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受力分析图及思考方法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课件:受力分析

初中物理课件:受力分析

01
03
答案解析: 物体向左运动时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和 未知方向的拉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
的大小和方向。
04
C.加速度大小为15m/s²,方向向右 D.加速度大小为 15m/s²,方向向左
THANKS
感谢观看
进阶练习题
01
题目3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放在粗 糙的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 向右的拉力F=10N的作用而做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0.2,求物体运动的加 速度大小。
02 答案解析
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 和摩擦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 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重力概念
总结词
掌握重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重力方向和大小。
详细描述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 小。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即G=mg。
弹力概念
总结词
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掌握弹 力的方向和大小。
详细描述
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产生的力 ,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大小与形变 程度有关。弹力的大小与施加外力的 大小、物体的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 。
答案解析
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综合练习题
题目6: 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 左运动,已知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N,方
向向右,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可能为( )
输标02入题
A.加速度大小为5m/s²,方向向右 B.加速度大小为 5m/s²,方向向左
斜面上的物体受力分析
总结词
斜面上的物体受力分析需要考虑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同时要特别注意重力在斜面上 的分力。

初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示意图-方法详解与例题精选

初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示意图-方法详解与例题精选

初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示意图方法详解与例题精选方法详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

采用“三定三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三定”(1)定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面出作用点,压力作用点在接触面中心去,其他力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在物体重心上。

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就将重心作为这几个力的作用点。

(2)定方向:以作用点为起点,沿力的方向画线段。

常见力的方向描述,如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方向相反,压力、支持力方向与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拉力方向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等。

(3)定长度:尽管长度不能准确的反映力的大小,但在同一图中,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线段的长短要大致表示力的大小,力越大,线段应画得越长。

一对平衡力线段长度相同。

2.“三标”(1)标箭头: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2)标符号: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重力用符号“G”表示。

摩擦力一般用“f”表示。

(3)标数值和单位:若有力的大小,还应该在箭头旁边标上力的数值和单位。

3.画力的示意图需注意的问题(1)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情况下,压力的作用点画在接触面上,其他力的作用点均可画在物体重心上(若是摩擦力使物体转动,则摩擦力只能画在接触面上),指定作用点的,只能画在指定作用点上。

当一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这几个力的作用点都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2)在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若找不出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是不存在的。

根据要求画出需要画的力(下一个专题详解)。

(3)受力分析的顺序: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

简记为: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再看电磁浮。

类型一:画指定力的示意图1.如图所示是质量为50Kg的小明起跑时2.的情景,请画出小明所受重力(点O为重心)和右脚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专题17--力的示意图及受力分析(解析版)

专题17--力的示意图及受力分析(解析版)

专题17 力的示意图及受力分析考点透视力的示意图是一种简洁、方便的表示力的方法, 是物体受力分析的重要手段, 也是中考中常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准确的运用力的示意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掌握力学的一下重要技能。

迷津点拨与点对点讲练一、力的示意图:力示意图是指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力的示意图可以清晰的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

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1)确定受力物体;(2)确定力的作用点(没有特殊说明, 一般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3)画线段反映力的大小: 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在同一图中, 力越大, 线段越长;(4)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并在箭头一旁标上力的符号和数值。

1.画指定力的示意图:指定物体所受的力, 让你画出物体所受该力的示意图。

例题1 (2021辽宁)攀岩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 如图甲是一名攀岩运动员拉着绳子停在峭壁上的情景。

图乙是这一时刻的简化图, 请你以重心O为作用点, 在图乙中画出:(1)运动员所受的重力;(2)峭壁对运动员的支持力;(3)绳子对运动员的拉力。

【答案】见解析。

【解析】(1)运动员所受的重力,作用在运动员的重心, 方向竖直向下;(2)峭壁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作用在运动员的重心, 方向垂直支持面向上;(3)绳子对运动员的拉力, 作用在运动员的重心, 方向沿着绳子向上。

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点拨】画指定力的示意图时, 关键是确定好力的方向即可, 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即可。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 把多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 并且力越大, 线段越长。

对点练:(2021甘肃兰州)照片中的旋转飞椅是常见的游乐设施, 请在简化图中画出飞椅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飞椅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在重心;拉力沿绳子的方向斜向上, 作用点在重心, 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物体受力分析问题的解题技巧

物体受力分析问题的解题技巧

物体受力分析问题的解题技巧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对物体所受力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与力、运动和平衡有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物体受力分析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确定物体所受外力首先,在解决物体受力分析问题时,需要确定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

外力是指物体与其他物体或环境之间作用的力,包括接触力、重力、弹力等。

在确定外力时,我们需要考虑物体所处的环境和受力情况,例如是否有接触面,物体所处的重力场强度等。

二、绘制力的示意图为了更清晰地理解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关系,我们可以绘制一个力的示意图。

在示意图中,用箭头表示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箭头的长度可以代表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可以表示力的作用方向。

