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建议方案
农业科技推广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推广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科技推广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改善农产品质量。
本实施方案旨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推广方案,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
二、推广内容1. 优质种子推广:针对不同地区和作物,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质种子进行推广。
通过培训、示范和奖励等方式,引导农民增加优质种子的使用率,并加强对种子的储存和管理,确保种子的质量。
2. 高效农业机械推广: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如收割机、播种机、喷灌设备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组织培训和示范,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提高农民对高效农业机械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3. 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科普讲座,传授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培训内容包括土壤改良、植物保护、施肥技术等,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效益。
三、推广途径和方法1. 成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在各地设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培训和示范等服务,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
2.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选取优质农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和实践,向农民展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组织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增强农民对科技推广的信心和兴趣。
3. 举办科技竞赛和创新奖励:定期举办农业科技创新竞赛,鼓励农民和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对取得突出成绩和贡献的个人或机构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广大农民的科技创新潜力。
四、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1. 加大财政投入:政府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财政投入,增加科技推广活动的经费支持,确保推广方案的落地和执行。
2. 推出激励政策:针对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的农民和科技人员,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来。
3. 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政府出台的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的政策,增加农民对政策的了解和参与度,推动政策的有效实施。
2024年农业推广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农业推广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2024年,中国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要素不断向城市流动,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同时,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二、目标设定基于以上背景,2024年农业推广工作的总目标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示范示范,向农民推广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如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并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2. 推广农业合作社模式农业合作社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引导,鼓励农民自愿组成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和资源整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标准化和品牌化水平,并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化运作服务。
3.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和追溯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抽检和监测,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不合格和假冒伪劣行为。
加强农产品安全管理,完善农产品安全标准和检验制度,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4. 发展农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积极推动农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电商、农家乐、农业旅游等服务于农民增收和农产品销售的新业态,通过创新创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5. 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通过设立农业专业学院、开展农技人员培训、鼓励农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等方式,提高农村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6. 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通过土地整治和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技推广工作方案

农技推广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有效的农技推广工作对于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全面务实的农技推广工作方案,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原则:(1)科学性原则: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推广具备科学依据的农业技术。
(2)适用性原则:将农技推广工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
(3)先进性原则:优先推广具有较高效益和可行性的农业技术和经验,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
(4)可持续性原则:注重长期效果,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工作内容1.技术培训:(1)组织专家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包括农产品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农业机械操作等。
(2)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开展专题培训,重点解决农民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远程培训,提高农民的学习效率和培训覆盖面。
2.示范推广:(1)选择一些示范户,推广种植和养殖的高产、高效技术,以求得可行性和实用性。
(2)组织现场观摩和交流会,以便更多的农民能够学习和分享经验。
3.农技咨询:(1)建立农技咨询平台,提供及时的农业技术咨询服务。
(2)通过网络、电话等渠道回答农民提出的技术问题,解决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4.随时宣传:(1)制作宣传材料,包括宣传册、海报、手册等,向农民介绍和推广农业技术。
(2)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定期宣传农业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提高农民的科学认识。
5.政策支持:(1)加强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争取政策支持,为农技推广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2)积极推动农技推广项目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农技推广工作的资金来源。
四、工作流程1.调研与需求分析:针对农民的不同需求,开展实地调研和情况分析,明确推广的重点技术和目标群体。
2.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根据调研结果,组织培训和示范推广活动,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产量。
农业科技推广策划方案

农业科技推广策划方案一、背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科技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涌现出来,但这些科技成果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低、推广渠道不畅、技术服务不到位等。
为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农业科技推广策划方案。
二、目标1、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使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在农村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2、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推广服务水平和效率。
