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风洞试验概述_黄本才
近年来,由于工程材料及施工方法的大幅进步,工程设计逐步走向轻质量、大跨度及超 高度的方向发展,使得在传统上地震力为结构的主要水平荷重观念逐渐改变。 风荷重成为 超高层建筑、体育场馆大跨屋盖、斜拉桥等结构的主要水平荷载。除此之外,由于环保意识 的加强,社会上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使得工业废气的排放及都市中大型建筑物造成环境微 气候的改变,亦成为工程界必须予以重视的课题。为此,应运而生出现了许多大气边界层风 洞(BLWT)。在这种风洞中,试验段的气流并不是均匀的,从风洞底板向上,速度逐渐增 加,模拟地表风的运动情况(称为大气边界层)。大气边界层风洞是工业风洞的一种,为低速
2.运动相似
运动相似指的是原型和模型的流体运动遵循同一微分方程,物理量间的比值彼此互相约
束,则可以认为它们是相似的。风工程中的空气为低速、不可压缩、牛顿粘性流,其运动的 控制方程为
∂ui ∂t
+uj
∂ui ∂x j
=
fi
−
1 ρ
∂p ∂xi
+ν
∂ ∂x j
⎛ ⎜⎜⎝
∂ui ∂x j
+ ∂u j ∂xi
风洞试验技术介绍及应用
二、风洞测试技术
风速测试技术 风压测试技术
风力测试技术
风速测量技术
皮托静压管(Pitot-static tube)
对于低速(即风速不超过0.3倍音速, 约100m/s)、不可压缩的流动,沿某一流 线作稳定流动的不可压缩无粘性气流应满 足下述伯努力方程:
1 U 2 C 2
p
ZD-1风洞典型工程测振试验
同塔四回路输电铁塔
ZD-1风洞典型工程测振试验
1800t柔性腿吊机
ZD-1风洞典型工程测振试验
复合屋面板单元测振试验
参考教材
黄本才,汪丛军.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第 二版)[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 [日]风洞实验指南研究委员会.建筑风洞实验 指南[M].孙瑛,武岳,曹正罡译.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11. 埃米尔.希缪,罗伯特.H.斯坎伦. 风对结构的作 用—风工程导论[M].刘尚培,项海帆,谢霁 明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ZD-1风洞典型工程测压试验
青岛绿城深蓝广场
浦江体育场
ZD-1风洞典型工程测压试验
青岛绿城深蓝广场
浦江体育场
ZD-1风洞典型工程测压试验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
绍兴东方山水图
刚性模型测力试验
目的:获得建筑、桥梁等整体和局部风荷载和动态气动力 方法:利用测力天平测出作用在整体结构上的气动合力(系数)或者作用 在结构不同节段上的气动力(系数) 对象:刚性不变形的全模型或节段模型
2014年创新实验指南
项目一:高层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的测压试验研究(工程型)
1. 背景资料: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20009-2012)>>8.3.2规定:
第十讲 风洞试验技术
1.2 试验模型
z(1) 精确的结构物模型 z(2) 简化的周边环境模型 z(3) 概略的上游地表模型
1.3 风洞试验分类
风环境风洞试验 风洞试验 建筑结构风洞试验
桥梁结构风洞试验
1.3 风洞试验分类(续)
风环境
地面或行人风环境(Pedestrian level) 建筑物周边风环境 (Topography model) 环境空气动力学试验(Environmental aerodynamics)
U
动力:CW (dTw / dt ) = W − H
τ = CW /[(∂H / ∂Tw ) − (∂W / ∂Tw )]
图2. 热线风速仪
2.4 平均风速指标
z(1) 不同高度平均风速 z(2) 风剖面指数α z(3) 梯度风高度
2.5 脉动风速指标
z(1) 紊流强度: I = σ u , I = σ v , I = σ w
P static
Pt
=
Ps
+ Pd
=
P0
+
1 2
ρaU 2
P total
Pd
=
Pt
− Ps
=
1 2
ρaU 2
=
ρ w gΔh
U=
P dyn
2g
ρw ρa
Δh
ρ w
图1. 皮托管测压
2.3 试验设备
z(2) 热线风速仪——脉动风速
静力:W = H
( ) W = I 2Rw, H = A1 + B1 U (Tw − Te )
H
¾ 4. 表面测压试验
4.1 模型要求 z(1) 刚性——外型无变形 z(2) 不漏气——压力为常数 z(3) 外形相似
桥梁抗风与风洞试验浅析
桥梁抗风与风洞试验浅析作者:崔会芳侯娜曹娟丽高斐来源:《科技探索》2013年第11期摘要:随着现代大跨桥梁跨径记录不断被刷新,结构随之趋于轻柔,阻尼减小,风荷载成为很多桥梁设计的控制性因素,所以对于桥梁的抗风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将探讨介绍风对桥梁的作用、桥梁抗风的研究方法及目前作为桥梁抗风最普遍的研究方法的风洞实验。
关键词:桥梁抗风风洞试验引言现代桥梁在跨度、材料、桥型、结构设计、施工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进步。
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的进步、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等使得桥梁向着长大化,轻柔化发展,使其在风作用下的非线性特性更加突出,从而提出了桥梁抗风研究的精细化问题。
1风对桥梁的作用(1)静风荷载平均风产生的静力荷载称作静风荷载。
静风荷载对大跨径桥梁的作用一般简化为风对结构的阻力、升力和升力矩的三分力的共同作用。
风对桥梁的作用包括顺风向的阻力FD(t)、竖向升力FL(t)和因升力形成的升力矩FM(t)。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大跨桥梁的空气动力临界风速一般都低于空气静风失稳风速,所以自从开始研究桥梁空气动力学以来,大跨桥梁抗风研究主要集中于结构动力失稳的问题上。
直至1967年日本东京大学的Hirai教授在悬索桥的全桥模型风洞试验中观察到了空气静力扭转发散现象,空气静力稳定性问题才逐渐提上议程。
(2)风致振动对于大跨度桥梁而言,当断面形式接近于流线型时,由于结构刚度小,使得结构振动容易被激发,风作用对于结构表现出的不仅仅是静力特性,还有动力特性,称为动风荷载。
风的这种动力作用引起桥梁结构的振动,振动起来的桥梁又反回来影响风的流动,改变风对结构的作用,从而形成了风与桥梁的相互作用机制。
风对结构的作用受结构振动的影响较小时,风荷载形成一种强迫力,致结构发生有限振幅的强迫振动,包括涡振及抖振;当风对结构的作用力受到结构的振动影响较大时,风荷载受到振动结构的制约,主要表现为一种自激力,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发散性自激振动,包括颤振和驰振。
广西邕江组合吊桥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一 方面 是 从
基础部分 传到结构 上 的 地 面振 动 ( 地 面脉 动 ) 作用 为0 仪 尼
, 。
.
