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奶蜜盐》读后感3000字
2022《奶蜜盐》读后感
《奶蜜盐》读后感2022年初,听到最火的一个词大概就数“家庭教育指导师”了,2015年以前的我在一家国内知名连锁早教机构工作了近四年,每天都和不同类型的家长打交道,也见识过数以千计的孩子的类型和身上的问题,四年里每周坚持阅读学习早教育儿文章,写weeklyreport,给家长做家庭教育培训,也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一些案例和经验。
今天读到庭教育专家张文质老师的《奶蜜盐》,让对近期遇到的班级里早恋的那个孩子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点思路,接下来,我将从书中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结合,为问题孩子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用生命之初的“奶”,为孩子一生涂上温暖的底色。
这里谈到的“奶”,最浅显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母亲的奶水。
它更深刻的意味,指的是以母亲为核心的充满温暖、充分照料的生活环境。
婴儿时期母亲要给予孩子甜蜜的注视,对孩子的表情、动作、声音做出及时的反应,让孩子从小就能产生更多的自我肯定。
这个时期如果母亲不在场,孩子就会感觉到缺失,他会惊慌,缺乏安全感。
为了更好地帮助到L,放学后我独自去家访了。
路边一个盖好的二层小楼,门口朝向路边,大门非常漂亮,进去后发现里面全部是水泥做起来的柱子,没有装修,地上全是板材。
奶奶从大老远戴着帽子风尘仆仆地赶来,热情地邀请我进屋,客厅很大,却不是新的,很空旷,一角放着沙发,一看就是十几年前的花样,表面不是很干净,我没有提孩子在班里的表现,只是谈谈他的学习,关心下他的生活。
奶奶没等我追问,见了我如“竹筒倒豆”般倾诉起来,说着说着就开始擦眼泪。
从奶奶口中得知,L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抛弃他,离家出走,再也没回来过,奶奶一边说着孩子可怜,一边不停地数落那个离家出走抛弃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父亲自己经营着一家板材厂,每天早出晚归,为了节省开支,厂子里就雇了几个人,爷爷和奶奶每天跟着去帮忙,吃饭穿衣最基本的生活是可以完全满足孩子,但是孩子的精神生活,孩子最基本的来自父母亲的爱,却是缺失的。
奶蜜盐读后感8篇
奶蜜盐读后感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活动总结、个人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工作计划、事迹材料、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articles, such as activity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insights, report summaries, work plans, deeds material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奶蜜盐读后感8篇只有认真阅读相关书籍,我们才能写出优质的读后感,读后感是一种沉淀思想的过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和价值观,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奶蜜盐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奶蜜盐》读书心得
《奶蜜盐》读书心得1、母亲带给孩子的安全感可以让孩子受用终身,当然母爱的缺失对孩子的伤害也将是深刻持续的。
母爱是孩子成长的源动力,能够滋养孩子积极、阳光的面对生活,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作为母亲应该多陪伴孩子,肯定孩子的进步,鼓励孩子勇敢的面对困难。
当家庭这一内部循环可以健康运行后,孩子才能身心健康,有更多的爱心去反哺社会,开启更多的外部循环,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并对社会有用的人。
2、“我们的生活是否有充足的奶、蜜、盐?孩子是不是还没有断奶?”奶,能量、生存之本;蜜,鼓励和赞赏;盐,责任担当、困难挫折等。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越给越多,也会因为自己小时候没得到或没实现,就加倍的反射到孩子身上。
久而久之,过度的关注让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过度的鼓励让孩子失去了责任心;过度的期望让孩子失去了前行的内驱力。
正如美味佳肴靠盐调,孩子的健康成长也需要适当的奶蜜盐。
作为父母,时刻保持觉察,及时内观反省,始终学习成长,给孩子最健康的养育。
3、孩子需要“奶”提供源源不断的安全感;需要“蜜”的加持,走出人生一个个的小低谷;需要“盐”将对父母和家人的依赖复制为对待社会各关系的态度。
感触较深的还有注重对孩子“精神自由度”的培养。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我们以结果为导向的附属,我们要享受相互陪伴的过程,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成绩,孩子的创新精神,别出心裁的特长等都将是孩子精神的寄托和未来特立独行、优秀的突破口,我们要理智的看待孩子向下扎根的诉求,耐心等待孩子多点开花、慢慢成长。
4、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一定要是高质量,用心的,父母对孩子的爱要及时表达,表达爱的方式不限于用语言表达,还要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亲吻等。
建立起和孩子的沟通机制,引导孩子主动表达,只有这样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她才会习惯性的与父母沟通。
另外,如果父母做错的事情要及时给孩子道歉并探讨改错的办法,向孩子传递,犯错是正常的,也是相伴一生的,我们要敢于面对失败,摆正心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循环往复,不断进步。
奶蜜盐读后感(通用3篇)
