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啃老族”现象解析
你怎样看待啃老的现象 辩证看待“啃老”现象
你怎样看待啃老的现象辩证看待“啃老”现象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65%以上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
因此,有专家称,应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取消其享受各种社会福利的资格,以起鞭策作用。
网友却表示:“真心不想啃老,现在就业难、房价高、物价涨,不啃老‘压力山大’。
”随着年轻一代所承受的生活压力的增大,类似啃老的现象可能会日渐普遍、见怪不怪,甚至不啃老反倒少见多怪也未可知。
个中曲直,值得分析。
有人直言:“啃老是个社会问题,不解决就业问题、房价问题、医疗问题、养小孩的高成本问题,能解决啃老问题吗。
再者,对于啃老族而言,社会上有什么福利值得被取消。
”话语很犀利。
在一些人的想法中,“啃老”是很不好的事情,不仅做人没面子,而且道德上有罪。
剥夺啃老者社会福利待遇一说就是代表性言论。
细究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啃老现象其实不简单,最好一分为几、多元看待。
首先在概念上尝试界定一下,“啃老”说的是家庭内部的代际经济关系“儿靠老”,即子女成年后在经济上继续依靠父母的现象,代际财富流向下净流动。
但“依靠”是否就是“盘剥”,不能简单视之。
“啃老”需要区别对待一方面,空巢父母愿意“被啃老”。
如果父母高兴,旁人就莫生闲话,免得无趣。
在少子老龄化、空巢老龄化严重的日本,一些父母宁愿在经济上多付出点,不要成年但未婚的儿女交伙食费,却希望孩子能和自己同住,这种主动“被啃老”的行为背后却有空巢父母对亲情的渴望和成年儿女对父母的情感支持和精神慰藉。
其实,在经济发达、生活优裕的日本,双方都不会计较“啃老”的经济账。
所谓啃老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代际的财富流是双向的,向下的是财富,向上的是情感。
对儿女来说,吃用部分依靠父母,是所谓啃老;对父母来说,能够享受到亲情,这是无价的甚至用钱买不到的,实为养老。
类似上述的“被啃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父母对儿女的经济帮助和爱子情深,甚至可以用父母的金钱“购买”或者“交换”儿女亲情也是说得通的。
啃老族的看法
啃老族的看法1. 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啃老族这一名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啃老族指的是那些已经成年但依然依赖父母生活、无意愿或能力独立生活的人群。
他们不愿意自食其力,过度依赖父母提供的经济支持和生活条件。
针对啃老族,社会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啃老族的看法,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2. 啃老族现象2.1 啃老族的定义啃老族是指那些已经成年但仍然依赖父母供养、无意愿或能力独立生活的人群。
他们不愿意自食其力,无努力谋求工作或创业机会,完全依赖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和生活条件。
2.2 啃老族的特征•缺乏独立性:啃老族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不愿意承担责任和面对困难。
•懒惰无动力:啃老族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不愿意努力工作或创业,过度依赖他人。
•缺乏自我发展意识:啃老族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缺乏关注。
3. 啃老族的看法3.1 负面看法3.1.1 肩负不起家庭负担一些人认为啃老族的存在给父母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父母本应享受退休生活,但因为子女的依赖而不得不继续工作以供养他们。
这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3.1.2 缺乏责任心和独立性啃老族的行为被认为是对社会责任和独立性的背离。
他们无视自己成年后应该承担的责任,依赖父母提供生活费用和其他支持。
这种行为使得他们无法成长并逐渐失去独立性。
有人认为啃老族过度依赖父母,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均。
父母的资源和财富被啃老族占用,而其他有需要的人无法得到应有的支持和帮助。
3.2 正面看法3.2.1 家庭观念的延续一些人认为啃老族是家庭观念的延续。
他们依赖父母并与他们保持亲密联系,这种亲情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更加珍贵。
3.2.2 经济压力减轻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供养啃老族可能并不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相反,他们可以享受家庭团聚的乐趣,并减轻子女独立生活带来的经济压力。
3.2.3 家庭关系更和谐啃老族与父母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这有助于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分析00 后社会啃老的现象
分析00 后社会啃老的现象“啃老族”是类特殊的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和结构变迁过程中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激烈碰撞的产物。
“啃老”已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压力,并已从一种家庭现象逐渐演变成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颠覆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价值观。
伴随着“啃老族”群体日益扩大,以及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一、“啃老族”现象的成因分析首先是个人因素,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每件事情的产生都有其自身的原因,“啃老族”的产生也有其自身的原因:有些是对职业和收入预期过高,谋求不到中意的岗位而宁愿失业在家;没有一技之长,文化低,好吃懒做,或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宁愿在家“啃”父母;有的则是平时享受惯了,吃不了苦;有的是因种种原因拒绝参加工作和独立生活,结果其原有知识、技能也就渐渐与时代脱节,等到想就业已很难,于是最终失业在家,堂而皇之地继续“啃老”;还有的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缺乏真才实学而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打工者。
