
它成分反应) 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气法
制取氢气时的装置选择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要考虑 哪些因素?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一、发生装置 固体与固体反应
发 反应物的状态
生
装
固体与液体反应
置 反应条件(加热?)
固体加热型装置
固液不加热装置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
• Zn + H2SO4
ZnSO4 + H2↑
置 水溶性: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各种收集方法的优点
• 收集纯净的气体,要用 排水 法收集
• 收集干燥的气体,要用 排空气 法收集
A
B
C
氢气的收集方法
氢氢气气难的溶水于溶水。性
氢氢气的气密的度密比度空气小。
② 向下排空气法:
A
B
C
向上向如排下果气→排如气法如气果体收果法气的集用体收密,排的集度气水密,比体法度气空从收比体气洗集空从大气气气洗→,瓶体小气用低,,瓶瓶用高内应装满水,气体→从短管进入。 处进处入进。入。
第一单元 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第一单元 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1aa8f1816fc700abb68fcae.png)
能溶 于水 密度 比空 气密 度大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收集 装置
第三部分
专题复习
净化
可用浓硫酸或 碱石灰干燥
用 NaHCO3 溶液除去 HCl,用浓硫酸干燥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 排水法或向上 方法 排空气法 将带火星的木 检验 条插入集气瓶 方法 内,若木条复 燃, 说明是氧气
用 NaOH 溶液除去 HCl 杂质,用浓硫酸 干燥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 气法
化学
第一单元 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考点归纳┃
一、气体的制取 制取气体一般考虑三个方面:发生装置、收集装 置、存放。 (一)发生装置的选择及收集装置的选择
第三部分
专题复习
1.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从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 考虑。 A 装置:固+固加热型。凡反应物为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的,均选 A 装置。 B 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凡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 要加热的,均选 B 装置。 2. 制取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从所收集的气体是否溶于水、 与空气相比密度的大小以及通常条件下是否与空气的成分反应 来考虑。 C 装置:排水法。凡难溶或不易溶于水,并与水不发生反 应的气体,均用 C 装置收集,如 O2、H2。
催化 作用。 ____________
(2)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 MnO2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 2H2O2=====2H2O+O2↑ 分解反应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____________ 催化 型是____________ 作用。 排水 (3)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____________ 法收集;氧气的密 向上排空气 度比空气大,可用________________ 法收集。
初中化学气体制取装置总结
![初中化学气体制取装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f7940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5.png)
初中化学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总结一、气体发生装置确定确定发生装置依据:1.反应物状态;2.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1、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型可用下图装置:比较三套装置的优缺点用试管装置简单,但产生气体的量少;改用长颈漏斗后添加液体方便但产生氧气流不平稳;换用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后可避免长颈漏斗的缺点;例如:上图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2H2O2错误!2H2O+O2↑注意: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适用该装置,当固液反应、液液反应需要加热时只需要再添加酒精灯即可;2、固固加热型如:2KClO3错误!2KCl+3O2↑4错误!K2MnO4+MnO2+O2↑注意使用该装置时试管口一定要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底炸裂;二、气体收集装置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确定的依据:密度: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 E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 D溶解性: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排水法 C引申:1.已知收集方法推测气体性质:一种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由此可以得出该气体有什么样的性质2.三种气体收集方法均可采用下图装置向上排空气法:长管进短管出向下排空气法:长管出短管进排水法:集气瓶事先装满水,长管进短管出除此以外,该装置还常常用于洗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迁移知识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A B C D E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编号;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2.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A B C D E⑴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 ;⑵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⑶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⑷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 ;3.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1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2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集O2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写出用此装置制备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4、充分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后得到的剩余固体是4.右图装置可用于排水法、向上向下排空气法、洗气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从a端通入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b端进气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C.排水法收集氧气,先装满水,b端进气D.给病人输送氧气,装半瓶水,a端进气,能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还可以湿润氧气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A B C D E图1 图2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若实验室对你开放,请从图1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一种你熟悉的气体;你想制取的气体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选择的收集装置是,选择此收集装置的理由是;3装置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2中选取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氨气是一4、实验室用熟石灰跟氯化铵固体共热制取并收集氨气NH3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那么制取并收集氨气的装置是 .5.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A B C D E F G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 ;②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 和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 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 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 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实验室选用C 和E 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5装置B 、C 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 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6有一名同学欲用G 装置收集H 2,则H 2应从导管口 通入;一般实验步骤及气体的净化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顺序是: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药品先固体,后液体→反应→收集气体应等到装置中空气排净后再收集;② 带小孔的隔①气体的净化原则:净化时所需气体不能参加化学反应或因溶解而损失,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净化的顺序一般是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干燥后的气体不能再通过水溶液;三、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图一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H2O2错误!2H2O+O2↑1.实验装置2.