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营销服务部标准化建设指引
三农服务站管理制度范文

三农服务站管理制度范文农村三农服务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担农民统筹服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职责的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三农服务站,有必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服务站效能,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本文将围绕三农服务站的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一、服务站管理组织架构三农服务站的管理组织架构对于保障其高效运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服务站管理组织架构中,应明确各级领导机构的职责,搭建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1. 服务站主任服务站主任是服务站的核心管理者,负责全面协调、组织和指导服务站的各项工作。
主任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能够带领团队高效运行。
2. 管理团队服务站应设立管理团队,由不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团队成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各司其职,协同合作,确保服务站内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农民代表会农民代表会是服务站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其成员由当地农民选举产生。
农民代表会负责收集农民的需求和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服务站管理团队,促进优化服务。
二、服务范围和内容三农服务站的服务范围和内容应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政府决策要求,旨在提供全方位的农村社会化服务。
服务内容涵盖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业技术、农村综合服务等方面,具体如下:1. 农业生产服务提供种植、养殖和农业技术指导等服务,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2. 农村经济服务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协助农民解决销售难题,促进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3. 农村技术服务组织农技培训和示范,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养殖技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 农村综合服务建立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展示销售中心等,为农民提供法律、金融、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三、服务站管理制度为确保三农服务站的高效运作和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提供规范的管理和运营指南。
三农信息化建设实施指南

三农信息化建设实施指南第1章引言 (4)1.1 三农信息化建设背景 (4)1.2 三农信息化建设意义 (4)1.3 三农信息化建设现状 (4)第2章三农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与原则 (4)2.1 总体目标 (4)2.2 建设原则 (5)2.3 建设重点 (5)第3章三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5)3.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5)3.1.1 优化宽带网络布局 (5)3.1.2 提高网络传输速率 (6)3.1.3 推进农村物联网建设 (6)3.2 信息终端设备普及 (6)3.2.1 提高农村家庭信息终端普及率 (6)3.2.2 推广农业信息化设备 (6)3.2.3 加强信息终端设备维护与服务 (6)3.3 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布局 (6)3.3.1 建立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站点 (6)3.3.2 提升农村信息服务站点服务水平 (6)3.3.3 创新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6)第4章农业大数据建设与应用 (7)4.1 农业大数据采集与整合 (7)4.1.1 数据采集 (7)4.1.2 数据整合 (7)4.1.3 数据存储与共享 (7)4.2 农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7)4.2.1 数据分析方法 (7)4.2.2 数据挖掘应用 (7)4.3 农业大数据应用场景 (7)4.3.1 智能农业 (7)4.3.2 农产品追溯 (8)4.3.3 农业金融 (8)4.3.4 农业社会化服务 (8)4.3.5 农业政策制定 (8)第5章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 (8)5.1 农业物联网技术 (8)5.1.1 农业物联网架构 (8)5.1.2 农业物联网应用案例 (8)5.1.3 农业物联网发展趋势 (8)5.2 农业遥感技术 (9)5.2.1 农业遥感数据获取 (9)5.2.2 农业遥感应用案例 (9)5.2.3 农业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9)5.3 农业人工智能技术 (9)5.3.1 农业人工智能算法 (9)5.3.2 农业人工智能应用案例 (9)5.3.3 农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9)第6章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9)6.1 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9)6.1.1 建设目标 (10)6.1.2 建设内容 (10)6.2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 (10)6.2.1 物流体系建设目标 (10)6.2.2 物流体系建设内容 (10)6.3 农村电子商务政策支持 (10)6.3.1 政策支持措施 (10)6.3.2 政策实施与监管 (10)第7章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 (11)7.1 农村教育信息化 (11)7.1.1 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11)7.1.2 推动农村教育资源共享 (11)7.1.3 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11)7.2 农村医疗信息化 (11)7.2.1 完善农村医疗信息化基础设施 (11)7.2.2 构建农村医疗信息平台 (11)7.2.3 提升农村医疗信息化人才素质 (11)7.3 农村政务信息化 (11)7.3.1 推进农村政务信息系统建设 (11)7.3.2 优化农村政务服务流程 (12)7.3.3 提升农村政务信息化水平 (12)第8章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12)8.1 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 (12)8.1.1 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12)8.1.2 加强农村信息技术专业建设 (12)8.1.3 开展农村信息化职业技能培训 (12)8.2 农村信息化人才引进 (12)8.2.1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12)8.2.2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12)8.2.3 创新人才引进方式 (13)8.3 农村信息化人才激励 (13)8.3.1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13)8.3.2 提高待遇,保障权益 (13)8.3.3 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13)8.3.4 强化职业发展支持 (13)第9章三农信息化政策与法规 (13)9.1 政策体系构建 (13)9.1.1 政策制定原则 (13)9.1.2 政策内容框架 (13)9.1.3 政策制定程序 (13)9.2 法规与标准制定 (14)9.2.1 法规制定 (14)9.2.2 标准制定 (14)9.2.3 法规与标准实施 (14)9.3 政策实施与评估 (14)9.3.1 政策实施 (14)9.3.2 政策评估 (14)9.3.3 政策调整与优化 (14)第10章三农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14)10.1 组织领导与协调 (14)10.1.1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2023年三农险服务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2023年三农险服务体系构建实施方案____年三农险服务体系构建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三农险是指农业保险、农村人员保险和农村财产保险的统称,是保险业服务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农险的目标是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减少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目标设定____年,三农险服务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三农险产品体系,健全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高效的赔付服务体系,以及广泛覆盖的宣传推广网络,为农民提供全面的保险保障。
