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美术教育课程方案 幼儿园美术教育

一、概述幼儿园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幼儿园美术教育课程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课程方案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幼儿园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1. 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
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
2. 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通过美术教育,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艺术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1. 色彩教育。
引导幼儿认识各种颜色,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2. 图形教育。
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图形,学习画线、填色、组合等基本图形技巧。
3. 手工制作。
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素描绘画。
引导幼儿学习素描绘画,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5. 美术欣赏。
给幼儿提供各种美术作品,让他们欣赏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课程安排1. 每周至少安排一次美术课,每次课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
2. 每周开展一次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艺术作品。
3. 定期组织美术欣赏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开拓他们的艺术视野。
4. 定期举办绘画比赛、手工比赛等活动,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参与实践来学习和感悟美术知识。
2. 游戏教学法。
在美术教育中引入游戏元素,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
3. 示范教学法。
老师可以给幼儿进行示范,让幼儿观摩老师的绘画过程,从中学习技巧和方法。
4. 合作教学法。
让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美术的8大教学方法

幼儿园美术的8大教学方法幼儿园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非常重要。
下面是8种适合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方法:1. 观察绘画:让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鼓励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如画笔、彩色纸和颜料,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和创造。
2. 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让孩子用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手工艺品,如折纸、剪纸和拼贴画等。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艺术技能,还可以增加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
3. 脚印画:让孩子用脚在纸上蘸上颜料后,踩在画纸上,形成有趣的脚印画作品。
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艺术创作的乐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平衡能力。
4. 素描绘画:教授孩子简单的素描绘画技巧,比如画线条、画基本的几何形状等。
通过练素描,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5. 色彩认知:通过给孩子展示不同的颜色和颜色搭配,让他们学会辨别和运用色彩。
可以通过分类、比较和创作等活动来进行色彩认知训练。
6. 剧场艺术:让孩子参与小剧场表演,让他们扮演角色并自由发挥创造力。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体验戏剧艺术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7. 自由绘画:为孩子提供自由的绘画环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进行绘画创作。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享受艺术创作的过程。
8. 艺术展览:组织孩子们的作品展览,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艺术成果。
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鼓励他们在艺术创作方面持续努力。
以上是幼儿园美术的8大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让他们在美术领域得到全面的发展。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与技巧引言美术教育在幼儿园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美术教育,幼儿能够培养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细化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与技巧,旨在提供给教师一些有指导性的建议和思路。
方法与技巧1. 爱抚教学法爱抚教学法是一种以温和、关爱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方法。
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如花朵、小动物等,然后鼓励他们用画笔和颜料将所见所想表达出来。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2. 游戏引导法游戏引导法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美术教育。
教师可以设置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环节,如拼贴、叠纸、涂色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创作。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在放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美术的乐趣,并在游戏中逐渐培养出艺术细胞。
3. 视觉教学法视觉教学法是通过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来进行美术教育。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艺术展览,观赏名画、雕塑等,引导他们欣赏和感受艺术作品的美。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幻灯片、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向幼儿展示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4. 自由创作法自由创作法是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美术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如彩色纸、颜料、画笔等,让幼儿自由选择进行创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不做过多干预,给予他们充分的创作自由。
5. 跨学科整合法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有助于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
教师可以将美术与语言、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创设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如制作数学游戏、设计科学实验装置等。
通过跨学科整合,幼儿能够在美术创作中获得多样的学习体验,提高综合素养。
结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与技巧包括爱抚教学法、游戏引导法、视觉教学法、自由创作法和跨学科整合法。
这些方法与技巧旨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美术的8大教学方法

