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好玩第2课时《看图找关系》教案
《看图找关系》教学简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第2课时。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析汽车速度变化、足球场内声音变化的过程。
2.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体会图表的直观性,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图表,读懂图表,并能从图表中获得相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学会用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周末淘气乘坐公交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
这张图是他乘坐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情况。
2.引出问题。
(1)观察上图,你知道了什么?先观察横轴和纵轴,发现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所以,这幅图表示的是汽车的行驶速度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
从横轴看时间,纵轴看速度。
比如图中点A就表示时间是0.5分时,汽车的速度是200米/分。
(2)描述汽车速度的变化。
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行驶了4分,速度在变化。
在第1分内,汽车行驶速度从0提高到400米/分。
从1分到3分,汽车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行驶。
3分以后,汽车速度从400米/分均匀地减速到0。
(3)说一说汽车从1分到3分行驶路程的大致变化情况。
从1分到3分,汽车都以400米每分的速度匀速行驶,所以这2分钟一共行驶了800米。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下图大致描述了某足球比赛场内声音的起伏情况。
观察上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充分交流。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1.观察上图回答问题:(1)从观众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观察横轴,19:00观众开始进场,21:45观众全部退场,这场足球赛一共经过了2时45分。
(2)比赛开始前半时,足球场内的音量是如何变化的?比赛开始前半时,足球场内的声音是逐渐变大的,从开始没有声音逐渐变成声音大。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好玩第3课时
数学好玩第三课时教课内容竞赛场次课时教课目标:1、知识技术目标认识“从简单的情况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培育学生解析、推理能力,阅读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找寻实质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领悟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发言中,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体育锻炼的教育。
教课要点: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找寻实质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领悟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教课难点:认识“从简单的情况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课过程:补评:(一)创建情境,引入课题从 4 人进行握手游戏开始(二)走进生活,研究新知1、课件出示:六(1)班10名同学进行乒乓球竞赛,假如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竞赛, 一共要竞赛多少场 ?师:这种问题我们以前就学习过,那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画图、列表。
)2、自学活动:(1)学生独立自学第 85 页,指名讲解第85 页的图。
(2)概括方法:直接画图或列表,数出结果。
师:我们还可以用“直接画图或列表,数出结果”的这种方法来解决。
师:用本来的策略——“直接画图或列表,数出结果”会产生什么问题?(太麻烦、简单数错,数漏。
)师:演示画图法,证明太麻烦、简单数错3、自学活:既然用本来的方法麻,并且简单数,那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就我集中智慧,在的下,找到可行的法。
从的情况开始,找出律,算出果。
4、律:生: 1+2+3+4+5+6+ 7+8+9=45():你是怎的?生:我是从列表程中律的,并律的程,件配合。
要点解析:什么+ 2、+ 3、+ 4 呢?学生充足地看理解,并充足学生出从列表中所的律。
引学生:每增添一名,都要分跟之前的行一比,因此增添的数是(人数- 1)要明- 1 是因自己不睦自己比。
概括全部的状况, n 个人比,律是:1+2+3+⋯⋯+( n-1)= 比次:他的明大家听懂了,以 5 人参加比例:每人都行 4 比,5 人行的 20 比中每人都重复了一次,因此可以得出怎的律?生: n×( n-1)÷ 2:我在列表中从的情况开始,找出律,算出果,那从画中也能个律?:可从的情况开始,我找出的律可行。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学好玩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学好玩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包括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
2. 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等。
3. 量的计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
4. 图形的认识:包括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
5. 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旋转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运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与变换。
2.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图形的变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数的认识、运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与变换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4. 练习巩固: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2. 目录: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与变换3. 正文:根据教学内容,分模块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与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针对数的认识、运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与变换等知识点,设计基础题。
2. 提高题:针对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提高题。
3. 拓展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晰,学生是否掌握。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3.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
4.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 公开课教案_0
联络方式教学目的:1.注重复习铺垫,为新知的学习扫除障碍。
2.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答案。
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前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一、导入新知。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教材86页例题提出的问题。
(1)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数一数,尝试找到答案。
2.从简单的情境开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课件出示) (1)①引导学生思考:图中的点和线段分别表示什么?②第1~3分,每分通知到的同学数分别是多少?用算式怎样表示?③组织学生能接着画出第4分、第5分时的示意图,并计算出通知到的同学人数吗?(2)组织学生观察示意图和算式,寻找规律。
(3)提出问题:你知道126名同学需要多长时间通知完吗?3.小结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题策略和画图找规律的好处。
1.(1)看课件,认真读题,理解例题中说的联络方式,可以在小组中演一演,加深理解。
(2)分组讨论,尝试用画图的方法把这种联络方式表示出来。
2.(1)①理解示意图,知道可以用点和线段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数一数示意图中的点,根据点的数量依次列出算式。
第1分:2 第2分:2+4=6 第3分:2+4+8=14 ③根据前面示意图的规律接着画,并计算出人数。
第4分:2+4+8+16=30 第5分:2+4+8+16+32=62 (2)结合示意图和算式总结出规律:每过1分,通知到的人数就会增加前一次通知人数的2倍。
几分后,接到通知的人数为从2的1次方连续加到2的n次方。
(3)利用总结出的规律进行计算,可列出算式:2+22+23+24+25+26=126,所以126名同学需要6分通知完。
3.与教师一起回顾从简单的情形开始解决问题的方法。
