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同源
诗画同源产生的原因
诗画同源产生的原因书法屋 2016-02-19 17:38诗画同源是文学家与艺术家常常谈到的一个重要话题,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
而其后的贺拉斯更在《诗艺》中将其浓缩得简洁有力:“画如此,诗亦然”。
无独有偶,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在中国,先辈们同样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而苏轼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画作《蓝田烟雨图》上的题跋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一句最为著名,从而引起了许多关于诗画是否同源,诗画何以同源的论争。
大文豪苏轼无疑给中国的书画同源说抬高到一定的地位,也给中国的诗歌艺术领域增添了魅力。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也是艺术的天堂。
众多大诗人同时也是书画大家,对于诗画同源的理论,某些人认为是荒谬的,这是对诗画同源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对理论的运用范围及其思想体系没有深刻探讨的缘故。
某些人认为所有的诗画都是相通的,这也是一个误区,由此可见,构建诗画同源说的理论体系有其重要的意义。
所有的理论都有其产生的原因与发展过程,要理解诗画同源,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诗画同源,还要了解它是怎么发生的,从宏观上讲,中国诗画的融合,固然有着文字与绘画的视觉同一性、文学与艺术的契合、笔墨纸和书法的中介等先天因素,更有诗画共同的社会功能、审美追求等因素,但最深层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
即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心物感应的艺术观、和合整一的文化观,使中国诗画必然走向融合;以儒道禅三家思想为精神构架、徘徊于人生两极的文人,则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把诗与画完全连结到了一起。
朱光潜认为:各种艺术都要具有诗意。
他还说:“诗”(Poetry)这个词在西文里和“艺术”(Art)一样,本义是“制造”或“创作”,所以黑格尔认为诗是最高的艺术,是一切门类的艺术的共同要素。
这里揭示了诗与各种艺术的关系,诗画必然会融合的结局,只有富有诗意的绘画,才能成为高超的艺术品,这是西方理论的观点;在中国,具体而言,诗画同源产生有以下四个原因:一、中国的诗歌、绘画都是作者展现自我,言志抒情的重要途径,诗画既是自身思想感情宣泄的外在表现,也表达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思索,尤其是画与诗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的一致性,在宗白华《美学散步》即云: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
书骨诗魂系丹青——浅析“书画同源”与“诗画同体”
AR T E D U C AT l o N R E S E A R C H
四、 章 法 之感 悟
王羲 之最大 的成就 在 于变汉 魏质朴 书风 为笔 法精致 、 美 轮
行 气贯通 、 下字之
首, 首 尾连 接 , 脉 络通达 , 随势应 变, 一气呵成 。而一行字之首尾
(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 究所)
编辑 王 树 凯
“ 畅神” 般 的享 受。所 以, 作 品中有 了“ 书骨诗 魂相依伴 ” , 难道还
动力 与想 象力而可 以将 其意境加深 、 加远, 这 并不是 一般人 所能 做到的, 所 以董 其 昌在《 画 旨》 中便说 : “ 画 中诗 , 唯摩诘得 之 , 兼 工者 自古寥寥 。 ” 同 时, 因为 诗 的语 言 , 亦可使 鉴 赏者得 到启发 、 加深 印象 , 真可谓一举两得。
《 兰亭集序》 是书 法史上 里程碑 式的杰作 。董其 昌在《 画禅
室随笔》 中写 道 : “ 右 军《 兰 亭叙》 , 章 法为古今 第一 , 其 字 皆映带
而生 , 或 小或 大 , 随手所 如 , 皆入法则 , 所 以为神 品也 。 ” 解 缙在
《 春 雨杂述》 中说 : “ 右 军之叙 兰亭 , 字 既尽美 , 尤善布置 , 所谓增
为实 , 故断处 皆连 ; 以背为 向, 故连处 皆断。学 至解得连 处 皆断,
[ 2 ] 王羲之. 书论. 上海辞书出版社 , 2 0 0 9 .
