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110KV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整定计算设计任务书

110KV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整定计算设计任务书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标题: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设计与整定计算原始数据:1.设计一座110KV降压变电站(1)110KV侧有L101、L103两条出线,35KV侧有L302、L303、L304、L305、L306五条出线,10KV侧有八条出线。

(2)与电力系统的连接;①110KV侧线路L101接入110kv系统:②35KV侧一路通过306开关接入35KV区域供电系统。

(3)主变压器数量及容量:1、每台变压器容量:31.5MVA绕组类型及接线组别:三相三绕组,yo/y/△-12-11;额定电压:110/38.5/11KV;短路百分比:高-中(17),高-低(10),中-低(6.5):绝缘类型:分级绝缘。

(4)110kv、35KV、10KV母线侧线路后备保护最大动作时间分别为110kv:2.5S、35kv:2.5S、10kv:2S。

2.电力系统的主要参数:(1)1)110kv系统最大等效正序电抗*ma*为6.6ω,最小等效正序电抗*ma*为5.3ω,最大等效电抗*ma* = 5.3Ω,35KV系统为9.2ω,最小等效电抗*.ma*为8.1ω。

(2)部分线路的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L101:额定电压110KV长度52KM最大(额定)负载为51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2:额定电压35KV长度18KM最大(额定)负载为6.3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3:额定电压35KV长度16公里;最大(额定)负载为6.3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4额定电压35KV长度32KM最大(额定)负载为4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5:额定电压35KV长21公里;最大(额定)负载为4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6:额定电压35KV长度25公里;最大(额定)负载为13.2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二、设计的主要要求1.根据本变电站主变压器的类型和容量,配置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方案,计算其主保护的整定;2.配置L303和L304线路的继电保护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目录摘要………………………………………………………………………………….. 1设计说明…………………………………………………………………………..1.1 主接线 (2)1.2CT、PT配置 (2)2主要保护原理及整定……………………………………………………………2.1发电机纵差动保护……………………………………………………………2.1.1保护原理……………………………………………………………………2.1.2整定内容……………………………………………………………………2.2发电机定子匝间保护………………………………………………………….2.3发电机过激磁保护……………………………………………………………2.4发电机失磁保护………………………………………………………………2.5发电机反时限负序过流保护…………………………………………………..2.6发电机逆功率保护……………………………………………………………2.7发电机两点接地………………………………………………………………结论…………………………………………………………………………………参考文献……………………………………………………………………………摘要课程设计师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性应用,能够加深我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严格遵循了继电保护课程中发电机与母线保护部分的设计原则,主要介绍了在电气设计中对于300MW发电机保护的原理及各种保护方法与整定手段,如发电机纵差动保护、发电机定子匝间保护、发电机过激磁保护、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反时限负序过流保护、发电机逆功率保护等保护方法,以及一些重要参数的计算与整定方法。

通过这次设计,是我们对发电机与母线保护有了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掌握。

关键词:纵差动保护;发电机保护;整定方法;反时限。

1 设计说明1.1主接线300MW 发电机主要保护原理设计,适用于发电机组采用单元接线,高压侧接入380kV 11/2接线系统;发电机出口侧无断路器;励磁方式为静态励磁系统;在发电机出口侧引接―台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采用三相分裂线圈)。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DOC)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DOC)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专业班级:学号:·姓名:?目录:一设计课题 (3)二原始资料 (3)主接线 (3)相关数据 (3)三.相间距离保护装置定值配合的原则和助增系数计算原则.4距离保护定值配合的基本原则 (4)距离保护定值计算中所用助增系数的选择及计算 (5)\四.设计设计内容 (6)选择线路保护的配置及保护装置的类型 (6)选择110kV线路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型号.7线路相间保护的整定计算、灵敏度校验 (9)五.设计总结 (10)参考资料 (12)¥一.设计课题:110KV线路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设计二.原始资料::主接线!下图为某电力系统主接线。

该系统由某发电厂的三台发电机经三台升压变压器由A母线与单侧电源环形网络相连,其电能通过电网送至B、C、D三个降压变电所给用户供电。

2:2:相关数据⑴电网中的四条110kV线路的单位正序电抗均为Ω/kM;⑵所有变压器均为YN,d11 接线,发电厂的升压变压器变比为121,变电所的降压变压器变比为110/;⑶发电厂的最大发电容量为3 × 50 MW,最小发电容量为2 × 50MW,发电机、变压器的其余参数如图示;⑷系统的正常运行方式为发电厂发电容量最大,输电网络闭环运行;⑸系统允许的最大故障切除时间为;⑹&AB 、 BC 、 AD 、 CD 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 230A、 150⑺线路A、 230A和 140 A,负荷自启动系数;⑻各变电所引出线上的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示,△ t=。