2.填一填。
(1)六(2)班有30名学生,因突降暴雪,学校停课,需要班主任及时通知每一位学生。
如果班主任先同时通知两位班长,两位班长再分别同时通知两个人,依此类推,每人再同时通知两个人,每同时通知两人共需1分,一共需要()分。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数学好玩》旨在让六年级学生巩固和拓展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和有趣的生活案例,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运用数的进制、数的估算、简便计算等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转换,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的进制、估算、简便计算等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熟练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转换;能够运用图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在于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灵活思维。
-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数的进制、估算、简便计算等知识。
2.教学过程: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古代计数方法的数学故事,如《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的进制的发展历程。
-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教师总结数的进制的重要性。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计算过程,加深对数的进制、估算、简便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过程:
-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如何快速估算总价”、“如何简便地计算一个数的平方”等。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展示解题过程。
最新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共五篇)
最新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最新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数学好玩课题:反弹高度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过实验收集数据,在用分数表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实验中的应用,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问题意识,积累猜想验、小组合作、比较分析、探究交流等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在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实验亚牛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测量、收集数据、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
分析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喜欢什么运动项目?玩过什么球?喜欢玩什么球?今天老师也带了两个球,你会玩吗?抽三名学生分别拍球,轮流把两种球都拍一拍,再说说拍两种球的感受二、方案设计,探索新知1、请大家先猜一猜如果从同一高度落下,哪种球会反弹的高一些?2、同学们的意见是否正确,不同的球反弹的高度又分别是多少呢?想知道这一点我们需要怎么办?3、怎样实验呢,实验前要先做哪些准备呢?4、出示教材的实验报告单,对比说一说有什么要进行补充的,为什么要添加这一项。
三、动手实践,探究新知1、结合报告单项目,小组讨论实验的步骤、分工等2、组织汇报,明确要求3、实验操作:全体学生分四人小组,每个小组的人员明确分工。
四、全课总结今天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课题:看图找关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能读懂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简介、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看懂图表中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数量关系,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花坛图。
问:你能量出花坛外沿的长度吗?2、出示大树图。
问:你有办法量出大树干一圈的长度吗?3、出示飞机图。
问:这个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呢?二、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索学习。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A、“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B、“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C、“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
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4)阅读课本P63,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解决新问题。
(1)教学例1: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第一个问题:已知 d = 20米求:C = ?根据 C =πd20×3.14=62.8(m)第二个问题:已知:小自行车d = 50cm先求小自行车C = ?50cm=0.5mc=πd=0.5×3.14=1.57(m)再求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62.8 ÷1.57=40(周)答:它的周长是62.8米。
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40周。
三、巩固练习。
1、P64“做一做”2、求下列各题的周长。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数学好玩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好玩北师大版一、教学背景简介本教学设计针对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设计,教材为北师大版《数学》。
根据该版教材中所属的知识点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本次教学活动内容。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数学游戏规则;2.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3.学生能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数学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达到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数学游戏和活动道具、准备奖品、打印讲义等;2.学生准备: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游戏和活动;五、教学过程1. 学前准备•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集体热身,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向学生简单介绍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内容和目的;•回忆上一次课的教学重点,以复习已学内容,为本次活动做好铺垫。
2. 游戏环节游戏环节是本次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涉及多种数学游戏和活动。
游戏环节的设计要注重游戏规则的简单性和趣味性,要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以下是本次教学活动的主要游戏环节:游戏一:数学叠罗汉•游戏规则:学生将由上一位同学堆起的数码桥拆下并重新堆放在一根新的木柱上,不能借助任何外力,并且在堆放的同时,学生需要计算每一次的数码桥高度。
•游戏目的:让学生在游戏中模拟实际操作,理解比较大小和计算总和的方法。
游戏二:小鸭子游泳•游戏规则:老师将在班里放置泡沫、木板或其他障碍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小鸭子从班况的起点游到终点,并且需要计算小鸭子游泳的总时间。
•游戏目的: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时间和距离的计算,并且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游戏三:闪闪发光•游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放置数学符号或者数字,让学生用不重复数字填空,保证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个宫格内的数字都不重复。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页数学欣赏。
教学目标:1.通过选择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
2.引导学生尝试绘制美丽的图案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培养审美意识;2.绘制美丽图案的方法。
教学准备: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课件1:生活中美丽图案的视频(课前拍摄我们身边的美丽图案)。
