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共3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共36张PPT)
小 学 生 秋 游 计划作 文 秋 游 多 见 于 中小学 校,每年 秋季会 组织全 校或全 年级的 郊游活 动。由 学校老 师以班 级 为 单 位 带 领学生 出游。 出行工 具多为 旅游大 巴,路线 以周边 城市近 郊为主。,欢迎
阅读。 一 :去 年 的 金 秋时节 的一天 ,天高 云淡,秋 高气爽 。学校 组织我 们去秋 游,我们 喜出望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1)阿西莫夫的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 《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 列等。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 夫机器人三定律”。作者擅长以真切的物质 科学以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 加进侦探与推理小说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 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名师导学
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 ——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 有”,再由“恐龙无处不有”这一观点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第15自然段):以“南极洲恐龙化 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 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 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考点链接
(2)《被压扁的沙子》采用的说明顺序 为“科学发现→产生观点→科学研究发现→ 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 考 的逻辑说明顺序。具体的推理过程为:撞击 点 的发生——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的形 链 成——岩层的研究——6 500万年前的“大 接 劫难”——恐龙的灭绝,由此得出:撞击的 发生——恐龙的灭绝,由猜测“可能”变为 事实“肯定”。
名师导练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出现,并且有机会分 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 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 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精品课件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精品课件

示例二: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 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 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 蚓,但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 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正蚯蚓的活动能 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 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分裂 了。魏格纳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 的著作《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
示例一: 逻辑推理过程: 恐龙的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 →这说明,恐龙曾经生活在每一块大陆上。 →但是,恐龙不可能是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 →所以,现在的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是联结在一 起的一整块大陆或者说“泛大陆”。 →这块“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 现在的各块大陆——大陆漂移了。
示例三:生物学研究中的生物生存技能启发 了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的发明众所周知。 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 甚至仿造人体视网膜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 眼内,带来了视力的恢复……
课后作业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 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 影响。”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能从自 己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中举一两个例子来阐述 这一观点吗?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示例三: 第一部分(第1段):用科学观点——“在一个科学 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 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再由“恐龙 无处不有”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第15段):以“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 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 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 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6张PPT)
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 表现了本文语言幽默风趣、引人入胜的特点。
小结
本课的两篇短文,层层推进,逻辑链条严密, 都贯彻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 认识原则,用一个领域的探究成果,去推进对于另 一个领域问题的认识,展现出善于联系和多角度思 考方法的强大力量,富有“理趣”和思想之美,充 分体现了事理说明文的特点。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 时,要学会去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科学的思考方 法,感受这种“趣”和“美”。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八年级 语文
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你 们一定被影片中那奇特的想象和栩栩如生的 画面震撼到了吧。那么,你们知道恐龙这种 曾经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500 万年前灭绝了吗?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 些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美国 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 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很多种相关的假说。 请同学们课外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写一篇小短 文阐述你的认识。
同学们,科学的世界奇妙无穷,它需要我们 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 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请同学们生 活中多注意观察细微的现象,探寻其“理”,你 会发现更多的科学的奥秘!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在文中说明的事理。 2.梳理文章内在逻辑关系,理解文章严谨的推
理思路,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3.学会留心观察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问题,
多角度去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这两 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 域》。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 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的章节里,这两篇短 文在内容上有怎样的关联呢?写法是否异曲 同工呢?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辩证分析
对于复杂问题,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看到问题的多个方面和内 在联系。
实践验证
将批判性思维应用于实践中,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决策的正确 性和可行性。
06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阿西莫夫其他经典作品推荐
《基地系列》
这是阿西莫夫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人类在银河系建立基地以保护人类文明的故事。该系列包括《基地》、《基地 与帝国》、《第二基地》等多部作品,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宇宙历史背景。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科技发展与人类命运关系思考
1 2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阿西莫夫在短文中通过描述科技产品的出现和普 及,展示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科技的双刃剑效应 虽然科技带来了便利和进步,但也给人类带来了 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信息泛滥、隐私泄露等。
3
科技发展与人类命运的紧密关联
对未来社会的担忧
虽然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但阿西莫 夫也表达了对一些潜在问题的担忧, 如技术失控、人类精神生活的匮乏等。
跨学科知识融合在文本中展现
文学与科学的融合
阿西莫夫作为一位科幻作家,其 作品中融合了丰富的文学和科学 元素,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 入的科学分析,引导读者思考人
类面临的现实问题。
历史与未来的交织
对现代科幻文学和影视 产业有深远影响
科幻小说特点及价值
01
02
03
04
以科学为基础,通过想象和推 测构建未来世界
探索科技对社会、人类和宇宙 的影响
激发读者对科学和未来的好奇 心和思考
具有文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 方面的价值
短文创作背景及意图
创作于20世纪中叶,正值科技飞速发 展时期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82张)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82张)
奖项。
作品概述
科幻小说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以科学为依 据,想象丰富,情节曲折。代表 作包括《基地》系列、《机器人 》系列等。
科普作品
阿西莫夫也致力于科普写作,其 作品通俗易懂,将高深的科学原 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深受读者 喜爱。
文学地位及影响
文学地位
阿西莫夫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 文学家之一,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影响。
未来世界的探索
阿西莫夫短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 无限可能性的未来世界,包括星际旅 行、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普及等。这 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望。
未来面临的挑战
尽管未来充满希望,但阿西莫夫也提 醒我们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如资源 枯竭、环境恶化等。这促使我们思考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创造一个更美好 的未来。
阿西莫夫认为心理史学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和规划未来,减少历史的重复和错 误。
心理史学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和预测,因此需要高度的科 学和技术支持。
基地概念
基地是人类在银河系中建立的殖 民地,目的是保存和传播人类的 文化和技术,以防止人类在未来
的灾难中灭绝。
基地建立在尽可能远离人类文明 的地方,以避免与外界的接触和
冲突。
基地的居民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培 养的,他们拥有高度的智力和技 术水平,以保持基地的独立和繁
荣。
05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艺术手法
叙事技巧
01
02
03
倒叙手法
文章开头即设置悬念,引 发读者好奇心,然后逐步 揭示谜底。
多线叙事
文章同时展开多个故事线 ,最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使情节更加丰富和复杂 。
伏笔与照应
作者精心设置伏笔,使故 事情节发展更加合理,同 时前后照应,增强文章的 整体性。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26张ppt)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26张ppt)