通过绘制力的示意图,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物体所受力的特点。

三、使用自由体图自由体图是物体受力分析问题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是指在物体受力分析过程中,将物体从整体中剥离出来,只考虑物体本身所受的所有力。

通过绘制自由体图,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助于解决与力和平衡相关的问题。

四、利用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力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受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在物体受力分析问题中,我们可以利用牛顿定律来解决与力和运动相关的问题。

根据牛顿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通过利用牛顿定律,我们可以求解物体受力分析问题中的未知量,例如物体的加速度、合力或其他相关参数。

五、应用平衡条件在解决物体受力分析问题时,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可以应用平衡条件来解决问题。

平衡条件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通过应用平衡条件,我们可以求解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解决与平衡相关的问题。

六、注意事项在进行物体受力分析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受力图示准确无误:在绘制力的示意图时,需要注意箭头的方向和大小的准确表示,以确保受力图示的准确性。

2. 模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解题过程中,应将现实情况模拟到数学模型中,合理地对待各种受力情况。

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剖析

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剖析

受力分析基本功竞赛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图1图2图4图5图7 图8图9图6图3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图10平面上的物体球v图16物体处于静止图14图13v图15(6)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F>GFFFF.运动的物体 F>GV(1)A静止在竖直墙面上v(2)A(4)静止在竖直墙面轻上的物体A(4)在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图24物体处于静止图20图23图21 图252、如图所示,分析电梯上的人受力。

图28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图29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匀速上攀图33 v刚踏上电梯的瞬间的人(1)随电梯匀速,上升上升的人图2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图17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183.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A 、B 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1)A 、B 同时同速向右行(2)A 、B 同时同速向右行使向(3)A 、B 静止αB A(4)均静止四.物体A 在图各种情况中均做匀速圆周运动,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图42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7)均静止小球在光滑内表面,作匀速圆周运动V>gL光滑圆管球在B 点V>gL 分别画出球在A 、B 点受力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对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图36 A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 、B 两物体均静止图37A 、B 、C 两物体均静止图38随电梯匀速上升A(10)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9)静止(4)(6)(7)(5) (9)(8)(1) (2)(3)水平地面粗糙水平地面粗糙碗光滑(13) (14)(15)滑轮重力不计(10) (11)(12) 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球(16)(17)(18)(19)(20)(21)三球静止(25)(26)(27)小球A静止(22)(23)(24)(29)(30)(31)(32) (33)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弹簧处于压缩状态AO 表面粗糙,OB 表面光滑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 (5)静止在竖直墙面轻上的物体A图22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34) (35)(36)(37)(38)(39)A 、B 匀速运动A 、B 匀速运动(37)(38)(39)(40)A 、B 、C 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 三者的受力图(40)(41)(42)(43)(44)(45)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A 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猫虽往上爬但不能上升,保持在原来高度。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思路和技巧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思路和技巧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思路和技巧
一、受力分析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求谁对谁受力分析,一般不对墙、地面分析)
2.确定研究对象运动状态
3.找力:一重二弹(推拉支压)三摩擦(也可先按顺序标出已知力,根据平衡状态F合=0求解未知力)
例1.受力分析
例2.摩擦力反向
二、受力分析进阶
例1.传送带问题
传送带问题:物体刚放到传送带上的时候,摩擦力提供动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当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物体与传送带共速),物体的摩擦力变为0。

传送带以2m/s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物块从a静止释放,到b与传送带同速
ab:受水平向右滑动摩擦力,加速
bc:不受摩擦力,匀速
例2.夹砖问题
总结:奇数块砖:最中间那块砖,左右两侧分别受到向上的f=0.5G
偶数块砖:最中间的两块砖之间无f
例3.叠放问题
刚学的时候,很难理解,重点看懂下面几幅图即可(详细的受力分析)。

(1)隔离法。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v1.0可编辑可修改受力分析F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图3图7图8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v F, F.V F ■—►厂・''严才十"图15 图16图13 图14物体处于静止图17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v1.0可编辑可修改物体处于静止图28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分别对A、B两物体受力分析:图36A B两物体一起F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图31图33匀速上攀f图34匀速下滑图29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图30杆处于静止状态图37 22图38v1.0可编辑可修改(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⑵水平地面粗糙随电梯匀速上升⑶水平地面粗糙碗光滑1(17(20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球(18(22(23 (24(25A0表面粗糙,0B表面光滑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31三球静止(26小球A静止(29弹簧处于压缩状态I I(32A、B匀速运动(35A B匀速运动F(36v1.0可编辑可修改(37) (38) (39) ( 40) A B C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三者的受力图(37(40(46严® >F(41A匀速上升(42猫虽沿杆往上爬,但不能上升,保持在原来的高度。