其次是家庭因素,家庭作为人生经历的第一站,是早期社会化的启蒙地,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
在父母抚养孩子的过程中,00后都比较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关注00后是否吃饱穿暖,父母通常很少关注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更不会关注孩子是否有什么心理疾病。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00后提什么要求父母都想方设法满足,这就使得孩子在精神上依赖父母,经济上无法独立。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坚持唯学习论,只要成绩好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
这种思想使得孩子们只是认真的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00后不关心社会上的事,对外界的事一无所知。
00后只关心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关心现在社会上需要什么。
在家中00后是小公主、小皇帝,衣食无忧,没有责任心。
以至于成人后进入社会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只好成为“啃老族”。
再次是社会因素,是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导致“啃老族”的形成。
啃老族调查报告
啃老族调查报告啃老族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一个新的社会现象逐渐浮出水面,那就是啃老族。
啃老族指的是那些成年人依赖父母长期生活的群体。
他们不愿意独立生活,依赖父母提供物质和经济支持。
本文将通过一项调查研究,探讨啃老族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调查对象为25岁至35岁之间的年轻人,共有500人参与。
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是啃老族。
这一结果令人震惊,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依赖父母呢?首先,经济压力是主要原因之一。
当前社会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房价高涨、就业难度增加,使得年轻人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依赖父母成为了一种无奈的选择。
他们希望通过依靠父母来减轻经济负担,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发展。
其次,教育体制的问题也是导致啃老族现象的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对大学学历的追求导致了教育负担的增加。
许多年轻人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选择继续深造,而这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
父母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愿意承担经济压力,这也导致了啃老族现象的出现。
此外,文化传统和家庭观念也对啃老族现象产生了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应该报答,因此,许多年轻人认为依赖父母是一种孝顺的表现。
加之家庭观念的影响,许多家庭认为子女应该依靠父母,而不是独立生活。
这种观念的传承,使得啃老族现象在一些地区得以长期存在。
然而,啃老族现象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负面影响。
首先,啃老族的出现导致了家庭财务压力的增加。
父母需要承担额外的经济负担,可能影响他们的退休计划和生活品质。
其次,啃老族的存在也削弱了年轻人的独立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长期依赖父母,使得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适应社会的竞争和挑战。
为了解决啃老族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年轻人的就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当今社会“啃老族”现象解析
当今社会“啃老族”现象解析传统上人们以经济独立作为长大成人的标志。
但如今,中国出现了“啃老族”,即那些已成年,有谋生能力,但主动或是被动放弃了谋生意欲,依旧躺在父母怀里,在不“断乳”的状态下生存的年轻人。
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是父母,“长大不成人”是这些“成年孩子”及社会面临的共同尴尬。
一边是劳心劳力、白发苍苍的父母,一边是依赖在父母怀里不“断乳”的子女,与赡养老人相对应,人们将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啃老”。
“啃老族”的出现,已经成为全国性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有一则调查报告总结“啃老族”6类常见人群:第一类是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第二类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第三类属于“创业幻想型”,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又不愿当个打工者;第四类是频频跳槽者;第五类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最后一类人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工作,但因怕苦怕累索性躲在家中。
“啃老族”的形成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就业压力大、父母的溺爱等。
但纵观所有“啃老族”的,他们“啃老”的根本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世界观的形成来源于人的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实践,而这些青年人由于平时沉溺在种种其他安逸的活动,从而没有了正常社会生产与实践,这使得他们没有办法确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
而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他决定的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正是由于这些青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得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没有明确的方向,并且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所发上的一些事情。
