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面瘫病症本科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7 V ol.(9) No.17 -82-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An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facial paralysis林容枝(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00)中图分类号:R7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17)17-0082-02证型:IGA【摘要】目的:探究面瘫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的价值。

方法:选取面瘫患者80例,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分为两组,对照组面瘫患者接受西药治疗,实验组面瘫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对比两组面瘫患者的治疗结果。

结果:实验组疗效、治疗后的MHBN评分较对照组优(P<0.05)。

结论:面瘫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可较好改善面神经功能,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关键词】针灸;面瘫;西药【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acupuncture on facial paralysis. Methods: 8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in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puncture. Results: The efficacy and the MHBN sco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on facial paralysis can improve the facial nerve function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recovery.【Keywords】Acupuncture; Facial paralysis; Western medicine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17.042中医认为面瘫是因为患者的面部经络受病邪侵入,从而出现功能失调的情况[1]。

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临床治疗论文

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临床治疗论文

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法在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某医院2011年期间60例顽固性面瘫的患者,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针灸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穴位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针灸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针灸治疗法来对顽固性面瘫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的3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中,痊愈14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针灸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痊愈20例,显效8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96.7%。

结论:针灸治疗法在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在临床治疗中有极大的推广意义及作用。

关键词:顽固性面瘫;针灸;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26-01面瘫是指患者的面部神经的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或完全丧失,患者发病时的表现通常是面部表情不受控制,面瘫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群,与患者的年龄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侧面瘫是临床治疗中最常见到的面瘫症状[1]。

患者的整体形象会在某些程度上受到面瘫症状的影响,如果对面瘫没有足够的了解,在出现面瘫症状时没有积极治疗或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治疗方法,会使面瘫症状加重,变成顽固性面瘫。

很多面瘫患者还会出现耳朵后面疼痛,眼睛干涩、听力受损、味觉减退等并发症。

顽固性面瘫是指在发现面瘫症状后的30天治疗后患者面部的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仍然没能恢复,难以实现面部表情的协调。

顽固性面瘫的治疗难度相对来说较大,本文就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采用了针灸治疗法治疗,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某院2011年期间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经过检查,这些患者的发病症状都符合面瘫发病症状的诊断标准,患者都属于在接受常规治疗30天后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

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

毕业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症

毕业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症

针灸治疗面瘫病证摘要:目的探讨对辩证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矢键词:针灸面瘫月俞穴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它是- 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常常伴有口水自该侧躺下。

般症状疋口眼歪斜。

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扌口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人体的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络脉空虚,风邪夹寒或者法夹热、夹暑湿等邪乘虚入中面部阳明、少阳等脉络,致使营卫不和,气血闭阻,筋脉失养而致。

病因:弓I起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

常见病因为:①感染性病变,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引起;②耳源性疾病,③自身免疫反应;④肿瘤;⑤神经源性;⑥创伤性;⑦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⑧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⑨血管机能不全;⑩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冃、鼓气和蹶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

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外耳道疱疹等.灸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方法之一,《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可见,灸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疾病及预防疾病的方法。

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

尖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研究论文: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研究论文: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123193 临床医学论文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

方法:将笔者所在科20xx年4月-20xx年4月接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均接受针灸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护理满意率、护理前后Portmann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能更好地改善Portmann评分,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doi:10.14033/ki.cfmr.20xx年相关研究报告可以看出,采取针灸治疗本病可取得不错的效果[2]。

不过,针灸治疗后早期康复属于比较重要的环节,为了进一步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效果,笔者所在医院将接诊的60例患者实施了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对象60例,全部是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纳入时间为20xx年4月-20xx年4月。

入选对象,确诊符合文献[3]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愿意配合本研究,接受针灸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0~71岁,平均(49.9±12.5)岁;左侧17例、右侧13例。

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3~73岁,平均(51.3±12.6)岁;左侧14例、右侧16例。

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并做好饮食起居与口腔护理干预。

探讨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探讨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探讨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针灸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中医针灸治疗的形式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疗效面瘫(paralysis of facial nerve)又被称为面神经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以面部表情肌群出现了运动功能方面的障碍造成的,而在面瘫的种类中,周围性面瘫是一类较为常见的面瘫类型,由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特点,在临床上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面瘫症状,同时患者的面部神经也会出现受压的情况,给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1]。

