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生态革命”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生态危机根源论
生态危机根源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危机日益成为全球的焦点。
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参考。
生态危机背景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森林砍伐、水资源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不断涌现,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此外,资源短缺和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也相继出现,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根源分析生态危机的根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人类的活动是导致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水资源污染、野生动植物灭绝等,都是由于人类的不当行为所导致。
2、科技进步对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虽然人类享受到了很多便利,但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例如,一些化学制品和新型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
3、经济因素对环境发展的制约: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仍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行为,都是由于追求经济利益所导致的。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生态危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环保意识:人们应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2、推行绿色发展:我们应该采取绿色发展模式,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对于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
未来展望展望未来,生态危机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利用更多的清洁能源和新型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我们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确保地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论生态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深刻认识到生态危机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们应该加强环保意识,推行绿色发展模式,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以应对生态危机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红色影视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社会价值分析
红色影视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社会价值分析作者:肖丹来源:《牡丹》2018年第26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日渐显现,党的十九大更将文化建设工作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所创造的先进文化,因此红色影视文化的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历程,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分析了红色影视文化的发展历程,并阐述红色影视文化的社会价值,希望更好地促进我国红色影视文化的发展。
电影作为一种广泛有力的大众传媒工具,甚至被有些人称为第七艺术。
中国红色电影可以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坚定了其为民族解放、独立、繁荣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红色影视文化有多方面的价值,其不仅有社会价值,也有个人价值;有当代价值,也有历史价值。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各种文化潮流相互碰撞,使得我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更要加强红色文化的建设力度,积极弘扬中国传统革命精神,让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传递正能量,更好地推进红色文化的发展。
一、红色影视文化的发展历程(一)新中国成立前红色影视作品陪伴人们青春成长,更是人们童年时期的美好回忆。
尽管那时的技术水平有限,作品的放映效果也不够理想,但这些红色影视作品一直在人们心目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毫无疑问,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得我国红色影视文化蓬勃发展。
20世纪40年代属于我国红色影视文化的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歌剧《白毛女》以及赵树理的小说被称为红色影视作品的代表作。
这对于我国红色影视作品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引导和帮助作用,比如经典的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等作品,这对于当时的人们都有巨大的激励意义。
(二)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时期第二阶段就是新中国成立的十七年时期,我国红色影视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初步形成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是红色影视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色革命
三色革命一、教学时间:0.5课时二、教学目标:1.了解三色革命产生原因及发展过程。
2.能够理解绿色革命、白色革命、蓝色革命,进而了解高新技术在农业革命中的运用。
3.增加学生对高新技术的兴趣以及加强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了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是如何运用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PPT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谁知道三色革命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什么是三色革命。
(二)教学内容1.三色革命的由来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了以机械化、化学化和能源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农业。
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大量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口膨胀对粮食的需求。
但是,现代化农业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如环境污染、耕地退化、土壤板结、作物病虫害加重、生态条件恶化,投资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下降等,致使农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陷入困境。
因此,发达国家纷纷行动起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等问题也日益严峻。
1986年我国学者包建中研究员提出了“发展高科技应创建三色农业——绿色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的新观点。
2.了解绿色革命(1)绿色革命的定义绿色革命:农作物的最高产量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光能利用效率的高低。
目前一般作物光能利用率仅0.4%左右。
但从光合作用本身的效率来计算,理论上最高可达20%左右,根据这一计算,仅水稻亩产就能达7000~10000千克。
因此,把扩大农作物叶绿素体面积以加强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出率,称为“绿色革命”。
(2)第一次绿色革命历史第一次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其主要特征是把水稻的高秆变矮秆,另外辅助于农药和农业机械,从而解决了1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
世界上一些国家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像以色列这样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它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我国目前生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建议
