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正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 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 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 翻译: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 我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 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 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 计策。
4、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 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 翻译: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极 其疲惫。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击,(等) 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怎么对付呢? 5、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 拔赵帜,立汉赤帜。 翻译: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 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 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
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三个小 故事有什么作用?
这三个故事都反映了韩信早年穷困屈辱的 生活。 怒绝亭长----屈辱之中的自尊。
漂母饭信----自信和抱负。 胯下受辱----坚忍,忍辱负重。
三个故事的结局:
(韩信被封为楚王)信至国,召所从食 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 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袴下者,以为楚中尉。 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 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 于此。”
问题探讨
这段“太史公曰”包含了哪些内容,其中“天 下已集,乃谋叛逆”有什么言外之意? 有三点内容:布衣时志与众异;没有做到 “谦让”;在天下安定时密谋叛逆。 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一般认为是反话: “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李慈铭) “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为叛之时? 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出哉!”(李 笠)
易中天——
韩信,一代名将,旷 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 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 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 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 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 反叛时涉嫌谋反。
文章结构
1-3 4-7 8 9-10 11 早年屈辱 井陉之战 被贬之后 谋反被诛 史官论赞
“早年屈辱”中重点句子(1、2、3)
“井陉之战”中重点句子(4、5、6、7)
1、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翻译: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 锋芒不可阻挡。 2、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 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翻译:希望您借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 路拦截他们的军用物资;您就深挖战壕,高 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
9、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翻译:这也在兵法上,只是诸位没留心罢了。 兵法上不是说“把士兵置之死地,就没有其 他选择,只有拼死战斗,死中求生而获胜” 吗? 10、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 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 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翻译: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 打仗”,在这种形势下非把将士们置于死地, 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 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
问题探讨
第9段中“遂夷三族”可以看出吕后是怎样 一个人?第10段“高祖已从豨 军来,至, 见信死,且喜且怜之”,表现出高祖怎样的 心态? 吕后——猜忌与狠毒 表现出刘邦复杂的心态:猜忌心极重的刘邦, 本来就有杀掉韩信的愿望,见韩信已死,心 中自然是“喜”,但韩信南征北战,出生入 死,为他夺得刘家江山,现在无辜受戮,又 觉得可怜。司马迁在这里大胆地揭露刘邦, 体现了《史记》的“实录”精神。
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 者。 翻译: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
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 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 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
2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 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翻译: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
问题探究:
韩信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和君主 的猜忌,最终躲不过被杀的命运,
那么,韩信谋反的罪名是否成立? 你觉得司马迁的写作中有没有可疑
之处?请认真研读课文,结合有关
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武涉已去,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 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曰)“…… 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 胜,与楚则楚胜。……莫若两利而俱存 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 动。……”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 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 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曲笔:史家编史事有所顾忌或 循情避讳而不据实直书。
延伸拓展:韩信的悲剧的确 令人叹惋,韩信的悲剧是他 一个人的悲剧还是一类人的 悲剧?
明确:一类人
功臣遭遇知多少?
燕王臧荼(zàng tú),他就在刘 邦称帝的那一年被刘邦以谋反罪 名消灭。 韩王信就是害怕刘邦的怀疑, 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 投降匈奴的。但最后也逃脱不 了被追杀的命运。
问题探讨
1.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 两妇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 分别指代什么人?
“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指的是 漂母和吕后。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 而且点出成败之由。
思考: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
1、功高震主。 2、狂妄傲慢,树敌太多。 3、恃才放旷,君主对他早有猜忌。 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杀韩 信是吕后和萧何等干的,刘邦并不知情, 当他知道后“且喜且怜之”,心情很复 杂,也很真实。
问题探讨
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 要原因?
背水而阵,迷惑赵军;引蛇出洞,骑兵偷袭, 内外夹击。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敌的 弱点,做到了知己知彼。 2. 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A.对比。成安君和广武军进行对比,广武君较机智, 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信进行对比。 B.衬托。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反衬其料 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
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 望你报答吗!