奶蜜盐读后感(通用3篇)奶蜜盐读后感范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奶蜜盐读后感范文正如张文质老师所说,孩子的成长是慢成长,养育孩子是慢的艺术。
所以父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耐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
孩子的每一点点进步,父母尽量都需要看到、感受到,并给予认可、赞美。
这样不断被认可、被赞美、被祝福的孩子就能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对成长中的挫折比较有耐受力,有勇气承担责任。
有自己的主见,能够包容他人的不同意见,敢于做出自己的抉择,坚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对高级赞美的理解:先发现值得赞美和表扬的具体细节,目光平等对视(视觉的赞美),带着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值得赞美和表扬的细节(听觉的'赞美),倾述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内心情感的赞美),最后再用身体语言(抱一抱,亲一下等)让孩子的身体也感受到爱(身体的赞美)。
比如,孩子让爸爸看他刚画好的一幅画,爸爸拿着那幅画,仔细的端详,发现色彩很协调,人物的眼神很灵动。
爸爸蹲下来,目光和孩子平视,眼神的交流,面露欣喜,然后指着画,身体转到孩子身边,说:“爸爸发现你画的这幅画,颜色搭配很和谐,很有美感!嗯,你看,爸爸觉得画上的这个女孩眼睛特别有神,就像活的一样!”,然后,看着孩子的眼睛,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哇,爸爸太开心了,你画的这么好!爸爸为你感到骄傲!爸爸太爱你啦!来,让爸爸抱一抱。
”如果孩子没有表示出对爸爸抱他的抗拒,就搂住他,结结实实的抱一下。
这里有一个注意点:很多家长会在最后提出孩子的一些不足之处,期望孩子改进。
这个千万不要和赞美连在一起,赞美就是赞美,单纯的赞美。
如果夹杂着批评和期望,孩子会感觉到挫败或者压力。
下面我再聊一个关于专注点方向的论题,父母如果想提供“蜜”给孩子,就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优势和正面价值上,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蜜”,提供给孩子。
奶蜜盐读后感
奶蜜盐读后感
《奶蜜盐》是一部由陈忠实所著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一系列经历,展现了中
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情感丰富,引人入胜,让人深思。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他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历了种种磨
难和挫折,最终在生活的迷茫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的矛盾和挣扎,使读者产生了对人物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小说中的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磨难之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这种情节的安排,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而心疼,同时也为他的坚持和勇气而感到钦佩。
小说中的情感丰富,让人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让人产生了对主人公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通过《奶蜜盐》,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人们的生活
状态。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的矛盾和挣扎,使读者产生了对人物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奶蜜盐》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
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情感丰富,引人入胜,让人深思。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读者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产生对他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这部小说不仅能让人感受到主人公的坚持和勇气,也能让人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奶蜜盐》读后感17篇
《奶蜜盐》读后感17篇篇一:请原谅你的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纪伯伦说,你的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我们走在人行的大路上,学着面对当时的现在,中国式教育的说辞有很多相关的论述,各得其说。
奶蜜盐,这个讲出来的道理,说给为人父母听,看到这个名字大概就能明白,教育这个说烂的词汇,还能说出什么新意,带着蔑视能更发现习惯意识里的颠覆吧。
童年时的快乐会伴随一个人在接下来的余生,三毛说13岁之前所受的伤害往往是最深的伤害。
在陈述奶篇章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常识中的一味迁就,自骄自大的教说。
事实证明,在哈佛的“面无表情”母婴互动实验及婴儿心理分析中,童年的快乐让一个人总是容易幸福,虽然不是必然但是是有依据的。
中国式父母总是一副孩子欠钱的样子,把自己的自尊放在孩子的不懂事中,终于做了一次皇帝的发号施令,如果爱有附加条件,谁会愿意成为你的永恒。
强调母亲的“在场”,孩子都不陪,爱从何说起?爱应该回到每天的日常生活,建设你的家庭日常生活做起。
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是天,喂养你所有的奶,孩子的快乐,只是因为父母。