三、战略思路1. 健全产品体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和养殖业种类,设计和推广适应性强、覆盖面广的农业保险产品,包括农作物保险、养殖业保险、农机保险等。
此外,还应开发大病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附加保险产品,提高农民的综合保障水平。
2. 完善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农业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无人机等)持续监测并预测农业生产的变化和风险,为保险公司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同时,加强与气象、农业、环境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提升风险评估和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加强赔付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加强赔付服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确保农民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公平地获得赔偿。
同时,建立便捷的理赔渠道,提供24小时在线理赔服务,提高理赔效率。
4. 宣传推广网络覆盖面扩大加大对乡村地区的保险知识宣传力度,提升农民对三农险的认识和了解。
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农民合作社、农村电商平台等渠道,深入农村开展三农险推广活动,提高保险购买和使用率。
四、实施方案1. 健全产品体系(1) 研发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养殖业的农业保险产品,提供全覆盖的保险保障,包括种植保险、养殖保险、设施农业保险等。
(2) 发展农机保险,为农民提供农机的维修、保养和意外损失的保险服务。
(3) 推广大病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提供健康保障和意外风险保险。
(4) 引进国际先进的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农业产业链的保险需求。
三农产品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方案

三农产品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市场分析 (3)1.1 三农产业发展现状 (3)1.2 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分析 (4)1.3 市场机会与挑战 (4)第2章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 (5)2.1 品牌定位策略 (5)2.1.1 市场分析 (5)2.1.2 目标消费群体 (5)2.1.3 竞争对手分析 (5)2.2 核心价值提炼 (5)2.2.1 产品特点 (5)2.2.2 地域特色 (5)2.2.3 文化内涵 (5)2.3 品牌差异化优势 (5)2.3.1 产品创新 (6)2.3.2 服务体验 (6)2.3.3 营销策略 (6)第3章:产品策略与包装设计 (6)3.1 产品线规划 (6)3.2 产品特点与卖点 (6)3.3 包装设计理念与元素 (6)3.4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7)第4章价格策略与盈利模式 (7)4.1 价格策略制定 (7)4.1.1 市场调研与分析 (7)4.1.2 产品定位 (7)4.1.3 价格定位 (7)4.1.4 价格调整策略 (7)4.2 成本分析与控制 (8)4.2.1 成本构成 (8)4.2.2 成本控制措施 (8)4.2.3 成本预算与监控 (8)4.3 盈利模式设计 (8)4.3.1 产品差异化策略 (8)4.3.2 拓展销售渠道 (8)4.3.3 品牌建设与推广 (8)4.3.4 产业链延伸 (8)4.3.5 合作与联盟 (8)第5章渠道拓展与分销策略 (8)5.1 渠道类型与选择 (8)5.1.1 线下传统渠道 (9)5.1.3 新型社区营销 (9)5.2 分销体系构建 (9)5.2.1 分销商选择 (9)5.2.2 分销网络布局 (10)5.2.3 分销渠道管理 (10)5.3 电商平台合作与运营 (10)5.3.1 合作策略 (10)5.3.2 运营策略 (10)5.4 农超对接与社区营销 (10)5.4.1 农超对接 (10)5.4.2 社区营销 (11)第6章促销策略与活动策划 (11)6.1 促销方式与方法 (11)6.1.1 价格促销 (11)6.1.2 优惠券促销 (11)6.1.3 赠品促销 (11)6.1.4 体验促销 (11)6.1.5 会员促销 (11)6.2 活动策划与实施 (11)6.2.1 节日促销活动 (11)6.2.2 季节性促销活动 (11)6.2.3 联合促销活动 (12)6.2.4 线下活动策划 (12)6.3 线上线下融合推广 (12)6.3.1 线上推广 (12)6.3.2 线下推广 (12)6.3.3 线上线下互动 (12)6.3.4 社区营销 (12)第7章品牌传播与公关策略 (12)7.1 媒体传播渠道选择 (12)7.1.1 传统媒体传播 (12)7.1.2 网络媒体传播 (13)7.2 公关活动策划与执行 (13)7.2.1 举办农产品品鉴会 (13)7.2.2 农业产业论坛 (13)7.2.3 社会公益活动 (13)7.3 品牌口碑建设与管理 (13)7.3.1 建立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机制 (13)7.3.2 网络舆情监控 (14)7.3.3 用户评价管理 (14)第8章农业技术与质量保障 (14)8.1 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 (14)8.1.1 农业技术研究方向 (14)8.2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15)8.2.1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15)8.2.2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措施 (15)8.3 食品安全与追溯体系 (15)8.3.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15)8.3.2 追溯体系建设 (16)第9章组织管理与人才培养 (16)9.1 组织结构优化 (16)9.2 人才引进与培养 (16)9.3 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16)第10章:项目评估与风险管理 (17)10.1 项目可行性分析 (17)10.1.1 市场可行性分析 (17)10.1.2 技术可行性分析 (17)10.1.3 经济可行性分析 (17)10.1.4 政策可行性分析 (17)10.2 风险识别与评估 (17)10.2.1 市场风险 (17)10.2.2 技术风险 (17)10.2.3 财务风险 (17)10.2.4 政策风险 (17)10.2.5 人才风险 (17)10.3 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 (18)10.3.1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项目抗风险能力。
三农生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三农生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目的 (3)1.2 适用范围 (4)1.3 参考标准 (4)第2章农业生产标准化基础 (4)2.1 农业生产标准化的概念 (4)2.2 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4)2.3 农业生产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5)第3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5)3.1 土壤类型与特点 (5)3.1.1 水稻土 (5)3.1.2 旱地土 (6)3.1.3 灌淤土 (6)3.1.4 盐碱土 (6)3.2 土壤管理与改良措施 (6)3.2.1 水稻土管理 (6)3.2.2 旱地土管理 (6)3.2.3 灌淤土管理 (6)3.2.4 盐碱土改良 (6)3.3 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价 (7)3.3.1 土壤质量监测 (7)3.3.2 土壤质量评价 (7)第4章农田水利与灌溉 (7)4.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7)4.1.1 水源工程 (7)4.1.2 输水工程 (7)4.1.3 蓄水工程 (7)4.1.4 排水工程 (8)4.2 灌溉制度与灌溉技术 (8)4.2.1 灌溉制度 (8)4.2.2 灌溉技术 (8)4.3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8)4.3.1 水资源管理 (8)4.3.2 水资源保护 (8)4.3.3 节水灌溉 (8)第5章农作物种植技术 (8)5.1 品种选择与繁育 (8)5.1.1 品种选择 (8)5.1.2 繁育技术 (9)5.2 播种与栽培技术 (9)5.2.1 播种技术 (9)5.3 病虫害防治 (9)5.3.1 病害防治 (9)5.3.2 虫害防治 (9)5.4 收获与储藏 (9)5.4.1 收获 (9)5.4.2 储藏 (9)第6章畜禽养殖标准化 (9)6.1 畜禽养殖环境要求 (9)6.1.1 场地选择:畜禽养殖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气、光照充足、交通便利且远离居民区的区域。