幼儿园美术的8大教学方法美术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美术教学,幼儿可以培养创造力、观察力、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等。
下面介绍了幼儿园美术教学的8种方法。
1. 观察法观察法是美术教学的基础。
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幼儿可以学会观察和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大自然,或者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照片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模仿法模仿法可以帮助幼儿研究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示范绘画,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通过模仿,幼儿可以掌握绘画中的线条、颜色运用等技巧。
3. 创造法创造法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游戏法游戏法是让幼儿在游戏中研究美术的一种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美术游戏,例如绘画接龙、彩色跳绳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美术能力。
5. 图画故事法图画故事法是通过图画故事的形式讲解美术知识。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的图画书,讲解其中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通过图画故事,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美术知识。
6. 素描法素描法是教授幼儿绘画技巧的一种方法。
教师可以教导幼儿使用铅笔进行素描,通过勾勒物体的轮廓和阴影来表现形象。
素描法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7. 水彩画法水彩画法是教授幼儿绘画技巧的一种方法。
教师可以教导幼儿使用水彩笔进行绘画,通过运用颜色和水的混合来表现形象。
水彩画法可以培养幼儿的色彩感和绘画技巧。
8. 手工制作手工制作可以让幼儿在美术中得到实践的机会。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使用各种材料进行手工制作,例如剪纸、黏土等。
通过手工制作,幼儿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8种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方法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方法,是指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为了达到活动目标,教师所采用的指导方式和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方式。
教育方法的采用,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水平和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等。
幼儿美术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分析法观察分析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造型、结构、色彩、运动模式等审美特征,用脑思考,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在于帮助幼儿积累内在图式,深化表象,使幼儿获得鲜明、深刻、完整的视觉形象,激起表现的愿望。
观察时,可以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包括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及用动作模仿等。
如绘画“调皮的小猴”,教师不仅可以组织幼儿去动物园参观,还可以在参观后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猴子调皮的各种表情、姿态等,这样更能激起幼儿创作的欲望。
又如泥工活动“刺猬”,教师除了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的外形特征,还可请幼儿轻轻触摸刺猬的刺,加深感受,获得更深刻的印象。
观察被看作是美术活动的基础,没有观察就谈不上分析。
分析是指人的思维过程,是把头脑中的事物或现象分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找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如“节日的街道”欣赏活动,幼儿通过视听器官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喜庆。
但这种气氛是从何而来的呢必须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如远处的天空飘着彩色汽球,周围的树枝上挂满了灯笼,广场中间摆放着鲜花,四周插着彩旗等等,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理解热闹与喜庆,产生审美的愉悦体验。
示范与范例法示范指教师把美术活动过程中的难点、重点直接操作给幼儿看,利于幼儿在直接摹仿的条件下,学习一些参加美术活动必需的关键的技术性的措施。
示范包括整体示范和部分示范。
整体示范指教师把表现物体形象的过程连续地完整地操作给幼儿看,一般在幼儿学习新的技能时用。
如幼儿刚刚进人中班时,纸工活动《牵牛花》,需老师从头至尾将折叠的过程操作给幼儿看。
部分示范指教师把美术活动中的某一部分操作给幼儿看。
如大班绘画“美丽的公园”,在活动中,教师只示范树与树的遮挡重叠的画法(当然该班幼儿美术基础较好)。
幼儿园美术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幼儿园美术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幼儿园美术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它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能力等诸多能力。
因此,幼儿园美术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非常重要。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我们相信掌握一些适当的策略和方法,能够更好地做好幼儿美术的教育。
一、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有很多类别,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儿童的山形认知规律和儿童认识规律。
这些规律明确表明了幼儿在认知和表达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幼儿艺术教学要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表达需求,进行科学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选择。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代入感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代入感。
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将幼儿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纳入教学内容中。
幼儿的认知能力大多建立在经验上,因此只有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经验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激情。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迎春花、樱花等季节性植物来进行作品的创作,将树叶、小花做成独特的造型等,使幼儿在创作中获得代入感。
三、注重图片的导入在引入美术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引入一些图片。
图片是幼儿认识问题的重要来源之一,能够使幼儿更清晰地了解课程内容。
同时,图片的质量和选择也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尽可能选择幼儿所接触的文化艺术作品。
例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庐山百景图”,艺术教学在讲解时要给幼儿展示庐山百景图的相关图片。
四、重视艺术创作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不仅要使幼儿了解艺术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创造艺术。
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幼儿的创意和创作。
正确引导幼儿开阔思维,追求独特创新的创作,为幼儿创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不断鼓励幼儿,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五、巧妙利用艺术创作作为社交交往的媒介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着重发挥艺术创作的社交关系作用。
