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
初三物理上册课件PPT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速度和时 间的关系,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 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安装器材、接通电源、释放重物 、记录数据、分析数据。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理解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 转化。
实验步骤
安装器材、接通电源、释放重物 、记录数据、分析数据。
热量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用焦耳 (J)表示。
3
温度计
测量温度的仪器,包括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 等。
热传递方式
热传导
01
通过物体直接接触传递热量的方式,如金属导热。
热对流
02
通过流体(气体、液体)的宏观运动传递热量的方式,如热水
对流。
热辐射
03
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如太阳辐射。
物态变化与热力学定律
01
02
03
04
05
物态变化:物质在不同 温度、压力条件下发生 的状态变化,包括熔化 、凝固、汽化、液化、 升华、凝华等。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 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应 用,即热量可以从一个 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也可以与其他形式的 能量相互转化,但总能 量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 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 体传递到高温物体,即 热传递具有方向性。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 零度不可能达到,即任 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以上是关于初三物理上 册课件中热学基础部分 的扩展内容,包括温度 与热量、热传递方式以 及物态变化与热力学定 律等方面的知识点。
05
电学基础
Chapter
静电现象与电荷守恒定律
静电现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2节内能和热量(共51张PPT)

原理: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 度
3.测量―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种类 体温计:有缩口、可离开人体
读数、读完要甩。
范围:35℃~42℃
今天气温十几摄氏度、人体正常体温37℃ 4.常见温度值 标态下,水的沸点100℃、冰的熔点0℃
灯发光时,灯丝温度2500℃
一、温度: 温度反映了构成物体的
13.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则(D ) A.它含有的热量增加 B.它吸收了热量 C.外界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D.它的内能增加
14、如图所示,在塞子封闭的瓶内装有少量 的水,用打气筒往瓶子内打气,观察到当塞子跳 起来时,瓶中出现了雾,解释原因。
瓶内空气对塞子做功,空气的内能减 少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珠。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 热量(Q)。 热量和内能的单位都是焦(J)。
说明: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发生热传递的 时候才有热量.所以不能用”含有”来修饰, 要用吸收或者放出来修饰
六、热值:
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 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5、质量m为的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 算公式是:
1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D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12.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 能增加的是(B )
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光放热 D.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臂部有灼热感
将已知事物跟
未知事物进行
比较根据它们
的相同或相似
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PPT

练一练
5.在下列选项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做功 实现的是(C D )
A.在炎热的夏天,在啤酒中放 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
B.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的水 被晒热
C.行驶的汽车,轮胎会变热
D.划火柴,火柴燃烧
练一练
6.对于发高烧病人,除了打针吃药,我们还 有物理方法帮助降体温。
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
分子体积是不是很小?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分子体积很小,每个分子直径大约是10-10m, 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现在 大型计算机每秒100亿次,如果人数数的速度 也达到每秒100亿次,要想数完需要80年。
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罐表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生活中扩散现象的实例
现象:
酚酞试液由外向 内逐渐变红,说 明氨分子逐渐扩 散到试管底部。
气体的扩散
液体的扩散
固体的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隙
影2.分响子热运动 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热水
课堂小结
内能的 概念
是什么因 素决定了 内能的大
小?
改变内能 的两种方 式是什么? 怎么区别?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
作用的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和分子相互
1.方法 A.热传递. B.做功
2.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
A.热传递
传递的热量来量度
B.做功
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3.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2.1热机》精品PPT优质课件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练习册中选取。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实验原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传给 水,水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驱动叶轮转 动。这样,内能转化成了叶轮的机械能。
会看到什么现象?
塞子被冲出,试管口出现白 雾
在此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燃料的化学能
水蒸气的内能
热机: 燃料的化学能
燃烧
内能
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塞子运动的机械能
做功
机械能
课堂小结
热机的原理
热 机
热机的种类
热机是通过燃料获取内能转化为机 械能的装置
蒸汽机 蒸汽轮机 内燃机 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
热机对人类的贡献
随堂训练
1.下列交通工具中,动力设备不是热机的是( D ) A.远洋轮船 B.载重汽车 C.战斗机 D.电动摩托车
2.我国长征系列火箭成功地把多颗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 火箭点火后,高温高压燃气迅速膨胀向外喷出,燃气的温度 下降,火箭则获得推力高速上升,并达到一定提供动力?它的 物理原理是什么?
