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地图设计与制作
7-地图设计与制作070308

第四节 地图的制版印刷(简要)
一、对印刷原图及分色参考样图的要求 1.对原图材料的要求 2.对绘制各种规矩线的质量要求 3.对图幅尺寸的精度要求 4.对线划要素绘制质量的要求 5.对注记的质量要求 6.对分色参考样图的要求
第四节 地图的制版印刷(简要)
二、地图制印工艺设计 1.地图制印工艺设计的内容及原则 2.规格设计 3.制定制印设色表 4.作业流程
第三节 专题地图设计
二、专题地图资料的类型和处理方法 1.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 2.加工处理 三、专题地图的地理基础 1.地理基础 2.地理要素的选择与表示 3.基础要素 4.底图
第三节 专题地图设计
四、专题地图内容的设计 1.表示方法的选择 2.图例符号的设计 3.作者原图设计 4.图面配置设计 5.地图的色彩与网纹设计
第 七 章
地图设计与制作
第一节 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
一.地图设计 1.地图设计准备 2.地图内容设计 3.编写地图设计书
第一节 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
二、原图编绘 1.编绘前的准备过程 2.展绘地图的数学基础 3.转绘地图的内容 4.各要素的编绘 5.常见的几种传统编图方法 三、制印准备 四、地图印刷
第二节 普通地图设计编绘
一、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设计制作 1.统一规格 2.地图投影 3.反映区域特点 4.现代化标准
第二节 普通地图设计编绘
二、普通地理图的设计编绘 1.设计特点 2.设计准备 3.内容设计 4.编绘
第三节 专题地图设计
一、一般过程 1.编辑准备 2.原图编绘 3.出版准备
第四节 地图的制版印刷(简要)
三、地图制版 1.照相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翻版 3.涂修版 4.胶片套拷 5.晒打样版 6.打样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4) 地物注记 有些地物除了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外,对于地物的性质、名称等在 图上还需要用文字和数字加以注记, 如房屋的结构、层数、地名、路名、单位名、计曲线的高程、碎 部点高程、独立性地物的高程以及河流的水深、流速等。
三、地貌符号 1、 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的 闭合曲线。 例如,当水面高为70m时,曲线上任一点的 高程均为70m; 将这些水涯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 的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这就将小岛用等高线 表示在地形图上了。 2、 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contour interval) 。 同一幅地形图的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地形图的等高距也称为基本等高距。 大比例尺地形图常用的基本等高距为0.5m、1m、2m、5m等。 等高距越小,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细部就越详尽;等高距越大,地貌细部表 示的越粗略。 测绘地形图时,要根据测图比例尺、测区地面的坡度情况和按国家规范要求 选择合适的基本等高距,见表9-4。
1:1万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将1:10万图幅按经差3′45″,纬差 2′30″ 分为64幅,其编号是在1:10万图幅 后面加上相应的序号,如G-47-124-(25)
y=[(φ左上- φ)/2.5′]×8+( λ - λ左上) /3.75′+1
四、1:5000、1:2000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1:5000地形图按经差1′52.5″,纬差1′15″ 将一幅1: 1万地形图分为四幅1:5000地形图,其编号是在1:1万图 幅后面加上相应的序号,用a、b、c、d表示, 如J-50-72-(32)- a 1:2000地形图按经差37.5″,纬差25″ 将一幅1:5000 地形图分为9幅1:2000用数字1、2、 …… 、 9表示, 如J-50-72-(32)- a-9
如何进行地图制作与制图设计

如何进行地图制作与制图设计地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展示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无论是在旅游导航中寻找方向,还是在城市规划中确定交通布局,地图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地图的制作与制图设计也成为一个独立而复杂的学科。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地图的制作过程和制图设计技巧。
地图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图形输出三个阶段。
首先是数据收集阶段。
地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取决于所使用的数据源。
一般来说,政府部门和专业地理机构提供的数据是最可靠的来源。
这些数据通常包括地形、交通、行政区划、水系等信息。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数据收集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将原始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分类,以便于制图。
例如,对于地形数据,可以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取地形起伏的信息,然后使用等高线生成方法得到可以用于制图的地形数据。
对于交通数据,可以通过道路、铁路、飞机航线等信息获取道路和交通网络的布局。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要素图层,用于后续的地图绘制。
在数据处理完成后,接下来是图形输出。
地图可以以纸质形式或电子形式呈现。
对于纸质地图,需要考虑比例尺、图例、标注以及版面设计等要素。
比例尺是表示地图缩放比例的重要指标,可以决定地图的详情程度。
图例是用来解释地图要素符号和颜色的说明,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地图的意义。
标注是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可以用来标记地名、行政区划、地理要素等重要信息。
版面设计是指地图在页面上的布局和排版,包括图面的大小、位置和摆放顺序等。
而对于电子地图,需要考虑图层可视化、交互性和数据存储等因素。
图层可视化是指根据数据的特点,使用不同的符号样式和颜色表示各个要素,以提高地图的可读性。
交互性是指地图可以通过用户操作实现缩放、平移、查询等功能,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数据存储是指将地图数据保存在电脑硬盘或服务器中,方便随时使用和共享。
地图编制

§7.1 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 7.1
二.原图编绘阶段 原图编绘阶段
1.编绘前的准备工作 编绘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编图规范和编图大纲 •熟悉编图资料 •熟悉制图区域特点 •编图材料的准备 包括:用于绘图或刻图的图版(裱糊好的图版),聚酯薄膜 或供刻图用的专用聚酯薄膜,绘图和刻图的工具与颜料等.
