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言学家王力简介

合集下载

语言学大师王力

语言学大师王力

语言学大师王力桂籍学者中,著述最丰者,当数博白人王力教授。

高深的学问,丰赡的著述,使这位从桂东南大地走出去的学者赢得了世界声誉。

五大洲许多国家的大学汉语专业都把他的《古代汉语》作为基础教材,美国把他的《汉语诗律学》列为研究生必读书,俄罗斯把他的《汉语语法纲要》定为必修教材,台湾的大学汉语教材,也大都以他的著作为蓝本。

王力先生历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业已遍及全世界。

1980年8月10日,北京学术界召开庆祝王力先生80寿辰暨从事学术活动50周年座谈会,美国、日本等国也同时举行类似活动。

尽管誉满天下,著作等身,王力教授仍作诗自勉,“漫道古稀加十岁,还将剩勇写千篇”,令普天下的学人钦敬有加,仰慕不已。

王力先生自小家境贫寒,求学之道,历尽波折。

异乎寻常的努力加上命运的眷顾,使他一次次渡过难关,向着既定的彼岸驶去。

十四岁王力高小毕业便失学,在父亲开的杂货店里当了小伙计。

后杂货店破产,十七岁的王力便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

十八岁时被乡人发现“知识广博”,聘为私塾老师,教着十几个李姓孩童,每月轮流到一户人家去吃饭。

一日在一户人家饭毕,发现一间空房里堆放着14箱书籍,一看,经史子集,一应俱全。

主人爱才,答应借出。

王力运回家里,一读为快。

这可以解释为王力命运中第一次腾飞的根基。

1924年夏,24岁的王力不甘老死林泉,在师友的资助下,终于离开故土,到了十里洋场大上海。

由于没有系统学过中学课程,加上英语底子差,不能投考正规大学,只好就读于上海南方大学国学专修科。

半年之后,英语考了100分,名列全班第一。

两年后,清华国学院在全国招收32名研究生。

考题只有一条,要考生列出“四个一百”,即一百个古人名并注明朝代与主要著作;一百个古地名并标明与之相对应的今地名;一百部著作并列出作者名字;一百句诗词并标明出处与作者。

这实际上是考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

题目看似简单,实则极不容易。

许多考生尚未列到五十就已黔驴技穷,望题兴叹。

看来,当年那十四箱书帮了王力的大忙。

国学大师王力

国学大师王力

国学大师王力王力,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接下来是带大家一起走近的国学大师王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国学大师王力简介王力先生(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

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

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

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国学大师王力故事一九零零年八月十日生于广西博白县,早年贫寒辍学,在家自学。

一九二四年到上海,先后入南方大学、国民大学学习,一九二六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一九二七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一九三二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并曾担任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语言学系主任。

一九五四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

在五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王力撰写了上千万字的学术论著,其中专著四十多部,论文二百多篇。

描写王力先生的文章

描写王力先生的文章

描写王力先生的文章
王力(1900年-1992年),字元之,号雪堂,江苏省泰兴县人,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以下是一篇描写王力先生的文章:
王力先生,一位睿智的老学者,年逾九旬,仍然精神矍铄,满腔热忱地从事语言学、文学研究,并潜心探讨教育问题。

他的教育理念,主张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发掘自己的潜能,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他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和启发为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

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王力先生提出了“韵律语音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汉语的音韵和语音规律。

他认为,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最基本工具,深刻地洞察到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系。

在文学研究方面,王力先生对古代文学、现代文学都有深刻的研究和理解。

他以独到的眼光和深厚的学养,阐释了很多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他的《中国文学史》和《汉语史》等著作,不仅成为了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文学品味和审美观念。

王力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大家,他的思想、学识、人格都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他的一生,为语言学、文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语言学家王力简介

语言学家王力简介

语言学家王力简介
王力,1922年生于湖南衡阳,原名王毓,1936年改名为王力,同年考入西安大学中
文系。

抗战爆发后,西安大学迁往西宁,王力被北京大学录取,1944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回校担任教育实验班教师、哲学系主任和教授,历时十多年。

1951年被北京大学新闻系聘为教授,空间五年后成为语言学系主任,任职十七年。

此外,他还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类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党部和教务处副主任,《语言文字研究》杂志主编等职。

