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试卷讲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根据材料二,说说造成欧洲中世纪“黑暗”的原
因有哪些?(4分)
▪ 材料三 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 (3)中古欧洲城市兴起的原因是什么?(2分)结
合中古欧洲的文化背景,说说你对恩格斯这句话 的理解。(3分)
做材料题的方法: 一)审题(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
1认真读懂每则材料意思,把握观点和中心内容。 并把材料中的关键词划出。精心思考背景材料与 所要求回答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切忌盲目生搬 硬套旧题目,受旧框框限制思维)。 2把设问和材料联系起来,弄清设问的指向。 二)解题方法 (1)属于直问直答式设问的,采取问什么就答什么, 不必再作说明。 (2)属于简要说明式设问的,答出有关观点并说明 (或分析),并尽可能结合材料中的内容。 (3)属于扩展式设问的,就围绕问题指向,要求结 合材料的必须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地谈自己的 认识、立场、观点、看法、体会及具体的落实行 动。
①《南京条约》 ②《瑷珲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 《辛丑条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该题选A,“自家门口签订”和“领地被割让”
是题眼,《马关条约》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清朝败亡 后,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于1895 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与日本代表签订的。而《辛 丑条约》于1901年内(农历辛丑年)签订,没有割 地。 知识点一:“不平等条约”(下表)
三、讲评过程
整个试卷讲评过程大致分为六步: 第一步:学生自主订正
先让学生在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上打勾, 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上打叉然后集中总 汇,看那些问题需要重点讲述,那些 问题可以不用再讲。
第二步:错题讲析
1、中国近代以来在自家门口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 不平等条约,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领地被割让。这些 “不平等条约”包括:( )
参考答案:
(2)罗马教皇的愚民政策;日耳曼人的无知
的历史课堂。
二、考试情况及试题简要分析
1、成绩统计 参考人数:31 及格人数:19 优秀人数:7
2、试题特点 (1)题型较全面,紧跟学业水平测试。从这次历史试卷的
题型来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本试卷的难易程度 为中等,基本上跟学业水平相靠。 (2)考察的知识点主要以中国近代史、世界上古和中古史 为主。如选择题1、2、4、7、8等和非选择题第13题考察 的都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特别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这段 屈辱抗争史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对整段历史的整体理 解和宏观把握的能力。 (3)侧重双基。本分试卷题目虽然灵活,但考察的知识点 都在书本上,如选择题第一个小题,要选出在自家门口签 订的领土被割让的“不平等条约”,看似难选,其实都在 书上。 (4)考察学生对书中一些图片的记忆,但又不是单纯的记 忆,如选择题第四题,要学生根据挽联找出合适的图片, 以培养学生记忆和理解历史符号的能力。
初三历史试卷讲评
讲评人:邓海珠 学校:岩岭中小学
一、讲评目标
• 1、通过学生自主订正试卷,让学生知道在解题过
程中应细心谨慎,并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 2、通过学生分组进行订正、讨论,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孤芳自赏”的学习方式 是不可取的,同时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提 高,
• 3、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构建生动有效
知识点三:中共“一大”、“二大”、“三大”的 比较(下表)
名称 时间、地点 内容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中共“三大”
影响
▪ 第三步:讲解题方法和答题方法
▪ 材料二 教士们大概是仅存的罗马遗民,掌握着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他们自然不会轻易叫老 虎上树的本领,奉行愚民政策,而初来乍到的日 耳曼人也没有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贵族们 继续狂欢和比武,农民只会耕地。欧洲中世纪的 黑暗可想而知。
条约
签订时间和 地点
内容
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割让香港岛;开放通商口
南京
岸;中英协定关税等。
《瑷珲条约》 1858年北京 割占中国东北约60多万 平方千米的土地。
《马关条约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895年4月 日本下关
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 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增 开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仔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知识点二:报刊(让学生制作表格,分析各 大运动的重要报刊)
▪ 8、某大学历史系学生决定组织去中共“一大”旧
址参观,顺便去参观一下当地省级行政中心的历 史博物馆,那他们一定要去的城市有: ① 杭州市 ②南京市 ③上海市 ④绍兴市 ⑤嘉兴市 ⑥遵义市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分析:抓住“中共‘一大’旧址”和“省级行政中 心”就可顺利解决。
12和非选择题13题、15题第二小题,从这 里折射出了平时教学的“盲区”有:忽略了 历史地理学科的结合;对整段历史的宏观把 握能力的培养很少,使学生无法将知识点串 联起来;缺少对规范审题答题的训练。 (2)非选择13题关于孙中山先生建立中华民 国的内容已经多次讲述了,但学生仍难以正 确把握,这是我在总复习中应该重点讲述的 难点。 (3)本分试卷中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的题目 是非选择题的第13题,以孙中山先生“致力 于国民革命”为线,囊括了“先进的中国” 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的整个历史过程。
3、试卷整体分析
1)从试卷完成情况来看,学生整体存 在以下一些问题:
(1)粗心大意,审题不清。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3)答题不够规范,特别是文字表述上, 大面积出现用口头语替代学科专用语。
(4)不按要求答题,如要求要根据材料 答题的没有根据材料。
2)、试卷所反馈的信息和要矫正的内容 (1)全班出错率较高的题目有选择题7、8、
《辛丑条约》 1901年北京 赔款等
▪ 7、杂志报刊等媒体的舆论宣传推动了革
命、改革或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下面 这些运动与之相关的杂志报刊搭配有误的 一项是( )
A. 维新变法——《时务报》 B. 辛亥革命—
—《民报》C. 新文化运动——《新青年》 D. 五四运动——《申报》
分析:该题选D(大致介绍《申报》创立的 过程)杂志报刊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上 的 各大运动都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可 以说每个比较大的运动都有着它代表性的 杂志报刊。
