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简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贝尔化学奖简介论文
关于中国诺贝尔奖的思考
摘要:1.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
2.我国对诺贝尔化学奖的思考。
关键词:诺贝化学奖,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发展,思考。
现在大家都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那个年代的人对什么是诺贝尔奖知之甚少。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了解了这项奖励的性质。它是奖励那些在科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开拓了人类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认知观念,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社会文明。当一个国家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到相当的水平,自然会出现诺贝尔奖水平的科研成果。目前我国尚无诺贝尔奖,而且近代科学发展史显示,我国的科技水平距离做出这样水平的创新成果尚有一段距离。我认为现在有无诺贝尔奖并不重要,但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基础的和扎扎实实的科学研究工作,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做出创造性的,能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科学发展的科研成果。历史上我们的祖先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但为什么在近代科学的发展中却没有建树?这里有诸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
碳原子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愿相互结合。怎么让这些懒洋洋的碳原子活跃起来,好将它们凑作一堆?一百多年前人们已经想到办法,法国科学家格林尼亚发明了一种试剂,利用镁原子强行塞给碳原子两个电子,使碳原子变得活跃。但这样的方法在合成复杂大分子的时候有很大局限,人们不能控制活跃的碳原子的行为,反应会产生一些无用的副产物。在制造大分子的过程中,副产物生成得非常多,反应效率低下。赫克、根岸英一和铃木章通过实验发现,用钯作为催化剂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钯原子就像“媒人”一样,把不同的碳原子吸引到自己身边,使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变得很近,容易结合——也就是“偶联”,而钯原子本身不参与结合。这样的反应不需要把碳原子激活到很活跃的程度,副产物比较少,更加精确而高效。这一技术让化学家们能够精确有效地制造他们需要的复杂化合物。目前“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技术已在全球的科研、医药生产和电子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三人的研究成果向化学家们提供“精致工具”,大大提升合成复杂化学物质的可能性。赫克1972年率先发现,借助钯催化,不用高温和高压,碳原子间可以相互接近至可以发生反应的距离;根岸1977年和铃木1979年对这一理论作出补充,把研究范围扩大到更多有机分子,三位科学家创制了“迄今所能使用的最复杂工具之一”。
2、中西文化比较与科学思潮在中国的流变:
科学与哲学两个词对中国来说都是舶来物,是从西方请来的“赛先生”。崇尚理性的古希腊先哲以其客观的洞察力发现了形式逻辑的威力,文艺复兴时期以培根为代表的思想家们确立了实验在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地位,近现代科学才倚赖于这两根支柱逐渐搭建起来。以水为至上者的泰勒斯则是科学与哲学共同的祖先:作为西方最早有记载的思想家,米利都的泰勒斯已经奠定了科学中各个要素的基础。
在中国,这些具有西方特质的理念——理性、客观与逻辑——都有零星的闪现,但这种端倪只是不自知地浮显,远未成为古中国文化的根基,甚至是受传统文化抵触的。在中国这片东临大海、西隔崇岭、北方又筑有长城的广袤内陆中,多的是洪涝与干旱,并不适于生长属于地中海风情的泰勒斯与苏格拉底——古中国的中庸与无为才是这片质朴、踏实土地的性格。与中原内陆的本分相反,地中海上零星岛屿周遭望不尽的海面则刺激了人类对于无限的憧憬与热望。生活在多葡萄、气候宜人的火山灰烬中的克里特遗族更关心的是星空的秘密,
对于理性的追求使得他们的灵魂愉快地升华与肉体的累赘之外。古中国的先哲则将目光聚焦于人本身——儒道之所求无非一个“本分”:中庸之道在于不偏不倚,而无为所求在于无扰宇宙之平衡,不越俎代庖,也需尽职尽能。这是立身之本,修性之道,是不过问身外之物的朴质与自在。希腊的哲人向外求索,希伯来的先知向上祈祷,而东方文明则同历朝历代的更迭一般是向内的轮回。因此也容易理解当康德在先验论中探索理性尽头的同时,巴士底狱的书房中也徘徊着向禽兽般的堕落致敬的萨德。
中国几乎是在一种受到胁迫的环境下接受的西方科学,因此科学的意义于中国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国人对于西方文明并没有我们自以为的、过多的认同感。科学在中国缺少根基性的文化基础,它在这片时代轮回、生生息息、绳绳系系的古老土地上显得有些异物感。毫无疑问,中国与西方思想的真正融合还远未达到,因此在科学及其教育这些生长于西方土地上的文化方面,我们仍处在追赶的时代。自然,我们所期待的是更深层的融合而并非简单的替代:地中海式的、朝向无限的扩张所招致的将是俄狄浦斯式的幻灭与索福克勒斯所预言的对命运的臣服;属于东方的、本分的轮回或许能和平地延续人类的存在,然而这种静滞的状态却容易在外界的侵入中崩解——两种文明有着最好的互补之处,实质并非如表面上的互相抵触。
东方的线条与空灵意韵、对人身的态度曾极大地影响了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而西方的思想成果也已完全改变了东方人的生活——虽然这种流变在中国经历了过于残酷的历史。我们不能平静地回忆过去,但清醒的眼睛将会了解这种融合的必然。
再来看看20世纪以来化学发展的趋势:由宏观向微观、由定性向定量、由稳定态向亚稳定态发展,由经验逐渐上升到理论,再用于指导设计和开创新的研究。一方面,为生产和技术部门提供尽可能多的新物质、新材料;另一方面,在与其它自然学科相互渗透的进程中不断产生新学科,并向探索生命科学和宇宙起源的方向发展。
其他自然学科也都在处不停的发展中,可以这样说,永远不要说某项自然学科发展到了尽头,自然学科的生命力是无限的。
参考文献:
1.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Press release[EB/OL]. [2008-10-08]. /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2OO8/press. html.
2.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Information for the public[EB/OL]. [2008-10-08]. /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
2008/info.pdf.
3.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Scientific background on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8[EB/OL]. [2008-10-08]. http://nobelprize.
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2008/ehemadv08.pdf.
4.TeranishI K, Shimomura O. Bioluminescence of the arm light organs of the luminous squid Watasenia scintillans [J].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2008, 1780: 784-792.
5.Shimomura O. The discovery of aequorin an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J]. Journal of Microscopy, 2005, 217(1): 3-15.
6.曹聪. 中国科学界的诺贝尔奖情结. 《二十一世纪》网络版, 2003年1月号(总第10期), 2003年1月30日(香港中文大学双月刊《二十一世纪》2003年2月号第152页有网络版(总第10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