年月改变的容貌,改变不了爱。
你的奶给够了一个童年吗。
然而对于蜜,作者的解释是让孩子认识与体察“好的世界”。
先弄清“爱”的本质,然后去爱。
总听到常言,孩子应该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当然,给了我们生命的父母,是伟大的人,然而父母的爱,就是孩子的债吗,要用尽一生去偿还吗。
按父母的要求,走父母讲的路,最后过完这一生,这不是我希望的。
请让儿童成为儿童,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天鹅一样去鼓励,成为他们自己的自己。
我也有过被父母打击的经历,然后就再也不会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因为那是父母不喜欢的。
我不知道如果我的坚持会不会给人生带来一丝丝的不一样,但是我是不甘心的,现今的当下,总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想到来到曾今的那个地方,父母有时给出的机会只是让我们年少的时候错过了自己的机会。
孩子的世界,比成年人要慢,我始终是赞同的。
谁也不是天才,谁也不能给自己准备人生,就按自己的走吧,差一点,又何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人生缺的往往是品格与智识的“盐”。
家长《奶蜜盐》读后感:给孩子的爱,永远不怕多
家长《奶蜜盐》读后感:给孩子的爱,永远不怕多第一篇:家长《奶蜜盐》读后感:给孩子的爱,永远不怕多给孩子的爱,永远不怕多----《奶蜜盐》读后感七年级12班薛任合家长任宸贤寒假来临时,学校给家长布置了一项寒假作业--阅读存折,这是在我接触22中以来多次听到的词汇了,对于阅读我是赞同,本着能为孩子的寒假作业多完成一项的目的去看书还是挺高兴的。
但寒假来临时学校推荐了这本张文质编写的《奶蜜盐》这本书,我其实有些排斥,个人觉得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像尺子量长短一样去适用于教育的,因此才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些说法。
这种教育理念的书太多了,作者有孩子吗?几个?孩子多大了?男孩还是女孩?到叛逆期了吗?随便写本心灵鸡汤就号称是“家庭教育第一定律”是不是太夸张了。
拿到这本书时单看目录,好多观点我都不是赞同的。
那我就带着问题挑着看!读着读着我发现我的观点变了,我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问题的根本在我,而不是孩子。
问题一:“奶”的缺失就我自己来说,孩子幼儿时期,我是一个爱孩子爱到让邻家孩子羡慕不已的温柔妈妈,可短短几年我就发展成了一个孩子比赛时不能有任何人向她提及“妈妈”这个词的母老虎,哪怕在所有人都不知我偷偷到比赛现场时,我姑娘就能莫名紧张到脸色发白、步伐混乱。
这个问题对于做父母的人都会意识到有多严重,我曾试图找过来人、找同龄人、找和我脾气一样或完全相反的人寻求解决方法,可得到的答案好像总也赶不上孩子的成长进度,她总能成功挑起我的武装战斗力。
这种状态在2017年下半年也就是初一上学期尤其明显,小学时期就算她不愿意也还是照着做,可现在就是:对着干,对着干,不管对错就是对着干,并且严重声明自己“小时候我太听话了,我现在就是不听话了,你们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根本不懂我们12岁的心理!!”孩子爸爸埋怨我,让我哪儿凉快哪儿呆着,他来教育孩子,可事实证明我姑娘属于挑战不可能极限版的,成功的迎来了由女单到男女混双的结果,这个时期我家天天阴云密布,随便一声咳嗽都可能引发一场混乱。
奶蜜盐读后感
奶蜜盐读后感《奶蜜盐》是中国作家赵丽宏创作的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女性的痛苦经历,展示了社会对性别的歧视和压迫,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和尊严的渴望。
阅读完《奶蜜盐》后,我深受触动,产生了很多思考。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农村女孩小宛的人生经历。
小宛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尽管她具有出色的智慧和才能,但是在封建社会的束缚下,她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机会。
她先是被迫与一个不爱的男人结婚,然后遭受了一系列的歧视和虐待。
她不断努力追寻自由和尊严,但是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压迫让她陷入了苦恼和困境。
通过描写小宛的遭遇,作者将读者引入到一个现实而残酷的世界。
小宛和她一样的女性有很多,她们在这个男权社会中经历了种种不公和痛苦。
这让我深感到社会的不公和性别的问题,我开始反思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女性在其中的地位。
同样,小宛的坚韧和勇敢也给我带来了启发和勇气。
尽管她生活在困苦的环境中,但她从不放弃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自己争取了一些权益,也为其他女性树立了榜样。
此外,小说中的描写也带给我了思考。
作者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宛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她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作者也通过细节的描写刻画了封建社会的种种问题,这让我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有了更多的了解。
作者的笔触细腻而真实,让人感到震撼和心痛。
总的来说,读完《奶蜜盐》让我思考了很多。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问题的作品,也是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小宛的故事,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性别不平等和社会压迫的严重性,也向我们呼吁要保护和尊重女性的权益。
这部小说引起了我对性别问题的关注,并对我自身的生活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阅读《奶蜜盐》是一次深度的情感体验和认知的升华,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自由和尊严,也更加关注和呵护他人的权益。