本院在对周围性免疫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中医针灸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50例。

所有患者均根据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周围性面瘫患者。

其中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8.96±6.75)岁。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1. 2. 1 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西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在临床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强的松、维生素B1以及甲钴铵注射液实施治疗。

强的松的使用剂量为30 mg/次,1次/d,维生素B1的使用剂量为100 mg,甲钴铵注射液的剂量为0.5 μg。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论文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论文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并补阴还五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针灸并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并和西药组31例患者作对照。

结果:经10 d~2个月治疗后针灸并补阳还五汤加味组有效率94.6%,西药组为65.6%,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针灸并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

关键词:针灸疗法;补阳还五汤;面神经麻痹【中图分类号】r74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0-00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亦称“口眼呙斜”,或“口僻”,是由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周围性面瘫的早期治疗则是关键,治疗正确,则阻止病变发展,使病及早治愈,如果早期治疗不当,则拖延病程甚至使面瘫痊愈困难。

笔者近几年来,运用针灸并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与对照组31例用西药治疗比较,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2例,均为门诊患者,治疗组31例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15岁~81岁,平均年龄32岁;右侧面瘫11例,左侧面瘫20例;病程1 d~30 d 23例,1个月~1 a 6例,>1 a 2例。

对照组31例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13岁~78岁,平均年龄31岁;右侧面瘫13例,左侧面瘫18例;病程1 a~30 a 22例,1个月~1 a 7例,>1 a 2例。

2 治疗方法治疗组:针灸并补阳还五汤加味,在取穴方面,大多选用攒竹、瞳子醪、迎香、人中、承浆、地仓、颊车、翳风、合谷、外关、阳陵泉等,欲想取得满意效果,必须注意,治疗时机至关重要:针灸要及时,而且愈早疗效愈好,后遗症愈少;反之则差,后遗症多;穴位加减必须恰当:外关、阳陵泉两穴在耳后有自觉痛或压痛时,针之效更佳,否则,此二穴可以不取。

当口干、舌部感觉异常或麻木时,应针刺金津、玉液、廉泉。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研究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研究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面瘫患者时使用针灸治疗的效果。

方法:面瘫患者共45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针灸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面瘫简易评分表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X2=16.513,P=0.000;观察组患者的面瘫简易评分表得分为(16.2±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6±2.4)分,T=10.085,P=0.000。

结论:在面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针灸治疗能够使其面部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优化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面瘫;针灸治疗;临床效果面瘫指的是由非特异性炎症引发的面神经瘫痪[1]。

有研究报道称,该疾病在所有年龄段均可能发病,只有极少部分会双侧同时面瘫,大部分只会出现一侧病变[2]。

在面瘫的临床干预中,西医治疗的疗效并不显著,而中医治疗能够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在本次研究中,给予面瘫患者针灸治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面瘫患者共45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其中,对照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在18岁-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7±5.5)岁。

观察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在18岁-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6±5.5)岁。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口服维生素C、强的松、地巴唑等药物,并肌肉注射肌酐针剂,每日1次。

观察组使用针灸治疗,取穴手足阳明经、手足少阳经、地仓穴、阳白穴、下关穴、颊车穴、四白穴、合谷穴、丝竹空穴等。

若患者的鼻唇沟消失或者变浅,那么加刺迎香穴;如果患者的人中沟歪斜,那么加刺水沟穴;如果患者额纹消失,那么加刺攒竹穴;如果患者伴随耳后疼痛,那么加刺翳风穴。

针灸治疗面瘫论文针灸治疗论文:陈全新教授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经验简介

针灸治疗面瘫论文针灸治疗论文:陈全新教授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经验简介

针灸治疗面瘫论文针灸治疗论文:陈全新教授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经验简介[关键词]面瘫;贝尔氏麻痹;中医病因和病机;针灸疗法;名医经验;陈全新陈全新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兼任中国针灸学会荣誉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名誉会长。

