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品质》 赏析

合集下载

《品质》教案

《品质》教案

《品质》教案教案:《品质》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品质》讲述了我国传统的工艺技术,以及工匠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

课文通过讲述陶艺家、木匠、绣娘三个故事,展现了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努力追求品质的历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陶艺家、木匠、绣娘三人追求品质的过程。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品质,培养学生的品质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语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品质。

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表现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品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传统工艺技术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课文中描述工匠精神的句子。

3. 课堂讲解(15分钟)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陶艺家、木匠、绣娘三人追求品质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工匠精神。

4. 例题讲解(10分钟)举例说明工匠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有关工匠精神的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讲解学生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树立品质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工匠精神2. 精益求精3. 追求卓越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课文内容,描述陶艺家、木匠、绣娘三人追求品质的过程。

答案:陶艺家不断试验,改进陶器工艺;木匠精心雕刻,使木器光滑细腻;绣娘细心刺绣,图案栩栩如生。

2. 请举例说明工匠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工匠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体现在努力学习、追求卓越等方面,比如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认真完成作业,做到精益求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树立品质意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B. 渔夫不会同意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
C. 渔夫肯定会同意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
D. 渔夫一定会同意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
3.“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两句谚语都属于()
A. 农业谚语B. 气象谚语C. 卫生谚语
4.夸张的巧用,是这首诗显著的特点之一。“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在诗人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背后,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下面选项不正确的是()
填空题。
9.近义词。
分析——______环绕——______更替——_______枯萎——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问题的探索。阅读时如遇到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仔细读,必要时要多读几遍。为了了解生命存在的条件,应该重点阅读课文第_____自然段;要了解人们对火星的探索过程,应该重点阅读课文第_______至第_____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读课文片段答题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2.这个片段节选自课文《___》,作者是___国作家___,代表作有《___》《___》等。
诗词曲鉴赏。
阅读平台。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完整版)课文《品质》赏析

(完整版)课文《品质》赏析

《品质》赏析高尔斯华绥2、时代背景《品质》写于1911年。

作者描写的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

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而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

一部分人于是对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传统的手工业无限怀恋,因为这些小本经营都实实在在、童叟无欺、质朴而踏实。

3、基础积累(1)字音沁(qìn)人心脾靴(xuē)子一爿(pán) 鬈(quán)曲赊(shē)账趿(tā)拖鞋蹙(cù)眉时髦(máo)褶(zhě)皱脚趾(zhǐ)诧(chà)异断炊(chuī)(2)字形(3)词义簇新:极新、全新。

羞怯:羞涩胆怯。

鬈曲:弯曲的。

赊账:把买卖的货款在账上延期收付。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垄断:指把持和独占。

潜在: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

时髦: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入时。

褶皱:皱纹。

抚爱:照料、爱护。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迟缓:不迅速、缓慢。

慈悲:慈善怜悯(原来是佛教用语)。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不可思议:原来的意思是说道理涤妙,无法理解。

现在多作无法想像讲。

三、整体感知一般的小说不外乎就是描写典型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借此来反映一定的思想主题。

这篇小说也讲述了一个故事,关于鞋匠格斯拉的故事。

在鞋匠格斯拉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一个同学将这个简单的故事用两三句话来概述一下。

明确:《品质》鞋匠格斯拉有高超的制鞋手艺,因不肯降低品质,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失败,最终饿死。

四、合作探究1、情节线索作者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一条的明线:我与格斯拉的故事;一条是暗线:格斯拉的故事。

课文《桥》赏析

课文《桥》赏析

课文《桥》赏析课文《桥》赏析今年已是任教的第三个年头了,一直任教低段,工作变得机械而忙碌。

感觉自己的教学风格尚未形成特色,但又苦于无法突破,似乎是进入了青年教师的任教高原期。

这次有幸听了夏老师崇文取经回来给全校上的汇报课《桥》,我不禁被她那娓娓到来,步步深入的高超教学艺术所折服,也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领悟。

一、巧妙铺垫,一举多得教学片断:师:们,每年的夏季是一年中水最多的时候,连续降雨容易造成山洪暴发。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一次山洪暴发之际,故事的题目就是《桥》。

师出示课题,生齐声朗读。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带着两个任务:第一、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反复读读。