(10)6.1.2 建设规范:畜禽舍建设应遵循相关建设规范,保证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适宜,为畜禽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农营销服务部标准化建设指引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农营销服务部标准化建设指引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销售及服务能力,加强网点建设标准,规范员工服务行为,提高员工服务质量,提升公司服务形象,制定本指引。
一、组成部分本指引主要由《网点建设标准》、《通用服务标准》、《销售服务标准》、《协赔服务标准》四部分组成。
二、规范对象本指引规范的网点特指扎根于农村地区,属于公司正式营业机构的三农营销服务部(以下简称“服务部”),规范的服务人员包括三农营销服务部中能够与农村客户发生接触的人员,包括归属服务部管理的农村个人代理营销员。
第二章网点建设标准一、网点选址原则(一)前瞻性原则根据自身总体发展战略和三农保险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市场环境、客户需求等方面情况据以选址。
(二)客户优先原则根据网点的市场定位和客户分布情况,按照就近服务于目标客户群和最有价值客户的原则确定选址。
(三)全面性原则选址时应注意综合考虑地段位置、楼宇品质、租售价格、内部结构、交通、形象辐射、时间安排等因素进行最优选择。
(四)持续性原则选址属租赁的,应签定较长时间的租赁合同,原则上以3年为一个合同期间,特殊情况可适当短租,避免摊销建设成本过高或续租价格过高。
二、选址区域要求(一)市场调研1、对辖内农村保险市场现状以及发展规划进行调研;2、分析区域经济区块划分及功能定位,评估经济区块的总量和构成;3、分析符合拟设网点市场定位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4、对当地同业的网点布局和经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5、分析拟选区域的辐射能力和交通状况;6、分析其他影响选址的因素。
(二)统筹选择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对经济区块、地理位置、楼盘状况和网点建设要求,综合考虑预期收益、资源配置、市场占有、形象宣传、市场成熟度等各方面因素,统筹安排,注意避免过早进入未成熟区域和防止进入衰退区域。
三、用房选择要求(一)坐落位置要求1、优先选择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乡镇主干道,网点用房需为独立店面,避免建立在物业、居委会、洗车店、修理店等合作单位内部。
三农营销服务部标准化建设指引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三农营销服务部标准化建设指引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销售及服务能力,加强网点建设标准,规员工服务行为,提高员工服务质量,提升公司服务形象,制定本指引。
一、组成部分本指引主要由《网点建设标准》、《通用服务标准》、《销售服务标准》、《协赔服务标准》四部分组成。
二、规对象本指引规的网点特指扎根于农村地区,属于公司正式营业机构的三农营销服务部(以下简称“服务部”),规的服务人员包括三农营销服务部中能够与农村客户发生接触的人员,包括归属服务部管理的农村个人代理营销员。
第二章网点建设标准一、网点选址原则(一)前瞻性原则根据自身总体发展战略和三农保险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市场环境、客户需求等方面情况据以选址。
(二)客户优先原则根据网点的市场定位和客户分布情况,按照就近服务于目标客户群和最有价值客户的原则确定选址。
(三)全面性原则... . .选址时应注意综合考虑地段位置、楼宇品质、租售价格、部结构、交通、形象辐射、时间安排等因素进行最优选择。
(四)持续性原则选址属租赁的,应签定较长时间的租赁合同,原则上以3年为一个合同期间,特殊情况可适当短租,避免摊销建设成本过高或续租价格过高。
二、选址区域要求(一)市场调研1、对辖农村保险市场现状以及发展规划进行调研;2、分析区域经济区块划分及功能定位,评估经济区块的总量和构成;3、分析符合拟设网点市场定位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4、对当地同业的网点布局和经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5、分析拟选区域的辐射能力和交通状况;6、分析其他影响选址的因素。
(二)统筹选择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对经济区块、地理位置、楼盘状况和网点建设要求,综合考虑预期收益、资源配置、市场占有、形象宣传、市场成熟度等各方面因素,统筹安排,注意避免过早进入未成熟区域和防止进入衰退区域。
三、用房选择要求(一)坐落位置要求1、优先选择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乡镇主干道,网点用房需为独立店面,避免建立在物业、居委会、洗车店、修理店等合作单位部。
三农服务站管理制度(三篇)

三农服务站管理制度三农服务站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各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服务的机构,是推动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三农服务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以三农服务站管理制度为主题,从管理架构、人员管理、服务项目、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三农服务站提供参考。
一、管理架构(一)组织架构三农服务站的组织架构应包括站长(负责人)、办公室、综合服务部、农业技术部、农村金融部等部门。
其中,站长(负责人)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和日常事务,综合服务部负责农民培训、咨询、政策宣传等工作,农业技术部负责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等工作,农村金融部负责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
(二)职责分工站长(负责人)负责全面统筹、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
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文件归档、人事管理等工作,保障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正常运转。
综合服务部负责组织开展培训、咨询、政策宣传等工作,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
农业技术部负责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等服务,推广科学种植、养殖等农业技术。
农村金融部负责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
二、人员管理(一)招聘与培训三农服务站应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
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服务站的业务和工作流程,熟悉服务流程和工作规范。
(二)绩效考核三农服务站应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选出优秀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并对工作不力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罚。
(三)工资福利三农服务站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绩发放相应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服务项目(一)农民培训三农服务站应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市场需求,组织开展各类农民培训,包括种植、养殖、农业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和经营水平。
(二)技术咨询三农服务站应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解答农民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益。
青岛寿险公司农村营销服务部标准化建设指引(试行)

青岛寿险公司农村营销服务部标准化建设指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青岛市农村保险市场健康持续发展,为广大农村消费者提供优质、便捷、规范的保险服务,推进农村营销服务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保险公司营销服务部管理办法》、《关于促进农村人身保险健康规范发展的通知》、《关于规范保险营销团队管理的通知》及《关于规范代理制保险营销员管理制度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农村营销服务部是指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批准,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由保险公司在乡镇设立的为农村客户提供保险服务的分支机构;本指引所称的营销员是指取得《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保险营销员及取得《农村保险营销员资格证书》的农村保险营销员。
第二章设立与变更第三条保险公司开发农村市场,应遵循在培育中进入、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
设立农村营销服务部,应结合当地保险市场实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稳步发展。