§7.1 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 7.1
二.原图编绘阶段 原图编绘阶段
2.展绘地图的数学基础 展绘地图的数学基础
•展绘地图的图廓点 •展绘地图的经纬网 •展绘地图的方里网 •展绘地图的测量控制点
§7.1 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 7.1
二.原图编绘阶段 原图编绘阶段
3.转绘地图内容 转绘地图内容
----将编图资料上的地图内容转绘到已展好 数学基础的图板上.
一.地图设计阶段 地图设计阶段
2.地图内容设计 地图内容设计 (3)概括指标的设计
----主要是确定各要素的取舍指标和图形简化标准.
§7.1 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 7.1
一.地图设计阶段 地图设计阶段
2.地图内容设计 地图内容设计 (4)地图图幅的配置设计
----合理安排主图、附图、图表、图廓、图名、图例、 比例尺及文字说明等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大小.
§7.1 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 7.1
一.地图设计阶段 地图设计阶段
2.地图内容设计 地图内容设计 (5)试编样图,进一步检查验证设计思想的可行性
样图可选择典型地区按不同的设计方 案进行编图,经综合评估后,选出最佳方 案作为正式编图时的参考用图.
§7.1 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 7.1
一.地图设计阶段 地图设计阶段
----根据编图大纲和图式规范的要求,对编绘原图采用 清绘或刻绘方法制成供出版用的印刷原图(出版原图). 清绘:先将实测或编绘原图照相后制成底片,然后将底片上 的图形晒蓝于裱好的图板、聚酯片基或刻图膜上,最后按 刻绘:用刻图工具在涂有刻图膜层的透明片基上 编辑设计、图式图例和规范要求进行描绘和剪贴符号注记. 刻出透明的线划和符号,得到出版原图. 印刷原图(出版原图):根据编图大纲和图式规范的 要求,采用清绘或刻绘方法制成的复制地图的原图.
