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第3课时,主要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具体章节包括:如何读懂问题、分析问题、列式计算和解答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读懂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适当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解决问题。

难点是培养学生读懂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运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提出一个关于购物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2. 例题讲解:选择一个典型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通过讲解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一个例题后,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通过这些练习题的解答,巩固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理解。

4. 团队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将包括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提示和注意事项。

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本节课的作业设计包括一些实际问题的解答题目。

六年级数学上册5圆3圆的面积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5圆3圆的面积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69~70例3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72~73“练习十五”中第9、10、13题。

▶教学目标1.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与圆相关的组合图形的特征,掌握计算此类图形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例题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将数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感受数学的价值,提升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图形中圆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组合图形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师: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建筑设计上也追求文化底蕴和内涵。

大家请看。

课件演示鸟巢、水立方、精美的雕窗等。

师:认识这些建筑吗?〖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这些建筑的名字。

师:你觉得这些建筑怎么样?〖学情预设〗有的学生会觉得很精致、设计很好,有的学生会觉得很有文化气息。

二、提出问题,探寻策略1.观察图形,呈现问题。

课件呈现两幅雕窗。

〖教学提示〗如果学生从美观角度说两个雕窗的联系与区别,也要给予肯定。

师:谁能说说这两种设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情预设〗预设1:左边的雕窗外面是方的里面是圆的;右边的雕窗外面是圆的里面是方的。

预设2:都是由圆和正方形这两个图形组成的。

师:是的,我国建筑非常讲究文化美。

这两幅图就是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的设计,在生活中都能经常见到。

今天我们就来利用已有的知识研究与圆和正方形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由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导入课堂,自然地引出例题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

2.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69例3。

师: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情预设〗学生能读出两个圆的半径都是1m,要求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百分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教授他们如何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来求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百分比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例练习,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建立百分比与实际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 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百分比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例题和讲解计算过程。

2. 练习题纸,用于学生课堂练习。

3. 计算器,用于复杂计算时的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百分比的概念,如折扣、增长率等,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比的应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通过板书或PPT展示计算步骤,并强调每一步的重要性。

3. 例题演示:选取几个典型的例题,一步步演示如何求解,并解释每一步的原理和意义。

4. 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讨论与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计算步骤和关键点,通过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重要信息,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设计一些基础的求百分比题目,巩固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

2. 应用题: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应用题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思考题:出一道或几道稍微复杂的题目,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

课后反思1. 学生对百分比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3.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改进空间。

4.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的实施与互动导入环节的深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应选择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实例,如购物打折、考试成绩的百分比等,通过这些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百分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 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 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时,比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入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运算,并学会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1.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运算。

2. 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基本运算,难点是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含比的基本概念、比的基本运算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2. 练习题,包含不同类型的题目,以便学生们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的思考。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比是多少?”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

2. 讲解比的概念: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比的概念,包括比的定义、比的表示方法等。

同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3. 讲解比的基本运算:包括比的加减乘除运算。

通过PPT课件和例子,详细讲解每种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让学生们跟着一起动手计算,加深理解。

4. 解决实际问题: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比的知识来解决。

例如:“某商店的苹果价格是3元/斤,香蕉价格是5元/斤,小明买了2斤苹果和3斤香蕉,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们独立思考并解答。

5. 练习巩固: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不同类型的题目,以便学生们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比的概念:比的定义、比的表示方法。

2. 比的基本运算:比的加减乘除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找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来解决,并将解答写在作业本上。

答案:1. 练习册上的题目答案。

2. 实际问题的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2.掌握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3.学会描述和解释问题的解法。

4.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耐心和毅力。

3.培养学生坚信团结合作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解决问题”的概念。

2.能够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细致描述问题的解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图片或小故事等方式引入“解决问题”的话题,激发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学习新知识2.1 概念讲解1.介绍“解决问题”的概念和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最基本的策略。

2.2 经典例题解析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并解析解题过程。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鼓励他们充分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最终找出最佳答案。