人生观和世界观是紧密系在一起的。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养儿防老和啃老族
以前传统观念“养儿防老”,而现在却出现了“啃老族”,对这个现在你怎么看?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我们的传统观念“养儿防老”遇到了全新的挑战,出现了“啃老族”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是这么看的:第一,啃老族现在目前确实存在,而且啃老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主要是是指80后甚至90后的一些年轻人成人之后仍然依靠父母的帮助维持生活的现象。
第二,我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就是80后的年轻一代成长在一个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中,且独生子女较多,从小生活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中,很少经历过挫折和困难,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不够。
而人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些年轻人一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用于面对,而是转向父母祈求帮助。
外因就是目前我们的整体经济运行下行,就业形势严峻,这些年轻人也很难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和岗位。
第三,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
首先从小锻炼孩子挑战困难的勇气和精神,其次采用多种办法增加就业岗位,让年轻人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走出啃老族的队伍。
补充2楼:肯老族的年轻人也要转变就业观念,面对现实,从基层做起。
要自立自强,早日走出肯老族的行列,让父母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首先,“啃老族”是指一些已经具备了独立生存能力的年轻人,出于畏惧、逃避就业压力等原因,继续留在家中靠父母养活。
这种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是目前社会存在的现象第二,“啃老族”现象是对青年人自立自强能力缺失的表现,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遇到挫折只会选择逃避,产生依赖父母的陋习。
第三,“啃老族”产生的原因是父母的惯养骄纵和社会舆论引导的匮乏。
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理应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社会舆论也要批评这种现象,弘扬反哺尽孝的传统美德。
最后,作为我们青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自己自立自强、不畏挫折的勇气和毅力,孝敬父母,奉献社会,切不可沦为对社会和家庭无用的人。
啃老族产生原因的分析
啃老族产生原因的分析
“啃老族”产生的原因
啃老族,又称吃老族、傍老族。
在国外,仅指的是年轻族群,是一个名词;在国内,多指自己不工作,依靠父母经济来源维持大量开销的子女,是一个贬义词。
这样的人在中国屡见不鲜,那么是原因产生的呢?
(1)个人没有养成独立能力
“啃老族”犹如未长大的孩子,未脱孩子气过久,父母没有教育也没有及时的受到社会的教育就步入了社会。
所以导致成年了还需要父母的百般呵护,需要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
这就是失去了在家庭生活中和社会工作上独立自理的能力。
(2)父母在儿时过于溺爱影响
“啃老族”其实并非找不到工作,因为据调查:“啃老族”年龄普遍在23-40岁之间,所以有谋生能力。
啃老族的父母大多过于溺爱子女,即使成年了还需要父母还把其当作“宝”,什么事都不舍得让孩子做,什么都得满足孩子。
导致了大多数啃老族养成了只会接受别人现成劳动成果的习惯。
(3)传统文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西文化差异很大。
西方国家在子女成年后就分家,子女从此不依赖父母,各自靠自己努力成家立业,有些家庭堪至“子女结婚父母不来,父母下葬子女不知,靠父母不如靠邻居”;中国则有着“生儿肓女,助其买房,帮其买车,最后带孙”的家庭观念。
使子女在潜意识中就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导致啃老族的产生。
以上便是对啃老族产生原因之分析。
审视当代中国的“啃老族”现象
审视当代中国的“啃老族”现象论文导读:全国政协委员江中联的一份提案使“啃老族”浮出水面。
并就其原因和对策做出相关评论。
但是尚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原因,审视当代中国的“啃老族”现象。
关键词:“啃老族”,原因,对策200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中联的一份提案使“啃老族”浮出水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啃老族”,是一个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找不到的新词汇,也是个舶来品。
他的前身叫“袋鼠族”,最早见于法国的《快报》,用来比喻大学毕业后,以薪水少等理由拒绝工作的年轻人。
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东方的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等地,“啃老”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今天的“啃老族”又称“NEET”族,它发源于英国,以后逐渐被世界其它国家所接受并一直沿用至今。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转型,我国“啃老族”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分布范围更加广泛,由此带来了许多不和谐的社会问题。
许多社会学家预测,伴随着未来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如今,“啃老族”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社会热点问题研究”课题组已经做出题目为青年“傍老族”现象分析报告;有关网络、报纸、杂志等各媒体也纷纷对“啃老族”这一群体进行观察与采访,并就其原因和对策做出相关评论。