陈老从事针灸临床已逾50载,独创“飞针”疗法,享誉国内外,曾多次应邀赴国外讲学,被誉为“东方神针”。

笔者有幸与陈老共事多年,为其高超医术叹服不已,耳濡目染,受益良多。

特将陈老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1病因病机贝尔氏面瘫(Bell’s Paralysis)是一种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

陈老认为,该病属于中医学面瘫或口眼歪斜范畴,其病机为平素正气不足,气血两虚,卫表不固,而为风邪侵袭,导致经络气血运行失调而成病。

发病初期多为风寒邪乘虚侵袭,邪气滞留经络,导致经络闭阻,气血失运,面部少阳脉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为此病,如能及时治疗,可完全康复。

若邪气深重,或日久失治,外邪留滞经络郁而化热,或久病成瘀,闭阻经络,化为热毒瘀滞之证,则疗效较差,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内服中药等疗法以增强疗效。

2辨证论治陈老对贝尔氏面瘫的辨治,一般分为风寒犯络证和热毒瘀滞证2型。

针灸对不同病因引起的面神经瘫痪,其疗效差异甚大。

总的来说,属风或寒邪犯络所致的面瘫,疗效较好。

属热毒或血瘀阻滞经络所致的面瘫,则应结合其他疗法,并对原发病进行病因治疗,才能奏效。

在治疗面瘫重症中,陈老不拘泥于单纯的针法,主张“汤药治其内,针灸攻其外”。

在治疗属热毒伤络所致的贝尔氏面瘫重症时,结合使用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类中药内服,如板蓝根、鱼腥草、黄芩、连翘、赤芍、丹参、钩藤、僵蚕等,往往取得满意的疗效。

2.1风寒犯络多为贝尔氏面瘫急性期患者,常呈突然发病,多无全身症状。

症见:患侧额纹消失,不能做皱眉运动,眼脸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不能作吹哨运动,食物滞留颊内,饮水流液,舌淡、苔薄白,脉浮或细数。

近3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研究综述

近3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研究综述

近3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研究摘要: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是治疗本病的方法之一,在临床中已被广泛推广及应用,并得到了国内外医者的认同,但因其各人的操作方法不同,并在临床中存在许多其他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因此,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仍存在着许多争议。

为了解现状,为临床针灸医师治疗本病提供常规的治疗方法,特将近 3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及查阅,并进行综合分析介绍。

关键词:针灸; 周围性面瘫; 综述Abstract:Abstract:Facial paralysis is a clinical common disease and acupuncture which is one of the treatment for this disease in clinical practice has been widely promoted and applied,and it gains the recogni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doctors , but because of different operations by different people,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its effi-cacy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disputes on the issue in some treatment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this disease is to provide regular treatment ,especially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retrieval, assessment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during recent three years.Keywords: Acupuncture;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Review周围性面瘫又称Bell麻痹,为一常见的临床病症,因面神经核或面神经病损所致。

针灸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针灸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针灸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

方法:共选取在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电脑分组法进行分组,一组设为对比组(44例,给予常规性取穴法治疗),另一组为研究组(44例,给予中医针灸法治疗),对比两种方法治疗后各组的治疗疗效。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面部神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两组对比区别有统计价值(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2%,显著高于对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1.81%,两组对比区别有统计价值(P<0.05)。

结论:中医针灸用于治疗面瘫疾病中,能缓解面瘫情况,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面瘫;西医;中医针灸;安全性面瘫即指面神经麻痹,根据疾病情况可划分为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

面瘫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不会存在很大的威胁,但若不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更会使患者的心理状态遭受严重打击。

既往治疗面瘫的方式主要为西医配合治疗,但相关临床实践表明,该方式治疗面瘫取得的疗效并不显著,因而临床逐渐采取中医方式来治疗面瘫。

本文主要分析中医针灸在治疗面瘫中的治疗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面瘫提供有效的治疗数据,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在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电脑分组法分为对比组(44例)及研究组(44例)。

对比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30.20±2.31)岁;病程8-39d,平均病程(20.36±5.55)d。

研究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30.11±2.22)岁;病程7-37d,平均病程(20.12±5.29)d。

两组患者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发现并无区别,可进一步对比研究。

1.2方法对比组:患者入院之后,采取平补平泻取穴法治疗患者,穴位主要取合谷穴、下关穴及地仓穴治疗。

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论文(共3篇)