4. 拓展练习让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一些拓展性的练习,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如角色扮演或实地考察等。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强化他们对于解决问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课后作业完成指定的练习题目,模拟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明天的课上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引导、分组合作、经典例题解析等,激发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热情,但在授课过程中仍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并细致描述解法,以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解决问题》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百分数的认识第3课时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百分数的认识第3课时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百分数的认识第3课时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百分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学生将学习百分数的定义,掌握如何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和小数,以及如何将分数和小数转换为百分数。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百分数,例如在百分比计算、折扣问题等方面。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定义,掌握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2.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具体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百分数的概念、转换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百分数的定义和转换方法a. 讲解百分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b. 讲解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换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和小数,以及如何将分数和小数转换为百分数。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a. 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具体问题。

b. 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百分数的定义2. 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转换方法3. 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请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讲解百分数的概念、转换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分数混合运算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分数混合运算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课件展示:抢答,不计算,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203-135÷93×9÷675+360÷20+5
(75+360)÷(20-5)75+360÷(20-5)720÷30+420÷30
2.师:引导思考: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简单的知识回顾,帮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让学生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五、课后作业
作业:第35页练习七,第9题、第10题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反思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分数乘除法的能力,拓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降低难度。

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又有了预习作业的练习与尝试,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思维快的学生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

学生在独立解答时,我巡视到许多学生已经用综合算式在计算,因有了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正确率较高。

在全班交流时,我退到后台,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讲解,在讲解中,我适时出示学生中的另一种计算方法:逐步计算逐步约分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较,从而优化方法,理解混合运算转化的算理。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_人教新课标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理解,学会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3、会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4、掌握列方程解答文字题的分析方法。

5、能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1、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第一课时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1、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一说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计算25/36÷303、用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①鸡的只数是鸭的3/4②女生是男生的一半③梨重量的3/5相当于苹果的重量④儿童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4/5二、学一学:出示学习提示:1、找出例1的条件和问题(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小明体内有28千克水分,小明的体重才是爸爸的7/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思考:问题:①题中有几个等量关系?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②所求问题在哪个或哪几个等量关系中?③哪个等量关系中只有所求问题是未知的?④找出这个关系式后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数量关系小明体重×4/5=小明体内的水分质量?×4/5=28三.做一做如果用方程解这道题,你会吗?试一试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四.议一议①爸爸的体重在哪一个关系式里?写出这个关系式②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按比分配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按比分配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按比分配人教新课标
2×5=10〔吨〕
方法二:
2+3+5=10
20×2
10
=4〔吨〕
20×3
10
=6〔吨〕
20×5
10
=10〔吨〕
答:水泥要4吨,沙子要6吨,石子要10吨。

四、总结收获〔4分钟〕1.教员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先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教员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主要结合生活实践,使先生会剖析按比分配中的数量关系,并会用它处置消费、生活中按比分配的实践效果。

课堂上,我为先生创设了开放、民主、幽默的自主探求的空间,鼓舞先生大胆质疑,培育其从不同角度思索效果的习气以及处置效果的才干。

教员点评和总结:。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百分数(一)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百分数(一)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百分数(一) 3.用百分数
解决问题(第3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掌握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内容
1.复习百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习如何用百分数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1.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准备相关的案例。

2.准备白板、彩色笔、教材等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复习知识点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百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第三步:解题讲解
1.教师通过示范解决一个具体的百分数问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问题的特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第四步:练习
•学生分组或个人练习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第五步: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

第六步: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多思考,拓展应用百分数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给学生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圆 第3课时 圆的面积|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圆 第3课时 圆的面积|人教新课标

第3课时圆的面积1.使学生建立圆面积的概念,通过猜测、操作、验证、讨论、归纳,使学生经历并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圆面积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初步了解极限思想。