我 们在 塔基 上放 置 丁 测 点
;
另 一 方 面 是风 荷 载
,
实测 发现 主 要来 自风荷 载
z
、
。
这次测 试我们使用 了灵 敏度 为时
、
/ G 士 2 0%
测 量频率范 围
,
0 3 ~ 2 5 OH 超 低频 响应 的加速 度传感
,儿
,
,
为1
/
4a
,
.
加劲梁 的高跨 比 更小 只 有 1 / 场 1
, 。
,
.
la
,
加劲梁又 是 用单 销连 接而 成 敞 口 的 下承式
钢衍 架 并 且 与桥梁 系无皿性钱 接 放 桥 梁的竖 向刚度
对 抗 风 问题 特别应 予 以 重视
横 向 刚度 以 及 坑扭刚度都很 弱
:
,
为此
一 九 八 五 年 十 月 中央 军 委 交战办及 总参 工 程 兵部联合技 术鉴定 中指 出
琶 花 组合 吊桥 的 动 力特性 试城
:
,
一
吊桥 结构的 动 力 特 性 是决定 其 抗 风 稳 勺 住 的 重要因素 邑江 组 台 吊 价 整 体 梢 汽 ,心 圣 本 上
是柔性 悬 吊结构 对 风作用 比较敏感 因此在 研究其抗 风能力时 特性
。 、 、
,
,
,
必须 首先弄 清其结 构的动 力
构模 态 测试 方法 采用 以参考 站断 面 为标 准 其它各 侧 站的 响应 值均 与参考 站 的 侧 点作
比较
土木工程中的桥梁抗风设计与风洞试验
土木工程中的桥梁抗风设计与风洞试验桥梁是人类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承载着行车和行人的负荷。
然而,桥梁在面临自然风力时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桥梁抗风设计成为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为了确保桥梁的结构安全稳定,需要进行风洞试验以获得准确的数据和参数。
本文将介绍土木工程中的桥梁抗风设计与风洞试验的过程和方法。
1. 风力荷载分析在设计桥梁抗风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风力荷载分析。
风力荷载与桥梁的形状、横截面积、高度、桥墩和桥塔的形式等因素有关。
根据风力荷载的计算公式,可以确定桥梁所承受的最大风速和风力矩。
这些数据对于桥梁的设计和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
2. 桥梁结构设计根据风力荷载的分析结果,工程师需要进行桥梁的结构设计。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桥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以及考虑桥墩和桥塔的位置和形式。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风能力和稳定性,确保桥梁在强风条件下不发生变形和破坏。
3. 风洞试验风洞试验是桥梁抗风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在风洞中模拟真实的风场环境,可以获取桥梁在不同风速下的响应和振动情况。
这些数据对于验证结构设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非常重要。
在风洞试验中,可以测量桥梁的振动频率、应力分布和位移情况,从而评估桥梁的抗风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4. 风洞试验的步骤风洞试验的步骤包括模型制造、模型安装、风洞试验和数据分析。
首先,根据实际桥梁的设计参数,制造一个比例缩小的桥梁模型。
然后,在风洞中安装模型,并确保模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接下来,通过风机产生一定的风速,在模型前方产生风场。
同时,使用传感器和测量仪器记录桥梁的振动和位移情况。
最后,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评估桥梁的抗风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5. 风洞试验的优势相比于其他测试方法,风洞试验具有以下优势:- 可以模拟不同风速、不同风向和不同风场条件,准确地测量桥梁的响应情况。
- 可以对桥梁的各个部位进行针对性测试,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风洞试验
《桥梁风工程》之——风洞试验技术主要内容简介第一章风洞试验的理论基础——相似性(概述、相似性基本要求、无量纲参数的来源、基本缩尺考虑)1.1 概述理论流体力学——物理实验——数值模拟(风工程研究的“三大手段”);桥梁、建筑结构在结构设计方面,只要求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即可,即确保桥梁结构、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即可;(这区别于航空器的设计——力求其周围运动空气对其的阻力最小),主要关注绕尖角的流动和分离流动,因此,称为“钝体空气动力学”。
个别建筑、桥梁已开展了实际结构的实测。
Fig.1 Research methods of Wind Engineering of Bluff Body1932年,Flachsbart O.“建筑物气动特性的模拟应当在具有与自然风相似的风洞气流中进行”。
几何缩尺——经济性和方便性由于缩尺几何引出了物理相似的一系列问题,相似性准则是风洞试验的理论基础。
应该说明的是,由于模型的几何缩尺,导致部分物理现象不能准确反映,如雷诺数效应。
因此,在实际设计模型试验时,需要进行一系列权衡,确保主要问题能模拟即可。
(科学与艺术结合!)1.2 模型相似性在分析一切物理问题,特别是需要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问题时,通常需要确定一组无量纲的控制参数。
该组无量纲参数通常是根据描述所研究物理系统的偏微分方程得到的,用一个具有对应量纲的参考值遍除所有关键变量,使之无量纲化,于是得到大量的无量纲组合参数,它们就是控制系统的物理特性的因子。
如果这些控制参数组从一种情况(原型物)到另一种情况(模型)保持不变,则自然保证了相似性。
具体风洞试验相似性无量纲参数推导见下。
假设一个物体浸在流动的流体中,在物体上某处形成的作用力F 只是下列六个参数的函数:即密度ρ、流速V 、某个特征尺寸D 、某个频率n 、流体粘性系数μ和重力加速度g 。
即ξεδγβαμρg n D V F d= (1)式中:ξεδγβα,,,,,为待定指数。
桥梁结构的风洞测试与设计优化
桥梁结构的风洞测试与设计优化桥梁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而桥梁的结构设计和建造对于保证其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在桥梁结构设计中,风荷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风力可能对桥梁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了确保桥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风洞测试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风洞测试是通过模拟真实风场环境来评估桥梁结构在风荷载下的性能的一种方法。
普通的风洞测试通常包括两个阶段:风洞模型制作和模型测试。
首先,根据实际桥梁结构的设计图纸,将其按照比例制作为风洞模型。
然后,将该风洞模型放置在风洞测试装置中,通过模拟风场的风速、风向等参数进行模型测试,获得风洞试验数据。
风洞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桥梁结构在不同风速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检验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能。
通过分析风洞试验数据,可以了解桥梁结构在不同风荷载下的响应特性,比如应力分布、位移响应等。
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为设计优化提供有效的参考。
设计优化是指通过改进结构设计来提高桥梁的性能。
根据风洞测试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桥梁结构中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在某些区域应力集中、某些构件受力过大等。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设计优化措施,如增加结构强度、改善结构刚度等,以提高桥梁的抗风荷载能力和减小变形。
在设计优化中,结构材料的选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强度、刚度等。
通过选用适当的材料,可以使桥梁结构更加坚固耐用,有利于提高其风荷载下的性能。
除了风洞测试和设计优化,考虑桥梁的施工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风荷载对施工的影响,特别是在悬索桥等大跨度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风力可能会对施工造成很大的干扰。