1.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 文回答) 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 击,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使 许多尘埃进入平流层,导致很长一段时间 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而导致了恐龙 的灭绝。
2.作者认为研究“撞击说”和“火山说”
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 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 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 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 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将来一旦面临 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场深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
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 证据。
自读研究
请带着以下两个问题仔细阅读文章: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有” ?文章 得出了怎样的推论? 2.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请找 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轨迹?
间不 是同 紧科 密学 相领 连域 的之 (总起)
3.“泛大陆”是怎样形成的?
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缓慢运
动的大板块构成的,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板块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
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
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这就是“泛大陆”。
被压扁的沙子
恐龙的灭亡
1.文章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2.本文对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种 科学假说?请解释这两种学说。
自读研究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有恐龙不会迁移大陆漂移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总起具体说明板块构造学说成立总结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龙生活由此推断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本文依据的事实证明了学说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共41张PPT)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共41张PPT)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导入新课
6500万年前,地球被恐龙统治着,这里生活着数以
亿计的恐龙。
西式婚礼设计方案 一、场地选择
举办西式教堂婚礼前,首先要做的事情 就是选 择一块 场地,也 不是教 堂。当 然,还 要 邀请一位神父当作证婚人。选择教堂 的时候 有一点 需要注 意,教堂 的费用 和具体 要 求会有所不同,有的地方需要支付相应 的金钱 。有的 地方是 免费的, 或者捐 献一些 钱 就可以使用。有的地方就算花钱也可 能无法 用到。 这就要 求新人 要提前 跟对方 负 责人沟通交流。教堂大概算得上是个 半公共 的场所, 所以活 动会比 较多,这 就要求 新 人在布置场地时要考虑时间的限制,尽 可能快 地布置 完整,然 后投入 使用。 举办西 式 教堂婚礼,可以布置的简约些,不用太繁 复花巧 ,比如 稍为粉 饰下接 待处,在 贵宾席 旁
2、文章第二段,例举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发 现的化石骨骼有什么作用?
用叙事的方法既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大陆 漂移说,又使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起来。
深层探究
3、第5段“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 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 去的呢”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前一句承接上文,说 明恐龙无处不在;后一句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后文南极 大陆发现恐龙化石的原因分析。
情感升华
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一: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去研究 启示二: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 启示三:看问题不是简单化和孤立化 启示四:学会举一反三
方法探究
举例说明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这种方法的
作用。 1、举例子
斯季绍夫对二氧化硅形成原理的研究和 麦克霍恩对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岩层的研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共6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共64张PPT)
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可燃冰在0~10℃时生成,超过20℃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
4℃;其次,可燃冰在0℃时,只需30个大气压就可以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
且气压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
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便会
字词检查
遗骸(há)i 褶皱(zhě) 劫难(jié ) 追溯( sù) 两栖( qī) 鸟臀目(tún) 骨骼(ɡé) 衍射(yǎn) 潮汐( xī ) 硅 ( ɡu)ī 携带(xié) 铱 ( yī)
字词检查
多音字
tuó 驮运 驮
duò 驮子
形近字
yǔn 陨石
sǔn 损失
yǔn 殒命
piāo 漂流 漂 piǎo 漂白
piào 漂亮
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zhě 熠 yì 摺 zhé
褶皱 熠熠生辉
摺尺
字词检查
劫难: 灾难;灾祸。
致密: 褶皱:
细而密,细致精密。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追溯: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迹象: 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将来。
jié nàn 劫难
yǎn
衍射
dǐ dá 抵达

