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检查及职业病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三篇)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fa126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1.png)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目的为保护公司员工的健康,预防、控制与消除职业病危害,保证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特制定本程序。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职业健康的管理。
定义职业活动要符合卫生部令23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要求。
职责与权限4.1公司总经理对公司职业健康管理负全面责任。
4.2公司主管安全副总经理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公司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4.3质保部、生产计划部与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组织、实施协调的具体工作,确保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4.4公司工会负责监督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的全过程。
4.5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业健康的日常管理工作,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程序5.1建立体系或管理办法5.1.1职业健康方针方针规定公司职业健康工作的方向和原则,确定公司职业健康责任目标,表明公司实现有效职业健康管理的正式承诺,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
文件化的职业健康方针应由公司总经理批准。
5.1.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人力资源部与质保部负责识别和获取公司应当遵守的职业健康管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传达给员工和其他相关方。
5.1.3目标指标根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公司职业健康状况、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制定职业健康目标指标。
5.1.4职业健康管理方案制定并保持管理方案,以实现职业健康目标。
管理方案包括实现目标的方法、时间表、职责与权限等。
5.2实施5.2.1 职业健康管理1) 人力资源部对新进厂员工进行体检并保存相关体检档案。
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公司员工(含民工、临时工)在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时,人力资源部应对其进行健康体检,并保存相关体检档案。
在健康检查中发现问题的,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进行职业病鉴定。
2) 人力资源部与综合管理部根据国家规定,每两年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体检并保存相关体检档案。
3)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所在部门应按《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程序(三篇)
![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程序(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b30d5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e.png)
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程序1.目的规范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人员健康安全,规范各种劳动保护和安全防护设施的配置。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涉及到的人员健康安全及财产安全的管理。
3.职责3.1办公室负责公司特殊工种人员的安全培训、管理工作,行政用车的调度及安全管理以及办公区、生活区的安全用电管理。
3.2生技部负责生产过程安全、机械作业安全和维修作业过程安全的控制。
3.3公司办公室负责各部门的劳动保护、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
3.4各职能部门兼职安全环境员负责日常监测、检查,发现工作场所有职业危害因素、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或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情况,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要求停止作业,进行整改并且记录。
4.工作程序4.1特种作业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4.1.1特殊工种作业人员a) 电工作业;b) 焊工;c) 漆工d) 机动车辆驾驶员;e) 根据特殊工种作业基本定义由省级劳动综合部门确定,并报劳动部备案的其它作业人员。
4.1.2特种作业管理4.1.2.1机动车驾驶员,相关证件齐全有效,严格执行《交通安全法》4.1.2.2电工、电焊工持有效上岗资格证作业,严格执行所属岗位操作规程。
4.1.2.3涂漆工作业,应设置防护设施,并配备必要的防尘口罩等,4.1.2.4叉吊车装卸搬运,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有专人指挥作业,对作业活动实施监控。
4.1.2.5公司专职安全员对特种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和作业行为实施监督,处罚违章,并督促整改。
4.1.3劳动用工人员应具备的条件a) 工作认真负责,遵章守纪。
b) 年满十八周岁以上。
c)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d) 上岗要求的业务理论考核及实际操作技术考核合格。
e) 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程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f) 员工应当享受到健康安全的劳动环境和条件。
4.1.4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a) 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具备条件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送有关安全主管部门进行培训和复审工作。
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886cd22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4.png)
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职业健康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能力。
为了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的重要性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对于公司和员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公司而言,它有助于保护员工的健康,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降低劳动力流失率。
对于员工而言,它能够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减少职业病和健康问题的发生,提升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二、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的内容1.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公司应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评估,识别潜在的职业健康风险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等。
评估结果应包括风险等级、可能的健康影响和控制措施。
2. 健康监测:公司应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评估,以及特定职业病的筛查。
监测结果应记录并及时通知员工,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调整工作岗位、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等。
3. 职业健康教育:公司应为员工提供相关的职业健康教育,包括职业病防护知识、工作场所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情况处理等。
教育形式可以包括培训课程、宣传资料、在线学习等。
4. 风险控制措施: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公司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职业健康风险。
这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可以通过改变工作环境或使用更安全的设备来减少风险。
行政控制可以通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监督和培训来减少风险。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
5. 应急响应计划:公司应制定应急响应计划,以应对突发职业健康事件,如事故、泄漏等。
计划应包括紧急联系人、应急处置流程、应急设备等,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
三、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的实施步骤1. 制定政策和目标:公司应制定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的政策和目标,明确管理层对职业健康的重视和承诺。