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论文(共3篇)

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治疗周围性面瘫后的中医护理措施周围性面瘫多由脉络空虚,感受风寒或者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抑或其他七情外伤等因素引起,在面神经损伤中比较常见。

主要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等。

诱因多为吹风以及受凉。

面瘫的发病进展神速,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作者在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采用中医护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般资料收集本院2012~2013年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

男40例,女4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岁,病程2~30d。

为了探索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的效果,选择男女各20例组成观察组,随机选了同期男女各20例为对照组。

两组性别、组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8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或者眼睑闭合不全,临床诊断均为周围性面瘫。

方法8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清淡饮食,食物容易消化,忌油腻,戒烟酒。

常规中医护理为:心理疏通辅导护理,稳定患者恐惧及不安等消极情绪。

盯嘱患者做好面部保暖防风工作,忌冷水刺激,常规休息饮食护理,禁忌辛辣生冷及粗糙难以消化的食物,予清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

建议患者咀嚼口香糖锻炼面部肌群,大概3~5次/d,保持20min/次左右。

灸法为在体表一些穴位上用艾绒温熨,每个穴位5min 左右,以患者感觉正常,局部皮肤轻微红晕为度。

艾绒中加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功效的麝香、冰片、没药、当归、雄黄等。

选择患部的鱼腰、迎香、颊车、地仓、阳白、四白等穴为主,温熨程度为皮肤微红。

翳风以及风池用雀啄法灸潮红为度,最佳情况为耳后的热传导至面部。

灸法以4d为1个疗程气。

注意事项施灸者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艾条移位或者掉落情况,对于小儿以及老年人保持艾条距离稍远。

浅谈中医针灸治疗面瘫

浅谈中医针灸治疗面瘫

浅谈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目的通过在临床上研究中医治疗面瘫,浅析对其治疗的疗效。

方法通过临床症状,分析临床案例,对其中已经确诊为急性面神经炎的55例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结合理论对其进行针灸治疗。

结果大部分人能彻底恢复到正常人。

结论对于目前医学方面来说,中医针灸是治疗面瘫的最有效的方法。

标签:中医针灸;面瘫面瘫根据神经受损部位的不同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其中周围性面瘫表现为:不能完全闭合眼睑,也无法完成皱眉、鼓腮漏气等动作,还有舌头味觉衰减、听力受影响以及唾液分泌受阻碍等特点。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文就54例患者中的28例男患者,26例女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其中风寒症占据19例,占63.3%,其中有5例风热症,6例寒热并见症。

(2)临床表现:大部分的病人在发病前都有吹风、受凉的经历,经常都是突然之间出现口眼歪斜症状,面颊动作不灵活、发现面部歪向一侧的明显的面瘫症状。

常伴有患病侧无法完成闭目、皱额、蹙眉、鼓气和撅嘴等日常动作,半边脸肌肉呈现僵硬,脸颊双侧在大笑或者神情激动时无法平衡的扭曲。

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的表现为鼻唇沟平坦,抬眉时前额皱纹消失、口角下垂、眼脸闭合不全、眼裂扩大,露齿时口角向正常的一侧歪斜,而且还伴有迎风流泪等毛病。

无法做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口唇不能闭合,说话时漏气,还影响说话发音,甚至伴有轻微的耳后及耳下疼痛感,出现耳鸣等症状。

2.病情分析(1)54例患者中,19例寒症,占63.3%。

5例风热症,6例寒热并发症。

(2)辨症分型。

面瘫发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经络空虚,风热或风寒之邪乘虚侵袭神经,经气因为受到阳明少阳经络的阻碍,经筋活动运行受阻,筋肉活动不便。

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病症:①风热型:这种症状的发病夏季频率较高,因为夏天人们吹风扇空调等容易遭受风邪侵害,导致经脉出现痹阻,气血不畅,心中产生郁结不能及时化解,筋骨活动量少,长期处于高度精神重压下而最终导致面瘫。

