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学 02-n
地方财政学——精选推荐
地⽅财政学⼀、名词解释(5*4’=20’)1、地⽅政府:与中央政府相对应,国家设置在中央政府下,⾏使部分国家权⼒,管理国家和地⽅事务,提供地⽅公共产品的地域性政府。
2、地⽅公共产品:由各级地⽅政府提供,只能满⾜某⼀特定区域范围内居民公共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3、社会保障:指社会(国家)通过⽴法,采取强制⼿段对国民收⼊进⾏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专门社会保障基⾦,对社会成员在⽣、⽼、病、死、残、丧失劳动⼒或因⾃然灾害⾯临⽣活困难时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社会安定的⼀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4、社会救济:指在公民不能维持最低限度⽣活⽔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标准向其提供满⾜最低⽣活要求的资⾦和实物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福利:(⼴义)指提⾼⼴⼤社会成员⽣活⽔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社会成员在各个⽅⾯的福利待遇问题;(狭义)指对⽣活能⼒较弱的⼉童、⽼⼈、母⼦家庭、残疾⼈、慢性精神病⼈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
6、税源专业化管理:指税务部门顺应社会专业化分⼯的要求,按照纳税⼈⽣产经营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科学划分税源,优化资源配置,善⽤科技⼿段,优化纳税服务,规避执法风险,提⾼纳税遵从,强化征收管理。
7、地⽅税:税收收⼊归地⽅政府所有,由地⽅政府决定开征,税基由地⽅政府定义,税率由地⽅政府决定,由地⽅政府管理,则是纯粹的地⽅税;由中央政府决定开征并定义税基,地⽅政府拥有该项收⼊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由决定税率的税种,也是地⽅税。
8、地⽅政府债务:(狭义)指政府以债务⼈的⾝份,采取信⽤⽅式,通过借款或发⾏债券的⽅式取得资⾦所形成的债务。
(⼴义)指最终由政府财政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除了直接的债务和显性的债务之外还有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
9、地⽅政府收费:地⽅政府部门及其授权单位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依照有关规定收取的费⽤。
10、民族地区财政⾃治:民族⾃治地⽅的⾃治机关在国家基本财政体制及统⼀的财政⽅针、政策原则指导下,根据宪法原则和民族区域⾃治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精神,依照⾃治条例的规定及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化的特点和需要,制定财政⾃治条例或有关法律的变通及补充规定等,组织财政收⼊,统筹分配财政资⾦,⾃主管理本地区财政事务的活动。
第2章 政府间财政职能划分与地方公共产品 《地方财政学》
有的话,地方政府旨在稳定本地经济的财政措施会因“贸易漏损”的 存在而变得无效。 • 其次,地方财政缺少可用于稳定经济的政策工具。
第二节 地方公共产品
第二节 地方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与政府供给
第二节 地方公共产品
二、全国公共产品与地方公共产品
(一) 全国公 共产品
• 全国公共产品是指能够 满足全国范围内居民公 共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 务。较为典型的全国公 共产品包括:国防、全 国性立法和司法、中央 银行、中央税征管、宏 观经济稳定等。
第二节 地方公共产品
纯理论的意义上讲,全国性公共产品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突 出特征:
02
CHAPTER
第二章 政府间财政职能划分与地方公共产品
第一节 财政职能 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划分
第一节 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划分
一、资源配置职能的划分 (一)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政府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将社会资源在私人 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进行合理配置,以供给市场机制无法有效供给的公共 产品。 资源配置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公共产品和服务与私人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平衡关系见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 • 区分或辨别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基本标准有二:一是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纯私人产 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 竞争性。 • 1.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 2.消费上的非竞争性。
第二节 地方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与政府供给
(二)公共产品的分类 • 1.纯私人产品 • 第一类是同时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纯私人产品,如食物、衣
地方财政学5篇
地方财政学5篇第一篇:地方财政学1、如何控制地方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1)明确政府职能,精简机构(2)完善行政经费定额和考核办法,坚持支出程序,加强检查监督。