《地图设计与编制》课件

设计易于导航的城市地图, 标注重要的地标和交通要点。
创建清晰明了的交通网络图, 帮助人们规划出行路线。
绘制引人入胜的自然地图, 展示地球上壮丽的自然景观。
使用合适的颜色、线条 和标注,以创建清晰的 视觉层次结构,突出地 图中最重要的信息。
地图设计的步骤
1
地图符号化和标注
2
选择适当的符号和标注方法,将数
据可视化呈现在地图上。
3
数据采集和处理
收集所需数据并进行处理,确保数 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布局和样式设计
设计地图的布局和样式,以确保地 图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地图编制的技巧
1 地图比例和投影
的选择
2 数据的显示和组织 3 标注和图例的设计
有效地展示和组织地
设计清晰准确的标注
根据地图的使用目的
理数据,使地图易于
和图例,帮助读者理
和地理特性选择适当
理解和分析。解地图Fra bibliotek的符号和颜的比例尺和投影方式。
色。
地图设计与编制的案例研究
城市地图设计
交通网络图设计
自然地
《地图设计与编制》PPT 课件
地图设计与编制
地图设计的重要性
地图设计是关键,因为它能有效传达信息,帮助人们理解地理数据和空间关系。
地图设计的原则
简洁明了的图像
利用简单、明确的符号 和图像,使地图易于阅 读和理解。
准确的数据展示
确保地图上的数据准确 无误,以便人们能够依 靠地图做出正确的决策。
良好的视觉层次结构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1

半比例符号
在宽度上难以按比例表示、 在长度方向可以 按比例表示的地物符号,称半比例符号,亦 称线状符号。此类符号用于表示线状地物, 符号以定位线表示实地物体真实位置。
符号定位线位置如下: ①成轴对称的线状符号: 定位线在符号的 中心线,如铁路、公路、电力线等。
②非轴对称的线状符号: 定位线在符号的 底线,如城墙、 境界线等。
二. 制定测图技术方案
根据测区地形特点及测量规范对图根点数量和技
术要求,确定图根点位置和图根控制形式及其观 测方法等。 确定测区内水准点数目、位置、连测方法等。 测图精度估算、测图中特殊地段的处理方法及作 业方式、人员、仪器准备、工序、时间等亦均应 列入技术方案之中。
。
注记符号
具有说明地物名称、性质、用途以及带有数 量、范围等参数的地物符号,称注记符号。
如工厂的名称、植被的种类说明、特殊地物 的高程注记、建筑物的种类和层数等
地貌符号
地貌形态多种多样,对于一个地区可按起伏
的变化分为四种地形类型:
平地:地势起伏小,地面倾斜角一般在
3°以下;
丘陵:地面高低变化大,倾斜角一般在
影像图:采用航空摄影像片与手工(或计
算机)描绘线划的符号表示的地形图; 数字图:它是把密集的地面点用三维坐标 存储在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既可转化成 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也可直接用于工程 设计和信息查询等。
二. 地形图的比例尺
1. 比例尺:地形图上任意线段长度(d)与地面上 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D)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 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整分数表示,即
等高线平距 d :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称 ,用d 表 示。
地面坡度 i :等高距 h 与等高线平距 d 的比值,称为 , 用 i 表示。( i = h / d )
地图设计文件

地图生产
第七章 地图设计文件
第一节 地图设计与编辑
1地图设计:对新编地图的设计 2地图设计的任务 (1)确定地图生产的规划与组织 (2)根据地图的要求确定地图的内容 2 (3)设计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表示方法和符号。 (4)选择地图资料并进行分析和加工,对制图数 据进行处理 • (5)确定制图综合原则和指标 • (6)设计地图的数字基础、图面、整饰设计 • • • • • •
• • • • • •
(7)制图内容的选择和符号,图例设计 (8)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9)抄接边的规定 (10)地图出版准备及对出版图的要求 (11)检查验收规定 (12)附件
• • • • • •
二 专题地图的编图大纲 1专题地图的特点: (1)有一个或一组主题 (2)要有地理地图 (3)色彩设计是主要部分 (4)制图工艺比较复杂
(5)印刷原图和制作、分版规定、 (6)附录 二、图式 图式:地图符号的样式 包括(1)技术规定 (2)各要素符号 (3) 注记 (4)图廓整饰及样式 (5)附录
第三节
编辑计划
• 编辑计划的项目: • (1) 任务说明书:制图区域位置、图幅数、 建立数学基础的方法, 完成作业的期限、编图 应遵循的规范及图式 • (2)制图区域的地理说明:简要说明与地图 内容由关的区域类 型和典型特点 • (3)制图资料说明: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参考资 料的名称内容 • (4)作业方案:根据地图类型,精度和时限的要求,制图资 料和本单位人员设备额条件,确定工艺方案。
