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科学合理的制定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下是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的详细内容。
第一章:个人品德培养(300字)1.1 了解道德概念1.1.1 学习什么是道德1.1.2 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1.1.3 认识良好品德的重要性1.2 学习友善与互助1.2.1 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1.2.2 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1.2.3 学习和他人友善相处1.3 锻炼自律能力1.3.1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1.3.2 学会遵守规则和纪律1.3.3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第二章:公民意识培养(300字)2.1 学习基本法律知识2.1.1 了解国家法律的作用和意义2.1.2 学习普遍适用的法律规定2.1.3 掌握处理简单法律问题的方法2.2 培养公民责任感2.2.1 学习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2.2.2 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2.2.3 培养文明交通的习惯第三章:家庭、校园和社区(300字)3.1 学习尊重家人3.1.1 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3.1.2 学会关心和尊重家人3.1.3 学习分享家务劳动3.2 学习友好相处3.2.1 学习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3.2.2 培养良好的校园行为规范3.2.3 学习和同学友好相处3.3 加强社区意识3.3.1 了解社区的组成和作用3.3.2 学习关心社区环境和文明公共行为3.3.3 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第四章:安全与自我保护(300字)4.1 学习生活安全知识4.1.1 学习交通安全规则4.1.2 学习防火、防盗等基本安全常识4.1.3 学习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方法4.2 培养自我保护能力4.2.1 学习自我保护的基本技巧4.2.2 培养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和毅力4.2.3 学习求助和应对危险的方法总结(100字)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的制定,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增强公民意识、促进家庭、校园和社区和谐,以及提高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为目标。
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教学纲要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纲要【一般信息】一、设计者:二、课程名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三、课程类型:小学必修四、教学来源:部编版五、适用年级:一年级上学期六、课时数:32课时左右【正文内容】一、课程背景二、课程目标三、课程内容四、课程实施五、课程评价【整体印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按照自我—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的顺序,由近及远地设计了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等六大领域。
同一领域内部,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如“我的健康成长”,在一年级侧重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三年级侧重学习习惯和安全成长,四年级侧重同伴交往,五年级侧重生活中的新问题等。
在具体安排学习内容时,尽量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如快乐过新年安排在寒假前倒数第二课,国庆节安排在秋季第三课等;涉及自然的主题,采用与教材使用时间一致的季节安排,方便孩子们观察体会。
【课程背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教育部出台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
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目标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一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围绕“适应新生活”这个主题展开,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必修课,教材来源于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共36课时。
本课程的设计者为胡进。
在学生基本适应了校园新生活的基础上,本课程针对这一阶段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好惯缺失,旨在引导学生养成好的生活惯,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
本课程的核心教育主题为“养成好惯”,这里的生活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包括日常生活的好惯、研究的好惯以及与大自然、家人、同侪共处的好惯。
好惯是一个美好自我形象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化,从好惯的养成开始,为学生追求美好自我启航。
本册的单元设计分为儿童与自我(日常生活与研究)、儿童与大自然、儿童与家人和伙伴。
在“养成好惯”这一教育主题下,本书体现了“共在”这一核心的价值观。
共在是一种与自己、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所在的世界共生共存、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状态。
渗透这一价值观,目的是要引导孩子逐步超越自我中心、单子式个体的思维与存在方式,成为与所在世界和谐共处的主体。
本课程的目标有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通过课文的研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研究惯。
关注自己的仪态、仪表。
逐步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做事不拖拉,在成人帮助下能够确定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完成。
不怕困难,乐于在别人帮助下战胜困难。
第二方面是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好奇心,乐于探索。
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并通过活动与自然进行交流,获得成长。
能够在与大自然相处时保护自己。
爱护动物,对身边的动物有亲近感、共在感、好奇心,乐于探索。
懂得与动物相处时如何保护自己。
第三方面是通过课文的研究与日常生活的回忆懂得自己与父母血脉相依,感受家的温暖。
初步懂得家的构成。
在细节中发现家人的爱,感受家人的爱和家的温暖。
理解家人的爱。
研究整理自己的用品,初步形成自主生活的意识与能力。
爱护家庭环境卫生,学着做家务。
用自己做家务的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第一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部编小学品德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小学品德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基本的道德准则,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行为惯。
2. 课程内容2.1. 课程概述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基本道德准则和价值观;- 社交礼仪和行为惯;- 友善和合作的态度;- 自我管理和责任意识。
2.2. 课程具体内容- 第一单元:自我认知和尊重- 研究的身体和情感;- 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
- 第二单元:友善和合作- 研究友好待人的基本礼仪;- 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共同解决问题。
- 第三单元:诚实和正直- 强调诚实和守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错误的态度。
- 第四单元:环境保护和公益行为- 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了解公益行为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讲授: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 观察和模仿: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身边的正直和友善的行为;- 游戏和互动: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友好意识;-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自由交流,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品德课程的掌握程度,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作业和小测验:布置日常作业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项目作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实践项目,如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或公益行动,并评估他们的表现。
以上就是部编小学品德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纲要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版课程类型:国家课程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课时:57课时设计教师:设计时间:2023年8月【背景分析】(一)课标分析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养成好习惯”“健康、安全地生活。
”的内容,本册教材设计了学生成长主题,学校生活主题的内容,这些内容聚焦在适应新环境上。
刚步入学校的一年级小学生,对于新环境充满好奇和期待,同时也会有一些焦虑和不安。