一、“啃老族”现象的原因分析本该在经济上自立、并且能够赡养老人的成年人却成了“啃老族”,看似属于“私人领域”,但随着家庭问题向社会“外溢”,其影响不在只局限于家庭本身,还影响社区乃至整个社会。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青年期比人的任何时期都更富有朝气,精力更充沛,情绪更饱满,他们的求知欲、成就欲与表现欲,都是很强烈的,正是从依附走向独立,走向社会化的重要阶段。
那么与之相悖的“啃老族”的形成原因何在呢?在社会学中,行动是一个专业术语,即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
行动的第一要素就是行动的目标,即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同时也是采取行动的原因或动机。
啃老的发展趋势
啃老的发展趋势啃老是指成年人长时间依赖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经济支持或生活帮助的行为。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啃老现象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人口和教育等方面探讨啃老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方面1. 高房价和低收入:如今,房价的不断上涨使得许多年轻人无法负担购房的压力增加。
此外,由于经济增长乏力,年轻人的就业机会有限,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他们更加依赖家庭的经济支持。
2. 贫富差距的加剧:在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富人的财富不断积累,而贫困的年轻人却面临生活困境,只能依靠父母的财力来维持基本生计。
3. 养老金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系统的不完善导致许多退休人员依然需要继续工作以维持生活。
这可能减少他们能够提供给下一代的支持,从而增加年轻人啃老的比例。
二、社会方面1. 个人主义观念的改变:随着家庭观念的松散化和个人主义观念的盛行,年轻人更追求自由和个人发展。
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求婚姻和独立,而是更倾向于依赖家庭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2. 家庭角色的变化:传统家庭角色的改变也是影响啃老现象的因素之一。
在过去,子女有责任照顾年迈的父母,但现在年轻人更强调个人发展和追求个人幸福,因此更不愿意承担这种责任。
三、人口方面1. 高龄化社会: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需要长时间为养老金存钱或照顾年迈的父母,从而延长了他们依赖家庭的时间。
2. 生育率下降:现代社会的压力和生活成本的增加导致许多年轻人推迟结婚和生育。
这使得他们更长时间地依赖父母经济支持,延迟了独立生活的时间。
四、教育方面1. 教育压力增加:随着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教育压力不断增加。
许多年轻人为了能够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选择继续深造。
这使得他们依赖父母在学业上提供更长时间的经济支持。
2. 教育资源不均衡:在一些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使得部分学生无法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我国社会的“啃老”现象评析
我国社会的“啃老”现象评析摘要:目前,我国城市中出现的“啃老”现象是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这种现象一方面会使“啃老”群体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难以实现正常的社会就业,另一方面,会给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带来更为消极的影响。
此现象表明,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国家致力于经济发展,忽视了对社会道德规模的控制。
关键词:啃老;社会转型;因素;影响一、“啃老”的含义及分类近年来,我国社会中出现了一个被人们命名为“啃老族”的群体。
何为“啃老”,是指不包括正式脱产在学人员在内的、拥有正常劳动能力的中青年群体(18―35岁),依赖于父母提供全部或者部分生活费用,或者索取一定物质、非物质资助的行为。
“啃老”群体分为以下两类人群:(一)失业、待业人员群体这一群体即是备受社会及学界关注的“新失业群体”。
其中包括近些年比较突出的所谓“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群体和一些下岗失业的中青年人员。
(二)就业人员群体与无业、待业人员群体不同的是,就业人员每月都有收入,本应能够独立生活,但由于他们没有掌握高技术,从而仅能获得较低的薪水,不能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
二、“啃老”现象产生的现实因素(一)社会因素1.社会整体经济水平上升,导致独立生活成本增大。
“啃老”群体面对的是一个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转型社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城市中的生活成本也急剧攀升,客观上形成了“啃老”群体向父母和家庭伸手的社会原因,只升不降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给“啃老”群体带来的独立生活成本压力,很容易使其因无力承担而转向父母伸手求援。
我们可以用三组数据进行说明。
表1和表2说明我国在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但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成本也急剧攀升。
在表3中,我们以住房为例,证明了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表中数据均截至2002年,但从2002年到现在,从各种渠道公布的数字看,表中项目数据仍呈逐年上升趋势)。
啃 老 族
何为啃老族
啃老族, 啃老族,又称尼特族, 它是指一些不升学、不 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 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 的族群。
出现的原因
1、个体社会化的失误 子女,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缺乏独立 意识,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也缺乏家庭 和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在个体社会化 的阶段,他们在精神上始终没有“断奶”。 2、家庭社会化的偏差 多数父母对自己子女实施传统的“养身 之道”。
啃老族要喂到何时? 啃老族要喂到何时?