一、利用内能来做功
改变物体内 能的方式
热传递 做功
思考:减少物体的内能可以做功吗?
观察:热机的原理
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 用带玻璃管的胶塞塞住,在玻璃 管口处放一个用纸做成的小叶轮。 加热试管使水沸腾,细心观察, 会发生什么现象?
过程中,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
A.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 B.燃气的全部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 C.燃气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燃气的全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024年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教学课件

2024年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教材,主要涉及第十章第一节: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
详细内容包括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测量、力的示意图绘制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力的实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了解力的作用效果,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力的现象。
2. 使学生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能够绘制力的示意图。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力的示意图的绘制。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测量方法,生活中力的实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测力计、弹簧、钩码、滑轮、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力的现象,如拉力、推力、摩擦力等,引发学生对力的兴趣。
2. 新课内容:(2)力的作用效果:讲解力的作用效果,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力的测量:介绍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进行演示实验。
(4)力的示意图:讲解力的示意图绘制方法,引导学生动手绘制。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力的计算和力的示意图绘制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测量、力的示意图、生活中常见的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
(2)使用测力计测量一本物理课本的重力,并绘制力的示意图。
2. 答案:(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一本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3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加强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力的作用。
2. 在力的测量和示意图绘制环节,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力,如何应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 当两个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 , 引力等于斥力 . •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间距离时 , 斥力大于引力,对外表现为斥力 . •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间距离时 ,
斥力小于引力,对外表现为引力 .
•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十倍以上时 , 引力和斥力均 趋于零 .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就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 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固体
液体
气体
固体中,分子间 的作用力很大, 分子只能在各自 平衡的位置附近 做微振动
液体中,分子在 某个位置振动一 段时间后,可能 移到另一个位置 附近振动
气体中,分子间 的作用力几乎为 零,分子可以在 空间中到处移动
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的,那么一般的分子的 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也就是说,分子的直径 是以10-10m来量度的,分子的体积非常小,若将 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排列成一行,长度仅 约1cm。由于分子很小,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 常是很多的,在通常情况下, 1cm3的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1cm3 的水里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
观察与思考
生活中的物理:漂在水面上 的两个油滴会自动合到一块 去,猜想:说明了什么?
猜想:分子之间可能有引力
实验:观察实验1
思考:为什么切断的保险丝不会被拉开?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生活中的物理:用注射器抽 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 器的筒口。推压注射器的活 塞,看看能否将水压缩。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甲:开始时
乙:10天后
丙:20天后
丁:30天后
铅片 金片 将铅片和金片紧紧压在一起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超实用!)1.2 zz内能

2、做功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Hale Waihona Puke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实质:能量的转化
3、热传递和做功改变内能是等效的
例:在下列选项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做功实现的是( C D )
A.在炎热的夏天,在啤酒 中放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
B.太阳能热水器水 箱中的水被晒热
C.行驶的汽车,轮胎会变热
D.划火柴,火柴燃烧
q Q m
➢ 单位: J/kg ➢ 物理意义:数值上等于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Q=mq m=Q/q
例: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燃烧的热值越大,燃烧时达到的温度越高 B、燃烧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C、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以及燃烧情况无关 D、燃料燃烧越充分,则燃料的热值越大
气体燃料 煤气、天然气等
思考:
(1)1kg干木柴完全燃烧和未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否相同? (2)1kg干木柴和10kg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否相同? (3)完全燃烧1kg干木柴和1kg天然气,哪一种燃料能烧开更多的水?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 是否完全燃烧、燃料的质量、燃料的种类有关
四、燃烧放出热量 1、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燃料的热值q: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质量m的比
1.2 内能
想一想:
同样是食盐分子扩散到菜中,为什么腌制的咸菜需要十天半月才会 变咸,而炒菜时菜很快就咸了?