因有哪些?(4分)
▪ 材料三 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 (3)中古欧洲城市兴起的原因是什么?(2分)结
合中古欧洲的文化背景,说说你对恩格斯这句话 的理解。(3分)
做材料题的方法: 一)审题(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
1认真读懂每则材料意思,把握观点和中心内容。 并把材料中的关键词划出。精心思考背景材料与 所要求回答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切忌盲目生搬 硬套旧题目,受旧框框限制思维)。 2把设问和材料联系起来,弄清设问的指向。 二)解题方法 (1)属于直问直答式设问的,采取问什么就答什么, 不必再作说明。 (2)属于简要说明式设问的,答出有关观点并说明 (或分析),并尽可能结合材料中的内容。 (3)属于扩展式设问的,就围绕问题指向,要求结 合材料的必须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地谈自己的 认识、立场、观点、看法、体会及具体的落实行 动。
①《南京条约》 ②《瑷珲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 《辛丑条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该题选A,“自家门口签订”和“领地被割让”
是题眼,《马关条约》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清朝败亡 后,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于1895 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与日本代表签订的。而《辛 丑条约》于1901年内(农历辛丑年)签订,没有割 地。 知识点一:“不平等条约”(下表)
三、讲评过程
整个试卷讲评过程大致分为六步: 第一步:学生自主订正
先让学生在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上打勾, 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上打叉然后集中总 汇,看那些问题需要重点讲述,那些 问题可以不用再讲。
第二步:错题讲析
1、中国近代以来在自家门口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 不平等条约,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领地被割让。这些 “不平等条约”包括:( )
参考答案:
(2)罗马教皇的愚民政策;日耳曼人的无知
的历史课堂。
二、考试情况及试题简要分析
1、成绩统计 参考人数:31 及格人数:19 优秀人数:7
2、试题特点 (1)题型较全面,紧跟学业水平测试。从这次历史试卷的
题型来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本试卷的难易程度 为中等,基本上跟学业水平相靠。 (2)考察的知识点主要以中国近代史、世界上古和中古史 为主。如选择题1、2、4、7、8等和非选择题第13题考察 的都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特别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这段 屈辱抗争史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对整段历史的整体理 解和宏观把握的能力。 (3)侧重双基。本分试卷题目虽然灵活,但考察的知识点 都在书本上,如选择题第一个小题,要选出在自家门口签 订的领土被割让的“不平等条约”,看似难选,其实都在 书上。 (4)考察学生对书中一些图片的记忆,但又不是单纯的记 忆,如选择题第四题,要学生根据挽联找出合适的图片, 以培养学生记忆和理解历史符号的能力。
初三历史试卷讲评
讲评人:邓海珠 学校:岩岭中小学
一、讲评目标
• 1、通过学生自主订正试卷,让学生知道在解题过
程中应细心谨慎,并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 2、通过学生分组进行订正、讨论,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孤芳自赏”的学习方式 是不可取的,同时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提 高,
• 3、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构建生动有效
知识点三:中共“一大”、“二大”、“三大”的 比较(下表)
名称 时间、地点 内容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中共“三大”
影响
▪ 第三步:讲解题方法和答题方法
▪ 材料二 教士们大概是仅存的罗马遗民,掌握着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他们自然不会轻易叫老 虎上树的本领,奉行愚民政策,而初来乍到的日 耳曼人也没有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贵族们 继续狂欢和比武,农民只会耕地。欧洲中世纪的 黑暗可想而知。
条约
签订时间和 地点
内容
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割让香港岛;开放通商口
南京
岸;中英协定关税等。
《瑷珲条约》 1858年北京 割占中国东北约60多万 平方千米的土地。
《马关条约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895年4月 日本下关
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 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增 开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仔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知识点二:报刊(让学生制作表格,分析各 大运动的重要报刊)
▪ 8、某大学历史系学生决定组织去中共“一大”旧
址参观,顺便去参观一下当地省级行政中心的历 史博物馆,那他们一定要去的城市有: ① 杭州市 ②南京市 ③上海市 ④绍兴市 ⑤嘉兴市 ⑥遵义市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分析:抓住“中共‘一大’旧址”和“省级行政中 心”就可顺利解决。
12和非选择题13题、15题第二小题,从这 里折射出了平时教学的“盲区”有:忽略了 历史地理学科的结合;对整段历史的宏观把 握能力的培养很少,使学生无法将知识点串 联起来;缺少对规范审题答题的训练。 (2)非选择13题关于孙中山先生建立中华民 国的内容已经多次讲述了,但学生仍难以正 确把握,这是我在总复习中应该重点讲述的 难点。 (3)本分试卷中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的题目 是非选择题的第13题,以孙中山先生“致力 于国民革命”为线,囊括了“先进的中国” 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的整个历史过程。
3、试卷整体分析
1)从试卷完成情况来看,学生整体存 在以下一些问题:
(1)粗心大意,审题不清。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3)答题不够规范,特别是文字表述上, 大面积出现用口头语替代学科专用语。
(4)不按要求答题,如要求要根据材料 答题的没有根据材料。
2)、试卷所反馈的信息和要矫正的内容 (1)全班出错率较高的题目有选择题7、8、
《辛丑条约》 1901年北京 赔款等
▪ 7、杂志报刊等媒体的舆论宣传推动了革
命、改革或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下面 这些运动与之相关的杂志报刊搭配有误的 一项是( )
A. 维新变法——《时务报》 B. 辛亥革命—
—《民报》C. 新文化运动——《新青年》 D. 五四运动——《申报》
分析:该题选D(大致介绍《申报》创立的 过程)杂志报刊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上 的 各大运动都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可 以说每个比较大的运动都有着它代表性的 杂志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