第二、将大屏幕上的词语,在文中划出来。

咆哮、狂奔、狞笑、放肆、没腿深、拥戴、清瘦、沙哑。

朗读词语,读正确(难点:咆哮、没腿深)。

请大家仔细读读这些词,想一想,夏老师为要将这些词分成两行?生:第一行写的是洪水,第二行写的是老汉。

师:请你试着在词语的前面添上洪水两个字读读。

(生读)师: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体会这是一场的洪水?生:这是一场可怕无情的洪水。

生:这是一场势不可挡的洪水。

生:这是一场破坏力很强的洪水。

〖评析〗夏老师安排学生初读课文,给学生提了两个要求:一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反复读读;二划出大屏幕上出现的词语。

这两个要求看似目的简单,实则有她更深层次的用意。

除了让学生读通读准,还给下面的课文做了完美的铺垫。

两行词语中,第一行:咆哮,狂奔,狞笑,放肆,没腿深。

实则就是反映了洪水的可怕。

第二行:拥戴,清瘦,沙哑。

写出了本文主人公老党支部书记的形象。

夏老师在初读课文时安排学生划出这些词语,不仅学习了字词,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梳理了文本的脉络,给接下来步步深入地感悟做了完美的铺垫,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导语精练,步步深入教学片断:师:同学们,一般说来,这样可怕的洪水,往往会导致怎样的结果?生:农田被淹,房屋冲毁。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小学语文课文《品质》优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品质》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好品质。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的生字词及其意义。

2. 课文的大致内容及其所表达的主题。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学习内容产生期待。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难理解的地方可以和同桌交流。

3. 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 汇报讨论成果: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7. 总结课文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强调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深入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上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朗读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动作的到位。

4. 表达训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课文《品质》的读后感。

三、教学评价本教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对课文主题的把握。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还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文赏析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文赏析

《〈论语〉十二章》课文赏析原文呈现子曰:“君子①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敏②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③而正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孔子说:“有道德的人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做事勤勉,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他)是好学的了。

”(《学而》)章解: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放在对德行的追求上,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点的教育思想。

名师圈点:①君子:有道德的人。

②敏:勤勉。

③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④正:匡正。

名师赏评:【1】连用两个“无”字,有力地强调了君子要抵制物欲。

【2】孔子认为君子为学要安贫乐道、克制物欲,做事勤勉、说话谨慎,不断向“道”有的人学习,这体现了他重视道德修养的教育思想。

子曰:“人而⑤不仁,如礼何⑥?人而不仁,如乐何?”【3】“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孔子说:怎样对待乐呢?”(《八佾》)章解: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名师圈点:⑤而:如果。

⑥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名师赏评:【3】[假设、反问]“而”表假设,两个假设句连用,突出没有“仁”会产生的不利结果;而反问句式的使用则强化了表达效果。

孔子说:“早上知道了道,晚上就(为之而)死也可以。

”(《里仁》)章解:孔子认为人可以为“道”而死,强调了“道”的重要性。

孔子说:“君子明白道义,小人只知道利益。

”(《里仁》)章解:孔子提出君子和小人在义利上的不同态度。

名师圈点:⑦喻:知晓,明白。

名师赏评:【4】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要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

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破坏等级秩序。

所以,孔子把只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

经过不断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了义与利对立的义利观。

子曰:“见贤⑧思齐⑨焉,见不贤而内⑩而自省也。

”【5】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在心里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品质的重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品质观念。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品质》的背景及作者。

(2)激发学生对品质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后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品质观念。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品质观念,关爱他人。