⑼系统中各110kV母线和变压器均设有纵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

三.相间距离保护装置定值配合的原则和助增系数计算原则:距离保护定值配合的基本原则距离保护定值配合的基本原则如下:(1)距离保护装置具有阶梯式特性时,其相邻上、下级保护段之间应该逐级配合,即两配合段之间应在动作时间及保护范围上互相配合。

距离保护也应与上、下相邻的其他保护装置在动作时间及保护范围上相配合。

河南理工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2016 ——2017 学年第二学期)姓名:专业班级:电气本1603学号:河南理工大学电力系课程设计任务:根据以上资料,对本变电站进行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1课程设计的目的(1)加深课堂理论的学习和理解;(2)得到一定的工程实践锻炼;(3)获得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具体工程实例相结合,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保护配置分析2.1变压器保护配置分析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大量使用的重要电气设备,它的故障将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它的安全运行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由于大同量的电力变压器是十分昂贵的元件,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来考虑装设性能良好、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

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可以分为油箱内和油箱外故障两种。

油箱内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烧毁等。

对于变压器来讲,这些故障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油箱内部发生故障所产生的电弧,将引起绝缘物质的剧烈气化,从而可能引起爆炸,因此这些故障应该尽快加以切除。

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的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

上述接地短路均是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的一侧而言。

变压器的不正常工作状态主要有:由于变压器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中性点过电压;由于负荷产国额定容量引起的过负荷,以及由于漏油等原因而引起的油面降低。

此外,对于大容量变压器,由于其额定工作时的磁通密度相当接近于铁芯的饱和磁通密度,因此在过电压或者低频率等异常运行方式下,还会发生变压器的过励磁故障。

对于上述故障和异常工作状态及容量等级和重要程度,根据《规程》的规定,变压器应装设相应保护装置。

2.1.1变压器保护配置原则(1)电压在 10kV 以上、容量在 10MVA 及以上的变压器,采用纵差保护。

对于电压为 10kV 的重要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也可采用纵差保护。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其对系统的影响,并了解继电保护在故障处理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解释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原理,如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并分析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继电保护原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继电保护系统。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运用继电保护知识解决实际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继电保护实验,通过实践加深对继电保护原理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系统的责任感,意识到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学习继电保护的严谨性和精确性,培养科学精神和细致工作的态度。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实验和案例分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力系统专业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能够将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电路原理背景,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电力系统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使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概述- 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影响- 继电保护的定义与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2. 继电保护原理- 过电流保护原理- 距离保护原理- 差动保护原理- 零序保护原理3. 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的分类与选型- 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与协调-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4.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原则- 继电保护参数整定方法- 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5. 继电保护实验- 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 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与调试- 实验结果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继电保护概述第二周:过电流保护原理第三周:距离保护原理第四周:差动保护原理第五周:零序保护原理第六周: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第七周:继电保护系统设计第八周:继电保护实验教材章节关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一章 继电保护概述第二章 过电流保护第三章 距离保护第四章 差动保护第五章 零序保护第六章 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第七章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第八章 继电保护实验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构成、工作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监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并在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进行及时的保护动作,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中,整定继电保护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保护对象的特性来确定继电保护设备的参数设置。

1.收集电力系统信息:包括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图、电气参数、负荷和发电机组的特性等信息。

这些信息是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础,必须准确收集和整理。

2.确定故障类型和保护范围:根据电力系统的结构和特性,确定继电保护需要监测和保护的区域和对象。

常见的保护范围包括保护柜、输电线路、变压器、母线等。

3.选择保护装置和保护规律:根据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和相应的保护规律。

继电保护装置通常包括继电保护装置、保护继电器、采样设备等。

4.确定整定系数:继电保护整定系数是继电保护装置参数设置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到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整定系数一般由保护装置的制造厂商提供,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计算整定值:根据继电保护的整定系数和电力系统的电气参数,计算出具体的整定值。