啃老族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态
•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加,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加, 因为高学历的心态, 因为高学历的心态,使他们不愿意从事较低的 薪资工作,感觉心理上不平衡, 薪资工作,感觉心理上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是 因为现代部分被称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 因为现代部分被称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 太辛劳的工作不愿去从事, 太辛劳的工作不愿去从事,要求工作轻松钱又 就呈现空等状态,没工作也没读书。 多,就呈现空等状态,没工作也没读书。
生活状态
•
统计数据
曾有一谜语形象生 据有关专家统计, 据有关专家统计,在 动地刻画出这帮“ 动地刻画出这帮“啃 城市里, 30﹪ 城市里,有 ﹪的年轻 老族”的生活状态, 老族”的生活状态, 说的是“一直无业, 人靠“啃老”过活, 说的是“一直无业, 人靠“啃老”过活, 二老啃光,三餐饱食, ﹪的家庭存在“啃老” 二老啃光,三餐饱食, 65﹪的家庭存在“啃老” 四肢无力,五官端正, 问题。 啃老族” 四肢无力,五官端正, 问题。“啃老族”很可 六亲不认,七分任性, 六亲不认,七分任性, 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 八方逍遥,九(久) 八方逍遥, 活的“第一杀手” 活的“第一杀手”。 坐不动,十分无用” 坐不动,十分无用”, 而谜底就是“ 而谜底就是“啃老 族”。
社会学家对啃老的评价
社会学家对啃老的评价啃老现象是指青年人长期依赖父母经济支持,无法独立生活的现象。
近年来,啃老现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不少社会学家对啃老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价。
首先,从经济角度看,啃老现象是由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导致的。
当前,随着房价、物价等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年轻人的收入难以满足日常需求,导致很多人选择继续依靠父母的经济支持。
此外,由于就业机会不足和就业歧视等问题,很难找到稳定和高收入的工作,因此啃老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其次,啃老现象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对青年人的自立能力产生了不良影响。
年轻人长期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没有机会独立生活,缺少自立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啃老现象带来的不良后果。
长期啃老的年轻人,往往缺乏自我意识和自立精神,缺乏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机会,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会带来严重的困境。
再次,啃老现象还会对家庭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在经济上长期支持着孩子,希望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时期,但很难保证孩子能够理解这一点。
长期啃老的年轻人,往往对父母与家庭缺乏应有的尊重和感恩之心,缺乏独立思考和理解家庭的真正价值。
这可能会导致家庭矛盾的加剧,影响家庭的和谐气氛。
最后,啃老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采取综合措施进行解决。
应该鼓励青年人积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通过自我努力实现经济独立。
同时,政府也应该采取措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环境,鼓励他们发挥个人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此外,社会上应该加强宣传和倡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年轻人充分认识到独立、担当、责任的重要性。
总之,啃老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现实背景和经济原因,但长期以往却会对个人和家庭带来消极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共同应对这一现象,让年轻人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价值,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警惕!“新型啃老”悄然盛行,老人无知觉,误将子女当“孝顺”
警惕!“新型啃老”悄然盛行,老人无知觉,误将子女当“孝顺”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孝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代表着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爱和赡养。
然而,在当今社会,一种“新型啃老”现象正悄然兴起,许多老人对此毫无察觉,甚至误以为自己的子女是真正的“孝顺”。
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现象的真相,让我们共同警惕并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新型啃老”现象揭秘“新型啃老”指的是一种隐蔽的、看似孝顺的啃老行为。
这些子女表面上对父母关怀备至,实则暗地里利用父母的资源,满足自己的私欲。
他们可能以各种名义向父母索取金钱、房产或其他财产,或者让父母承担他们的生活费用、照顾家庭等责任。
这种行为与传统意义上的啃老有所不同,因为它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让老人难以察觉。
现象背后的原因“新型啃老”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
其背后有多重原因:社会压力: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
他们可能因为收入不稳定、职业发展不顺等原因,无法承担自己的生活开支,从而选择向父母寻求帮助。
价值观扭曲:在一些家庭中,父母过度溺爱子女,导致子女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
他们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从而缺乏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教育缺失:部分家庭在教育子女时,只注重学业成绩和物质条件的满足,忽视了品德教育和责任感的培养。
这使得一些子女在成年后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责任感,只能依赖父母生活。
老人如何防范“新型啃老”作为老人,我们应该如何防范“新型啃老”现象呢?以下是一些建议:保持警惕: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子女的表面孝顺。
要关注他们的实际行为,看他们是否真正关心我们的生活和需求。
理性沟通:与子女保持理性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如果他们提出过分的要求或索取财产,我们要及时拒绝并说明原因。
自我保护: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财产和权益,不要轻易将财产交给子女管理或支配。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确保自己的生活不受影响。
社会应如何应对除了老人自身的防范外,社会也应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新型啃老”现象:加强教育: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都要加强对子女的品德教育和责任感培养。
对啃老族的看法和评价
对啃老族的看法和评价
最近,一种新社会现象引起了众多人士的关注,那就是啃老族。
啃老族是指以靠父母赡养为主,不参加任何工作或者学习活动,基本上不做任何贡献社会的人们。
很多人不支持这种现象,他们认为啃老族是一种非常自负的行为,这种行为完全对被护理者所大力开拓的未来做出了不利的贡献,当然也有人批评他们拿着一己的小利索取家庭的财富和权力。
然而,也有人为啃老族辩护。
