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率测井未来的发展
随钻测井的成就和未来
随钻测井的成就和未来编译:赵平(大庆测井公司)周利军(大庆燃气公司)王龙娇(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审校:丁柱(大庆测井公司)摘要 从1959年起,SPWLA参与完成了早期的过压分析、自然伽马分析以及介电传播测井。
由深探测介电测井发展起来的传播电阻率测井为20世纪80年代有生命力的随钻地层评价服务打开了大门。
接下来的就是中子孔隙度、地层密度和声波孔隙度测井。
20世纪90年代,这些技术走向成熟,连带业务得到发展。
随钻测井(LWD)覆盖了裸眼井测井的大部,并在许多情况下成为首选技术。
在新的钻井工具和定向随钻测量(MWD)仪器的激发下,定向钻井正在为LWD的应用创造经济前提。
服务公司对LWD发展和市场开拓的投资作出了积极响应。
文章介绍了LWD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重点介绍其商业核心技术。
通过阐述需求与机会分析对其发展前景提出了挑战性观点。
关键词 随钻测井 梦想 成就 未来DOI:10 3969/j.issn.1002 641X 2010 12 019 1 成就1 1 第一代定向钻井提高了服务公司的兴趣,与裸眼井测井业务无关的公司都想要涉足LWD。
Schlumber g er、Dresser和Welex控制着电缆测井市场。
LWD 的提出或许可以改变市场现状,这是1978年NL 公司的设想。
M WD将要强大的信念在增强 LWD会更强大。
钻井技术快速发展,测井越来越难。
1978年,NL公司开始组织人力开发M WD/ LWD。
NL公司没有遥测系统,因此,要连接伽马模块和电磁波电阻率仪器(EWR)模块并安装存储器。
当时采用电池驱动的RAM存储器效果很好。
系统电源采用一种新的锂亚硫酰氯电池,它耐温160。
开始试验直到1981年,出现了一种产品,即存储式的仪器,名为岩性记录测井(RLL) [FRANZ,1981]。
1981年存储式的EWR仪器推向墨西哥弯(GOM)市场。
不久,泥浆脉冲系统推出使用。
商业运作始于1983年。
《电法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
普通电阻率测井使用电极系进行测量,电极系包括供电电极 、测量电极和回路电极等。电极排列方式有多种,如梯度电 极系、聚焦电极系等,不同的电极排列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测 量需求和地层条件。
测量方法与测量系统
总结词
普通电阻率测井的测量方法与测量系统密切相关,测量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评估油气储量
通过分析地层电阻率的变 化,可以估算出油气储量, 为资源评估和开发计划提 供数据支持。
指导钻探和开发
通过电阻率测井数据,可 以确定最佳的钻井位置和 开发方案,提高油气开采 效率和效益。
煤田勘探
识别煤层
通过测量煤层电阻率,可以确定煤层的厚度、深度和位置,为后 续的采煤和矿区规划提供依据。
案例二
某煤田利用普通电阻率测井技术发现煤层中 存在异常区域,经进一步勘探证实存在煤层 气富集区。
工程地质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工程利用普通电阻率测井技术探测地下岩 土层的电阻率,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地 质依据。
案例二
某工程利用普通电阻率测井技术监测地下水 位变化,及时发现渗漏和塌陷等安全隐患。
环境地质案例分析
普通电阻率测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普通电阻率测井技术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技术不断 改进和完善。
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普通电阻率测井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测量精度和 稳定性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未来,普通电阻率测井技术将继续向 着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油气田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通过普通电阻 率测井技术探测到油层电阻率变化, 成功发现潜在的油藏。
案例二
某油田利用普通电阻率测井技术对油 层进行监测,发现油层电阻率异常, 及时调整开发方案,提高了采收率。
测井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M
§1.1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成因 一般由地层和泥浆之间电化学作用和动电学作用产生的。
1、扩散—吸附电位:
纯砂岩 -11.6 mV/18 C 纯泥岩 59.1 mV /18 C
2、过滤电位(一般可忽略):
泥浆柱与地层之间存在压差时,液体发 生过滤作用产生的。
•双侧向应用 1、适合于高阻剖面、盐水泥浆条件。 2、划分剖面,判断油(气)、水层; 3、求取地层真电阻率; 4、用于高阻地层裂缝识别,储层评价。
裂缝储层评价
lld =140 m lls =52 lld/lls=2.8 =7.5%
§1.4 感应测井
•基本原理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地层电导率的方法。
•应用
1、提取纵、横波信息(时差和幅度) 2、利用纵、横波时差确定岩性 3、确定地层孔隙度 4、利用时差和幅度信息识别裂缝 5、计算弹性模量和力学参数,分析岩层机械特性。
•微电极测井应用
1、详细划分地层剖面; 2、判断岩性,划分渗透层; 3、精确划分储层有效厚度; 4、确定冲洗带电阻率。 5、分析储层非均质性
§1.3 侧向(聚焦)测井
•基本原理
盐水泥浆、高阻薄层条件下, 普通电阻率测井失真,········ 增加屏蔽电极, 使主电流被聚焦, 侧向流入地层的电极系测量方法。
与压差、滤液电阻率成正比 。 渗透层 平均值约为 0.77 mV
吸附电位
泥岩 - +
砂岩
+-
扩散电位
泥岩
+