我国目前生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建议摘要: 目前,随着我过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舒适和便利。
但与此同时,光鲜耀眼的发展成果后,也有雾霾般灰色的问题的存在,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存在的生态问题,运用科学的解决措妥善处理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目前主要问题解决建议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高技术的科研成果不断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了社会经济领域的一场空前革命。
在我国,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和人民文化生活的中心,城镇化水平逐渐提升。
但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问题也逐渐凸现,这使得人们意识到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生态建设实践方面我国正在经行积极探索以下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建议(一)、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健康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
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极度恶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人们最严重的危机之一。
垃圾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日趋严重,甚至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尤其是空气污染,近阶段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严重的雾霾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2013年12月伊始,我国的中东部城市的天空被蒙上一层厚厚“面纱”。
空气质量较差,能见度较低,天气污染较重。
其主要原因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在增长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存在资源大量消耗,并且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而这些对资源的不合理消耗以及对环境污染,也使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尤其是北京,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雾都”. 对于这类的空气污染,我的建议是首先制定出台治理雾霾的相关法律。
法律是规范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有了法律制度的约束,人们的行为便会依法而行,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绿色运动,20世纪90年代成为引人注目的左翼社会思潮。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的结合物,试图通过维护生态平衡,满足新型需要为目标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理论,寻找一条通向生态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崛起与发展(一)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当代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
一方面,资本主义对全球性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就了大量部可再生资源的短缺和枯竭。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造成全球性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
2.苏东社会主义模式也没能避免生态环境问题。
第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没有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对生态问题的忽视,促使了这些国家中的持不同政见者以此向政府发难。
第三,苏东社会主义模式的封闭发展,无法超越当代资本主义体系承担解决生态危机的重任。
3.20世纪70年代“绿色运动”的兴起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绿色运动发展的产物,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揭开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绿色运动的序幕。
20世纪70年代,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绿色运动抓住了西方公众关注的焦点,使生态问题成为最具有政治意义并直接关系人类命运的社会问题。
绿色运动的本质是抗议资本主义制度,防止生态灾难,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群众性运动。
(二)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第一,马克思主义以“人类尺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
生态社会主义者宣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类在解决神态危机、认识人类对世界的态度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
第二,马克思主义将社会问题与自然问题联系起来考察的思想。
第三,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进步有助于人的解放、并促进人的社会解放的思想。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尽管马克思主义充分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但由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尚不发达,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很有限,因此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还不够完善系统。
生态社会主义
而且对全球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生 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促进生态经济生根发芽。
第二,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所谓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 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 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 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从生态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看,我们未来的理想社会 应该是合理利用资源和对环境产生更少破坏的节约型社会。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双重 的,它既要克服过度生产,又要克服过度消费。向人们提供有意义的、非异化的劳动。高兹 主张人们应该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他认为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对资源、做精心地合 理安排,尽量缩减消费规模。这些方法虽然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地方,但他们所主张的减少人 们无限膨胀的需求欲望,控制人们对资源、环境进行无节制的开发与浪费的观点,对于今天 在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国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借 鉴意义。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这种“唯生产力论”和生态危机同样也产生在苏联和东欧的社会 主义国家,甚至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加严重,因此,生态社会主义是避免了上述弊病的、最适 合人类生存的社会制度。
其次,生态社会主义否定生态殖民主义,批判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认为,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剥削是造成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发 达国家不仅把生态危机转嫁给不发达国家,残酷掠夺不发达国家的资源,甚至还把第三世界 当作垃圾场,倾倒存放各种有毒的垃圾。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也许能在本国或局部地区解决 局部的生态危机问题,但不可能解决全球性的全部生态危机问题。
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述我的_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_刘思华