因此,在工程建设中,需要采取一些风险控制措施,如增加临时支撑、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等,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施工。
综上所述,风洞测试和设计优化对于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风洞测试可以模拟真实的风场环境,评估桥梁结构在风荷载下的性能;设计优化则是根据风洞试验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改进桥梁结构设计,提高其抗风能力和减小变形。
风洞实验报告
风洞实验报告引言:风洞实验作为现代科技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程、建筑结构等领域。
本报告将围绕风洞实验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技术展开探讨,旨在加深对风洞实验的理解和应用。
一、风洞实验的原理风洞实验是通过利用风洞设备产生流速、温度和压力等环境条件,对模型进行真实环境仿真试验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流动力学的规律,使得实验模型暴露在所需风速的气流中,从而通过测量模型上的各种力和参数来分析其气动性能。
二、风洞实验的应用领域1.航空航天领域风洞实验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风洞实验,可以模拟不同飞行状态下的风载荷,评估飞机、火箭等载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设计和改进新型飞行器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2.汽车工程领域风洞实验在汽车工程领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汽车模型在高速风场中的测试,可以优化车身外形设计,降低气动阻力,提高燃油效率。
此外,风洞实验还可用于汽车内部气流研究,如车内空调流场、风挡玻璃除雾等。
3.建筑工程领域在建筑工程领域,风洞实验可以帮助研究风荷载对建筑物结构产生的影响,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风性能。
通过模拟真实的气流环境,可以评估建筑物在不同风速下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为工程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三、风洞实验技术1.气流控制技术气流控制技术是风洞实验中必备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对风洞内流场进行合理设计和调整,可以实现不同速度、湍流强度和均匀度的气流条件,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试验模型制作技术试验模型制作技术对于风洞实验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模型的准确度和还原程度直接关系到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现如今,各类先进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应用,使得模型制作更加精准和高效。
3.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风洞实验所得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判断实验成果的关键环节。
当前,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据采集和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传感器、图像处理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实验数据获取更为精确和全面。
桥梁抗风性能评估与风洞试验技术研究
桥梁抗风性能评估与风洞试验技术研究
桥梁建设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桥梁抗风性能评估与风洞试验技术研究是保证桥梁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风力的影响,尤其是在高海拔、大跨度、高墩高桥等特殊地形条件下,风力对桥梁的影响更为明显。
因此,桥梁的抗风性能评估与风洞试验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桥梁抗风性能评估是指对桥梁在不同风速、风向、风荷载下的结构响应及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而风洞试验技术则是通过模拟不同的风场环境,对桥梁的抗风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目前,国内外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桥梁抗风性能评估与风洞试验技术体系。
其中,桥梁抗风性能评估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和计算模拟两种方法。
理论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有限元分析、振动理论、气动力学等手段,对桥梁在不同风荷载下的结构响应进行分析和评价。
而计算模拟方法则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不同风场环境下桥梁的结构响应和稳定性。
另外,风洞试验技术也是桥梁抗风性能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实验模型,在受到不同风荷载作用下进行实验研究,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桥梁在不同风场环境下的结构响应和稳定
性。
同时,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为桥梁设计和抗风加固提供重要依据。
总的来说,桥梁抗风性能评估与风洞试验技术研究是保证桥梁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才能为桥梁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保障和支撑。
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等效质量惯性矩 (t.m2/m)
7
0.8072
主梁一阶对称竖弯 0.160799E+02
9
1.2178
主梁二阶对称竖弯 0.150570E+02
26
2.4871
主梁一阶对称扭转
0.476752E+04
由于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是将桥梁结构系统简化为弯扭耦合的两自由度系统,因此,对于 每一自由度均可以看作一个单自由度振动体系。对于单自由结构振动体系,其振动频率为:
图 1-1 弹性悬挂节段模型支承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1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弹簧悬挂二元刚体节段模型风洞试验除了要求模型与实桥之间满足几何外形相似外,原 则上还应满足以下三组无量纲参数的一致性条件: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9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三 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调试及试验内容
3.1 模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 竖弯振动频率、扭转振动频率、竖弯阻尼比、扭转阻尼比。如阻尼不足需要增加阻尼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6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图 2-2 模型模型骨架图
图 2-3 主梁节段模型标准横断面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桥梁抗风设计、风洞试验及抗风措施