探讨针灸对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探讨针灸对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探讨针灸对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接收治疗的63例面瘫患者作,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32例观察组和31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治疗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面瘫针刺灸法疗效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facial paralysis. Methods:the research object i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2 to September 2013,63 cases of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using the random double blind metho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32 cases and 3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the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fficiency.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Key words]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facial paralysis面瘫也被称为“歪歪嘴”、“歪嘴巴”,主要特征为面部表情呈现肌群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口眼歪斜,不能完成闭眼、抬眉、鼓腮等动作。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文献研究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文献研究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文献研究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面部肌肉瘫痪、口眼歪斜、不能皱眉、鼓腮等症状。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

尽管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不断增加,但其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评价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现状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在过去的研究中,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主要方法包括电针、温针、穴位注射等。

研究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不同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随访6个月至1年,复发率较低。

然而,也有研究认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安慰剂无差异,甚至可能引起不良事件。

因此,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仍需进一步探讨。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

患者被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针灸组接受电针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4周;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期间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经过4周的治疗,针灸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口眼歪斜、不能皱眉等症状均有显著好转。

对照组患者无明显改善。

随访6个月至1年,针灸组复发率较低,仅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7%。

在安全性方面,针灸组有2例出现轻度皮肤过敏反应,对照组无不良反应报告。

本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优点包括非药物治疗、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患者对针灸治疗存在恐惧心理,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同时,针灸治疗的疗效可能受操作者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

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的最佳方案和技术参数,以增加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和普及性。

本研究未对针灸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未来研究可以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生理学指标的影响,如面部肌肉电活动、神经传导速度等,以更全面地了解针灸治疗的效果和作用机制。

针灸面瘫心得体会范文

针灸面瘫心得体会范文

针灸面瘫心得体会范文英文回答:Acupuncture for facial paralysis has been a life-changing experience for me. I had been suffering from facial paralysis for several months, and traditional medical treatments did not seem to be helping. That's when I decided to try acupuncture as a last resort.The first thing that struck me about acupuncture was the calming atmosphere of the treatment room. Soft music played in the background, and the dim lighting created a sense of relaxation. The acupuncturist was friendly and took the time to explain the procedure to me, which helped alleviate any anxiety I had.During the acupuncture session, the acupuncturist inserted thin needles into specific points on my face and body. I was initially nervous about the needles, but to my surprise, they were virtually painless. In fact, I foundthe sensation quite soothing. The acupuncturist also used a technique called moxibustion, where a small amount of dried herb was burned near the needles to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After the first few sessions, I started to notice some improvements. My facial muscles began to regain their strength, and the numbness in my face started to fade. I was able to smile more naturally and even blink my eye properly. It was truly a remarkable transformation.As I continued with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s, the results became even more significant. My facial paralysis gradually disappeared, and I regained full control of my facial muscles. I no longer felt self-conscious about my appearance and could interact with others without any hesitation.One of the things I appreciated most about acupuncture was its holistic approach to healing. It not only addressed the physical symptoms but also took into account my emotional well-being. The acupuncturist would often askabout my stress levels and offer advice on relaxation techniques and lifestyle changes. This personalized approach made me feel cared for and supported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In addition to the physical benefits, acupuncture also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my overall well-being. The sessions provided a much-needed break from my hectic schedule and allowed me to focus on self-care. I would leave each session feeling rejuvenated and with a renewed sense of energy.中文回答:针灸治疗面瘫对我来说是一次改变生活的经历。

针灸推拿论文范文

针灸推拿论文范文

针刺、闪罐治疗面瘫30例疗效观察作者:×××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专业××班指导教师:×××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院××科提要:目的:通过针刺与闪罐的治疗,观察面瘫的恢复。