足够长的杆往下运动11(48。

关于初中物理中“力的示意图画法”若干思考

关于初中物理中“力的示意图画法”若干思考

教法学法七’他蜱教学参考第50卷第1期2021年1月关于初中物理中“力的示意图画法”若干思考唐亮张兆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河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733000)文章编号:l 〇〇2-218X (2021)01-0024-02中图分类号:G 632. 4文献标识码:B摘要:针对初中阶段物理学习中的物体受力分析方法,以及力的示意图画法问题,指出画受力示意图的方法与步骤, 以及受力分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受力分析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常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 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教材中对力的示意图的描述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 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粗略的表 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一方面,由于对力的示意图画法没有统一的规 定,因此在具体操作中产生了一定的混乱:有的要求 画在作用面(点)上;有的并不严格要求画在作用点 (面)上,而是画在了重心上。

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对物体受力分析时没有画 力的示意图的习惯,但实际上力的示意图与牛顿运动 定律及物体的平衡有密切的关系,贯穿整个初中力学 部分。

下面就画力的示意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 画法上应如何统一进行简单的分析。

涉及画力的示意图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 是以考查力的三要素(示意图不严格要求力的大小)及力 的概念(如摩擦力、弹力)为目的的问题;二是作为列动 (静)力学方程辅助手段的受力分析示意图问题。

―、以考查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概念为主典型的如画出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受到的 摩擦力、支持力的示意图,这类问题一般应按照力的 三要素及摩擦力、弹力概念作图,如图1所示。

iF .^=2N ZT -甲乙丙图1在这一类问题中,必须在物体上合适的位置标出 力的作用点: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在受力物体的接 触表面的中心;拉力和推力在受力的具体部位;重力 在物体的重心;合力也要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知识讲解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知识讲解

初物理最全力中受分组图析.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图2图图图图图图图F图12图图11 图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v v FFvF图1615图图13图14物体处于静图图图物体静止在斜面物体随传送带一物体刚放在传送带vv v F F图图图图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vF F图图图图物体随传送带一物体刚放在传送带物体处于静29图30 图28 图杆处于静止状态,其杆处于静止状杆处于静止状态,A B v vO C33 图34 图31 图32图匀速上匀速下、B两物体受力分析:A三、分别对AAFAAFFB B B C图图图两物体一A、BA、B两物体均静、两物体均静止B、AC vA v B图两物体一起匀速AB、随电梯匀速上升.进行受力分析)(对物体A(2) (1)(3)水平地面粗糙碗光滑水平地面粗糙(6)(4)(5)(9(7)(8)(12) (11)(10)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15) (14) (13)滑轮重力不计(18)(16)(17)(19)(20)(21)(22)(23)(24)A静止小球三球静止(27)(25)(26)表面光滑AO表面粗糙,OBO弹簧处于压缩状态APQ(30)(29)(28)B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33)(31)(32)B匀速运动A、匀速运动A、B(36) (35)(34)、))()()((37383940ABABC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C三者的受力图(38) (39)(37)(42) (40) (41)A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45) (44) (43)猫虽沿杆往上爬,但不能上A匀速上升升,保持在原来的高度。

