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社会》ppt1

合集下载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PPT(unit1-2)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PPT(unit1-2)

A free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countries that were once colonies of Britain. It was founded in 1931, and has 50 member countries until 1991.
London (Dominant)
• Political centre 1. Westminster central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area 2. Palace of Westminster Houses of parliament (Big Ben) 3. Westminster Abbey ancient church 4.Whitehall (street)
• • • • Capital city, Largest city Largest port Largest population (one seventh of the nation’s population) • Financial and Commercial centre • Culture (host the Olympic Games in 1908 ,1948, 2012)
Part on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United Kin a complicated country
• I. Different Names for Britain and its Parts • • • • • • 1. Geographical names: the British Isles Great Britain England the United Kingdom (UK)
• V. The People

社会与文化-PPT课件

社会与文化-PPT课件

让社会成员有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而不至于产生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
28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与特性
一、含义 广义——指人类在劳动中所创造的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 质文化。 狭义——专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 二、特征 1、超生理和超个人性 2、复合性 3、象征性 4、传递性 5、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6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社会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观 社会的特征 社会的功能
7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一、涵义
社会唯实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而 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它只看到了社会的独立性,看不到社会对个 人的依赖性,否认个人的主体性,把社会看 成是先于个人或“超个人”存在,不能把握 社会的实质。代表人是斯宾塞、迪尔凯姆等。
9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社会是人们相互 交往的产物 社会的基础和本 质是生产关系 社会是历史的、 具体的
10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三、社会的特征
社会由人群组成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人类社会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 力的活的机体
回到各章安排
思考题
名词解释: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名论、 社会、社会运行 社会的特征是什么? 文化模式、文化堕距、文化震惊 文化的分类 比较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的功能
4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第二章
I 社会

《社会文化》课件

《社会文化》课件

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保护社会文化对于维护民族、地方和世界文化 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法律保护、文化 传媒等手段实现。
结语
本课件再次强调社会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展望未来社会文化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保护和 传承社会文化。
3
现代社会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文化呈现多样性和开放性,具有快速变革和融合的趋势。
社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价值体现
社会文化体现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美学、道德和认知价值。
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个人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和社会稳定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传承方式
社会文化的传承方式包括口口相传、教育培养 以及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
《社会文化》PPT课件
社会文化PPT课件旨在介绍社会文化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重要性和意义,以 及社会文化的组成要素、发展历程、传承和保护。
社会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定义
社会文化是指一个社会在长期演化中形成的、 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社会现象。
基本特征
社会文化具有内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各种 文化符号的约束、传统与创新的并存等特征。
社会文化的组成要素
主要组成要素
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 文化符号等。
组成要素的差异性
不同社会文化的组成要素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存在 差异。
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
1
起源和演变
社会文化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初期,通过演化不断发展和变迁。
2
古代社会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古代

1.2 文化与经济、政治共35张PPT

1.2 文化与经济、政治共35张PPT

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政治 文化
• 经济是基础; •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 文化是》
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 健品商贩程勇从印度带回了 天价药的仿制药“印度格列 宁”,并私自贩卖,引起警 方调查。从自私走向无私, 为病人的生存权而抗争,最 终被抓,赢得了尊严,多位 角色的命运也因为“药”这 一元素串联,演绎了一场别 开生面的草根众生相。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 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国内角度) ②文化关系国家安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 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国际角度)
启示: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第 24 页
和民族文化,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提高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
第 30 页
提高文化软实力 弘扬民族精神 增强综合国力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第 31 页
⑴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地位) ⑵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进 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中面临 着严峻的挑战,而且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形势)
启示: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提高科学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名词解释
文化生产力: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 16 页
文化事业:是由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即文化行政部门来领导的,
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内容的社会工作。(如:广播电视、博物馆) (如:影视业、旅游业、图书出版等) 文化软实力: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 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