方法:经颅脑CT检查无脑梗塞,脑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确诊为急性面神经炎(周围型)患者30例,采用中医针灸理论辩证施治,分别进行针刺,闪罐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6例,占总数的86.7%,显效3例,占10%,好转1例,占3.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闪罐是治疗面瘫的良好途径.关键词:面瘫(中医);针刺;闪罐;综合疗法;疗效观察.面神经炎是指颈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产生周围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又称BELL麻痹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属”面瘫”,又称“口眼歪斜”或“口僻”.面神经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相当部分患者在局部风吹或着凉后发病,因而认为可能由此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有些患者在急性鼻咽部感染后起病.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是由于经脉空虚,风寒热邪乘虚侵袭,经络气血阻滞,导致筋脉失养,弛缓不收而发病.对于面瘫的治疗,中医针灸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特色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4年9月至12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实习期间,积极配合临床指导老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与实践相结合,在对30例面瘫患者的治疗上,以针刺闪罐为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30例患者均来自宝鸡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住院部,均属周围性面瘫,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13/12岁,最大75岁,其中20~50岁患者13例,占总数的43.3%,病程最短者10小时,最长者18天;其中风寒证19例,占63.3%,风热证5例,寒热并见证6例;其中部分患者在其他地方诊治无效而来本院.本组均属单例发病,排除中枢性面瘫,格林—巴利综合征,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1.2诊断标准.本组病例为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7天内达高峰,1周内就诊患者占大多数,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完全或不完全瘫痪,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口唇向健侧偏斜,不能皱额、蹙眉、闭气、鼓腮、示齿,可有耳后乳突区压痛,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丧失,听觉过敏等.2. 病情分析2.130例患者中,属风寒袭络型者19例,占63.3%;风热袭络者5例,占16.7%;寒热并见者6例,占20%。

论文面神经麻痹 (1)

论文面神经麻痹 (1)

论文题目:有关面神经麻痹的探讨姓名:医院:有关面神经麻痹的探讨摘要: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

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西医治疗方法有伽马刀治疗。

在治疗上一般建议采用中医三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

面神经麻痹的分型有:中枢型、周围型。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病因、类型、病例、治疗引言【病例1】患者男性,60岁。

因生气后突然双眼闭合不全,伴头晕、言语欠流利,无头痛及二便障碍。

查体:内科系统未见异常。

双侧周围性面瘫,四肢腱反射活跃,左指鼻试验欠准,右巴彬斯基征阳性。

血、尿常规、肝功、血糖、血沉均正常,心电图示,多发性房性期前收缩、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头部CT扫描:未见异常。

头部磁共振(MRI)检查:T1 加权象见双侧桥脑基底部有低信号,T2加权象则呈高信号,诊断为双侧桥脑梗塞。

经用神经细胞活化剂、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凝聚等药物治疗1个月,症状体征好转出院。

【病例2】患者男性,8岁。

家人发现,双眼发呆,左右转动不动,次日发现口角左斜并流口水。

第三天进食发呛,行走不稳呈蹒跚状,易跌倒,第五天检查发现双眼水平性和垂直性眼球震颤,双眼外展力弱,右侧面肌、斜方肌无力,双侧软腭提举力弱,吞咽发呛,构音困难,发音不清,伸舌偏右,无肌萎缩。

双下肢腱反射活跃,双巴彬斯基氏征阳性,四肢主动运动困难,右侧为著,无感觉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二个月后症状逐渐加重,双侧面瘫和四肢瘫更明显。

无明显颅内压增高体征。

头颅正侧位及颅底平片无异常。

脑脊液正常,三月后死亡。

本例后经尸检,病理诊断脑干髓内多形型胶质细胞瘤,病变以桥脑为主,累及两侧,延脑上部受累,并波及小脑上蚓部。

正文一、面神经麻痹概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

针灸治疗128例面神经性瘫痪临床效果论文

针灸治疗128例面神经性瘫痪临床效果论文

针灸治疗128例面神经性瘫痪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法治疗面神经性瘫痪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面神经性瘫痪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面瘫患者128例,根据患者发病时间长短分为早期组36例、中期组49例、晚期组43例。

三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早期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11%;中期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2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5.51%;晚期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8.14%。

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针灸治疗面神经性瘫痪各期均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早期治疗效果优于中期,中期治疗效果优于晚期。

及早采用针灸治疗对面神经性瘫痪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关键词】针灸面神经性瘫痪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06-02面神经性瘫痪,亦称贝尔麻痹(bell palsy)。

病因较复杂,常由于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所致。

中医学理论将其归纳为“风㖞”、“㖞僻”及“吊线风”等。

我院对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面神经性瘫痪各期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面瘫患者128例,根据患者发病时间长短进行分组。