王力长期从事语言学及文字学研究.他主要研究繁体字改革与现代汉语拼音,提出改
革繁体字需依据新文人物汉字形象、历史变化,综合语言文字管理、汉语语音音位变化原
则进行,并着重探讨汉语音音变的动机;在一般语言学、语音学与教育技术学方面,他的
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取证、历史比较、系统分析等方法;再就文献、谚语、典句等代表文
艺复兴及其他文化现象的学问,形成了一贯的研究视野。

1954年《汉语方音学报》一文《关于演变语音的因素》,就是王力创新性地提出语音演变的因素,并且给予了语音演变研究一种元论的依据。

王力不仅在研究上取得了许多突破,还为汉语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曾出版汉语教
材有《水文语文》、《汉语方音学》等;又有译有《孙子兵法》《唐摭言》等,教学成果
获全国教学成果奖;还参于编制"新汉语教程",是中国现代汉语标准的奠基者;为汉语字
典的撰写,提出了新的方法。

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强烈的科学精神,王力一直坚持从事汉语方向研究,以博大精
深的学术研究成果,奠定了汉学、语言学家的崇高地位,为当今汉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
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语言学的榜样”。

王力

王力

重国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和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之一。 他综合了古代语言研究成果和西欧语音学,兼识八国语言。在继 承中国两千多年语言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语言学的理论 和方法,为建立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科学体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是第一个以西方诗律学为参照系、用技术定量分析手段总结现 代汉语诗歌写作的人,他为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的写作提供了比较 宽泛的基本范式。 王力先生一生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对汉语语音、语法、训 诂、文字、词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在音韵 学方面成就最大。在将近60年的学术生涯中,写了1000多万字的 学术论著,其中专著40多种,论文近200篇。著作中中不少被译 为美、英、法、日、俄等多国文字,列为研究生必读之书和汉语 基础课教科书。 王力先生的学术成就使他成为继王国维、赵元任之后,和罗常培 同期著名汉语语言学家。
王力
中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中国 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40年代王力教授送罗常 培去美国。从左至右为: 朱自清、罗庸、罗常培、 闻一多、王力。
王力受聘成为中科院院士
1926年凭借自学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 国维、赵元任四位学术大师。赵元任先生非常欣赏王力,与之深交。 1927年自费留学法国攻读语言学,1931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在巴黎期间翻译文学作品以作供养,结识当时在上海商务印书局的叶圣 陶先生。 在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当作右派与“资产阶级学术权威” 批判。 从1933年起到去世的五十多年间,无论是在抗战年代里还是在文化大革 命中,王力从没停止过学术研究。
评 价北京大学中文系设有“王力”收藏王力的14架藏书,供 语言学专业教师参阅。
重 要 生 平 经 历
将传统的“小学”(语文学)和现代语言科学相结合。王力运用 先进的语言理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语文学。或科学地诠释旧的 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例如他的《中国音韵学》(后改名《汉 语音韵学》)、《字史》、《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或深入 探讨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系统、民族特点及其历史发展 的演变规律,例如他三十年代写的《上古韵母系统研究》、《中 国文法中的系词》,四十年代写的《汉越语研究》、《新训诂 学》、《中国现代语法》、五十年代写的《汉语史稿》、《关于 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汉语实词的分类》,六十年代写的 《先秦古韵拟侧问题》、《略论语言的形式美》,七十年代写的 《黄侃古音学述评》、《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题》,八 十年代写的《同源字典》、《汉语语音史》等。 主张汉字拉丁化,在其主要著作中多次推崇,要求简化汉字并且 推行汉语拼音,以求将来逐渐达到全民汉字拼音化,便利“国际 友人学习汉语”,预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也正是 汉语在全世界传播的时代”。

描写王力先生的文章

描写王力先生的文章

描写王力先生的文章
王力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汉语教育家。

他以其深入浅出的授课和丰富多彩的讲解方法,深受广大学生和读者的喜爱和尊敬。

王力先生生于1918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他在北平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中文教育,后来在北平大学中文系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

1946年,他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学位,并于1951年获得该学位。

在此期间,他还曾担任过中文教师和联合国口译。

自1951年回国以来,王力先生一直专注于汉语教育、汉字研究和语言学研究。

他曾多次担任北大、清华、人大等院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也深入各地的中小学校开展汉语教育普及工作。