• • • • • • • • •
2 专题地图编图大纲内容 (1)概述 (2)制图资料的收集、分类、处理 (3) (3)地理基础底图 (4)专题内容及表示方法 (5)色彩设计 (6)原图编绘 (7)出版准备 (8)附件
地图设计与编绘

地图设计与编绘(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名词解释1 地图的定义:地图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他天体)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
三个基本特征包括: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有使用地图符号表达事物产生的直观性;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2 制图综合:对地图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进行选取和概括,用以反映制图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典型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
3 子午线收敛角:除中央经线投影成直线以外,其他所有的经线都投影成向极点收敛的弧线。
因此,除中央经线之外,其他所有经线的投影同坐标纵线的夹角便是子午线收敛角。
4 普通地图: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中最基本的要素的地图。
随着比例尺缩小,其详细程度也不断缩小。
5 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的要素的地图。
地图的主题要素是根据专门用途的需要确定的,其他地理要素则根据主题需要作为地理基础选绘。
6 计曲线:从高程基准面起算,每隔四条(或三条)首曲线加粗的一条等高线。
7 首曲线:也叫基本等高线,是按基本等高距从零米起算测绘的,通常用细线描绘。
8间曲线:是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用以表示基本等高线不能反映却又重要的局部形态,用长虚线表示。
9 助曲线:是任意的高度上测绘的等高线,为了表示别的等高线都不能表示的重要微型形态,用短虚线描绘。
10 1985国家高程基准:采用青岛水准原点和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年到1979年的验潮数据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所定义的高程基准。
其水准原点起算高程为。
11 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1975国际椭球,以JYD 系统为椭球定向基准,大地原点设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采用多点定位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12 1954 北京坐标系:将我国大地控制网与苏联1942普尔科沃大地坐标系相联结后建立的我国过渡性大地坐标系。
地图编绘与设计

第一章地图的基本特性:1.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2.由使用地图符号表达事物产生的直观性3.由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地图使用符号与注记系统的优点(1)图形简化、清晰、易读(2)表达灵活(3)能够表示物体的数量和质量特征(4)不仅能够表示有形的地理事物,还能表示无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5)既能表示地表的地理事物,又能表示位于地下或空中的事物和现象地图的两次抽象过程:符号化过程和制图综合过程(比例尺缩小过程)地图的定义: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图分类:(1)普通地图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六大地理要素:水系、交通、境界、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和各种独立目标。
(2)专题地图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地形图:是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按统一规范表示地面基本地理状况的地图。
是普通地图中一个重要的地图种类。
地形图的特点:1. 统一的数学基础:参考椭球体,大地坐标系统,投影,比例尺系列,分幅编号体系。
2. 统一的规范与符号体系:详细规定地形图编测的各项要求及标准。
3. 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在图面能负载的前提下,尽量详细、精确地表示各地面要素。
比例不同,内容、精度有区别。