第8卷第4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8No14 2008年7月Journal o f China U niv ersity of G eo sciences(Socia l Sciences Edition)Jul.2008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0*刘思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60)摘要:本文概述了作者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所创立的生态文明与四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理论,尤其是在我国学术界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命题;并把它纳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当代新形态。
通过作者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梳理,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生态文明新理论从学界马克思主义视野,进入政界马克思主义视野的历史轨迹,深刻阐明了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0写入党代会报告,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观念,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巨大进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治国理政新观念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08)04-0018-13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所作的报告,站在现代人类文明时代发展的高度,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把/生态文明0写入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0和/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0,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新要求。
这是我们党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新发展,顺应了我国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反映了我国学界广大交叉、新兴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经济学工作者的心声。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说史来看,长期以来,我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进行潜心研究,创立了生态文明与四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理论,在学术界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命题。
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始阶段。
在人类的早期社会形成过程中,人们依赖自然资源生存并在它们周围建立了居住地。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业革命的爆发,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正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在1972年发布,这是世界上首次就环境问题召开的高级会议。
宣言确认了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环境问题的呼吁。
此后,国际社会开始逐步采取行动。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许多国家开始制定环境法律和政策。
这些法律和政策的目标是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和改善生态系统。
例如,美国成立了环境保护署(EPA),并通过了《清洁空气法案》和《清洁水法案》等一系列环境法律。
其他国家也相继采取了类似的措施。
在全球层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72年成立,成为国际环境保护的主要组织。
联合国环境大会每年召开一次,旨在讨论环境问题,并制定全球环境政策。
此外,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京都议定书也被签署并生效,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更高。
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物种灭绝等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合作的重要议题。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于2015年召开,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号召各国采取行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环境保护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清洁技术的研发等都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
人们开始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关键,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减少污染。
然而,环境保护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些国家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贫困、战争和人类活动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困难。
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制定更严格的环境政策,并积极推动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环境保护仍将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环境科学进展和成就
环境科学进展和成就章申20世纪环境科学的发展是欣欣向荣的,有许多重大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
根据我自己的理解,上个世纪环境科学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就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个研究进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环境科学为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境科学发展的时间很短,概括来讲可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里程碑。
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了《只有一个地球》一书,该书集中了各国环境科学家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对当时出现的环境问题的认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指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以丰富的资料论述了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具体的和现实的行动建议;第三个阶段,是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是人类认识环境问题不同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很好的认识环境问题,才能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
两个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是指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
这次会议唤起了全世界人民对环境问题的意识,此时世界上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十分严重。
在这次会议以后,世界各国在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生态破坏的防治上都作了很多工作,因此这次会议是环境科学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个里程碑是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会议讨论了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性,找到了环境问题的根源。
并在环境与人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上达到了共识,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点。