王力先生的代表作品有《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教程》、《古代汉语语法》等。

他还创办了《汉语学习》杂志,为广大汉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汉语学习平台。

王力先生的文风简洁明快,讲解深入浅出,非常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他的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国对外汉语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力先生致力于汉语教育和汉字研究事业,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瑰宝。

语言大师王力的主要事迹

语言大师王力的主要事迹

语言大师王力的主要事迹
王力,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方言研究专家。

他主要从事汉语
方言及历史发展、语音学、音韵学等方面的研究,对汉语文字的历史、演变及规范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始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后任
该校中文系主任、人文社会科学部副主任、语言学教研室主任等职务。

他倡导使用现代汉语书写,推进汉字简化、规范化进程,是具有重要
影响的汉语规范化推动者之一。

王力还主编了一系列汉语语言学的重要著作,如《汉语音韵》、《现代汉语语法》,所撰写的论文和译著数百篇,被誉为“现代汉语
语言学泰斗”。

王力在语言学领域的成就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他于1988年获得了国际比较语言学及通讯学会颁发的凯尼恩奖,1992
年被授予“中国语言学之父”的称号。

王力终身致力于对中国汉语方言、语音学、音韵学等领域的深入
研究和探寻,成为了近代中国语言学史上最杰出的学者之一。

中国百年来最卓越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

中国百年来最卓越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

己的见解才行。对于墨守师说的人,他的评价是“不违 则愚”。相反,他更青睐那些敢给导师“下战帖”的学 生,只要有人发现授课中的错误,或者对课程有所
建言,他立即在下一次上课时当堂更正或致谢。在吴宏 聪印象中,“1946至1948年是战后中山大学学术气氛最 为活跃的两年。”王力在主持中大文学院
的2年时间内,求贤若渴,延揽了大批知名教授学者来校 执教,包括钟敬文、詹安泰、吴三立、黄海章、李笠、 商承祚、罗香林、杨成志、岑仲勉、刘节、熊十
《广韵》不熟,只好看一个反切翻一次书,我工作一天, 你就得工作一年。”古有大禹惜寸阴,王力则是“分阴 必惜”。在中大期间,他的助教曾目睹其生活节
奏“像江河的滚滚流水,紧凑而又从容不迫”,只要没 有学术活动,每天从8点开始伏案,持续十多个小时。耄 耋之年,他照旧每天工作8小时,用毛笔撰写两
三千字,直到去世前,才减少到每天五六个小时,写数 百字。那时他视力已大不如前,必须用放大镜看书写字, 眼睛几乎贴着稿子。一旦开卷,立即澄神静虑,
问学”的今世范本。值得一提的是,王力一生若干学术 高峰期,正好与中国百年高等教育史上几段“绝代风流” 相吻合:30年代清华的“魏晋风骨”,抗战时
期西南联大的“茄吹弦诵”,以及50年代北大的“万象 更新”。而季羡林也说,这样的知识分子“只有在过去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才能出现。此中真意,
耐人回味。 [NextPage]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 白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幼年家贫失学,以教 书为生,自习不
力等。一时间,中大文科名家荟萃,盛极一时。“回溯 历史,恐怕只有20年代大革命时期,鲁迅、郭沫若、郁 达夫、傅斯年、顾颉刚、俞平伯、罗常培等大家
鸿儒相继南来可与相比。”王力和共事的教授彼此尊重, 不存门户之见。身边的人从未听见他议论别人的学术短 长,对于不同见解,往往是用“期期以为不可”

王 力 传

王 力 传

王力他是用世纪计算时间的文化名人,他从事了半个世纪的汉语研究,研究了数十个世纪的汉语,而由他开拓的现代汉语的研究成果,以及他培养后人的研究成果,将持续到今后无限的世纪(《王力先生纪念文集》前言)。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

一、家世童年,家贫不丧志1900年8月10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六日),一条小生命在祖国南疆广西博白县岐山坡降生了。