文化的社会作用ppt课件

文化的社会作用ppt课件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个人的成长和社 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
3
注意点:
1.正确理解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文化
先进文化
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落后、腐朽文化 对社会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文化
先进文化 塑造人,促进人的发展 落后、腐朽文化 阻碍人的发展,把人的活动
近年来,文化部门决定实施的工程总投资2.7亿 元,在城区新建了图书馆、美术馆、评弹艺术馆、 京门影城、社会文化中心,完成了博物馆、大戏 院、文化馆改扩建工程等,并修复脉望馆,建成 了虞山派古琴艺术馆等。常熟还设立专项引导资 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在江 苏省同类城市中率先实现规划、政策、资金“三
问: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
13
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⑴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 政治的反来自。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⑵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予政治、 经济以重大影响
A.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
不同。 表现:① 不同民族的文化 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
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儒家思想: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发展道路)
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 促 进 社会的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 阻碍 社会的发展。
常熟城 市精神
招商 引资
.
促进常熟经 济发展
11
【误区点拨】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始 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
启示: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提高科学技术、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__文化与社会__(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__文化与社会__(共36张PPT)
➢ (2)文化素养是一种素养,它是在 文化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 (3)文化作为精神活动和产品离 不开物质载体
2018年4月4日,针对社会舆论强烈关 注的“今日头条”、“快手”两家网站播 出有违社会道德节目等问题,国家广播电 视总局高度重视,立即会同属地管理部门 严肃约谈了“今日头条”、“快手”两家 网站主要负责人。
自2013年以来,我国连续几年汽车产销量稳居 世界第一,中国已经跨入汽车社会。但是驾驶者的 汽车文明意识还停留在“后觉醒”时代。一系列的 不文明交通行为反映出驾驶者的不健康驾驶心态, 也折射出当前社会汽车文明的缺乏。
文化有时会落后于经济政治的发展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 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西欧,中世纪末的 “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是预示 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这又说明什么?
文化有时会先于经济政治而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 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政治、经济以 重大影响 。
3.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并 不是和经济政治的发展完全同步。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这一票投给谁”。 ➢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 ➢就交通管理或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旁听一次听证会。
一、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 政治 文化
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都起正面作用吗?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PPT课件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PPT课件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客机
游轮
地铁
轻轨火车
从三副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请你出个主意?
出谋划策
自费旅游
文娱活动
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就业制度的变化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
人才交流会场
从“分配工作”到“竞聘上岗”,在新的就业制度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变化进行社会调查,然后分别找发言人,介绍调查情况。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中山装
列宁装
建国初期流行的服装
60、70年代
“蓝灰色的海洋”
“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
改革开放后的服装
绚丽多彩时尚个性
今天流行的男装
今天流行的女装
饮食的变化:改革开放前
A
2.(2010·十堰学业考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就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下列各项对我国目前的就业模式描述不正确的是( )A.政府“统包统配” B.劳动者自主就业C.市场调节就业 D.政府促进就业
A
3.(2010•南京学业考试)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下列流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 C.红卫兵 D.网上购物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 .
第23课
1.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2.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3.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日常生活的变化2.就业制度的变化3.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
畅想空间

《社会学概论》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PPT

《社会学概论》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PPT

• (二)人口数量和质量p81
• 1、人口数量 • 人口数量,又称为人口规模,是对人口的量的规
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 • 2、人口质量 • 人口质量,又称为人口素质,是对人口的质的规
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 想素质。
• 中国人口成为社会包袱的原因,一方面是人口数 量过多,另一方面是人口质量偏低,人力资源开 发利用不足。
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学习内容
•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 第三节 什么是文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p76
• 一、社会的涵义与特征p76
• (一)社会的涵义 •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
总和。
• (二)社会的特征p77
• 1、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人(人群)是最基本要 素
均寿命越来越长,人口老龄化加速。 • 5、人口性别失衡。我国当前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升高,
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比女性人数多很多。 • 如何解决人口问题: • 解决我国当前人口问题必须着眼的目标是建设“人口均衡
型社会”。所谓人口均衡型社会,是指社会人口数量、素 质、结构、分布等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并且人口与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 A.文化特性 B.文化模式
B
• C.文化结构 D.文化特质
第一,有用性。比如工具、技术等
第二,符合或者接近本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性格。 如音乐、舞蹈、体育、管理等容易被采借,而宗 教、民族服饰等不容易被采借
• 文化融合,是指采借过来的文化与本土文化协调 起来,融为一体的过程。咖啡馆、歌舞厅、超市 等
五、文化多样性p91
• (一)文化震惊 • 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

《文化社会学》课件

《文化社会学》课件
《文化您展示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文化 与社会结构、身份以及多元化之间的关系。
课程概述
本节将概述《文化社会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我们将探讨文化对 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它在塑造身份和社会结构方面的作用。
文化的定义
了解文化的定义是理解其重要性的第一步。文化是一群人共享的价值观、信 仰、习俗和艺术表达形式的综合体。它扮演了人类社会中的重要角色。
文化的种类
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精彩之处。我们将探索不同类型的文化,包括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年代文化等, 以了解它们如何塑造个人和社会。
文化的功能
文化不仅是个体认同的来源,还对社会起着重要的功能。我们将讨论文化在 社会凝聚力、价值观传递、社会变迁和社会控制等方面的功能。
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文化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着社会的运作方式。我们将探讨文化和 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文化如何塑造社会的组织和层次结构。
文化与身份的关系
个人的文化背景是构建身份的重要因素。我们将探讨文化对个人身份的塑造 作用,包括文化认同、社会角色和群体归属感等方面。
文化冲突与文化多元化
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多元化是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我们将研究文化冲突的原因,并探讨如何促进文 化多元化和包容性社会。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特点 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特点 课件 (共40张PPT)