(3)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提高行政效率(4)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强化预算约束(5)加强行政成本意识3、一、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对地方财政的影响(一)财政层级过多,基层财政资源进一步弱化,地方财政困难加剧我国存在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行政体制和与其配套的财政体制,在五级政府架构与分税分级财政逐渐到位之间,存在过多的财政级次分割政府间财政能力,从而弱化地方政府财政资源,加剧了地方财政困境。
突出表现在“市管县”财政体制下,一些地级市自身财力缺乏,为确保本级良性运转,采取对下级县或“代管”县级市进行“抽血”。
如广西省的东兴市是防城港市的“代管”县级市,2003年上级拨给东兴市的各项专款3000多万元,到年底仍有900多万没有划进账。
(二)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清、收入划分不规范,使地方财政陷于困境之中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在掌握中央税收和共享税收入征管权的前提下,采取“存量不动,增量调整”的办法,实现对地方财力的集聚,而事权却不断下移,使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陷于困境之中。
一是中央政府过度集中地方财力。
分税制改革前后各16年间,中央与地方年均财政收入结构,由1978年至1993年的年均29.85%:70.15%调整为1994年至2009年的年均51.59%:48.41%。
一是中央政府过度下放支出责任。
分税制改革前后各16年间,中央与地方年均财政支出结构,由1978年至1993年的年均42.00%:58.00%调整为1994年至2009年的年均29.06%:70.94%。
可见,实行分税制改革前后各16年间,中央年均财政收入比重大幅提升,增幅高达72.83%;而中央年均财政支出比重大幅下降,下幅高达30.81%。
(三)省以下财政体制不完善,使基层财政深陷困境1994年分税制改革主要涉及中央与省级之间财政关系的调整,而省以下财政体制未做实质性的改变,其财力分配上的矛盾转移到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导致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
地方财政学第一章 财政职能划分与地方公共产品(讲义提纲)
第一章财政职能划分与地方公共产品第一节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划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总体上可以把财政职能概括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与增长等三大职能。
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在实施财政职能时的侧重点和范围有所区别。
一、资源配置职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承当资源配置职能是指财政通过收支活动,将社会总资源在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进行合理配置,以供给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供给的公共产品。
中央政府——供给全国公共产品;地方政府——供给地方公共产品。
二、收入分配职能——主要由中央政府执行市场分配会造成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因此需要政府的介入。
市场分配造成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在于:市场机制中按奉献分配的原则造成了收入分配中的巨大差距;市场经济下的财产私有制加深了市场机制下的贫富两极分化。
财政分配收入的职能,就是调节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使之符合社会上认为的“公平〞或“公正〞的分配状态。
收入分配政策手段主要是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
从理论上讲,收入再分配主要应由中央政府执行。
在市场经济中,一国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商品、资金和人员的流动应该是没有任何障碍的。
经济主体的流动性束缚了地方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努力。
需要指出的是,地方政府并不是一点收入再分配职能都发挥不了。
特别是在商品、资本和人员等要素的地区间流动受到限制时,地方财政的再分配功能是很强的。
三、经济稳定职能——主要由中央政府执行经济稳定职能的目标就是调节经济运行,实现物价水平稳定、充分就业,最终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讲,经济稳定的职能应由中央政府来执行。
原因在于:首先,地方政府旨在稳定本地经济的财政措施会因“贸易漏损〞的存在而变得无效。
其次,地方财政因缺少可用于稳定经济的政策工具,因而难以承当此重任。
当然,地方财政在经济稳定方面的作用很小,并不意味着地方财政与经济稳定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中央财政在对经济进行调控时,也必然会考虑到各项调控措施对地方财政活动的影响。
地方财政学
名词解释:1.财政联邦主义:是指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划分,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制度。
或者说,财政联邦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财政分权,就是给与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其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其精髓在于使地方政府拥有合适与合意的财政自主权进行决策。
2.偏好误识: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中央政府在确定公众个人偏好的边际消费替代率时是带有随机性的,存在“偏好误识”,从而错误地把自己的偏好强加到全体国民头上。