常见的整定值包括电流电压的整定值、动作时间的整定值等。

6.验证整定值: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对计算得到的整定值进行验证和调整。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现场测量和实际运行等方式进行。

总之,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时,需要准确收集和整理电力系统相关信息,确定保护范围和保护装置,并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和验证整定值。

只有经过严格的整定计算和验证,才能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课程设计报告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目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一、题目要求 (1)二、设计方案 (6)三、短路点短路电流计算 (11)四、整定计算 (13)五、继电器选型 (20)六、总结 (22)参考文献 (2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题目要求1.目的任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接受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次培养训练和检验。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设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设计、计算,识图、绘图,以及查阅、使用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以中型企业变电所主变压器及相邻线路为对象,主要完成继电保护概述、主变压器及线路继电保护方案确定、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绘保护配置图等设计和计算任务。

为以后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课、进行毕业设计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2.设计内容2.1主要内容(1)熟悉设计任务书,相关设计规程,分析原始资料,借阅参考资料。

(2)继电保护概述,主变压器继电保护方案确定,线路保护方案的确定。

(3)短路电流计算。

(4)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

(5)各种保护装置的选择。

2.2原始数据某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如图1所示,两台变压器均为双绕组、油浸式、强迫风冷、分级绝缘,其参数如下:S N=63MVA;电压为110±8×1.25%/38.5 kV;接线为Y N/d11(Y0/Δ-11);短路电压U k(%)=10.5。

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110kV侧的中性点只有一台接地,若只有一台运行,则运行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

2.3设计任务图1 主接线图结合系统主接线图,要考虑L1L2两条110kV高压线路既可以并联运行也可以单独运行。

针对某一主变压器及相邻线路的继电保护进行设计,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定时限过电流电流)作为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已知条件如下:(1)变压器35kV母线母线单电源辐射形线路L3L4的保护方案拟定为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采用两相星形接线,L5L6馈出线定时限过流保护最大的时限为1.5s,线路L3L4的正常最大负荷电流为450A,(2)L1L2各线路均装设距离保护,试对其相间短路保护I,II,III段进行整定计算,即求各段动作阻抗Z OP I,Z OP II,Z OP III和动作时限t1I、t1II、t1III,并校验其灵敏度,线路L1L2的最大负荷电流为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倍,功率因数cosϕ=0.9,各线路每千米阻抗Z1=0.4Ω,阻抗角ϕL=700,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 SS=1.5,继电器的返回系数Kre=1.2,并设Krel`=0.85, Krel``=0.8, Krel```=1.2,距离III段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3)变压器主保护采用能保护整个变压器的无时限纵差保护,变压器的后备保护作为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目录第1章引言...................................................................... - 1 -设计题目基础资料............................................................. - 1 -设计内容..................................................................... - 1 -设计要求..................................................................... - 2 -第2章电力网络短路计算........................................................... - 3 -确定电网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 - 3 -计算各元件基准电抗标幺值..................................................... - 3 -《求各点短路电流(最大运行方式)............................................... - 4 -求各点短路电流(最小运行方式)............................................... - 5 -最小运行方式下............................................................... - 6 -变压器的短路电流计算......................................................... - 7 -第3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各元件选择................................................. - 9 - 50MW汽轮发电机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 - 9 - 20MW电力变压器.............................................................. - 10 - 110kV单侧电源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 - 10 -#第4章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 ............................................... - 12 -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 12 -过负荷保护整定计算.......................................................... - 12 -比例制动式纵差保护的整定原则................................................ - 12 -第5章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及配置 .......................................... - 14 -心得体会.......................................................................... - 16 -参考文献.......................................................................... - 17 -!》第1章引言设计题目基础资料如图所示110kV单电源环形网络:(1)所有变压器和母线装有纵联差动保护,变压器均为Y,d11接线;(2)发电厂的最大发电容量为(2×25+50)MW,最小发电容量为2×25MW;(3)网络的正常运行方式为发电厂发电容量最大且闭环运行;[(4)允许的最大故障切除时间为;(5)线路AC、BC、AB、CD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150、230和140A,负荷自起动系数;(6)时间阶梯△t=;(7)线路正序电抗每公里为Ω;设计任务:1)确定保护1、3、5、7(或2、4、6、7)的保护方式,以及它们的动作电流、设计内容(1)短路电流计算1)确定电力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计算最大短路电流值和最小短路电流值。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第⼀部分:整定计算准备⼯作⼀、收集电站有关⼀、⼆次设备资料。