足(48)(47) (46)试题A物体都静止,分析A物体的受力情况解:①因为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②根据题干图可知A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力F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水平方向肯定还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为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合力为零.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③因为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推力F,根据平衡力的条件,一定受到墙壁向左的推力.④分析本题关键是知道A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所以A 物体受到重力,水平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倾斜的墙面虽然接触,但是没有挤压,所以没有相互作用力.如图:解:(1)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墙壁对它的向左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黑板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掉下来,是由于墙壁给它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摩擦力.由于其静止,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2)物体A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墙壁对它的向左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黑板擦受到竖直方向下受到重力和一个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3)如果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存在摩擦力,那么这个力必在水平方向上,或水平向右,或水平向左.由于物体做匀速运动,如果受到一个向右(或向左)的摩擦力,则必有一个向左(或向右)的力与之平衡.显然题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力,故物体与传送带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故答案为:A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等;A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等;A在传送带匀速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点评:对于二力平衡的条件的考查,一般有两种思路:①告诉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一个力,求其中的另外一个力.②给出两个力,判定这两个力是否平衡.此题属于第一种思路.水平传送带上放有一待传送的货物,当传送带启动后,货物也随传送带一起移动并未发生滑动,作出货物在传送带上受力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专题:应用题;作图题.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物体与传送带原来相对静止,当传送带启动后,货物也随传送带一起移动并未发生滑动,但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所以,物体还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垂直于传送带向上,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因为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所以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解答:解:画出物体的重心,由重心竖直向下作线段,末端画出箭头,标出重力G,如图:,如图:F由重心向下作传送带的垂线,末端画出箭头,标出支持力,如图:由重心沿物体运动方向作线段,末端画出箭头,标出摩擦力f弹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2)接触面上发生弹性形变.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2)接触面上发生弹性形变,(3)接触面粗糙,(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受力分析的顺序为:一重二弹三摩擦,逐一分析每个物体的受力.解答:解:(1)物体受重):1fF2F1G力、地面的支持力、绳的拉力、地面的摩擦力,如图():2 、绳的拉力F2,如图(、地面的支持力(2)物体受重力GF1,如图:f、竖直墙的支持力F2、地面的摩擦力(3)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4,如图(F2、地面的摩擦力f、墙角的支持力)物体受重力(4G、地面的支持力F1):5,如图(的弹力、物体、半球体的支持力、地面的支持力)物体受重力(5GF1F2AF3):6、F2如图(6()物体受重力G、支持力F1点评:受力分析要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按受力分析的步骤去分析,分析完成后要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假设法等对各个力进行验证,已保证各个力的正确性对于物体A,在地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而B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受到重力、拉力的作用;分析时注意定滑轮不省力,即A对B的拉力等于B对A的拉力.解答:答:题目左图中,物体A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的作用,物体B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如下图所示:题目右图中,物体A受到重力、支持力、B的压力、拉力、摩擦力的作用,因为AB一起匀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速运动,AB受到支持力和重力作用,如下图所示:题目右图中,物体B点评:本题难点:物体AB一起匀速运动时,B物体靠惯性运动,AB之间没有力的作用.(1)我们把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的所以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就是受力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的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相关联物体组成的系统.(2)受力分析时的顺序:一般是遵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画受力图时,一般把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②若某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分析物体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确定其方向;③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注意分析受到的力,而施加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四个1力是不分析的.解答:解:(.力的作用,物体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下图:(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如下图:(3)物体位于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如下图:(4)物体沿竖直墙壁向上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向上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5)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下图:(6)物体沿着斜面向上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如下图:点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1(2)研究力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先研究重力,然后再研究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3)每分析一个力都要先找施力物体;(4)受力分析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施加的力;(5)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受力情况就是不同的;(6)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等.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第一步,锁定目标:是看看被分析物体是什么,锁定它,只去考虑周围物体对它的影响。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图1图2图3图5 图6 图7图9图11图10 图12图8图4图19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图13v图15v图16图14物体处于静止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图17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18图22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图23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F图24 物体处于静止 F 图25 v 图26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27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28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OA B C图32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匀速下滑 A B F图36A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图42 B v A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C 两物体均静止 B C图38A A 随电梯匀速上升v(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4) (6)(7)(5)(9)(8)(10) (11) (12)(1) (2) (3)水平地面粗糙水平地面粗糙碗光滑(13) (14) (15)(16) (17)(18)(19)(20)(21)滑轮重力不计(22)(23)(24)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球小球A静止三球静止(25) (26) (27)AO表面粗糙,OB表面光滑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弹簧处于压缩状态PQ(28) (29) (30)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31) (32) (33)A、B匀速运动A、B匀速运动(34) (35) (36)(37)(38)(39)(40)A、B、C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三者的受力图(37) (38) (39)(40) (41) (42) (43) (44) (45)(46)(47)(48)猫虽沿杆往上爬,但不能上升,保持在原来的高度。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图及思考方法(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图及思考方法(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图1图2 图3 图4图5 图6 图7图8图9图10 图11 图12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vv图13 图14物体处于静止图15 图16图17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图18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19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 图22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图23vFFvvF FFAF图24物体处于静止图25 图26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图27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28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图29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图30杆处于静止状态v v 图31 图32图33匀速上攀图34匀速下滑三、分别对A、B 两物体受力分析:F图36A、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37A、B 两物体均静止图38A、B、C 两物体均静止图42A、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随电梯匀速上升Av Bv FABCOFBACBAvAFB(对物体 A 进行受力分析)碗光滑 (2)水平地面粗糙水平地面粗糙(4)(5) (6)(8)(10)(11)(12)(1) (3)(9)(7)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球(13) (14) (15)滑轮重力不计(16) (17) (18)(19) (20) (21)(22) (23) (24)弹簧处于压缩状态A、B 匀速运动(35)三球静止(25) (26) (27)AO 表面粗糙,OB 表面光滑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OAPQB (28) (29) (30)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34)(32) (33)(37)(38)(39)(40)A、B、C 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 三者的受力图(38) (39)(31)小球A 静止A、B 匀速运动(36)(37)A 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43)(41)A 匀速上升猫虽沿杆往上爬,但不能上升, 保持在原来的高度。