3.地方财政能力:狭义: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为满足公共需求(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属地居民需求),从当地资源中汲取财政收入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通常是指实际财政收支能力与地方财政调控能力,即财政能力的静态体现。
广义:从现象动态发展、监督与管理、市场运行等多层次多角度来考察。
包括地方财政的综合与核心能力、配置与调控能力、现实与潜在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般地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
5.转移支付:在财政支出中与购买支出相对应,它是指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无偿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6.财源:能够对财政提供收入贡献的经济源泉。
7.地方财源建设:地方财源建设即地方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依据地方经济和财政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地方财源进行规划、培植、拓展等,是地方财源达到充裕和优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8.费收入:地方政府的费收入是地方政府提供的准公共产品的部分补偿。
9.购买性支出: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10.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性、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11.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就是一定财政年度内地方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地方财政支出总额。
地方财政学复习资料
题型:名词解释辨析简答综合第一章导论1、地方政府的特点(1)、身份双重性(2)、职能双重性(3)、地位隶属性(4)、权力有限性2、地方财政存在的依据有哪些?(1)国家管理的层级性一、财政与国家职能的实现1、国家职能与财政2、财政对社会管理职能实现的作用二、国家与国家管理的层级性1、从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改善公共物品的质量,贴近民众需要。
2、从行政管理效率的角度看行政管理成本最小化增强政府责任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提高可治理性3、从政策创新的角度政策实验和创新(2)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一、公共产品需求的层次性1、财政与公共需求的关系公共需求: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具有不可分割性的共同利益的需求。
具体体现在公共物品上。
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决定了公共需求只能通过政府财政活动集中提供或者由具有政府性质的社会管理机构来满足。
2、公共需求与公共物品的层次性按受益范围和效用溢出程度划分:全国性的,准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从横向划分:基础性、管制性、保障性、服务性(3)居民偏好的差异性一、居民偏好的区域性特征消费偏好差异公共利益多样化二、居民偏好与地方财政第二章地方财政的职能P301、概念资源配置职能指政府通过财政收支以及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调整和引导现有经济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功能。
收入分配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实现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将收入差距保持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稳定经济职能是指财政具有的、协调和保证经济稳定的职能。
具体含义是指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手段,去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以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地方性公共产品拥挤性成本2、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是如何分配的?3、论述蒂博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价值。
专题一事权与财权的划分部分发达国家事权与财权划分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地方财政能力差异1、概念地方财政能力狭义: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为满足公共需求(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属地居民需求),从当地资源中汲取财政收入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地方财政学-第一章--地方财政导论
第四页,共42页。
第一章 地方财政(cáizhèng)导论
❖ 二、现行地方财政体系 ❖ 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而国家职能是通过各级政权
第二十页,共42页。
第一章 地方财政(cáizhèng)导论
❖ 3、省财政作为本地(běndì)地方财政的领导机关,承担着 组织本地(běndì)方财政分配平衡的责任。对于经济基础不 同的各市县,按照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一定 程度上的财源调剂,以促进各地财力的平衡。