这小生命就是后来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

王力的故乡岐山坡,座落在博白城南2里处。

这个普通的小村落,村子周围十多里,是一片平原,村庄稠密,人多田少,村人多以务农为主,家庭多属清寒。

王力的父亲王炳如,是晚清秀才,曾祖父王文田,是清朝贡生,在村中可算是个书香门第。

文田在世时,家庭虽不算富有,但还不愁吃穿。

文田去世后,其子紫庭当家,不善经营,又嗜酒成癖,家产几乎败尽。

王力幼受庭训,五六岁时,他父亲就教他读书认字。

祖父写的一笔好字,死后留下一本手抄唐诗,炳如就将它给王力当作字帖。

王力因此便能背诵李白等唐代诗人的一些短浅诗句,从小便对古诗产生了浓厚兴趣。

王力7岁破蒙,11岁考上县里唯一的一所高小。

他在学校里年龄最小,常受比他大的同学欺负。

他读书勤奋,品学兼优,每学期的各科成绩都在80分以上。

但是,王家到他父亲时,已是三代单传,炳如长子早夭,就把排行第二的王力看作掌上明珠。

小王力身体瘦弱,常患伤风咳嗽,但只要咳嗽几声,他父亲就要他请假在家。

那时学生请假学校是要扣分的,王力第一学年因请假多了,扣了不少分,期终学校以成绩高低列榜,他就被排到了榜末。

校长写榜,总习惯在榜末学生的名下画个大红钩,人们就把榜末的一名学生称?坐红板凳的人。

小王力坐了红板凳,却不吭一声,而是更默默用功。

一天,一位新来的语文老师巡堂,特地走到王力旁边,看了王力的作文,啊!这学生的作文立意新,文词优美,写得多好!他惊叹了起来。

王力因此受到了这老师的喜爱。

王力读高小时,从师陶伯明、冯彰全,受益不浅。

王力原来的名字叫王祥瑛。

王力教授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王力

王力教授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王力

时间过,没法回,光阴去,讨不还。 家和万事兴。 小树要修,孩子要教。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早睡早起身体好,晚睡迟起百病长。 吃”。
当( 发现我睡懒觉时,)奶 奶 先 在我的耳边轻轻呼我: ( “晓晓,不早了,快起床吧。” ) 当( ) 我只当没听见,呼呼大睡时, 奶奶 才 边掀被子边唠叨:(
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 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
32
语言大师
奶奶( ),她 称得上是咱村里的“语言大师”。
越吃越馋,越玩越懒。 人勤出金山,人懒败家产。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语言学家王力民俗学家张教授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传播学奠基人lpga奠基人杯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奠基人
王力教授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
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王力先生从 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 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
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 表论文200余篇。他研究领域之广,取
早睡早起身体好,晚睡迟起百病长。 吃食不抢,到老不长。
“早睡早起身体好,晚睡迟起百病)。 长。”
奶奶的“老话”( ), 她真称得上是咱村里的“语言 大师”!
越吃越馋,越玩越懒。 人勤出金山,人懒败家产。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时间过,没法回,光阴去,讨不还。 家和万事兴。 小树要修,孩子要教。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王力散文欣赏《谈语言》

王力散文欣赏《谈语言》

王力散文欣赏《谈语言》王力散文欣赏《谈语言》王力,字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

生于1900年8月10日,卒于1986年5月3日。

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译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散文家和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

王力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 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

这些论著正汇编为《王力文集》,20卷,1985年已出版前3卷。

王力捐献这部书的稿费,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自1986年开始评选、颁发。

谈语言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

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

于是总想造一些时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

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

”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

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

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

介绍三位研究汉语词汇的学者

介绍三位研究汉语词汇的学者

介绍三位研究汉语词汇的学者
当谈到研究汉语词汇的学者时,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学者。

首先,我们可以提到王力先生。

王力(1906-1992)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
学家,他对汉语词汇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在《汉语词汇学概要》和《汉语词汇学》等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汉语词汇的内部结构
和发展规律,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次,我们不得不提到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梁启超。

梁启
超(1873-1929)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对汉语词汇的研
究也有着突出的贡献。

他在《中国文化史纲要》等著作中系统地分
析了汉语词汇的演变和文化内涵,对于汉语词汇的研究起到了重要
的推动作用。

最后,我们还应该提及贺卫方先生。

贺卫方(1954-)是当代著
名的语言学家,他长期从事汉语词汇学的研究工作。

他在《现代汉
语词汇学研究》等著作中对汉语词汇的构词规律、语义变化等问题
做了深入的探讨,为当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这三位学者都在汉语词汇学的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
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汉语词汇的内在规律和历史演变具
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词汇,也为后人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王力语言学史(一)

王力语言学史(一)