2. 风险评估和监测:公司应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评估。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1d448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b.png)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职业健康管理(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是指针对职业活动中可能对工作人员健康带来潜在危害的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并对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进行全面管理的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是指为了实施职业健康管理,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背景评估:对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工作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和对工作人员健康的潜在影响。
2. 危害鉴定:对背景评估中发现的危害因素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鉴定,确定危害因素的性质、来源、程度和危害程度。
3. 风险评估:根据危害因素的特性和工作人员的暴露情况,评估职业健康风险的大小和程度。
4. 风险控制策略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和现有的职业健康管理标准,确定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和策略,并制定相关的操作程序和管理措施。
5. 实施控制措施:根据制定的风险控制策略,对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进行改进和优化,降低危害因素的暴露水平,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
6. 效果评估:对实施控制措施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进行评估,检查和验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确保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7. 持续改进:循环反馈的过程中,对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进行评审和改进,不断提高和优化职业健康管理的效果。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是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通过科学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作人员暴露于危害因素的风险,减少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员工的健康幸福。
然而,要实施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并不是简单的建立一套规范和制度,还需要企业和组织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只有充分重视职业健康管理,把职业健康防控作为企业的核心责任,全面落实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才能真正实现职业健康管理的目标和效果。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6e4f56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0.png)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职业病防治所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程序一、目的:为了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方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保证职业健康检查工作顺利完成。
观察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进行整洁,并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人。
二、适用范围:不同类型企业或其它用人单位员工接触粉尘、毒物、物理因素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离岗后医学随访、应急检查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三、工作程序(—)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流程图工作年度体检计划↓通知用人单位→联系接待↓←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主动联系→复查↓→用人单位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确定体检项目,形成体检协议(确定体检时间、费用等)↓向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表》,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本人填写有关内容,签章或签字确认↓体检结果的汇总和验证个人体检的,体检结论给劳动者本←人类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主检医师做出体检结论,审核后进行分析,制作《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报单位领导审批↓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一式三份↓归档疑似职业病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健康银行。
政部门报告,告知用人单还是劳动者(二)制定体检工作计划每年,由负责体检责任科室统一安排职业体检工作计划并列出各种用人单位体检日程表,随同体检通知书发至各企业和用人单位。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与用人单位商定检查项目、经费和日程表。
(3)体检准备1、要求各受检单位在体检前20日向我单位提供该单位有关资料: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职业病防护设施等资料:受检人员花名册(即工人休检一览表),写明受检者姓名、年龄、性别、所在车间、岗位、危害因素种类和工龄。
2.体检部门根据花名册进行统一编号,填写每位受检者的职业健康检查表、化验单、检查报告单,交由用人单位分发给每位受检者。
10.职业健康检查方案控制程序
![10.职业健康检查方案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53f669277232f60dccca11f.png)
职业健康检查方案控制程序1.目的为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消除职业性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劳动效率,确保体检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工作。
3.定义3.1职业健康检查:是采用医学方法筛选职业人群中一些较敏感的个体和探讨疾病与职业的关系,从而达到确保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和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
3.2职业禁忌症:某些疾病(或某些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疾病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禁忌症。
3.3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对将要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人员(包括转岗人员),在入职前针对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的职业健康体检。
3.4岗中职业健康体检:指对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人员按一定的间隔时间及规定的项目进行的职业健康体检。
3.5离岗职业健康体检:指员工在离职或转岗时针对此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的职业健康体检。
4.职责企业部门负责本部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确定及提供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数据资料并会同医院体检工作人员按国家规定职业健康体检必检项目体检。
5.管理规定5.1体检计划制定每年有计划年底前完成下年度职工职业健康体检计划的制定、应对职业健康体检项目、实施时间与要求、所需费用等内容进行说明。
5.2 体检机构要求职业健康体检应由取得职业病健康体检资质的机构实施。
5.3体检实施要求5.3.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组织岗前、岗中和离岗职业健康体检。
5.3.2对处于发生危害员工职业健康紧急情况下场所的员工进行应急职业健康体检。
5.3.3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转岗员工,针对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同时进行离岗和岗前职业健康体检。
5.3.4对已诊断为职业病的患者或观察对象进行定期复查。
5.4体检项目要求5.4.1职业健康体检项目应针对运营、设备加工、安装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现状来确定并无遗漏实施。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工作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工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154b1f3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8.png)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工作程序职业健康安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必要措施。
为了确保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有效进行,公司需要建立和执行一套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工作程序。
以下将介绍一个典型的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工作程序,以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第一步: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政策和目标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政策和目标是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工作的起点。