[ 3 ] 董其 昌. 画禅室随笔.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 0 1 2
( 作者单位 : 江苏教育 学院宿 迁分院)
编辑
伍
宝
正正奇奇 , 无妙不臻矣。 ”
中国画一一诗、书、画、印的统一体
中国画一一诗、书、画、印的统一体绘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门类,从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中的绘画遗存算起,迄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了。
其中成就最大、对中国文化艺术影响最深远的是中国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按照题材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按照技法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
在国画成熟以前,中国绘画还有岩画、帛画、壁画等样式。
中国画将诗、书、画、印熔铸为一体,是集中了中国传统艺术诸种门类的高度综合的艺术。
诗、书、画、印结合,相互辉映,既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又深化了画面的境界,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
在宋代以前,画面上很少题字;偶然有之,也只是在不显眼的角落里,写着作者的姓名。
到了宋代,才有一些诗人兼书法家的画家,在自己的画作上写一段题记或诗歌,说明作画的起因,抒发自己的怀抱。
直至元代,画作上开始钤盖印章,于是诗、书、画、印就像四个孪生姐妹一样,形影不离地结合起来了。
元·赵孟頫《红衣罗汉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体现出画家综合的艺术修养。
中国画中书写画家的名款叫作“落款”,大致相当于西方绘画中作者的签名,表明对作品的所有权。
除了画家名款,还可以在作品上写其他的题字:可以写一个题目,一行自己想说的话,或一首诗、一段散文。
题字是门很有学问的艺术,不能随随便便,要体现画家的文学修养。
题字的内容要与画面有着内在的联系,让观画者通过题字见景生情、抒发胸怀;或者引导观画者以画为桥梁,生发开去,另拓天地,感念历史的浩荡或人生的哲理。
除了内容的要求,题字对书法有特别高的要求。
书法的风格、字体的选择等,必须与画面统一、和谐,以增加画面的美感。
这就对画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同时也须是一个书法家。
元·赵孟頫《红衣罗汉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体现出画家综合的艺术修养。
宋代,很多文人也纷纷拿起画笔。
他们喜欢在画作上题写诗歌,借以引发观画者的联想,深化诗歌的意境。
一、书画同源的解读.
1、缘起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书画 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 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天地圣人之意也。”
(2)元·赵孟頫题《枯木竹石图》:“石 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还 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2、含义
“书画同源”含义 1、“书”作“文字”解。表形文字、表意文字
材料三:开元天宝之间,承平日久,世尚轻肥。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材料四:
请
看
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右
晋
边 四 幅
《 洛 神
画
赋
图
》
汉砖 马
唐 捣 练 图
唐 韩干 照夜白图
材料五:古人云:“晋人尚韵,唐人尚 法。” “法” 是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成 为一种标准。 “法”最初是依附于楷书 而存在的,“楷”本来就有“法度”、 “范式”之意。(建议删去)
2、但我们也要知道,审美风尚的变化非个 人之力所能改变,盛唐气象何等恢弘阔 大,“燕瘦”让于“环肥”,时势造英 雄;
3、颜真卿从民间学习,更容易回到民间, 加之其书法更有法度,便于人们临习。
三、山水画的意境
与绘画界线模糊,与原始图画有一种“血缘关 系”;
2、“书”作“书法”解。书法与绘画都要取法 自然;
3、书法与绘画之笔法可以相互借鉴。黄宾虹说: “书画同源,贵在笔法。”
二、王羲之与颜真卿
1、书法欣赏
2、评论与思考
评论: 详察古今,…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李世民 (599—649) 羲之俗书逞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韩愈(768—824) 思考:
初唐人崇尚王羲之,中唐人讥评王羲之,转而 崇尚颜真卿。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尝试作 出初步解释。
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的元代画家是
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的元代画家是
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的元代画家是赵孟頫。
我国古代有许多书画家,都承认“书画同源”之说,最早发现这个道理的是元代大画家兼书法家赵孟頫。
他在一幅流传至今的名画上题诗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在这里赵孟頫强调的是:中国绘画应以“写”代“描”,以书法的笔法画画,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赵孟頫简介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
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
诗画同源的含义
诗画同源的含义