三、传统“小学”的含义 在古代,小学一词的含义比较复杂。 西周时期:“小学”这个名称最初跟学校是有关 系的。《大戴礼记》云: “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 入于小学。小学者所学之宫也。”又《汉书· 艺文志》 “古者八岁入小学。”可见,“小学”是指初级学校, 即 八岁以上的幼童读书的学校。 周代教育制度中,八岁入小学,老师教他们六书。 许慎《说文解字》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 国子,先以六书。”周代小学教“六书”,也就是进行 识 字教育。书就是书写,识字 。识字是小学里的事情,
王力
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 联系在一起的。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五十 余年,先后开设过二十多门课程。他写出来的讲 义,就是他的科研成果。所以常常是一上完课, 他的讲稿就可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出版社出版,而且多是高水平 的专著。如《汉语音韵学》《中国语文概论》 (后改名《汉语讲话》)《中国现代语法》 《中国语法理论》《汉语诗律学》《汉语史 稿》《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以及他主 编的《古代汉语》等。
五四以后
五四以后的现代语言学一方面继承了古代语言学的 传统,另一方面,开拓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音韵学的突破:由于汉字不表音,依据反切,不能 确定某个字在某个时期真实音值。在音韵研究方面, 还需要新的工具和方法。五四时期,西方语言学理论 和研究方法开始大量流入中国。以瑞典语言学家高本 汉为代表的西方语言学家带来了“音标”,这对于中 国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得原本已经 到了“山穷水尽” 之时的古代音韵学研究,又让人看 到
王力的《中国语言学史》这部书是我国
第一部中国语言学史著作,是王力1962年
在北京大学第一次担任这一门课所用的讲义。
上完课后,讲稿就在《中国语文》杂志上连 载,随后由出版社出版。在这个语言学著作层出不穷

王力:语言学一代宗师

王力:语言学一代宗师

王力:语言学一代宗师作者:***来源:《阅读(书香天地)》2021年第04期1984年的春天,84岁的王力开始编撰一部他心中“理想的字典”。

这也将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古汉语字典》。

计划中的字典120万字,鸿篇巨制。

诞生在抗战岁月中的这一宿愿,在他心中酝酿了近半个世纪,而他已垂垂老矣。

这位84岁的中国语言学的奇才,从那年春天开始,早上8点研墨,每天连续伏案8到10小时,任何与写作无关的事他不闻不问,只有助手和妻子拖他吃饭时才小歇一下。

他以每天3000字的速度,朝自己“理想的字典”迈进。

——纪录片《大师·王力》求学,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王力(1900-1986),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和诗人。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科学部委员。

王力出生于广西博白县岐山坡村,7岁上私塾。

一次先生讲《三国演义》,讲到慷慨激昂处,便拍案而起,王力很受感染,由此爱上了小说,也产生了他的第一个理想——当小说家。

高小毕业后,王力因贫辍学,但读书不辍。

夜晚没有灯油,他每天就对着月光读书。

书读了很多,一副深度眼镜也因此伴随了他一生。

1924年,带着别人帮他凑的120元小洋,王力踏上了求学之路。

王力先就读于上海私立南方大学国学专修班。

他在刊物上发表诗文、小说,既是勤工,也是为追求文学理想。

但一年后王力却因反对校长搞帝制复辟活动而被开除,转入章太炎当校长的国民大学本科学习。

1926年夏天,他报考清华国学院,师从赵元任。

国学院有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

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中,要以赵元任对王力的影响至大至深。

当时赵元任主讲音韵学,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讲的音韵学与清代音韵学家讲的不大相同。

他着重将历史比较法用到汉语史的研究上,善于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来研究汉语,这就比清代的音韵学家高出一筹。

王国维也曾对王力这个爱好文学的年轻人说:“我原来爱好文学,后来为什么研究古文字和历史呢?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王力先生事迹

王力先生事迹

王力先生事迹王力先生,是中国语言学界的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也是中国近代语言学的开创者之一。

他于1900年生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校任教,一直到1948年才离开清华大学。

1949年后,他就去新华书店工作,直到晚年。

在他的一生中,他为语言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近代语言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在语言学领域,王力先生有非常高的声望。

他是中国现代语音学和音韵学的鼻祖,他的音韵学著作《汉语音韵》被誉为现代汉语音韵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在《汉语音韵》一书中,王力先生概述了汉语的音韵系统,提出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和韻部等方面的理论。