如⼀次主接线图,⼀次设备参数(必须是⼚家实测参数或铭牌参数);⼆次回路设计,继电保护配置及原理接线图,LH、YH变⽐等。

⼆、收集相关继电保护技术说明书等⼚家资料。

三、准备计算中的指导性资料。

如电⼒系统继电保护规程汇编(第⼆版)、专业规章制度;电⼒⼯程设计⼿册及参数书等。

第⼆部分:短路电流的计算为给保护定值的整定提供依据,需对系统各种类型的短路电流及短路电压进⾏计算。

另外,为校核保护的动作灵敏度及主保护与后备保护的配合,也需要计算系统的短路故障电流。

⼀、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1、阻抗换算及绘制出计算系统的阻抗图。

通常在计算的系统中,包含有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元件,变压器各侧的电压等级不同。

为简化计算,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采⽤标⼳值进⾏。

在采⽤标⼳值进⾏计算之前,尚需选择基准值,将各元件的阻抗换算成相对某⼀基准值下的标⼳值,再将各元件的标⼳阻抗按实际的主接线⽅式连接起来,绘制出相应的标⼳阻抗图。

2、简化标⼳阻抗图。

为计算流经故障点的短路电流,⾸先需将各⽀路进⾏串、并联简化及D、Y换算,最终得到⼀个只有⼀个等效电源及⼀个等效阻抗的等效电路。

3、求出总短路电流。

根据简化的标⼳阻抗图,计算总短路电流。

计算⽅法有以下两种,即查图法和对称分量法。

(1)查图法计算短路电流:⾸先求出发电机对短路点的计算电抗,然后根据计算电抗及运⾏曲线图查出某⼀时刻的短路电流。

所谓运⾏曲线图是标征短路电流与计算电抗及经历时间关系的曲线图。

(2)⽤对称分量法计算短路电流:⾸先根据不对称故障的类型,绘制出与故障相对应的各序量⽹路图,然后根据序量图计算出各短路序量电流,最后求出流经故障点的短路电流。

4、求出各⽀路的短路电流,并换算成有名值。

求出的电流为标⼳值电流,可按下式换算成有名值电流。

I=I*×S B/√3U B式中:I—有名值电流单位为安培I*—标⼳值电流—基准容量;SB—该电压等级下的基准电压。

(完整word版)35KV线路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35KV线路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XXXXXXXXXXXXXXXXXXXX学院《35KV线路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姓名:系别: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起止时间XXXX年X月XX日至XXXX年X月X摘要本次继电保护设计是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计算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此次设计要点,根据给定35KV线路网络的接线图及参数,进行短路电流进行整定计算,制定出反应其输电线路上相间短路、接地短路故障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通过对所配置的继电保护进行整定计算和校验,论证继电保护配置的正确性,并对部分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回路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短路电流整定计算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目录摘要1第一章概述1.1 课程设计的目的1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1 1。

3 课程设计的内容1 1。

4 设计步骤2第二章短路电流和电流保护的整定的计算2.1 设计的基本资料 3 2.2 短路电流的计算4 2.2。

1 电线路的阻抗计算4 2。

2.2AB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整定值计算及灵敏度的校验5 2.2.3AD段三段式保护整定计算及灵敏度的校验6 2.3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交直流的展开图8 2。

4 单向接地故障零序电压保护9第三章继电器和互感器的选择3.1 继电器设备选择10 3。

2 互感器的变比10总结11参考文献12第一章概述1.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设计,是学生掌握和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整定计算、资料整理查询和电气绘图等使用方法。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各门专业课程整体观念综合能力,通过较为完整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增强工作适应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1.2课程设计的的要求:设计说明书在撰写时,文句要力求精炼简明,深入浅出,通顺易读。

计算过程的撰写要求:计算方法正确、参数取值合理,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数据真实、可靠,公式选用合适,计算结果正确、可信,书写规范、工整。

对于图纸,要求按工程图标准绘制,图面要求排列整齐、布置合理、清洁美观。

继电保护教学 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教学 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教学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继电保护装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迅速、准确地检测并切除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段式电流保护作为一种常见的继电保护方式,其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三段式电流保护通常包括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Ⅰ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Ⅱ段)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Ⅲ段)。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照躲开本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的。