追溯
yǔn 陨石
péng zhàng
膨胀
guī 二氧化硅
字词检查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压力而形成的连续波状弯曲的岩层。文
中指形成褶皱的过程
劫难: 灾难,灾祸。 致密: 细而密;细致精密。 追溯: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人教版)完美版共54页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人教版)完美版共54页
莫夫短文两篇》ppt课 件(人教版)完美版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课件(共44张PPT)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课件(共44张PPT)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重点探究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 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 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 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 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重点探究
探究二:辨析说明方法,分析作用
1.分析两篇短文在阐述事理过程中用到的说明方法,试着分析其作用。 2.阅读下面一段话中的画线句子,指出所用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 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 了100万倍。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 面临生存威胁。
新课导入
恐龙统治地球上亿年之久,却在一夕之间突然消 失。人类通过考古发掘出的恐龙化石才知晓恐龙的存 在,但是关于它们的灭绝原因却众说纷纭。但随着科 学的发展,一个又一个观点被证实,那么,今天让我 们通过学习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去了解关于恐龙灭 绝,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他又有哪些科学依据?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重点探究
2.阅读下面一段话中的画线句子,指出所用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
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 了100万倍。即使根据最保守的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突 出说明了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快。
发现来证明 恐龙不会迁移→大陆在漂移→“板块构
“板块构造” 理论
造”理论成立
《被压扁 的沙子》
恐龙灭绝 的原因
通过“被压 扁的沙子” 来探讨恐龙 灭绝的原因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 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假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 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 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就在一起。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 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 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 样的假设,意在强调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这两篇短文都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 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试任选其中一篇,分析其思路。
【示例一】《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从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出 发,联系到其他大陆也有恐龙化石,从而说明恐龙无处不有; 然后又写到现代两栖动物不能在南极生存,但在南极确实发 现了两栖动物的化石,从而推论出不是恐龙在迁移,而是大 陆在漂移。最终得出结论:恐龙的灭绝和大陆漂移有关。
具体说明“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的许多问 题提供了答案,从而证明了这种理论的科学性和合 理性。
列数字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 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 前形成的。
通过列举一系列的数据,准确而具体地说明 了泛大陆的发展史,令人信服。
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因为在地球的其他大陆 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在 靠近南极的詹姆斯罗斯岛也 发现了恐龙化石。
2.这篇短文在哪两个科学领域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是 如何联系的?
恐龙化石的分布
古生物学
板块构造理论
3.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 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 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 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共40张PPT)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共40张PPT)

恐龙于是( 灭绝 )
恐龙于是( 灭绝 )
科学家怎样证明“撞击说” 的?
沙子 超
高 压
假如是火山爆发,则
斯石英 无法形成斯石英。

斯石英
高 温
沙子
假如是火山爆发,则 斯石英就会变成沙子。
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 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用一句半开玩笑 的话强调说明天 文学研究的现实 意义。
3. 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是 相联系的。
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 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 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 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 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 翘起来。
(1)本文是用何种科学领域的发现去说明了何种科学领 域的问题?
本文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
(2)本文主要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恐龙的灭绝”。
(3)对于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 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界对于恐龙灭绝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 和“火山说”。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 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 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 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3)即非常纯的沙子。 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 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 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9张PPT)