第二十一页,共42页。
第十八页,共42页。
第一章 地方财政(cáizhèng)导论
❖
三、地方各级财政在地方财政体系中的地位
❖ (一)省财政(包括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是地方财政的主导
❖
1、省财政担负着为中央(zhōngyāng)和地方筹集财政资金,调节本省区财政经
济的重任。省财政的状如何,是地方经济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到中央
地方财政组成。而地方财政体系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 市、县、乡组成。
第六页,共42页。
第一章 地方财政(cáizhèng)导论
❖ 三、地方财政建立的条件 ❖ (一)一级事权 ❖ 就是要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从理论(lǐlùn)
上讲就是根据财政分权理论(lǐlùn)和公共产品受益范围 的层次性来划分。
程度上决定着全国工作效果的好坏。
第十六页,共42页。
第一章 地方(dìfāng)财政导论
❖ (二)从国家预算收支执行来看
❖ 从预算收入来看,地方财政在财政收入征 集中起着主导地位。从预算支出来看,国家 预算支出的70%左右要通过地方财政实现, 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预算收 支任务(rèn wu)的完成。
第1章 导论 《地方财政学》
01
CHAPTER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多级政府与地方财政
第一节 多级政府与地方财政
政府组织表现出清晰的、内在的层 次性。根据行政级次,可以将政府分为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是为治理国家部分地域的 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
多级政府的存在是地方财政产生和 存在的基本前提。
中央 政地府方 政府
第一节 多级政府与地方财政
二、多级政府体系中的地方政府
(一)对于地方政府的不同理解
根据《辞海》的解释
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 对称。这一定义将除中 央政府以外的所有政府 都归于地方政府。
《中外政治制度大辞典》 广义的地方政府是与中 央政府的对称。
狭义的地方政府则是直 接治理一个地域及其居 民的一级政府,即基层 政府。
二、多级政府体系中的地方政府 (三)单一制国家政府体系中的地方政府
单一制国家通常只有一部宪法和一套政府体系,国家的
一切权力属于中央政府。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采取了单一制的 组织形式,如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瑞典、 土耳其、埃及、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新西兰,还有中国 等。
第一节 多级政府与地方财政
第六章至第八章研究我国地方财政的现实运行状况。
关键概念
地方 分权 型单 地方一制 政府国家
中央 集权 型单 一制 关国键家
概念
中央 财政
地方 财政
第一节 多级政府与地方财政
1.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
(1)英国 英国地方政府制度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地方政府具有法律人格和独立地位,它能以自己的名义享受 权利、承担义务,在法律范围内负责广泛的地方事务。 (2)地方政府以地方议会为核心代表机关。 (3)在中央,没有单独设立统一主管的负责地方政府事务的部门, 而是按地区分别设立苏格兰事务部、威尔士事务部和北爱尔兰事务部; 对英格兰地区事务,则主要由副首相府主管。在地方,政府间的职责范 围大多相互分立,各级政府无隶属关系。
地方财政学(word版)
导论一、什么是地方财政学:又称地方公共财政学,也叫地方公共部门经济学,它是研究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描述和分析地方政府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地方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地方财政学侧重研究地方政府的微观经济职能,重点研究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活动。
二、什么是政府:关于政府有两种不同观点:政府有机论和政府机械论。
政府有机论—社会凌驾于个人之上,由政府代表国家制定社会目标。
政府有机论将社会视为自然的有机体,每一个人都是该有机体的一部分,政府是有机体的心脏。
个人只有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才有意义,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政府(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政府机械论—将政府(国家)看作是个人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人为设立的东西。
据此,处于舞台中心的是个人,而不是群体。
根据这种观点,没有了个人,也就没有了政府(国家),因此,个人是一个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个人是社会的基础。
地方财政学以政府机械论为基础。
三、地方财政学的主要内容1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市场有效→市场失灵→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宏观经济稳定增长2、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公共选择3、地方政府支出活动:地方政府商品和服务供给4地方政府收入活动:税收、使用费、地方债等第一章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一、竞争市场效率(一)帕累托效率:如果不使他人的境况变坏就不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则当前资源配置就是帕累托效率配置。