奶蜜盐读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奶蜜盐读后感奶蜜盐读后感(一)文|燕子(学生家长)如果一辈子只看一本教养书,那它一定就是《奶蜜盐》。
我是对照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来看这本书的,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甚至于孩子成年之后的幸福,根源都来自父母,来自家庭,只有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奶、蜜、盐”,孩子必然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优秀的人。
本书便是围绕孩子所必需的“奶、蜜、盐”这三部分来展开讲述的。
“奶”最原始的是指母亲的奶水,更深层的意思,就是指母亲的爱和陪伴,是父母用爱为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
在我大女儿两岁的时候,我们准备生二胎。
那个时候,二胎政策还未放开,周围朋友中几乎没有生二胎的。
在我怀孕五个月的时候,左邻右舍的奶奶们便开玩笑似的对我女儿说:你妈妈要生小弟弟啦,到时候就不要你了!女儿听完便嚎啕大哭起来,从那时起,她便时时粘着我,一步也不离开,还时不时的哭闹。
(她自小是一个乖巧,不爱哭闹的孩子)最后愈演愈烈,一直到妹妹出生后,她也不喜欢妹妹,更不允许我们抱妹妹。
当时的我们真是手足无措,我们只能假装疏远妹妹,每时每刻陪伴着她,渐渐地,她感受到了我们对她的爱并没有因为妹妹的到来而减少,慢慢的恢复了原来的乖巧,更是成为了最喜欢妹妹的人,但是,这前后经历了痛苦的一年多的时间。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孩子的哭闹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因为她没有了安全感。
由于怀孕肚子变大,我几乎不再抱她,和她的互动也越来越少,我没有意识到这时候的她是多么地需要母亲的关爱和陪伴,而邻居的话就像是导火索。
也许,当时的她会产生“我不再被爱了”“我不重要了”“我是多余的”这种认知,以至于我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
也许,当时就有《奶蜜盐》这本书的话,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痛苦的经历了吧!“蜜”指的是父母用赞美,鼓励等有益的互动方式和孩子交流,孩子童年幸福,才能认识与体察“好的世界”。
我的两个孩子,性格截然不同,姐姐性格开朗,热情,阳光,兴趣爱好广泛,家中自然不乏对她的表扬和鼓励。
《奶蜜盐》读后感4篇
《奶蜜盐》读后感 4篇《奶蜜盐》读后感原创:付闪闪有人说,父母与子女相处一场,对于彼此皆是一场修行。
特别是为人父母之后,我对这句话十分认同。
是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家庭的规模再也不像父辈们一样,从原来的多儿多女,到现在的一儿一女,有的家庭则是独生子女。
但是家庭问题却涌现的越来越多,我们也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种背景下,都倡导赏识教育,对孩子要爱,要富养。
家庭教育类图书可谓全网畅销,如果家里没有几本家庭教育的书好似都不配为人父母。
自从知道自己当妈后,我先是慌了一阵,绕后恶补了一下如何为人父母的知识,本着优生优育的心理,当时就在心里畅想:我肯定更会养育孩子,未来一定都是母慈子孝的情景。
没有想到被现实啪啪打脸,理论都知道,但重要的是孩子就是个孩子,他的思维从来不会按照你要求的来走。
在育儿的道路上,我走的是坎坷崎岖,育儿类的书籍也看了,始终没有找真正适合自己的。
张文质的这本《奶蜜盐》更具实际,我看了之后有种相见恨晚的窃喜。
书中不但指出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主张教育是生命教育,教育应尊重增长的内在规律是缓慢的,艺术,所以不能太功利,不太干预,不能以过度的热情破坏事物。
从了解的,他不是一个孩子,父母的私人财产,他是世界构思的一棵树,具有自己的属性和特点,父母必须喜欢园丁,用爱灌溉这个小苗苗。
儿童的生命密码有许多先天的能力,如反射、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能力,父母只需要尊重自己的特点、监护和指导,不能替代、过分保护、干预或冷漠。
我的孩子一岁到三岁时是奶奶带大的,她的身上就呈现出被过分保护和干预痕迹,比较依赖大人,对于一些陌生的事物缺乏挑战的勇气。
我在想,什么样的爱,既让孩子能保持自然的生活状态,也有助于引导他的精神成长?我们不能因为警告,甚至害怕,给孩子硬的东西,不允许和活着的人说话,这会伤害孩子。
相信孩子有一种天生的辨别能力,只要父母对适当的指导和激励,孩子能够区分好坏,其实这是一种常识。
《奶蜜盐》读后感
《奶蜜盐》读后感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人生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奶蜜盐》读后感,欢迎阅读。
《奶蜜盐》读后感当我拿到《奶蜜盐》这本书时,我就被它鲜嫩的封面和特别的名字所吸引。
细细看了一遍书,被书中的观点和故事深深地感动,而且有着太多的共鸣。
这次为了学校的这次朗读会,再次拜读《奶蜜盐》,仍旧能深深地吸引住我。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以爱为营养的“奶”,给孩子充足的原动力。
甜“蜜”情感支持,让孩子认识与体察好的世界。
更详细诠释了品格和智识的“盐”才能决定孩子未来的格局。
两岁之前“奶”既是一种真实的乳汁也是一种爱的象征。
而后我们不仅不让“奶”缺失,还得让“奶”升华为“蜜”,这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才能把来自父母的鼓励,赞扬作为最重要的情感支持,进而探索出一个更奇妙,美好的世界。
人生总是与各种挑战并存,父母帮助孩子的同时也要学会放手,不经历风雨,彩虹怎么才会更加绚丽多彩呢?一、奶:从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开始张老师说:“孩子都不陪,爱从何说起?陪伴是父母与孩子最自然的一种相处模式。
它满足的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只要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孩子才是最快乐的,最有安全感的。