地图的基本功能:1、地图的模拟功能2、地图的传输功能3、地图的信息载负功能4、地图的认知功能中国最早的古军事地图-汉代古地图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西晋裴秀(224—271 )——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第二章地图符号的本质:地图符号是物质的对象,用来代指抽象的概念,它是以约定关系为基础的。
地图符号的分类:根据几何特征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地图符号系统的特点:地图符号系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内容和形式上);地图符号系统与地理空间要素的分类系统应该协调一致。
《地图设计与编绘》课程教学大纲.doc

《地图设计与编绘》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07423056 课程名称:地图设计与编绘课程英文名称:Map compile and design 总学时:32学分:2 开课单位:地理信息系统授课对象:地理信息系统前置课程:地图学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地图设计与编绘》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课。
本课程从地图的基本概念开始,研究地图的内容及表示方法;地图的数学基础; 地图设计:包括地图设计的理论基础,图幅设计,内容设计以及表示方法的设计、成图工艺方案设计等;地图编绘:包括编绘地图的技术方法,制图综合基本理论,制图综合的实施等。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一)理解地图的定义、特性(二)了解地图的类型与用途(三)了解地图的历史(四)理解地图学(五)掌握地图的分幅与编号第二章地图符号和地图表示(一)了解地图符号、分类(二)理解视觉基本规律(三)掌握基本图形变量(四)掌握地图符号设计(五)掌握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第三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一)掌握坐标系与高程系(二)掌握比例尺(三)掌握高斯投影(四)掌握地图定向第四章地图的制作过程(一)了解传统技术编制地图(二)掌握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过程第五章地理变量与图形表达(一)了解地理变量(二)了解地理数据的图形表达(三)理解统计数据(四)掌握图形设计(五)理解地图色彩第六章制图综合(一)理解制图综合的基本定义(二)理解制图综合的方法(二)理解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四)掌握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五)掌握海洋要素的制图综合(六)掌握陆地水下的制图综合(七)掌握居民地的制图综合(八)掌握交通网的制图综合(九)掌握地貌的制图综合(十)掌握植被要素的制图综合(十一)掌握境界及其他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七章地图设计文件(一)了解地图设计与编辑(二)掌握编绘规范、细则、土式(三)掌握编辑大纲(四)掌握编图大纲第八章地图的图面设计(一)掌握地图的分幅设计(二)掌握地图的图面配置(三)掌握地图拼接制图区域和制图资料(四)理解制图区域研究的目的(五)掌握制图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六)掌握制图资料分析和评价的标准(七)掌握制图资料的加工(八)了解遥感资料的应用第十章地图的原图编绘和出版准备(一)了解传统制图方法的原图编绘和出版准备(二)掌握计算机制图的编绘与出版准备一体化第十一章地图集的设计与生产(一)了解地图集的特点(二)掌握地图集的设计(三)理解地图集的编辑特点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在学习地图定义的基础上,主要讲述制图综合的方法,以及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的编辑和设计方法。
如何进行地图绘制与制作

如何进行地图绘制与制作地图是我们熟悉的导航工具,它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地理和地形信息。
地图绘制与制作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地理数据、图像处理和设计理念。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如何进行地图绘制与制作,并分享一些有效的技巧和工具。
首先,地图绘制与制作的第一步是收集地理数据。
我们可以从各种来源获取数据,包括卫星图像、地形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确定地图上的地理特征,例如山脉、河流、湖泊和城市。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地图的比例尺和投影方式,以确保地图的准确性。
收集完地理数据后,我们需要进行图像处理。
这一步骤涉及将收集到的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地图图像。