大陆漂移 学说成立
(总结)
二、新课讲解
被压扁的沙子
二、新课讲解
初读课文,独立思考: 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恐龙灭绝的原因
二、新课讲解
阅读课文,分组讨论: 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 为什么?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二、新课讲解 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
四、强化训练
4.《被压扁的沙子》中第5段“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 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中“也许”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 明确:“也许”强调有此可能性但并不完全确定,强调了天文学研究对 人类生存的现实意义,若删掉,就彻底肯定能通过这一研究避免星体撞 击地球,不符合实际,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用一句半开 玩笑的话强调说明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撞击说
火山说
二、新课讲解
撞击说
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中,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或潮 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 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所有恐龙和许多地球生 物灭绝的原因。
二、新课讲解
火山说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 那么也可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灾难。
二、新课讲解
4.什么是“泛大陆”?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 2.25亿年前——完整的泛大陆 ➢ 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 6500万年以前——完全分开
二、新课讲解
二、新课讲解
二、新课讲解
二、新课讲解
二、新课讲解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43张PPT)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43张PPT)

①用科学家们对恐龙灭绝问题的争论引出本文的说 明对象——恐龙灭绝的原因。
②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研 读 课 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结合第l2iyo、ngq3ian段g 内容,介绍一下“撞击说”和“火山说”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整 体 感 知 墨剑飘雨
听李读永强课liyon文gqian,g 为课文划分层次。
点我放课文朗读

(1)提出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引出说明内容。

(2-14)用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说明“板块构造”理论 。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15)总结说明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是“板块构造” 理论的有力证据,点明文章的主旨。
墨剑飘雨
研 读 课 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请简李永要强liy分ong析qian一g 下作者的“板块构造”理论的推断思路。
恐龙的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
说明恐龙曾经生活在每一块大陆上
但是,恐龙不可能是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
所以,现在的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是联结在一起的一整块大陆或者说“泛大陆”
不能互换。“漂移”是指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这
里是说大陆漂浮在水面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
所在地而另换地点,适合于动物。如果互换,就不能正
墨剑飘确雨 表达其意,体墨现剑飘不雨 出说墨明剑飘文雨 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初二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人教版)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初二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人教版)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恐 龙 的 世 界
原角龙
鹦鹉嘴龙
梁 龙
鸭嘴龙
三角龙
剑 龙
甲龙
慈母龙
嗜 鸟 龙
双 冠 龙
异齿龙
恐爪龙与栉节龙
异特龙
霸 王 龙
翼 龙
中国考古人员新近在甘肃省永靖县发现的巨大恐龙足迹化石证 明,这种一亿年前的恐龙,两步就可跨过一个篮球场,是日前世界 上已发现的最大恐龙足印。记者:中新社
4、复述“泛大陆”如何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石无处不有。
2、恐龙无法迁 移,大陆在漂移。
板块构造理论被证实。——简介“泛大陆”理论
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 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一)说明方法的判断
1、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 箱 ( 打比方 ) 2、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 列数字 ) 3、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个所有的问题 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 渊等等.( 举例子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1920 —1992)
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 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 欢读科幻小说, 18 岁那年,就发表 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 人》,在 1941 年的《理智》第一 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三原则”, 1942 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 (1966年获雨果奖),1972年科 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 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 科普作品已 300 部,是公认的当今 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
比较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逻 辑 顺 序
火山说
2、科学家研究了拉顿地区的岩层。 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 动,而是撞击。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课件(共19张PPT)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课件(共19张PPT)