桥梁抗风设计、风洞试验及抗风措施?46?北方交通201l桥梁抗风设计,风洞试验及抗风措施刘长宏,刘春,宋俊杰(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大连116000)摘要:桥梁应具有抵抗风作用的能力,特别是大跨度桥梁,其柔性较大,设计时必须考虑颤振,抖振,涡激振动等空气动力问题,通过抗风设计,风洞试验,抗风措施来确定桥梁风荷载和抗风性能是大跨度柔性桥梁抗风研究的主要手段.关键词:桥梁;风荷载;颤振;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中图分类号:U44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6052(2011)10—0046—021桥梁抗风设计的目的桥梁抗风设计的目的在于保证结构在施工和运营阶段能够:(1)对于可能出现的最大静风荷载,桥梁不会发生强度破坏,变形和静力失稳.(2)为了确保桥梁的抗风安全性,桥梁发生自激发散振动(如颤振)的临界风速必须高于桥梁的设计风速,并具备一定的安全储备,即:临界风速>安全系数X设计风速.对于颤振验算,通常安全系数取为1.2.(3)对于限幅振动,尽管其振幅有限,但因其发生的频率高,可能会引起结构的疲劳损伤或影响结构正常使用,使行人感到不适以及影响施工的Jl~,N进行等,所以也应将桥梁可能发生的限幅振动的振幅减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即:最大响应≤容许值. 2桥梁抗风设计桥梁抗风设计大体可分为结构设计和结构抗风性能检验两个阶段.2.1结构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桥位处风速资料的收集,风观测,风的特性参数选取等.根据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并考虑桥址处的地形地貌情况,桥梁高度和桥跨长度,自然风的特征等因素,确定桥梁的设计风速,设计风荷载和自激振动检验风速.设计内容是提出抗风设计对结构设计的多项要求,作为确定桥梁结构体系,各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等的参考.其中最重要的是结构体系的抗风性能设计和结构断面形状的气动选型.2.2结构抗风性能检验阶段该阶段包括静力抗风性能和动力抗风检验两部分.静力抗风检验包括根据规范或通过风洞试验确定结构断面的静力气动力系数,计算出作用在桥梁各个部分的静风荷载,进而计算出在静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变形,检验结构的静力稳定性.动力抗风检验包括桥梁在施工及运营状态时的颤振特性,涡激共振特性,抖振特性检验.采用风洞试验或半试验半理论的方法给出桥梁的颤振临界风速形态,涡激共振的发生风速和振幅估计,抖振振幅及其产生的惯性力.对于颤振临界风速的确定,下面列出VanDerPut的近似公式,以考证临界风速的影响因素.在桥梁初步设计阶段,通常可采用下式估算临界风速U:r厂■——~1U_【l+(8—0~√.721~)Jb式中:一主梁截面几何形状折减系数,对于目前用于悬索桥或斜拉桥的流线型扁平箱梁,该值约为0.7~0.9;对于截面较钝的混凝土箱梁,该值可低达0.3~0.5;8一桥梁的扭转频率与竖弯频率之比;r一主梁截面的惯性半径;一主梁单位长度质量与空气的质量比;(1)一竖弯频率;b一半桥宽.从上式大致可以看出,主梁截面越扁平,流线型越好,临界风速越高;桥梁的刚度越大,固有频率越高;主梁越重,临界风速越高.因此同样截面的混凝土主梁比钢主梁对抗风更为有利.3桥梁动力抗风设计的基本方针对于大跨度柔性桥梁,如悬索桥和斜拉桥的抗第10期刘长宏等:桥梁抗风设计,风洞试验及抗风措施?47? 风设计则应特别注意动力抗风设计.桥梁动力抗风设计的基本方针是:(1)提高结构的临界风速,使之大于设计风速,即不会发生危险性的发散型风致振动;(2)减少各种限幅风致振动(涡激共振,抖振等)的振幅,使之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为了使桥梁在使用期间内,在预计的强风作用下不损害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性,首先应掌握架桥地点的强风特性,决定桥梁的设计风速,并据此推测风对桥梁的作用,校核抗风安全性.如果判断有可能会发生上述有害的振动,就应考虑适当的防止对策或进行设计变更.4风洞试验在确定风引起的桥梁响应时,通常可采用已有的理论分析和风洞模型试验等方法.但由于桥梁断面形状复杂多样,用纯理论分析方法求解作用在桥梁上的空气力及风致振动响应相当困难.因此,采用风洞模型试验仍是目前抗风设计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手段.风洞试验是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手段.它是在风洞实验室模拟大气边界层的实际风环境和实际建筑结构,根据实验室中的模型响应考察实际结构响应.对于复杂环境下,有复杂外形的桥梁结构风效应研究,用其它手段很难进行时,风洞试验只需对实际条件作适当的简化,就可以达到研究目的.风洞试验是目前采用最普遍,最有效的研究手段.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风洞试验,可以预测实桥的空气静力稳定性,动力稳定性以及是否有影响正常使用的风致振动现象等.所谓风洞(windtunne1),通常指一个可产生气流的闭合环形管道.风洞的种类很多,一般可依照不同的用途,由其供试验用区域(称作试验段,试验模型置于此段)的截面积和风速大小加以划分.用于进行桥梁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风洞,在早期都是利用低速航空的风洞,目前已逐步采用专门用于结构风工程研究的大气边界层风洞.大气边界层风洞具有较长的,并可以模拟大气边界层内自然风特性的试验段.试验段的截面积从几平方米至几十平方米不等,试验风速可以从很低的风速(一般为1~2m/s)到每秒数十米.5桥梁风洞模型试验方法根据试验的目的,桥梁风洞模型试验分为主梁节段模型静力试验,动力试验和全桥模型试验等. (1)节段模型静力试验是将主梁(成桥状态时还包括栏杆)按一定的几何比例做成模型,然后支撑在风洞中进行试验,以测定静力三分力系数(C,c和cM)等.(2)动力试验是用弹簧(模拟桥梁其余部分对主梁节段的弹性约束作用)将节段模型悬挂在风洞中进行试验,弹簧常数由相似条件决定.这种试验可以直接给出桥梁颤振临界风速的二维近似试验结果.因试验模型制作容易,费用少,时间省,这种试验得到广泛应用.(3)全桥模型则是将各部分构件的几何外形,质量和刚度按相似关系做成全桥模型,以使模型的固有振动特性与实桥相似,试验的目的是全面测定桥梁的临界风速,涡激振动和紊流引起的抖振的振幅.这种试验具有制作复杂,周期较长,费用昂贵,但真实可靠等特点.6桥梁结构及构件的抗风措施桥梁结构及构件的抗风措施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改善结构的振动特性为目的的结构措施;二是以改善结构物的空气动力特性为目的的气动措施.(1)在大跨度斜拉桥或悬索桥的施工阶段中,结构体系处于不断转换区尚未成型,可能会出现比成桥后更为不利的状态,即刚度较小,变形较大,稳定性较差,甚至发生较大的风致振动响应的情况,其中稳定性问题也十分突出.一般说来,大跨斜拉桥在最大双悬臂状态和最大单悬臂状态的颤振稳定性比成桥状态要好.在最大双悬臂状态,主要会发生围绕桥塔的桥平面外的水平摆动以及平面内的竖向"翘翘板"振动,在桥塔中产生较大的内力,设置辅助墩或采用临时墩来减小悬臂长度是常用的方法;在最大单悬臂状态,强风作用下主梁的侧向和竖向抖振产生的惯性力较大,若振动不能接受,可以通过设置阻尼器以及临时风缆等方法来抑制振动.(2)悬索桥在安装初期的结构抗扭刚度主要由主缆提供,其扭转频率随主梁拼装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大跨度悬索桥主梁拼装的抗风低谷应避开大风期.若不能避开,可采用不对称施工方法,即不从中央对称拼装,而是偏高中央一定距离开始拼装主梁,待达到一定长度后再进行对称施工.(3)对于刚度相对较小的悬索桥,必须认真地考虑各种改善气动性能的导流措施以便同时解决颤振,涡振,斜振等各类风致振动问题.1500m以上跨度的悬索桥可能还要考虑采用中央开槽的分离箱断面以及增加交叉索形成空间索网等措施以提高结构?48?北方交通2011空心板粱桥拓宽结构新桥截面选取分析罗伟(沈阳公路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沈阳110000)摘要:应用梁格法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当新桥采用普通空心板和宽幅空心板时,旧桥的内力状态.并且分析了新桥截面的刚度以及跨径对旧桥减载效果的影响,对空心板梁桥拓宽结构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空心板;梁格法;刚度;减载中图分类号:U4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6052(2011)tO一0048—03 1概述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进步,交通事业繁荣兴盛,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大力投资推动了公路建设行业的迅猛发展,也对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国较早建设的高速公路,如沈大,广佛,沪宁,京津塘,京珠,京沪等高速公路,绝大部分为四车道,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为此不得不考虑建设第二通道或者扩建以缓解日趋紧张的交通压力.2国内外研究现状拼宽桥梁的关键是新,旧桥梁拓宽形式的选择,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拓宽基本采用3种方式:(1)新旧桥梁的上,下部结构均不连接.