3. 写一篇关于本课学习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反馈等方面,评价学生在关爱他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合作探究环节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难度?4. 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对品质观念的理解和运用?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以“品质”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品质的认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2专题 《品质》课文主题素材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2专题 《品质》课文主题素材1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当她卖肾的想法被红十字会善意拒绝时,她竟然“拿 我的生命给他去作交换”,与其说这是她为儿子而献身, 不如说是她亲手把儿子推到了悬崖边上,生生害了儿子。
留学生机场弑母案、网瘾少年害死父母、公务员遗弃 老母……每一次我们在扼腕之余,总少不了深刻的反思。 但是,仍有很多父母溺爱孩子,到头来,最爱变成了“罪 爱”,轻者宠坏孩子,更危险的是,孩子会因为“惯”出 来的骄横走上歧语文
母亲不惜卖肾圆儿子“富二代”的梦 王女士跟随丈夫到宁波打工,儿子独自一人在广州 工作,月收入并不多。最近儿子的女友由于经济原因欲 分手,儿子感到很郁闷,打电话跟母亲说:“妈,我想 当‘富二代’,我想有钱。”为了成全儿子,这位母亲 二话不说,居然准备卖肾让儿子当上“富二代”。
值”等。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善良的拉车夫 杨绛笔下的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 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 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他眼睛又不好,一生凄凉艰 难。 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 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 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 应用角度:“关爱”“人间真情”“社会底层人物”等。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热评] 给孩子一个辉煌、平坦的未来是所有父母的 心愿,但是,当最爱变成“罪爱”,反倒害了孩子。如今 是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父母理应鼓励孩子坚持不懈 地去奋斗,培养他们的担当与责任,这才是送给孩子最好 的礼物。用央视名嘴白岩松的话说,“没有一代人的青春 是容易的,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挣扎和奋斗”。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欣赏优美的语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品质。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品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品质。

4.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剖析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练习。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收集相关的课文拓展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知识测试:通过测试卷或口头提问,检验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大意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1. 课堂节奏:回顾课堂节奏是否紧凑,学生是否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2. 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优秀教案1.理清情节结构,学习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2.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

1.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2.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思考。

在《五人墓碑记》中,张溥对五位义士的死作了高度评价,让我们重新理解了“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含义。

这五位义士,都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在世俗的社会中,他们根本不会引起人们注意的目光。

然而往往正是这些普通人的良知与选择,奠定了社会的公正,使人类文明传统得以传承。

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一篇表现社会底层人物品质的文章。

(板书课题与作者)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y,1867-193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

三十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1904年《法利赛人》出版,才引起社会注意。

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

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

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

这两组长篇小说通过对一个资产阶级家族兴亡史的描写,反映了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资产阶级走向堕落和腐朽的历史。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英国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揭露了他们的丑恶灵魂。

他的作品描述细致深入,语言简洁确切,笔调含蓄讥讽,表面看似冷漠,实则爱憎分明。

与同时代的英国作家相比,他的艺术成就和批判现实的深度是比较突出的。

但是他并不想触及资本主义制度。

他认为把社会分成阶级是永远不变的生活规律,要改变社会制度是不可能的。

第—次世界大战后的创作明显地反映出他越来越坚定地站到维护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去了。

高尔斯华绥还写过不少短篇小说,题材多样,内容广泛,风格也各不相同,描写的人物形形色色。

《品质》(1911年)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篇。

品质课文段落划分

品质课文段落划分

品质课文段落划分《品质》是苏教版必修三里面的课文,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品质课文段落划分,供大家阅读!品质课文段落划分序(1—2节)回忆当时店铺的摆设开端(3一11节) 初次做靴生意忙发展(12—42节) 多次做靴生意差.哥哥死高潮(43—53节) 最后做靴生意汉,铺面让结局(的一67节) 谈论靴匠人俄死品质课文段原文与赏析(标题一语双关!)我很年轻时就认识他了,因为他承做我父亲的靴子。

他和他哥哥合开一家店,店房有两间打通的铺面,开设在一条横街上——这条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时,它却是坐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为什么强调是一条“新式”的街道)街道。

(简单交代店面情况,用语简洁!)那座店房有某种朴素安静的特色,门面上没有注明任何为王室服务的标记(人如其店!),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

我还记得,要想说明橱窗里那些靴子为什么老不更换,我总觉得很为难,因为他只承做定货,并不出售现成靴子;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出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像的。

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把那些不是亲手做的皮靴陈列在自己的店里,他是决不能容忍的。

而且,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有一双轻跳舞靴,细长到非言语所能形容的地步;那双带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还有那双褐色长筒马靴,闪着怪异的黑而亮的光辉,虽然是簇新的,看来好像已经穿过一百年了。

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靴子有灵魂吗?也许在爱靴如命的格斯拉兄弟看来,靴子就是有灵魂的,一个好的靴匠就如同靴子的知己一般了解靴子的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