帕累托改善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在没有任何一个人境况恶化的情况下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境况改善。
(二)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假设:所有生产者和所有消费者都是完全竞争者 (比如不存在市场影响力);存在所有各种产品的市场。
给定这些假设条件,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表明,资源配置必然会出现帕累托效率结果。
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必然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
二、市场失灵1.垄断(1)自然垄断:规模经济派生的垄断:一定技术条件下,一个厂商平均成本在产出数量满足整个市场需求时仍然处于下降阶段,因而在这个市场上让一个厂商提供所有供给可能成本最低即最有效率,而更多厂商同时进行生产则缺乏效率。
地方财政学
地方财政学地方财政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地方财政学概述一、地方财政的产生(一)随着多级政府的出现而形成的(二)各级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合理分工,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二、地方财政的特点(一)各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稳步增长,已构成各国财政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方财政支出与全部政府支出的比重一般均为2/3年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占GDP的18.6%,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2.2%基本背景是城市化与人口不断增长我国还应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加以解释(二)我国地方财政主要支出项目为教育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三)地方总收入中,各项税收约占85%(四)省以下各级地方财政中的预算外资金数额较大96年起,地方预算外资金构成:行政事业性收入基金、附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乡镇自筹统筹收入其他收入(五)地区间的差别性及由此引起经济资源的流动性将影响地方政府的政策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国实行中央、省、市(区)、县、乡五级政府体制第二章地方财政职能第一节资源配置职能一、含义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由地方政府行使该职能(一)地方性公共产品及其有效供给大多数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有明显的地域限制,由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会产生福利损失。
结论:若一国范围内各地公共产品需求差异很大,且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采取分权的提供方式,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社会福利。
(二)最佳的辖区规模在既定的公共产品和劳务提供水平下,地方辖区的规模有一定的限度。
显然,地方辖区的规模和该地的居民数是相互决定的。
可以从三个层次分析:既定公共产品水平下最佳居民规模的决定既定居民规模下最佳公共产品的决定最佳组合的决定介绍桑德勒和祁哈特(Sandler,schirhart,1980)的研究成果该模型假定收益没有外溢假定辖区居民都具有相同偏好假定随着公共产品数量的增加,其边际成本是递增的现实中,不能期望每一种公共产品都要由不同规模的辖区提供(三)蒂博模型(Tiebout Model)的主要内容及理论价值在竞争性的辖区间,人们可根据对公共产品和相关税率的偏好决定居住地,实现自由和无成本的流动,此时资源也能达到最佳配置。
地方财政学
1、地方政府的产生由于社会成员各自的自发行为在某些方面不能够促进其利益导致了政府的产生,而当一个社会的成员越来越多,低于越来越广阔,公共事务越来越复杂,单一的政府已难以有效的处理全部的事务时,就需要构建一个由多级政府组成的政府有机体,从而产生了地方政府,我国实行的是中央、省、市、县和乡五级政府体制。
2. “用脚投票”,是指资本、人才、技术流向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的行政区域。
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策壁垒的消失,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进行环境的选择,消费者自然而然地显示了他们对公共产品的真实偏好。
由于每个人都选择了最符合其意愿的辖区居住,因此,各成员在各辖区的分布达到了均衡,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
理论贡献:它为人们对地方性公共产品偏好的显示提供了一种“用脚投票”的准市场办法。
3.同源课税:又称分率征收、税基共享。
征收方式:1)中央与地方对同一税基分别设立各自的税种,设计各自的税率,由各自的税务机构分别征收;2)中央与地方对同一税基分别设立各自的税种,设计各自的税率,但由其中一个税务机构征收入库,再在国库中进行划解分成;3)中央与地方合并设立一个税种,只设立一个税率,由一个税务机构征收,入库后再按照预先确定的比例划解分享。
4、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的一种财力和资金的无偿转移,这种财力和资金无偿转移的程序、规则和方法构成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政府间为什么有:既是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调控经济,实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或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实现收入在地区间再分配的手段,同时,也是受补政府的一个重要得收入来源。