此外,他还一手创立了汉语拼音方案,并协同其他专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这个拼音方案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汉语教学和标注研究中。

除此之外,王力先生对汉语词汇学、词源学、语法学、文字学等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

他在这些领域的著述都是经典之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

例如在《汉语词汇》一书中,他不仅总结了汉语中各种词汇的分类方法,同时阐述了词语的构成方式和演变规律,使得汉语词汇学有了系统的架构,这对当今的汉语教学和词典编纂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教育界,王力先生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独特教学理念的教育家。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感,提倡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发展语言技能。

在教学上,他强调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同时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启发式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

多年来,他在清华大学从事汉语教学,培养了大量的语言学、汉语教学和翻译等相关专业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总的来说,王力先生是中国语言学和教育事业的重要人物,他对于中国语言学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语言和文化的热爱和探索,他的贡献和成就将永载史册。

王力先生的简介

王力先生的简介

王力先生的简介
王力先生(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

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

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

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王力《汉语语音史》:了解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规律

王力《汉语语音史》:了解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规律

王力《汉语语音史》:了解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规律中华现代学术名著200种之第8种。

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了一先生的学风或者学术成就:中西融会,龙虫并雕。

——季羡林▲ 王力(1900—1986)王力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治学经验丰富。

王力先生是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著名的教育家、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

他的研究工作既继承了我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又充分吸收了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的语言学从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王力先生起了重要作用。

他的研究涉及汉语语言学的理论、语音、语法、词汇、语言史、语言学史以及汉语方言、汉语诗律学等各个领域,其重点研究成果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促进了学科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力先生还在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汉语规范化以及中学语文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的与实际工作,或撰写文章和读物,或参加座谈讨论,或做演讲,观点鲜明,通俗易懂,深受读者欢迎,有着广泛的影响。

▲ 王力先生手迹王力先生是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

他一生所研究的方面很广,涉及语言学和汉语的现状及历史的许多领域,但王力先生用力最勤、成果最多的是汉语音韵学(包括语音史)方面。

他不愧为我国当代音韵学大师。

《汉语语音史》这部近五十万字的著作集中了他对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成就,是他晚年对他数十年来关于汉语音韵各个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的总结。

所以《汉语语音史》不是《汉语史稿》的修订本,而是完全重新撰写的一部新著,不仅篇幅比《汉语史稿》(上册)“语音发展”部分扩大两倍以上,而且有许多新的内容和新的特点。

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三点:第一,分期详细,内容充实。

研究历史必须进行分期,因为科学的分期可以体现我们对历史识的深度,同时也能较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阶段性。

自商代甲骨文开始,汉语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语言虽有其稳固性,演变比较缓慢,但在历史长河中,汉语必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

谈语言王力

谈语言王力

整理思路 结合以上句子, 结合以上句子,说说文中各 段的大意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是怎样的。
编1段阐述语言的实质及其主要功能,指出要爱护 并正确掌握语言。 2~5段论述分论点一: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6~12段论述分论点二:书面语应当规范化。
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经过加工的口语) 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经过加工的口语)
关键句
1. 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 要像木匠爱斧锔、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2. 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3. 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 4. 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 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 5. 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6. 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 7. 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 理解。 8. 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 要尽量规范化。 9.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词语积累
初步理解部分词语和成语,读读,写写,口头造句:
时髦 弄巧成拙 东拐西缠 圩堤 不假思考 头头是道 推敲斟酌 以讹传讹 约定俗成 一劳永逸
解读课文1
1. 语言通常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本文重点谈论 的话题是什么? 本文重点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 2. 对如何使用书面语作者有什么看法?用自己的 的语言概括。 作者对使用书面语的看法: (1)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2-5须阐述此观点); (2)书面语应当规范化(6-12段阐述此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力是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

他从事语言学研究逾半个世纪,为中国语言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王力,字了一,原名祥瑛。