在营销服务部设立前,各保险公司应将机构设置发展规划报青岛保监局,由监管部门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做出全面的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后再进行实质性筹建,从而实现最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减少机构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恶性竞争和供给过剩。
第四条选拔农村营销服务部负责人坚持全面考核、严格筛选原则。
农村营销服务部负责人应符合下列条件:(一)无违法违规记录;(二)从事保险工作3年以上,有一定的管理工作经验;(三)熟悉农村保险市场;(四)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五)通过青岛保监局组织的保险基础知识及保险法律法规考试。
第五条农村营销服部变更负责人、营业地址实行备案制,变更名称实行报告制。
变更后的负责人需符合第四条规定的条件。
第六条农村营销服务部经营范围按照上级公司授权设定。
第七条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经批准设立农村营销服务部,应切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特别是稳步构建农村营销团队,做到管理规范、持续经营,避免业务发展大起大落。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撤销农村营销服务部应坚持审慎原则,规范各类撤并行为,认真做好后续客户服务工作。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方案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方案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范围 (4)第3章标准化体系建设 (4)3.1 标准化原则与目标 (4)3.1.1 标准化原则 (4)3.1.2 标准化目标 (4)3.2 产品标准化 (5)3.3 服务标准化 (5)3.4 流程标准化 (5)第4章规范化体系建设 (6)4.1 规范化原则与目标 (6)4.1.1 原则 (6)4.1.2 目标 (6)4.2 平台运营规范 (6)4.2.1 平台准入与退出机制 (6)4.2.2 商品管理规范 (6)4.2.3 交易管理规范 (6)4.3 商家管理规范 (6)4.3.1 商家入驻与培训 (6)4.3.2 商家信用评价 (7)4.3.3 商家售后服务规范 (7)4.4 用户行为规范 (7)4.4.1 用户注册与认证 (7)4.4.2 用户评价与投诉 (7)4.4.3 用户隐私保护 (7)第5章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架构 (7)5.1 技术选型与标准 (7)5.1.1 前端技术 (7)5.1.2 后端技术 (7)5.1.3 服务器与存储 (7)5.1.4 网络与安全 (8)5.2 系统架构设计 (8)5.2.1 整体架构 (8)5.2.2 模块划分 (8)5.2.3 关键模块设计 (8)5.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8)5.3.1 数据安全 (8)5.3.2 隐私保护 (9)第6章产品质量管理与追溯体系 (9)6.1 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9)6.1.1 管理体系概述 (9)6.1.2 管理体系构建 (9)6.2 追溯体系构建 (9)6.2.1 追溯体系设计 (9)6.2.2 追溯体系实施 (9)6.3 溯源技术应用 (10)6.3.1 物联网技术 (10)6.3.2 区块链技术 (10)6.3.3 二维码技术 (10)6.3.4 大数据技术 (10)第7章供应链与物流配送体系 (10)7.1 供应链管理体系 (10)7.1.1 供应链结构优化 (10)7.1.2 供应商管理 (10)7.1.3 质量安全管理 (10)7.2 物流配送网络建设 (10)7.2.1 配送中心布局 (11)7.2.2 运输网络优化 (11)7.2.3 信息化建设 (11)7.3 冷链物流解决方案 (11)7.3.1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 (11)7.3.2 冷链物流标准化 (11)7.3.3 冷链物流信息化 (11)7.3.4 冷链物流服务优化 (11)第8章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 (11)8.1 市场定位与策略 (11)8.1.1 市场细分 (11)8.1.2 目标市场选择 (11)8.1.3 市场定位 (12)8.1.4 市场策略 (12)8.2 品牌塑造与传播 (12)8.2.1 品牌定位 (12)8.2.2 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12)8.2.3 品牌口号 (12)8.2.4 品牌传播 (12)8.3 网络营销推广 (12)8.3.1 搜索引擎优化(SEO) (12)8.3.2 搜索引擎营销(SEM) (12)8.3.3 社交媒体营销 (13)8.3.4 网络广告 (13)8.3.5 合作推广 (13)8.3.6 会员营销 (13)8.3.7 口碑营销 (13)第9章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管理 (13)9.1 运营战略与目标 (13)9.1.1 运营战略规划 (13)9.1.2 运营目标设定 (13)9.2 运营团队建设与管理 (13)9.2.1 团队组织结构 (13)9.2.2 人才选拔与培养 (13)9.2.3 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13)9.3 用户体验优化 (14)9.3.1 产品与服务优化 (14)9.3.2 用户反馈与满意度调查 (14)9.3.3 售后服务与保障 (14)9.3.4 营销活动策划与实施 (14)9.3.5 数据分析与优化 (14)第10章监管与评估机制 (14)10.1 监管体系建设 (14)10.1.1 监管原则 (14)10.1.2 监管机构与职责 (14)10.1.3 监管制度 (14)10.1.4 监管手段与措施 (14)10.2 风险防控与应对 (15)10.2.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5)10.2.2 风险防控策略 (15)10.2.3 应急处置机制 (15)10.3 评估与改进机制 (15)10.3.1 评估指标体系 (15)10.3.2 评估方法与流程 (15)10.3.3 改进措施 (15)10.3.4 持续监管与优化 (15)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电子商务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立计划(2篇)

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立计划一、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成职能部门和保险经办机构齐抓共管、责任共担的“三农”保险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
(二)依法合规。
按照国家财政、保险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三农”保险服务体系依法合规,健康运行。
(三)注重实效。
做好“三农”保险服务体系的网点选择、人员选聘和运营管理等工作,确保“三农”保险服务机构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组织领导成立恩施州“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州“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和协调工作。
由张宇副州长任组长,州政府副秘书长谭立文任副组长,州金融办、农业局、财政局、人社局、卫生局、水利局、民政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气象局、人保财险恩施分公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金融办,州金融办副主任闵达律任办公室主任,人保财险恩施分公司总经理王辉任副主任。
三、主要任务(一)设立县市、乡镇、村“三农”保险体系建设工作机构。
各县市政府要相应成立“三农”保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明确相应职责;设立“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县市“三农”保险体系建设工作。
乡镇要落实分管领导,依托乡镇农业办公室或财经所成立乡镇“三农”保险服务机构,具体负责所辖乡镇“三农”保险工作。
行政村要依托村委会建立村级“三农”保险服务点,具体负责本村“三农”保险工作。
(二)选聘站点负责人和协保员。
开展“三农”保险业务的乡镇,要从乡镇农业办公室或财经所选聘____名“三农”保险专职负责人(简称保险专干);开展“三农”保险业务的村要从村干部中选聘____名“三农”保险协保员,对原管理区基础上组建的大村在选聘____名“三农”保险村级协保员的基础上,可以在下面的组(即原来的行政村)选聘____名“三农”保险联络员,业务上接受村协保员的管理。
乡镇保险专干和村协保员的具体选聘渠道、选聘标准、选聘程序及选聘后的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工作纪律由当地政府和人保财险支公司共同确定。
三农产业标准化建设作业指导书