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孩子们受到时代挑战而表现的表现之一,他们认为在极其不利的环境下,孩子没有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能力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无论是为什么而生,啃老族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
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应当以最尊重的看法来看待这群人。
而不是一味的批判或指责,更不能因此自满自己,认为自己的生活就非得比他们好。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以宽容的态度看待啃老族,一定要提倡责任感和自立,正确对待孩子们,引导他们长大,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发挥自己的作用。
新型啃老问题总结报告
新型啃老问题总结报告随着社会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新型啃老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
新型啃老问题主要指的是一些年轻人依赖父母或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不愿意独立生活和承担责任,给父母或老年人造成了经济上的负担和精神上的压力。
本文将从该问题的原因、影响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整理总结。
首先,新型啃老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环境的变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成本逐渐增加,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压力和经济负担也越来越大,因此更倾向于依赖父母或老年人的经济支持。
其次,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些年轻人对独立生活和承担责任缺乏动力和勇气,害怕面对困难和挑战,因此依赖父母或老年人成为一种安逸的选择。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之一。
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子女,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导致年轻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其次,新型啃老问题对社会和家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家庭方面,啃老行为不仅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还会导致父母或老年人的精神压力和身心健康问题。
在社会层面上,新型啃老问题会导致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分配,造成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加剧,并给社会秩序带来一定的影响。
针对新型啃老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加强教育引导,培养年轻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其次,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义务,加大对啃老行为的惩罚力度,从法律层面上约束和规范相关行为。
此外,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独立生活的理念和价值观,促进社会对新型啃老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总之,新型啃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现象,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加剧,解决新型啃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教育引导,完善制度机制,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啃老族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啃老族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啃老族的形成原因:现在的啃老族之所以会诞生,多半是因为子女儿时过于受到父母的溺爱所致。
啃老族因为从小就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导致他们失去了在生活和社会中的独立自理能力,也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
这种原生家庭的溺爱式教育,会让他们一直处在父母的羽翼和庇护下,无法承担起一个成年人的责任。
其次,在啃老一族中,很多人都是属于家中的独生子女。
因为是家中的独生子,所以他们会受到父母的百般宠溺和包办,但却因此失去了自我分辨和判断的能力。
所以,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
因为缺乏独立面对他人和社会的自信和能力,使得他们在与外人交流的时候显得格格不入。
而在溺爱式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也会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从而很难获得社会上其他人的认可。
可以说,这是一种家庭教育的偏差,因为父母过度溺爱和干涉孩子,导致他们即使长大了,也很难实现独立。
另一方面,“啃老族”的形成,也和中国式父母的“周瑜打黄盖”的心态分不开。
一方面,孩子十分沉溺于对父母的“拿来主义”,另一方面,父母也心甘情愿的被孩子“啃”。
这样一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孩子就更会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去工作了。
啃老族的解决方法1、父母转变传统的亲子观念实际上,我们要想让子女改变,最先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的观念。
正如上文所述,如果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话,孩子就会形成一种依赖心理,不会主动的寻求改变。
所以,父母要意识到这个传统的亲子观念的错误,不要一味的溺爱孩子,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2、调整年轻人的认知现代许多年轻人之所以会啃老,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工作,而是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调整年轻人的认知,告诉他们,工作都是从低到高,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只要他们能够自食其力,就是最棒的。
3、勇于挑战自我,努力去尝试这是对年轻人说的: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啃老并不是你们想要的生活。
你们因为啃老,心中一定会觉得很羞愧,但是觉得依靠自己的能力改变不了。
啃老族原因分析(共5篇)
啃老族原因分析(共5篇)第一篇:啃老族原因分析“啃老”是一个与家庭不能分割的概念。
家庭是是个人社会化的开端,是所有人社会化必经的场所。
家庭社会化和个体社会化的严重失误。
1、个体社会化的失误子女往往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缺乏独立意识,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也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
在个体社会化的阶段,他们在精神上始终没有“断奶”,没有完成社会化中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形成过程。
这与个体接受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主体有关。
2、家庭社会化的偏差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很多父母在观念上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的幸福,自己早年没有得到的东西便想让自己的孩子全部拥有。
而且,大多数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养身”往往胜过“养心”。
许多父母本身便没有让子女“精神成人”的意识,认为“因为独生,所以啃老”。
这种观点不尽合理。