企业需要明确表达对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视,并确定具体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包括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提高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及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
第二步:建立职业健康安全责任体系建立职业健康安全责任体系是确保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得到有效推进的关键。
企业应该明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并建立明确的工作流程。
这包括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并制定他们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安全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以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履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责任。
第三步:开展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在制定适当的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措施之前,企业应该开展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危害因素。
这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评估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安全状况来完成。
在评估过程中,企业需要识别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特征和来源,并确定其严重程度和优先级。
第四步: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措施根据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应该包括对潜在危害因素的控制和管理措施,以及对危险工作和危险场所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企业还应该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第五步: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措施的实施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措施的实施是确保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能够有效落实的关键。
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时间表,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措施按时、按质、按量地得到实施。
企业还应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并确保员工能够掌握和遵守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规章制度。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程序范文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程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74825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2.png)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程序范文一、背景介绍职业健康检查是为了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提高工作质量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职业病问题日益突出,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介绍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程序,以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程序1. 制定检查计划首先,工作单位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该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职业健康检查的计划。
计划应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检查项目和检查人员等内容,并经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开始实施。
2. 员工通知和登记工作单位应提前通知员工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要求员工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和相关工作史、病史等材料。
员工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应得到保障。
3. 受检员工筛选根据职业性病变的特点和工作环境的风险评估,工作单位应对员工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应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
筛选的依据包括工作性质、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工作环境等。
4. 体检场所准备为了保证职业健康检查的顺利进行,工作单位应提前准备体检场所。
场所应具备必要的设备和器材,并提供充足的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
场所的卫生条件应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5. 职业健康检查操作在体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流程逐项进行检查,包括体格检查、生物学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等。
医务人员应认真记录检查结果,并向员工解释检查结果的含义和对健康的影响。
6. 病情评估和结果通知医务人员应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评估员工的健康状况,并根据需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包括改善工作环境、提供防护设施、适当调整工作岗位等。
医务人员应向员工详细解释评估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
7. 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单位应建立并保管职业健康检查档案。
档案内容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防治措施等。
档案应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和隐私应得到保护。
8. 跟踪随访工作单位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跟踪随访工作。
通过定期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程序范本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程序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ae2ed9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0.png)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程序范本一、背景介绍职业健康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有效地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我们设计了以下工作程序,确保所有检查工作有序进行。
二、工作准备1. 确定检查目标:根据公司的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的目标。
2. 编制工作计划:根据检查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检查时间、地点、人员等。
3. 确定检查人员:根据检查的内容和需求,确定合适的检查人员,并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和经验。
4. 准备检查设备:准备所需的检查设备,包括仪器、工具等,并确保它们的正常运转和准确性。
三、检查工作流程1. 接待与登记:根据预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待即将接受检查的员工,并进行登记,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信息。
2. 健康调查:进行详细的健康调查,包括个人病史、职业史、家族病史等,以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
3.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听力、视力等项目,以评估员工的基本健康状况。
4. 专项检查:根据检查目标和需求,进行特定的职业健康检查,比如职业病筛查、职业噪声检测、职业尘肺检查等。
5. 检查结果记录:将每位员工的检查结果详细记录下来,包括体检数据、专项检查结果等,确保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6. 结果解读与咨询:将检查结果进行解读,并向员工提供相关的健康咨询和建议,帮助他们预防职业病和改善健康状况。
7. 报告编制与汇总:根据检查结果,编制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并对所有的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为公司提供有关职业健康状况的参考。