目的原因:1)使外部效应内部化;2)弥补财政缺口;3)解决财政的横向不平衡;4)确保全国统一的最低服务标准;5)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中的有益产品;6)体现拨款者希望受让者增加自己收入的意图。
分类:有条件的拨款;无条件的拨款;分类拨款。
目标:内部效应最大横向财政不平衡:是指同级地方政府之间在收入能力、支出水平以及最终在公共服务能力上所存在的差异。
《地方财政学》课件
非税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受到政 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 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需要规范 透明,防止乱收费、乱罚款等 现象的发生。
公债收入
公债收入是地方政府通过 发行公债筹集的财政收入 ,包括建设公债和财政公 债等。
公债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受 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 况、信用评级等因素的影 响。
地方财政政策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总结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地方财政政策的发展趋势和展望对于制 定和实施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财政政策的发展趋势
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
地方财政政策的展望
加强政策协调、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参与度、加强国际合作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
地方税收收入
指地方政府根据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征收的各种税收收入 。
非税收入
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 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 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的财政性资金。
付等。
地方财政体制的运行机制
02
阐述地方财政体制的运行原理,以及各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
系。
地方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03
分析当前地方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
地方财政绩效管理
地方财政绩效管理的概念与意义
解释地方财政绩效管理的定义,阐述其对于提高财 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ABCD
公债收入具有期限长、利 率低等特点,可以满足地 方政府的长期资金需求。
公债收入的发行和管理需 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规 定,确保市场公平、公正 和透明。
地方财政学 资料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有哪些类型拨款类型主要有有条件拨款、无条件拨款和分类拨款三大类。
(一)无条件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目的: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无条件拨款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横向的与纵向的财政不平衡问题,既保证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整体能平衡预算,同时缓解地方政府间财政能力的差异,保证每个地区都能提供基本水平的公共服务。
分类:(1)无条件政府间转移支付按照拨款数额是否固定又分为无条件整额拨款和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
如果无条件政府间转移支付是一笔数额固定的款项,那么它就属于无条件整额拨款。
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该形式是财政拨款的数额不是固定的,而是由上级政府根据接受财政拨款的下级政府的行为来决定拨款的具体数额。
通常是根据下级政府自有收入的情况来确定拨款的数额,所以这类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也被称为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
具体的财政拨款数额与税收努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二)有条件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目的:它主要用来执行转移支付的政策和意图,比如用于外溢效应的项目,教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
分类:根据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否需要下级政府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可以区分为有条件配套的财政拨款和有条件非配套的财政拨款。
•(1)有条件非配套的财政拨款•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提供一笔固定数额的补助,并指定其具体用途,但不要求下级政府提供配套资金。
这种拨款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提高下级政府对指定项目投资的积极性。
•(2)有条件配套的财政拨款•上级政府不仅指定财政拨款的具体用途,而且还要求接受财政拨款的下级政府按照规定的配套率提供一定的配套资金用于上级政府指定的用途,否则就不能得到该项财政拨款。
•有条件配套的财政拨款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有条件封顶的配套财政拨款和有条件不封顶的配套财政拨款。