这也是环境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世界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同时,我国在环境科学发展与研究中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进程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进程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而直到21世纪,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才得以丰富与完善。
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现已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的系统化理论表达,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具体而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党的中心工作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由此得到快速复苏。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确保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邓小平同志立足于当时的国情,开启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探索之路,并取得了诸多成效。
第一,提升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保护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凸显,我国开始重新认识二者的关系,将环境保护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并将之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79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将每年的3月12日确定为“植树节”,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1年,党中央在《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
管理好我国的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
”[2]1983年12月31日,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正式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并且,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三同步”和“三统一”的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并形成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为主的政策体系[3]。
第二,在措施上,党中央提出以科技与法制等手段来进行环境保护。
近现代的技术革命
近现代技术的革命(一)第一次技术革命18世纪,以英国钟表匠约翰·凯伊(Kay John,1704~1764)发明的飞梭为导火索,直到瓦特(J.Watt,1736~1819)在他人研究基础上发明了普遍使用的蒸汽机,技术由量的积累实现了质的飞跃,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纺织业的生产效率,而且也促进了机器制造业、钢铁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并为资本主义工厂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代替封建社会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这便是近代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
(二) 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70年代,具有实用价值的电动机和发电机先后问世,继而在20世纪80年代又实现了电力的远距离传输。
同时,内燃机技术不断得到改进与广泛应用,它们不仅提供了方便而廉价的能源,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发明,而且为资本主义国家提高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为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提供了重要条件。
这是近代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
(三) 第三次技术革命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开始了第三次技术革命,也就是现代技术革命。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了新技术革命阶段,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生物技术的突破以及材料、激光、遥感、海洋、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长足进展,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利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同时面对着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促使人类开发了可持续发展技术。
人类面对的现代技术革命,其内容之丰富,发展之迅猛,影响之广泛与深远都是前两次技术革命所不能比拟的。
(四)第四次工业革命以绿色生产为代表在过去200多年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上,我们曾先后失去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
在前两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中国都是边缘化者、落伍者,急剧地衰落,由于错失工业革命机会,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由1820年的1/3下降至1950年不足1/20,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近代中国饱受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2016-5-6社会转型期的含义: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1、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①、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④、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⑤、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
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2、明末清初(17~18世纪)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①.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
②.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16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16( 总分: 100.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30,分数: 30.00)1. 各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给环境下定义的方法不包括______(分数: 1.00 )A.采用概括的方法在立法上对环境的内涵进行描述B.采用列举的方法在立法上对环境的内涵进行描述√C.采用概括加列举式的方法在立法上对环境的内涵和外延作出规定D.采用列举的方法在立法上对环境的外延进行描述解析:[解析]目前,各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给环境下定义的方法包括三类:(1) 采用概括的方法在立法上对环境的内涵进行描述; (2)采用列举的方法在立法上对环境的外延进行描述;(3) 采用概括加列举式的方法在立法上对环境的内涵和外延作出规定。
答案为B。
2.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对地球环境乃至外空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方向转变,形成了______(分数: 1.00 )A.人类中心的环境准则B.非人类中心的环境准则√C.地球中心的环境准则D.生物圈中心的环境准则解析: [ 解析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对地球环境乃至外空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也开始从以人类为中心向以生物圈和地球整体为中心的方向转变,形成了“非人类中心的环境准则”。
答案为 B。
3.2011 年 6 月由国务院发布的 ______首次提出了与环境性质相似的“国土空间”的概念。
(分数: 1.00 )A.《全国环境区域规划》B.《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C.《国家环境规划方案》D.《国家区域功能规划方案》解析: [ 解析 ] 2011 年 6 月,由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首次提出了与环境性质相似的“国土空间”的概念,即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力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