实验操作步骤: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先在锥形瓶底部加入二氧化锰然后由漏斗加入过氧化氢3收集氧气: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注意: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错误!K2MnO4+MnO2+O2↑1、实验装置2、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并固定在铁架台上3将集气瓶盛满水,盖好玻璃片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6把导管拿出水面,熄灭酒精灯实验注意事项: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5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氧气验满: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复燃则满检验: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复燃则为氧气巩固练习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只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①镁+氧气氧化镁点燃②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③碱式碳酸铜加热氧化铜+水+二氧化碳通电④水氢气+氧气2.下面甲、乙两图都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是比较甲、乙两图在收集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二者所使用的漏斗有什么不同但它们相同的地方是:①反应原理②都在漏斗中装入 ,在锥形瓶中装入 ;③都是体和体的反应,且反应加热,即都是型;甲乙延伸拓展下面的装置图也可以用来制取氧气,是分析,注射器中应该装的药品是 ,试管中装的药品是 ;写出这一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会写化学方程式的同学请把它写在后面要相信自己,使用该装置的优点是:4、已知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可以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请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制取氧气的问A B C D E a 题; ⑴分液漏斗中应盛放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盛放的物质为 ⑵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字母表达式为 ⑶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 或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优点是:;5、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实验室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用 装置用编号回答;⑵实验室用KMnO 4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用KMnO 4制氧气的实验中,如果发现试管破裂,原因可能是填操作失误方面的原因;⑶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制取甲烷的发生、收集装置可选用 和 用编号回答;⑷F 装置可收集和储备氢气,若用水将装置中的氢气排出,水应从填a 或b 端通入;6、⑴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⑵并粗略测定加热2g 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a b c dA B C为达到装置⑵的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 →→→d问题分析:①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②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
重磅-初中化学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总结
![重磅-初中化学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5ee85e376baf1ffc4fadfd.png)
初中化学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总结气体发生装置确定确定发生装置依据:1.反应物状态;2.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1、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型可用下图装置:比较三套装置的优缺点用试管装置简单,但产生气体的量少;改用长颈漏斗后添加液体方便但产生氧气流不平稳;换用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后可避免长颈漏斗的缺点。
例如:上图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2H2O+O2↑2H2O2MnO2注意: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适用该装置,当固液反应、液液反应需要加热时只需要再添加酒精灯即可。
2、固固加热型====2KCl+3O2↑如:2KClO3MnO2====K2MnO4+MnO2+O2↑2KMnO4△注意!使用该装置时试管口一定要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底炸裂。
气体收集装置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确定的依据:密度: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E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 D溶解性: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排水法 C引申:1.已知收集方法推测气体性质:一种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由此可以得出该气体有什么样的性质2.三种气体收集方法均可采用下图装置向上排空气法:长管进短管出向下排空气法:长管出短管进排水法:集气瓶事先装满水,长管进短管出除此以外,该装置还常常用于洗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迁移知识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A B C D E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编号)。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https://img.taocdn.com/s3/m/c0081f5402768e9951e73829.png)
第一种装置:
①实验室加热KClO3制O2
②实验室加热KMnO4制O2
第二种装置:
①实验室用H2O2制O2
②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
③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H2
谁能来总结一下这两种装置分别适用于在什么条件下制取气体?
第一种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时需加热,简称“固固加热型”。
第二种装置: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反应时不需加热,简称“固液不加热型”。
请大家总结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递进,得出结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板书]
2、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3、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请总结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
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气体的溶解性等
与前面发生装置的选择相呼应。
[板书]
二、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
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气体的溶解性等
我们讨论了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有时候我们在这之后还会用到气体尾气的收集装置。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处理气体的尾气呢?
通过对一种装置的多种使用方法的学习,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综合运用]对以上内容进行训练。
[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回顾,反思,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讨论得出:
燃烧法;溶液吸收法。
在教师引导下得出溶液吸收的另一种方法。
注意对不同气体不同处理方法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装置 和 收集装置
一,发生装置 决定气体发生装置的因素是 反应物的状态 和 反应条件 。
一,发生装置 决定气体发生装置的因素是
加热
和。
发生装置
固体加热 型
固液常温 型
使用范围
气密性检 查
反应物状态是固体。 反应物状态是一固。一液 反应条件是。加热 反应条件是常温 。
先插后握看气泡
训练二: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可
选择
法。原因:
。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收集二氧化
碳可用
。原因:
。
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收集氢气可
用
法。原因:
。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气体的密度 气体的密 气体难溶 于 大于 空气, 度 小于空气,水,
不与空气中的 不与空气中的 不与水发 且 成分发生反应. 且成分发生。反应 且生反应 。
二,收集装置 决定气体收集装置的因素是:
(1) 溶解性
.
(2) 密度的大小
.
万能集气瓶:
瓶中有水短管进 瓶中无水定长短: 密度大的落瓶底;(长管进) 密度小的瓶口飘。(短管进)
发生装置是
型。原因:
。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制
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型。原因 。
4,实验室用稀盐酸溶液和大理石固体制二氧化碳,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原因
。
A
B
C
以上发生装置都是 A的优点是 B的优点是 C的优点是 D的优点是 E的优点是
D
E
型。 . . . .
.
收集 方法
使用 范围
先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然后 向分液漏斗内加水,若漏斗内 的液面不持续下降,说明气密 性良好
先夹后加看液面
发生装置
型
型
使用范围 反应物状态是 。 反应物状态是 。 反应条件是 。 反应条件是 。
气密性检 查
训练一: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可选择的
发生装置是 型。原因: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可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