“诗画同源”是中国古典画论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其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诗、画同源于心,是心源的外化和物化。
这意味着诗和画都是人类内心世界的表达和反映,是人类情感、思想和精神追求的艺术形式。
诗和画都是艺术家们用心观察和感悟世界的结果,是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等主题的独特理解和表现。
诗画相互融合,诗要有画的形象,画要有诗的意境,两者相融相合,才是优秀的作品。
这意味着诗和画在表现形式上虽然不同,但它们在艺术审美上却有着相通之处。
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生动的形象和画面感,能够引发读者的视觉联想和想象;而优秀的绘画作品则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意情感,能够引发观者的心灵共鸣和思考。
综上所述,“诗画同源”的含义是指诗和画在创作源头上有着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艺术家们用心感悟和表现世界的艺术形式,同时也在艺术审美上有着相互融合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书画同源名词解释
书画同源名词解释释义:“书画同源”指中国书法和绘画是相通的,但是他们又不同。
在中国绘画里有着众多的技巧与方法,而这些技巧与方法都来自于书法的笔法、笔意等。
当代书法家张秉钊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书画同源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并非重复前人。
他说,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史上一个重要现象,是历代书法家的一种创造,也是中国画家的一种创造。
但是书画同源还是很有讲究的,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两者联系起来,那就是过去常说的“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例如李白,他的诗很好,但却被后世讥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其实诗中本没有杀气,“十步杀一人”是夸张说法,但却被后人误解为“剑法高明,身怀绝技”,又不加以分析,便认为李白“好剑”,且怀有侠义之心。
如此“失真”岂能不冤枉?李白是诗仙,其诗潇洒飘逸、豪放俊爽,气势磅礴,想象丰富。
而后人又附会李白“好剑”,误以为其性格轻佻,胸无城府。
更有甚者,又有人从张旭、怀素的狂草中,捕捉到剑舞的影子,竟以为张旭、怀素是诗人兼剑客,可见得这种随意解释是多么荒唐可笑!这种轻率理解作品本意的情况,在书画艺术领域内屡见不鲜。
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各具特色。
大凡书法家皆善丹青,元代赵孟頫云:“书画之妙,当以神会,不可以目视。
”明代项穆亦云:“书者,如也;画者,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由此可知,书画同源是艺术作品共同的特点。
书画同源不仅体现在画面效果上,更表现在文字内容上。
古代绘画家的题跋和诗文往往比书法家的落款更有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画就是“书法”,没有书法功底作保证,绘画的形式美是无法得到保障的。
中国画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汉字独有的线条造型和优美的结构。
因此,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
张大千用心灵感受自然,将“心源”与“心意”融入绘画。
所谓“心源”就是“心灵”,“心意”就是“意境”。
为了突破古人的樊篱,开创自己的风格,张大千在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绘画技巧,创造了富有鲜明个性的泼墨泼彩技法,给世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中国画与古典诗歌为何不可分割?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中国画与古典诗歌为何不可分割?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它们有着本质的差异。
就如刘腮在《文心雕龙·定势》所写:'绘事图色,文辞尽情。
'我们可以理解为:画是通过色彩对事物的客观描绘,诗是通过语言对情感的渲染。
但在传统中国艺术中,中国画与古典诗歌之间并不存在这样的鸿沟:虽然画与诗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在审美规律和创作规律是相通的,中国画和古典诗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正如上文所提,诗与画的原理是相通的,所不同的仅是表现方式。
北宋的张舜民《跋百之诗画》就有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若论及中国画与古典诗的相互关系,可用'诗画同源'、'诗画一律'和'诗画一体'概括。
一、诗画同源:笔墨为媒,情感为介中国艺术史上历来有'诗画同源'之说。
诗与画之间的关系,可以拓展延伸为文字与图像间的关系。
诗是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具有音律的文体。
在诗被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之前,是以音律(歌)的形式传播。
而文字便是使“诗歌”转为“诗文”的重要载体。
追溯汉字的起源,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甲骨文即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现代汉字仍有偏旁表意,部首表音的特点),而象形文字的起源便是图画文字。
即汉字是通过对图画的不断抽象和规范化而来的,它来源于绘画,并保留有绘画的特质。
因而,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为'诗画同源'奠定了基础。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都有各自不同方式以呈现。