足够长的杆往下运动(46)(47) (48)(40)(42)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44)(45)试题A 物体都静止,分析A 物体的受力情况解:①因为A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②根据题干图可知A 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力F 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水平方向肯定还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为A 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合力为零.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③因为A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推力F,根据平衡力的条件,一定受到墙壁向左的推力.④分析本题关键是知道A 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所以A 物体受到重力,水平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倾斜的墙面虽然接触,但是没有挤压,所以没有相互作用力.如图:解:(1)物体A 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 和墙壁对它的向左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黑板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掉下来,是由于墙壁给它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摩擦力.由于其静止,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2)物体A 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 和墙壁对它的向左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黑板擦受到竖直方向下受到重力和一个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3)如果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存在摩擦力,那么这个力必在水平方向上,或水平向右,或水平向左.由于物体做匀速运动,如果受到一个向右(或向左)的摩擦力,则必有一个向左(或向右)的力与之平衡.显然题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力,故物体与传送带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故答案为:A 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等;A 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等;A 在传送带匀速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点评:对于二力平衡的条件的考查,一般有两种思路:①告诉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一个力,求其中的另外一个力.②给出两个力,判定这两个力是否平衡.此题属于第一种思路.水平传送带上放有一待传送的货物,当传送带启动后,货物也随传送带一起移动并未发生滑动,作出货物在传送带上受力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专题:应用题;作图题.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物体与传送带原来相对静止,当传送带启动后,货物也随传送带一起移动并未发生滑动,但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所以,物体还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垂直于传送带向上,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因为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所以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解答:解:画出物体的重心,由重心竖直向下作线段,末端画出箭头,标出重力G,如图:由重心向下作传送带的垂线,末端画出箭头,标出支持力F,如图:由重心沿物体运动方向作线段,末端画出箭头,标出摩擦力f,如图:弹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2)接触面上发生弹性形变.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2)接触面上发生弹性形变,(3)接触面粗糙,(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受力分析的顺序为:一重二弹三摩擦,逐一分析每个物体的受力.解答:解:(1)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绳的拉力F2、地面的摩擦力f,如图(1):(2)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绳的拉力F2,如图(2):(3)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竖直墙的支持力F2、地面的摩擦力f,如图:(4)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墙角的支持力F2、地面的摩擦力f,如图(4):(5)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半球体的支持力F2、物体A 的弹力F3,如图(5):(6)物体受重力G、支持力F1、F2 如图(6):点评:受力分析要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按受力分析的步骤去分析,分析完成后要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假设法等对各个力进行验证,已保证各个力的正确性对于物体A,在地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而B 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受到重力、拉力的作用;分析时注意定滑轮不省力,即A 对B 的拉力等于B 对A 的拉力.解答:答:题目左图中,物体A 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的作用,物体B 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如下图所示:题目右图中,物体A 受到重力、支持力、B 的压力、拉力、摩擦力的作用,因为AB 一起匀速运动,AB 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题目右图中,物体B 受到支持力和重力作用,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难点:物体AB 一起匀速运动时,B 物体靠惯性运动,AB 之间没有力的作用.(1)我们把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的所以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就是受力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的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相关联物体组成的系统.(2)受力分析时的顺序:一般是遵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画受力图时,一般把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②若某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分析物体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确定其方向;③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注意分析受到的力,而施加的力是不分析的.解答:解:(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下图:(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如下图:(3)物体位于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如下图:(4)物体沿竖直墙壁向上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向上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5)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下图:(6)物体沿着斜面向上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如下图:点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2)研究力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先研究重力,然后再研究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3)每分析一个力都要先找施力物体;(4)受力分析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施加的力;(5)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受力情况就是不同的;(6)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等.怎样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第一步,锁定目标:是看看被分析物体是什么,锁定它,只去考虑周围物体对它的影响。