课件2:课本上美丽图案制作的动画演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播放视频或(图案图片)(包装盒上的图案、门上的图案、建筑物上的造型图案、商标图案、等)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想说什么?3.在你的周围你还见到了哪些有趣的图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欣赏和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欣赏美丽的图案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案(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图案)。
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
(汇报你发现的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4.多媒体动画演示图案形成的过程。
5.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绘制美丽的图案。
1.小组内讨论下面美丽图案是由哪个基本的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而来的?绘制的步骤应该是什么?2.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3.多媒体再次演示绘制的步骤,并阅读课本上绘制的方法;4.讨论绘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5.操作活动:开始绘制图案活动,播放轻松音乐,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1.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
3.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⑴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尝试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⑵小组展示汇报,全班交流
方法一:列表法(投影展示)
①课件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思考、找发现
②学生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③学生把表格填写完整
如果将这些球从高处抛下来,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它们都会反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球的反弹现象。(板书:反弹高度)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一)提出猜想
1.出示教材第80页主题图。
提问:篮球、乒乓球从高处落地后,都会反弹,落地的乒乓球会反弹多高?篮球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如果从同一高度,用同样的力度将乒乓球和篮球抛向同样的地面,这两种球的反弹高度一样吗?
(4)在半场休息时,足球场内的音量变化不大,一直比较安静。
(5)下半场一开场声音一下子变大,然后逐渐更大;到了10分钟时即(20:40)可能由于主场球队进了球,球迷们欢呼起来,声音变得非常大;慢慢地声音变小,到了30分钟时即21;00可能可能由于主场球队进了球,球迷们再次欢呼起来声音再次变得非常大;慢慢地声音变小,直到终场足球场内的音量保持在声音大的状态。
2.球的反弹高度与制造球的()、球内充进的()等因素有关。
(二)解答题:
1.一个篮球从3米高的地方自由下落,第一次反弹的高度是2米,第二次反弹高度大约是多少米?
2.一个乒乓球从120厘米的高度自由下落,每一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 ,它第二次弹起的高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四、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难?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主要讲述的是《反弹高度》这一章节。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篮球、足球等物体的反弹高度,让学生理解影响物体反弹高度的因素,并运用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影响物体反弹高度的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足球、测量尺、计时器等。
2. 学具:记录表、笔、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让他们分别用相同的力度投掷篮球和足球,并测量它们的反弹高度。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两个球的反弹高度不同?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球进行实验,记录不同力度、不同角度投掷球的反弹高度。
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册,并将数据记录在记录表上。
3. 数据分析: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反弹高度的例题,如:一个篮球从地面弹起,最高点的高度是2米,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是前一次的2倍,那么第10次弹起后,篮球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反弹高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反弹高度的影响因素:投掷力度、角度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篮球从地面弹起,最高点的高度是2米,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是前一次的2倍,那么第10次弹起后,篮球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2. 答案:第10次弹起后,篮球离地面的高度是1024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让学生了解了影响物体反弹高度的因素。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比赛场次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比赛场次。
教材第85~86页。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逐步列举、解决问题”的数学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育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能够运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的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一、创造意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学校即将举办乒乓球比赛,六(1)班10名同学参加比赛,每两名同学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
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呢?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比赛场次)学生:体育比赛中也包含着数学问题。
教师:是啊,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赛场次”的问题吧!二、探究体验,经历观察。
1.乒乓球比赛。
教师:同学们,六(1)班10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名同学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
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哪些信息值得思考呢?你们是怎样想的?学生:“每两名同学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意思就是如果甲、乙、丙三人参加比赛,那么,“甲和乙”、“甲和丙”、“乙和丙”之间都要进行比赛,也就是说不同的两人之间就会有一场比赛。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思考这个问题呢?学生:可以列表排一排,也可以画图数一数。
教师:那就先用画图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教师:同学们,你们找到答案了吗?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参加比赛的人比较多,画出的图很乱,不容易数清楚,很麻烦。
教师:是啊,参赛的人比较多,不管是画图还是列表都很麻烦。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学生: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教师:好啊。
我们把参赛人数变少点,把情形变的简单点,看一看有什么规律可循。
如果是2人参加比赛,要进行几场比赛?学生:2人参加只需要进行1场比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三章“数学好玩”中的第二节“看图找关系”。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学会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进行相应的解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 新课导入: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
3. 例题讲解:以图片为例,讲解如何找出数量关系,并进行解答。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填写在笔记本上。
5. 成果展示: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成果,并讲解他们的解题思路。
6.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图片数量关系例题图片解答过程练习题目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填写在笔记本上。