一旦孩子跟爸爸妈妈分离,他们就很有可能处于惶恐无助的心理状态中。
陪伴这项工作,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父母去做的。
那些由他人代替的陪伴,虽然也是一种陪伴,但是孩子无法通过这种陪伴得到本能需求的满足,也无法产生那种自然而然的幸福感。
”我说:“时光无法倒流,过去的就是失去,孩子待在身边的日子是非常温馨宝贵的。
所以我倍加珍惜和小锴相处的每一刻,同时心存感激,感谢上天赐予我小锴,让我能见证他的成长,让我能记录下他成长的点点滴滴,只为他从我的记录中看到所有成长的一切,看到他的每次成长能让我们如此快乐自豪,看到他是如何从一个襁褓中的小宝宝成长成家庭的顶梁柱,而我,就是这属于成长的史诗中,最平凡而又最重要的作者。
”看着刚出生的小锴那熟睡的可爱模样,别人心目中的女强人毅然决定放弃自己最爱的工作。
《奶蜜盐》读后感
《奶蜜盐》读后感《奶蜜盐》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奶蜜盐》读后感1当我拿到《奶蜜盐》这本书时,我就被它鲜嫩的封面和特殊的名字所吸引。
细细看了一遍书,被书中的观点和故事深深地感动,而且有着太多的共鸣。
这次为了学校的这次朗读会,再次拜读《奶蜜盐》,仍旧能深深地吸引住我。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以爱为营养的“奶”,给孩子充足的原动力。
甜“蜜”情感支持,让孩子认识与体察好的世界。
更详细诠释了品格和智识的“盐”才干决定孩子未来的格局。
两岁之前“奶”既是一种真正的乳汁也是一种爱的象征。
而后我们不仅不让“奶”缺失,还得让“奶”升华为“蜜”,这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才干把来自父母的鼓励,赞扬作为最重要的情感支持,进而探索出一个更奇妙,夸姣的世界。
人生总是与各种挑战并存,父母匡助孩子的同时也要学会放手,不经历风雨,彩虹怎么才会更加绚丽多彩呢?一、奶:从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开始张老师说:“孩子都不陪,爱从何说起?陪伴是父母与孩子最自然的一种相处模式。
它满足的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只要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孩子才是最快乐的,最有安全感的。
一旦孩子跟爸爸妈妈分离,他们就很有可能处于惶恐无助的心理状态中。
陪伴这项工作,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父母去做的。
那些由他人代替的陪伴,虽然也是一种陪伴,但是孩子无法通过这种陪伴得到本能需求的满足,也无法产生那种自然而然的幸福感。
”我说:“时光无法倒流,过去的就是失去,孩子待在身边的日子是非常温馨宝贵的。
所以我倍加珍惜和小锴相处的每一刻,同时心存感激,感谢上天赐予我小锴,让我能见证他的成长,让我能记录下他成长的点点滴滴,只为他从我的记录中看到所有成长的一切,看到他的每次成长能让我们如此快乐自豪,看到他是如何从一个襁褓中的小宝宝成长成家庭的顶梁柱,而我,就是这属于成长的史诗中,最平凡而又最重要的作者。
”看着刚出生的小锴那熟睡的可爱样子,别人心目中的女强人毅然决定抛却自己最爱的工作。
我默默地咬紧牙关告诉自己“我在职场上的位置任何人都可以取代,而在这个家我的位置只属于我。
奶蜜盐读后感
奶蜜盐读后感奶蜜盐读后感1我已经两年没有看过育儿方面的书了。
在孕期的时候,育儿类的书籍既是知识的学习,也是时间的消遣。
自孩子出生后,面对孩子难以应付的情况,育儿类的书籍是工具书,主要用来查找疑难杂症。
孩子一岁后,会走路了、会说话了,小屁孩似乎进化为直立行走的人了,育儿类的书籍开始蒙尘。
妈妈共带过5个孩子,在照顾孩子上,比我经验丰富、比我尽心。
所以,我成为撒手掌柜,将孩子留在老家,一心想着赚更多的钱,给她一个好的将来。
前段时间接孩子来城里,面对三岁的熊孩子,我欲哭无泪,不知如何“管教”,第一次发现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是一片空白。
对于孩子的一些行为,不知道如何引导,束手无策。
第一次带孩子去游乐场。
她看着有趣的玩具,眼里有渴望,但却躲在我的身后,不愿意上前。
尽管我不停地鼓励、甚至要陪她一起,她也不愿上前。
跟在家里大闹天宫的性格有天壤之别。
孩子与1岁的小侄子玩,两人因为玩具打了起来。
我训斥孩子不懂得分享、不知道谦让弟弟,孩子委屈得大哭。
孩子小班期末考试考了两个一百,捧回了奖状,我十分兴奋,许诺孩子要啥给啥。
朋友说,你不该充当孩子的“首席奖惩官”,否则孩子容易成为父母意志力的产物。
……困惑烦恼时,有人推荐了张文质的《奶蜜盐》。
翻完这本书,真心感觉不错。
一边愧疚自省,更新意识误区;一边根据书中所说,给孩子添加“奶”、“蜜”、“盐”。
张文质的《奶蜜盐》,被称为家庭教育的第一定律。
如果只选择一本家庭教育书的话,我也推荐这一本。
原因如下:一、观点权威,有依有据刚拿到这本书,看着紫色的`封面,心生诧异。
书店常见的育儿或者家庭教育类的书籍大多走白色等浅色类路线,鲜有这么“惊世骇俗”的取色。
根据色彩构成原理,紫色是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是极佳的刺激色,代表权威、声望、深刻和精神。
这么大胆的用色,可见观点也一定不流于俗。
奶蜜盐读后感2纪伯伦说,你的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我们走在人行的大路上,学着面对当时的现在,中国式教育的说辞有很多相关的论述,各得其说。
读《奶蜜盐》有感
读《奶蜜盐》有感从同事手中借来一本书,这本书叫《奶蜜盐》。
初看《奶蜜盐》分为三个部分:“奶”,从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开始,给孩子充足的原动力“蜜”,让孩子认识和体察“好的世界”,只有童年幸福,才经得起社会摔打“盐”,我们的人生最缺的往往是品格与智识的“盐”,性格塑造决定孩子未来的格局。
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它不仅适合我从事的教育工作,更适合我这个年轻的妈妈。
“奶”:它即是真实的乳汁,也是一种象征;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是流动的液体,也是物化的条件。
所有孩子对母亲的依恋都是持续终生的,孩子后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源往往是奶的缺失。
”哺乳孩子,其实就是一种陪伴。
因为我家孩子早产,我错过了这样一种陪伴。