三农产业标准化建设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原则 (3)第2章三农产业标准化建设基本理论 (4)2.1 标准化建设概念 (4)2.2 三农产业标准化建设内涵 (4)2.3 标准化体系建设 (4)第3章农业生产标准化 (5)3.1 农业生产标准化概述 (5)3.2 农业生产技术规范 (5)3.3 农业生产质量控制 (5)第4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 (6)4.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6)4.1.1 监管体系构建 (6)4.1.2 监管制度与政策 (6)4.1.3 监管能力提升 (6)4.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6)4.2.1 检测技术体系 (6)4.2.2 检测标准与方法 (6)4.2.3 检测能力建设 (7)4.3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7)4.3.1 追溯体系构建 (7)4.3.2 追溯制度建设 (7)4.3.3 追溯平台建设 (7)4.3.4 追溯技术应用 (7)第5章农业生态环境标准化 (7)5.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7)5.1.1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7)5.1.2 农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7)5.1.3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7)5.2 农业资源利用标准化 (8)5.2.1 水资源利用标准化 (8)5.2.2 土地资源利用标准化 (8)5.2.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8)5.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8)5.3.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8)5.3.2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8)5.3.3 农业生态环境监管 (8)第6章农村经济组织标准化 (8)6.1 农村经济组织概述 (8)6.1.1 定义与分类 (8)6.1.2 功能与作用 (9)6.2 农村经济组织运行规范 (9)6.2.1 组织架构 (9)6.2.2 运营管理 (9)6.2.3 决策机制 (9)6.3 农村经济组织信用体系建设 (9)6.3.1 信用体系概述 (9)6.3.2 信用评价 (9)6.3.3 信用监管 (9)6.3.4 信用服务 (9)6.3.5 信用教育 (9)第7章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标准化 (10)7.1 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概述 (10)7.2 农村基础设施标准化 (10)7.2.1 农村基础设施概述 (10)7.2.2 农村基础设施标准化内容 (10)7.3 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 (10)7.3.1 农村公共服务概述 (10)7.3.2 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内容 (10)第8章农业信息服务标准化 (11)8.1 农业信息服务概述 (11)8.2 农业信息采集与处理 (11)8.2.1 信息采集 (11)8.2.2 信息处理 (11)8.3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11)8.3.1 信息服务机构 (12)8.3.2 信息服务网络 (12)8.3.3 信息服务内容 (12)8.3.4 信息服务方式 (12)8.3.5 信息服务队伍建设 (12)8.3.6 信息服务监管 (12)第9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化 (12)9.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概述 (12)9.1.1 定义与意义 (12)9.1.2 转化类型与途径 (12)9.2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服务 (12)9.2.1 推广体系构建 (12)9.2.2 推广方式创新 (13)9.2.3 推广服务规范 (13)9.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 (13)9.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3)9.3.2 评价方法与流程 (13)9.3.3 评价结果运用 (13)9.3.4 持续改进与优化 (13)第10章三农产业标准化建设保障措施 (13)10.1 政策法规支持 (13)10.2 组织管理保障 (13)10.3 人才培养与培训 (14)10.4 宣传与推广实施 (14)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
三农服务团队工作指引手册

三农服务团队工作指引手册第1章团队建设与管理 (4)1.1 团队组成与职责分配 (4)1.1.1 团队构成 (4)1.1.2 职责分配 (4)1.2 团队协作与沟通机制 (4)1.2.1 团队协作 (4)1.2.2 沟通机制 (4)1.3 团队培训与发展规划 (5)1.3.1 培训计划 (5)1.3.2 培训方式 (5)1.3.3 发展规划 (5)1.3.4 激励机制 (5)第2章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 (5)2.1 农业技术培训 (5)2.1.1 培训目标 (5)2.1.2 培训内容 (5)2.1.3 培训方式 (5)2.2 农业技术咨询服务 (6)2.2.1 咨询服务内容 (6)2.2.2 咨询服务方式 (6)2.3 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 (6)2.3.1 成果筛选与评价 (6)2.3.2 成果推广与应用 (6)第3章农村经济与产业扶贫 (6)3.1 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6)3.1.1 分析区域资源优势 (6)3.1.2 优化产业结构 (7)3.1.3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7)3.1.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 (7)3.2 产业扶贫项目策划与实施 (7)3.2.1 项目策划 (7)3.2.2 项目实施 (7)3.2.3 项目监管与评估 (7)3.2.4 资金管理 (7)3.3 农村金融与保险服务 (7)3.3.1 农村金融服务 (7)3.3.2 农村保险服务 (7)3.3.3 金融与保险产品创新 (8)3.3.4 政策支持与监管 (8)第4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8)4.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8)4.1.1 目标定位 (8)4.1.2 调研与评估 (8)4.1.3 规划设计 (8)4.1.4 资金筹措 (8)4.2 项目申报与实施流程 (8)4.2.1 项目申报 (8)4.2.2 审批与立项 (8)4.2.3 招投标与合同签订 (8)4.2.4 施工监管 (9)4.2.5 验收与移交 (9)4.3 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 (9)4.3.1 制定维护与管理制度 (9)4.3.2 维护与保养 (9)4.3.3 监督与检查 (9)4.3.4 资源整合与共享 (9)4.3.5 信息化管理 (9)第5章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 (9)5.1 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培养 (9)5.1.1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9)5.1.2 建立农村环保激励机制 (9)5.1.3 推广环保实用技术 (9)5.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9)5.2.1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0)5.2.2 生活污水治理 (10)5.2.3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10)5.3 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发展 (10)5.3.1 发展生态农业 (10)5.3.2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 (10)5.3.3 强化政策支持 (10)5.3.4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 (10)第6章农村教育与人才培养 (10)6.1 农村教育资源整合 (10)6.1.1 优化农村学校布局 (10)6.1.2 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11)6.1.3 利用信息技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11)6.2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11)6.2.1 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 (11)6.2.2 农村青年人才培养 (11)6.2.3 农村妇女人才培养 (11)6.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1)6.3.1 开展就业指导服务 (11)6.3.2 建立健全就业培训体系 (11)6.3.3 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 (11)第7章农村卫生健康服务 (11)7.1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1)7.1.1 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1)7.1.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政策与法规 (12)7.2 农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 (12)7.2.1 农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 (12)7.2.2 农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12)7.3 农村健康扶贫与医疗救助 (12)7.3.1 农村健康扶贫 (12)7.3.2 农村医疗救助 (12)第8章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 (12)8.1 农村文化遗产保护 (12)8.1.1 文化遗产调查与评估 (13)8.1.2 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3)8.1.3 文化遗产教育与宣传 (13)8.2 农村文化活动组织与策划 (13)8.2.1 活动主题与内容策划 (13)8.2.2 活动组织与实施 (13)8.2.3 活动评估与改进 (13)8.3 农村文化产业开发与推广 (13)8.3.1 文化资源挖掘与整合 (13)8.3.2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13)8.3.3 文化产品推广与营销 (13)第9章农村社会保障与福利 (14)9.1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4)9.1.1 概述 (14)9.1.