即使是在多儿多女的家庭里,父母往往会偏袒某些子女,比如老大或者老小,因此这些子女极容易成为“啃老族”。
显然,责任在于父母在家庭社会化方面的失误,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塑造了这样一批“啃老族”。
3、城市NEET的消费行为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随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有所提升。
人们的物质欲望获得强烈刺激,消费水平提升的速度远远超过收入,诸如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享乐消费、炫耀消费等成为青年一代中常见的现象。
城市青壮年通常会因为经济生活难以自我满足而“啃老”。
一旦入不敷出,这些人就会转身向父母申请支援。
父母则很少能眼睁睁看着子女生活拮据,通常会尽力提供帮助。
即使家庭困难,也会先满足孩子的要求。
与此同时,中国人具有一种独特的面子观。
壮年人啃老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一是他们认为自己岁数不小,与年轻人共同寻找工作,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实际上是心理素质差、安于现状的表现。
面对社会的竞争,人到中年的他们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害怕失败;二是父母的保护。
多数父母认为自己的子女已经是成年人,而且年龄也不小了,已经不再是小孩子,因此不能流露出责备的语气,怕伤及子女的自尊,不能不给子女留面子。
浅谈啃老族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近年来,中国的“啃老族”队伍在不断壮大,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隐患,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升级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啃老族”的出现,有其复杂的原因,有家庭环境教育的原因,也有个体自身的原因。
对这一特殊人群,应当采取心理辅导为主的干预方案。
一、啃老族的类型分析1.困惑迷茫型。
一些人不了解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根本不喜欢做什么,不能对职业定位。
怀疑工作意义,或者对工作的意义和目的考虑过多。
想要劳动的意识不高。
2.丧失自信型。
对于一些啃老族,主观上没有工作的愿望,而且在现实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下,采取了逃避的方式,完全依赖父母,特别是对一些家境并不宽裕的大学生,出现这种“啃老”的现象大多是这个原因。
3.追求梦想型。
这种情况的“啃老族”不应该称为真正的“啃老族”。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易定红教授指出的那样,是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值高,而市场提供的职位有限,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易教授认为大学生啃老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动机引起的,因为个人能力与职位之间的匹配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会出现大学毕业生“摩擦性”失业现象,他们不得不依赖父母,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啃老族”的出现。
4.自闭型。
有些啃老族作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少与同龄人的交流。
从小与社会接触太少,长大后又固步自封,不愿敞开心扉。
不会与人相处,害怕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关系。
通过逃避社会,达到心灵上的宁静。
二、啃老族产生的原因1.家庭内部的原因。
对于中国的大部分父母来说,一般认为自己辛苦一辈子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孩子有个光明的未来,活得比别人要强,所以一切都为了孩子,而子女从小耳濡目染,慢慢地也形成这样的印象,即父母所做的都是为了自己,而自己根本用不着去努力。
啃老族中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从来没有受过任何委屈,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
受传统观念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了偏差,大多数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养身”往往胜过“养心”。
社会出现“啃老族”的原因简析
社会出现“啃老族”的原因简析
从客观原因上看,与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关。
我国当前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但GDP增长
率逐步下降,经济质量不高,加上我国政府从长远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环境改善出发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迫使许多企业面临转型,还有很重要的因素是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虽然党和政府在促进就业做出了相当大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但总体上形势依然严峻。
从主观原因上看,与部分年轻人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关。
他们的就业愿望与社会现实需要中间存在着矛盾。
在矛盾面前,他们没有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尤其是没有树立职业平等观。
缺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存在着“等、靠、要”思想。
心理学现象分析
心理学现象分析第1篇:当代中国“啃老”现象的心理学分析及对策“啃老族”在我国是个新名词,近几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从心理学现象分析,认为“啃老族”是“亲子一体”心理作用下的产物;是“精英情结”的牺牲品;是“啃老族”自身角色转换失败的结果。
同时,阐明“啃老族”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最后,提出应对“啃老”问题的策略,主要有:转变旧有的亲子观,明确亲子间的责任和义务;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克服精英情结;找准角色定位,明确家庭和社会责任。
“养老”,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家庭核心价值观,正渐渐地被“啃老”这一社会现象所颠覆。
“啃老族”的出现,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理性看待“啃老族”的出现,探明“啃老族”产生的原因,积极应对“啃老”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我们应该减轻“啃老”给个人本身带来的不良影响,缓解“啃老”给家庭带来的一系列压力,让社会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啃老”现象。
1“啃老族”的现状分析1.1关于“啃老族”的概念及现状“啃老族”在我国是个新名词,近几年来备受关注,我国的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研究,尤其是从事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研究者。
但是,“啃老族”这一称呼并不是在我国独有,美国和日本等国也存在严重的“啃老”问题。
“啃老族”一词最早见于英国,他们把那些到了就业年龄却仍要父母供养的人叫做“NEET族”,是指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aining,翻译过来是“尼特族”,字面上是指义务教育结束后不升学、不就业、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
在我国,“啃老”群体的年龄范围更加广泛,人数更多,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老年人供养着。
豍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啃老族”群体的不断扩大,“啃老族”将会成为影响中国家庭生活的最主要的因素。