易错剖析
对应训练:(2015·四川卷,5)短短几年间,M创新科技有限公 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 航者。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在 于它“激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这说明( )
A.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D.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1.定考点:文化的作用
2.抓关键:一是明确文化不能 起决定作用,二是文化有先进 和落后之分。
3.析选项: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 息点“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 结合教材分析应该是考查文化的 作用,只有③④的观点正确,所 以选D。①错在主导地位,经济在 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 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②错 在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才是 根本动力
于 政 治 活
下列活动是文化吗?
1.西双版纳野象谷大象活动 (不是) 2.购买水果蔬菜 (不是) 3.参加文学社、读书俱乐部 (是) 4.某国议员竞选 (不是)
文化的含义
(而非动物或自然界)
文•化文的化特—点—之人一的:精文神化活是动人及类其社产会品特有 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而非经济或政治)
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x)
(2)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
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个人、对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A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的、腐朽
没落的文化会把人引向歧途。
文化的
双重性 B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ppt课件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ppt课件

元曲 (散曲和杂剧) 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等
话本 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思考:文学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有哪些联系?
多民族政权并立 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队伍扩大
文学特点:多元、繁荣、平民化
四.文学艺术和科技 1.文学 2.艺术
书法 特点: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4619
表格中,宋朝的工商业收入大增说明了什么?
4.经济重心的南移 (1)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有何表现? ①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 北少的格局已定型。 ②长江下游和太湖领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 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右图宋代农业主产区、手工业发达区和商业城 市的分布呈现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现象?
农业和手工业成就突出 商业发达,大城市空前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
门第观念变化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政府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社会
程朱理学
文学艺术 (多元、繁荣、平民化) 文化
科技领先
少数民族文字
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少数民族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一.经济的发展 2、宋代手工业的表现 ①制瓷业 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五大名窑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②矿冶业
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③印刷业
宋朝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 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④印刷业发展迅速,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经营盐铺
材料二 仁宗朝,商人、佃
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 齐,等也。无有贵贱, 谓之齐民。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1课《文化与社会》课件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1课《文化与社会》课件1
课 时 作 业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______ 思想 、 理论、信念、信仰、道德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
课 外 生 活 感 悟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2.特点
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 (1)文化是_________
社会实践 的产物。 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类___________
课 外 生 活 感 悟
菜 单
课 外 生 活 感 悟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学地位分析 从全书的结构体系来看文化的概念的界定为全书使用 文化概念提供了规范基础。 从本单元、本课来说,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及力量是 理解文化与社会、文化与生活、文化与人的关系的必要准 备。 高考考查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时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 现,且一般以组合的材料为背景来考查,考生应牢牢掌握 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把文化现象与政治现象、经济现 象、自然现象区分开。另外,考生也应关注时政热点,判 断相关时政热点是属于文化现象,还是属于政治现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第1课 文化与社会(复习)

第1课 文化与社会(复习)

12.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强调敬民,保民,做到“民为 贵”、“君为轻”。这种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 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 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 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 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 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 全体人民。” 这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 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 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 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 点加以评析。

二、非选择题
11. 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 挥文化的作用。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 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 资源,开发“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 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 类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 法的理论依据。
A.经济推动文化发展
B.繁荣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C.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落后与腐朽文化的 泛滥
考点随堂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②市民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③某企业生产劳动防护产品 ④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政府提出建议 A.①③ B.②③ )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
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PPT(新版本)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PPT(新版本)
现代家居
火车 飞机
出租车 地摩铁托车
城市立交桥
舞蹈队
丰富多健彩身的 业余生活
溜冰
野炊
思考题
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生活 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 存在一些差异,你怎样看 待这种现象?
二、就业制度的变化
1.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 5.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
1.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 2.其他保险制度的建立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服装的变化 2.饮食的变化 3.住房的变化 4.出行的变化 5.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
解放初的服装
在西藏,劳动就业、医疗、住房、养老、保险以及扶贫、救灾等社会福利均得到政府的重视和资助。
2003年北京研究生招聘会 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5.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 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个方面?请说说它给你带来的便利。 1.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 解放初的饮食结构单一
政府对孤寡老人、孤儿提供完整的生活保障,已建立10所福利院和50多所农牧区敬老院,有7000多名丧失劳动能力和孤寡老弱病残者 成为“五保”(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对象。 请你展望并描述10年后人们一天的生活情况。 你平常最爱穿什么服装?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打扮自己?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 5.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 2.其他保险制度的建立 2.其他保险制度的建立 改革开放后的饮食结构 1.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5.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 请你展望并描述10年后人们一天的生活情况。 5.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 2.其他保险制度的建立 政府对孤寡老人、孤儿提供完整的生活保障,已建立10所福利院和50多所农牧区敬老院,有7000多名丧失劳动能力和孤寡老弱病残者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复习课-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共33张PPT)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复习课-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共33张PPT)