+ Na+
+
— +——
— + Cl -
—+ —+
电阻率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优势
电阻率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优势在油气勘探领域,电阻率测井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
电阻率测井技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电阻率来解释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含油气性能。
在勘探工作中,电阻率测井技术的应用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阻率测井技术的简便操作电阻率测井技术相对于其他勘探方法来说,操作相对简单,便于实施。
只需要将探测仪器降入井中,通过测量电流进而计算出地下岩石的电阻率。
技术操作简单使电阻率测井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中的地质勘测和岩性判识,为勘探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二、电阻率测井技术的高精度测量电阻率测井技术以高精度测量为特点,能够获得准确的电阻率数值。
通过电阻率测井技术,勘探人员能够了解不同岩石层的电阻率分布情况,从而推断出油气储集层的分布和类型。
高精度的测量结果为勘探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能够准确判定勘探目标区域的潜力和价值。
三、电阻率测井技术的高效性电阻率测井技术具有高效性的特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测量数据。
在油气勘探中,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于勘探工作来说非常重要。
电阻率测井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目标区域进行多点测量,从而为勘探人员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勘探人员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地质构造特征,进一步优化勘探方案,提高勘探效率。
四、电阻率测井技术的广泛适用性电阻率测井技术适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陆地勘探,还可以通过测量井身周围的电阻率分布来研究海洋油气田。
同时,电阻率测井技术可以结合其他测井技术,如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形成综合解释,为油气勘探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地层描述。
综上所述,电阻率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具有诸多应用优势。
它操作简便,具有高精度测量和高效性,广泛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勘探工作。
电阻率测井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勘探人员提供准确的地下岩层描述,帮助他们判断储集层的分布和类型,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因此,电阻率测井技术是油气勘探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电阻率测井小结
电阻率测井的分类
高电阻率测井
阵列电阻率测井
适用于高电阻率地层,如泥岩、页岩 等。
通过多个电极同时测量地层的电阻率, 可以
适用于低电阻率地层,如砂岩、砾岩 等。
03 电阻率测井的应用
油气勘探
01
02
03
确定油气储层
通过测量地层电阻率,可 以判断地层是否含有油气, 以及油气的聚集程度和分 布范围。
05 电阻率测井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与改进
新型传感器技术
研发更灵敏、更耐用的传感器,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数据处理算法优化
改进数据处理算法,降低噪音干扰,提高信号识别能力。
井下仪器小型化
减小仪器体积,减轻重量,便于下井操作和运输。
应用领域的拓展
1 2
非常规资源勘探
应用于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资源的勘探和开 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针对复杂地层和特殊油气藏 ,可以开展针对性的电阻率 测井技术研究,开发更加高 效、可靠的测量方案和技术 手段。
电阻率测井技术与其他地球 物理方法的结合应用也是未 来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与声 波测井、核测井等方法的综 合应用,可以更好地解决复 杂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问题 。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 的发展,电阻率测井数据的 自动处理和智能解释也是未 来的研究重点,可以提高数 据处理效率和解释精度,为 油气藏的快速发现和评估提 供有力支持。
电阻率测井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地层,包括 砂岩、泥岩、石灰岩等,具有较广的适用 范围。
提供地层含流体信息
无损探测
电阻率测井结果可以反映地层中流体的性 质,如油、水或气,为地层含流体类型和 饱和度的判断提供依据。