2. 选择两道类似的题目,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解答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图片,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并分享给同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引导学生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
因此,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概念,并学会如何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学好玩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学好玩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学游戏: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数学故事:通过数学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培养数学素养。
3. 数学实验:通过数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数学游戏道具、数学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草稿纸、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数学课堂。
2. 新课导入:讲解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数学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
4. 数学故事:讲述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培养数学素养。
5. 数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数学实验,体验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2. 主要内容: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实验3.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操作能力。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数学游戏: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完成数学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 数学日记:让学生记录下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同步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数学好玩》教学目标和《数学好玩》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数学好玩》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好玩》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好玩》学习状态。
答案:
-图像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7.题型七:不等式的解集
示例题:解下列不等式:
答案:
- 2x + 3 > 7
- 4x - 2 < 8
- 5x + 1 ≤ 10
8.题型八:指数运算
示例题:计算下列指数运算:
答案:
- 2^3 = 8
- 3^4 = 81
- 4^5 = 1024
9.题型九:比例问题
示例题:计算下列比例: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以及《数学好玩》同步练习册,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巩固。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图示、实际问题案例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如涉及实验,需准备实验器材,如测量工具、计算器等,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实验环境。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数学好玩》内容,强调《数学好玩》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数学好玩》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数学好玩》教案
数学好玩第1课时反弹高度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80~82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内容简析活动任务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自我评价教学目标1.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方法,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试验中的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
2.经历对试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
3.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与他人分工合作,增强合作意识。
4.在回顾、反思、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教学难点结合图表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为了体现综合与实践的基本过程,教师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开展试验研究,经历试验研究的全过程,明确活动流程。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游戏导入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带来许多球,体育课上大家都喜欢玩球,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数学的知识来玩球,大家有兴趣吗?〔出示三种球:篮球、足球、乒乓球(三种球的气都很充足)。
〕师:谁来拍一拍?(让两位学生分别拍三种球,感受各种球反弹情况的不同,并说一说拍这三种球的不同感觉。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这些球从高处落下后都会反弹。
各种不同的球反弹的情况相同吗?什么情况下反弹得高一些?什么情况下反弹得低一些?在正常情况下,球的反弹高度和下落高度的关系是怎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揭示课题:反弹高度。
【品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学生常见的拍球活动中引出这节课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很自然地激起学生的热情,诱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获得结论。
】生活实例导入:师:同学们,谁知道篮球比赛的规则?弹起来才算符合要求,那球是怎么弹起来的呢?【品析:生活实例导入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好玩六年级教案
数学好玩六年级教案教案标题:数学好玩六年级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六年级数学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2. 几何3. 数据与统计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数学游戏和活动的材料和道具3. 学生练习册和笔记本4. 计算器和尺子教学活动:活动一:数与代数1. 引入数学游戏: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组成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并进行比较。
2. 解释数字的位数和大小的概念,引导学生讨论数字的规律。
3.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数学游戏,用于巩固和拓展数与代数的知识。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游戏,并进行游戏比赛。
活动二:几何1. 使用幻灯片展示不同几何形状的图片,并让学生命名和描述这些形状的特征。
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几何形状的性质和关系。
3.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几何形状,设计一个海报,展示该形状的特征和应用场景。
活动三:数据与统计1. 展示一组数据的柱状图,并让学生分析图表中的信息。
2. 引导学生讨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收集数据,并制作柱状图进行展示。
活动四:综合应用1. 给学生分发一份综合应用练习册,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解答问题。
2. 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并进行讨论和互评。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设计的数学游戏、几何形状海报和数据柱状图,评估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检查学生在综合应用练习册中的答案,评估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数学俱乐部,拓展他们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2. 提供更多的数学游戏和练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