乐通过音律呈现,舞通过肢体呈现。
而随着诗被以文字形式记载下后,诗与画都是以书面形式而呈现与后人。
因而'笔墨'作为书写的材料,更成为了诗与画之间的连接媒介。
试想,文人巧手,沾墨汇豪,将心中胸臆挥洒于纸上,或成诗文或成画卷。
诗与画都是以笔墨为媒介,共同承担着表达文人情思的介质。
二、诗画一律:画表意,诗言志若论及'诗'与'画'的关系,不得不提的一人便是苏轼。
“诗是无形的画”,从古代诗、画的艺术创作,细谈古代诗画的关系
“诗是无形的画”,从古代诗、画的艺术创作,细谈古代诗画的关系古诗与古画都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瑰宝。
在华夏五千年历史文明当中,检修诗画大成者大有人在,如《墨梅》的作者王冕就是其中之一。
自古诗画不分家,诗是文字表现的画,画是图像表现的诗,正如我们形容一处的美景会说这里的景色如诗如画。
然而从艺术分类来说,诗是诗,画是画,两者还是有着分明的界限。
两者如同太极图一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有着分明的界限。
诗、画两者同源,又有着诸多不同,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它们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一、在古代时期诗、画同源1、古代追求艺术上的意境创作中国古代艺术,不论是诗、书、画、乐那一类都有对意境追求,如唐朝诗仙李白的传世诗篇《静夜思》就是对一种孤独思乡意境的描绘,北宋著名画家范宽著名的《溪山行旅图》雄浑的意境更是冲击着每一位观者的心灵。
凡是诗、画大成者,他们的作品中无不蕴含着意境,可以说中国古典艺术意境是灵魂般的存在,缺少了意境作品就如同缺少了灵魂,变得不完整。
优秀的诗作其意境,表现在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以及这篇诗篇所表达的内涵当中,让每一位读者读过之后就如同被带到诗篇描写的场景中一般。
好的画作亦是如此,不管你是写实还是写意,都蕴含意境在其内,让每位观者看到画后除了美的享受,还有种身临其境之感。
中国古代,诗与画意境上是同根同源的,都源于创作者对艺术极致的追求。
也正因如此,在古代才会出现,画家为诗作画,诗人为画题诗这样的想象。
溪山行旅图2、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艺术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诗与画也属于艺术中的两个门类,自然也逃不出这个规律。
若说意境是诗、画作品的灵魂,那生活就是诗、画作品的根基所在。
就算画圣吴道子所创作的佛像,那也是以普通人为原型,经过艺术加工后的产物。
人创造神,还是神创造人,这个话题是自古争论不休,但我们谁也没见过真的神,艺术家们直接以神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就更加不可能了。
古代诗、画创作从题材分,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等等。
书画同源同法的历史建构和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从赵孟頫题画诗的英译中可以看出,书画在艺术形式、创作方法和 思想感情等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这种充分证明了书画的“同源”、“同法” 和“同心”。这些特点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传承。在当 今社会,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中国书画的研究和 推广力度,让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欣赏。
此外,赵孟頫的题画诗还体现了书画的“同心”性。在他的作品中,赵孟頫表 现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和绘画作品都充满了浓郁 的人文情怀,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和对生命、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这种 人文情怀在书法和绘画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许多书画家都通过自己的作品 表达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和思考。这表明书画在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上也 有着共同之处,充分证明了书画同心的观点。
现代认识:
进入现代,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对于中国书画同源的观念仍存在一定争议。然而,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可并强调这一观念。
近期的研究成果显示,书画同源不仅表现在表现形式上的相似,更体现在艺术 精神上的相通。中国书画追求的意境和气韵,是书画家们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独 特理解和感悟。书与画,如同镜子的两面,相互映照,共同传达着中华民族独 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
“书画同源”和“诗画一律”不仅揭示了书法、绘画和诗歌之间的密切,也为 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视角。这三种艺术形式相互影响,相互启发,为我 们展现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它们也提醒我们,艺术是相通的,不同的艺 术形式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对于艺术家来说,应大胆创新,充分融合不 同的艺术形式,以创造出更加丰富、更加感人的艺术作品。
四、审美价值——中国书画在当代社会中的审美意义、价值体系和文化功能
书画同源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书画同源?