四、后续工作1. 职业健康宣传: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关的职业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职业健康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2. 建议落实与跟踪:对于存在健康风险的员工,在检查报告中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做好跟踪与落实工作,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3. 监督检查评估:定期对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和优化。
通防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通防职业健康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040496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c.png)
通防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引言通防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是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而制定的。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通防职业环境,并为员工提供指导,以预防职业病和保护职业健康。
2. 职业健康检查2.1 所有员工应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
2.2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身体检查、血液检测和职业病筛查等项目。
2.3 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并对有异常的员工进行跟踪和处理。
3. 工作场所环境控制3.1 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3.2 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场所,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3.3 避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和有毒气体。
3.4 定期检查化学品和有害物质的储存和使用情况,确保符合相关安全规范。
4. 个人防护措施4.1 为员工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正确佩戴和使用。
4.2 对接触有害物质的员工进行培训,教授正确的个人防护方式。
4.3 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状况,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5. 工时和劳动强度管理5.1 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连续工作。
5.2 限制加班时间和夜间工作,确保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5.3 控制工作强度,避免员工过度用力和长时间进行重复动作。
6. 职业健康教育6.1 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
6.2 向员工传授有关职业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知识。
6.3 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推广健康饮食和锻炼习惯。
7. 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7.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应急处理的程序和责任。
7.2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救护用品。
7.3 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员工对应急处理的应变能力。
8. 职业病报告和记录8.1 员工在发现职业病症状时应及时向公司报告,配合进行职业病调查和诊断。
8.2 对职业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为预防和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8.3 尊重员工的隐私权,确保职业病信息的保密性。
9. 失能与职业病患者的保障9.1 对因工作受伤或职业病致残的员工给予必要的休息和康复支持。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程序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f67d70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4.png)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程序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以保障职工健康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和程序来预防、控制和管理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以下是一般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程序的主要内容:1. 制定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方针和政策。
明确组织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目标,并确定具体的实施措施。
2. 建立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组织架构。
明确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并确定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岗位和人员,确保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和合作。
3. 评估职业危害和风险。
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包括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评估其对职工健康的危害程度和风险水平,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明确职业卫生监测、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报告和职业健康监督等具体流程和要求。
5. 实施职业卫生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
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检测职业病耐受能力,发现和评估职业健康问题,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和保护措施。
6. 开展职业卫生培训。
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认识和意识,增强职业卫生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
7. 实施职业卫生控制措施。
采取工程控制、工艺控制、个体防护等一系列职业卫生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地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传播,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8. 进行职业病案例报告和调查。
对发生的职业病案例进行及时报告,并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9. 进行职业卫生检查和评价。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查和评价,评估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职业卫生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10. 建立职业病报告和管理制度。
建立职业病报告和管理制度,及时报告职业病的发生情况,追踪和管理职业病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救助,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职工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制度范本(四篇)
![职工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制度范本(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21d51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7.png)
职工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制度范本1、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由单位统一管理。
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由单位和当事人如实提供有关职业卫生情况,按法定程序取得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有关资料。
2、加强对职业病病人的管理,实行职业病病人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发现职业病病人时,要按有关规定向地方安监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司的生产、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报告。
3、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医疗和疗养。
对在医疗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在原岗位作业或工作的,由职业病防治部门提出调整岗位意见后,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规定办理。
4、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和复查等费用以及伤残后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障,依照国家和单位有关规定执行。