3、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推广内容1、优良品种推广引进和推广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农作物品种,如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水稻、小麦、玉米等品种。
推广优良的畜禽品种,如瘦肉型猪、高产奶牛、优质肉鸡等。
2、农业新技术推广推广精准农业技术,包括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施药等,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如沼气池建设、秸秆还田、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推广农业信息化技术,如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3、农业新设备推广推广新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推广智能化农业设备,如温室自动控制系统、灌溉自动化设备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四、推广策略1、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科技讲座等形式,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农业科技成果和应用实例,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知度。
印发农业科技宣传资料,如技术手册、明白纸等,免费发放给农民,方便农民学习和应用。
2、建立示范基地在农村地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展示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应用效果。
组织农民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让农民亲眼看到农业科技带来的实际效益,增强农民应用农业科技的信心和积极性。
农业科技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方案

农业科技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项目背景 (3)1.2 研究目的 (3)第二章:现代农业技术概述 (3)2.1 现代农业技术定义 (3)2.2 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趋势 (4)2.2.1 高度信息化 (4)2.2.2 节能环保 (4)2.2.3 生物技术创新 (4)2.2.4 智能化 (4)2.3 现代农业技术分类 (4)2.3.1 生物技术 (4)2.3.2 资源利用技术 (4)2.3.3 环保技术 (4)2.3.4 信息技术 (4)2.3.5 农业工程技术 (5)2.3.6 农业经济与管理技术 (5)第三章:我国农业技术应用现状 (5)3.1 技术应用规模 (5)3.2 技术应用效果 (5)3.3 存在问题 (6)第四章: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6)4.1 推广模式 (6)4.2 企业推广模式 (7)4.3 农民合作社推广模式 (7)第五章:农业技术应用策略 (7)5.1 技术筛选与应用 (7)5.2 技术培训与推广 (8)5.3 政策支持与激励 (8)第六章: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 (8)6.1 技术集成原则 (8)6.1.1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8)6.1.2 系统性与整体性原则 (9)6.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9)6.2 技术集成方法 (9)6.2.1 技术筛选与评估 (9)6.2.2 技术优化与组合 (9)6.2.3 技术示范与推广 (9)6.3 示范基地建设 (9)6.3.1 示范基地选址 (9)6.3.2 示范基地规划与布局 (9)6.3.4 示范基地培训与推广 (10)第七章:农业技术信息服务 (10)7.1 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10)7.1.1 目标与任务 (10)7.1.2 建设内容 (10)7.2 信息采集与处理 (10)7.2.1 采集范围与渠道 (10)7.2.2 信息处理 (10)7.3 信息发布与传播 (11)7.3.1 发布渠道 (11)7.3.2 发布内容 (11)7.3.3 传播策略 (11)第八章: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与交流 (11)8.1 人才培养机制 (11)8.1.1 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11)8.1.2 加强农业高等教育 (12)8.1.3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12)8.1.4 开展农民培训 (12)8.2 人才交流与合作 (12)8.2.1 建立人才交流平台 (12)8.2.2 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 (12)8.2.3 促进区域间人才合作 (12)8.3 人才激励机制 (12)8.3.1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12)8.3.2 设立荣誉称号 (13)8.3.3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13)8.3.4 加强人文关怀 (13)第九章:农业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 (13)9.1 国际合作现状 (13)9.1.1 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13)9.1.2 合作层次逐渐深入 (13)9.1.3 合作成果日益显著 (13)9.2 国际合作策略 (13)9.2.1 建立多边合作机制 (13)9.2.2 实施精准合作项目 (14)9.2.3 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 (14)9.2.4 促进技术创新与转移 (14)9.3 国际交流平台建设 (14)9.3.1 建立国际农业技术交流中心 (14)9.3.2 开展国际农业技术展览与论坛 (14)9.3.3 加强与国际农业组织合作 (14)9.3.4 拓展农业技术国际合作渠道 (14)第十章: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展望 (14)10.2 应用前景 (15)10.3 挑战与对策 (15)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日益凸显。
农业推广方案(3篇)

农业推广方案摘要。
分析了乡镇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为下一步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乡镇农技推广;主要问题;建议近年来,虽着人事制度的频繁改革,用人机制的不断优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值得___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反映了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与新形势下的要求有许多不适应,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存在的主要问题1.1农技人员观念落陈旧,推广队伍力量较为薄弱一是部分农技人员与外界接触、沟通较少,信息闭塞,知识更新慢,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势对农技推广工作的要求与需要;二是农技推广技术装备差,技术服务手段落后,加之乡镇合并,农技推广战线过长,推广队伍人员不足,从而,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一步发展。
1.2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目前,除了人员工资以及有限的人头经费外,县、乡财政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于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之中,农业科技项目投入渠道主要依靠省、州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投入。
由于农业推广经费紧张,加之农技人员基本上没有什么福利待遇,所以,农技推广工作出现了“既无钱养兵,更无钱打仗”的尴尬境地。
1.3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使农技推广工作步履艰难有的自然村地处大山区,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户居住分散,与外界沟通接触少,对农业科技知识接受能力差,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加之,乡镇农技中心没有配备专业的工作用车,仅靠限有的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农技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从而,致使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很好的推广。
1.4服务条件滞后,服务与需求脱节现有的服务条件跟不上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缺乏常规设备,农技推广人员服务手段基本还是靠“一张嘴、两条腿,开开培训会,管你会不会”的方式方法,凭着多年的老经验、老办法指导农民生产。