说明内容
涉及领域
科学思维方 法
《恐龙无处不 有》
通过南极恐龙化 石的发现来证明” 板块构造“理论的 正确。
恐龙无处不有 (生物学) 板块构造 (地质学)
不同科学领域 之间是紧密相 连的,在一个
恐龙灭绝(生物学) 科学领域的发
《被压扁的沙 子》
通过”被压扁的 沙子“证明恐龙 灭绝的原因是 撞击。
星体撞击地球
火山说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 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 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 灭绝的巨大灾难。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你找出文章中的依据?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 该是撞击。”
证据1:斯石英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证据2: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 证据3:斯石英遇高温会变为普通沙子。
恐龙们惊慌失措,争相逃命.可撞击激起的灰尘布满了天空, 一时问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在以后的数月乃至 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 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
大量恐龙因寒冷而聚集取暖,但仍免不了被冻死、饿死的厄运。
山洪爆发,泥石流卷走并埋葬起来。恐龙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火山说”。
(2)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 重得多。
作比较
突出了“被压扁的沙子”比“普通的沙子”重得 多的特点。
(3)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 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列数字
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斯石英可以变为普 通沙子。
2.本文的语言严密而准确,主要体现在关键词语的运用上,请 分析下面的句子。 (1)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 地球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D.《我是歌手》第二季总决赛舞台上,韩磊的唱功 精致至极,天衣无缝。
名师导练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 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删去“走过”) 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 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把“生长” 改为“生命”) 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的 原因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删去“的原 因”) 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 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的效率。(把“效 率”改为“发展”)
名师导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D) A.抬头仰望天空,只见深邃的夜空中,挂着一轮圆月, 周围有几丝白云在漂移,月儿发出淡淡的白光。
B.挑起岛屿争端、参拜战争罪犯、扩张军事实力,
充分暴露了其狭隘的民族主义和贪婪野蛮的军国主义 本性。
C.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 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 这是不言而喻
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
(1)《恐龙无处不有》是一篇平实严谨的说明 文,表面看好像是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 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才 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 “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全文共15个自然 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 响”引出说明内容。
考点链接
【考点2】理清说明顺序
(1)《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作者采用的
考 点 链 接
是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即“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推理论证→得出结论”,将抽象的 科学知识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 清楚。本文的说明顺序: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
有——恐龙不会迁徙——大陆漂移。
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
(2)《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被压扁的沙 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 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gǔ gé( 骨骼 )。 (2)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zhě zhòu ( 褶皱 )变形。 (3)岩层的年龄为6 500万年,因此可以zhuī sù ( 追溯 )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4)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 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tiān yī wú fèng( 天衣无缝 )。
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 ——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 有”,再由“恐龙无处不有”这一观点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第15自然段):以“南极洲恐龙化 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 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 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名师导练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 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 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 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 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 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 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 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考点链接
1. 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了解科技说明文 的特点以及本文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学 习 2. 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把握典 目 型的说明方法 标 3.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 现象进行推测想象、分析求证的逻辑能力
考点链接
【考点1】准确把握说明对象
考 《恐龙无处不有》的说明对象是地壳在 点 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即“板块构造” 链 理论;《被压扁的沙子》的说明对象是恐 接 龙的灭绝。
考点链接
(2)《被压扁的沙子》采用的说明顺序 为“科学发现→产生观点→科学研究发现→ 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 考 的逻辑说明顺序。具体的推理过程为:撞击 点 的发生——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的形 链 成——岩层的研究——6 500万年前的“大劫 接 难”——恐龙的灭绝,由此得出:撞击的发 生——恐龙的灭绝,由猜测“可能”变为事实 “肯定”。
பைடு நூலகம்
名师导练
4.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衔接, 语意连贯。
三年过去了,三年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
不论是鸟语花香的清晨,还是夕照临窗的黄昏;
不论是柳絮飘舞的春天

还是大雪纷飞的冬季

不论是茁壮成长的白杨

还是绿意盎然的草坪

于母校的一切,我都充满着眷恋之情。
名师导练
课内精读
(一)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 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 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 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 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 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 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 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 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 谜。
1.背景解读
(2)板块构造学说: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魏 格纳在总结前人有关大陆漂移概念的基础上,提 出一种大地构造假说——大陆漂移说,引起全世界 科学界的重视。魏格纳认为在3亿年前的古生代后 期,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是连在一起的,构 成一个庞大的联合古陆,称为泛大陆,周围的海 洋称为泛大洋。从中生代开始,这个泛大陆逐渐 分裂、漂移,一直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大西洋、 印度洋、北冰洋是在大陆漂移过程中出现的,太 平洋是泛大洋的残余。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1)阿西莫夫的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 《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 列等。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 夫机器人三定律”。作者擅长以真切的物质 科学以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 加进侦探与推理小说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 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名师导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