3. 组织数学实践活动,如参观数学展览、进行数学建模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数学好玩》(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圆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圆的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圆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圆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圆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圆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分组讨论圆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圆的性质和特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教学媒体和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计划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Βιβλιοθήκη 用PPT展示圆的性质和特征,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视频:播放与圆相关的视频,如圆的动画、圆的应用实例等,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
简短介绍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圆的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圆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圆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三、圆的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圆的特性和重要性。
展示一些关于圆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圆的魅力或特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题是"数学好玩"。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107页至第108页,其中涵盖了数字与图形的关系,以及图形的变换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理解图形的变换,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图形的变换。
而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电脑、投影仪、数学教材、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实践情景,例如让学生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和图形,并引导他们思考数字和图形之间的关系。
2. 讲解:接着,我会通过电脑和投影仪,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并进行讲解。
我会让学生们注意观察图形的变换,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运用数字和图形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3. 练习:在讲解完教材中的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练习。
我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
板书会包括数字与图形的关系,以及图形的变换等关键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数字与图形的关系:请找出教材中的例子,并解释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2. 图形的变换:请找出教材中的例子,并解释图形的变换。
答案:1. 数字与图形的关系: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教材中的例子来进行解释。
例如,教材中提到了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就是4乘以4,等于16平方厘米。
这个例子说明了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即图形的尺寸可以通过数字来表示。
2. 图形的变换:教材中提到了一些图形的变换,例如平移、旋转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请找出汽车在下列时间的速度填在表中。
时间/分
0
0.5
1
2
3
3.5
4
速度/(米/分)
3.说一说汽车从1分到3分行驶路程的大致变化情况。 学生互相补充交流信息并提出问题。
个别学生会认为:速度没有变化,路程也没有变化。实际是:这段路的速度是400米/分,所以路程在增加。
五、自我评价。
先请学生进行独立的自我评价,然后小组间互评,让学生客观地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向他人学习。
作业
设计
根据今天的活动写一篇数学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第二课时 看图找关系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际问题情境,经历分析汽车速度变化、足球场内声音变化的过程。
2. 能读懂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体会图表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简介、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看懂图表中的数量关系,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
结合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感受用数学图表来描述事件或行为的简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补充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自己学到了些什么?
课堂
小结
“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策略。
作业
设计
为我们班设计一种联络方式,并用图表示出来。如果仍然是每通知2人需要1分,计算需要多长时间可以通知完。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3. 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与他人分工合作,增强合作意识。
4. 在回顾、反思、交流中,进一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测量、收集数据、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分析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2.描述汽车速度的变化情况。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学生的交流:行驶时间、速度及变化情况。 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出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读懂图表。
(1)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共行驶了()分。
(2)在第1分内,汽车行驶速度从0提高到()米/分。
(3)从()分到()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增加;从()分到()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减少。
(1)把球从指定高度落下时,要将球的上沿(或下沿)与高度标记平齐;
(2)要细心观察球的反弹高度,并根据反弹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及时做上标记,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
(3)要及时将实验中的数据记录下来;
(4)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采用同一高度下落时,可以做多次。
4.出示教材的实验报告单,对比说一说有什么要进行补充的,为什么要添加这一项?
(4) 描述下半场足球场内音量变化的情况以及比赛的情形。
如:下半场前半时比较安静;半时后突然声音变得非常大,一定是客队险些进了球,观众虚惊一场;最后15分钟,双方拼抢积极,场内声音比较大。
(5)比赛结束时足球场内的音量变得如何?
课堂
小结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第三课时 比赛场次
【教学目标】
1. 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比赛中搭配问题,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中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1)“读题,你知道了什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以此类推,每人再同时通知两人”什么意思? 你能继续用图表示出来吗?通知到的同学书是怎样的? 请学生继续填表。
(2)借助4分,5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结合4分、5分的示意图写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结果:
4分:2+4+8+16=30 5分:2+4+8+16+32=62
每增加一名队员,该队员都要分别跟之前的队员进行一场比赛,所以增加的场数应该是(人数-1)还要说明-1是因为自己不和自己比。
概括所有的情况, n个人比赛,规律是:1+2+3+„„+(n-1)= 比赛场次
还有的学生会这样计算:n×(n-1)÷2 追问:为什么?