图像处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编辑,如调整亮度和对比度、添加文字标注和符号。
另外,为了让地图更易读和直观,我们还可以使用颜色和阴影效果来突出地形特征和地理区域。
地图的设计是地图绘制与制作的重要环节。
设计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目的。
一个有效的地图设计应该清晰、简洁、易读。
颜色的选择要符合自然规律,文字的大小和字体要适当。
此外,应当合理布局地图的元素,如图例、比例尺和指北针,以方便使用。
合适的标注和符号也要有,以充分表达地图所要展示的信息。
地图绘制与制作还可以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
这些工具可以提供更精确和高度可定制的地图制作功能。
例如,GIS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展示地理现象。
此外,使用电脑绘制和制作地图还可以提高效率和精准度,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然而,地图绘制与制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地图数据的获取和处理需要专业的技能和设备,这对一般人来说可能不太容易。
其次,地图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地图目的、使用者需求和设计原则,这需要一定的经验和知识。
最后,地图的更新和维护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定期更新数据和重新制作地图。
总结起来,地图绘制与制作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
它需要我们收集地理数据、进行图像处理、进行设计和使用辅助工具。
第七章--地图设计与制作

二 普通地理图的设计编绘
1 设计特点
强调地理适应性与区域概括性。 具有灵活多样的设计风格。 制图资料各不相同。
2 设计准备 3 内容设计 4 普通地理图的编绘
第三节 专题地图设计
一 一般过程: 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出版准备 1 编辑准备 设计大纲: 1)-----7) 与设计书的内容相当。 2 原图编绘 底图 作者原图 3 出版准备 与地理图相似
编图资料的分析: 政治性、完备性、精确 性。
制图区域和制图对象的分析: 研究区域地
一 地图设计 设计书
2 地图内容设计
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投影与比例尺 地图幅面及纸张规格 地图内容及形式设计 概括指标的设计 图幅配置设计 试编样图 工艺方案设计
一 地图设计 设计书
3 编写地图设计书
编图的目的任务 编图资料的分析、管理与应用 制图区域地理特征 地图幅面 地图内容 图面表现形式 地图的数学基础 地图概括方法及指标 协图符号系统 地图配置方案 地图生产工艺流程及综合样图
▪ 编绘的过程,就是对地图内容各要素进 行合理的选取和概括,并在图板上对各 要素采用能满足复照要求的颜色分别描 绘的过程。
▪ 要求: ▪ 地图内容符合编图设计书的规定和要求; ▪ 符号的形状和大小符合图式规定,位置
要精确; ▪ 注记的字体、大小要规范,位置要恰当;
▪ 5 常见的几种传统编图方法
▪ 编稿法: ▪ 按照规范和地图设计书的要求,在经过
(4)文字资料: 包括专题研究的阶段或终结成果, 有关论著文件,地理考察或调研资料,政府文告、
编图资料的分析评价
资料的分析与评价,是对照资料的政治性、科学性、完备 性、现势性等要求,评定各种资料的使用价值和可使用程度。
(1)政治性: 集中体现于地理底图的编制,主要有涉及国家 主权、立场方面。
第七章地图设计与制作

地图图幅配置设计 图面配置设计是指把主图、附图、图 表、图廓、图名、图例、比例尺及文字说明等,在地图上如何 合理安排其位置和大小。配置原则是既要充分地利用地图幅面; 又要使图面配置在科学性、艺术性和清晰性方面相互协调。 图面配置设计之后,还要通过试编样图,进一步检查验证 设计思想的可行性。样图可选择典型地区按不同的设计方案编 图,经综合评估后,选出最佳方案作为正式编图时的参考用图。 工艺方案设计 地图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都紧密 关联,要顺利、高效地完成这项工作,就必须安排好地图编制 各个环节的程序,完成这项工作就是工艺方案设计。它包括设 计编绘原图的方法步骤,出版准备的各道工序等。一般都是采 用框图形式加以说明。
制图区域和制图对象的分析 地图是表现和传输制 图区域特定地理要素的信息模型。由于制图区域和制图对 象的千变万化,使得制图区域的特点和制图对象的分布规 律各不相同。要使地图真实地模拟出客观实际,就必须深 入地分析研究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制图对象的分布特点。 通过特征研究才能科学地选择信息,恰当的对制图对象进 行分类、分级,有效地选择地图概括和表示方法,并最终 设计出高质量的地图产品
3. 编写地图设计书
编写地图设计书(亦叫编图大纲)就是把地图设计思想具体 化。设计书是地图生产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 编图目的任务,编图资料的分析、处理及应用,制图区域地理 特征,地图幅面,地图内容及其图面表现形式,地图的数学基 础,地图概括方法及指标,地图符号系统,地图配置方案,地 图生产工艺流程及综合样图等。