一、温度和热运动 1、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反映了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 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2、人们常常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
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
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2内能和热量((共33张PPT)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 多少叫做热量。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内能增大 Start
硝化棉
小实验
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 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 气,当瓶塞跳起时,观察瓶内 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当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瓶塞跳 起时,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 小,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3、物体由于 发生形变 而具有的能 叫做弹性势能。
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弹__性__形__变__的__大__小__。
二、物体的内能 思考:
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分子 也在运动,那么处于热运动的 分子是否具有动能呢?
2、受到地球吸引的物体若被举高, 具有重力势能;分子与分子之间 也有相互作用的力,分子之间是 否也具有势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
物体内能减小
做功改变内能
为什么冷天人们 下滑时小屁屁
喜欢搓手?
什么感觉?
搓手时手变热了. 滑下时摩擦发烫了.
钻木取火
机械能转化内能,内能增加了。
讨论交流:气体的内能
气球破裂瞬间,气球内 气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 温度降低,气体的内能怎样 变化?你有什么看法?
结论: 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方法)是: 做功和热传递。
讨论交流:认识燃料
1、燃料的种类很多,木柴是燃料,煤、 汽油、柴油和天然气等都是很好的燃料。 你还知道哪些燃料?和同学交流。
2、根据你的经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 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相同吗?
热值
为了描述燃料的燃烧特性,我们把燃 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质量m的 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套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原子结构的发现
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揭示了原子内部结构
分子论的提出
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 了分子论,他认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 子由原子组成
物质的基本性质与分类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等
03
运动与力
运动的基本概念与描述
题的能力。
讨论法
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学习要求与评价
学习要求
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 课堂讨论,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学习评价
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 考试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 学生的学习成果。
02
物质世界与物质结构
物质世界的基本概念
物质定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共同特性是客观实 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而不是指某一种具 体的物质形态。“物”和“物质”都没有阶级性。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实例
如电冰箱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制冷剂的热传递实现制冷;汽车发动 机通过燃烧燃料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通过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06
光学基础与光学仪器使用方法
光学基础概念及光的传播特性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背
面形成暗区。
光的反射
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改变传播方 向又返回原来介质的现象。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常见光学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科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

一些带有香味的分 子,从香水瓶中挥发出 来,进入空气中,当它 们到达你的鼻子里时, 就会闻到香味。
返回目录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观察:液体的扩散现象
(1)量筒中装一半清水,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 由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可以 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直接有明显的界面。 (2)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返回目录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生活、生产中利用分子运动的事例
(a)厨师 在汤中放 一勺盐, 整锅汤都 会有咸味 (c)在 机械齿轮 等表面渗 碳、硅, 来改善表 面性能
(b)将硼、 磷等物质 扩散到硅 晶体,制 成半导体
014教科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第二课时
015教科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一课时
016教科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二课时
017教科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欧姆定律
018教科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测量电阻
019教科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等效电路
页码范围 3-29 30-61 62-89 90-107
108-128 129-145 146-165 166-189 190-213 214-231 232-254 255-274 275-297 298-318 319-339 340-363 364-389 390-407 408-423 424-446 447-466 467-490 491-512 513-535 536-556 557-573 574-588 589-616 617-635 636-654
返回 返回目录
最新最全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精品课件

(2)表示1kg的水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 量为 4.2 ×103 J。
2020/12/29
倒掉一半
1、如上图,杯中的水倒掉一半后, 比热容是否发生变化?
答:不变
2020/12/29
2、如左图,给杯中的水加 热后,比热容是否发生变化?
扩散现象证明了什么?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020/12/29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2020/12/29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2020/12/29
小结一下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2020/12/29
4.用一定和不一定填空
温 ( 一定 ) 度
内 (不一定)
能
( 一定 )
热传递:吸热
升
增
高 ( 不一定) 大
(不一定 ) (一定 )
做功:机转内
2020/12/29
比热容
第三节
2020/12/29
这反映沙石和海水两 种物质在哪方面存在
着不同?
问题:夏天在阳光的 照射下,海边的沙石 与海水比较,温度较 高的是什么物质?