•①在有条件不封顶的配套财政拨款方式中,上级政府不规定接受财政拨款的下级政府可以获得的财政拨款的最高限额,只要下级政府按照设定的条件提供配套资金,就一直可以按配套率从提供财政拨款的上级政府那里获得相应数额的财政拨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的两个层面: 1.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2.地区间的收入再分配(最终目的还是人与人 的分配) 地方政府不能实现地区间的收入再分配。因为 各个地区之间关系是平等的。 地方财政也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因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一个 地方政府如果加大对本地区的收入再分配力度, 只能导致富人的流失和穷人的涌入。
36
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划分(续1)
24
地方辖区的最佳规模: 俱乐部理论的运用
地方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来提供更有效率,则 地方辖区的规模多大才是最佳呢? 这实际上是一个俱乐部问题:人数过多会产生 拥挤成本,而人数太少又会使每个人分担过重 的公共产品成本。 地方辖区的规模和该地的居民数是互相决定的。 这可以分三个层次来分析。 1、既定公共产品水平下最佳居民规模的决定; 2、既定居民规模下最佳公共产品的决定; 3、最佳组合的决定。
18
地方公共产品及其有效供给(续3)
中央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原则一般是对每个人 提供一个标准的量。 假定中央政府统一提供的标准是介于高需求地 区B与低需求地区A之间的某个量,如Qc。 A地区的福利损失为三角形ABC的面积,这是 由于超量消费造成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所致。 B地区的福利损失为三角形CDE的面积,这个 损失是由于没有满足其消费水平所造成的。 效率损失的大小和各地的偏好和需求的价格弹 性有关。
9
财政三大职能
财政职能的出发点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作为市场的补充来 弥补各种市场不合意之处 财政三大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Allocation Function) 2.收入分配职能(Distribution Function) 3.经济稳定职能(Stabilization Function)
22
蒂博特模型:以足投票(续2) 结论:
如果流动性成本为零,每个人就像“选购”商 品一样挑选所愿意居住的辖区。而且所挑选的 辖区将是最能提供符合他们意愿的公共服务— 税收组合的辖区。 通过这种“以足投票”的居住地选择过程,消 费者自然而然显示了他们对公共产品的真实偏 好。 由于每个人都选择了最符合其意愿的辖区居住, 因此,各成员在各辖区中的分布达到了均衡, 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
27
地方辖区的最佳规模: 俱乐部理论的运用(续3)
象限Ⅰ : 确定在既定人数下,公共产品的最佳产量。 D是一个典型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 M系列曲线是人均边际成本曲线,每条曲线分 别表示在不同居民数下的人均边际成本曲线。 D和M的交点确定公共产品的最佳数量。 形成了公共产品的最佳产量曲线(QOPT)。
20
蒂博特模型:以足投票
蒂博特(Tiebout,1956)《地方支出的 纯理论》,提出了一个关于地方政府提 供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模型。 其核心观点是:在竞争性的地方辖区之 间,居民的流动性(以足投票)可以导 致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21
蒂博特模型:以足投票(续1) 6个假设:
人员可以自由流动,个人能够选择到那些提供公共产 品和征收税收的组合最适合其偏好的辖区去居住; 人们对各辖区的税收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具有完 全的信息; 存在足够多的能提供各种不同类型公共产品组合的现 存的或潜在的辖区; 消费者的流动性不受任何就业机会的约束或限制; 公共产品和税收在各辖区间不存在任何外部效应; 各辖区都以最低的平均生产成本生产公共产品。
23
蒂博特模型:以足投票(续3) 评价:
蒂博特模型为我们分析地方公共部门的,事实上,上面的这些假设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成立的。 蒂博特模型的最大贡献在于它为人们对 地方公共产品的偏好的显示提供了一种 “以足投票”的准市场办法。
29
地方辖区的最佳规模: 俱乐部理论的运用(续5):说明
该模型假定地方公共产品没有外部性。而各地 区间通常存在外部效应问题。 我们假定辖区内的全体居民都具有相同的偏好, 事实上偏好是不同的。 地方辖区的最佳规模取决于其所提供的公共产 品的种类。 模型中假定随着公共产品产量的增加,其边际 成本是递增的,这就忽视了规模经济。
19
地方公共产品及其有效供给(续4)
如果每个地区自己提供它所需要的量,就可以 避免福利损失,即三角形ABC和CDE的面积之和。 A地区将减少消费公共产品,而B地区将增加消 费,但两个地区都将因此而提高福利水平。 对于地方公共产品来说,假如中央政府提供或 地方政府提供的每单位产量的成本是相同的话, 由各地提供各自所需要的公共产品的量比由中 央在各地统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量更有效率, 或至少有相同的效率。
32
地方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续2)
在商品、资本和人员等要素的地区间流动受到 限制时,地方财政的再分配功能还是很强的。 比如在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各类要素在地 区间的自由流动存在一定障碍。导致各地的收 入再分配政策不一致,比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不统一,最低生活费标准不一致 。 这种情况有待改善,地方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 能将逐步减弱,而中央财政应在收入再分配领 域发挥主要作用。
34
结论