对当地优势特色农业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技术研究较少;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的环节上,缺少对农产品储藏、深加工等环节问题的研究,技术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效。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推广方案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推广方案第一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第二章农业科技种植技术概述 (4)2.1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的定义 (4)2.2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分类 (4)2.2.1 种质资源技术 (4)2.2.2 土壤管理技术 (4)2.2.3 病虫害防治技术 (4)2.2.4 灌溉排水技术 (4)2.2.5 农业信息技术 (4)2.3 我国农业科技种植技术发展现状 (4)2.3.1 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4)2.3.2 土壤管理技术优化 (5)2.3.3 病虫害防治技术升级 (5)2.3.4 灌溉排水技术改进 (5)2.3.5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5)第三章种植前准备 (5)3.1 土壤改良与处理 (5)3.2 种子选择与处理 (5)3.3 肥料使用与施用方法 (6)第四章育苗技术 (6)4.1 育苗设施与设备 (6)4.1.1 设施概述 (6)4.1.2 设施建设 (6)4.1.3 设备选型与配置 (6)4.2 育苗基质与营养液 (7)4.2.1 育苗基质 (7)4.2.2 基质处理 (7)4.2.3 营养液 (7)4.3 育苗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7)4.3.1 育苗管理 (7)4.3.2 病虫害防治 (8)第五章栽植技术 (8)5.1 栽植方式与密度 (8)5.2 栽植时间与季节 (8)5.3 栽植方法与技巧 (8)第六章管理技术 (9)6.1 土壤管理 (9)6.1.1 土壤改良 (9)6.1.2 土壤消毒 (9)6.1.3 土壤保护 (9)6.2 水分管理 (9)6.2.1 灌溉制度 (10)6.2.2 排水系统 (10)6.2.3 雨水收集与利用 (10)6.3 肥料管理 (10)6.3.1 肥料种类选择 (10)6.3.2 施肥时期与用量 (10)6.3.3 肥料施用方法 (10)第七章病虫害防治技术 (10)7.1 病害防治 (10)7.1.1 病害种类及识别 (10)7.1.2 防治方法 (11)7.2 虫害防治 (11)7.2.1 虫害种类及识别 (11)7.2.2 防治方法 (11)7.3 综合防治策略 (11)7.3.1 防治策略的制定 (11)7.3.2 防治措施的实施 (11)第八章产后处理与加工 (12)8.1 采收与保鲜 (12)8.1.1 采收标准 (12)8.1.2 采收方法 (12)8.1.3 保鲜技术 (12)8.2 加工技术与设备 (12)8.2.1 加工技术 (12)8.2.2 加工设备 (13)8.3 产品质量与安全 (13)8.3.1 质量控制 (13)8.3.2 安全管理 (13)8.3.3 质量追溯 (13)第九章推广策略与措施 (13)9.1 政策支持与引导 (13)9.1.1 建立政策扶持体系 (13)9.1.2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政策 (13)9.1.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13)9.1.4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14)9.2 技术培训与宣传 (14)9.2.1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14)9.2.2 利用多种渠道宣传 (14)9.2.3 建立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平台 (14)9.2.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14)9.3 示范推广与应用 (14)9.3.1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14)9.3.2 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 (14)9.3.3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14)9.3.4 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14)第十章发展前景与展望 (15)10.1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5)10.2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前景 (15)10.3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15)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科技种植技术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第一章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概述 (2)1.1 推广应用背景 (2)1.2 推广应用意义 (3)第二章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分析 (3)2.1 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3)2.1.1 智能化 (3)2.1.2 生态化 (4)2.1.3 集约化 (4)2.2 国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4)2.2.1 信息化 (4)2.2.2 绿色化 (4)2.2.3 精准化 (4)2.2.4 集群化 (5)第三章农业科技成果筛选与评估 (5)3.1 科技成果筛选标准 (5)3.1.1 科技创新性 (5)3.1.2 实用性 (5)3.1.3 成熟度 (5)3.1.4 环保性 (5)3.1.5 经济性 (5)3.1.6 社会效益 (5)3.2 科技成果评估方法 (5)3.2.1 文献调研法 (5)3.2.2 实地考察法 (6)3.2.3 专家评审法 (6)3.2.4 成果转化率评估法 (6)3.2.5 指标评价法 (6)3.2.6 综合评价法 (6)第四章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 (6)4.1 推广体系组织结构 (6)4.2 推广体系运行机制 (6)第五章农业科技培训与人才培养 (7)5.1 农业科技培训内容与方法 (7)5.2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策略 (8)第六章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 (8)6.1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8)6.1.1 政产学研用相结合 (8)6.1.2 系统化推广 (9)6.1.3 信息化推广 (9)6.2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实践 (9)6.2.1 创新推广模式 (9)6.2.2 创新推广手段 (9)6.2.3 创新推广机制 (9)第七章农业科技推广政策与法规 (10)7.1 农业科技推广政策体系 (10)7.1.1 政策目标 (10)7.1.2 政策内容 (10)7.1.3 政策实施机制 (11)7.2 农业科技推广法规建设 (11)7.2.1 法规体系构建 (11)7.2.2 法规内容 (11)7.2.3 法规实施与监管 (11)第八章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管理 (12)8.1 项目策划与申报 (12)8.1.1 确立项目目标 (12)8.1.2 项目策划 (12)8.1.3 项目申报 (12)8.2 项目实施与监管 (12)8.2.1 项目实施 (12)8.2.2 项目监管 (13)第九章农业科技推广效果评价 (13)9.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3)9.1.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13)9.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3)9.2 评价方法与实施 (14)9.2.1 评价方法 (14)9.2.2 评价实施 (14)第十章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保障措施 (14)10.1 组织保障 (14)10.2 资金保障 (15)10.3 技术保障 (15)10.4 社会保障 (15)第一章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概述1.1 推广应用背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科技农业推进措施方案

科技农业推进措施方案1. 前言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重视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收益。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探讨科技农业的推进措施方案。
2. 推进措施2.1 加强科技投入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农业的投入力度,支持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2.2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和企业应贯彻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科技研发机构的合作,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3 建立科技农业示范基地政府应支持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和收益。
2.4 实施农业电商扶持政策政府应积极推动农业电商的发展,多渠道吸引电商企业投入农业领域。
加强农产品价格监测和溯源管理,打造农产品电商品牌,促进农产品的优质销售,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2.5 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模式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模式,通过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等方式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同时也使农业生产更加环保、可持续。
2.6 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政府应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农技推广、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同时,鼓励行业内企业和服务机构对农业科技服务的开发与提供。
3. 结语科技农业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手段。
因此,政府、企业和农民需积极合作,共建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为国家农业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建设农业现代化,我国不断加强了农技推广工作。
然而,目前我国农技推广的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忽视了基层农技推广的作用,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工作部门间协调不足等。
因此,建立农技推广体系是保障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一、农技推广单位构建农技推广单位应该是由农业部门按照职能确定,并承担相应的任务。