(整理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思维导图

(整理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思维导图

八年级物理全册思维导图一、力学1.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单位:牛顿(N)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 力的分类接触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非接触力:重力、磁力、电力3.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物体在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力静摩擦力: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阻力7. 弹力弹簧的弹性:弹簧的形变量与弹力成正比拉伸与压缩:弹力与形变量方向相反8. 重力重力的大小:G=mg,其中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9. 磁力磁场:磁力作用的空间磁力线:描述磁场分布的线10. 电力库仑定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电场:电荷作用的空间电场线:描述电场分布的线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热量:物体传递热能的量2. 比热容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度所需吸收的热量比热容的单位:焦耳/千克·摄氏度(J/kg·℃)3. 热传递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传递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如空气、水)传递热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4. 相变熔化:固态物质变为液态凝固:液态物质变为固态汽化:液态物质变为气态液化:气态物质变为液态升华: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气态物质直接变为固态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6.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三、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遇到界面返回原介质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2. 光的反射平面镜: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凸面镜:光线发散,形成虚像凹面镜:光线会聚,形成实像3. 光的折射凸透镜:光线会聚,形成实像凹透镜:光线发散,形成虚像4. 光的色散光谱:白光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色散现象: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同颜色的光发生偏折5. 光的干涉与衍射干涉:两束相干光相遇时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衍射:光绕过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产生的弯曲现象四、声学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声音的传播:声波在介质中传播2. 声音的三个特征频率:声音的高低,单位为赫兹(Hz)响度:声音的强弱,与振幅有关音色:声音的质感,与波形有关3. 声波的反射、折射与干涉反射:声波遇到界面返回原介质折射: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干涉:两束相干声波相遇时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4. 声波的共鸣与共振共鸣:一个物体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共振:物体在特定频率下振动幅度最大五、电磁学1. 电荷与电流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2. 电阻与欧姆定律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欧姆定律: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3. 电路串联电路:各元件依次连接,电流相等并联电路:各元件并列连接,电压相等4.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磁力作用的空间电磁感应: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电动势5.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电荷振动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六、原子物理1.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围绕原子核运动2. 原子能级能级:原子内部电子的能量状态能级跃迁: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吸收或释放能量3. 原子核反应核聚变:轻核聚合成重核,释放能量核裂变:重核分裂成轻核,释放能量4. 放射性放射性衰变:不稳定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变为稳定核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5. 半衰期半衰期:放射性物质衰变到原有数量一半所需的时间七、能源与环保1. 能源的种类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2. 能源的利用与转化能源的利用:将能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电能、热能等能源的转化: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3. 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 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能够持续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发展绿色产业八、现代科技1. 物理与科技的关系物理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科技是物理应用的体现科技进步推动物理研究,物理研究促进科技发展2. 物理在科技中的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新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等能源技术: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核能等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3. 物理科技的发展趋势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实现高效计算虚拟现实: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逼真的虚拟环境4. 物理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丰富娱乐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改变生活方式:便捷出行,智能家电,在线教育等九、实验与探究1.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研究一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类比法:通过类似现象,推测未知现象的性质模型法:建立物理模型,研究物理问题2. 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发现现象,提出疑问猜想与假设: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可能的解释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选择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实施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与论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猜想与假设评估与交流:评估实验结果,与他人交流分享简明扼要地概括实验内容引言:介绍实验背景、目的、意义等实验原理:阐述实验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实验器材:列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数值、图表等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讨论与建议:讨论实验结果的意义,提出改进建议十、物理学习的方法与技巧1. 理论学习理解概念:掌握物理概念的定义、内涵和外延掌握规律: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和适用范围建立知识体系: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2. 实验学习观察与思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原理操作与记录:熟练操作实验器材,准确记录实验数据3. 练习与应用做习题:通过习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参与竞赛:参加物理竞赛,提高学习兴趣和水平4. 学习习惯预习: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学习重点复习: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巩固记忆讨论:与同学、老师讨论学习问题,提高理解能力反思: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改进方法十一、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 每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日出日落: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水的沸腾:水加热至沸点时,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冰的融化:冰加热至冰点时,固态冰变为液态水2. 交通中的物理现象汽车行驶:汽车发动机提供动力,驱动汽车前进飞机飞行:飞机的机翼产生升力,使飞机升空火车运行:火车在轨道上行驶,利用摩擦力前进3. 娱乐中的物理现象体育运动:运动员利用物理原理进行运动,如跳高、投掷等游乐设施:过山车、摩天轮等游乐设施利用物理原理提供刺激体验4. 环保中的物理现象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加热水,实现热水供应风力发电:利用风力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水力发电:利用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十二、物理与人文素养1. 物理与哲学物理是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与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相呼应物理的发展推动哲学的进步,哲学的思考促进物理的研究2. 物理与艺术艺术作品中常常运用物理原理,如光影效果、透视等物理与艺术相互交融,创造独特的艺术形式3. 物理与历史物理的发展与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如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等物理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变革,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4. 物理与伦理物理研究应遵循伦理原则,如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福祉等物理技术的应用应考虑伦理问题,如核能利用、基因编辑等。

初中受力分析画图讲义

初中受力分析画图讲义

初中受力分析画图讲义知识梳理1.力的示意图与图示【知识点的认识】(1)力的示意图指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①确定受力物体;②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③确定力的方向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④在线段的末端标箭头,在箭头旁标出所画力的符号、数值大小和单位。

【知识扩展】力的图示:(1)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力,我们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

(2)画力的图示的步骤:①选定标度(用多少毫米表示多少牛的力);②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③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在力的作用点上,如图所示。

(4)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不同,力的示意图侧重于力的方向,它在力的大小、标度上没有力的图示那么严格。

例1:如图,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

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所以受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同时受到重力作用,方向竖直向下。

受到地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

答案:2.力与运动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1)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2)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物体如果受到力的作用,且受到的力不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4)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它可能不受外力作用,也可能受平衡力作用.例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分析:(1)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体现在速度大小及方向的变化.解: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就会运动,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C、只有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才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且是非平衡力的作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答案D.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知识点的认识】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两物体相互接触.第二:接触面粗糙.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方向:摩擦力的性质是阻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研究摩擦力的方向时一定要取与研究对象接触的那个物体为参照物,并判断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若有,则被研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与此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实际运动方向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例3: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分析:(1)摩擦力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或者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2)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如果受力只是摩擦力,其他任何力都不受.(3)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或者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解:(1)输送带是向右匀速运动的,米袋刚放上时,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水平方向没有其他拉力或推力,所以只受向右的摩擦力;(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或者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米袋向右匀速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如果受摩擦力,一定有另一个力与它平衡,因为没有其他力,所以不受力.(3)输送带制动时,米袋由向右运动变成静止,只有摩擦力方向向左,才能阻止米袋继续向右运动.答案:A;C;B.一.作图题(共13小题)1.作图题(在图上按要求画出力的示意图)(1)用50N的力水平向左推桌子。