答案为 B。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分数: 1.00 )A.生态学研究认为,生态系统内部种群之间呈动态的相互作用,所以生态系统一直保持的相对的动态平衡B.在一定时期某些物种的数量可能增加,而在一定时期它们又可能减少甚至被其他物种取代C.如果排除人类行为的干预,生态系统会处于一个静止的状态√D.我国《宪法》中提到的生态环境的本意就是生态系统,既包含环境,也包含自然资源解析:[ 解析 ]生态学研究认为,生态系统内部种群之间呈动态的相互作用,所以生态系统一直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
浅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浅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速度开始赶上并超越了自然界的自我净化的速度。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不断的出现。
生态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反思。
在1962年,美国出版了了莱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书中列举大量事实说明,人类一面在创造高度文明的同时,另一面又在消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历史时刻和基于对人类生存困境深沉思考中诞生了。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绿色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相互影响而交互发展的产物,它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萌芽时期80年代的发展时期以及90年代的成熟时期。
第一阶段以70年代的鲁道夫·巴罗和亚当·沙夫为代表,他们是最早介入绿党的共产党人。
鲁道夫·巴罗原是东德统一社会党党员,后因持不同政见出逃到西德,在汉诺威大学任教授,同时开始倡导“社会主义生态运动”,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谋求“绿色”和“红色”政治力量的结合,要求建立一个由绿党、生态运动、妇女运动和一切进步的非暴力社会组织组成的群众联盟。
他的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生态学与乌托邦》、《从红到绿》、《构建绿色运动》等。
亚当·沙夫原是波兰共产党意识形态负责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波兰“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1968年被解职后任奥地利大学客座教授、维也纳大学哲学教授,1972年后成为罗马俱乐部最早的成员之一,1980年任罗马俱乐部执行委员会主席。
以上二人既是共产党人中最早介入生态运动的人,也是第一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其政治道路的典型特征是“从红到绿”。
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80年代的威廉·莱易斯、本·阿格尔和安德列·高兹,以及前苏联的一些学者。
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历程
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历程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历程如下:1.开始起步阶段(15~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的到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动力)史实:新航路开辟、西荷英等国的殖民扩张方式: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暴力掠夺特征:封建力量与资本力量结合后果: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各地联系加强;对不同地区产生不同的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中心从亚洲逐渐向欧洲转移2.初步形成阶段(19世纪初期至中期)背景: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方式:商品输出特征:经济扩张与军事侵略相结合后果:亚非拉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先进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传播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3.最终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方式: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特征:经济扩张与军事侵略相结合后果:亚非拉几乎完全成为资本主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世界经济格局:欧洲依然是世界经济中心,北美经济地位日渐重要4.陷入困境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及其间的30年代经济大危机,战争的影响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5.制度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
背景:战争结束;力量对比变化;科技革命;两极对峙史实: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方式: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制定和完善经济规则过程:建立国际金融体系、世界贸易体系特点:美国为中心;“半球化”后果: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有序运转;密切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经济格局:美国中心向多元中心演变6.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放松对经济的管制、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等因素,交通、贸易生产、金融、信息、科技、文化等全球化,全球化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
背景:两极格局瓦解;科技革命;第三世界崛起方式:商品、资本、人员、技术流动。
世界生态与保护发展年表
世界生态与保护发展年表古代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对于环境的认知和生态意识尚未完全觉醒。
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开始思考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
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与环境危机19世纪工业革命的推进使得工业化程度大幅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工厂排放、水体污染和森林砍伐等现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
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意识觉醒20世纪60年代是环境保护史上的重要时期。
无论在美国还是其他国家,人们都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环境保护的理念。
此时出现了一系列细胞毒问题和大气污染事件,引发了环保运动的高潮。
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了第一届全球性环境会议,会议主题是“人类环境”。
这次会议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并提出了环境保护应该是全球共同努力的理念。
1987年的布鲁特兰特报告1987年,联合国成立了一个名为“世界委员会的环境与发展”的专门机构,该机构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布鲁特兰特报告)。
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1992年的地球峰会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了联合国地球峰会,峰会发布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重要文件,为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制定了具体的法律框架。
2005年的“千年生态服务评估”2005年,联合国启动了“千年生态服务评估”,旨在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的状况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评估结果强调了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提早预警了环境危机。
2015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年,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贫困消除、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为未来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我国环保发展阶段
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
自人类出现以后,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就紧密联系在一起。