重点:圆面积的含义。

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小区逛一逛。

课件显示:小区门口景色迷人→圆形亭子→用草皮铺成的圆形草坪→草坪上玩耍的小朋友→半圆形的湖→小区内一些娱乐项目、射击游戏的圆形靶纸→回到小区的圆形草坪。

二、探究新知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在小区里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老师步测了一下这个圆形草坪,老师的步长是0.618米,绕这个圆形草坪走一圈用了30步。

通过这些信息,你能知道什么?生1:我能用步长乘步数求出这个圆的周长。

生2:求出了圆的周长,就能求出圆的直径和半径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棒,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这个圆形草坪的周长以及直径和半径。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师:已知每平方米草皮8元,要知道铺满这个圆形草坪需多少元的草皮还得知道什么?生:这个草坪占地多大。

师:求这个草坪占地有多大,你们知道是求什么吗?生1:草坪的地面面积。

生2:实际上就是圆的面积。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2.明确概念。

师:什么是圆的面积呢?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练习纸,上面有一个圆,请你试着用水彩笔把这个圆的面积表示出来。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涂色的圆,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是否画出来了,是否画得不完整)。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面积。

小结:像这样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3.探究公式。

(1)确定策略。

师:我们知道,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那么圆的面积和半径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猜猜看。

师:同学们猜测得对吗?我们来想办法验证一下。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解决问题1|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解决问题1|人教新课标

第3单元
分数除法
解决问题 2
知识要点要记牢: 1.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 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特征:单位“1”是未知的,已知 比较量和比较量比单位“1”多(少)几分之几,求单位 “1”。 2. 解题方法:先找单位“1”的量,再找出题目中的等量 关系式,接着列出算式求解,最后检验作答。
第3单元
分数除法
解决问题1
知识要点要记牢: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找准单位“1”的量。 (2)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3)列出算式求解。 (4)检验作答。
基础练
1. 完成下面的数量关系式。
(1)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人数的 ( 女职工人数 )× 。 =( 男职工人数 )
(2)一堆煤用去了 。
( 原有煤数量)× =( 用去煤数量 )
(3)美术组的人数的
(美术组人数 )×
相当于书法组的人数。 =( 书法组人数 )
巩固练
2. 先看图说图意,再分析解答。
分析:( 足球个数 )是单位“1”。 等量关系式:( 足球个数 )× =( 篮球个数 )
3. 解答题。
(1)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大约是8千米/秒,相当于宇宙飞
船速度的 ,宇宙飞船的速度大约是多少?
(2)一杯250 mL的鲜牛奶大约含有
年人一天所需钙质的 钙质?
g的钙质,占一个成
。一个成年人一天大
(1)图书馆共有多少本图书? 320÷ =800 (本)
答:图书馆共有800本图书。
(2)图书馆有多少本故事书? 320÷ =240 (本) 答:图书馆有240本故事书。
基础练
1. 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科技书数量 科技书数量
故事书比科技书多的数量 故事书数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6单元 百分数(一)-第3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6单元 百分数(一)-第3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6单元百分数(一)-第3课时解决问题(2)一、教学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2.能够灵活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重点1.灵活应用百分数进行问题解决。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将问题转化为百分数的计算问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白板、黑板笔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纸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讨论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出本课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呈现问题1.展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某商店打八五折的商品原价为300元,学生需要计算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

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自行尝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多种方法尝试。

第三步:讲解解题思路1.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逐步引入正确的解题方法。

2.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解释如何将问题转化为百分数计算,并简化问题的解决方式。

第四步:练习与训练1.给学生一些类似的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解答。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题,及时纠正错误,并表扬正确的解答方法。

第五步:操练巩固1.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竞赛形式巩固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提高解题的效率。

2.让学生互动分享解题方法,促进思维碰撞。

第六步:作业布置1.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作为作业,以巩固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鼓励学生在课下继续探索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

六、课堂总结1.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化百分数的应用。

2.对解题方法进行简单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拓展延伸1.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更多有趣的实际问题,拓展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更多关于百分数的知识,拓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3.3《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3.3《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3.3《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能够正确应用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解决问题的意志品质。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2.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记录下来。