1900年8月10日生于广西博白县
农村。

父亲王炳炎,是晚清秀才。

王力少年时家境已败落,他14
岁高小毕业后无力升中学,在父亲办的小杂货店里帮了1年忙。

17岁当私塾教师,21岁时被本县著名的李氏开国学校聘为高小教
师,业余刻苦读书。

1924年夏,王力考进上海南方大学国学专修科,不久卷入驱
江(江亢虎)学潮,被学校开除,转入国民大学。

因成绩优异,
学校破格将他从专修科拔入本科。

1926年夏,考入清华大学国学
研究院,受赵元任的影响,坚定了献身语言学研究的信念。

1927年夏,王力在清华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大学专攻实验语音
学。

1932年,王力完成用法文写成的数十万字的论文《博白方音
实验录》,获得法国文学博士学位。

1932年秋,王力应清华大学之聘,回国任教。

1937年芦沟桥
事变后清华大学南迁,王力随校先到长沙,在清华、北大、南开
三校组成的临时大学任教。

1938年初到桂林,任广西大学文史地
专修科主任,同年中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39年到
1940年,王力利用休假去越南河内远东学院研究东方语言,主要
研究汉越语。

1940年回到昆明,仍在西南联大任教。

抗战胜利
后,王力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创办语言学系。

1954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并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力从广州到北
京,任北大中文系汉语教研室主任,1962年任北大中文系副主
任。

其间他曾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
科学部委员、中央推广普通话委员。

10年动乱中,他受到迫害,
在极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学术研究。

1980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
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1980年底赴香港讲学,1981年10月赴
日本讲学,均受到盛大欢迎。

1986年5月王力病逝于北京,享年
汉语史、语言学史、文字改革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著述等身,
出版专著4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

王力最早的语法学著作《中国古文法》,即提出了活文法与
死文法的区别等新观点。

他的《中国文法学初探》,批评了马建
忠以来用汉语比附英语的毛病,倡导研究汉语语法自身的特点,
指出了中国文法研究的新路。

此后他发表的《中国文法中的系
词》,提出了上古汉语没有系词的不刊之论,并指出语法是发展
的,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抗战中他完成的《中国现代语法》、《中
国语法理论》连同后来的《中国语法纲要》,完整地建立了他自
己的语法体系。

王力对音韵学的研究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早年发表
的《三百年前河南宁陵方音考》、《浊音上声变化说》等论文,
如果说还是初步探索的话,那么,他于1936年发表的《中国音韵学》就是一部扛鼎之作了。

他用现代语音学知识逐条解释了传统
音韵学的概念,分析了《广韵》及其音系,据此上推古音,下考
今音,并介绍了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学说及其用现代语音学原理
对中古音值和上古音值的拟测。

他的这部著作把传统音韵学从“绝
学”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开辟了音韵学研究的科学道路。

1937年
他发表的《上古韵母系统研究》,是一篇重要的论文,提出了上
古脂微分部的新观点。

1980年他出版的《诗经韵读》、《楚辞韵读》,是他对古音学研究的新成果。

在词汇学研究方面,他发表的最重要的论文是《新训诂学》,
对我国的训诂学传统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批判,尤其是强调了用历
史观点研究语义发展的特殊重要意义。

他于1978年完成的《同源
字典》,是新时期我国词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对汉语史和词汇
学研究以及对词典编纂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王力对汉语史和语言学史的研究是前无古人的,他在1957年
至1958年出版的《汉语史稿》和1982年完成的《汉语史》,系统而详尽地论述了汉语语音、汉语语法、汉语词汇发展的历史,开
创了一门重要的学科。

他于60年代初在北大还开设中国语言学史
课程,1981年出版《中国语言学史》,是对中国语言学发展历史
进行全面系统总结的第一部著作。

王力在古代汉语课教学和教材
建设上也做了重要贡献。

1961年他主编的《古代汉语》,采用文选、通论、常用词三结合的全新体系,受到国内外好评。

王力还
致力于我国文字改革和汉语规范化。

他曾参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制
订和简化汉字的审音。

他的《江浙人学习国语法》、《广东人学
习国语法》,是两部最早指导方言区推广普通话的著作。

王力在文学上也有极高的成就。

他翻译出版了26种法国的小
说和剧本,包括莫里哀全集(一)、小仲马的剧本《半上流社会》
左拉的小说《小酒店》、乔治桑的小说《小芳黛》等。

他还用旧
体诗形式翻译了波特莱尔的诗集《恶之花》。

40年代他创作了许
多文笔细腻、情趣横生的小品文,收为《龙虫并雕斋琐语》。


年中他创作了文采斑斓古体诗词,
收为《龙虫并雕斋诗集》。


在文学上还有一项重要成就,是对诗词格律的深入研究。

他的《诗词格律学》,是我国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文体特点的第一部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