艺术普及教育应该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其他人的想法,并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艺术见解和创作。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多加交流,分享彼此的艺术创作成果,增强社会交往的能力。
幼儿园园本美术课程方案 幼儿园美术课程

一、导言幼儿园美术课程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幼儿园美术课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幼儿园美术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讨论。
二、幼儿园美术课程的目标1.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通过美术课程,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启发他们发现身边美的事物,增强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2. 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美术作品的创作,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自己想法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美术作品的创作,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三、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内容1. 色彩:教授基本的色彩知识,让幼儿了解颜色的分类、搭配和运用。
2. 素描:通过简单的素描训练,培养幼儿对物体形态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 手工制作: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国画:介绍中国传统国画的基本知识,让幼儿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感。
5. 美术欣赏:引导幼儿欣赏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
四、幼儿园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让幼儿观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事物,启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模仿法:引导幼儿模仿大师作品或教师示范,帮助他们学习美术技法,提高绘画水平。
3. 自由创作法:鼓励幼儿进行自由创作,表达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幼儿园美术课程的评价方式1. 综合评价:针对幼儿园美术课程的目标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审美情感、观察力、表达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
2. 作品评价:通过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如画面的构图、色彩搭配、形态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幼儿不断进步。
3. 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对其学习态度和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美术课程。
幼儿园美术课程教学方案

幼儿园美术课程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对美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艺术兴趣和审美情趣。
2. 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及想象力,为幼儿学习提供良好的视觉语境。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画法与技能训练:训练幼儿掌握线条、素描、色彩等基本画法,从而能够完成基本的绘画作品。
2. 儿童画和绘本故事:利用绘本故事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绘画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创造优秀儿童画作品。
3. 艺术欣赏和知识教育:引导幼儿欣赏和了解国内外各种流派的绘画作品,带着幼儿学习艺术知识。
4. 创意手工:用各种材料让幼儿亲手制作一些小手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绘画和语言结合:采用绘画和语言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利用幼儿园环境中各种视觉、听觉和触觉刺激因素引导幼儿发现新事物,并围绕这些事物展开绘画教育。
2. 板书教学法: 运用动画、图像、色彩、字体等多种方式呈现知识点,吸引幼儿参与,并尝试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板书教学方式。
3. 演示教学法: 老师通过实际操作,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4. 合作学习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幼儿互相合作、制定计划、完成任务,培养幼儿沟通、协作和共同进步的能力。
五、教学流程1. 热身阶段教师介绍今天的课程,让幼儿们进入绘画的状态。
热身活动可以是画红、黄、蓝三原色,了解活泼得三原色的特点和给人的感受。
2. 学习阶段教师通过板书和演示,给幼儿讲解绘画知识,并引导幼儿尝试各类画法,掌握绘画技能。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组搭配,在手绘,模仿写生等方面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设计。
例如,引导幼儿模仿卡通或者剧集中出现的动物形象或者食物形象进行多角度演绎。
3. 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所学内容,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绘制。
孩子们可以互相之间观摩和点评,从而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相互支持彼此的目的。
幼儿园美术常用教学方法

幼儿园美术常用教学方法
幼儿园美术教学是培养幼儿个性、情感、智能、审美和创造力
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方法:
1. 观察法
通过观察真实的事物或图片,幼儿可以观察其中的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从而形成对美的感受和认识。
观察法可以帮助幼儿发
展细心观察的惯,同时也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和丰富想象力。
2. 模仿法
模仿法是指让幼儿模仿教师或其他同学的作品,从中研究到一
些基本的美术技能和造型方式。
通过模仿,幼儿可以锻炼自己的手
眼协调能力,提高绘画水平。
3. 创造法
创造法是鼓励幼儿自由创造,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能够帮助幼儿在美术研究中找到自我。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主题或图片,让幼儿自由发挥。
4. 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来进行美术教学。
幼儿可以通过实验法了解颜料、纸张、工具等美术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奥秘。
以上是常用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方法,当然,美术教学方法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适合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可以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下面介绍几种基本的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通过观察艺术作品的形状、颜色、线条等元素,让幼儿感受艺术的美。
在观察时,可以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这幅画的颜色很鲜艳,很好看”等,让幼儿在观察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二、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比较不同的艺术作品,让幼儿感受到不同艺术风格的差异。