3.教师指导(10分钟)–老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引导他们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4.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5.拓展延伸(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拓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展示,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出了沟通不畅、思维不够开阔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重点关注,帮助他们提高。

五、作业布置1.参考本课所学知识和方法,自行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小组活动。

2.完成课后习题《解决问题练习册》第3页至第5页。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分数应用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分数应用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分数应用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分数的加减乘除进行计算。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分数进行计算和问题解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练习、游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运算和应用。

–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思考的品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难点:3.解决复杂问题时,运用分数的知识并正确把握题目要求。

三、教学内容1.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

2.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解析。

4.小组合作解决分数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分数运算的示意图、实例等。

2.工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等。

3.练习册或作业:准备足够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应用题的话题,如分糖果、分水果等。

2.复习分数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含义和运算规则。

第二步:讲解与示范1.讲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演示正确的计算方法。

2.解析实际生活中的分数应用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1.分发练习册或作业,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练习。

2.教师适时巡视,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在错误处给予帮助。

第四步:小结与评价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分数运算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解题经验,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

六、课堂延伸1.设计小组游戏,让学生以分数为单位进行比赛,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

2.带领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和实践,让他们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分数应用的乐趣。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习题。

2.思考并写出一个分数应用题,分享给同学。

八、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的情况较少,课堂氛围稍显冷清。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3:分数乘法 第三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3:分数乘法 第三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3:分数乘法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使用图形模型和分数运算规则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

2.熟练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通过图形模型理解分数乘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2.能够自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学教具和分数乘法相关练习题。

2.各组队长准备黑板报,用于展示学习成果。

3.学生准备纸笔,以便记录课堂笔记和解题过程。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分数乘法以及分数乘法的应用场景。

2.概念讲解:引导学生探讨分数乘法的规则和意义,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讲解。

3.图形模型:让学生通过图形模型理解分数乘法的过程,并进行相关练习。

4.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题方法,并共享各组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5.练习训练: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

6.总结提高:总结今天学习内容,强化分数乘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

六、课堂反馈1.专项训练: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课后延伸:提供扩展阅读和思考题,激发学生对分数乘法更深层次理解的兴趣。

七、家庭作业1.完成课堂布置的相关练习题。

2.用书写形式或口头形式复述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

八、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通过引入图形模型和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规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巩固知识,拓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希望学生在学习分数乘法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其实质,善于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发挥数学的魅力,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2)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6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2)。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运用方程和不等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运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大家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课时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和不等式,并正确求解。

而教学重点则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方程和不等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课件和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大家理解方程和不等式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大家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让大家能够相互学习和提高。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来进行板书设计,将重要的知识点和解题步骤展示给大家,以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课后,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大家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具体的作业题目和答案如下:1. 题目: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如果苹果的数量是香蕉的两倍,且苹果和香蕉的总数是15个,请问小明有多少个苹果和香蕉?答案:小明有10个苹果和5个香蕉。

2. 题目: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答案:打8折后的价格是8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运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同时,我也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大家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2)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解决问题”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运用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包括计算、比较、推理等;掌握和应用数学公式和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分数、小数、百分数进行计算和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转换和应用不够熟练。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有效的计算和推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数学公式表,示例题目。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草稿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

3. 示例讲解:通过示例题目,展示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合作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2)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过程的顺序,逐步展示教学内容、示例题目、练习题目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包括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转换和应用。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包括计算、比较、推理等。

3. 挑战练习: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掌握重点知识。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圆的面积|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圆的面积|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时圆的面积|人教新课标版教案:圆的面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教材主要包括圆的面积的概念、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难点: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圆规、直尺、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一些圆形物体,如圆形的桌面、硬币等,引导学生思考圆的面积的概念。

2. 讲解圆的面积的概念:圆的面积是指圆的表面或围成的圆形表面的大小。

3. 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利用圆的分割和拼接,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圆的面积= πr²。