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测井技术简介 (4)1.3 研究意义 (5)2. 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 (6)2.1 测井技术分类 (8)2.1.1 电成像测井技术 (10)2.1.2 声波测井技术 (11)2.1.3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 (13)2.1.4 X射线测井技术 (14)2.2 国内外测井技术发展概述 (18)2.2.1 中国测井技术发展 (19)2.2.2 国际测井技术发展 (21)2.3 测井技术应用领域 (22)2.3.1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 (24)2.3.2 地热资源勘探 (25)2.3.3 基础工程地质勘探 (26)2.3.4 环境保护与地下水监测 (28)3. 发展现状分析 (29)3.1 测井技术的进步对地质研究的影响 (31)3.2 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32)3.3 测井技术面临的技术挑战 (33)4. 发展趋势 (34)4.1 智能化和自动化 (35)4.2 技术创新与发展 (36)4.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37)4.4 政策与市场驱动 (39)1. 内容简述本文旨在系统概述国内外测井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将全面回顾测井技术的发展历史,并从基础理论、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应用等方面,分析国内外测井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探讨当前测井技术的热门研究领域,包括智能化测井、4D 测井、全方位测井、多参数测井、精确定位测井等,并分析其技术路线和应用前景。
结合国际国内大趋势,展望测井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应对行业挑战并推动技术的创新升级的建议。
期望该文能为读者提供对测井技术的全面了解,并为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1 研究背景在能源开发与利用日益严峻的当下,测井技术作为石油天然气工业不可或缺的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储层评价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在新材料的寻探和矿床分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讨论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讨论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电阻率法技术也随之提高,现已被广泛用到地质勘探当中。
其中,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很多优点,譬如获取信息大而且速度快,测点密度高及分辨率高等,在现如今地质勘探的使用当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这种勘探方法应该逐步进行推广,使之合理被使用。
标签:高密度;电阻率发;地质勘探;应用一、前言高密度电阻率法是在常规直流电法的基础上通过观测系统的电极排列而形成的一种直流电法勘探新技术。
通过对电极装置位置的改变,收集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地质体的相对视电阻率,通过视电阻率的差异反演出地下地质体的分布情况,从而帮助解决不同的地质问题。
相对于常规电阻率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以下优点:电极布设一次完成,这使数据采集系统有较高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能进行多种电极方式的测量,获得的资料更加丰富;野外数据采集、收录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数据处理、成像显示实时一体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密度电阻率法被推广到许多地质工程领域,由于其应用范围广泛,物理勘探技术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有力贡献,因此它和人们的生活密切先关,其作用也不可忽视。
二、高密度电阻率法及其工作原理1、高密度电阻法高密度电阻法已被国内外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譬如,隧道开挖方案可行性、堤坝隐患监测、污染物侵蚀分布、高速公路勘探及地下水位探测等方面,而且许多专家先后都做了深入研究,结果说明高密度电阻法在这些领域当中,为其提供了准确实际意义上的服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高密度电阻法的工作原理高密度电阻率法根据现场环境地质调查及水文工程需要而研制开发出的一种电探探测系统,见图1,包括数据的采集、资料处理两部分。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现了数据的快速采集与分析处理,从而改变了电法勘探的传统的低效运作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勘探的智能化程度向前迈进了一步。
高密度电阻率法与常规直流电法相同,以探测地下目标体与围岩间电性导差异为基础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普通电阻率测井
电缆保护器
保护电缆不受损坏,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井口控制器
控制井口设备的开关和调节,如泥浆泵和气 体分离器等。
03
普通电阻率测井的操作 流程
测井前准备
01
02
03
仪器检查
确保测井仪器工作正常, 无故障,并按照要求进行 校准。
井场调研
了解井场的地质、地层、 井况等信息,为测井提供 基础数据。
工具准备