我当然在后来才有这种想法,不过,在我大约十四那年,我够格跟他定做成年人靴子的时候,对他们两兄弟的品格就有了模糊的印象。

因为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总觉得,做靴子,特别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工艺。

(不厌其烦的说靴子的美观,不正是反复地说格斯拉兄弟手艺的高超吗?)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我把幼小的脚伸到他跟前时,羞怯地问道:“格斯拉先生,做靴子是不是很难的事呢?”他回答说:“这是一种手艺。

高尔斯华绥《品质》教案

高尔斯华绥《品质》教案

高尔斯华绥《品质》教案
今天老师发了一本新书,说是要学高尔斯华绥写的《品质》。

哎哟,这名字真拗口,我差点儿咬着舌头!老师还让我们记住这篇课文讲啥,还要写教案。

教案?啥意思啊?我听得迷迷糊糊,就问同桌小胖:“你知道啥是教案不?”小胖瞪着眼儿摇头:“谁知道呢,可能就是上课的小秘密吧!”
后来老师说了,教案就是帮大家学得明白的小本本。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我有点儿懂了。

老师还讲高尔斯华绥写的是关于皮鞋匠的故事,说他们特别认真做鞋,绝不马虎。

哇,听着有点儿厉害,我脑袋里马上冒出一个老爷爷,戴着圆眼镜儿,手里拿着锥子,“咔嚓咔嚓”地敲着鞋底儿。

我想着,要是我做教案的话,就画个皮鞋店,写上故事里的细节,嘿嘿,一定得加个小锤子的声音“哒哒哒”,还有爷爷专心的样子。

这样大家一定记得住!
我觉得这故事好像是说做人要认真,不能糊弄,是吧?不过,这个“教案”我还得问问妈妈怎么写,免得写得不对,被老师逮个现行!哎呀,想想有点儿小紧张!
—— 1 —1 —。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文赏析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文赏析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文赏析原文呈现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

①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

”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

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②“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③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2专题 《品质》课文主题素材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2专题 《品质》课文主题素材2
还是退化?是社会发展的特例还是规律?一个艺术家 和一个商人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个为了艺术,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一个为了利益,艺术家发现自己的艺术品有问题 了会死不瞑目,一个商人发现自己的商品有问题 了也会死不瞑目,格斯拉是商人还是艺术家?他 为了鞋子的品质专注地努力着悲惨地奋斗着,哪
怕没有饭吃没有利益可获,哪怕哥哥已经饿死,
语文
《品质》课文主题素材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1.素材开发 手艺是鞋匠的生命,对手艺的执著实际上是对传 统美德的一种坚守。即便面临生存危机,本分的鞋匠 格斯拉仍执著于自己的“靴子理想”,“他做了顶好 的靴子”,他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靴子里。他被认为 是那个物质社会中的怪人,但他的身上却闪烁着朴素
传统”等品质方面的写作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3.精彩运用
悲惨的东西和悲惨的奋斗
是什么东西是怎样的奋斗,这么悲惨?是格斯拉 先生的靴子,和格斯拉为品质进行的奋斗! 当时的社会,他的经济状况是那么悲惨,这使他的死 成为意料之中的事。那么,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
人,下场就只能是如此悲惨吗?这是社会文明的进化
而又温润的光辉,在物质的社会里,人还是要有点精
神的。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2.思维激活
高尔斯华绥用批判反思的精神,带着无限的伤感
塑造了坚守传统美德的鞋匠格斯拉这个人物形象, 用这个执著而本分的手艺人在无奈的现实社会中被 淘汰、被毁灭的悲剧警醒世人,在文明的倒退中呼 唤品质。这则材料可用于“捍卫正义、公平、优秀
这样的执著,是不是人性中最伟大的品质?
退出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品质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品质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从中提炼中心思想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自主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人物品质特点。

5. 总结课文:(1)学生自主总结课文内容,提炼中心思想。

(2)教师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小故事。

3. 思考:课文中的品质特点在生活中如何体现?对自己的成长有何启示?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课文《品质》 赏析

课文《品质》 赏析

精心整理《品质》赏析高尔斯华绥2、时代背景《品质》写于1911年。

作者描写的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3(1shē)zhǐ)(2)字形(3)词义簇新:极新、全新。