书画同源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书画同源?书画同源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书画同源?“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的术语,“书画”⼆字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中国绘 书画同源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书画同源?画和中国书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两者的发展和⽣产是都是相辅相成的。
书画同源的出处是哪⾥?“书画同源”最早较系统地⽂献资料来⾃于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第⼀卷叙画之源流》。
张彦远 书画同源的出处是哪⾥?从传说中来推断远古时代的‘书’和‘画’同为⼀体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汉字的起源就是象形⽂字。
这是最早的“原初”之说,但是这个结论中的“书”指的是汉字并不是书法,只是对汉字和绘画关系的判断,并⾮书法和绘画关系的判断。
张彦远(唐)《历代名画记·第⼀卷叙画之源流》 古先圣王受命应箓,则有龟字效灵,龙图呈宝。
⾃巢燧以来,皆有此瑞,迹映乎瑶牒,事传乎⾦册。
庖牺⽒发于荥河中,典籍图画萌矣。
轩辕⽒得于温洛中,史皇仓颉状焉。
奎有芒⾓,下主辞章;颉有四⽬,仰观垂象。
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夜哭。
是时也,书画同体⽽未分,象制肇始⽽犹略。
⽆以传其意,故有书;⽆以见其形,故有画。
⽶友仁(宋)《题新昌戏笔图》 ⼦云以字为⼼画,⾮穷理者,其语不能⾄是。
画之为说,亦⼼画也。
上古莫⾮⼀世之英,乃悉为此,岂市井庸⼯所能晓? 宋代⽂⼈画的兴起,对“书画同源”更加强调。
⼏千年的发展,宋元时期出现的⽂⼈画成为了中国绘画历史中成就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元代赵孟頫《秀⽯疏林图纸本》中所⾃题诗历来都被看作“书画同源”的代表。
⽯如飞⽩⽊如籀, 写⽵还应⼋法通。
若也有⼈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
杨维桢(元)《图绘宝鉴·序》 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
⼠⼤夫⼯画者必⼯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
何良俊(明)《四友斋画论》 夫书画本出⼀源,盖画即六书之⼀,所谓象形者是也。
陈继儒(明)《妮古录》 画者,六书象形之⼀。
诗画同体观提出与传统诗画同源的辩解
诗画同体观提出与传统诗画同源的辩解摘要1.“诗画同体观”是社会学家、《工会博览》杂志副主编艾君在2006年提出的一种新的诗、画理论见解,是对传统诗画理论中的“诗画同源”的观点创新性思维,它从根本上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以及诗与画本质的含义和审美标准,揭示了成为画家的必要条件,揭示了画家与画工的本质区别,使诗与画从艺术的思维上趋向了统一性。
对于如何判定书画品的艺术性,如何鉴定画家与画工的区别,如何看待诗人、画家的为诗、为画理念等都带有革命性的意义。
基本观点“诗画同体观”是把诗画放在同一套理论体系中从不同成长期去看待,就是说诗画实际是一种东西,其意和本原以及表达思想、表达境界是一直的。
诗歌是诗人用文字写出来的画,而画作则是画家用笔墨画出来的诗。
“诗画同体观”主张,一位诗人如果仅仅能用语言或者文字去表达出来自己的诗意,躯体是不健全的;一位画者如果其画作不能表达出诗意仅仅算作‘画工’,即技术工人。
一位真正的画家不仅能掌握了文字语言的功底还能图形描绘出诗的意境,只有具有诗情画意的画者,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画家”,这是对画家标准以及画作审美标准的基本判断。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诗画同体观”是把诗画放在同一套理论体系中从不同成长期形体上去看待,意思就是“诗是画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而画是将诗意转化成图形的艺术,也可以说画是诗艺术追寻的终极。
一位诗人如果仅仅能用语言或者文字去表达出来自己的诗意,躯体是不健全的;一位画者如果其画作不能表达出诗意仅仅算作会画技的‘画工’,即技术工人。
只有具有诗情画意的画者,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画家”。
2)“诗画同体观”其中心意思即强调“意”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认为,作诗必有立意,作画同样必有立意。
古人说,“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何谓意?按《辞海》的解释,相关义是指:意思、意向(愿望);人或事流露的情态;意料等。
可见“意”兼有思想(意志)和感情(意愿)即“理”与“情”的融会。
谈谈对书画同源的理解
谈谈对书画同源的理解
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是开放的体系,艺术是相融互通,各自联系的。
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者挪移,从而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审美感受。
表现形式不同,但美的感受却是相通的,艺术的感悟和追求亦是相通的。
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如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或鹅掌的拔动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
“诗”与“画”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是宋代美学家很感兴趣的。
苏轼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主张“诗”与“画”的互相渗透。
他评论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在宋代,很多人都有和苏轼相同的看法。
如,孔武仲说:“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