可以选择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不同画家的花卉画,让幼儿发现不同画家的表现手法和风格。
三、故事法
故事法是通过讲述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
可以讲述画家的生平、创作背景等,让幼儿在欣赏中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思想。
四、创作法
创作法是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创作,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艺术。
可以让幼儿在欣赏后,自己动手画一幅类似的画作,让幼儿在创作中体验艺术的乐趣。
以上是几种基本的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幼儿在欣赏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多陪伴幼儿欣赏艺术,让幼儿在欣赏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及实践应用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及实践应用在幼儿园教育中,美术欣赏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审美情感、提高美术鉴赏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将介绍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及实践应用。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之一。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艺术作品,包括画面构图、色彩运用、线条组织等方面。
通过观察,幼儿可以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感,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实践应用: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或手工制作作品,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进行简单的赏析。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比较法比较法是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的艺术作品,幼儿可以感受到不同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之间的差异,培养对艺术作品的辨析能力。
实践应用:老师可以选择同一主题的不同艺术作品进行比较,让幼儿观察、感受,然后进行讨论。
通过比较,幼儿可以发现不同作品之间的差异,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
三、体验法体验法是通过身体、感官等多种方式来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感。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体验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和体验。
实践应用:可以让幼儿通过观摩、触摸、听觉等感官来感受艺术作品。
安排幼儿进行艺术作品的模仿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
四、情感交流法情感交流法是通过情感的共鸣来促进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去感受和表达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实践应用:老师可以通过谈话、表演、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情感和想法。
可以邀请幼儿用自己的话语、动作来表达对某幅作品的理解,让他们通过情感来感受艺术的魅力。
通过观察法、比较法、体验法和情感交流法等多种方法的实践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培养其美术素养,激发其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美术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美术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是儿童人生早期的重要阶段,也是美术教育的初步环节。
良好的幼儿园美术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情趣,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社交交往。
为此,国家出台了《幼儿园美术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幼儿园美术教育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一、教学理念《纲要》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基本规律和特点,采用“形式美术教育”和“体验美术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幼儿的自主探索和体验,通过亲身感受美的存在和表现方式,开发幼儿艺术潜能和创造力,建立儿童的审美观念和美的情趣。
《纲要》强调,美术教育要使幼儿“欣赏、表达、创造”,注重启发幼儿的艺术兴趣,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态度。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倡导自由创作和自由发挥的思想,创设良好的情景环境和氛围,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激情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纲要》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分为三个方面:(一)美术素养的学习与提高。
这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要求幼儿通过对美的感受、欣赏、模仿、创造等多种方式,形成约束规律的美的情感和抽象思维,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力以及美术技能。
(二)身心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美术教育的艺术素养训练既是一种科学地启发幼儿的审美意识,引导他们在审美经验基础上进一步自觉地规范审美观念,也是一种多种感性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社交能力和体验生活的能力。
美术教育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同时蕴含了多种社交和生活方面的教育内容,可以培养幼儿的互动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幼儿的体验生活的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美术基本元素的学习和应用、各种美术活动的实践和体验、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一)美术基本元素的学习和应用。
幼儿园美术教育

幼儿园美术教育一、幼儿园美术教育意义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良好的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幼儿对生活和环境的细心观察和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使幼儿从小就学会欣赏美,创造美,享受美,从而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 内容幼儿园美术教育以美术活动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手工制作、涂鸦涂色、创意拼贴、画画、画故事、剪纸、布艺、拼图等活动。
这些活动的目的,既在于满足幼儿的创造欲望和表达欲望,又在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专注力、细心力等。
此外,还要注意不断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体验和表现生活和周围环境,在锻炼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让幼儿对美有更深入的体验和认识。
2. 方法教学方法应以“以幼儿为主、以活动为主、以自主为主”为原则,即应依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点,合理选择活动方式和活动形式。
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幼儿,鼓励幼儿自主创作,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具有突出艺术天赋的幼儿,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更好地促进其能力的发展。