1.2“啃老族”带来的社会风险“啃老族”有着美丽时尚的名称“尼特族”,但是,事实上它很糟糕,它给社会带来的风险是极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社会“啃老族”现象解析
传统上人们以经济独立作为长大成人的标志。
但如今,中国出现了“啃老族”,即那些
已成年,有谋生能力,但主动或是被动放弃了谋生意欲,依旧躺在父母怀里,在不“断乳”
的状态下生存的年轻人。
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是父母,“长大不成人”是这些“成年孩子”
及社会面临的共同尴尬。
一边是劳心劳力、白发苍苍的父母,一边是依赖在父母怀里不“断乳”的子女,与赡养老人相对应,人们将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啃老”。
“啃老族”的出现,
已经成为全国性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有一则调查报告总结“啃老族”6类常见人群:第一类是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
第二类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第三类属于“创业幻想型”,虽有强烈的创
业愿望,但没有目标,又不愿当个打工者;第四类是频频跳槽者;第五类用过去轻松的工作
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最后一类人文化低、技能差,只能
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工作,但因怕苦怕累索性躲在家中。
“啃老族”的形成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就业压力大、父母的溺爱等。
但纵观所有“啃老族”的,他们“啃老”的根本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世界观的形成来源于人的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实践,而这些青年人由于平时沉溺在种种其他安逸的活动,从而没有了正常社会生产与实践,这使得他们没有办法确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
而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他决定的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正是由于这些青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得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没有明确的方向,并且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所发上的一些事情。
人生观和世界观是紧密系在一起的。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有一些“啃老族”,特别是那些受
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可能有过正确的人生观,但在人生实践中,没有经得起享乐主义等腐
朽人生观的侵蚀,放弃了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最终变得好逸恶劳,成为“啃老族”。
而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人生目的,回
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
意义。
如果“啃老族”能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明确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那么他们就不
会在对生活迷茫,不会再赋闲在家而碌碌无为。
针对“啃老族”,要想使他们摆脱“啃老”,必须要让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理想信念。
“啃老族”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理想,或没有
一个正确科学的理想。
树立一个正确的、科学的理想信念可以指引他们奋斗的目标,前进的
道路,给他们人生前进的动力。
二、建立自立、自强品质。
“啃老族”的人们,依赖父母,没有一点自立、自强之心。
然而父母也不能照看一辈子,别人的支援也是有限的,自己的本领才是无限的,这样的
人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学会自立,学会自强,不成为别人的包袱。
三、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决定人生的态度,决定人生的
价值标准。
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它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正确的人生目的为这些人们从迷
茫中找到航道,给他们前进的道路,也给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做一铺垫,是非常关键一步。
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既制约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问题的认识与把握,又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
“啃老族”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享乐”的混事态度,其背后必然是低俗、庸碌和低沉的人生观。
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需要端正积极的人生态度,应做到下面几点: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以这几点为基础慢慢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
五、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捏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啃老族”的人生价值可以说是非常低的。
让他们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要让其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同时还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啃老族”要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六、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所谓的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依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啃老族”想要做到不“啃老”还要做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等。
七、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由于人们在现实社会关系的地位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文化立场不同,生活经历、人生境遇,认识水平不同,人们对人生的看法也不同。
人生观领域呈现出复杂多变,多元多样的状态。
不同的人生观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并赋予人生以不同的意义。
因此,要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摒弃错误的人生观,是“啃老族”应该严肃对待的重大人生课题。
具体三个方面:要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年轻人的路正长,而依靠老人只能是暂时的,今后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即使父
母的遗产可以养活自己一辈子,但是,长期躺在父母身上生活而无所作为,不仅废了自己,也可能因为无聊而走上邪路,成为社会的罪人。
其实有父母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正可以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的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来指引我们的人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
势或其他长处,作出一番事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