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成 (14)9.1.3 政策法规与实施要点 (14)9.2 农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 (14)9.2.1 农村养老保险 (14)9.2.2 农村医疗保险 (14)9.3 农村特殊群体关爱与帮扶 (15)9.3.1 贫困户与低保户 (15)9.3.2 老年人、残疾人与留守儿童 (15)9.3.3 农村妇女与少数民族 (15)第10章农村法治建设与权益保障 (15)10.1 农村法律法规普及与宣传 (15)10.1.1 目标与任务 (15)10.1.2 宣传内容 (15)10.1.3 宣传方式 (15)10.2 农村纠纷调解与法律援助 (15)10.2.1 农村纠纷调解 (16)10.2.2 法律援助 (16)10.3 农村基层组织与民主管理 (16)10.3.1 组织建设 (16)10.3.2 民主管理 (16)10.3.3 基层法治队伍建设 (16)第1章团队建设与管理1.1 团队组成与职责分配1.1.1 团队构成三农服务团队应由具备农业、农村、农民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包括但不限于农业技术专家、农村经济分析师、政策研究员、市场分析师、项目管理专员等。
镇三农服务规范化建设方案

镇三农服务规范化建设方案一、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我镇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引导,提高农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建设规范化的三农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本方案旨在通过完善三农服务规范,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建设一个高效、规范、便利的三农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环境素质。
2. 原则:(1)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形成合力。
(2)坚持分类管理、重点突破、优先发展的原则。
(3)注重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品质。
(4)强化宣传和培训,推动规范的普及和应用。
三、具体措施1. 完善农村土地经营与流转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提供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加强土地交易的规范管理,促进土地资源的流动和集中利用。
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服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溯源系统,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加强对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3. 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与仓储服务: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提供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推动农产品流通的高效化和便利化,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4. 健全农村产业支持与发展服务体系: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特点,建立产业发展与技术支持机构,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培训和推广服务,促进农村产业的优化升级。
5.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引导金融机构设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提供农村信贷、金融产品创新等金融服务,降低农民融资成本,推动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6.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保障水平。
7. 提升农村环境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提供垃圾分类处理、污水处理等环境服务,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8. 增强农民科技与信息化素养: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信息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应用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农服务站管理制度范本

三农服务站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三农服务站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农民群众的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三农服务站是指为了方便农民群众的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而设立的服务机构。
第三条三农服务站的任务是组织和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营销、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保险等相关服务。
第四条三农服务站应依法开展经营活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真实、准确的服务信息。
第五条三农服务站要积极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
第六条三农服务站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管理科学、效率高效。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七条三农服务站设站长一名,下设若干部门,具体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设立。
第八条站长负责全面组织和管理三农服务站的工作,下设的部门负责相应的具体工作。
第九条站长由上级主管部门指派或经过公开招聘产生,任期一般为三年。
第十条三农服务站应建立领导小组或工作班子,协助站长领导工作。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十一条农业技术培训部门负责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和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服务。
第十二条农产品营销部门负责农产品的收购、销售和物流配送工作,维护农户的利益。
第十三条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负责组织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提供农业生产咨询服务。
第十四条农业保险部门负责组织农业保险的承保和理赔工作,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和权益。
第十五条各部门应按照工作计划和任务完成工作,定期向站长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第四章内部管理第十六条三农服务站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
第十七条人员管理应按照岗位要求和工作需要,招聘、培训和评聘合适的专业人员。
第十八条财务管理应建立科学的财务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十九条物资管理应实行统一采购、配发和使用制度,保障工作所需物资的充足和合理使用。
第二十条三农服务站应定期组织内部考核和评估工作,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改进。
第五章监督机制第二十一条三农服务站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及时报告工作进展和问题。
三农服务站管理制度(2篇)

三农服务站管理制度三农服务站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各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服务的机构,是推动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三农服务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以三农服务站管理制度为主题,从管理架构、人员管理、服务项目、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三农服务站提供参考。
一、管理架构(一)组织架构三农服务站的组织架构应包括站长(负责人)、办公室、综合服务部、农业技术部、农村金融部等部门。