三、幼儿园美术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1. 学习内容的安排幼儿园美术教育难度应逐级递进,教学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内容也要由浅入深,从幼儿感知到逐步认识,从表现到创造,不断锤炼幼儿感性认识和艺术创造力。
2. 教学方法的选择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应该以激发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审美能力等为主要目标,同时也要注意设置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方式和配合多样化的教学教具和手段,以带给幼儿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3. 对教育者素质的要求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师在方法和技巧上,必须有独特、丰富的创意和不同的风格, 外观上给孩子以美的震撼,也要教育者必须有扎实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发展特点,掌握幼教教育理念和方法,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增强幼儿的个性和特长。
四、结语在现代社会中,从小学习一门艺术,成为人类终其一生的财富,对于儿童而言,艺术教育是他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以语言向幼儿传递信息和指导幼儿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语言是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信息、情感交流的主要媒介,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必须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一)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描述、说明和解释,向幼儿传递信息,从而使幼儿获得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讲述、讲解等教学方式。
讲述:是指教师向幼儿描述学习的对象,如在欣赏梵高作品《向日葵》时,教师向幼儿介绍画家创作此画的小故事等。
讲解:是对某个概念或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例如,讲解刮画的步骤和手工艺制作过程,向幼儿介绍水墨画中侧锋、中锋等的运用,解释欣赏作品中关于对称、节奏、变化等形式美的原理。
(二)谈话法: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向幼儿提出问题并要求幼儿回答,或是幼儿提出问题要求教师解答,并通过解答使幼儿获得新知识、提升经验的教学方法。
(三)讨论法:所谓的讨论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认识、解决、探究某个问题而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获得知识的方法。
由于讨论需要幼儿对某个问题进行认识、探索至是发现规律,而小年龄幼儿生活经验较为贫乏,语言表达还不够流畅,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较差,思维的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还不能进行以语言为中介的抽象逻辑性思维,因此该方法较适合在大班幼儿中使用。
运用语言的方法进行指导时需注意讲授内容要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教育性。
科学性是指对相关的美术概念、原理等的解释要准确。
这是因为幼儿在接受知识时往往先入为主教师准备的讲授将使他们受用一生。
艺术性,是指教师运用艺术性的语言来激发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兴趣。
例如,教师运用文学作品、儿歌、故事等,启发幼儿的形象思维,激发他们的创作愿望。
教育性,是指讲授的内容要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益,不可出现对幼儿有负面影响的用语。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美术的特点是直观形象性,主要依靠视觉来进行感知。
幼儿美术教学的必备要素与教案制作方法

幼儿美术教学的必备要素与教案制作方法幼儿美术教学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艺术手段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幼儿美术教学首要考虑的是幼儿的个体特点和心理特征,而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有效地开展幼儿美术教学。
一、幼儿美术教学的必备要素(一)美术教育目标。
艺术教育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和想象力。
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是幼儿美术教学的重要基础。
教师需要为幼儿创造一个本质友好、舒适愉悦的美术教育环境。
教室应该宽敞明亮、空气流通、温馨有序,布置具有美学价值的环境。
(三)教学材料。
教学材料是幼儿美术教学的基本工具,包括素描纸、彩笔、颜料、蜡笔、水彩笔、石膏、泥土等材料。
教材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符合教学需要的材料。
(四)教学手段。
幼儿美术教学采用多种手段,如绘画、造型、拼贴、剪纸等方式,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视觉和感官体验,促进幼儿岁月中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合理选择相关的教学手段,打造出多元化、有趣、富于创造性的美术教学课堂。
(五)教学组织形式。
现代幼儿美术教学尤其重视互动式教学,鼓励幼儿参与其中,积极实践。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例如讲解、展示、示范、演绎、互动、游戏等,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幼儿美术教学的教案制作方法(一)了解幼儿学习特点。
幼儿的认知、学习方式和效果,都与其个体心理发展密切相关。
幼儿美术教学课程的制订应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以及幼儿在各个年龄段的认知特点。
比如幼儿在年幼时期的感性认识能力强、注意力较短,需要在游戏中进行艺术教育。
(二)制订课程主题与教学目标。
主题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内容,应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关,富有启迪性和启发性。
教学目标应明确,有针对性,并注重幼儿的感性认识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美术创作技巧分享 幼儿园美术

创作技巧共享一、培养艺术氛围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美术创作的第一所学校,如何在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美术教学必须营造艺术氛围,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享受美术创作的快乐。
1. 提供丰富的美术资源,包括绘画工具、颜料、纸张、模型等。
2. 创设美术角,让孩子们有一个固定的创作空间,方便他们随时进行美术创作。
3. 布置美术作品展示区,展示孩子们的作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欲望。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幼儿园教学的特点是以游戏为主,因此在美术课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美术知识。
1. 观察法:让孩子们观察身边的环境和事物,以提高他们的艺术感受能力。
2. 模仿法:通过模仿名家作品或教师的示范,让孩子们学习各种绘画技法和表现方式。
3. 自由创作法:给予孩子们一定的自由度,鼓励他们在创作中表达个性和情感。
三、注重审美教育幼儿园美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绘画技能,更要注重审美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品味。
1. 通过展示名家作品,让孩子们了解并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
2. 引导孩子们参观美术馆、画展,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拓展视野。