5. 常见的几种传统编图方法 编稿法 就是按照规范和地图设计书的要求,在经 过展点、拼贴、照像、晒蓝的底图上,用与印刷相近的颜 色,对地图内容各要素进行制图综合,逐要素描绘制成编 绘原图。再以此为依据,经过清绘制成出版原图。 连编带绘法 这种方法是将制作编绘原图和清绘出 版原图两个工序合并成一个工序完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简化了工序,缩短了成图时间,提高了成图的精度,降低 了制图成本。但作业员必须具备编图和清绘两方面的能力 。 连编带刻法 刻图法与连编带绘法基本相似,其主 要差别在于刻图法是应用各种刻图工具在涂有刻图膜(化 学遮光涂料)的聚酯薄膜片基上刻绘出各要素。刻图法不 仅减少了制印工序,加快了成图速度,而且刻绘出的线划 特别精细,提高了地图成图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完备性:根据专题地图所要表示的内容来评价资料的完备程度。 这里仅指专题要素的详细性及完备性,如资料各个项目是否齐全, 各要素所表达的数量能否满足要求,资料概括程度能否满足新编图 的详细程度,各要素之间内容是否相互协调一致。
(4)现势性:注意资料的汇编或编制时间,是否符合统一截止日期 的要求,是否反映本专题近期的成就及状况,是否符合科学的现实 概念。资料现势性评价,与专题地图所采用的表示方法有关。定性 表示法比定量表示法容易保持现势性;同样是比率符号,而分级的 较连续性的、相对的比绝对的更容易保持现势性。
3 出版准备 ➢与地理图相似
二 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与处理方法
(1)地图资料:包括地形图、地理图集与所编地图有关的其他 相关专题地图。普通地图主要用于编制地理底图。
(2)遥感影像资料:各类遥感影像是编之相关专题地图的重 要资料,对编制数字地图、建立地图数据库,更是重要的信息 源。
(3)数据资料:包括观测、实测、量测资料以及统计资料。 (4)文字资料:包括专题研究的阶段或终结成果,有关论著
第四,重要地区扩大图,对主图中专题要素密度过高, 难以正常显示专题信息的重要区域,可适当采取扩大图的形 式处理。扩大图的表示方法应与主图一致,可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增加图形数量。
(2)副图,指补充说明主图内容不足的地图,如主图位置 示意图、内容补充图等。
(3)图名,图名的主要功能是为读图者提供地图区域和主 题信息。表示统计内容的地图,还必须提供清晰的时间概 念。图名要尽可能简练确切。组成图名的三要素:区域、 主题和时间。图名是展示地图主题的最直观形式,应当突 出、醒目。
(1)主图:是专题地图图幅的主体,应占有突出位置及较 大图面空间。同时,在主图图面配置中还应注意:
第一 ,在区域空间上,要突出主区与邻区是图形与背 景的关系,增强主图区域的视觉对比度。
第二,主图的方向一般应按惯例定位上北下南。特殊情 况下可适当偏离,但要明确指向线。
第三,移图:制图区域的形状、地图比例尺与制图区域 的大小难以协调时,可将主图的一部分移到图廓内较为适宜 的区域,这就成为移图。因此,移图也是主图的一部分。移 图的比例尺可以与主图比例尺相同,但经常也会比主图的比 例尺缩小。移图与主图区域关系的表示应当明白无误。
图例设计
图例是地图上所使用全部地图符号的说明。图例对地图信息传递的全 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图例可以分为工作图例与应用图例两种。工作图 例的对象主要是编图人员;应用图例的对象则是读图、用图者。图例设 计应遵循一些基本要求,其中最主要是图例符号的完备与一致性,及图 例系统的科学性。
完备性指图例应包括图幅中所有出现的专题符号。 图例符号的一致性,对点状、线状、 面状符号有不同的含义:对点状符号是 指在形状、尺寸、色彩、结构等方面与 图内相应符号要保持严格一致,而对线 状面状符号而言,就比较复杂,可以理 解为图面与图例符号相对应图形变量的 同类性。
(4)图例,图例应尽可能集中在一起。只有当图例符号过 多时,才考虑分成几部分放置,并按读图习惯,从左到右 排列。
(5)比例尺,专题地图的比例尺一般被安置在图名或图例 的下方。
(6)统计图表与文字说明,是对主题的概括与补充的比较 有效的形式。
(7)图廓,单幅地图一般都以图框为制图的区域范围。
专题地图的图面配置,不像普通地图,特别是地形图那样在很多 方面可以执行规范的要求,而必须由编图人员自行设计。进行图 面配置还应考虑地图的使用条件及经济效益的核算。
第七章 地图设计与制作
本章要点 1 掌握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普通地图的设计
院原理;专题地图编制的方法 2 认识现代地图制作的新方法 3 了解地图的常规制作方法 4 一般了解地图的印制过程
第一节 地图的编制的一般过程
▪ 四个阶段
地图设计
原图编绘
制印准备
地图印制
一 地图设计 设计书
1 地图设计准备
➢ 地图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确定基本资料、补 充资料和参考资料。
1.按照专题现象的不同特性,可以有不同的设色方法与要求:
(1)表示专题现象的质量差异或类别。运用色彩的色相 差异,能间接有效地反映现象的质量差异。