(3)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
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 物质载体

3、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从静态角度看: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 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 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特别 提 示
第一单元知识网络
文化
文 是什么 化 与 生 活 文化
的作用
•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形式
•文化的社会作用 对社会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
对人
•文化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文化对人影响的作用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全国卷5年6考 2018·全国Ⅱ卷,19 2018·全国Ⅲ卷,20 2018·全国Ⅰ卷,40 2017·全国Ⅱ卷,40 2016·全国Ⅱ卷,39 2015·全国Ⅱ卷,20
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 历史 中。
(3)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
促进 个人和社会的
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 阻碍 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二)重难层面突破
1、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应该注意四点: 第一,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
第二,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 等。
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
边缘徘徊。这一观点说明( ) ①我国文化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D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④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⑧某国议员竞选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⑦⑧

社会学概论第四讲 文化和社会

社会学概论第四讲 文化和社会

• 三、社会结构 • 1。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会制度 • 2。社会结构的分类 • 1)社会经济结构 • 2)社会上层建筑结构 • 3)阶级阶层结构 • 4)人口结构 • 5)民族结构 • 6)家庭结构 • 3。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P86-88) • 1)斯宾塞和涂尔干的社会进化观 • 2)马克思的社会结构二层论 • 3)帕森斯的社会结构论
• 3。对社会——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进的作用
四、文化变迁
• (一)文化变迁的必然性 • 1.文化是适应一定的自然、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而自然、
社会环境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与之相适应文化必然随 之发生改变; • 2.文化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某种物质、精神和秩序的需 要而创造的,而人的需要是多样性的、无止境的,文化的 创造也将是无止境的; • 3.文化具有可传播的活性特点,本身就蕴涵了文化的可 变性。
• 二、社会关系 • 1.社会关系的概念 • 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
的总称,是人本质的具体体现。 • 2.社会关系分析的社会学视角 • 1)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关系 • 2)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 • 3)人际关系与群际关系 • 4)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 5)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 • 6)工具型关系与情感型关系 • 3。社会关系网络与社会资源 • 强关系(strong tie) • 弱关系(weak tie)
第四节 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 一、社会的基本要素 • 1.人口资源 • 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人
口资源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自 然属性、社会属性。 • 2.自然资源 • 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外部条件。分为:环境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 自然资源和社会的关系: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必要条件:影响制约生产和生活方式等;人类影响、改 变着自然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 3.文化资源 • 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物质的和精 神的)的总和。包括各种知识、技术、规范、艺术、习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现象)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活动相对于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的。
二、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 其产品。它包括: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和作用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3)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易错易混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错,注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纯粹“自 然”的东西不是一种文化) 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 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错,注意: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 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文化活动。 • 2、文化现象 • (1)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时间上) •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从空间上看) • 3、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判断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1) 小林下基层参加农业生产活动
(经济现象)
(2)小林参加学校运动会、辩论会、读书俱乐部
(3)小林在超市购买水果
(经济现象)
D
【解析】本题以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为背景,考查了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 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①中“基础和核心”表 述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影响力可能“超前”也可能 “滞后”于经济影响力,②中“同步”表述错误。改革开放40年来,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中国道路、中国理 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说明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 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题意,经济是基础,一个国 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④正确。 故选D。
•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是自古就有的,有了 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来源于人类实践
•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的素养都不是天生的, 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 物质载体。文化实质是精神现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 不开物质载体。
三、 文化的力量
真题解析
1.(2018年高考全国3卷文综政治22)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文化对社会作用、影响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 影响。
2、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还 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文化的转化性 和两重性
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具有推动和阻碍作用 (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文化)
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
Hale Waihona Puke (4)小林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5)小林参加海淀区人大代表选举 (6)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政治现象)
(7)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科比尔卡共获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解开了人体感受外界的工作原理,这个核心物质就是G蛋白偶联受体。
(8)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9)小林参观燕都文化遗址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课件制作:黄卫国
时间:2018.11.27
自主 学习
1 文化的形式 2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3 文化的社会作用 4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5 文化与综合国力
一、 文化的形式
一、文化的形式
•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 (1)静态: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
文学、 艺术等。 • (2)动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
3、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错,注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 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 形成。
(错,注意: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 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 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 践和教育。)
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指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运用
政治 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
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文化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 及其产品。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补充)
基础
经济
集中表现
政治
反映 反作用
反映 反作用
文化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 作用越来越突出。
(1)科学技术 (2)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3)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对个人(国内):人们为了参加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 文化素养 (2)对国家(国际):世界范围内的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 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错,注意: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 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 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6、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
(错,注意:文化不等于文化教育程度, 文化是相对政治、 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A.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社会同步发展 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D
四、 文化与经济、政治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指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
经济 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