3. 鼓励孩子们参与艺术活动,如绘画比赛、手工制作等,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创设多种创作形式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创作来满足孩子们的不同需求,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1. 绘画:绘画是最常见的美术创作形式,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色彩、线条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手工制作:手工制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用各种材料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3. 素描:适合长大一些的孩子进行的创作形式,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表达能力。
五、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艺术特长和兴趣都不尽相同,幼儿园美术教学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特长和潜能。
1. 针对个体差异开展特长培养,鼓励有绘画特长的孩子参加相关比赛和展览。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情感、激发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作品的观赏,可以丰富幼儿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
首先,创设良好的环境。
在幼儿园的教室或活动场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美术欣赏环境,包括墙面的美术作品展示、美术品展览角、美术作品的收藏展示等。
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其次,选择适合幼儿的美术作品。
在进行美术欣赏活动时,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美术作品,例如色彩鲜艳、构图简洁、内容生动的作品。
这样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次,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作品的细节,包括色彩的运用、线条的表现、主题的表达等。
通过细致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深入理解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此外,开展互动式的欣赏活动。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可以设计一些互动式的游戏或小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例如通过观察作品猜主题、描述自己喜欢的作品、模仿作品中的形象等。
这样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最后,及时总结和反馈。
在美术欣赏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馈,包括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
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及时的正面反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欲望。
总之,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是培养幼儿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选择适合幼儿的作品、引导细致观察、开展互动式活动以及及时总结反馈,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艺术教育在幼儿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而且促进了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其中,美术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有效和有趣的美术教学成为幼儿园教师们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反馈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学目标美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表达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设置适当的教学目标。
例如,通过美术教学,幼儿可以学会观察和描绘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细心、耐心和专注的品质。
二、教学方法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需要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首先,教师应该通过展示和讲解一些有趣的美术作品,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接着,通过示范和指导,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绘画工具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或合作项目,让幼儿们在交流和合作中学习和进步。
三、教学资源为了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教师需要合理利用和布置教学资源。
首先,教室应该有一个专门的角落用来展示幼儿的作品,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其次,教师需要准备一些美术教具,例如颜色纸、颜料、画笔等,以便幼儿能够自由选择并尝试不同的材料。
另外,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艺术家或美术教师来幼儿园进行讲座或工作坊,以提升教师和幼儿的美术素养和技能。
四、评价反馈在美术教学中,评价反馈是帮助幼儿进步和提高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作品,给予他们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展览或艺术讲评活动,让幼儿们能够相互欣赏和学习。
此外,教师还可以和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分享幼儿在美术教学中的进展和成果。
结语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幼儿的表达和想象力发展。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启发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在开展美术欣赏活动时,我们应该注重方法的选择和实施,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
首先,我们要选择适合幼儿的美术作品。
幼儿的审美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限,因此我们应该选择简单、生动、富有童趣的美术作品,如卡通形象、动物、植物等。
这样的作品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有利于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
其次,我们要注重活动的情境营造。
在进行美术欣赏活动时,可以利用故事、游戏等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情境中接触美术作品,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音响等设备,将美术作品呈现给幼儿,增强视听效果,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
另外,我们要注重引导和启发。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让幼儿欣赏作品,还要引导他们发表感想、表达情感,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观察作品、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潜能。
最后,我们要注重活动的延伸和拓展。
美术欣赏活动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我们还可以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画廊,参加美术比赛、展览等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总之,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启发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在开展这一活动时,我们要选择适合幼儿的美术作品,注重活动的情境营造,引导和启发幼儿,同时延伸和拓展活动,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希望幼儿园老师们能够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幼儿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
幼儿园儿童画教案:如何教授基本绘画技巧?