(2)表示专题现象的数量差异 区域内的数量分布可能 是渐变、连续的,也可能是突变不连续的。渐变连续的数 量变化以面状符号居多,以色彩的亮度(或饱和度)变化 较好;突变不连续的数量分布以点状及线状符号居多,可 采用色相变化。点状及线状符号本身的尺寸有限,颜色的 差异必须较明显,才有较好的读图效果。
2)编绘专题内容的制图资料应翔实可靠。 3)符号图形地规格应与编绘原图一致,符号可简化。 4)色彩整饰尽可能与编绘原图一致。 5)符号定位要尽量精确。
▪ 4 图面配置设计
➢ 主图,附图,附表,图名,图例及各种文字说 明。
主图与四邻的关系 主图的方向 移图和破图廓 图名 图例 附图,附表。
➢ 编图资料的分析:政治性、完备性、精确性。 ➢ 制图区域和制图对象的分析:研究区域地理
特征和对象的分布特点。
一 地图设计 设计书
2 地图内容设计
➢ 地图数学基础设计:投影与比例尺 ➢ 地图幅面及纸张规格 ➢ 地图内容及形式设计 ➢ 概括指标的设计 ➢ 图幅配置设计 ➢ 试编样图 ➢ 工艺方案设计
编绘前 的准备
编绘数 学基础
地图内 容转绘
各要素 的编绘
整饰 与审校
1 编绘前的准备工作
➢ 熟悉编图规范和设计书(编图大纲) ➢ 熟悉编图资料 ➢ 熟悉制图区域特点 ➢ 编图材料的准备
2 展绘地图的数学基础
➢ 展绘地图图廓点、经纬网、方里网和测量控制点。
➢ 要求:内图郭边长误差<=0.2mm
➢
对角线误差<=0.3mm
图例系统的科学性表达了多种含义,主要在于能设计出 专题内容的科学体系,如各要素的层次及相互关系,指标的 分类分级,转换成图例系统的顺序位置,通常应将主要的排 在前面,并明确标出质量概念以及所代表的数值、单位等。 此外,图例符号的设计还应考虑艺术性、易读性以及便于制 作等。
图面内容的安排(图面配置) 1.良好的图面配置总体效果
2.地理底图的内容和类型
底图内容的选取可以有详有略。底图内容的选取是由拟 编专题地图的内容、用途、比例尺以及区域地理特征确定。 地理底图可分为工作底图与出版底图两种。
▪ 四 专题地图的内容设计
➢ 1 表示方法的选择:内容千变万化,表示方法 也各种各样:
专题内容的形态和空间分布规律 制图资料和数据的详细程度 地图的比例尺和用途 制图区域的特点
文件,地理考察或调研资料,政府文告、政策法规,历史文献 与档案,与专题有关的新闻报道及图片等。
分析与评价
编图资料的分析评价
资料的分析与评价,是对照资料的政治性、科学性、完备性、 现势性等要求,评定各种资料的使用价值和可使用程度。
(1)政治性:集中体现于地理底图的编制,主要有涉及国家主权、 立场方面。
▪ 三 专题地图的地理基础
➢ 定义: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及其与 周围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也是转 绘专题内容的控制和依据。
1.地理底图的作用
①建立专题地图的骨架
②转绘专题内容的控制系统
③更深入的提取专题地图的信息
因此,地理底图是专题地图的地理基础,专题信息的存 贮、表达、传递、提取,都必须通过底图才能实现。
四、色彩与网纹设计 地图设色对提高地图的清晰性和易读性,增加整体图
面的视觉对比度,增强地图的表现力,突出图形在背景上 的轮廓,协调图形的视觉平衡效果,增加地图的层次结构, 都有明显作用,是专题地图图形设计的重要内容。
地图的色彩设计具有不同于艺术作品的原则,它必须 在色彩基本原理基础上,充分考虑地图内容、用途以及表 示方法,经过制图者的创意,取得图面设计的色彩效果。
➢
控制点、经纬网及方里网误差<=0.1mm
3 转绘地图内容
➢ 将编图资料上的地图内容转绘到已展好数学 基础的图板上。
➢ 转绘方法:照相转绘法、网格转绘法、缩放 仪转绘法
▪ 4 各要素的编绘
➢ 编绘的过程,就是对地图内容各要素进行合 理的选取和概括,并在图板上对各要素采用 能满足复照要求的颜色分别描绘的过程。
加工处理:数据转换(量度单位、数量指 标、分级指标)
▪ 由于编图资料是从各处搜集而得,虽经分析、评价可以 使用,但他们的量度单位、统计口径、统计与量测的时 间等都不可能完全一致。
▪ 再由于有些数据需要经过适当运算或格式变换,才能 更适宜于制作地图,因此,必须对编图数据及资料进行 加工处理,这是专题地图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
▪ 四 地图印刷
➢ 用出版原图进行制版印刷,以便获得大量的印 刷地图。
➢ 平版印刷:照像、翻版、分涂、制版、打样。
第二节 普通地图设计编绘
▪ 一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设计制作
➢ 有许多统一,共八种比例尺系列。
➢ 各部门在设计和测制地形图时,要遵循地形图 的规范和图式的规定。
二 普通地理图的设计编绘
➢ 要求:
地图内容符合编图设计书的规定和要求; 符号的形状和大小符合图式规定,位置要精确; 注记的字体、大小要规范,位置要恰当; 线条描绘应清晰; 图面要清洁; 图面配置和图外整饰要合理。
▪ 5 常见的几种传统编图方法
➢ 编稿法:
按照规范和地图设计书的要求,在经过展点,拼 贴、照像、晒蓝的底图上,用与印刷相近的颜色, 对地图内容进行制图综合,逐要素描绘制成编绘 原图。再以此为依据,经过清绘制成出版原图。
1 设计特点
强调地理适应性与区域概括性。 具有灵活多样的设计风格。 制图资料各不相同。
2 设计准备 3 内容设计 4 普通地理图的编绘
第三节 专题地图设计
一 一般过程:
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出版准备 1 编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