无论有千种理由,父母都该尽可能去弥补,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多多陪伴,而不是扔给老人带,我想这也是本书中倡导陪伴的理念。
“蜜”:让孩子认识与体察“好的世界”,它浸润孩子健康阳光的人生。
书中这样提到“要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天鹅一样去鼓励”。
的确,有时候在工作中,对孩子不经意的一句赞扬、肯定,孩子都能开心一整天。
有一次做手工,我们要做一支康乃馨送给妈妈。
嘟嘟是个手工能力并不是很强的孩子,今天他特别认真,当他拿着一支做好的康乃馨给我看时,我发现他比之前进步了,我随口一夸:“今天嘟嘟的康乃馨最漂亮了。
”嘟嘟乐得眼睛都眯成缝,嘴巴都合不拢。
蹦蹦跳跳地告诉小朋友去了。
过了一会又跑过来说:“老师,你说我的花漂亮是真的吗?”孩子太可爱了,就把我这句话整整记了一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作为家长而言,在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其实成人给孩子的鼓励越多,这种鼓励将伴随着孩子形成一种强大的推动力。
成人的鼓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养分。
健康阳光的孩子,是被“蜜”浸润过的。
盐:性格塑造决定孩子未来的格局。
我们的人生最缺的往往是品格。
书中这样写道“孩子2岁之前,我们怀抱着他;孩子2岁到6岁,我们牵引着他;孩子6岁之后,我们与他并排前行。
奶蜜盐读后感
奶蜜盐读后感一 文|燕子学生家长 如果一辈子只看一本教养书,那它一定就是《奶蜜盐》。 我是对照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来看这本书的,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 悟,原来,孩子,甚至于孩子成年之后的幸福,根源都来自父母,来自家 庭,只有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奶、蜜、盐,孩子必然会成为一个幸福的, 优秀的人。 本书便是围绕孩子所必需的奶、蜜、盐这三部分来展开讲述的。 奶最原始的是指母亲的奶水,更深层的意思,就是指母亲的爱和陪伴, 是父母用爱为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 在我大女儿两岁的时候,我们准备生二胎。 那个时候,二胎政策还未放开,周围朋友中几乎没有生二胎的。 在我怀孕五个月的时候,左邻右舍的奶奶们便开玩笑似的对我女儿说 你妈妈要生小弟弟啦,到时候就不要你了!女儿听完便嚎啕大哭起来,从 那时起,她便时时粘着我,一步也不离开,还时不时的哭闹。 她自小是一个乖巧,不爱哭闹的孩子最后愈演愈烈,一直到妹妹出生 后,她也不喜欢妹妹,更不允许我们抱妹妹。
就是这样的一个匆匆状态,或许是因为年轻没有耐性,或许是因为时 间太紧,每次辅导儿子他几乎都是在我的河东狮吼声中颤颤惊惊度过,何 来鼓励?何来肯定?这真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而是一个坏透了的妈妈。
在《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天鹅一样去鼓励》这篇里,文质老师说我们经 常会发现,有的孩子笑容特别甜蜜,性情特别开朗,热情、阳光,特别愿 意与人交往,即使有时候受到一些挫折,他也能很快就忘记这些挫折,并 不觉得自己受到了多少的伤害。
奶蜜盐读后感二 若重新为人母 对于文质老师的书,我早就失去了免疫力。 他的这本新作《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于 2017 年 1 月出版, 等我买来已经是第 2 次印刷了,可见受欢迎的程度。 读完之后,我竟然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 文质老师的这本书要是在十八年前让我遇见,是不是我的儿子是另一 个更优秀的他。
《奶蜜盐》读后感3000字-爱笔记网
《奶蜜盐》读后感3000字-爱笔记网让孩子感受正确的爱——《奶蜜盐》读后感3000字范文:抱着好奇心打开此书,仔细翻看了几页,觉得张文质先生字字珠玑,句句在理,感受颇多。
张文质首先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保卫童年”等教育理念,引起了我心灵上的共鸣。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过程,但是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唯利是图的教育机构似乎嗅到了铜臭,并不遵循学生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把魔爪伸到了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什么冲刺班、速提班、奥数班等,孩子似乎也适应了,家长也要马上看到成绩的提高,帮孩子报了许多的补习班、兴趣班,弄得孩子整日疲于奔命,失去了童年的乐趣,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虽然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规律,但一直受追捧,不知何时才能让教育的过程慢下来。
《奶蜜盐》回归了家庭教育的本质,把家长改回来父母,把培养改为陪养,让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自己做决定,自己去成长,成了一个幸福的孩子。
此书写得深刻、理性、直击心灵,它不仅提供教育孩子的“神奇秘方”也提示我们教育孩子的常识,为我以后教育孩子树立标杆,感谢张文质先生带来的《奶蜜盐》。
一、9岁前不要和孩子做朋友在孩子9岁之前,父母不要想着和孩子做朋友,而是要专注地做好一个父母的角色,有时候甚至要很严格地去引领孩子,帮助孩子,纠正孩子。
做错了,该责问的,该惩罚的,仍然有必要。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如果没有得到细致的严厉的提醒,一个人很难成长好。
在这个阶段,父母为孩子定下规矩,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父母应该确立一个明确而严格的标准。
9-13岁这个时期,孩子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父母应该更多地去倾听孩子,了解他的心思。
只要孩子9岁之前、13岁之前的路走得正,他就会顺其自然地沿着这条正确的路走下去。