通过集成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实 现电阻率测井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测量效率 和精度。
多学科交叉融合
加强与其他地球物理、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学科 的交叉融合,拓展电阻率测井技术的应用领域和 范围。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在电阻率测井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 和可持续发展,降低测量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地面设备
电源系统
为井下仪器提供电源,通常采 用直流电源。
采集系统
用于采集井下仪器传输的数据 ,具备数据存储和处理功能。
控制系统
对井下仪器进行控制,包括发 送指令和接收数据。
显示器
实时显示测量数据和图像,便 于现场分析和解释。
井下仪器
01
02
03
04
电阻率探头
测量地层电阻率的传感器,通 常采用四极或三极探头。
地层岩石的孔隙度决定了地层中流体的分布和流动性,从而影响电阻率的测量值。一般来说,低孔隙度的岩石具 有较高的电阻率,而高孔隙度的岩石则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因此,在分析普通电阻率测井结果时,需要考虑地层 岩石的孔隙度因素。
05
普通电阻率测井的优缺 点
优点
精度高
普通电阻率测井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 层电阻率测量结果,有助于准确评估 地层特性。
浅谈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
浅谈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测井技术发展已愈来愈迅速,高分辨阵列感应、三分量感应和正交偶极声波等新型成像测井仪为研究地层各向异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新的过套管井测井仪器,如电阻率、新型脉冲中子类测井仪、电缆地层测试及永久监测等现代测井技术可以在套管井中确定地层参数,精细描述油藏动态变化;随钻测井系列也不断增加。
通过介绍国外如斯伦贝谢、哈里伯顿、阿特拉斯、康普乐、俄罗斯等测井新技术的测量原理和部分仪器结构,寻求我国测井技术的差距和不足,这对于我国当前的科研和生产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1测井新技术油田勘探与开发过程中,测井是确定和评价油、气层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一系列地质问题的重要手段。
国外测井技术领先者是斯伦贝谢、贝克—阿特拉斯、哈里伯顿公司三大测井公司。
1.1 电阻率测井技术1.1.1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哈里伯顿的HRAI-X由1个发射器和6个子阵列接收器组成,每个子阵列有1对接收器(主接收器和补偿接收器)。
线圈间距选择上确保子阵列接收器的固有探测深度接近设计的径向探测深度,所有子阵列接收器均位于一侧,具有5个径向探测深度和3个工作频率。
除了感应测量外,还采集自然电位、泥浆电阻率和探头温度。
1.1.2 电阻率成像测井把由岩性、物性变化以及裂缝、孔洞、层理等引起的电阻率的变化转化为伪色度,直观看到地层的岩性及几何界面的变化,识别岩性、孔洞、裂缝等。
ARI是斯伦贝谢基于侧向测井技术推出的,可以有效的进行薄层、裂缝、储层饱和度等地层评价。
1.2 声波测井技术声波测量能揭示许多储层与井眼特性,可以用来推导原始和次生孔隙度、渗透率、岩性、孔隙压力、各向异性、流体类型、应力与裂缝的方位等。
声成像测井是换能器发射超声窄脉冲,扫描井壁并接收回波信号,采用计算图像处理技术,将换能器接受的信号数字化、预处理及图像处理转换成像。
1.3 核磁测井技术核磁共振是磁场中的原子核对电磁波的一种响应,处于热平衡的自旋系统,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磁化矢量偏离静磁场方向,外磁场作用完后,磁化矢量试图从非平衡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恢复到平衡态的过程叫做驰豫。
我国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获突破
我国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获突破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陈青通讯员李传伟)经过精细解释和认真比对,1月20日,国内测井专家确认,由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在冀东油田获取的12条电阻率曲线,准确反映了不同探测深度的地层电阻率.获得的国内首幅随钻电阻率成像图,真实反映了地层裂缝变化和井眼破裂层段,仪器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的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是大斜度井、水平井开发中,识别裂缝、薄层、低孔低渗等复杂油气藏的重要手段.2012年6月,中油测井公司和中国石油集团休斯敦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在美国休斯敦成立随钻测井研究部,启动“十二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课题“地层评价随钻测井技术与装备”中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器的研制工作.中外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在深入开展理论方法和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仪器响应模型的建立、电极系参数的优选等工作,并借助国外先进的加工制造技术和材料、工艺优势,完成了关键电路、机械部件制作与实验,以及样机的试制,成功实现了钻进过程中实时地层评价、地质导向和地层成像.