最新初中物理受力分析图及思考方法

最新初中物理受力分析图及思考方法
O A
P
Q B
三球静止 (26)
(24)
小球 A 静止 (27)
(28) 分别 (32)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30) (33)
A 、 B 匀速运动
A 、 B 匀速运动
(34)
(35)
(36)
( 37)( 38)( 39)( 40)A 、 B、 C 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 ABC 三者的受力图
图 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A B
O C
v
v
图 31
图 32
三、分别对 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图 33 匀速上攀
F A B
图 36 A、 B 两物体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A F
B
图 37
A、 B 两物体均静止
图 34 匀速下滑
AA
B
F
C
图 38 A、B、C 两物体均静止
A
v
B
图 42 A、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受力分析
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F
图9
图 10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v F
图 13
图 14 物体处于静止
图7
图8
图 11 v F
图 15
图 12
v F
图 16
图 17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v
图 20
图 18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v 随电梯匀速上升
(对物体 A 进行受力分析)
(1) 碗光滑
(2) 水平地面粗糙
(3) 水平地面粗糙
(4)

备战中考物理高频重难点考点专题解读与训练专题05力的示意图及受力分析含解析

备战中考物理高频重难点考点专题解读与训练专题05力的示意图及受力分析含解析

专题05力的示意图及受力分析力的示意图是一种简洁、方便的表示力的方法,是物体受力分析的重要手段,也是中考中常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准确的运用力的示意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掌握力学的一下重要技能。

1、力的示意图:力示意图是指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1)理解要点:①力的示意图可以清晰的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②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③在同一图中,物体受几个力,力越大,线段越长。

(2)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①确定受力物体;②确定力的作用点(没有特殊说明,一般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③画线段反映力的大小: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④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在箭头一旁标上力的符号和数值。

2、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就是指通过画力的示意图来分析物体受哪些力的作用,是一种直观、简便的方法。

(1)受力分析的顺序: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

简记为: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再看电磁浮。

(2)受力分析应注意的事项:①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给其他物体的反作用力。

②每分析出一个力,应找出该力的的施力物体和该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否则,该力的存在就值得考虑。

③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必须相符,所以分析完物体受力时,可以通过分析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是否相符,来粗略地判断此分析是否正确。

④要对几个物体进行受力析时,通常先分析受力个数较少的物体的受力情况。

⑤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的列为物体所受的力。

⑥要摒弃传力的概念,如下图中,A由于受到推力F而对墙产生弹力,而不能说推力F作用在墙上。

一、中考题型分析中考中,画力的示意图或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力学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侧重对三种常见的弹力、重力、摩擦力的考查,有时需根据物体的状态判断力是否存在或力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图1图2图3图5 图6 图7图9图11图10图12图8图4图19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图13v图15v图16图14物体处于静止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图17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18图22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图23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对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F图24 物体处于静止 F 图25 v 图26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2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图28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图31 OA B C图32匀速上攀 图33v v图34 匀速下滑AB F图36A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B 两物体均静止A B 图37 F图42 B v A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A 、B 、C 两物体均静止B C 图38A A 随电梯匀速上升v(4)(6)(7)(5) (9)(8)(13)(14)(15)滑轮重力不计(10) (11)(12) (1) (2)(3)水平地面粗糙水平地面粗糙碗光滑 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球(16) (17) (18)(19) (20) (21)(22) (23) (24)小球A静止三球静止(25) (26) (27)AO表面粗糙,OB表面光滑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OPQB弹簧处于压缩状态(28) (29) (30)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31) (32) (33)A、B匀速运动A、B匀速运动(34) (35) (36)(37)(38)(39)(40)A、B、C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三者的受力图(37) (38) (39)(40) (41) (42)试题A 物体都静止,分析A 物体的受力情况解:①因为A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②根据题干图可知A 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力F 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水平方向肯定还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为A 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合力为零.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③因为A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推力F ,根据平衡力的条件,一定受到墙壁向左的推力.④分析本题关键是知道A 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所以A 物体受到重力,水平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倾斜的墙面虽然接触,但是没有挤压,所以没有相互作用力.如图:猫虽往上爬但不能上升,保持在原来高度。