这个阶段,父母不能过于着急,更多时候要耐心地给孩子一些建议、鼓励、肯定,父母要去欣赏他、支持他,和孩子成为很好的朋友,就像汪曾祺说的“多年父子成兄弟”。
所以说,在孩子9岁之前,父母应该承担明确的“引领”孩子成长的工作,不能和孩子做朋友;父母与孩子的“朋友”关系,应当在孩子9岁之后,再慢慢建立。
交流《奶蜜盐》读后感:爱在奶蜜盐
交流《奶蜜盐》读后感:爱在奶蜜盐小编手记:《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张文质著从根子上并且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家庭教育问题!全面扫除中国家长十大教子迷障,引爆全民对“中国式家教”滴血反思!窦桂梅、叶开、黄爱华等全国118位名师联袂推荐!中国首部尚未出版就被欧、美、日、韩关注的家教书。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李悦期待已久的张文质老师的大作《奶蜜盐》书到了!假期加过年有些懈怠,至今没有看完。
看了一些,足以引起心灵的震撼,也能指导自己所为。
一点浅显的认识,写给大家,以待交流。
一、婴儿和大人一样,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自由空间,如果照看者的交流行为不间断(比如多人照看的婴儿遭到轮番强制性交流)婴儿就会反感。
看过书之后,平时就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
一天,我们一行六人,在电梯里碰见了一对夫妻抱着一个孩子。
看样子孩子有两岁左右,我就和孩子打招呼:“过年好宝宝。
”孩子紧绷着小脸,眼神在躲闪着我,身体向爸爸怀里伏去。
妈妈赶紧说:“说阿姨过年好。
”孩子紧闭着小嘴儿,一声不吭。
“允许你不回答,。
”我微笑着说,“哇,你长的太帅了,让我做你粉丝呗!”电梯里的人全笑了,这时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很愉悦。
电梯下到底层,我们分手,“再见宝宝。
”我说。
孩子虽然没有回答,但也不是我们众多人进电梯时那种惊惧的表情了。
没有阅读过家庭教育书籍的父母。
通常情况下会强迫让孩子与大家打招呼,不打招呼就会埋怨孩子几句,不能与孩子恰当的互动,不明白孩子的肢体语言。
这就属于强行互动,引起孩子焦躁不安,哭闹不止。
这种现象我们经常会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毫不知情。
我敢断言,这对青年父母,这方面是个空白,我很后悔,没有把《奶蜜盐》推荐给他们。
一但错过,不知何时再能促成机缘。
二、人类学家发现一些被遗弃的孩子,不被疼爱的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他们的神情,就跟在平常家庭里成长,得到家长疼爱的孩子不一样。
在这些缺爱的孩子的表情里,隐约能够看到某种晦暗,忧愁甚至怨恨与惊恐。
我的二哥过早离异,二嫂离婚时什么都要就是不要孩子,二哥再婚后,小侄子基本上是一个受气的状态,大家都不喜欢二哥和新来的二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蜜盐》读后感3000字
让孩子感受正确的爱——《奶蜜盐》读后感3000字范文:抱着好奇心打开此书,仔细翻看了几页,觉得张文质先生字字珠玑,句句在理,感受颇多。
张文质首先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保卫童年”等教育理念,引起了我心灵上的共鸣。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过程,但是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唯利是图的教育机构似乎嗅到了铜臭,并不遵循学生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把魔爪伸到了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什么冲刺班、速提班、奥数班等,孩子似乎也适应了,家长也要马上看到成绩的提高,帮孩子报了许多的补习班、兴趣班,弄得孩子整日疲于奔命,失去了童年的乐趣,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虽然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规律,但一直受追捧,不知何时才能让教育的过程慢下来。
《奶蜜盐》回归了家庭教育的本质,把家长改回来父母,把培养改为陪养,让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自己做决定,自己去成长,成了一个幸福的孩子。
此书写得深刻、理性、直击心灵,它不仅提供教育孩子的“神奇秘方”也提示我们教育孩子的常识,为我以后教育孩子树立标杆,感谢张文质先生带来的《奶蜜盐》。
一、9岁前不要和孩子做朋友
在孩子9岁之前,父母不要想着和孩子做朋友,而是要专注
地做好一个父母的角色,有时候甚至要很严格地去引领孩子,帮助孩子,纠正孩子。
做错了,该责问的,该惩罚的,仍然有必要。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如果没有得到细致的严厉的提醒,一个人很难成长好。
在这个阶段,父母为孩子定下规矩,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父母应该确立一个明确而严格的标准。
9-13岁这个时期,孩子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父母应该更多地
去倾听孩子,了解他的心思。
只要孩子9岁之前、13岁之前的路走得正,他就会顺其自然地沿着这条正确的路走下去。
这个阶段,父母不能过于着急,更多时候要耐心地给孩子一些建议、鼓励、肯定,父母要去欣赏他、支持他,和孩子成为很好的朋友,就像汪曾祺说的“多年父子成兄弟”。
所以说,在孩子9岁之前,父母应该承担明确的“引领”孩子成长的工作,不能和孩子做朋友;父母与孩子的“朋友”关系,应当在孩子9岁之后,再慢慢建立。
我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的:
一是在言行的规范上。
9岁之前,是孩子言行方面出错最多
的阶段,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话没有一定的权威,或者不能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恐怕在后面的成长中很难让孩子接受你的建议。
我们家的爸爸是很疼爱女儿的,但有两次爸爸动手打了女儿。
一次是3岁打预防针时,女儿怎么也不让打,读书笔记哭闹间张口骂了打针医生,结果挨了爸爸的打,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听到女儿骂过人。