在幼儿园中,画画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活动。
他们喜欢用色彩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画画能够表达内心的情感。
对于绘画教学,老师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就来讲一下教授幼儿园儿童画的基本绘画技巧。
一、准备阶段教师需要为孩子们准备好绘画材料,如画纸、颜料和画笔等。
在准备时,要注意颜料的选择,选择不易脱色的颜料,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们的手被染上颜料。
同时,要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画板或者底板,这样可以固定画纸,便于孩子们作画。
此外,还要注意绘画环境的安全,如注意儿童不得在绘画时站在椅子上,以免发生意外。
二、基本技巧教学1.线条:线条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之一,通过线条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形状和运动态势。
在教学中可以从基本线条开始,如横线、竖线、斜线等。
带领孩子们用画笔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相应的线条,并进行大量的模仿练习。
在熟练掌握基本线条后,再进行组合,画出更为复杂的线条图案。
2.色彩:色彩是绘画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之一,通过运用色彩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基本的颜色来进行教学,如红、蓝、黄、绿等。
首先带领孩子们感知颜色,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游戏,如问孩子们天上的颜色是什么,草地的颜色是什么等等。
在教授基本的颜色之后,可以进行组合,画出更为丰富的色彩成分。
3.形状:形状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之一,通过形状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物体和景象。
在教学中可以从基本形状开始,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带领孩子们用画笔画出不同的形状,并进行沉浸式体验,如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的形状所表现的不同的物体或景象。
在熟练掌握基本形状之后,再进行组合,画出更为复杂的景象。
4.空间:空间是绘画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在教学中可以从基本的空间表现开始,如画出两个物体的前后位置、大小等,给孩子们形象地感知空间的概念。
在熟练掌握基本空间之后,可以进行创新,让孩子们画出更加自我表达的空间表现。
三、注意事项1.要给孩子们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示范法
示范法并不是传统的模仿画,它是以从出示的先后顺序、形式、内容等进行了重新的诠释。
在绘画教学中,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动力,使幼儿进入视觉思维活动的状态,对示范进行选择和再组合的双向作用。
①局部示范:所谓局部示范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中,对幼儿来说有难度的部分或物象的一个局部,教师将示范出来,以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又可以使幼儿集中精力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
②欣赏示范法:教师提供示范画,数量在两张以上,角度多样化。
教师启发幼儿观察,使幼儿在视觉上获得一定的信息感受,扩大视野,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③幼儿自我示范法:通过幼儿的眼光去观察同伴的作品,用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无言的交流,去解释画面,就能找到他们之间自己的共鸣和心灵上独特的吻合。
可见向幼儿展示同伴的作品,对幼儿作品的提高有着我们估量不到的作用。
每个幼儿的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相互学习借鉴的成份,介绍那些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想像和创造。
④师生共同示范:让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和幼儿合作作为示范画服务,使双方的创作都得到了互补与发展,大大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发现法
发现法改变了传统的以示范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不是教给幼儿现成的艺术技能技巧,而是创设环境,鼓励幼儿自己去观察、发现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意幼儿的独立自主活动。
三、情境法
设计物选择充满情感特色的环境,情境,使幼儿情绪洋溢地感受物体验周围世界,激发审美、想象,教师可根据教育目标,让幼儿到大自然,社会中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也可利用本园场地布置一些特殊的情境,还可通过艺术性语言,神话故事的描述,把幼儿特点的情境中。
四、感知法
在绘画前,幼儿对物体的质感,性质和形态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造型活动,因
此,就尽量提供机会,让幼儿触摸要表现的物体,从而了解物体的性质。
五、模特法