羞怯:羞涩胆怯。

鬈曲:弯曲的。

赊账:把买卖的货款在账上延期收付。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垄断:指把持和独占。

潜在: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

时髦: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入时。

褶皱:皱纹。

抚爱: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失败,最终饿死。

四、合作探究1、情节线索作者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一条的明线:我与格斯拉的故事;一条是暗线:格斯拉的故事。

2、环境描写按照道理,格斯拉有那么好的做鞋手艺,他应该有很好的生意,可事实上他却饿死了,说明格斯拉一定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

请同学们找出能反映格斯拉生活环境的句子或内容,简要会(2(3正当的手段,偷工减料,不守诚信的社会。

五、人物鉴赏这篇小说写得最好的是刻画了靴匠格斯拉的形象,接下来我们重点来分析格斯拉的形象以及作者刻画的方法。

1、请找出能体现格斯拉性格特点的句子或内容,并谈谈你的认识。

(1)关于格斯拉“皮革”一般的外貌描写。

(5段)明确:(品读的关键是这样不“美”的外形是否会影响人物形象?这样的描写既是老鞋匠外在形貌的突出特征)这段外貌描写运用了比喻的方法,用“皮革”喻示其老实、执着的性格,这样的描“僵(2段)(3”(也体现出他不愿粗制滥造、坑害消费者的职业道德。

(4)我去做鞋子时它的表情和动作描写。

(8-11段)明确:表现了格斯拉对制靴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和心血,认真细致和珍惜。

如“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对他卖出的靴子,他总是以“又批评又爱抚的眼光注视着,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他对皮革的关注,对靴子的热情远远超过他对顾客的关心。

“他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

《品质》教案教学设计

《品质》教案教学设计

《品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品质》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3)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珍惜品质、追求卓越的品质观念;(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品质》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3. 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品质》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2. 教学难点: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词语和句型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与品质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品质》,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合作完成阅读理解练习。

3. 修辞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生通过例子进行练习。

4. 写作技巧训练: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写作特点,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5. 口语表达: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阅读理解能力、修辞手法分析能力、写作技巧和口语表达能力。

3.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进行。

六、教学资源:1. 课文《品质》文本;2. 相关背景资料;3. 修辞手法参考资料;4. 写作技巧指导资料;5. 口语表达活动指导资料。

七、教学准备:1. 课文《品质》文本打印;2. 相关背景资料整理;3. 修辞手法参考资料整理;4. 写作技巧指导资料整理;5. 口语表达活动指导资料整理。

统编教材课文解读《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统编教材课文解读《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作用在于就新闻事件,尤其是新闻热点表明立场,引导舆论,反映出媒体鲜明的倾向性。

《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的观点和立场,往往具有强烈的舆论导向作用。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发表于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第4版“人民论坛”上的新闻评论,与之相关的新闻背景是党和政府对发扬工匠精神的倡导。

评论的第1段,先指明时代特点——当前是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然后以新闻事实引出评论的话题:高技术企业的需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由此“就事说理”,引导读者思考时代品质与工匠精神的联系。

第2段,先阐释当代“匠”的特点——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然后提出“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的见解,意在说明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

在此基础上,论述工匠精神在小至企业,大到国家,以及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3段,从一个匠人典型的工作状况写起,廓清了对工匠精神是“雕虫小技”“拜手工教”“离群索居”等种种误解,指出工匠精神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是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对于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追求时代精神,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都有着重要意义。

第4段,进一步探讨工匠精神的内涵。

先分析当代工匠精神因热爱而付出,因追求而卓越,因有境界而淡定的思想品格,再深入分析了工匠精神的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深化了对于工匠精神的阐释,进而指出,推崇工匠精神对疗治社会上存在的浮躁风气和短视心态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提出希望: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这一段的重要作用是指出发扬工匠精神可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

这不仅为倡导发扬工匠精神提供了有力的现实依据,也体现新闻评论有的放矢、直面现实、解决问题的新闻品格。

第5段,指出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表现,发扬工匠精神,对于个人、企业、社会、国家都有重要意义,倡导发扬工匠精神,以此推动社会进步,雕琢时代品质。

