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责审中的绩效审计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责审中的绩效审计思考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绩效审计理念的思考

绩效审计是效率审计、效果审计和经济审计的总称。经济责任审计是评价、鉴定和披露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是通过对干部任职期间所负责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

一、开展绩效审计的依据和要求。2009年6月22日财政部颁发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点是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2009年12月1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贵州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暂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履职,201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其中的第十四至十八条,都明确规定将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单位预算执行及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效益为主要内容,并要求关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也对开展绩效审计提出了要求:“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

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

二、开展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应的必要性

(一)引入绩效审计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更加科学、公正、全面。将被审计责任人所担负的政治责任、社会管理责任、经济管理责任、行政效能建设责任等均纳入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外延,丰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公正、更加全面。

(二)引入绩效评价有利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随着公共受托责任观念的不断增强,公众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不只停留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上,他们更关心财政支出的效果。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只要存在公共财产的受托经济管理,受托人就必须对受托财产的安全和完整及效益承担公共受托责任,而绩效评价正好满足了这方面内容。

(三)开展绩效审计有利于提高领导任职期间财政支出效率。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领导任职期间财政支出的绩效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有利于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对领导任职期间财政支出的控制,保障所有的财政支出合理高效,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从而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四)引入绩效评价有利于干部监督的强化。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已不能适应当前干部监督的需要,特别是《领导干部问责规定》的出台,更要求我们从宏观政策方面,从经济活动的经济

性、效率性、效果性方面对干部进行全面的监督,因此,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绩效评价也就成为了必然。

三、绩效审计的现状

(一)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尚没有明确适用的绩效标准。在经济责任绩效审计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指导审计活动、衡量审计事实、鉴定经济效益质量的标准,这就是绩效标准。绩效标准是管理部门或审计人员对实际效果进行衡量或评价的鉴定要点,是审计人员分析、评价经济效益优劣并出具审计意见的依据。从近年审计实践情况看,现有的经济责任审计虽对经济指标、财政财务收支、经济决策、廉洁自律等“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评价,但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审计标准、审计评价、审计建议的具体执行等内容规定的比较笼统、抽象,具体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制度、评价信息等未形成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理论体系,在审计评价过程中,审计人员难以规范操作。一是某些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只能靠被审单位进行承诺,具体如何进行分析评价,以什么为参照标准,各个指标之间制约和勾稽关系等技术问题没有形成定论,作出的审计评价存在不真实、不准确的可能。二是审计人员对经济决策正确性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和地方经济政策变化的影响,决策具有时效性,经济责任审计是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导致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评价可能不准确、不客观。三是审计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有限,因主观原因,可能作出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审

计评价。

(二)绩效审计资源比较缺乏。绩效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审计目标的全面性、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及审计评价标准艰难性等多因素的组合,要求从审人员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在社会科学和科学调查及评估方法方面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调查或评估工作经验,具有分析能力、接受能力、判断能力、承受能力、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等。尽管近年来我县审计人力资源得到一定改善,但审计队伍总体学历不高,人员专业以财经类为主,专业结构不合理,复合型人才匮乏。且长期以来的审计工作以查错纠弊为主,更注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未就特定项目或资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过全面系统的审计,绝大部分审计人员无绩效审计从审经历和从审经验。虽在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审计中尝试对其效益进行审计和评价,但受人力资源所限,未就项目实施或资金使用效益取得充分、有效的调查资料,审计中对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往往仅作笼统评价。以上种种导致开展绩效审计的专业审计力量资源比较缺乏。

(三)绩效评价在结果利用上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目前的绩效审计尚未形成系统的技术、方法,审计结果公告、责任追究制度等可以有效促进审计结论执行和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运用的相关制度尚不完善,经济责任的审计结果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四、下一步积极探索和推进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思考

如何在经济责任审计运用绩效审计,目前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因此在绩效审计中,除了严格按照法规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外,还应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索绩效审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确立对于绩效审计必然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通过了解国外绩效审计产生的背景、当前的走向和发挥的作用,可以确认它是政府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我国的审计工作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仍然以财务审计为主,但不可避免的会逐渐融入政府绩效审计的世界潮流。不同的审计类型和方式,发挥的作用有所区别,财务审计重在防护,绩效审计则重在促进。财务审计强调的是真实合法,绩效审计强调的是效益,它的目标是管理活动和资金运用的最优化,这显然与被审计单位的追求是一致的。因此在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以及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都需要转变观念,加快审计转型,共同致力于审计工作的建设性作用。

(二)加强学习,吸取经验

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已在绩效审计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如浙江、深圳等省市,我们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学习他们做法和先进经验,为试行绩效审计作好充分准备。

(三)加强实践,由浅入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