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新桥与旧桥各自受力明确,互不影响,施工难度小;缺点是在上部活载反复作用下,两桥主梁产生挠度不同,新桥与旧桥之间的沉降差异,可能会造成连接部位沥青铺装层破坏,进而在连接部位形成顺桥向裂缝和横桥墩向错台.(2)新旧桥的上,下部结构均连接.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新桥与原桥联成整体,减小荷载作用下新老桥连接处产生过大的变形,拼接后桥梁整体性较好;缺点是由于新,旧桥基础沉降的不一致,导致桥梁附加内力增大,使连接处产生裂缝.(3)新旧桥梁的上部结构连接,下部结构分离.优点是由于下部分离,上部结构连接产生的内力对下步构造影响较小;缺点是新旧桥基础沉降的不一致会使上部结构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可以适当增大桩径,减小新旧桥基础沉降的不一致对桥梁上部结构内力的影响.的刚度和气动性能,满足抗风要求.7结语抗风稳定性是控制大跨度桥梁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大跨度桥梁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承受风荷载的静力强度问题,还必须考虑空气动力稳定性问题.虽然通过抗风设计,风洞试验,抗风措施为桥梁抗风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但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改进和提高.Wind—resistantDesign,WindTunnelTestandWind—resistantMeasuresforBridge AbstractThebridgeshouldbewiththecapacityofwind—resistantfunction,especiallythelarge—spanbridgewithhighflexibility,andaerodynamicproblemslikeflutter,buffeting,vortex—inducedvibrationandSOonmustbetakenintoaccountwhendesigning.Bymeansofwind—resistantdesign,windtunneltestandwind—re—sistantmeasurestodeterminewindloadandwind——resistantperformanceofthebridgeisthemainmeansofwind——resistantstudyoflarge—spanflexiblebridge.KeywordsBridge;Windload;Flutter;Segmentalmodel;Windtunneltest。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明德厚学 求实创新
各种风洞试验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明德厚学 求实创新
香港青马大桥全桥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明德厚学 求实创新
英国千年桥桥址风环境风洞试验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明德厚学 求实创新
桥梁风洞试验简介
• 前面我们讲的大致回答了什么是桥梁风洞试验和 为什么要做风洞试验两个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 重点来看一下具体的桥梁风洞试验怎么做。一般 来说有三种常见的桥梁风洞试验,分别是:静力 三分力试验、弹簧悬挂刚体节段模型试验、全桥 气动弹性模型试验。另外还有拉条模拟实验、桥 塔模拟试验等。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姓 专
名:XXX 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明德厚学 求实创新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目录
• • • • 1,引言(why) 2,桥梁风洞试验简介(what) 3,常见桥梁风洞试验(how) 4,结语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明德厚学 求实创新
引言
• 风灾是自然灾害中发生最频繁的一种,也是给人 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的自然灾害。1940年美 国的旧塔科马桥(Old Tacoma Bridge) 被8级大风 吹毁。事故发生使人们认识到大跨桥梁只考虑静 风荷载是不够的,而应更多地对风致振动响应机 理做出科学分析。从此,桥梁抗风研究成了桥梁 领域的热点课题,桥梁风工程学应运而生(边缘分 支学科)。桥梁风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 风洞试验(重点)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两种是现 场观察以及数值模拟。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明德厚学 求实创新
桥梁风洞试验简介
• 风洞(Wind Tunnel)就是用来研究空气动力学的一种 大型试验设施。风洞其实不是个洞,而是一条大型隧 道或管道,里面有一个巨型扇叶,能产生一股强劲气 流。(5-25音速, 32.6m/s) •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风洞是英国人于1871年建成的。 飞机制造业上最先应用风洞。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世 界各大汽车公司和有关机构也开始建立自己的风洞试 验室。 • 桥梁风洞试验:在风洞中安置桥梁模型,研究气体流 动及其与模型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实际桥梁的空气动 力学特性的一种空气动力实验方法。(简而言之)
土木工程中的风洞实验
土木工程中的风洞实验风洞实验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实验手段,用以模拟大气中的风对建筑、桥梁、烟囱等工程结构的作用情况。
通过风洞实验,工程师可以获得关于风力、风向、气流分布以及涡流结构等方面的详细数据,从而为工程设计和结构分析提供必要的依据。
一、风洞实验的意义风洞实验的主要意义在于验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工程中,建筑结构必须能够承受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力的作用,尤其是风力。
通过风洞实验,可以模拟出不同风速下的风力对建筑结构的影响,进而评估结构对风的响应和抗风性能。
二、风洞实验的基本原理风洞实验基于风的物理特性和流体力学原理。
首先,建筑模型被放置在风洞中,并固定在支架上。
然后,风洞中产生不同风速的气流,使其通过建筑模型。
集中在模型周围的静压孔和测速孔可以测量风流的各种参数,如压力分布和风速分布等。
最后,通过数据采集和处理,可以获得模型受风力作用的详细信息。
三、风洞实验的步骤1. 实验准备:选择适当的风洞、参考气体和模型比例。
确保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度。
2. 模型设计与制作:根据实际工程的要求,设计和制作具有代表性的模型。
模型的尺寸比例和材料选择要符合要求。
3. 支架固定:将模型固定在风洞中的支架上,确保模型的稳定性。
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置附加的测量设备,如压力传感器和测速仪。
4. 实验参数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设置风洞的风速和入口条件。
不同的工程结构可能需要不同的风速和角度。
5. 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静压孔和测速孔等设备,获取风洞实验中的数据。
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参数。
6. 结果分析与验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风洞实验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1. 建筑结构设计:通过风洞实验,可以评估和改进建筑结构的抗风性能,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尤其是超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和烟囱等高耸结构,对风洞实验的需求更为迫切。
2. 桥梁设计:风洞实验可以模拟不同风速下对桥梁横向稳定性的影响。