所谓“书画同源”,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在某一程度上达到了高度的融合,看王维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人以简淡的笔墨,细致入微地绘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意趣悠远,令人神往。
再看他的《辋川图》,画面群山环抱、树林掩映、亭台楼榭、古朴端庄。
别墅外,云水流肆,偶有舟楫过往,这超然世外的绝尘意境不正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所表达出来的视像吗?。
浅析中国画与诗词的关系
浅析中国画与诗词的关系中国画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两大艺朮形式,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画与诗词之间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有着紧密的艺术内涵。
本文将从中国画与诗词的渊源、表现手法以及相互影响三个方面来浅析中国画与诗词的关系。
一、中国画与诗词的渊源中国画与诗词的渊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
在古代,文字和图像是密不可分的,传统的中国绘画更多是以文字为基础的。
古代书法家和绘画家常常有着相同的身份,书法与绘画常常结合在一起。
所以古代的绘画作品经常伴有诗词的题跋,而诗词作品也常常伴有画作的插图。
两者之间关系非常紧密,相互交融,互相映衬,使得中国的文学与绘画艺术在表现手法上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画与诗词之间的渊源还体现在创作主题上。
中国画作品和诗词作品都是以自然风景、山水、花鸟、人物等为主要题材的。
中国画往往以意境为主,诗词更多的着重于情感表达,但二者在表现自然山水、花鸟等题材时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追求“以形传神”,都具有高度概括的特点。
中国画与诗词在表现手法上有一些共同之处。
中国画强调“意境”,讲究画面的抽象与写意,强调情感的表达;而诗词也是用尽量简约的表达来表现主题情感,并在其中运用意象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两者都是通过简约而富有内涵的语言或图像来抒发境界,表现意境。
在画面上,中国画常采用“以淡泛画”、“以浓墨写意”、“以清洗水墨”等手法去表现古代山水意境;而诗词中也常用山水情境描绘人物性情、抒发情感。
中国画与诗词在表现手法上还有着共同之处,如对色彩运用的不同层次、视角的选择、结构的安排等等。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画与诗词在创作过程中的紧密关联。
中国画与诗词不仅在表现手法上有着共同之处,更在艺术上产生了相互影响。
中国画受到诗词的启发与影响,从而带来了中国画的发展与迭代。
中国古代山水画多以传统文人墨客的山水诗词为题材,这些诗词往往成为了画家创作的灵感源泉,有了诗词的启发,画家能够更好地将情感与思想融入到作品之中,使得画作更加富有意境。
'诗画异质'与'诗画同源'之辩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诗画异质”与“诗画同源”之辩蒋丽 扬州大学文学院摘 要:关于诗画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中西方关于这个问题也提出“诗画异质论”和“诗画同源论”。
本文就主要分析这两种观点的美学内涵以及这两种观点存在的差异。
莱辛的“诗画异质”主要是体现在他的《拉奥孔》之中,他认为诗画在媒介、模仿对象、作用的感官以及遵循的审美规律表现出不同;苏轼则是在情感表达、意境创造、审美追求等方面论述了诗画同源,这两种观点的差异所体现了中西方在时代背景、思维方式以及诗画表现手法上的不同。
关键词:莱辛;诗画异质;苏轼;诗画同源作者简介:蒋丽(1993-),女,江苏泰州人,扬州大学15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76-03诗和画作为两种不同体裁的艺术样式,而关于诗和画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影响学术界的重大问题,古今中外,无数的理论家都对二者进行过分析讨论,也得到过许多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中国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画同源论”和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的“诗画异质论”。
这两种观点是截然相反的,这种差异性也体现着中西方文艺美学上的不同。
因此,本文就着重研究导致这种差异性出现的原因。
一、“诗画异质观”的美学内涵“诗画异质论”一直是莱辛关于诗画关系问题的主要观点。
莱辛认为诗和画是有界限的,并不能混为一谈。
在美学著作《拉奥孔——论绘画和诗的界限》的第二章中,他就专门来讨论诗和画的问题。
诗歌和雕塑关于这个故事的表现是各不相同的。
在史诗中,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都身穿祭司服,拉奥孔在被蛇缠绕住时的神情是痛苦扭曲的。
而且那两条巨蟒在拉奥孔的腰上缠了三道,绕颈两道。
但是在雕塑中,拉奥孔的面部表情却很平静、很柔和,并没有表现被蛇绞杀的痛苦,只是一种轻微的叹息。
并且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全身赤裸,那两条巨蛇也仅仅是缠绕了拉奥孔的双腿。
文化理解:“诗”与“画”的深度融合
文化理解:“诗”与“画”的深度融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诗歌和绘画一直被视为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艺术形式。
诗与画的深度融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哲学思想和生活态度,以及艺术家们对于自然、人生和情感的领悟和表达。
这种融合不仅在艺术表达上有所体现,更深入到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以及历史传承中。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文以载图,或者以图为诗,诗画同源,互为表达的手段。
唐代的文学家王维就是一位融诗和画于一身的艺术家。
他的诗篇婉约清新,而他的山水画则充满禅意,尤其善于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融合。