怎样顺利地适应学校的生活,认识老师,结识同学,熟悉学校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小学生活的认知和兴趣。
“适应新生活”这一生活方式的转变,顺利开启另一种存在样态,是一年级学生生活引导中的重大主题。
这为学生本册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同时这也与本套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养成好习惯”教育主体一起,构成了中段教材完整的学生与自我、自然、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的关系不断展开话题的内容。
本册教材除了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以外,还涉及了“校园生活真快乐”“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天气虽冷有温暖”三个学习主题,在一年级上册学生们学习“适应新生活”这个主题,已经由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一种“文化式”“文明式”状态,在一下“养成好习惯”这个主题中,学生适应生活方式的转变过渡到一下在学生适应了校园新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深层次的学习。
(三)本册内容与前后内容联系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本册教材设计了适应新生活主题,这一生活方式的转变,顺利开启另一种存在样态,是一年级学生生活引导中的重大主题。
一下道德与法制课程纲要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一年级上册是在学生基本适应了校园新生活的基础上,针对这一阶段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好习惯缺失,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
“养成好习惯”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也是本册的核心教育主题。
这里的习惯,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包括:日常生活的好习惯,学习的好习惯,与大自然、家人同济共在的好习惯。
好习惯,是一个美好的自我形象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化,从好习惯的养成开始,为学生追求美好的自我启航。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一单元四课,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
前两课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后两课针对学生在这一学期普遍存在的作业拖拉、做事马虎等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乐学、勤学的好习惯。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培养学生进取积极的学习习惯。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本单元的四课,前面三课主要涉及大自然中的风、植物、动物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最后一课总结本单元的教育观念:与自然共生,感恩自然。
本单元利用这一学期主要处于相对温暖的春季,鼓励学生多到室外活动,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包括亲近来自大自然的风、植物、动物,帮助他们克服与大自然的疏离,建立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大自然的美妙,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本单元引导学生从了解自己的出生给家人带来的喜悦开始,进而了解自己与家人间的血缘关系和法律关系,以及家庭的结构,最后,落实到对家庭的爱与责任,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最终使学生成长为温馨家庭生活的自觉建构者。
本单元四课是逐步递进的关系。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大纲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研究和讨论道德和法治的基本概念,培养一年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其能够区分对与错,识别并遵守道德规范。
-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其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作用,了解维护法律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的道德和法治知识。
3. 教学内容3.1 道德部分- 了解道德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 研究和讨论一些常见的道德问题和情境,如诚信、友善、公平等。
-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3.2 法治部分- 了解法治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 研究和探讨法律的作用和功能,如保护人权、维护社会秩序等。
- 通过案例和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概念和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 讨论和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促进他们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和思考。
- 实践活动:通过参观法院、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法律的实际运作。
5. 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程度。
- 作业和测验:定期布置相关的作业和测验,考察学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
6. 教学资源- 教科书:选取一本相关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作为课程主要参考书。
- 互联网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辅助教学并提供更多案例和实例。
7. 教学评估- 定期进行学生研究情况的评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 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
以上为《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道德和法治意识,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课程类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授课时间:16课时授课教师:授课对象:一年级9班学生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2、学会有精神,面貌好3、珍惜时间,和“拖拉”说拜拜4、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生命,热爱大自然5、珍爱小动物,保护自己6、学会交朋友,与朋友分享,同朋友合作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3、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三、教学总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授课对象:一年级课程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去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2、能体验到学习乐趣和自主策划、主活动的乐趣,感受自己的进步和变化;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自豪,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之情。
3、爱护周围的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关爱他人,并对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人充满感激之情。
4、对周围的动植物、自然现象有好奇心。
二、能力目标1、能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动。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情。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能运用简单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识,能辨别好的和不好的生活习惯,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地要求自己。
5、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假设和验证进行对周围的动植物、自然现象的探索;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材料来丰富向己的生活和活动。
三、知识目标1、了解简单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识。
2、了解常见的职业。
课程内容实施建议1、课程资源(1)学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合理的学材,并根据生情适当增减和调速。
(2)练习、探究等活动:依托学材,兼顾学情,布置分层习题或探究等活动以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3)其它资源:图书、光盘、网络教学资源等都是素材,但要根据需要取其精华,优化组合。
2、实施手段利用练习和探究等活动,检测反馈效果,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3、学习方法问题驱动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持续探究热情。
独学对学群学相结合:能够字己解决的问题以独学的形式完成,不能个人解决的问题以对学群学的形式进行,既能独立自主的开展学习,也能与他人愉快合作,共享学习的乐趣。
师生合作探究:通过生生、师生平等交流、合作探究,阐释疑难问题,提高探究能力。
课程评价1、评价原则评价包括日常性、阶段性、总结性三种,以日常性评价为主。