建筑工程中的风洞试验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风洞试验技术风洞试验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用于评估建筑物在不同风速下的结构稳定性和风压性能。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的风洞试验技术及其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一、风洞试验的基本原理风洞试验是通过仿真大气环境,模拟风场对建筑物的影响,从而评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风压性能。
其基本原理如下:1. 模拟大气环境:风洞试验中通过对风速、风流方向、气温、湿度等参数进行调控,使得试验环境与实际大气环境尽量接近,以准确评估建筑物的响应。
2. 模型缩尺比例:由于实际建筑物尺寸较大,对风洞试验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试验条件,常常采用模型缩尺比例进行试验,例如1:100或1:200。
通过在模型上施加风压载荷,得到与实际建筑物相似的响应。
3. 测量与分析:在风洞试验中,需要测量建筑物模型在不同风速下的响应,如位移、应力、振动等参数。
通过数据分析与计算,得出建筑物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指标。
二、风洞试验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 结构优化设计:风洞试验可用于评估不同结构方案在风荷载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进行优化设计。
试验结果可以为工程师提供依据,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构件尺寸和材料等,从而提高建筑物的风固性能。
2. 动态特性分析:建筑物在风场作用下会出现动态响应,如振动和共振现象。
风洞试验可以通过测量建筑物模型的响应频率和振动幅值,分析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动特性,为工程设计和结构计算提供参考。
3. 风压分布研究:对于高层建筑、桥梁和大型结构等,风压分布的研究十分重要。
通过风洞试验,可以测量建筑物表面的风压分布情况,评估不同部位的风荷载大小,并确定结构的最大风荷载,保证建筑物在恶劣天气下的安全运行。
4. 空气动力性能评估:风洞试验可以评估建筑物的空气动力性能,如气动阻尼、风速增益等指标。
通过对建筑物不同部位的风洞试验,可以定量分析空气流动的规律和特性,并改进建筑物的气动设计。
三、风洞试验的优势与不足风洞试验作为一种建筑工程试验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可模拟多种复杂工况:风洞试验可以模拟不同风速、风向、气温和湿度等多种复杂工况,对建筑物结构的性能进行准确评估。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理做出科学分析。从此,桥梁抗风研究成了桥梁 领域的热点课题,桥梁风工程学应运而生(边缘分 支学科)。桥梁风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 风洞试验(重点)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两种是现 场观察以及数值模拟。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明德厚学 求实创新
桥梁风洞试验简介
• 风洞(Wind Tunnel)就是用来研究空气动力学的一种 大型试验设施。风洞其实不是个洞,而是一条大型隧 道或管道,里面有一个巨型扇叶,能产生一股强劲气 流。(5-25音速, 32.6m/s)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明德厚学 求实创新
常见桥梁风洞试验
• 试验结果以测定点的风速—振幅响应曲线来表示 。主梁、塔柱、塔墩等部分模型通常由模拟其刚 度的刚性芯棒、模拟其外形和质量、质量分布的 外衣组合而成。应避免模型外衣对模型整体刚度 产生附加刚度的影响,并注意阻尼相似条件的满 足。在模型装配完成后,应对其动力特性进行测 试,以确保模型实测值与预期目标相一致或在一 定误差控制范围以内。
• 扭转系数
CM
1
M
V 2BL
2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明德厚学 求实创新
常见桥梁风洞试验
• 在进行风洞试验前,首先制作刚性模型,要满足 桥梁构件有关参数的相似性;试验中,测出桥梁 的阻力,升力和扭矩系数后,便可确定桥梁的驰 振稳定性,如果升力曲线出现了负斜率值,则桥 梁的驰振稳定性不满足要求。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大跨径桥梁风洞试验
明德厚学 求实创新
常见桥梁风洞试验• 1,来自力三分力试验• 是指桥梁断面在平均静气动力作用下阻力、升力
和扭转力矩及其随攻角的变化。以三分力系数表
示如下: • 阻力系数
大跨度中承式拱桥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第2 8巷
第 6期
重 庆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Ju n lo o g igJa z u U ies y o r a fCh n qn in h nv ri t
— —
Vo. 8 N . 】2 o 6
De 20 6 c. 0
桥 节 段 模 型 静 力 三 分 力 试 验 以及 节段 模 型 动 态 试 验 的 主 要 内 容 及 相 应 的 结 果 , 绍 了 由 于 双 拱 干 扰 下 介 的主拱 静力 三分 力试验 和 涡振 试-T @ L其 结 论  ̄ ,试 验表 明 , 梁 主 桥 具 有 良好 的 气动 稳 定 性 , 拱 在 风 栽 桥 主 下 受 力 极 为 复 杂 。 由 于 前 榀 拱 尾 流 的 影 响 , 拱 阻 力 系数 起 伏 较 大 。 当 两 榀 拱 相 距 较 近 时 , 拱 的 阻 力 后 后
文章编 号 :0 6— 3 9 2 0 )6— 0 5— 3 10 7 2 (0 6 0 0 5 0
W i d Tu n lTe t fLo g S a l — h o g c i g e to o e n n e ss o n p n Ha f—t r u h Ar h Brd e S c i n M d l
wid s blya dteac c a ia h rcesa erte o l ae . h rgfreo h idac aidalt e n t i t n h rhme h nc l aa tr r ah r mpi td T eda oc ntehn rhv r o — a i c c c e b
t n lt ssf rme s rn h t t n o c so h rd e g r e n h e t n mo e n u n ld n mi e tn u ne e t o a u i g t e sa i wi d f r e n t e b ig id ra d t e s c i d lwi d t n e y a c tsi g c o
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3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3. 涡振试验频率比确定
根据桥梁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的桥梁设计风速分别为 44.5m/s 和 37.4m/s 的实际情况,
(油阻尼器较好实现)。 3.2 节段模型试验工况安排 根据不同的桥梁抗风问题有不同的安排,颤振问题比较突出的则首先进行颤振临界风
速的检验,若涡激共振问题比较突出,则首先进行涡激共振试验。然后分别按-3、0、+3 度攻角进行试验(对于涡激共振还要进行-5、+5 度攻角的试验)。
四 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处理
测定桥梁结构的非定常气动力特性(气动导数、气动导纳)以及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 的稳定性和振动响应(颤振和涡激共振)。测定桥梁结构主梁断面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的 表面压力分布状态,分析不同时刻的主梁断面压力分布变化情况。
通过弹簧和支承装置将主梁刚体模型悬挂在风洞内,并使其能产生竖向平动及绕节段模 型截面重心转动的二自由度运动。支承装置应具有改变模型攻角和约束任一自由度的机构, 并可根据需要设置附加阻尼装置用于改变弹性悬挂系统的阻尼。弹性悬挂节段模型支承方式 见图 1-1。
图 1-1 弹性悬挂节段模型支承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1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弹簧悬挂二元刚体节段模型风洞试验除了要求模型与实桥之间满足几何外形相似外,原 则上还应满足以下三组无量纲参数的一致性条件:
等效质量惯性矩 (t.m2/m)
某跨海大桥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四Jl I 建筑
第3 0卷 6期
2 1.2 0 0 1
11 2
参 叠 0构 磅:缔 。 _
14m×14m 风 洞 进 行 , 风 洞 为 闭 口 试 验 段 直 流 式 风 洞 , . . 该
2 动 力试 验
2 1 动 力 试 验 模 型 .