发病1~7天为早期,发病8~20天为中期,发病21~90天为晚期。

早期组患者共3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6.3±12.6)岁;中期组患者共49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1.5±20.3)岁;晚期组患者共4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

浅谈中医针灸治疗面瘫

浅谈中医针灸治疗面瘫

浅谈中医针灸治疗面瘫摘要:目的:对面瘫患者恢复过程中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164例面瘫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式。

对两组在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面瘫患者的治疗与恢复过程中,采用中医针灸的方式能有效的回复患者的面部动作评分,加快患者面部恢复过程,值得在临床上展开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面瘫;临床疗效面瘫,即指面部的表情肌肉群功能由于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而引发的疾病,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

其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患者的面部动作难于进行。

当前西医中的主要治疗方法为通过对血管进行扩张、营养神经以及进行抗病毒与激素治疗,但西医对面瘫的治疗难于彻底的改善患者的具体症状,且其不良反应较大[1],据此,本研究对采用中医针灸进行面瘫治疗的方法进行了观察分析,并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64例面瘫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

此16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94例,女性患者70例;平均年龄(34.7±4.2)岁;平均病程时间(4~41)d;中枢性面瘫患者6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100例。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距不显著,有可比性(P>0.05),且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明确诊断。

1.2方法1.2.1 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往往在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面瘫病证
摘要:目的探讨对辩证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
关键词:针灸 面瘫 腧穴
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俗称“面瘫”,“歪嘴
巴 ”、
吊线风 ”),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 人体的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络脉空虚,风邪夹寒或者 法夹热、夹暑湿等 邪乘虚入中面部阳明、少阳等脉络,致使营卫不和,气血闭阻,筋脉失养 而致。

病因:引起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
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

常见病因为:①感染性病变,感染性病变多 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引起; ②耳源性疾病,③自身免疫反应;④肿瘤;⑤神经源性;⑥创伤性;⑦中 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⑧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 ⑨血管机能不全;⑩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
作不灵、嘴巴歪斜。

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 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 等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它是一 种常见病、 多发病, 它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
常常伴有口水自该侧躺下。

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
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

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 味觉障碍,外耳道疱疹等.
灸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方法之一,《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可见,灸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疾病及预防疾病的方法。

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

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 这说明艾叶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艾叶的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渗透到体内起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醒脑安神,通经活络。

在面部施灸需慎重,需避免对颜面五官的损伤,避免遗留对美容方便的不利因素,易于被患者接受,所以学生选取艾条温和灸法进行临床观察。

古人曰: “头为诸阳之会”、“面为阳明之乡”而“阳明为多气之腑”。

因此,在正常状态下,颜面部气血丰盛,但因肌肉浅薄,实非灸法所宜。

但当一侧面部处于患面瘫的状态时,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经云:邪之所凑,其气比虚. ”本病绝大多数是为脉络空虚,风之邪乘虚侵袭,以致于头面部一侧的阳明、少阳经脉气血阻滞,继则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生。

所以在其临床多表现有患者侧面部的板滞、麻木和阴冷的感觉,具有喜温热刺激和揉按的特征。

根据“寒者温之” ,治疗当温通经脉,祛风散寒,通调面部气血为大法。

因为灸法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除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功效,对于面瘫患者施以艾灸治疗能够旺盛经络
气机,鼓舞气血来复,达到除病邪促进面部受阻之经络功能恢复正常的目的,故灸法善治风寒型面瘫症。

针灸治疗室中医基础治疗。

主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配穴:局部取穴还可以加阳白、太阳、翳风;风邪侵袭加风门,风驰;肝风内动加肝俞、行间;肝气郁结加太冲;气血双亏足三里、脾俞、胃俞。

地仓向颊车方向刺透0.8~1.2 寸,合谷针刺对侧穴位。

症配穴:人
中沟歪斜配水沟:颏唇沟平坦者加上迎香;颏唇沟歪斜者加承浆;味觉消失、舌麻者加廉泉;迎风流泪、目赤者配睛明;素体赢弱者配配足三里、曲池。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皮肤选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取0.03*50mm毫针用指切法进针,针刺各穴,德气后,每10 分钟用补平平泻手法行针1 次,留针30 分钟。