(43)(44) (45)(46) (47) (48)猫虽沿杆往上爬,但不能上升,保持在原来的高度。

足够长的杆往下运动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A 匀速上升A 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解:(1)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墙壁对它的向左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黑板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掉下来,是由于墙壁给它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摩擦力.由于其静止,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2)物体A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墙壁对它的向左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黑板擦受到竖直方向下受到重力和一个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3)如果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存在摩擦力,那么这个力必在水平方向上,或水平向右,或水平向左.由于物体做匀速运动,如果受到一个向右(或向左)的摩擦力,则必有一个向左(或向右)的力与之平衡.显然题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力,故物体与传送带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故答案为:A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等;A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等;A在传送带匀速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点评:对于二力平衡的条件的考查,一般有两种思路:①告诉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一个力,求其中的另外一个力.②给出两个力,判定这两个力是否平衡.此题属于第一种思路.水平传送带上放有一待传送的货物,当传送带启动后,货物也随传送带一起移动并未发生滑动,作出货物在传送带上受力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专题:应用题;作图题.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物体与传送带原来相对静止,当传送带启动后,货物也随传送带一起移动并未发生滑动,但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所以,物体还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垂直于传送带向上,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因为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所以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解答:解:画出物体的重心,由重心竖直向下作线段,末端画出箭头,标出重力G,如图:由重心向下作传送带的垂线,末端画出箭头,标出支持力F,如图:由重心沿物体运动方向作线段,末端画出箭头,标出摩擦力f,如图:弹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2)接触面上发生弹性形变.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2)接触面上发生弹性形变,(3)接触面粗糙,(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受力分析的顺序为:一重二弹三摩擦,逐一分析每个物体的受力.解答:解:(1)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绳的拉力F2、地面的摩擦力f,如图(1):(2)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绳的拉力F2,如图(2):(3)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竖直墙的支持力F2、地面的摩擦力f,如图:(4)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墙角的支持力F2、地面的摩擦力f,如图(4):(5)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半球体的支持力F2、物体A的弹力F3,如图(5):(6)物体受重力G、支持力F1、F2如图(6):点评:受力分析要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按受力分析的步骤去分析,分析完成后要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假设法等对各个力进行验证,已保证各个力的正确性对于物体A,在地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而B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受到重力、拉力的作用;分析时注意定滑轮不省力,即A对B的拉力等于B对A的拉力.解答:答:题目左图中,物体A 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的作用,物体B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如下图所示:题目右图中,物体A受到重力、支持力、B的压力、拉力、摩擦力的作用,因为AB一起匀速运动,AB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题目右图中,物体B受到支持力和重力作用,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难点:物体AB一起匀速运动时,B物体靠惯性运动,AB之间没有力的作用.(1)我们把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的所以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就是受力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的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相关联物体组成的系统.(2)受力分析时的顺序:一般是遵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画受力图时,一般把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②若某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分析物体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确定其方向;③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注意分析受到的力,而施加的力是不分析的.解答:解:(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下图:(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如下图:(3)物体位于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如下图:(4)物体沿竖直墙壁向上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向上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5)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下图:(6)物体沿着斜面向上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如下图:点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2)研究力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先研究重力,然后再研究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3)每分析一个力都要先找施力物体;(4)受力分析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施加的力;(5)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受力情况就是不同的;(6)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等.怎样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第一步,锁定目标:是看看被分析物体是什么,锁定它,只去考虑周围物体对它的影响。

也就是说,你脑子里先要明确认识到,你分析的是它的受力,要随时判断一下不要把别的物体的受力当成它的受力。

每分析完一个物体的所有受力后,再去分析下一个物体的受力,免得同时分析好几个物体的受力把你分析迷糊了。

第二步,列表:看看被分析物体周围有哪些物体。

可能的话,你最好把每个物体名称在草纸上列成一个横排。

每分析完一个周围物体对被分析物体的力,就在那个周围物体名称下标出对应的力和可能的方向。

不要自作聪明全靠脑子记,就算你很聪明,也可能记不住已经分析过什么。

手要勤快,多记多写,熟练之后才能全靠脑袋想。

第三步,考虑直接接触(也就是与外星人的第三类接触):首先研究与被分析物体直接接触的物体。

根据题目条件,如果被分析物体与周围某一个物体直接接触并在接触表面产生形变,则说明这个接触面处有个接触力。

例如:小车或木块受到下面的地面或者斜面的支持力。

例如:弹簧或绳子受到下挂重物体的拉力。

例如:弹簧或木箱受到推力,这也是个压力。

例如:斜面受到斜面上物体的压力。

要切记:如果被分析物体和周围某物体的直接接触面虽然接触了但没有形变(题目一般会明确这么说,个别情况是计算得知),那么将不会存在接触力!!先不要管接触力的方向,先在纸上记好有哪些物体提供哪些力即可,不要一口吃个胖子,要有步骤有次序有耐心。

第四步,分析摩擦力:摩擦力一定出现在接触面,而且一定与那个周围物体相对被分析物体的运动(或者运动趋势)的方向一致(一致不表示相同,但肯定不是相反),例如:被分析物体是小木块,则它下面的斜面相对小木块运动(或者运动趋势)的方向上可能会有一个摩擦力,只有当题目给出摩擦系数为0的时候,你才可以认为这个摩擦力不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