他的画作常常搭配诗文,通过画中人物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完成了情感和心境的表达。
这种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也为后来的文人画奠定了基础。
宋代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也是诗画融合到达高峰的时期。
北宋时期的文人画家们,如李公麟、米友仁、范宽等人,以及南宋时期的文人画家们,如马远、夏圭、文同等人,都是以文人身份涉足画坛,善于充实画作的诗文内涵和意境。
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文人画风格。
这些画家常以文人、山水、花鸟等题材为主,他们运用诗意的笔墨和画里画外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除了诗与画在艺术表达上的融合外,诗歌和绘画在思维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交集。
诗歌以寥寥数语传递情感和思想,借助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加细腻、含蓄。
而绘画则通过形象、色彩、构图等手段,直观地呈现出艺术家的感受和思考。
诗歌与绘画都讲究意境的营造,通过表达者的感知和表达,将抽象的情感、思想转变为具象的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需要运用想象力和意象的表达手法,使诗与画达到更高层次的融合。
诗歌和绘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赋予了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使命。
中国古代有“诗画之学,防微杜渐”之说,意指人们通过研读诗歌和绘画来触类旁通,提高个人修养和情操。
诗歌和绘画也被视为传播智慧和启迪人心的媒介,能够提供人生智慧和道德观念的引导。
浅析中国画与诗词的关系
浅析中国画与诗词的关系
中国画与诗词是中国文化中两个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画同源”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它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诗和画
的重视与推崇。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国画和诗词两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是非常明显的。
在诗词创作中,很多诗人会以画为题材进行创作,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就以
山水画为背景,写出了自然界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愉悦。
在中国画创作中,也有很多画家
以诗为题材进行创作,例如宋代画家郭熙的《青溪》即来自于诗人苏轼的《赤壁怀古》一诗。
此外,中国画和诗词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现方式上的“写意”风格。
中国画
的“写意”,强调把握描绘对象的灵韵和骨髓,快速而不失准确地刻画出形象。
诗词的
“写意”,则是通过寥寥数语来变化多端地描绘情境和景物,通过意象和意境的把握,表
现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总之,中国画与诗词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和密切的联系,彼此相互借鉴,相互激发,
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优秀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画和诗词的相互融合,不仅拓宽
了它们各自的表现方式,而且也让它们的美感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
书画同源,书画一体书劣则画不足观也五百年大画家对联书法一览:
书画同源,书画一体书劣则画不足观也五百年大画家对联书法
一览:
书画同源,书画一体。
书劣则画不足观也。
五百年大画家对联书法一览:
采药逢三岛,寻真遇九仙。
(八大山人)
水夕苍蚊残夏扇,河间红树早秋梨。
(徐渭)
恶衣恶食诗更好,非佛非仙人出奇。
(金农)
藏书何止三万册,种树常教四十围。
(郑板桥)
骑驴应为寻诗出,放鹤还知有客来。
(赵之谦)
荒山野水破茅屋,商盘夏鼎周尊彝。
(吴昌硕)
持山作寿,与鹤同侪。
(齐白石)
疆域分封唯禹速,钟彝文字未秦寻。
(黄宾虹)
太微凝帝宇,中国有圣人。
(徐悲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书画同源
摘要:中国画教学的模式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转变到专业学院教学,从只有少数人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发展到广泛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到创作要领。
随着社会艺术实践的深入,一些艺术教育家逐渐意识到学院教学的弊端,教学规模的扩大使教学的全面程度已远远不如从前。
对于文人画家所应具有的“诗、书、画、印”皆擅,已经相差甚远。
关键词:中国画教育诗书画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1 中国画的教育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画教育事业的探索发展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各大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从而摆脱了个人拜师学艺的学习模式,由此可见中国画绘画技艺已经不是传统文人的专利。
自从中国画教学进入现代学院化模式之后其教育过程一味注重技法练习而
忽视了书法和诗文创作的教育。
近代中国画教育的发展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缺乏培养个人的艺术主见。
以西方科学严谨的造型观念来限制中国画教育成为目前中国画教育的主导。