4. 讲解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圆的面积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圆的面积的计算题和应用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圆的面积概念:圆的表面或围成的圆形表面的大小。

公式:圆的面积= πr²应用:圆的面积公式的运用。

七、作业设计(1)半径为5cm的圆。

(2)直径为10cm的圆。

答案:(1)78.5cm²;(2)78.5cm²。

2. 应用题:一个直径为20cm的圆形的面积是多少?答案:314cm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圆的面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解决问题
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对圆的面积知识的一个拓展,也可以理解为圆与正方形的特殊组合。

本节课利用组合图形的特点来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在理解两种特殊的组合图形特点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借助经验,理解图形特点。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感受到圆外切正方形与圆内接正方形都可以理解为圆和正方形的简单组合。

借助主题图的演示,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圆外切正方形和圆内接正方形的特点。

2.尝试应用,掌握方法。

以半径为1m的圆为例,引导学生求出它与外切正方形和内接正方形面积的差,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体现了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圆面积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已掌握的计算圆、正方形、三角形等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了解并掌握外方内圆、外圆内方图形的特征,以及相关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很好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圆规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以旧引新(6分钟)1.复习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

2.回答下面各圆的面积。

1.说出S正=a2、S圆=πr2
2.左圆面积=π×22=4π
右圆面积=π×(2÷2)2=π
1.边长是5cm的正方形面积是多
少?
5×5=25(cm2)
2.如果r=4cm,则圆的面积是多
少?
3.14×42
=3.14×16
=50.24(cm2)
二、动手操作,感知特点。

(15分钟)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
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
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
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探究外方内圆图形和外圆内方图形的特点。


件出示两种图形,
思考: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
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
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
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
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
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
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
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
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
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
功效。

(1)外方内圆的图形是怎样组成的?它有
什么特点?
老师明确:外方内圆的图形称为圆外切正方
形。

(2)外圆内方的图形是怎样组成的?它有
什么特点?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
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
1.(1)外方内圆的图形是一个正
方形内有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
于正方形的边长。

(2)外圆内方的图形是一个圆
内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对
角线等于圆的直径。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然后说一
说自己是怎么画的——以正方形的
边长为直径画一个圆,正方形对角线
的交点是这个圆的圆心。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说出作图
的方法并明确: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
圆的直径。

4.小组合作,将一个图形分解为
同一个圆的外切正方形和内接正方
形两个组合图形。

3.请画出一个半径是4cm的圆,
并画出它的外切正方形和内接正方
形,并说明画法。

三、探究
思考,解
决问题。

(10分
钟)
1.计算圆外切正方形与圆之间部分的面积。

(1)课件出示半径为1m的圆外接正方形。

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算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
面积。

2.计算出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部分的面
积。

课件出示半径为1m的圆的方形组合图形,
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方法。

1.(1)观察图形的特点,讨论计
算方法并尝试汇报交流。

(2)分别算出这个圆和正方形
的面积:
S圆=3.14×12=3.14m2
S正=2×2=4m2
S阴=S正-S圆
=4-3.14
=0.86m2
2.观察图形,发现圆的半径与正
方形的关系,讨论计算方法并尝试汇
报交流。

4.王师傅做一个零件,零件的形
状是圆内接正方形,已知圆的直径为
12cm,你能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吗?
四、拓展
应用。

(5
分钟)
1.如下图,已知圆的半径是3cm,求这个圆
和正方形之间的面积。

2.下图中正方形铜球的直径是22.5mm,中间
正方形的边长是6mm,求这个铜球的面积是多
少?
1.读题,审题,明确题意后,尝
试独立完成。

2.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汇报。

5.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1
2
×102π-102≈57(cm2)
五、全课
总结。

(5
分钟)
1.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体会。

2.布置作业。

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六、教学
板书
七、教学这部分内容是对以前学过的正方形、圆形等图形面积的灵活运用。

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掌握旧知的基础上对新的问题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