另外一次是9岁(四年级)时,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做卷子,她不想做,回家就说老师没给她发卷子,
其实是她把卷子藏在了枕头底下,她的说谎行为又让自己挨了一次打。
像以上骂人、说谎的行为是不能任之发生的。
二是在知识的传授上。
9岁前,父母应该是知识的主动传授者。
从学校所学的知识方面,父母要对孩子的课本知识进行辅导,而且要用心地辅导,纠正孩子家庭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教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个过程并非一定要持续到9岁,我女儿到了二年级(7岁)时,家庭作业基本不用
管了,而且学会借助工具书查找一些需要的知识。
从课外知识的获得方面,父母要主动讲给孩子一些知识,或者是有意识的带孩子去学习、体验、探索一些新知识,因为这个时期孩子还没有真正的兴趣,所以根本不能说他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
三四岁的时候,我每天晚上给女儿讲故事,有时候她也不一定喜欢听,但我坚持给她讲,到后来晚上睡觉前主动要求我给她讲故事,不讲就不睡觉。
9岁前,我带女儿学过拉丁舞,学过跆拳道,学过画画,这些都没坚持下来,但从7岁起学古筝一直坚持到现在。
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父母要教孩子学、带孩子去学,而不是和他商量学。
三是在思想的引导上。
可能跟我接触的工作行业有关,我一直给孩子引导的是现在因为学习所受到的约束都是为了未来在生活和事业上更大限度地获得自由。
前期不听话,会走很多弯路,甚至付出的代价的。
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把一些规矩和准则讲给孩子,这样做可以避免去犯一些错误,即使犯了错误,
也可以告诉他是因为没有遵守这些规矩和准则造成的,下次肯定会长心的。
二、“赖”上电视的孩子
美国学者波兹曼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孩子过早看电视,童年也会过早地消失。
“赖”上电视的孩子,往往会出现各种行为习惯问题,比如懒惰、拖拉、磨蹭、不守信、缺乏责任心,等等。
我并不是说孩子一定不能看电视。
只是孩子看电视一定要有规范、有节制。
我从美国总统奥巴马那里得到一个启示——一定要从小限制孩子看电视。
身为总统,奥巴马从来没有忽视过对两个女儿的教育,在看电视和用电脑的问题上,奥巴马的要求甚至有点严苛。
他平时绝不允许女儿看电视、玩电脑,只有在周末某一个固定的时段,因为有某一个比较好的节目,奥巴马才允许女儿打开电视机;在学习中,除非一定要用电脑,一般情况下他也是不允许她们上网的。
适当延迟孩子看电视的年龄,限制孩子看电视的内容与时间,对孩子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但对已经有些依赖电视的孩子,如何才能让他摆脱对电视的依赖呢?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明确地跟孩子约法三章,严格地限制他看电视的时间。
与此同时,父母的示范也非常重要,在孩子做作业、学习的时候,父母自己不能看电视。
最好父母自己也养成阅读和学习的习惯,让孩子学习的时间成为整个家庭学习的时间。
孩子做完作业后,父母可以陪他聊天、散步、游戏,要努力让孩子的休闲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因为孩子的活动空间越小,生活越单调,对电视的依赖性
就越强。
在我们家周一到周五是不开电视的,这个规定从女儿上学前班的时候就开始执行了。
平时晚上写完作业如果还早,一般会选择让孩子课外阅读、做手工游戏或者和孩子一块儿下楼散步。
在周末看电视时间也是有时间规定的,这个规定最好在每次看电视之前给孩子提醒一下,要不然孩子都会抱有侥幸心理的,能多看一会儿就多看一会儿。
在这里需要一提的是关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如果监控不好,这个比电视的负面影响还要大。
就在上学期,女儿第二次的月考成绩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一时我们竟没有找出原因,该学的学了,该做的题也做了,时间上安排的也很紧凑。
后来在班主任荆老师的细心观察下,发现班上建有QQ聊天群,女儿赵雪藤竟然是群主,而且都什么采用的手
机上网方式聊天。
荆老师果断采取由她暂时保管手机的措施,集中收缴了一部分学生的手机,阻断来自网络方面的干扰。
结果,赵雪藤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班级第一、年级第五的成绩。
三、要让孩子去经历挫折
孩子一遇到某种挫折、伤害,父母总是心疼得不行,总想马上给他一个补偿,生怕他吃了苦吃了亏,流泪难过,这看上去是在呵护孩子,实际上是在切断孩子往外生长的“根”。
这种“成长中的痛楚”是孩子生活里的一部分,是需要孩子自己去消化的。
父母不让孩子体验成长的痛楚,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在班干部竞选失利这件事上,首先要做的是给孩子以安慰,因为孩子
内心的失落是真的。
其次,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能力的锻炼、威信的建立,并不一定就要靠担任班干部才能做到。
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展这样的能力,要让孩子意识到,即使自己不是班干部,也可以为班级服务,也可以通过自己良好的表现成为班级的精神领袖(当然我们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竞选)。
这类问题,如果应对得好,一方面能让孩子习得良好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孩子的社会化,因为孩子长大后,终归要离开学校,到社会中去跟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
这种成长经历中蕴含着一个道理:进入社会后,你可能没有任何外在的身份,你只能通过自己的言行让更多人接纳你,欣赏你,关注你。
孩子是孩子,你是你,父母终究无法代替孩子的成长。
以爱为营养的“奶”,给孩子充足的源动力,甜“蜜”的情感支持,让孩子认识与体察“好的世界”,品格和智识的“盐”,决定孩子未来的格局。
这是本书的尾言,也是对我启示最大的话,与大家共勉,愿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