建立一个系统完整、专职专业的农技推广团队,对于提高农技推广效果至关重要。
建议:1、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应该成立完整、专业化的农技推广机构,建立专业的农技推广团队。
2、建议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门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种农业技术支持。
3、为鼓励受益农民,建议每年评选出一些技术示范农户,并向其发放奖励。
二、农技推广科研机构构建农业技术推广离不开科研支持,因此建议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机构,进行农业技术的开发、研究及农村产业推广的前瞻性战略指导。
建议:1、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资金投入,支持有影响力、专业的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建立。
2、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机构应该加强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沟通。
建议设立信息与联络中心,实现沟通和信息共享。
3、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科技创新奖励政策,鼓励广大科研人员在农业技术研究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技推广机制建立农技推广机制,对于提高农技推广的效率和便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建议,采取科学、公正、便民的推广机制,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建议:1、各级政府可以根据情况,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活动。
2、对于有重大技术突破并推广成功的个人、团队或企业,应该进行嘉奖,并给予一定财力激励措施。
3、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发布最新农业技术资讯,鼓励农民积极学习和掌握先进农业技术。
四、建设网络化的农技推广平台网络化的农技推广平台是实现农民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利器。
通过网络平台,可以给广大农民带来更加便捷、全面的农业技术信息。
2024年农业推广方案范本(3篇)

2024年农业推广方案范本一、项目概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方案,提出2024年农业技术推广的具体措施。
二、推广目标1.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农民的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2. 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
3. 加强农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4. 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三、推广内容1. 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a. 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田,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推广高效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b. 组织技术培训班,推广农产品种植技术,包括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c. 推广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农产品品质监管,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农业装备和机械化推广a. 提供农业机械化装备的技术咨询和指导,推广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b. 组织农民参观学习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引导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农业机械化设备。
3. 农产品加工与农村电商推广a. 提供农产品加工技术咨询和培训,鼓励农民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产品电商,增加附加值,促进农产品销售。
b. 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提供农产品上行链条和下行销售渠道,为农民提供更便捷的农产品销售方式。
4. 农民素质提升a. 组织技术培训班,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管理能力。
b. 注重农民培训的实践性,开展农田实践和技术比赛,增加农民的实际操作经验。
四、推广方法1. 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提供个别化的技术咨询和指导,解决农民实际问题。
2. 利用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如农技推广站、农村合作社等,开展集中培训和示范推广活动。
3. 制作推广宣传材料,如农业技术手册、宣传册等,广泛发放给农民,提高他们对农业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农业技术推广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本方案将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目标、策略和实施步骤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目标1.提高农民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2.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3.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文明进步。
策略1.制定详细的技术推广方案,根据不同地区和作物的特点,针对性地推广适合的农业技术。
2.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素养。
3.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通过现场展示和实践示范,增强农民对农业技术的信心。
4.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5.积极利用传媒手段,如电视、广播、杂志、互联网等,宣传农业技术的推广成果和农民的成功经验。
实施步骤1.确定技术推广的重点。
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确定技术推广的重点领域和作物品种。
2.编制技术推广方案。
针对重点领域和作物品种,编制详细的技术推广方案,包括技术推广的目标、内容、方法、措施和时间表等。
3.组织培训和示范。
根据技术推广方案,组织农民培训和示范活动,向农民介绍农业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应用,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素养。
4.建立技术推广示范基地。
选择一些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提供现场展示和实践示范的机会,让农民亲自参与和体验,增强信心,推广效果更好。
5.加强宣传和推广。
利用传媒手段,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成果的宣传,展示农民的成功经验和收益,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到技术推广中来。
6.定期评估和跟踪。
定期评估技术推广的效果,及时了解农民的意见和需求,及时调整方案,解决问题,确保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评估和反馈机制1.定期组织技术推广成果评估会议,邀请专家进行评估和指导,总结经验和教训。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果的建议与方案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果的建议与方案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着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技术推广不及时等问题,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效果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政策支持、协同创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与方案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果。
二、政策支持1. 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和奖励机制,鼓励更多人才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科研工作。
2. 构建政企合作机制:建立起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校之间的合作机制,鼓励各方共同参与项目申报、研究和成果转化过程,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资金支持。
3.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评估和权衡,确保科研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
三、协同创新1. 加强学术与产业交流:建立起农业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企业的协作关系,促进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开展专家交流、技术培训等活动,实现知识共享和技术转化。
2.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园区或基地,提供实验设施、仪器设备以及专项经费支持,吸引更多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进驻,并以此为依托加强科研成果的孵化和转化。
3. 引入风险投资:鼓励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农业科技领域的投资,提供资金和战略支持,助力于创新型农业企业的发展。