高一语文《品质》预习案新人教

高一语文《品质》预习案新人教

高一语文《品质》预习案新人教高一语文《品质》预习案新人教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鬈.曲〔〕〔2〕趿.拉〔〕〔3〕赊.账〔〕〔4〕蹙.眉〔〕〔5〕褶.皱〔〕二、整理文学文化常识,并填空.高尔斯华绥,国小说家、剧作家,1932年获文学奖.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三部曲:、、与、并称为“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三杰〞。

三、依次填入下句空缺处的三个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我还记得,要想说明橱窗里那些靴子为什么老不更换,我总觉得很为难,把那些不是亲手做的皮靴陈列在自己的店里,他是决不能容忍的。

①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②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③因为他只承做定货,并不出售现成靴子;A。

①②③B。

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四、句段剖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以至于赊账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他决不赊格斯拉兄弟俩的账。

如果有人拖欠他几双—-比如说——两双以上靴子的价款,竟心安理得地确信自己还是他的主顾,所以走进他的店铺,把自己的脚伸到那蓝色铁架眼镜底下,那就未免有点儿太不应该了。

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

1.作者写第一段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2.请结合文意揣摩,“靴子的本质〞是什么?五、感知课文,思考下列课文。

1.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从“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到文末:_______________ 2.摘录文本中你认为精彩的词句,并赏析3。

文本中你有什么疑问?请提出一两个问题相关链接1.作家生平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y, 1867—193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质》赏析
高尔斯华绥
2、时代背景
《品质》写于1911年。

作者描写的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

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而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

一部分人于是对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传统的手工业无限怀恋,因为这些小本经营都实实在在、童叟无欺、质朴而踏实。

3、基础积累
(1)字音
沁(qìn)人心脾靴(xuē)子一爿(pán) 鬈(quán)曲赊(shē)账趿(tā)拖鞋蹙(cù)眉时髦(máo)褶(zhě)皱脚趾(zhǐ)诧(chà)异断炊(chuī)
(2)字形
(3)词义
簇新:极新、全新。

羞怯:羞涩胆怯。

鬈曲:弯曲的。

赊账:把买卖的货款在账上延期收付。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垄断:指把持和独占。

潜在: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

时髦: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入时。

褶皱:皱纹。

抚爱:照料、爱护。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迟缓:不迅速、缓慢。

慈悲:慈善怜悯(原来是佛教用语)。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不可思议:原来的意思是说道理涤妙,无法理解。

现在多作无法想像讲。

三、整体感知
一般的小说不外乎就是描写典型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借此来反映一定的思想主题。

这篇小说也讲述了一个故事,关于鞋匠格斯拉的故事。

在鞋匠格斯拉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一个同学将这个简单的故事用两三句话来概述一下。

明确:《品质》鞋匠格斯拉有高超的制鞋手艺,因不肯降低品质,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失败,最终饿死。

四、合作探究
1、情节线索
作者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一条的明线:我与格斯拉的故事;一条是暗线:格斯拉的故事。

2、环境描写
按照道理,格斯拉有那么好的做鞋手艺,他应该有很好的生意,可事实上他却饿死了,说明格斯拉一定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

请同学们找出能反映格斯拉生活环境的句子或内容,简要评述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明确:(1)26段: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

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我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了——资本垄断的社会
(2)28段:他的店铺外面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另一个人的名字了——也是个靴
匠的名字在里面,现在已经缩成一个小间——同行的激烈竞争
(3)64段:没有一个人能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

好啊,这就是他的下场——商业诚信的危机,小手工业者的悲哀
师归纳:这是一个工业垄断加剧,同行竞争激烈,许多人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偷工减料,不守诚信的社会。

五、人物鉴赏
这篇小说写得最好的是刻画了靴匠格斯拉的形象,接下来我们重点来分析格斯拉的形象以及作者刻画的方法。

1、请找出能体现格斯拉性格特点的句子或内容,并谈谈你的认识。

(1)关于格斯拉“皮革”一般的外貌描写。

(5段)
明确:(品读的关键是这样不“美”的外形是否会影响人物形象?这样的描写既是老鞋匠外在形貌的突出特征)这段外貌描写运用了比喻的方法,用“皮革”喻示其老实、执著的性格,这样的描写把格斯拉的形象和他的职业巧妙地融合了起来;“死板板”“僵硬”这些词语看似贬义,其实是赞扬,赞扬老格斯拉对品质的执著追求。