可以说现在的中国画绘画技术越来越精湛,但其本身应该具备的民族精神、思想价值和人文内涵却不复存在。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其特征就是诗、书、画、印为一体。
但当今的院校教学模式强调对绘画本体的重视,把所有
精力都集中在画面细致、深入的表现上,而忽视了画面之外的功夫。
现代教育对传统诗文、书法课程的设置非常有限,有的学院甚至没有安排此类课程。
学生对其学习研究程度远远不能满足传统文人画的要求,长期以往便进入了中国画教学的恶性循环,很难培养出具有高品位的中国画画家,更不会创作出具有文化内涵与人格追求的伟大作品。
从前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众多艺术大师,而如今教学手段先进我们的艺术家却只是凤毛菱角。
究其原因是前者注重画面之外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因此,中国画教学必须加强中国书法和古诗文的研究学习。
2 中国画教学与诗书同济
2.1 书法练习的必要性
中国画的教学应与书法课程紧密相连,因为对书法的认识和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本身的质量。
从另一角度讲,书法保证了中国画用笔的技巧高度,深化线条的韵味,提高画面的生动性。
自明朝起,中国画画家已经意识到书法对绘画笔墨的影响,特别是到了明末董其昌之后,书法的用笔则更直接地融入到中国绘画中去,强调书画同源。
中国画与西方画种不同,它应该以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体系为宗旨。
尽管中国绘画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对画家绘画才能、笔墨技巧的要求,但是其精神内涵和审美要求却一直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可是,不得不感到惋惜的是,书法作为中国
画赖以“生存”的文化精髓在当代的院校课程改革中成为了完全不相关的两大艺术门类,书法在中国画教育中受到很大的漠视。
造成了当代许多中国画画者能画不能书的局面。
当今的教育模式下,书法成为学习中国画的附属品,许多画家停留在对书法的表面理解。
当下的书法,就笔墨的质量与修养而言,已经很难和前人比较,更不用说精神气质了。
谈到画面的题款,书法更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书法的用笔应与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既要与画面保持联系,又要求得变化,从而丰富画面的审美形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2 诗文创作的必要性
中国画创作中题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骄傲。
然而在当代教学中,绘画与诗文创作完全成为两个毫无联系的学科门类,中国画学习者根本得不到系统的诗文创作练习。
对于现代的青年画家来说,画道所应具有的修养“画者能诗”的要求大有欠缺。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中国画专业教学的不够完善,学习科目和内容删减太多,练习时间过于压缩。
传统拜师学艺,师傅一对一系统教学,徒弟跟从师傅潜心学艺长达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学其精髓。
而如今,把大量的学习内容压缩在了四年本科期间,学习质量大大缩水也就可想而知。
就年轻一代画家文化素养缺失这一状况,人们很自然的想到诗人与画家合作,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画者文化素养的缺失导致
对中国画的精神气韵难以理解,对丰富的笔墨意趣就更难以体会和把握。
因此加强学校教育,注重于画家自己能诗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历代画家中,画者能诗是为普遍现象,在画作中题上一首情景相宜的诗,不仅能打开观者的思路,启发想象,而且能增添画面的审美愉悦感。
画者能诗很有必要,通过诗文表达可以使画面中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的更加明确,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齐白石在《渔翁图》中这样写到“看着绮篮有所思,湖干海涸欲何之。
不愁未有明朝米,窃恐空篮征税时”。
不必作任何解释,画面表达与诗文内容把作品的深远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
3 当代中国画教学的途径
中国画作为高等教育进入学堂教学,就意味着学者要领悟到所处文化的精神实质。
我们现行的教育偏于肤浅的技法练习,缺乏传统文化的积淀,客观的讲这些完全不足以构成高等教育水准。
继承诗书画一体的文化传统与中国画教育的认知和教学结构的
安排有着重要的关系。
现行的中国画教学重点仍停留在对古代经典的临摹,把临摹传统看作是中国画教学过程的全部,但这只能起到初步了解中国画的一般规律,掌握绘画技法的作用。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根本点上着眼,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培养“诗、书、画、印”皆擅的人才为目的,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注重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化。
诗歌、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与中国绘画相结合成为了一个
中华文化的传统特色,这种被人们视为“东方艺术”的绘画形式受世界瞩目。
因此,现当代中国画教学应做到诗、书、画并举。
3 结语
中国绘画艺术能够延续发展至今,是因其完美的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方式,集中体现了诗、书、画的和谐统一。
懂得这一点,中国画教学才能走出窘境,完善教育模式,实现中国画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福星编,程明太著..美术教育学.黑龙江美术出版
社.2006,9,1.
[2] 周兵武.《中国画现状与发展浅谈.艺术空间.作家.2012年12期第269、270页
[3]陈学亮《关于综合性大学中国画教学现状的思考.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年第01期第56~58页
[4] 齐鸣.《中国画教学的当代化途径.美苑》1995年06期第36、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