四、知识产权保护1. 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农业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
2.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查处农业科技成果的盗用和侵权行为。
同时,政府应建立起执法机构与科研机构的沟通渠道,加强合作打击侵权行为。
3. 引导合理竞争:鼓励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法竞争,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五、结语以上所述仅是针对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果的一些建议与方案。
农业科技推广方案

农业科技推广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个农业科技推广方案,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本方案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目标:- 提供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 提供科技示范和推广- 支持农民采用科技创新- 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网络2. 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识和掌握,我们将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
培训内容包括农业科技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科技创新的应用。
培训将由专业人士和农业科技研究机构的专家进行。
3. 科技示范和推广为了让农民更直观地了解和体验农业科技的效果,我们将建立科技示范基地。
在这些基地中,我们将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并提供指导。
同时,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我们将吸引更多的农民参观和研究。
4. 支持农民采用科技创新为了鼓励农民积极采用科技创新,我们将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农民可以申请资金用于购买农业科技设备和材料,并获得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
我们还将建立技术,方便农民随时获取技术咨询和解决问题。
5. 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为了更好地推广农业科技,我们将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网络。
该网络将包括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社等相关方,共同合作推动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
网络将提供信息交流、合作研究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以加强整个农业科技推广的效果。
6. 结论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我们相信本农业科技推广方案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我们将不断完善和调整方案,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业类型的需求。
希望这个方案能为农民带来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
以上为农业科技推广方案的简要介绍。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方案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现状分析 (3)2.1 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现状 (3)2.1.1 国际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现状 (3)2.1.2 国内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现状 (3)2.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 (4)2.3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发展趋势 (4)第三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4)3.1 推广服务体系架构设计 (4)3.2 推广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4)3.3 推广服务体系政策保障 (5)第四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内容 (5)4.1 农业新技术推广 (5)4.2 农业病虫害防治 (6)4.3 农业生产技术指导 (6)4.4 农业市场信息服务 (6)第五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方式 (7)5.1 信息化服务 (7)5.2 培训与教育 (7)5.3 示范与带动 (7)5.4 政产学研用协同 (7)第六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8)6.1 人才队伍结构优化 (8)6.1.1 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8)6.1.2 人才队伍结构调整 (8)6.2 人才培养与培训 (8)6.2.1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8)6.2.2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9)6.3 人才激励与保障 (9)6.3.1 建立激励机制 (9)6.3.2 加强人才保障 (9)第七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果评价 (9)7.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9)7.2 评价方法与模型 (10)7.3 评价结果应用 (10)第八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政策建议 (10)8.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0)8.2 增加财政投入 (11)8.3 优化政策环境 (11)第九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案例分析 (11)9.1 成功案例分析 (12)9.1.1 项目背景 (12)9.1.2 推广策略 (12)9.1.3 成果评价 (12)9.2 失败案例分析 (12)9.2.1 项目背景 (12)9.2.2 原因分析 (12)9.2.3 教训吸取 (12)9.3 案例启示 (13)9.3.1 政策支持的重要性 (13)9.3.2 技术培训的针对性 (13)9.3.3 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 (13)9.3.4 宣传推广的多样性 (13)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3)10.1 研究结论 (13)10.2 研究局限 (13)10.3 未来展望 (14)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技进步,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
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第2章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分析 (3)2.1 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3)2.1.1 国外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3)2.1.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4)2.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第3章项目实施区域选择与布局 (5)3.1 区域选择原则 (5)3.2 项目实施区域布局 (5)第4章技术选择与集成创新 (6)4.1 技术选择原则 (6)4.1.1 科学性原则 (6)4.1.2 创新性原则 (6)4.1.3 系统性原则 (6)4.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6)4.1.5 适应性原则 (6)4.2 集成创新方法与途径 (6)4.2.1 技术集成创新 (6)4.2.2 机制创新 (7)4.2.3 管理创新 (7)第五章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7)5.1 推广人员选拔与培训 (7)5.1.1 选拔原则 (7)5.1.2 选拔标准 (8)5.1.3 培训内容 (8)5.1.4 培训方式 (8)5.2 推广团队组织与管理 (8)5.2.1 团队组织结构 (8)5.2.2 岗位职责 (8)5.2.3 管理制度 (8)5.2.4 考核评价 (8)5.2.5 激励机制 (8)5.2.6 沟通与协作 (9)第6章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摸索 (9)6.1 常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分析 (9)6.1.1 传统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9)6.1.2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9)6.2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9)6.2.1 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9)6.2.2 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 (9)6.2.3 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 (10)第7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10)7.1 农业科技成果筛选与评估 (10)7.1.1 筛选标准 (10)7.1.2 评估方法 (10)7.2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策略 (10)7.2.1 推广目标 (10)7.2.2 推广方式 (10)7.2.3 推广计划 (11)7.2.4 推广队伍建设 (11)7.2.5 监测与评价 (11)第8章农业科技推广效果评价与监测 (11)8.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8.1.1 技术层面指标 (11)8.1.2 经济层面指标 (11)8.1.3 社会层面指标 (12)8.2 评价方法与监测手段 (12)8.2.1 评价方法 (12)8.2.2 监测手段 (12)第9章农业科技推广政策支持与保障 (12)9.1 政策环境分析 (12)9.1.1 国家政策背景 (12)9.1.2 地方政策环境 (12)9.1.3 市场和政策环境分析 (13)9.2 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13)9.2.1 完善政策体系 (13)9.2.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3)9.2.3 强化人才保障 (13)9.2.4 优化创新环境 (13)9.2.5 加强监管和评价 (14)第10章项目实施与展望 (14)10.1 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14)10.2 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 (14)10.3 项目成果应用与展望 (15)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农业科技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方案