人物的动态复杂多样,幼儿画不同动态的人物和动物,在教学上和难点,如何让幼儿能够更形象地表达出来呢,我采用了活动小人和真人的表演等方法。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还应该提供幼儿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工具,这对幼儿而言会是一种新的刺激,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除油画棒,水彩以外,还可用棉鉴,牙鉴,纸,树叶,硬币,笔线,刮画笔,牙刷等等作为幼儿的绘画工具,让幼儿学习选择利用这些工具来绘画,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使幼儿对绘画技能的掌握更快,更能表现出幼儿自己的作品。
教学手法也可以多样化,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来看,在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新颖性,对幼儿主体性的积极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采用手指画,脚印画,简笔画,粘贴画,写生画等多样新颖的教学手法让幼儿更有兴趣的参与活动,提高了大胆作画的能力。
绘画完成后的评价部分也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把评价开放化,可以是:(1)幼儿自评——就是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和所表达的意思,让幼儿讲出自己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心绪和对外界的认识,幼儿在讲述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指导。
(2)幼儿互评——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欣赏别人的作品,了解别人作品的内容并从中体验到美感,提高幼儿的评价能力和审美意识,因为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们所接受、理解,这是一个能动过程。
(3)教师评价——具体说是教师要对每一位幼儿的作品作出评价。
对每个幼儿的评语中都要有一定比重的肯定性评语。
以保护和鼓励幼儿为主,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幼儿的作品教师更应予以认可,具体地评价他们提高的水平,改变过去整齐的横向评价。
评价注重个别,从幼儿个人的成长来进行评价,以各种形式鼓励幼儿迈出可喜的一步,真正使评价收到好的效果。
分享:教学的点滴经验
我带的班是中班。
幼儿正好是4岁―5岁的儿童,我就对他们进行了一年创美活动的研究,并且总结了一点经验和教学方法。
一、在绘画前,根据主题有意识的指导幼儿进行观察。
如:在进行命题画《小蜗牛》的活动时,我们就和幼儿一起饲养小蜗牛,在饲养的同时指导幼儿仔细地观察蜗牛的形状,蜗牛壳的形状,和壳上的花纹,并且还观察到蜗牛活动
的形态。
幼儿观察后兴趣可浓了。
二、教师利用有趣的童话故事进行绘画技能的展示。
如:在进行命题画《小蜗牛》的活动时,教师就边讲故事边示范。
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有一间象毛线球的房子,(教师画了一个象毛线球的房子)房子里住着谁呢?你们猜一猜。
喔,只见从房子里伸出一个长长的头,头上有圆圆的眼睛,小嘴巴,头上还有两个长长的触角。
(教师边说边画)(教师在示范的时候画的要大)
三、在教师示范完后让幼儿随意改形状,和花纹。
在这个时候幼儿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四、让幼儿根据不同的背景去感知去想象。
如:在进行《大雁带我去旅行》的活动时,我把大雁放在不同的背景上让幼儿进行感受进行想象,(把大雁放在沙漠上,大海上,蓝天上让幼儿去想象)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去说出许多许多来。
然后,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出富有童趣的画面来。
五、让幼儿根据音乐的内容进行表演,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感受。
如:在进行《快乐的小鸭》的活动之前,我请幼儿随着音乐快活的学小鸭走路,游水,吃食,在游戏中感受。
学习歌曲,根据歌词的内容幼儿可以翩翩起舞。
教师还和幼儿一起制作小鸭子,使幼儿从中感受到小鸭子的不同姿态,不同表情。
然后,在和幼儿一起绘画小鸭子。
六、和幼儿在建构区一起活动。
如:在进行《巨人》的活动之前,我给幼儿讲了个故事〈巨人的幼儿园〉,讲完后。
请幼儿在建构区里玩巨人的游戏,(幼儿自己塔建好楼房,城堡和街道后自己在街道里行走,亲自体验巨人的感受。
七、通过感受后进行交谈在绘画。
如:还是〈巨人〉这个活动,幼儿亲自体验后,让幼儿互相讨论,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的愉快的环境,使幼儿把自己的体验讲出来互相交流感想,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然后,幼儿再进行绘画。
八、给足幼儿辅助材料,使幼儿自由的添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活动〈圆形材料的添加游戏〉,我就与幼儿共同收集圆形材料,(碗,一次性餐盘,和半圆形的材料),再让幼儿说一说有哪些动物的外形接近圆形,并且鼓励幼儿在圆形的材料上添加辅助物,创造出不同的美术形象,开拓幼儿的思路,感知材料的可变性。
最后,让幼儿互相欣赏,并且让幼儿说一说。
九、根据故事让幼儿进行描述,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的培养。
如:在进行〈龟兔赛跑〉的活动时,我就采用请
幼儿听故事,并且边讲边出示小动物,表演故事的情节。
幼儿听完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讲故事情节,并围绕故事进行提问,幼儿在回答的时候可以边回答边做动作,这样可以加深幼儿的印象,再让幼儿绘画,画后引导幼儿讲述,这样可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
十、利用美工角区进行美术技能的培养。
在角区可以让幼儿学习线条,色彩。
并且进行色彩的欣赏,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想象用色彩,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在活动后注意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丰富绘画表现方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