5、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及时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观察期间的费用按职业病待遇办理,同时在此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职工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制度范本(二)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工作强度的增加和工作环境的恶化,职工健康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建立职工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制度非常必要。
本文将从制度的目的、内容、程序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企业制定相关制度提供参考。
二、目的职工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制度的目的是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内容1.健康检查(1)员工入职前体检:新员工入职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体格检查、常规血液检查、心电图等项目,以确保其身体健康和满足岗位工作需求。
(2)定期健康检查:所有在岗员工每年需要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包括体重测量、血压检测、视力检查、听力检查等项目,以及针对特定岗位的特别检查内容。
(3)职业病尽职调查:针对特定岗位,进行职业病尽职调查,包括接触危险物质的员工进行肺功能、皮肤检查等项目,以及其他特殊岗位的健康检查要求。
2.职业病诊疗(1)职业病诊断:对疑似职业病患者进行诊断,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893232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b.png)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是指在工作场所中,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措施和程序。
这些措施和程序旨在减少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防止工作相关疾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快乐度。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危害识别和评估:首先要对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包括物理因素(如噪音、震动、辐射等)、化学因素(如有害化学物质、有毒气体等)、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等)以及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等)。
通过对这些危害因素的评估,可以了解其对员工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
2. 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在确定了存在的危害因素后,接下来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对危害物质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场所环境的改善、工作岗位的设计优化、工作流程的调整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降低员工接触危害因素的频率和强度,以及减少患病和受伤的风险。
3. 健康监测和检查:在实施了控制措施后,需要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和检查,以评估工作场所的健康状况和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
这些监测和检查可以包括体检、职业病检查、生物监测、心理健康评估等。
通过对员工身体健康状况的监测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和处理措施。
4. 培训和教育:在整个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中,培训和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以提高他们对危害因素的认识和防护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还可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压力管理培训,帮助员工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
5. 预防和应急响应:除了常规的职业健康管理控制措施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急响应措施。
预防措施可以包括制定应急预案,提供紧急救援培训等,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
应急响应措施可以包括对员工进行急救和紧急处理的培训,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等,以保障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和健康。
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beacbc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9.png)
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一、引言职业健康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保护员工免受工作相关的健康危害。
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的标准格式。
二、目的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的目的是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和伤害风险。
通过制定标准的程序,能够提前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健康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不受伤害。
三、程序内容1. 健康风险评估a. 确定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因素,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b. 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包括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频率和暴露水平。
c.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因素。
2. 健康监测a. 设立健康监测计划,包括定期体检和职业病筛查。
b. 对潜在暴露于健康风险因素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病例。
3. 健康风险控制a. 制定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
b. 实施工程控制措施,如改善工作场所的通风设施、降低噪音和振动等。
c. 制定行政控制措施,如制定操作规程、培训员工等。
d.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培训员工正确使用。
4. 健康教育和培训a. 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健康风险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b. 定期组织培训,包括职业病防护知识、应急处理等内容。
5. 健康监督和改进a. 设立健康监督机构,负责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的监督和评估。
b.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四、程序实施1. 职责分工a. 确定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的责任人和相关部门。
b. 制定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限。
2. 培训和教育a. 对责任人和相关员工进行培训,使其了解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的要求和操作流程。
b. 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防护能力。
3. 实施与监控a. 根据程序要求,执行健康风险评估、健康监测、健康风险控制等工作。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最新版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7fa53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b.png)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最新版1. 引言职业健康检查是指针对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员进行的体检,旨在及早发现和防治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职业病、职业危害等健康问题,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为了规范职业健康检查的管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制定了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2.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办法的目的在于确保职业健康检查的质量和程序的规范,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本办法适用于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工人、技术人员、学生等。
3. 职业健康检查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为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员提供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入职前的体检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还应提供相应的职业健康防护设备,并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4. 职业健康检查的程序职业健康检查的程序如下:1.入职前体检:涵盖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包括身体各系统的功能评估、病史调查和体格检查等。