现场试验表明,国产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结构设计独特,安装拆卸方便,电路设计可靠,维护升级灵活,井下数据处理软件功能齐全,填补了我国同类产品空白,获得多项独创性研究成果,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关于我国测井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于我国测井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摘要】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简称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一,通过各种技术的运用,以实现石油资源的开采利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发展,石油需求量也越来越高。
因此,为了能够更有效的促进石油资源的开采,就需要一套良好的测井技术为之服务。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测井技术问题也日益凸显,所以,本文笔者就关于我国测井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测井技术现状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迈进,使的我国经济不断加强与国际交往,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测井技术不仅面临着国内的压力,也面临着国际上的挑战。
又由于科学技术的更新周期短,进步步伐快,所以,我国的测井技术就逐渐凸显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我国测井技术在现场测井资料的获取技术较为落后,导致信息获取失真。
首先,新技术、新科学应用较为滞后。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质环境,对测井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需要国际先进技术来解决,而我测井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比较慢,就造成了我国测井技术新技术、新科学的应用比较缓慢。
另外,我国自身的测井技术水平比较低,一些成像测井、长源距声波测井、随钻测井以及核测井等技术仍举步维艰。
从生产测井技术来讲,我国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定型地面仪器,不能够较为精确的对各种地质环境、储藏状况进行详细了解。
其次,测井技术缺乏规范化、系统化。
现阶段我国的测井技术设备大多都是测井部门自己进行生产的,没有对仪器结构、规格标准化规定,更没有标准化生产。
所以,就造成了测井设备不能够做到长久性使用,缺乏互换性与一致性。
并且目前我国也没有对这方面进行系统化的规划方案,因此,就造成了我国测井技术的应用缺乏有效的设备保证。
所以,测井技术设备生产的规范化、系统化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迫切需要改进的问题。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原理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原理一、引言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开发过程中。
它通过测量地层的电阻率来判断地层的性质和含油性能,从而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
二、测井原理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原理是基于电阻率差异的测井技术。
地层的电阻率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电阻,是描述地层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
在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中,通过在井筒内放置电极,利用电极之间的电流和电压差来测量地层的电阻率。
三、测井仪器过套管电阻率测井需要使用特殊的测井仪器,包括电极、电缆和电阻率计等。
电极是测量电流和电压差的装置,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电缆用于连接电极和电阻率计,传递电流和电压信号。
电阻率计是用来测量电流和电压差,并计算地层电阻率的仪器。
四、测量方法过套管电阻率测井通常采用四电极法进行测量。
四电极法是指在井筒内分布四个电极,两个电极注入电流,另外两个电极测量电压差。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差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地层的电阻率。
五、数据解释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的数据解释是关键的一步,需要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地层的电阻率与地层的含水性、孔隙度和含油性等密切相关。
通常来说,含水层的电阻率较低,而含油层的电阻率较高。
通过对测井曲线的分析,可以确定地层的性质和含油性能。
六、应用领域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各个环节。
在勘探阶段,可以利用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来判断地层的含油性和储量分布;在开发阶段,可以通过测井数据来指导油气井的完井和生产操作,提高产能和采收率。
七、测井优势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具有操作简便、数据获取快速和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
相比于其他测井方法,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可以在井筒内直接进行测量,无需进行井下作业,减少了工作量和风险。
八、发展趋势随着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深入,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测井仪器和方法,例如多电极测井和多频段测井,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解释能力。
简论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简论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摘要】测井技术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高分辨阵列感应、以及三分量感应等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成为了测井先进手段。
在当今社会更各式各样的过硬的技术手段和先进的机器等成为了测井技术的根本与发展线路。
并且比以前的测量更加准确的得出探测结果,国外很多更加先进的测量技术和先进设备,充分的体现了我国测井方面的薄弱项和不足点。