试验段截面尺寸为 14 i( )×14 i( ) . n 宽 . 高 的矩形 , n 稳定 风
速 为 5~ 0 m s 4 / 。
模 型 竖直 安 装 于 天 平 及 风 洞 转 盘 上 , 过 由汁 算 机 控 制 通 调整 机 构 实 现 模 型 姿 态 角 “ 的 变 化 。 试 验 中 “ 的 范 闹 为 ±1。变 化 问隔 最 小 为 3 , 均 匀 流 场 中 试验 风速 为 1 / 。 2, 。 5m s
长 度 l: 0 6 7 5 12 .5 l2 _5
C L= _—L 一 _
^ U BL
() 2
宽 度
曰
1: 0 6
3 0
O5 .
O5 .
高度
l: 0 6
3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
00 8 .5
52 .4
0 08 .5
52 .5
00 4 .9 2
c :
囊 耩荸结≯ 0
某 跨 海 大 桥 节 段 模 型 风 洞 试 验
许 宏兵 , 亮 亮 张
( 庆 大学 , 重 重庆 4 0 4 ) 005
【 摘 要 】 通过某跨海 大桥节段模 型静 力试验 和动 力试验 获得 了主 梁的静 力三分 力 系数 随攻角 的变
化 规 律 , 梁 的 颤振 特 性 以及 识 别 了主 梁 的 8个 颤振 导数 , 主 并对 试 验 获得 的 结 果进 行 了详 细 的 分 析 。 其 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一概述桥梁结构一般为柔长结构,在一个方向上有较大的尺度,而在其他两个方向则相对尺度较小。
风对桥梁结构的作用近似得满足片条理论,可通过节段模型试验来研究桥梁结构的风致振动响应。
通过桥梁节段模型试验,可以测得桥梁断面的三分力系数、气动导数,为桥梁结构的抗风分析提供参数;同时通过节段模型试验对桥梁结构进行二自由度的颤振临界风速试验实测和涡激振动响应。
在大跨度桥梁结构初步设计阶段一般都要通过节段模型试验来进行气动选型;对于一般大跨度桥梁结构也要通过节段模型试验来检验其气动性能,因此桥梁结构节段模型试验是十分重要的桥梁结构模型试验,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风洞试验。
节段模型试验根据其测试响应的不同可以分为测力试验和测振试验;根据节段模型试验悬挂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刚性悬挂节段模型试验、强迫振动试验和弹性悬挂节段模型试验。
测定桥梁结构的非定常气动力特性(气动导数、气动导纳)以及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振动响应(颤振和涡激共振)。
测定桥梁结构主梁断面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的表面压力分布状态,分析不同时刻的主梁断面压力分布变化情况。
通过弹簧和支承装置将主梁刚体模型悬挂在风洞内,并使其能产生竖向平动及绕节段模型截面重心转动的二自由度运动。
支承装置应具有改变模型攻角和约束任一自由度的机构,并可根据需要设置附加阻尼装置用于改变弹性悬挂系统的阻尼。
弹性悬挂节段模型支承方式见图1-1。
图1-1 弹性悬挂节段模型支承弹簧悬挂二元刚体节段模型风洞试验除了要求模型与实桥之间满足几何外形相似外,原则上还应满足以下三组无量纲参数的一致性条件:z弹性参数:b U B ω,t UB ω或t bωω(频率比) z惯性参数:2m b ρ,4m J b ρ或r b(惯性半径比) z阻尼参数:b ζ,t ζ(阻尼比)其中:U 为平均风速,b ω、t ω分别为弯曲和扭转振动固有圆频率,B 为桥宽,b 为半桥宽,m 、m J 为单位桥长的质量和质量惯性矩,ρ为空气密度,r 为惯性半径,b ζ,t ζ分别为竖向弯曲、扭转振动的阻尼比。
表1-1给出了按以上相似条件得到的模型系统的设计参数。
表1-1 节段模型参数缩尺比注:表中的m 值可根据风洞风速范围任意选取。
试验的攻角范围一般为o 3±,特殊情况(如主梁有超高角)时可取为o5±,攻角变化步长为o1。
根据试验目的的不同可分别在均匀流场和紊流风中进行。
试验风速范围应至少达到换算到试桥实桥时的颤振检验风速或使主梁产生o1~o5的扭转振幅、梁宽的1/100~1/20的竖向振幅。
试验结果以攻角为参数的气动阻尼—折算风速、气动导数—折算风速、振动响应——风速等关系曲线表示。
二 节段模型设计示例——青岛海湾大桥一期工程红岛航道桥节段模型设计(确定风洞试验的一些关键参数)1. 全桥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 对青岛海湾大桥成桥状态进行结构动力特性分析,与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相关的主要振型、频率及等效质量见表2-1。
表2-1 青岛海湾大桥一期工程红岛航道桥结构动力特性及等效质量振型编号 频率(Hz) 振型描述 等效质量(t/m) 等效质量惯性矩(t.m 2/m)7 0.8072 主梁一阶对称竖弯0.160799E+02 9 1.2178 主梁二阶对称竖弯0.150570E+0226 2.4871 主梁一阶对称扭转0.476752E+04由于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是将桥梁结构系统简化为弯扭耦合的两自由度系统,因此,对于每一自由度均可以看作一个单自由度振动体系。
对于单自由结构振动体系,其振动频率为:mk=ω,可以得到对应桥梁在成桥状态各阶振型对应的振动系统刚度。