其中,站长(负责人)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和日常事务,综合服务部负责农民培训、咨询、政策宣传等工作,农业技术部负责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等工作,农村金融部负责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
(二)职责分工站长(负责人)负责全面统筹、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
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文件归档、人事管理等工作,保障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正常运转。
综合服务部负责组织开展培训、咨询、政策宣传等工作,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
农业技术部负责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等服务,推广科学种植、养殖等农业技术。
农村金融部负责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
二、人员管理(一)招聘与培训三农服务站应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
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服务站的业务和工作流程,熟悉服务流程和工作规范。
(二)绩效考核三农服务站应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选出优秀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并对工作不力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罚。
(三)工资福利三农服务站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绩发放相应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服务项目(一)农民培训三农服务站应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市场需求,组织开展各类农民培训,包括种植、养殖、农业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和经营水平。
(二)技术咨询三农服务站应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解答农民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益。
三农服务站管理制度范本

三农服务站管理制度范本以下是一个三农服务站管理制度的范本,仅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三农服务站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三农服务站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三农服务站的管理应遵循便民、高效、公正、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三农服务站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并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五条三农服务站管理应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工作协同机制。
第六条三农服务站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工作技能和服务意识。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七条三农服务站设站长一人,副站长一人,工作人员若干。
第八条站长负责整个三农服务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管理。
第九条副站长协助站长进行工作,并在站长不在时代理站长职责。
第十条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由站长或副站长安排具体工作任务,并及时向站长或副站长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十一条三农服务站应根据具体工作需求制定各项工作流程,并以书面形式向全体工作人员公布。
第十二条三农服务站各项工作应按照流程进行,不得擅自修改或变动。
第十三条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四章服务内容第十四条三农服务站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农业技术咨询、农田治理、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加工等。
第十五条三农服务站应积极开展农技培训、技术指导等活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第十六条三农服务站应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公正、透明地进行服务。
第五章工作考核第十七条三农服务站应建立完善的工作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评估。
第十八条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评估将影响其晋升和待遇的调整。
第十九条三农服务站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素质。
第六章奖惩制度第二十条三农服务站应建立奖惩制度,对表现出色和不良行为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或惩罚。
第二十一条奖惩制度应公正、公开,不得有任何歧视或不当对待。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1 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组成及内容等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XX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016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农业社会化服务socialized service for agriculture按照服务对象需求,为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活动。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socialized service organization for agriculture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专业服务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standard system of socialized service for agriculture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服务组织、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等相关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
农业生产托管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usteeship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等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养、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
4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全面性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融合农业社会化服务各领域的工作内容。
系统性以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需求为目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宜符合GB/T 13016的要求。
动态性在突出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需求和发展水平的同时,对新需求、新模式留有可扩充、可更新的空间。
5 标准体系的组成标准体系框架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包括服务组织、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子体系,其框架图见图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农营销服务部标准化建设指引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销售及服务能力,加强网点建设标准,规范员工服务行为,提高员工服务质量,提升公司服务形象,制定本指引。
一、组成部分本指引主要由《网点建设标准》、《通用服务标准》、《销售服务标准》、《协赔服务标准》四部分组成。
二、规范对象本指引规范的网点特指扎根于农村地区,属于公司正式营业机构的三农营销服务部(以下简称“服务部”),规范的服务人员包括三农营销服务部中能够与农村客户发生接触的人员,包括归属服务部管理的农村个人代理营销员。
第二章网点建设标准一、网点选址原则(一)前瞻性原则根据自身总体发展战略和三农保险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市场环境、客户需求等方面情况据以选址。
(二)客户优先原则根据网点的市场定位和客户分布情况,按照就近服务于目标客户群和最有价值客户的原则确定选址。
(三)全面性原则选址时应注意综合考虑地段位置、楼宇品质、租售价格、内部结构、交通、形象辐射、时间安排等因素进行最优选择。