并且也促使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但是相比全世界,我国的测井技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可开展的地方。
国外曾经技术比较领先的是斯伦贝谢,贝克——阿特拉斯和哈里伯顿三大测井公司。
各种耐温、耐压的指标比之国内要高出很多。
由于油藏测井评价技术的起步晚,我国在油藏测井技术的理解以及技术上面相对于一些早早就掌握油藏测井技术的国家较为落后。
【关键词】测井技术:研究与开发、测井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测井技术也再不断地创新和在新领域的拓展。
并且测井技术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高分辨阵列感应、以及三分量感应等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成为了测井先进手段。
在当今社会更各式各样的过硬的技术手段和先进的机器等成为了测井技术的根本与发展线路。
并且比以前的测量更加准确的得出探测结果,国外很多更加先进的测量技术和先进设备,充分的体现了我国测井方面的薄弱项和不足点。
并且也促使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测井主要的作用体现在确定和评价油气层上,也是解决一系列地质问题的关键。
但是相比全世界,我国的测井技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可开展的地方。
国外曾经技术比较领先的是斯伦贝谢,贝克——阿特拉斯和哈里伯顿三大测井公司。
国外的裸眼井测井技术,随钻测井技术,高产液井产出抛面测井技术等方面发展十分迅速。
各种耐温、耐压的指标比之国内要高出很多。
可靠性,实用性,安全性能都大大的提高。
就因为这些方面落后于国外的测井技术,使得我国测井技术的反战颇为缓慢。
因此这都是国内在目前测井技术发展方面应当主抓的问题,并且近一步实现与世界测井技术接轨。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摘要:伴随当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日益发展,电法在地质勘探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电法之中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密度高、获取地质信息速度快、获取信息可信度高等优点,在地质勘探工程中对其的广泛应用,取得的成效显著,因此,在未来的同类工作中应加强对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使其得到推广。
本案主要对此电法的应用发展、工作的原理以及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探测效果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实际勘探中的应用,是一种列阵勘探方法,主要是通过将电极装置的位置进行改变,垂直方向与收集水平在地质体上的相对视电阻率,由于视电阻率所产生的差异,将会清晰反演出地质体的详细分布情况,进而使地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高密度电阻率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与国内外的各种物探领域中。
其中包括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多种矿产资源的勘探,近些年有推广到了环境监测与地质工程领域中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发展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应用领域都是非常广泛的,有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
其成果主要有以下方面:张献民于1994年应用此电法对煤田分布的状况进行探测;同年,刘康和应用其对地表断层进行研究,发现了地表的断层状况。
在1997年,由侯烈忠等人员应用此电法对机场跑道进行实测,从所得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对跑道所具有的异常特征进行了真实反映。
至2001年,郭铁柱运用高密度电阻法对水坝的渗漏情况进行勘察,并取得优良效果。
吴长生使用此方法对堤坝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有效确定。
并结合所勘察的结果提出了治理的建议;此外,在湘西北的岩溶地区,杨湘生运用此电法寻找水源,精确的划定井位;刘晓东在2002年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岩溶灾害进行调查,比较真实的掌握了岩溶的发育情况。
当今国外社运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使用也很广泛,大多被应用于地下水位的探测、湖底、海底等电阻率分布的状况、污染物侵蚀分布状况、隧道开挖的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检测堤坝的隐患等方面。
【趋势】测井技术新进展及测井行业发展趋势
【趋势】测井技术新进展及测井⾏业发展趋势⽂|王丽忱中国⽯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作为油⽓勘探的重要⼿段之⼀,测井技术具有分辨率⾼、连续性强、节约成本等优势。
随着油⽓勘探开发向着更深更复杂储层的推进,常规测井技术逐渐难以满⾜当前地层评价的需求。
对此,越来越多的⽯油公司和服务公司致⼒于改进、提升测井探测和评价能⼒。
经过近年不懈地研发和试验,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地层测试及油藏监测等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
当前,全球油⽓⾏业正处于调整期,国际油价低位震荡,⽯油需求增速放缓,技术服务市场竞争激烈,全球测井⾏业受这些因素影响,出现了新的趋势和动向。
⽂章通过梳理近年测井技术新进展,研判全球测井⾏业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把握测井技术的未来发展动向。
⼀、近⼏年测井技术新进展1电缆测井测量精度⼤幅提升,功能得到扩展近年来,电缆测井技术进⼊平稳发展期,虽未推出⾰命性的系列技术,但在原有电、声、核等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发展了许多新的测量⽅法、新技术和新⼯艺,电缆测井技术的测量精度得到⼤幅提升,功能也越来越完善。
新型⾼分辨率岩性扫描成像测井仪Litho Scanner斯伦贝谢公司正式推出了基于14MeV脉冲中⼦发⽣器的新型⾼分辨率岩性扫描成像测井仪Litho Scanner,该仪器可在井场提供⾼分辨率能谱测井数据,实时定量分析复杂岩性地层的矿物成分及有机碳含量。
主要技术特点包括:1)准确的总孔隙度定量分析和储层质量量化评价;2)俘获谱和⾮弹性伽马谱成功组合使⽤,精确确定总有机碳TOC参数;3)提供准确的镁含量,区分⽩云岩和⽅解⽯;4)仪器的测量值不受岩芯标定和复杂解释模型限制。
Litho Scanner较之前的岩性识别技术ECS具有明显优势(见下表)。
新型多分量多阵列感应测井仪MCI多年来,阵列感应测井在改善常规和⾮常规储层评价⽅⾯发挥着重要作⽤,这类技术主要采⽤多频单阵列或单频多阵列⽅式进⾏测量。
为了满⾜不断增加的各向异性储层评价需求,哈⾥伯顿公司研发了新型多频多阵列MCI仪器,该仪器具有1组发射线圈(轴向线圈和正交线圈)和6组接收线圈,在12~84千赫范围多个频率上顺序激励每个发射线圈(X、Y、Z⽅向),测量每个接收线圈的信号。
测井技术及发展趋势
实例:地层水矿化度变化
标准测井曲线
快速解释 可动油 ?