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 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2020/12/29
内能和机械能 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
的区别
一种形式的能。
物体
机械能
物体 动能 物体势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2.用注射器抽取半筒 水,用手指封闭注射
器的筒口。推压注射
器的活塞,看看能否
将水压缩。
关于分子力,你有什么认识?
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2.分子间距离变小时,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距离变大时,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非常大,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分子力模型
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物质的三态模型
试着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解释气态、 液态、固态的区别。
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结 论
分子动理论内容: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
斥力。
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学会判断是否属于扩散现象; (4)掌握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5)认识物质三态的分子模型。
返 回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的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 下面是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历程
首 先 早在我国春秋 战国时期,墨子就 提出物体不断分割 到最小的一点,称 为“端”。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2.分子很小,直径大约为10-10米 (你知道是多少纳米吗?) 阅读小贴士 一滴水中就有1021个水分子,如果全球人同时 数数,每人每秒数一个数,大约需要数4万年。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 动
将一束鲜花插入花
瓶,整个屋内都能闻到 花香。
德谟克利特认识到
返回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的
后 来 2500年前,古希
腊学者德谟克利特认
为“世界是由无数很 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 组成”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的
接 着 1811年,意大利
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
出分子概念,认为分 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 质的最小微粒。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的
现 在 今天,通过 电子显微镜,科
花香扑鼻是因为扩散。
什么是扩散呢?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 动
生活中的扩散例子
一些带有香味的分
子,从香水瓶中挥发出 来,进入空气中,当它 们到达你的鼻子里时, 就会闻到香味。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 动
观察:液体的扩散现象
(1)量筒中装一半清水,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 由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可以 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直接有明显的界面。 (2)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关于分子的 运动你有哪 些认识?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 动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像这样,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
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3.气体、液体、固体中的分子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越来越慢)
学家不仅可以清
晰地看到物质的 分子,还能看到
分子的更微小结
构。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的
分子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那么,
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石墨表面分子的排列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的
利用电子显微镜,科学家把铁原子在铜表面上 排列成一个铜环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的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物理
全册优质课课件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分子动理论
2500年前,一位古
希腊学者提出这样一个 问题:试想我们把一粒 砂糖分成两半,每一半 都是砂糖。再把其中的
一半分成两半,每一半
还是甜的……,如此不
断分割下去,有没有一
个限度呢?
学习目标
(1)了解温度对热运动的影响;
(2)知道物体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学会区别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4)掌握热值的概念及计算; (5)记住一些常见燃料的热值。
一、温度与热运动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 动
生活、生产中利用分子运动的事例
(a)厨 师在汤中 放一勺盐, (b)将 硼、磷等 物质扩散 到硅晶体, 制成半导 体 (c)在
整锅汤都
会有咸味
机械齿轮
等表面渗 碳、硅, 来改善表
(d)用养 花来清新 周边空气
面性能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 动 想一想,议一 议
(1)分子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2)分子很小,直径大约为10-10米 (你知道是多少纳米吗?)
2.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 的现象,叫做扩散。(固体、液体、气体都有扩散现象)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2)分子间距离变小时,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距离变大时,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非常大,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大扫除时,空气里弥漫的灰尘,它是否
属于扩散现象呢?为什么?
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在不停地 运动,为什么 液体和固体有 一定的体积?
分子间可能存 在着引力吧!
为什么被压缩 的橡皮泥能恢 复原状呢?
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观察:认识分子间的作用力
1.将一段粗熔丝(俗称保 险丝)用刀斜着切成两段。 使两段粗熔丝的平滑表面 紧密接触,然后把一段悬 挂起来,在另一个挂个较 轻的物体,观察两段熔丝 是否会被拉开。
3.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整个房间
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 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有相互作用力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内能和热量
太阳向大地辐射着能量
返回
随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D ) A.扫地时,灰尘满屋 B.煮饭时,米粒翻滚 C.洒水时,水雾飞舞 D.炒菜时,满屋飘香
返回
2.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D ) 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分子间存在引力 B.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固体分子间没有引力 D.蔗糖能溶于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