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一年级上册(2017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授课课时:36课时设计教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体教师日期:2019年9月1日课程背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法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水平,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教育部通知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德育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在2014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基础上,增加、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规定的相应年段法治教育内容,六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下册编写法治教育专册。
编写组根据要求完成了小学阶段法治教育图谱的编制和法治教育专册大纲的编写,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专家工作委员会审查通过。
据此,编写组按《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规定的小学低年级教学内容与要求,在一、二年级教科书中增加、融入了法治教育内容,经教育部审查批准,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小学低年级(1-2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为: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
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意识。
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
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
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科书每册安排4个单元,每单元安排4篇课文。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课程目标1.通过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的教学,针对儿童开始上学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实现学生身份认同,建立新的同济社交群体,了解和熟悉新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成人群体,认识求学之路这四个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儿童以积极的心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教学计划、备课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教学计划、备课1. 纲要- 课程目标: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 课程内容:- 基础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包括尊重和帮助他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 法律知识教育:介绍基本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常识,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 安全知识教育:传授各种安全知识,包括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 社会公德教育:倡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 课程要求:- 拓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法律意识。
- 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 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
2. 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尊重与关爱-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尊重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礼貌待人。
-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和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式,讲解礼貌用语和礼仪知识。
-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和表达能力。
- 第二单元:我会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传授常见的安全知识,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 教学内容:讲解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等基本安全知识。
- 教学方法:图示解说、游戏活动、实地考察等。
-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第三单元:和谐美好的家庭-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关系和家庭价值观。
-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和睦相处。
- 教学方法:家庭作业、小组合作活动、家庭访谈等。
-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家庭关系上的表现和态度变化。
3. 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课件、图片、故事书、实物等教具。
- 教学准备:研究教材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大纲、教案、活动设计等。
- 工作安排:确保备课工作按时完成,安排好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纲要、教学计划和备课内容。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纲要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人教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课时: 27课时设计者:陈银霞一、教材分析:本学期,一年级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按法治教育大纲相关内容要求作出修订。
将法治意识教育融入新教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彰显儿童生活中的德育要素,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儿童的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
教材有机整合了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关内容,使儿童的学科素养得到综合培育。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融入其中。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
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喜欢上学;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学习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遵守学校生活常规;知道要讲礼貌,守秩序。
2、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了解学校的美,能够主动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能爱护学校以及城市周围的优美环境。
初步培养学生环境素养。
3、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4、让学生主动把自己介绍给同学和老师,相互认识好朋友,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让学生体验与同学在一起玩耍、学习、活动的快乐以及感受老师的关心和朋友般的情谊,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校生活无处不充满快乐与爱,激发他们喜爱学校生活的情感。
课堂教学活动。
5.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6.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单元计划、备课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单元计划、备课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单元计划和备课是教师在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社交关系,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下面将从纲要、单元计划和备课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纲要包括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在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基本的法律意识。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身边的道德规范、正确的行为与情绪管理、个人和集体的责任等方面。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普及性讲授、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
此外,纲要还规定了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以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
其次,单元计划是对纲要的进一步具体化和细化。
在一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单元计划主要包括了几个具体的教学单元,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比如,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认知养成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生活的基本规则和礼仪,掌握基本的公共场合礼仪,培养良好的家庭和社会交往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观察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模拟家庭生活、参观社区等。