农业科技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方案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任务 (4)第2章农业种植技术概述 (4)2.1 种植技术分类 (4)2.1.1 耕作技术 (4)2.1.2 播种技术 (4)2.1.3 施肥技术 (4)2.1.4 灌溉技术 (4)2.1.5 病虫害防治技术 (4)2.1.6 收获技术 (5)2.2 我国农业种植技术发展现状 (5)2.2.1 农业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5)2.2.2 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5)2.2.3 农业种植技术体系不断完善 (5)2.2.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提高 (5)2.3 农业种植技术发展趋势 (5)2.3.1 信息化与智能化 (5)2.3.2 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5)2.3.3 集成创新与综合配套 (5)2.3.4 区域特色与差异化 (5)2.3.5 国际化与合作 (6)第3章育种技术 (6)3.1 常规育种技术 (6)3.1.1 选择育种 (6)3.1.2 杂交育种 (6)3.1.3 系谱育种 (6)3.2 分子育种技术 (6)3.2.1 基因标记技术 (6)3.2.2 基因编辑技术 (6)3.2.3 转基因技术 (6)3.3 组织培养技术 (7)3.3.1 植物组织培养 (7)3.3.2 胚胎培养技术 (7)3.3.3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7)第4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7)4.1 土壤类型与特点 (7)4.1.1 砂土 (7)4.1.2 粘土 (7)4.1.3 壤土 (7)4.2 土壤肥力评价与提升 (7)4.2.2 土壤肥力提升 (8)4.3 土壤调理技术 (8)4.3.1 土壤酸碱度调节 (8)4.3.2 土壤盐分调节 (8)4.3.3 土壤结构改良 (8)4.3.4 土壤微生物调控 (8)第五章水肥一体化技术 (8)5.1 水肥一体化技术原理 (8)5.2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9)5.3 水肥一体化设备与选型 (9)第6章病虫害防治技术 (9)6.1 农业防治技术 (9)6.1.1 农业管理措施 (9)6.1.2 物理防治方法 (9)6.1.3 生态调控 (10)6.2 生物防治技术 (10)6.2.1 微生物农药防治 (10)6.2.2 天敌昆虫防治 (10)6.2.3 植物源农药防治 (10)6.3 化学防治技术 (10)6.3.1 农药选择与使用 (10)6.3.2 农药轮换使用 (10)6.3.3 农药减量使用 (10)6.3.4 农药残留控制 (10)第7章农业机械化技术 (11)7.1 耕作机械化 (11)7.1.1 深耕深松技术 (11)7.1.2 保护性耕作技术 (11)7.2 播种与施肥机械化 (11)7.2.1 精量播种技术 (11)7.2.2 配方施肥技术 (11)7.3 收获与加工机械化 (11)7.3.1 自走式联合收获技术 (11)7.3.2 作物秸秆机械化处理技术 (11)7.3.3 农产品加工机械化 (11)第8章农业信息化技术 (12)8.1 农业大数据 (12)8.1.1 数据来源多样化 (12)8.1.2 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增强 (12)8.1.3 应用场景丰富 (12)8.2 智能农业物联网 (12)8.2.1 环境监测 (12)8.2.2 智能控制 (12)8.3 农业电子商务 (13)8.3.1 农产品电商平台 (13)8.3.2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13)8.3.3 产业链协同平台 (13)8.3.4 农业金融服务 (13)第9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13)9.1 家庭农场 (13)9.1.1 政策支持 (13)9.1.2 技术培训 (13)9.1.3 品牌建设 (13)9.2 农民合作社 (14)9.2.1 规范运作 (14)9.2.2 技术推广与应用 (14)9.2.3 产业链延伸 (14)9.3 农业企业 (14)9.3.1 创新驱动 (14)9.3.2 资源整合 (14)9.3.3 市场开拓 (14)9.3.4 社会责任 (14)第10章农业种植技术培训与推广 (15)10.1 技术培训体系 (15)10.1.1 培训目标 (15)10.1.2 培训内容 (15)10.1.3 培训方式 (15)10.1.4 培训师资 (15)10.2 推广模式与策略 (15)10.2.1 推广模式 (15)10.2.2 推广策略 (15)10.3 成效评价与反馈机制 (15)10.3.1 成效评价指标 (15)10.3.2 评价方法 (16)10.3.3 反馈机制 (16)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农业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农业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农业技术推广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我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业生产效益有待提高。
因此,需要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来提升种植养殖效益,保障农民利益。
二、目标确定1.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的农产品。
三、推广内容1.优质、高产农作物种植技术推广:通过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现代农业科技培训,推广高效节水、抗病虫害的作物种植技术。
2.畜禽养殖科技推广:以科学饲养管理和健康养殖为基础,通过培训农民掌握健康养殖技术,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益和质量。
3.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通过引进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4.农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通过推广农机具节能技术和绿色环保农药、化肥使用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选取优秀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现场示范,鼓励农民学习和采用先进技术。
四、推广方式1.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农技培训:通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班和农场实践,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和经验。
2.建设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建设科技示范园区,现场展示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产品,并向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3.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推广:通过农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向农民推送农业技术信息和培训内容。
4.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农技人才,提升农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五、推广效果评估1.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评估。
2.通过农民收入增加情况、农产品质量提升情况等指标评估推广效果。
3.利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农民对推广效果的评价和意见。
六、经费保障1.政府财政支持:将农业技术推广纳入政府农业发展计划,争取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2.农民自筹资金:推动农民合作组织建设,通过共建共享模式,筹集资金进行推广实施。
七、推广机制建设1.建立科技推广服务平台:通过建立科技推广服务平台,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全程服务和管理。
农业科技交流与推广活动方案

农业科技交流与推广活动方案一、背景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产业的迅猛发展,农业科技的交流与推广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我们制定了以下农业科技交流与推广活动方案。
二、总体目标本方案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与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民的科技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活动内容及方法1. 农业科技交流大会在主要农业区举办农业科技交流大会,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农民代表参与。
大会旨在分享和交流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提供一个平台供各方互相学习和沟通。