生物是在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中存在的,而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产物,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
1。
人类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探索历程从全球视野看,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经历了“沉痛的代价、宝贵的觉醒、奋起的飞跃”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沉痛的代价。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随着科学技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传统工业化在创造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排放各种污染物,人类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发生了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八大公害. 第二阶段:宝贵的觉醒.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环境意识开始觉醒。
在环境觉醒历史进程中,出现过著名的3本书。
第一本书是《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逊是一位美国海洋生物学家。
这本书揭露了为追求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因而也有人把它叫做《没有鸟鸣的春天》。
其代表性语言是,“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第二本书是《增长的极限》,是1972年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会聚在罗马提出的一份报告。
该报告的代表性观点是,“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
第三本书是《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委托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撰写的。
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不进行环境保护,人们将从摇篮直接到坟墓"。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前言:《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目考试主要是以课后思考题为主,现老师提供课后思考题并整理如下。
另老师考虑到今天上的新课比较多,老师提供了第四章至第六章的课件,课件也有所整理(见附件)。
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加油!《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后思考题绪论1、政治思潮的基本特征。
2、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3、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共同特征。
4、结合本课程所学理论,谈谈如何正确对待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第一章自由主义1、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
2、比较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
3、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4、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5、多元主义民主的基本内涵、特征。
6、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及补救措施。
第二章保守主义1、保守主义的内涵、类型。
2、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
3、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
4、保守主义崛起的原因。
5、自由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分歧。
6、自由保守主义的基本观点。
7、伯林的两种自由理论。
8、简述自发秩序和人为(人造)秩序及其差异。
9、弗里德曼对政府职能的界定。
10、诺齐克最弱意义的国家。
11、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与对罗尔斯分配正义的批判。
12、亨廷顿关于民主危机的思想(民主危机产生的原因、对策)。
第三章社会民主主义思潮1、社会民主主义在20世纪的历史演变。
2、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观点。
3、“第三条道路“及其基本观点。
第四章民族主义思潮1、民族主义思潮的概念及类型。
2、政治民族主义的含义。
3、文化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宗教民族主义的作用。
5、如何认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民族主义思潮?第五章女权主义思潮1、什么是女权主义?2、女权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3、女权主义的理论特点。
4、女权主义的主要派别及其观点。
第六章生态主义1、生态主义的发展脉络。
2、生态主义的基本特征。
3、深绿、浅绿、红绿4、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附件:第四章至第六章教学课件第四章民族主义思潮一、民族与民族主义(一)民族与民族国家1、何为民族?2、民族国家欧洲的三十年战争结束后,1648年达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基础上形成诸多政治权利和民族共同性相互结合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2016-5-6社会转型期的含义: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1、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①、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④、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⑤、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
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2、明末清初(17~18世纪)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①.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
②.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生态革命”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暴发的环境危机以及骇人听闻的“八大公害事件”,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雷切尔·卡森(RacheI Carson.1962)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Meadows,1972)、美国的戈德史密斯(Goldsmith 1974)等人的《生命的蓝图》等系列著作,不断敲打人类的灵魂,唤醒人类的生态良知。
这一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开始表现出多元化,生态化的特点,城市建设开始抛弃反自然、反生态的发展模式,城市先进的标准由技术,工业和现代建筑演变为“文化、绿野和传统建筑”,提出“回到自然界”的口号。
国内外学者围绕生态导向的城市开发与设计、城乡融合的区域城市以及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也提出了生态基础设施、开敞(开放)空间、绿色基础设施。
区域绿地系统、生态廊道、绿色通道、生境网络、环境廊道、框架景观等一系列崭新概念。
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生态革命”浪潮。
5.1 生态导向的城市开发与设计1971年,麦克哈格(lan L.McHarg)在《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一书中,从自然、历史、人文的角度探讨了环境问题,描述了自然过程如何引导土地开发,认为:”大城市地区内保留作为开放空间的土地应按土地的自然演进过程(naturaI—process[ands]来选择,即该土地应是内在地适合于“绿”的用途的:这就是大城市地区内自然的位置。
要是将这两种系统结合在一起的话.就可以为全体居民提供满意的开放空间。
”[13]诚如刘易斯·芒福德(Lawis Mumford)所言,麦克哈格既不把重点放在设计上面,也不放在自然本身上面.而是把重点放在介词“结合”(with)上面,这包含着人类的合作和生物的伙伴关系的意思[6]。
设计结合自然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而且还标志着生态学方法第一次完整地引入了城市规划之中,从而拉开了城市生态空间建设的结构主义序幕。
1978年,西蒙兹又在《大地景观》(Earthscape)中全面阐述了生态要素分析方法,环境保护、生活环境质量提高,乃至于生态美学([co-aesthetic]的内涵,从而把生态景观研究推向了“研究人类居住空间与视觉总体的高度”[14]。
1 984年,荷夫的《城市形态和自然过程》(City Form and Natural Process)重点论述了城市的自然演进过程与城市空间营造的关系问题,书中所表达的态度和观点、解决问题的提议和分析的案例,对于设计观念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1994年,美国学者霍纳蔡夫斯基又首次提出了“生态优先”的思想,并从单纯强调“保护”开始走向利用生态来引导区域的开发,逐渐演变为“生态导向下的区域发展”途径。