除了教学活动,单元计划还包括了教学资源的准备和评价方式的确定。
最后是备课,即教师具体准备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纲要和单元计划确定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比如,在教授第二单元中的法律意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述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
同时,教师还要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如案例材料、图片、视频等,以便增强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纲要、单元计划和备课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进行的重要工作。
通过这些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纲要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纲要1.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一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提供纲要概述。
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教材内容的主要特点和重点。
本纲要总结了教材中的主题和学习目标,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
2.教材主题2.1 道德教育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如诚实、友善、尊重等。
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培养爱心和互助精神。
2.2 法治教育了解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认识基本的法律法规,如交通规则、消防安全规定等。
培养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律意识。
3.学习目标3.1 道德教育学习目标理解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意义。
能够正确应用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
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3.2 法治教育学习目标理解法律的作用和目的。
熟悉基本的法律法规。
养成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
培养法治意识和法律正确履行的意识。
4.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4.1 教学方法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生动呈现道德教育内容。
实施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评估标准通过小测验评估学生对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理解。
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评估其道德行为和法治意识是否改善。
5.总结本教材纲要为一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指导。
通过教材中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本纲要进行教学和学习的安排,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课程纲要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课程纲要第一部分:引言(字数:150字)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在一年级下学期的课程纲要中,我们将专注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基本的道德原则、认识社会规范和法律的作用、明确个人责任和义务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逐步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为将来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基本道德原则(字数:250字)1. 尊重和关爱他人:学生将学习如何与他人友善相处,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以及如何表达同情和关心。
我们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些价值观,并以身作则。
2. 诚实和诚信:学生将学习诚实和诚信的重要性,包括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遵守诺言。
他们还将了解到撒谎和欺骗的后果,并学会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3. 责任和正义:学生将学习如何承担个人责任,并了解公平和正义的含义。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不同的道德决策,并了解各种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三部分:社会规范与法律的作用(字数:350字)1. 社会规范:学生将学习社会规范是如何指导我们的行为的,并了解到不同社会中的规范可能有所不同。
他们将学会尊重并遵守这些规范,进而逐渐成为有良好社会行为的公民。
2. 法律的作用:学生将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以及法律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他们将了解到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秩序,并了解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3. 交通规则:我们将重点讲解交通规则,帮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地过马路和乘坐交通工具。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个人的安全,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四部分:个人责任与义务(字数:350字)1. 学生责任:学生将学会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包括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和尊重老师和同学。
我们将鼓励学生树立追求卓越的心态,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责。
2. 社区义务:学生将了解到他们作为社区的一员,有责任为社区做出贡献。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课程纲要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课程纲要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授课课时:36课时一、背景《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一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围绕“适应新生活”这个主题展开,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前三个单元沿着“去上学——在学校——回到家”这一日常生活的叙事逻辑展开。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上学”开始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相应地,其生活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总体而言,儿童生活将由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一种“文化式”“文明式”状态,由原来依循自然需要的生活方式,转为一种有目的的理性生活方式。
这一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缓慢而长期的,一年级正是这一过程的开始。
因此,适应生活方式的转变,顺利开启另一种存在样态,是一年级学生生活引导中的重大主题。
道德与法治课程一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就是适应新生活,帮助儿童顺利实现这种转变。
二、目标1.理解学生身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校生活,克服不良情绪。
爱惜学习用品,珍惜学习生活。
2.认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初步体会友谊。
能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3.认识学校的教工人员,将他们的工作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产生感激之情。
知道向他们问候和求助的用语及基本方式。
4.了解和感受不同的上学路。
清楚要遵守的交通规则。
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体会上学路上的温暖,学会感恩。
5.了解学校空间布局。
知道在学校活动的注意事项。
寻找自己在学校喜爱的空间,建立与学校的感情。
6.了解校园生活的一般规则。
了解与熟悉学校各种铃声的含义和要求,以及基本的礼仪。
7.了解课间可以做和需要做的事情。
合理安排课间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
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
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我们爱整洁
第三周:我们有精神
第四周:我不拖拉
第五周:不做小马虎
第六周:风儿轻轻吹
第七周:花儿草儿真美丽
第八周:可爱动物
第九周:大自然谢谢您
第十周:我和我的家
第十一周:家人的爱
第十二周:让我自己来整理
第十三周:干点家务活
第十四周: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第十五周:请帮我一下吧
第十六周:分享真快乐
第十七周:大家一起来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课程纲要
七里堂小学
高巧云
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