2. 农田示范推广在农村地区选择典型农田作为示范点,开展农业科技的实地展示和推广活动。
通过现场示范和讲解,向农民展示科学耕作技术和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鼓励农民进行实践和体验,以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
3. 农技培训班组织农技培训班,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农业企业技术人员以及农民代表参与。
培训班包括理论学习和现场操作,培训内容涵盖农作物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知识。
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
4. 农业科技展览组织农业科技展览,展示最新的农业科技产品和技术装备,向农民传递信息并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展览内容包括农机具、农药肥料、种植技术等方面,通过互动体验和专家解说,帮助农民了解和选择适用的农业科技产品。
四、实施步骤1. 组织筹备工作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成立组织筹备团队,并进行详细的活动规划和预算。
2. 宣传推广利用媒体、社交平台和农业协会等渠道,进行活动的宣传推广,邀请各界人士参与和关注,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实施活动按照预定计划,组织农业科技交流大会、农田示范推广、农技培训班和农业科技展览等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达成。
4. 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议和现场观察等方式,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活动方案,为后续的交流与推广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计划

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计划第1章引言 (4)1.1 背景与意义 (4)1.2 目标与任务 (4)1.3 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5)第2章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5)2.1 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5)2.2 国内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问题 (6)2.3 发展策略与建议 (6)第3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体系 (6)3.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6)3.1.1 成果识别与筛选 (6)3.1.2 成果评价与示范 (7)3.1.3 成果转化策略与政策支持 (7)3.2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 (7)3.2.1 推广主体与职能分工 (7)3.2.2 推广渠道与平台建设 (7)3.2.3 推广人员与能力提升 (7)3.3 推广模式与案例 (7)3.3.1 政产学研用协同推广模式 (7)3.3.2 “互联网”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7)3.3.3 示范基地与示范户推广模式 (8)3.3.4 农业科技培训与技术服务模式 (8)第4章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 (8)4.1 新品种引进与筛选 (8)4.1.1 系统收集国内外农业新品种信息,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各类新品种。
(8)4.1.2 建立新品种引进筛选平台,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的评价,保证筛选出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新品种。
(8)4.1.3 加强与国际农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新品种选育技术,提高我国新品种选育水平。
(8)4.2 新技术试验与示范 (8)4.2.1 遴选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农业新技术,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开展试验与示范。
(8)4.2.2 建立农业新技术试验与示范基地,开展新技术试验,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8)4.2.3 通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大新技术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8)4.2.4 加强对新技术的跟踪评价,及时发觉问题,为技术改进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建议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X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和X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X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意见》的精神,X区要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创新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模式,构建信息化社会化科技创业推广服务体系,探索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推广的新模式。
一、X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现状现代农业示范推广是X区要承担的一项重要国家使命。
经过多年的探索,X已经建立起“政府推动下、以农业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为了鼓励教学科研人员投身农技推广,X大学在职称晋升中单列了“推广教授”岗位,在考评上不以论文论英雄,只看农技推广的实际效果;同时,按照下乡的实际天数,给“推广教授”发放生活补助。
与此同时,还在学校的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中推出“推广专家支持计划”,对入选者每人资助15万元,专项用于示范基地建设。
目前,X区和X大学组建了一支由300余名“推广教授”和100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参与的推广队伍,通过建立苹果、甜瓜、猕猴桃、茶叶等多个农业试验示范站,在开展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示范的同时,为当地农技人员和果农传授新技术,科研专家、基层技术干部与农民实现了“面对面”,大大加快了农业科技“落地生根”。
同时,X区先后在X、X、X、X、X等16个省区建设示范推广基地160多个、专家大院37个,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种,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000余项,推广农林作物良种2亿亩,受益农民5000多万人,每年科技示范推广效益60多亿元,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达到48%(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农业科研成果中,只有20%左右进入生产中)。
二、X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转型在新形势下,X区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转型,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聚焦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企业为龙头,以涉农高校、科研单位为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产业链条为纽带,鼓励企业、科研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做强龙头企业,做大农业产业,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方共赢、利益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推广服务机制,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1、打造核心示范平台围绕“现代农业看X”的目标和“高标准规划、高科技支持、高质量建设、高效益展示”的要求,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展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为重点,集聚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新成果,展示新品种,示范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引领和支撑园区发展粮油良种、设施蔬菜、林果苗木、良种猪、奶肉牛、食用菌和花卉等八大产业。
实现园区产学研一体化,生产推广一体化,产加销一体化,为X省乃至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推广良种良法、创造经验模式,提供产品加工和销售等。
用5-10年的时间,将X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成世界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集聚的洼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基地,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高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先进实用技术展示示范的核心。
2、建设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网络按照安全、先进、实用、易扩展、界面友好的原则,建设中国X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以X为网络核心区,整合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络资源,做好配套信息平台建设,在北方干旱半于旱地区建设若干个终端信息网点,进行信息采集和互动链接,网点选择为覆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现代农业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示范基地、专家大院、种养殖大户等。