在这一思想推动下,美国在区域开发中开始推行“精明增长”计划,提出了控制城市蔓延、保护农地、保护生态与社会人文环境、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精明增长目标。
精明增长作为一种旨在平衡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区域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积级的响应。
受国外“生态导向”思想的影响,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类似的一些概念,如俞孔坚等人提出通过“反规划”途径,建立城市生态网络,从而形成高效地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安全的景观格局[15-16]。
5.2 以生态基础设施为代表的系列研究人们对生态导向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热情还表现在将自然生态系统作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从而提出了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
生态基础设施(L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从本质上讲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系统与生态网络,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natures services)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
体育、游憩、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
它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
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并进一步可以扩展到以自然为背景的文化遗产网络'”。
EI作为正式概念最早见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
在其1984年的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引入城市。
这里生态基础设施主要指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
不久,有学者就用EI概念表示栖息地网络的设计[18-19]。
1990年,荷兰农业。
自然管理和渔业部的自然政策规划也提出了全国尺度上的EI概念[20]。
这些都是从生物和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角度提出的。
与之类似的概念还有开敞(开放)空间(Open Space)、绿色基础设施(Green lnfrastructure,GI)、区域绿地系统等。
其他一些概念,如生态廊道、绿色通道(Green Way)、生境网络、环境廊道、生态网络,以及框架景观、生态结构等,与之也都有一定的联系[21]。
近年来,EI概念的含义在日益拓展。
包括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物保护学、生态工程学等诸多方面研究都对之进行了探讨。
5.3 强调城乡融合的区域城市研究西方早期的城市规划理论中,已经大量涉及城乡关系的论断。
如美国著名城市学家芒福德就从保护人居系统中的自然环境出发提出城乡关联发展的重要性[6],赖特的“区域统一体”(Regional Entitiss)和“广亩城”都主张城乡整体的、有机的“协调的发展模式[22]。
英国生态学家盖迪斯(P.Geddes)则首创了区域规划综合研究的方法,1915年发表了著作《进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强调将自然区域作为规划的基本构架,他还预见性地提出了城市将扩散到更大范围内而集聚、连绵形成新的城镇群体形态:城市地区(City 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甚至世界城市(Word City)。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城市化与郊区化的过程中,先前处于城市边缘的乡村被逐步吞噬直至消失,城市无序扩张,严重破坏了城市边缘的生态景观并威胁到区域的生态安全。
在这一背景下,广大学者对于强调城乡融合的区域城市的研究热情进一步高涨。
美国规划师莱特(H.Wright)及斯泰因(C.Stein等提出了与自然生态空间相融合的区域城市(Regional City)模式;林奇(K,Lynch)则提出了类似的另一种模式:扩展大都市(Dispersed Metropolis)。
一些学者则从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过程入手,提出了21世纪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必然体现人类对自然资源最大限度集约使用的要求,并针对日益显著的大都市带现象,提出了世界连绵城市(Ecumunopolis)结构理论。
代表人物有杜克西亚迪斯(C.A Doxiadis,1996),费希曼(Fishman,1990)、阿部和俊(1996)、高桥伸夫(1997)等[24]。
5.4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财富、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城市模式(O.Yanitsky,1981)。
1984年“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生态城市规划五原则,并从整体上概括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外,理查德·雷吉斯特(剧chard Register)、罗斯兰州.Roseland,1997)、莫坦特(I V intent)、马克·怀特黑德(Mark Whitehead)等学者以及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协会、欧盟和第一、二、三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等组织分别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发展原则、建设计划以及城市土地的持续利用、城市持续发展等进行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开展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理查德·雷吉斯特领导的美国城市伯克利的生态城市建设。
1987年雷吉斯特出版了《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Eco-city Ber-keley Building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论述伯克利生态城市建设的设想。
并在1990年提出了“生态结构革命”(EcostructuraI Revolution)的十项计划。
1996年,雷吉斯特提出了更为完整的生态城市建设十原则。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伯克利走出一条比较成功生态城市建设道路,形成了典型的亦城亦乡的空间结构。
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热潮。
印度的班加洛尔(Bangalore)、巴西的柯里蒂巴(Curitiba)和桑托斯(Santos)、澳大利亚的怀亚拉(Whyalla)、新西兰的韦特克勒(Waitakere)、美国的克利夫兰和波特兰·梅特波利坦(PortlandMetropolitan)、德国的厄兰根(erlangen)都在从事生态城市的规划实践。
国内生态城市研究是在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的倡导大量开展起来的。
马世骏、王如松在1980年代明确提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和建设天人合一的中国生态城思想。
1990年钱学森又提出了“山水城市”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概念,指出“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倡导用中国的园林艺术来改造中国现代工业城市的弊端,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吴良镛也指出“山水城市”中的“山水”泛指自然环境,“城市”泛指人工环境。
山水城市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以城市为代表的人工环境与以山水为代表的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24]。
此后,国内学者分别围绕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指标体系、功能组织、规划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批成果。
在上述理论研究的支撑之下,各地纷纷开展了生态城市的规划实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规划成果包括黄光宇提出的乐山绿心环型生态城市空间结构(1 998),王富玉提出的三亚带型生态城市空间结构(2002),以及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中提出的保护”云山珠水”,构筑”山、城、田、海”的山水城市空间格局(2002)12引等。
6 结语纵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历史,生态思想仿佛一条忽明忽暗的主线,始终贯穿其全过程。
其间,无论是农耕时期“天人合一”的建城思想还是工业革命后期略带“乌托邦”色彩的人本主义城市结构模式,或是新时期理想生态城市模式,或“自发”或“自觉”,无不包含着“生态导向”的思想精髓,并成为塑造城市空间结构的一股不容忽视的精神力量。
概括起来,这一思想精髓主要涵盖了以下5个方面的思想内容:(1)崇尚自然之趣与自然之美,将自然引入城市,让城市回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