6、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翻译:淮阴屠户中有个侮辱韩信的年轻 人。
7、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 我袴下。”
翻译: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 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 过去。” 8、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翻译: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 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匍匐 着爬了过去。
6、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 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翻译:天刚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 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垒 攻击汉军,激战了很长时间。这时,韩信、 张耳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河边 阵地的部队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再和 赵军激战。
“被贬之后”中重点句子(8)
1、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于绛、 灌等列。 翻译: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 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韩 信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对于和绛 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
2、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翻译:你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俘虏 了? 3、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 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 人力也。 翻译: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 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况且陛下 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淮 阴 侯 列 传
关于韩信: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 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 (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 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 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 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 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大破赵军。潍水之战,借助 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 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 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刘 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 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 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 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 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 室床上去吃。
3、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翻译: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 就拿出饭给韩信吃,直到数十天漂洗 完毕以后才罢。
4、吾必有以重报母。
翻译: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
5、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 报乎! 翻译: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
燕王卢绾(wǎn)是刘邦的同乡,自 刘邦浪迹丰沛市井之时,他们就成 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汉朝开国前, 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 最后也被刘邦逼得逃亡匈奴,罪名 又是有谋反企图。
赵王张耳本是刘邦的女婿,也因涉 嫌谋反被废除王位,贬为宣平侯。
知恩图报,拒绝造反。 天下已定,造反已迟。
手中无兵,怎能造反?
与豨合谋,不怕告发? 与豨交流,话语谁知? 舍人弟告,安能相信?
用兵如神,会如此反? 若真谋反,怎会怜之?……
夷天 灭下 宗已 族集 ,, 不乃 亦谋 宜畔 乎逆 !,
故知太史公记韩信与陈 豨密谋此段,实乃其曲笔 所在,行文运笔间无一不 在告诉读者韩信是无辜的。
蒯生曰:“……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 也。……野兽已尽而猎狗亨。……今足下 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 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 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 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谢曰:“先生且休 矣,吾将念之。” 后数日,蒯通复说曰:“……时乎时, 不再来。原足下详察之。”韩信犹豫不忍 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 谢蒯通。 —— 《史记· 淮阴侯列传》
7、信Baidu Nhomakorabea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 购千金。 翻译:韩信传令全军,不要杀害广武君, 有能活捉他的赏给千金。
8、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 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 之。 翻译:于是就有人捆着广武君送到 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 他面向东坐,自己面向西对坐着, 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
“谋反被诛”中重点句子(9、 10)
1、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 公。” 翻译: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 在这里协助您。” 2、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 吕后及太子。 翻译: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 各官府服役的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 和太子。
3、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 翻译: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 起来,打算杀掉他。 4、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 翻译:萧相国欺骗韩信说:“即使有病,也要强 打精神进宫祝贺。” 5、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 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 者先得焉。 翻译: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的时候,山东六 国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事,一时天下英雄豪 杰像乌鸦一样聚集。秦朝失去了政权,天下英 杰都来抢夺它,于是才智高超、行动敏捷的人 率先等到它。
问题探讨
第8段高祖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时,“上 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请分析 “笑”的含义。 本来“汉王畏恶其能”,而韩信又“常称病不 朝从”,“羞与绛、灌等列”,还说“陛下不 过能将十万”,“臣多多而益善耳”。刘邦的 笑中反问,就很有讨厌的意味了。好在韩信一 句“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作了点补救, 但仍难免高祖的猜忌。这里的描写为下文韩信 被杀作了铺垫。
“史官论赞”中重点句子(11)
1、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 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 后世血食矣。 翻译: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 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汉 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 相比,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 2、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 族,不亦宜乎! 翻译:他没能致力于这样做,天下已经安定,反 而图谋叛乱,诛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