网络纵向连接各级农业信息网络和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部门网点,横向连接世界和全国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将农业科技推广置于宽平台、大范围、高水平信息网络平台上展示,实现整个推广服务体系的信息贯通和覆盖,为整个体系的每个节点的受众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提高推广效率。
综合高科技手段,将X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打造成集网络、语音、视频、短信“四位一体”的农业专家推广服务系统,与12396、电子农务、农信通以及各地“农技110”联网,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同步,实现可视化远程技术服务,打造农民需求和专家对接的高速信息公路。
3、完善提高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技示范推广模式以X省农林科学院为依托,加强与西部11个省区涉农高校和农林科学院的联系,建立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战略联盟,组装集成重大农技推广项目。
整合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推广力量,建立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和成果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以基层各类推广力量为骨干的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推广团队。
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以企业为载体,依托地方场地设施等资源优势,逐步建立对接互动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转化新成果、新发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4、大力推行以企业为龙头的推广模式结合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机制。
建立金融绿色通道,解决科技特派员创业资金问题,支持科技特派员以创业为纽带,以农村创业为核心,以政策引导支持为保障,面向西北,创建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形成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协助企业开展产业链推广,促进科技要素带动资金、人才、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聚集。
设立示范区产业链推广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区农业企业开展产业融合和产业链延伸。
鼓励企业采用“公司+科技人员+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模式,同科技人员、基地、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建设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推广新标准、新品种、新技术,实现产业扩张、带动农民增收、发挥辐射作用。
重点在食品加工、生物育种、农资制造、新型材料制造、市场开发等方面选择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做强做大若干个产业链。
5、继续搞好展会和媒体推广继续办好农高会,提高层次,扩大规模,增强影响力,不断提升办会水平,把农高会逐步办成国际知名、全国最有影响力和最受农民欢迎的农业科技展会,打造成X区的一张名片和中国高新技术交易名牌。
坚持展示交易市场化,将X区建成我国重要的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生产资料、农林业良种、农机交易市场。
将“农林卫视”频道打造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农业科技频道和推广农业科技的全国性平台。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报》的作用,不断扩大影响,提高覆盖度,办成贴近农民,贴近农业,贴近农村的涉农科技大报。
6、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创业实训以X创业实训基地为基础,通过国家有关创业、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等补贴和生活补贴、社会保障补贴等补助形式,引导各类人员参加农业科技创业实训,做好对农民技术职称的评定。
将培训推广基地办成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新农村建设村官培训中心和新型农民培训中心。
继续扩X大学推广硕士培养规模,为全国培养高素质、强研发的推广型人才。
将培训推广基地纳入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范围。
坚持“试验产业化,推广网络化,展示交易市场化”的原则,以整合资源和创新机制为突破口,以政策支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为基本手段,以X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依托,大力开展创业实训,搭建硬件支撑平台、科技条件共享平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和农业实用人才实训平台等共4个创业实训平台,建成技术设备先进、功能完善、师资力量一流、服务保障有效的现代农业创业实训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者、科教人员等各类群体开展农业创业、实现就业提供平台。
三、构建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推广模式X要在现有多种农业推广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市场化运作方式,按照产业链发展的思路,构建起“面向全区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市场化机制为主导,以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或者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以农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为支撑,以农业会展、示范基地、媒体推广、教育培训、创业实训、中介服务等为辅助”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科技推广的核心,按照市场化和产业链的运作方式,建立起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特派员等为主的科技要素,以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保险公司等为主的金融机构,以及以农户、农业合作组织等为主的推广对象之间的联系,从而打通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各个环节,构建起“多方共赢、利益共享”的新型推广模式。
(一)推广主体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或者由农户自发组织的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合同约定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构成“公司+农户(合作组织)”的农业科技推广主体。
第一,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或者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签订委托生产、统购统销合同,农户按照企业要求进行生产;第二,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子、农机等生产资料,并由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特派员等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第三,农户收获产品后,由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好的价格统一收购,一部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其余以利润的形式支付给农户。
(二)支撑要素1、科技要素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整合各种科技资源,来自于农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特派员等以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形式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签约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2、金融要素以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保险公司等为主的金融机构为农业科技推广的实施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
第一,由农业龙头企业以合同约定收购农产品做担保,农村商业银行为农户提供贷款支持,但资金不直接提供给农户,而是支付给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以种子、农机等生产资料的形式提供给农户;第二,农户收获产品后,由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好的价格统一收购,一部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第三,农业保险公司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保险服务,降低因突发自然灾害、疫病等造成的损失。
(三)辅助要素农业会展、示范基地、媒体推广、教育培训、创业实训、中介服务等是农业科技推广的辅助手段,成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农户等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农户提供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和知识,间接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