2.定期职业健康检查:根据职业特点和工作环境的变化,用人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职业健康检查的时间表。
3.职业健康监测:对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和有职业病可疑症状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病检测。
4.职业健康评价:对个人从事的工作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预防和降低职业病风险。
5. 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应根据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和实际工作环境进行调整。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方面的检查。
2.专科检查: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专科检查,如肺功能检查、听力检查等。
3.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情况检查: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
4.心理和精神状态评估:对从业人员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心理健康。
5.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向从业人员提供相关的职业健康知识和健康保护措施。
6. 结果通知和处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及时向从业人员告知,并提供相应的健康评估和处理意见。
如果发现职业病或健康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控制,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1f11e2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6.png)
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为了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和健康,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
该程序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职业病预防和职业卫生保护措施,大大降低职工长期接触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和伤害发生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下面是我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一、策划与推广1.制定职业健康管理计划,组建职业健康管理团队,明确任务分工以及各方面的职责。
2.编写职业健康管理规定和操作程序,以便于员工的学习和执行,可以从法律、监管、行业标准等方面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制定。
3.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课程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应对技能,同时向员工宣传职业病的防治知识,使得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自我保护,提高员工职业卫生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危害评价与控制1.对企业的生产和作业进行全面的危害评价,包括对有害气体、粉尘、噪声、辐射等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
2.针对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职业病危害损害源进行识别、评价、控制。
3.选择合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检测危害物浓度和职业病危害物浓度,及时进行整改。
三、健康监测与诊断1.实行健康监测制度,全员定期体检和特定岗位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对于职业病病因复杂或者不容易发现病情的情况,及时开展风险评估和检查,重点关注疑似症状较明显的员工。
3.建立职业病病例档案,对每一个职业病工人建立档案,每年更新一次,备案;在工作变化或者离职时,应进行离岗检查并建立离职档案。
四、员工培训与管理1.针对危害物质相关工作点,培训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技能,从而防止意外伤害和职业卫生污染。
2.完善员工考核制度,把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作为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对于具备危害物质接触风险的员工,应加强管控和监督,发现有未执行相关程序和规定者,及时进行相应的批评教育并提出整改建议。
五、监管与改进1.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管理的外部审核,另找专业机构对企业职业病备案情况及危害物质应对措施进行审核,不断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程序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09aaa0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6.png)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程序
是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步骤。
以下是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程序的主要内容:
1. 职业卫生评估: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评估,包括对危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源和职业病危害因素。
2. 职业卫生控制措施:根据职业卫生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
3. 健康监测:对从事高风险工种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测,包括定期体检、生物学监测和职业病诊断等,早期发现职业病病症,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 教育培训:向工人提供相关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包括对危险因素的认识、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工人的职业健康意识。
5. 事故报告与处理: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记录和分析职业病相关的事故和职业病病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6. 监督与检查:建立职业卫生监督与检查机制,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相关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7. 相关法律政策: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管理程序,并确保其得到有效落实。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程序的目标是科学防控职业病,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整个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水平。
职业健康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程序
![职业健康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ea8fe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6.png)
职业健康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程序前言职业健康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旨在保护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对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潜在的危害进行评估和控制,可以减少职业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益。
本程序旨在确保组织能够全面有效地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以提供更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一、职业健康风险评价1.明确评价目标和范围:确定评价的重点和范围,包括评价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和潜在的危害源。
2.收集相关数据:收集有关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和员工健康状况的信息。
可以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
3.危害识别和评估:利用专业知识和相关标准,对潜在的危害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因等方面的危害。
4.风险评估和排序:将危害的严重性和暴露程度结合起来,评估职业健康风险的大小,并根据风险的严重性进行排序。
5.制定对策: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确定优先实施的对策。
二、职业健康风险控制1.工程控制措施:采用工程手段改变工作环境或工作过程,以减少或消除危害。
例如,安装通风系统、隔离危险区域、使用安全设备等。
2.行政控制措施:通过管理手段对工作过程和员工行为进行管理,以减少危害的暴露和风险的发生。
例如,制定操作规程、加强培训、设立警示标志等。
3.个体防护措施:为员工配备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危害的暴露。
例如,戴口罩、戴手套、穿防护服等。
4.监测和检测:定期对工作环境和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5.教育和培训: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持续改进: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职业健康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水平。