2. 颤振试验频率比确定根据桥梁成桥状态的颤振检验风速为69.1m/s 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桥梁颤振检验风速的估算值,取实桥颤振试验风速范围为0~140m/s ,对应的模型试验风速区间初步确定为0~20m/s ,初步确定相应的风速比为7/1/=m p U U ,考虑到弹性参数的相似,弹性参数:b U B ω,t UB ω或t bωω(频率比) 即节段模型频率比为5714.37/25/==p m f f3. 涡振试验频率比确定根据桥梁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的桥梁设计风速分别为44.5m/s 和37.4m/s 的实际情况,取实桥涡激共振试验风速为0~45m/s ,对应的模型试验风速区间初步确定为0~15m/s ,即相应的风速比为0.3/1/=m p U U ,考虑到弹性参数的相似,弹性参数:b U B ω,t UB ω或t bωω(频率比)即节段模型频率比为33.80.3/25/==p m f f 。
需要说明的是:最后频率比的确定还是要结合实际弹簧的刚度来确定。
表2-2 青岛海湾大桥一期工程红岛航道桥节段模型设计参数(单幅桥面)4. 节段模型测振试验弹簧设计根据结构动力学知识,单自由度振动体系的结构振动频率为:mk=ω (2-1) 故,缩尺模型值参数名称符号单位实桥值颤振涡振 颤振涡振 主梁长度 L m 55.000 1/25 2.200 主梁宽度 B m 23.000 1/25 0.920 主梁高度 H m 3.500 1/25 0.140 等效质量 m eq kg/m16.08×1031/252 25.728 等效质量惯矩 J meq kg ⋅m 2/m 4.768×106 1/25412.206等效惯性半径 r e m17.2197 1/250.6888 竖弯基频 f v Hz 0.8072 3.5714 8.3333 2.8828 6.7266 扭转基频 f tHz 2.4871 3.5714 8.3333 8.8824 20.7258 扭弯频率比 ε/ 3.0811 11 3.0811 3.0811竖弯阻尼比 ξv % 0.5 1 1 0.5 0.5 扭转阻尼比ξt% 0.5 1 1 0.50.52224mf m k πω== (2-2)针对不同的试验目的,分别设计颤振、涡激共振节段模型试验弹簧,设计结果见表2-3。
表2-3 节段模型试验弹簧设计表振型模型频率(Hz )模型质量(kg 或kg.m 2/m )系统弹簧刚度(N/m )单根弹簧刚度(N/m ) 一阶对称竖弯 2.8828 56.0616 18393 2299 颤 振一阶对称扭转 8.8824 26.8532 83640 10455 一阶对称竖弯6.726656.0616 10014212518涡 振一阶对称扭转20.7258 26.8532 455385 56923对于弹簧悬挂系统,弹簧上下设计成刚度为一致的,即单根弹簧刚度为8Kk =,且节段模型上部、下部弹簧之间距离为:m r d 265.41325.2222991045522=×=×=×= 满足以上条件,则完全满足刚度相似的条件,但实际模型试验中很难保证两弹簧悬挂之间的距离为4.265这么长,为此,必须通过调整节段模型质量在沿桥宽方向的质量分布,在保证节段模型质量不变的前提下,达到调整节段模型质量惯性矩的目的,最终保证节段模型的竖弯频率、扭转频率相似、弯扭频率比相似,模型质量相似。
——青岛海湾大桥一期工程红岛航道桥节段模型设计图纸确定合适的比例(1:10~1:100之间),从试验精度的角度考虑,模型做的越大越好,但随着模型的增大,试验难度和造价都将加大,与此相应的试验进度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综合考虑,选择一个合适的比例进行模型设计。
设计要点1)模型尽量轻,初步估计时可用主梁单位长度的质量除以缩尺比的平方并乘以模型的长度的值,并考虑试验要加的装置及配重等因素(约2kg左右),作为模型的允许重量;2)模型尽量刚性,即模型要有足够的刚度,可以通过模型的骨架来实现;3)考虑模型的测压、固定等细部构造,这些必须在模型设计时进行考虑。
图2-1 模型总体布置图图2-2 模型模型骨架图图2-3 主梁节段模型标准横断面图2-4 主梁模型测压孔布置图图2-5 防撞护栏模型图图2-6 模型端板图三 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调试及试验内容3.1 模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竖弯振动频率、扭转振动频率、竖弯阻尼比、扭转阻尼比。
如阻尼不足需要增加阻尼(油阻尼器较好实现)。
3.2 节段模型试验工况安排根据不同的桥梁抗风问题有不同的安排,颤振问题比较突出的则首先进行颤振临界风速的检验,若涡激共振问题比较突出,则首先进行涡激共振试验。
然后分别按-3、0、+3度攻角进行试验(对于涡激共振还要进行-5、+5度攻角的试验)。
四 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处理测定桥梁结构的非定常气动力特性(气动导数、气动导纳)以及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振动响应(颤振和涡激共振)。
测定桥梁结构主梁断面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的表面压力分布状态,分析不同时刻的主梁断面压力分布变化情况。
试验的攻角范围一般为o 3±,特殊情况(如主梁有超高角)时可取为o5±,攻角变化步长为o1。
根据试验目的的不同可分别在均匀流场和紊流风中进行。
试验风速范围应至少达到换算到试桥实桥时的颤振检验风速或使主梁产生o1~o5的扭转振幅、梁宽的1/100~1/20的竖向振幅。
试验结果以攻角为参数的气动阻尼—折算风速、气动导数—折算风速、振动响应——风速等关系曲线表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