针刺的同时将艾条点燃,以灸架支撑,灸下关、翳风,距离穴位2~3cm,以局部红晕为度。

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

风邪侵袭面部,风中面部经络,气血阻滞,面部筋脉失养,纵缓不收所致,取阳白、太阳、地仓、颊车疏通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润筋肉;翳风疏散风寒之邪;“面口合谷收”,取合谷为远部取穴之一;风邪侵袭加风门,风池以疏散风邪;肝风内动加肝俞、行间清泄肝阳;肝气郁结加太冲疏肝理气;气血双亏加足三里、脾俞、胃俞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面瘫患者是由于风寒之邪入侵面部经络,导致面肌瘫痪的病证。


大多数为一侧性,极少数为双侧性,发病以20~40 岁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面部两侧的发病率大致相同,无明显的季节性,复发者极为少见。

针灸
治疗本病,效果良好,多于一个月左右即明确恢复,初期勿急于求成。

以针灸治疗为主,可以配合热敷、理疗及按摩,注意患侧眼睛。

平时注意起居,头面谨避风寒。

伴有肢体或其他症状,或症情日久反剧者,需详审病因。

本病多由经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迟缓,不收而致。

治疗要趁早,是治愈面瘫治愈率的关键,面瘫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而针灸治疗面瘫取穴少而精,患者痛苦小,简便易行,为治疗此病的首选方法。

面瘫的辩证,主要是通过兼证来治疗。

本病以患侧面颊平坦、皱纹
消失、目张不合、露睛流泪、引口移颊。

风寒证:发病初期,面部有受凉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证:见于发病初期,多继发感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气血不足: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的患者,肢体困倦无力,面色淡白,头晕等症。

治疗本病以疏风通络,活血牵正为主,兼疏风散邪,清热解毒,养血润燥。

面瘫邪人中面部,经络所致。

关键在于辨别是否兼夹有寒、热或痰之邪。

风邪外袭:突发口眼歪斜,伴见恶寒或发热,流清涕,苔薄白,脉浮,多有面部受凉史。

风邪侵袭经络,风邪善行数变,故起病突然,寒为阴邪,其气凝闭,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流清涕;苔藓白,浮脉为风寒袭表之象;肝风内动:以口眼突然斜,眩晕欲倒,头重脚轻为证候特征。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由于肝怒气逆,肝阳化风,上窜面部,损伤阳明脉络,牵动缺盆与面颊面歪斜。

虽然此证与外风侵袭导致的口眼歪斜症状有相同之处,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外风,一个是内风。

由于外风引起的,兼见表证,如恶寒发热,身痛,脉浮等症;而内风多肝风内动的前兆,如
眩晕、耳鸣或肢体麻木等。

二者不难鉴别;肝气郁结:以口眼歪斜常随精
神刺激而出现为特征。

常见于多愁善感的女性,与他人发生口角是非,或独自思虐不遂,或耳闻目睹不快之事,致肝气怫郁,阳明脉络不和所致。

除口眼歪斜外常伴有情志的改变,如善太息叹气,悲伤欲哭,口眼歪斜因精神刺激而发作或加重;风痰阻络:口眼歪斜,面部麻木作胀,部沉重,身困乏力,胸脘满闷,苔白腻,脉弦滑。

风痰相结为病易流窜经髓,经络受阻则见面部麻木做胀,痰浊中阻则头部沉重,身困乏力,胸脘满闷。

气血双亏:面瘫日久,面肌僵硬,时有抽搐,舌质淡,脉细弱。

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经络,则见抽搐,面肌僵硬。

舌淡,脉细弱均为气血不足之象。

针灸疗法优先于单纯针刺疗法,能明显改善面瘫症状,提高面神经
功能,有效率,治愈率和痊显率,并能缩短疗程,具有疗效好,治疗短的优势。

另外,采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对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此外这种疗法经济、简便,患者易于接受,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1】陈灏珠,姚景莉. 实用内科学(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版69
【3】刘锦. 浅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取穴和治疗时机[J].针灸临床杂志,2006,(10):
【4】吴美倩. 分期针刺治疗面瘫38 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6,(07): 【5】祝恩智,杨忠影. 分期针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40例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