高孔隙,深电阻率 高,浅电阻率低, 高泥浆侵入
0 SP 100 GR 150 50 X-plot Porosity Neutron Porosity Density Porosity 0
0
1 1
X100
Micro-Resistivity 1000 50 Deep Resistivity 1000 50
牢固的电子器件 耐压 耐温 抗张强度 最大下挂负荷 最大抗压负荷
振动级别: 250g at 2ms 20,000psi 175 degC 35,000 lbf 2,000 lbf 3,000 lbf unconfined,
Sonic Scanner- 横波测量
Sonic Scanner 40 240 us/ft 40 240 DSI us/ft Sonic Scanner 40 us/ft 440 40 440 DSI us/ft Sonic Scanner 80 us/ft 540 80 540 DSI us/ft
二、“十一五”进展
国外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技术上:
• • • • • • 三维扫描技术 随钻技术、井下存储测量技术; 过套管测量技术; 直接测量技术; 适应于特殊条件下的专用仪器 多专业联合作业,综合应用
斯伦贝谢电缆测井技 术的新进展
二、“十一五”进展
斯伦贝谢发展了新一代的三维扫描测井技术
• • • • • Dielectric Scanner 介电扫描测井 Sonic Scanner 声波扫描测井 MR Scanner 核磁扫描测井 Flow Scanner 流体扫描成像 Isolation Scanner 套后扫描成像
近钻头随钻电阻率测井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一部分)
二、近钻头随钻电阻率测井技术的现状
3、近钻头短节——电阻率(电磁波电阻率)+伽玛+井斜…(CHANG CHENG…)
4、近钻头短节——伽玛+井斜 (LIU HE….)
5、国外发展现状——美国 “三大”技术服务公司
近钻头测量体现了现代钻井技术与测井、地质工程技术的结合。
公司名称 Schlumberger Baker -Hughes Halliburton 地质导向系统 IDEA地质导向系统 Navigator-TM 系统 Geo-Pilot系统XXXX 特点
• 钻头电阻率测量范围、分辨率和探测深度:0.2~2000-m、1.8m和0.45m • 方位电阻率测量范围、分辨率和探测深度:0.2~200 -m、0.1m和0.3m
• 自然伽马测量范围、分层能力:0~250API、20cm
• 钻头电阻率、方位电阻率、方位伽马、井斜/工具面测点到钻头地面的距离分别为:0.75m、1.7m、1.88m、2.0m • 造斜能力:达到长中半径要求
随钻核磁共振
随钻声波 随钻地层压力 近钻头测量工具:PZIG (近钻头井斜和伽马测量)
Schlumberger的MCR仪器随钻测井
随钻测井地质导向——在钻井过程中,利用随钻测井仪器,实时测量井眼穿过地层的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岩石物理参数,结合 井眼几何参数,识别所钻遇的地层,从而引导钻头进入油层并保持井眼轨迹在油层中穿行,保证含油砂岩钻遇率。 旋转导向地质导向系统——集钻具与测量一体化,实时采集并向地面传输地质、几何参数,为导向人员进行工 程和地质分析提供实时、可靠的依据。
可调弯角 0.75 8-1/2井眼 3.74.6 9-5/8井眼 3.64.5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率测井未来的发展
1
“L’huile, l’huile”,法国工程师Gilbert Deschâtre 在1929年11月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Seminole 寄往巴黎家里的信中写到,翻译过来即为“石油,石油”。
他在信中继续写到:“如果我们有办法发现它,他们就不会认为我们的价格太高。
他们总是在问:’你们知道如何区分含油砂岩与含水砂岩吗?‘...我们当然可以区分,假若他们先告诉我们地层是砂岩层!”因此,Deschâtre 向Société de prospection électrique 总部提交报告,建议对利用井中的仪器测量岩石电特性的新技术进行试验研究[1]。
在此两年前,一位名叫亨利·道尔的年轻工程师在法国Pechelbronn 进行了首次“电取心”试验,将康拉德·斯伦贝谢及其兄弟马歇尔提出的一个想法付诸实施。