(以5人参加比赛为例:每人都进行4场比赛,5人进行的20场比赛中每人都重复了一次)
(二)出示足球场内声音的起伏情况变化图。
先指导学生整体上观察:随着时间的变化,声音是如何变化的?
(1) 从观众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一共经过了多少时间? 学生交流怎样从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观众从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从横轴(时间轴)上找到开始进场的时间是19:00,退场完毕时的时间是21:45,一共经过2时45分。即165分。
4.总结规律。 如,
(1) 列表格:
表格是如何建立的?表格中的“√”表示什么,为什么要把表格的一半去掉„„
追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不仅要根据比赛场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还要通过每增加一名同学增加几场比赛来说明规律的合理性。 (2) 画图:
两种方法都是用点来表示学生呢,用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名学生之间的一场比赛,通过数连线条数的方法来寻找比赛场数的规律。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呈现的方式略有不同。
师:我们在列表中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那从画图中也能发现这个规律吗?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问题和这个问题的道理是一样的?
生:握手、拥抱、查线段„„ 生交流。
师小结:我们刚才解决的问题,主要采取了什么策略? (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
活动二:联络方式。
1.出示情境。
【教学准备】
乒乓球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补充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从3人进行握手游戏到4人握手游戏开始。
二、走进生活,探究新知
活动一:乒乓球比赛。
1.课件出示:
六(1)班 10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师:这类问题我们以前就学习过,请你用学过的方法试一试。(画图、列表。) 学生独立尝试后交流。
(2) 比赛开始前半时,足球场内的音量是如何变化的?
引导学生从横轴(时间轴)和纵轴(音量轴)体会时间与音量之间的关系,用“安静”与“比较安静”细致描述音量的变化情况。
(3) 上半场什么时间足球场内的声音变得非常在?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问:
图中那些线段表示足球场内的声音非常大?上半场什么时间声音非常大?你是怎样找到这个时间的?这个时候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3)算式:1+2+3+4+5+6+7+8+9=45(场)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
教学时,引导发现:2名学生时,只有1条线;3名学生时,增加了2条线,1+2=3(条);4名学生时,增加了3条线,1+2+3=6(条);5名学生时,增加了4条线,1+2=3+4=10(条);从而发现规律,5名学生时,比赛场次从1加到4;6名学生时,比赛场次从1加到5;以此类推,10名学生时,比赛场次从1加到9;
师:同学们的意见是否正确,不同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弹的高度又分别是多少呢?想知道这一点我们需要怎么办?
怎样实验呢,实验前要先做哪些准备呢? 引导学生思考:先确定实验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启发学生从实验步骤、数据收集及小组合作分工等方面制定实验方案。
2. 小组讨论实验步骤是什么,每一步要做什么。
如:先确定下落的高度,将篮球和乒乓球自然落下,然后,观察它们落地后的反弹高度,做记号,最后量一量。
3. 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如何收集和记录?
交流后明确收集两种球下落前的高度和反弹后的高度,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收集这些数据,需要注意什么。
4. 小组内如何分工?
如:将小组成员分为:落球员、测量员、观察员、和记录员。
5. 全班交流设计方案,相互借鉴、提醒,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指导。
例如,明确实验中的注意点:
篮球和兵乓球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补充
一、谈话导入
你喜欢什么运动项目?玩过什么球?喜欢玩什么球? 今天老师也带了两个球,你会玩吗?
抽三名学生分别拍球,轮流把两种球都拍一拍,再说说拍两种球的感受
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1. 请大家先猜一猜如果从同一高度落下,哪种球会反弹的高一些? 各自反弹的高度是多少呢?
一、直接揭示课题:看图找关系
二、交流。
(一)汽车的行驶速度。 出示行驶速度变化图。 学生提问并交流:
1.观察上图,你知道了什么? 通过交流,明确观察图的步骤:
(1) 观察纵轴和横轴所表示的意义,从而了解图表示的是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纵轴和横轴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 图中点A表示什么意思。(时间为0.5分时,汽车的速度是200米/分。)
数学好玩 教学教案
主备人:米翻
课题
第一课时 反弹高度
【教学目标】
1. 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方法,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试验中的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
2. 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如果有126名同学,需要多长时间通知完?
引导学生发现:每增加1分,增加的人数是前一次通知人数的2倍,5分可以通知62人,所以了,6分时,可通知到的人数为:2+4+8+16+32+64=126(名)
n分通知到的同学数比前(n-1)分通知到的同学数的2倍还多2人,那么6分通知到: 62×2+2=12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