三、实施和执行1.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评价和控制的过程、目标、资源需求、时间安排等。
2.组织实施团队:指定专门的团队负责评价和控制工作,并明确各成员的责任和任务。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程序(三篇)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程序(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ea2f5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0.png)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程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对组织内部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并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实现持续改进的过程。
运行控制程序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规范化的程序和控制措施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程序应基于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并结合组织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以下是一个示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程序:1. 目标和原则- 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原则,明确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2.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标准的遵守- 确保组织所有相关法规和标准的遵守,包括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相关标准。
3. 风险评估和控制- 进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因素和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和安全隐患。
- 制定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等,有效控制和减少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4. 职业健康安全培训与教育- 建立组织内部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与教育机制,确保员工具备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和技能。
- 提供针对特定工种和岗位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帮助员工了解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
5. 健康监护和职业病防治- 建立健康监护体系,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与工作相关的职业病和健康问题。
-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推动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落实,提高职业健康水平。
6. 事故调查与处理- 建立事故调查与处理机制,对发生的职业伤害和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7. 性能评估和内部审核-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性能评估和内部审核,查看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8. 监督与纠正措施- 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 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明确与健康检查及职业病防治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规定,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依据。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员工健康检查及职业病防治与管理工作。
3. 职责
3.1 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健康检查及职业病防治工作。
3.2 人事培训部负责职业健康的培训工作。
3.3 员工代表/工会
3.3.1 督促并协助开展职业健康安全卫生宣传教育。
3.3.2 监督检查单位健康检查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情况。
3.3.3 对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就员工反映的有关劳动保护、健康检查及职业病防治问题与单位最高管理者进行协调解决。
3.3.4 对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
3.3.5 产生有严重职业病危害的操作时,有权要求采取防护措施。
3.3.6 发生职业病事故时,有权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3.3.7发现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情形时,有权向单位建议组织劳动者撤离危险.场,单位应当立即做出处理。
3.4 安全管理委员会
3.4.1 负责讨论、拟订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3.4.2 组织对公司健康检查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绩效进行评价;并提出消除职业
病隐患的解决措施;
3.4.3 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的职业病进行界定。
3.5 下属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健康检查及职业病防治工作,并将有关结果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
4.程序
4.1 职业病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职业病。
4.2公司下设门诊部,内配专职卫生专业人员,负责公司健康检查及职业病防治工作。
重点防治施工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搬运物资、机械震动噪音、施工机具创伤等引起的皮肤过敏、上呼吸道感染、耳聋耳鸣、腰腿疼痛和外伤等病。
4.3 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防护
4.3.1 劳动防护用品由各用人单位负责采购,并由专人负责验收、保管、记录、发放。
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控制程序》
4.3.2 员工在劳动过程中要自觉、正确地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增强对职业病及职业伤害的防范意识。
4.3.3 人事培训部组织对员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
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普及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消除职业病隐患的发生。
4.4 健康检查
4.4.1 人力资源部每一年组织员工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由各下属单位(部门)安排具体时间实施。
对体检有疾病或有疾病隐患的员工,门诊部通知其本人注意加强预防和治疗。
4.4.2 人力资源部按有关规定组织员工注射疫苗。
4.4.3门诊部严格遵守国家医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
度(诊室、药房、注射室)分开,防止交叉感染,消毒隔离设施符合安全卫生
标准要求。
门诊部配备常用药和医疗保健器具,能处理一般常见病和医疗康复治疗。
4.4.4对从事接触性职业病的作业的劳动者,下属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本人。
1)下属单位不得安排未经符合上岗前健康检查要求的员工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2)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3)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4)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
订立的劳动合同。
4.5 健康检查及职业病防护工作的评定
4.5.1 公司门诊部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员工健康档案应当包括职业危害接触情况、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将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公司领导及员工代表。
4.5.2 下属单位负责劳动过程中对员工的职业病防护工作,搞好安全设施和劳动防护设施、用品的配置、管理和使用。
现场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验证,并做好有关记录。
4.5.3 员工代表参与公司健康检查结果的讨论及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
4.5.4 安全管理委员会
1)负责讨论、拟订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2)组织对公司健康检查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绩效进行评价;并提出消除职业病隐患的解决措施;
3)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的职业病进行界定。
4)编制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控制表。
5.支持性文件
5.1 《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程序》
5.2 《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6. 记录与表格
6.1 《员工健康档案》
6.2 《员工健康检查登记表》
6.3 《健康安全危险源评价控制表》
xxxxx公司
员工健康检查登记表(R-OP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