道尔与Deschâtre 一起在寒冷的Greater Seminole 油田对后来被称为电测井的技术进行了现场实验。
这项新测量技术通过一个简单但却意义深远的事实彻底改变了石油勘探行业:水是导体,油是绝缘体。
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但这一基本事实对石油勘探行业依然至关重要。
最早的电测方法导致几代电极仪器的问世,这些仪器通过向地层中发射稳定电流来测量地层对电流的阻力(电阻率)。
最新的Rt Scanner 三轴感应仪器直接源自道尔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发明的一种创新仪器。
这种仪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岩石中产生交流电,从而解决了油基泥浆(直流电无法通过油基泥浆)钻井中地层电阻率的测量问题(请参见“三轴感应电阻率测井新技术”,第64页)。
Daschâtre 的惊呼至今余音袅绕,只不过内容现在变为“漏掉的石油!”。
或者更直接一些:“储量!储量!”。
巨大的石油需求对石油供应及价格产生极大的压力,所以石油行业需要更加准确地评价规模较小、更深、更复杂油气藏的储量。
为此,要求地层评价能够确定至少三个参数:岩性、几何形态及饱和度,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饱和度,即孔隙中油气的百分比,但定量分析饱和度需要知道前两个参数。
岩性:存在哪些类岩石型?现在,即使所有其他
手段均告失败,地质师也可以根据核、声波与磁共振测井或岩心样品准确获得储层岩石的类型、组分及孔隙度。
几何形态:岩石的结构如何?油藏的复杂结构,尤其是水平井周围三维油藏结构依然蒙着一层神秘面纱。
而现在,Rt Scanner 仪器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三维电阻率仪器,能够感应并测量电流在地层中任何方向上的流动。
Rt Scanner 仪器将主要首先用于识别薄砂岩油层与更薄的页岩互层组成的层状油藏。
通过测量在纵横方向上的电阻率(这两个方向上的电阻率可能相差10%甚至更大),这种新型仪器可以更准确地计算石油地质储量。
电子与材料方面的巨大进展使得业界可以制造出灵活小巧的三轴感应线圈,从而使新型感应仪器得以问世。
不过,该仪器的研制依赖于对该仪器及其电磁场能够进行三维模拟的新能力。
反演是目前的一大难题,这要依靠理论研究人员和模拟分析人员继续努力,来解决将原始物理测量结果转变为定量岩石特性的问题。
最终目标是得到一个可以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油藏几何形态的模型,而非假设岩石与流体在井筒周围分布情况的模型。
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而Rt Scanner 仪器提供了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信息。
Michael Oristaglio
斯伦贝谢道尔研究中心技术顾问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
Michael Oristaglio 是斯伦贝谢并购小组的技术顾问,在位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斯伦贝谢道尔研究中心(SDR )工作,负责物色寻找为能源行业开发早期技术的公司。
他于1982年加入斯伦贝谢,在SDR 的机电部门工作,曾作为科学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参与地震勘探、软件开发和电磁学等领域的工作。
2000至2004年间,Michael 在Witten 技术公司工作,该公司是一家小型企业,主要开发用于勘测地下管网的探地雷达。
他在美国康涅狄格州New Haven 的耶鲁大学获得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地球化学硕士学位和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
1.Deschátre 的想法有一点是错误的:当他与亨利·道尔遇到负责组织测井试验的地质师时,他们得知客户对试验结果非常满意,并且急于继续后面的工作,但前提是需要将人员与服务费从每月的两千美元降低至四百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