(2)与“我”关于一双有响声的靴子的对话描写。

(13—21段)
明确:很好地表现了格斯拉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对顾客诚实、认真负责的态度。

如“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不该”“是不是”“蹙蹙眉头”“严重的事”等。

(3)格斯拉对大公司不顾质量滥做广告的斥责:“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

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

事到如今——我很快就要失业了。

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了——过后你会明白的。

”(25、26段)
明确:既反映了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时代背景,他的愤怒和斥骂也体现出他不愿粗制滥造、坑害消费者的职业道德。

(4)我去做鞋子时它的表情和动作描写。

(8-11段)
明确:表现了格斯拉对制靴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和心血,认真细致和珍惜。

如“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对他卖出的靴子,他总是以“又批评又爱抚的眼光注视着,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他对皮革的关注,对靴子的热情远远超过他对顾客的关心。

“他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


(5)年轻人与“我”关于格斯拉饿死的一段侧面描写。

(60—67段)
明确:侧面写出格斯拉热爱靴子,把做靴子看的高与自己生命的敬业精神。

这段文字与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的结尾有点相似:《最后的常春藤叶》。

这样的侧面描写能加深我们对人物的理解。

2、试用一句话归纳格斯拉的形象。

明确:这是一位诚实敬业、热爱自己的手艺,宁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质量,在纷繁的世界里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的底层劳动者的形象。

3、这几双代表着格斯拉先生的精湛手艺的美丽靴子在小说中一共出现了三次,还有两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的?前后对比来读,你有怎样的体会?
明确:28小节,格斯拉的店堂失掉了另外一间铺面,“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对比第一次,感觉有些凄凉,也让人对格斯拉先生的命运隐隐地担心。

54小节,格斯拉先生已经死了,店铺过户给了别人,“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筒马靴”,这个能做出顶好靴子的鞋匠凄凉地死去了,只留下了自己用心用生命去制作的靴子,格斯拉先生的杰作成了别人的样品,大概是已经没有人可以做出比这些靴子更好的靴子了——令人有无限哀叹的感觉。

六、能力提升
1、学生之间讨论:格斯拉有着最好的手艺,却遭受最悲惨的命运。

请同学们从文中探索一下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个人原因:格斯拉虽然贫穷,但宁可饿死也恪守职业道德的个性是他不幸的根源。

他亲手制作靴子,不让别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时间;他用做好的皮革;他废寝忘食;他不预收工资……假如他换一种方式生活,他可能活得很好。

(2)社会原因:资本垄断,机器作坊,社会风化变坏的社会背景也是他不幸的原因。

机器生产,工业垄断,挤压了小作坊的生存空间,人民追求时尚,把质量放在次要地位。

他的悲剧命运也成为必然。

师归纳:格斯拉的悲剧真是由自身和社会两个原因造成的。

2、其实这样的结局,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前文的铺垫中看出来。

请找找看。

明确:(1)第10段:我订做一双靴子要半个月
(2)第28段,他的店铺外边两个橱窗的一个漆上了另一个人的名字了
(3)第40段,他变得更加苍老、消瘦
(4)第43段,仅一年时间,60岁的格斯拉仿佛已经75岁了
(5)第48段,很快做好,生意清淡
(6)第53段,最后一次收到学习时候,意外收到了账单
所以第54段,当他的店铺没有他的姓氏,他的靴子也下架时,我们就有理由猜想到格斯拉不在人世了!
七、课堂小结
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就是因为有像格斯拉一样恪守职业道德的人在,他们以正直、诚实的品格守护社会的良知和公正。

小说以“品质”为题,目的正是以此来呼唤良知,呼唤公正。

八、拓展研究
从我们今天的阅读来看,高尔斯华绥创作这篇小说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就像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所指出的物质的进步和文明的倒退呈二律悖反,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却在消失,高尔斯华绥用批判反思的精神,带着无限的伤感塑造了坚守传统美德的鞋匠格斯拉这个人物形象,用这个执着而本分的手艺人在无奈的现实社会被淘汰、被毁灭的悲剧惊醒世人,在文明的倒退中呼唤品质。

这部短篇小说留给我们的遗憾和嗟叹就像主人公的闪光品质一样,令人回味深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