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 地方政府无法实现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 稳定职能。 这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收入分配和经济 稳定方面完全没有作为。地方政府应该 尽量配合中央政府来实现上述职能。
35
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划分
在各级政府财政职能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划分 政府间支出责任,各级政府支出必须体现其履 行的职能。划分框架如下: 1.由全国居民享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应完全由 中央政府来提供。国防、外交、外贸管理、全 国性的立法和司法、中央银行、中央税的征管、 宏观经济稳定等。 2.地方政府应提供本地居民享用的地方性公共 产品和服务。包括:地区性交通、警察、消防、 教育、环保、绿化、城市供水、下水道、垃圾 处理、公园、地方性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等。
14
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财政的主要职能 在于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上,即提供地方公 共产品或公共服务。 也就是说,地方财政最主要的职能是资源 配置功能。
15
地方公共产品及其有效供给
由于地方政府更接近本地的居民,更了解 他们的偏好,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质和量更 能符合当地居民的需要,因此,地方公共 产品的地方提供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如果由中央政府按统一标准为各地提供地 方性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话,将会造成效率 损失。
10
资源配置职能概述
目标是实现经济中资源的有效配置 提供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 资助基础性科学研究 对具有外部效应的行业或产品的供应进行调节 鼓励有益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抵制有害产品的 生产和消费 维护有效竞争,限制垄断,对自然垄断行业进 行调节,在市场发育不全的领域培育市场 制定和实施国家的产业政策
11
12
经济稳定职能概述
目标就是调节经济运行,实现物价水平 的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最 终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稳定职能有两个层次 1.财政的自动稳定功能(自动稳定器: 累进税,失业救济金) 2.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
13
几点说明
需要切记,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 关于财政职能,通常是从国家财政的总 体来考察的。 而地方财政学需要回答: 各级政府履行财政职能时有何分工? 地方财政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6
地方公共产品及其有效供给(续1)
价格 Da P A Db D C B E 边际成本
O
Qa Qc Qb 图2-1 中央统一提供的效率损失
17
地方公共产品及其有效供给(续2)
假定只有两个地区的两组人。 每个地区内部各个人对某种公共产品的 需求完全一样,A地区的需求曲线由Da 表示,B地区的需求曲线由Db表示。 假定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固定不变为P。 A地区的合意消费量为Qa,B地区的合 意消费量为Qb。
6
市场缺陷(MARKET FAILURE)
市场势力 信息不对称 外部性 公共产品
7
收入分配的方式
收入分配的方式也有两种: 1. 按市场原则来分配收入 2.由政府决定收入的分配 按市场原则分配收入所形成的收入分配 格局可能会偏离社会所公认的合理范围, 因此需要政府来加以调节
8
宏观经济的波动
宏观经济的波动,将导致失业或通货膨 胀,这些都是不合人意的。 这就要求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包括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来熨平经 济波动
31
地方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续1)
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如果由地方财政实施收 入再分配,会损失资源的配置效率。 因为,各地方政府间收入分配政策的差异,会 改变相对价格,从而影响人们对生产和居住地 的选择。这时,劳动力和资本在各地区之间的 配置不再仅仅受其要素收益低的引导,还要受 到地区的再分配政策的诱导,其结果是有可能 使资源从最有效使用的地区流出,转到其他使 用效率不高的地方,从而造成资源的低效或无 效配置。
28
地方辖区的最佳规模: 俱乐部理论的运用(续4)
象限Ⅳ: 确定最佳组合(通过象限Ⅰ和Ⅱ的信息 )。 QOPT是指在任何居民人数下公共产品的最佳产 量;NOPT是指在任何既定公共产品的产量下的 最佳居民人数。QOPT 和NOPT的交点意味着公共 产品的最佳产量和居民人数的最佳规模同时确 定。 在本例中,最佳产量为q2,最佳人数为N2。
4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 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涉及到资源的配置。 为谁生产则与收入分配联系在一起。
5
资源配置的方式
就资源配置的方式而言,基本上有两种方式: 1.市场方式(价格机制) 2.非市场方式(政府行政方式) 由市场来配置资源是至今为止最有效的一种资 源配置方式,它要优于政府行政配置方式。 但市场是有缺陷的。市场缺陷的存在使得市场 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为政府介入经济 活动提供了理由。财政的资源配置这一职能正 是由于诸多市场缺陷的存在而成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