(四)持续性原则选址属租赁的,应签定较长时间的租赁合同,原则上以3年为一个合同期间,特殊情况可适当短租,避免摊销建设成本过高或续租价格过高。
二、选址区域要求(一)市场调研1、对辖内农村保险市场现状以及发展规划进行调研;2、分析区域经济区块划分及功能定位,评估经济区块的总量和构成;3、分析符合拟设网点市场定位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4、对当地同业的网点布局和经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5、分析拟选区域的辐射能力和交通状况;6、分析其他影响选址的因素。
(二)统筹选择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对经济区块、地理位置、楼盘状况和网点建设要求,综合考虑预期收益、资源配置、市场占有、形象宣传、市场成熟度等各方面因素,统筹安排,注意避免过早进入未成熟区域和防止进入衰退区域。
三、用房选择要求(一)坐落位置要求1、优先选择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乡镇主干道,网点用房需为独立店面,避免建立在物业、居委会、洗车店、修理店等合作单位内部。
2、应选择一层临主要街道店面,店面无遮挡物,避免在胡同内、背街、楼群内、居民楼内部等不易见到的地点。
3、大门前应视野开阔,交通出入方便,无密集的大型树木绿化带、无电力设施、无公共广告设施阻挡。
4、网点周边安全环境良好,业态合适,一般不应选择过于偏辟,或选择在有爆炸、强磁场以及有水灾、火灾隐患的环境中。
(二)建筑物本身要求1、建筑物应符合安全要求,应选择经房屋质检部门和消防部门验收合格的房屋。
2、建筑物外观应稳重大气,观感好,正面采光通气良好。
尽量选择当地较好、建成时间较短的建筑物,建筑形态适合形象广告制作且应具有较好的传播效果。
3、网点用房应符合各方面装修技术条件,不宜选用不能满足技术条件并没有替代办法的房屋。
4、网点使用面积原则上不得低于30平方米,能够满足未来3-5年的业务发展需要。
四、网点装修要求网点装修应按照集团公司下发的《2014版中国人民保险集团VI手册(基础版)》(简称“集团VI手册”)标准执行。
(《集团VI手册》见公司内网-宣传影像-VI下载)(一)铭牌设计1、标牌样式:详见附件。
2、标牌名称:“PICC中国人民保险 XX(县、区)XX乡(镇) 三农营销服务部”。
若当地监管部门对标牌名称有特殊要求,以其要求为准。
3、标牌字体:“XX(县、区)XX乡(镇)”:字体为汉仪中宋简;“三农营销服务部”:字体为汉仪大黑简。
4、标牌规格:600mm*400mm*20mm 如有需要可根据比例任意放大缩小,保持比例、版式不变即可。
5、材质工艺:5mm铝塑板,丝网印刷。
(二)标识类设计网点须包含门头及形象墙标识,同时,根据需要可增加外竖式招牌、外悬挑招牌标识。
门头、形象墙、外竖式招牌、外悬挑招牌等标识须严格按照《集团VI手册》标准,在文字(即“PICC 中国人民保险”)、字体、颜色、比例等方面不允许有任何改动,确保规范统一。
(具体标准详见附件)(三)内部设计1、网点内部须设置业务受理区和客户休息区,向客户提供业务受理、客户休息等候基本服务功能,条件允许可增设自助服务区、资料填写区、VIP客户室等。
2、业务受理区柜面及柜面上,应配备岗位标识牌、书写笔,有条件的可配备服务满意度评价器。
柜面及柜面前,应为客户提供座椅等服务设施。
柜面所有物品应按要求整齐摆放,私人物品不得摆放在客户的视线之内。
3、网点内各功能区/岗位应设立醒目、规范、易于理解的指示性标识牌。
明示服务流程、服务承诺、服务监督投诉电话。
告示板、海报架、X展架、资料架应摆放于显眼处,整齐排列、及时更新。
(四)硬件配置网点内应开通网络和电话,应当配备满足业务开展所需的办公设备,包括桌椅、电脑、打印机、POS机等,同时,有条件的网点还可配备饮水机、水杯、复印机、高拍仪等服务设施。
(五)其他网点其他标识类外的装修材料,如天花板、墙面、地面等,以及网点内相关家具材料,如柜台、洽谈桌椅、客户椅等,都应在保证网点整体格局色调、职业形象基础上,以适用、质量可靠为原则自行采购配置。
五、人员配置标准(一)网点主要负责人应由县支公司委派,须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
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聘、纳编有工作经验,有组织领导能力,有社会资源的当地政府退二线领导、社会人士和业内精英作为网点委托负责人。
(二)网点人数应设定最低人数标准3人,并按照业务规模递增,业务规模为100-300万的为4人,300-500万的为5人,500万以上的为6人。
网点应根据当地市场细分和业务发展情况,组建专业化的销售团队,销售团队主要由具备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的农村个人代理营销员构成,同时,网点应当根据业务规模配备足够的内勤管理人员。
第三章通用服务标准通用服务是所有对外服务人员需要遵守的服务规范,是对外服务时应遵守的基本要求,具体包括:服务原则、服务礼仪、有效沟通和情绪管理。
相关服务标准请参照公司《服务界面标准化操作手册(2015 版)》中通用服务执行。
第四章销售服务标准一、服务功能(一)承保宣传:积极推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协同开展农业保险政策、保险产品宣传工作。
(二)承保咨询:为上门客户介绍网点销售的保险产品、产品保障范围、产品条款等保险业务。
(三)承保出单:收取客户承保资料,确认购买的保险产品,如实录入业务系统,收取保费,为客户或销售人员打印保单。
(四)承保信息公示:对于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村民委员会等单位组织农民集体投保的政策性农险业务,须将承保情况予以公示。
(五)电销落地服务:对于网点上门的电销客户,了解客户购买电销产品后的业务环节,收取电销客户保费,为客户打印保单。
(六)网销落地服务:对于网点上门的网销客户,了解客户投保网销产品后的业务环节,收取网销客户保费,为客户打印保单。
(七)保单变更服务:为网点上门客户办理保单变更事宜,主要包括保单退保,保单批改等相关保险变更服务。
二、服务规范(一)承保宣传1、宣传对象:广大客户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
2、宣传内容:包括惠农政策、服务标准、监管要求、投保方式、保险产品等。
3、宣传形式:宣传方式由各网点因地制宜、自主选择,可以印制发放宣传材料,如:《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宣传折页、海报等,也可以借助于农村地区使用较为普遍的墙体广告、广播、电视、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实现多渠道、全方位宣传。
(二)承保咨询1、服务对象:上门客户2、服务执行人:网点服务人员3、服务行为和标准话术4、关键控制点说明解答客户咨询时,注意听清楚客户的问题,了解客户意向,如实解答客户问题,切忌推脱,推迟。
(三)承保出单1、服务对象:客户和公司销售人员2、服务执行人:网点出单人员3、服务行为和标准话术4、关键控制点说明了解客户有意购买的险种和投保险别,如实告知客户投保险种的保险责任范围,注意提醒客户了解投保险种的保险条款,如实解答客户问题,切忌推脱,推迟。
5、政策性农业保险出单说明(1)确定保险关系人。
确定客户的投保意向,根据投保主体或投保方式确定保险关系人。
严禁欺骗投保农户或以不正当手段强迫农户投保。
由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行投保。
投保人、被保险人均应为农民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对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单独投保的,应单独出单,做到保单到户。
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村民委员会等单位组织农民投保。
投保组织者应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等单位。
投保人为全体参保农户,即:若有N个农户投保,投保人为**等N户。
被保险人为参保的每个农户。
(2)采集分户标的投保清单信息。
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村民委员会组织农民集体投保的,应收集农户及标的信息,并填写《分户标的投保清单》。
其中,投保人(被保险人)姓名(组织名称)、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联系方式、标的种类及数量、种植地点、林权信息、标的识别码(耳标号或批次号)、应交保费(即总保险费)、农户自交保费,以及资金账号(“一卡通”号码、银行卡号码、存折账号等)及开户行信息等内容。
(3)核实保险标的。
对所承保的农业保险标的信息进行核实,严禁以虚构保险合同、虚报承保数量等方式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资金。
对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单独投保的业务,应现场核实保险标的,验标人员、被保险人应与保险标的拍照留存,实行验标承保。
对于集体组织投保的业务,应对《分户标的投保清单》中投保数量较大或数据明显异常的信息进行核实。
同时,应认真核实保险标的种类和数量是否准确,投保人/被保险人告知的标的基本风险情况,标的是否生长正常,是否已发生事故;检查承保区域是否在疫区或疫情多发区域,检验标的识别码(耳标号或批次号)是否真实。
(4)缴费签字确认。
集体组织投保的业务,应由被保险人在填制的分户标的投保清单上签字确认并足额缴纳自付部分保费。
分户标的投保清单应由投保组织者(如:村民委员会等)加盖公章或骑缝章(若由于被保险人外出务工等原因无法由本人签字,经被保险人授权同意,可由他人代签,但应注明“***代”,禁止他人模仿被保险人签字)。
(5)填写投保单。
公司业务人员或协保员向客户说明告知条款内容,应重点说明保险责任、责任免除、报案方式等内容,并指导投保人逐项填写投保单。
集体组织投保的业务,应由投保组织者统一填写投保单,并盖章确认。
(6)录入投保信息。
出单员应将投保单信息及时录入业务系统,集体组织投保的政策性农险业务在录入投保信息时应导入清单信息。
针对政策性农险业务特点,目前系统控制允许投保单补录最长时限为30天。
(四)承保信息公示1、公示形式。
为做到承保信息公开,保障被保险人知情权,应采取张贴公示材料方式进行承保信息公开。
同时,也可结合地区实际采取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短信等方式,进行承保情况公示。
若采用地方农业部门提供的粮食直补数据或其他统计数据集体组织投保的,可将承保信息公示与农业部门信息公示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