其优点是动作迅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切除故障,但它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则是为了弥补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线路全长的不足而设置的。

它的动作电流是按照躲开相邻线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来整定的,动作时限比相邻线路的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大一个时限级差。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照躲开本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其动作时限按照阶梯原则整定,即从电网终端向电源侧逐级增大。

它不仅能够保护本线路的全长,还能够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

二、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一)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Ⅰ段)1、动作电流的整定动作电流应躲过被保护线路末端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即:\I_{op1} = K_{rel}I_{kmax}\其中,\(I_{op1}\)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K_{rel}\)为可靠系数,一般取 12 13;\(I_{kmax}\)为被保护线路末端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

2、动作时限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时限为 0 秒,即瞬时动作。

(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Ⅱ段)1、动作电流的整定动作电流应躲过相邻线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即:\I_{op2} = K_{rel}I_{op1}'\其中,\(I_{op2}\)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K_{rel}\)为可靠系数,一般取 11 12;\(I_{op1}'\)为相邻线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名称:继电保护整定计算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两周成绩:日期:2014年月日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课程设计的目的1)巩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国家行业颁布的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学习,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解我国现行的技术政策。

3)初步掌握继电保护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4)提高计算、制图和编写技术文件的技能。

2.对课程设计的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

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对规程、规范的执行必须考虑到任务书所规定的实际情况,切忌机械地搬套。

2)独立思考。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既要尽可能参考有关资料和主动争取教师的指导,也可以在同学之间展开讨论,但必须坚持独立思考,独自完成设计成果。

3)认真细致。

在课程设计中应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克服马虎潦草不负责的弊病,为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担当建设任务打好基础。

4)按照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和进度完成。

二、设计(实验)正文1. 某一水电站网络如图1所示。

已知:(1)发电机为水轮立式机组,功率因数为0.8、额定电压6.3kV、次暂态电抗为0.2,负序阻抗为0.24;(2)水电站的最大发电容量为2×5000kW,最小发电容量为5000kW,正常运行方式发电容量为2×5000kW;(3). 平行线路L1、L2同时运行为正常运行方式;(4)变压器的短路电压均为10%,接线方式为Yd-11,变比为38.5/6.3kV。

(5)负荷自起动系数为1.3 ;(6)保护动作是限级差△t =0.5s ;(7)线路正序电抗每公里均为0.4 Ω,零序电抗为3倍正序电抗;图1试求:(1) 确定水电站发电机、变压器相间短路主保护、后备保护的配置方式;答:对于水电站发电机,相间短路保护的主保护采用纵联差动保护,后备保护应配置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负序电流保护和阻抗保护。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完整版)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完整版)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完整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004姓名:王英帅学号: 1指导教师:赵峰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年7月18日1 设计原始资料1.1 具体题目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3115/E =ϕ kV ,G115X =Ω、G310X =Ω,160L =km ,340L =km ,B-C 50L =km ,C-D 30L =km,D-E 20L =km ,线路阻抗Ω/km ,I rel 1.2K =、IIIrel rel 1.15K K II ==,A 300I max C.-B =、C-D.max 200A I =、D-E.max 150A I =,SS 1.5K =,re 0.85K =要完成的任务我要完成的是对保护5和保护3进行三段电流保护的整定设计,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对线路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来满足对各段电流及时间的要求。

2 设计的课题内容设计规程根据规程要求110kV 线路保护包括完整的三段相间距离保护、三段接地距离保护、三段零序方向过流保护和低频率保护,并配有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过负荷告警功能,跳合闸操作回路。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涉及的是三段过流保护。

其中,I 段、II 段可方向闭锁,从而保证了保护的选择性。

本设计保护配置2.2.1 主保护配置主保护:反映整个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最短的延时有选择的切出故障的保护。

在本设计中,I 段电流速断保护、II 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

2.2.2 后备保护配置后备保护:主保护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作为下级主保护拒动和断路器拒动时的远后备保护,同时作为本线路主保护拒动时的近后备保护,在本次设计中,III 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3 短路电流的计算等效电路的建立本次课程设计线路等效阻抗如图1所示。

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工程任务,目的是确保电力系统在故障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切除故障,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以下是关于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的一般步骤:
一、系统数据采集:收集电力系统的基本数据,包括线路参数、变压器参数、发电机参数、系统拓扑等。

这些数据用于建立系统模型。

二、故障分析:对电力系统进行故障分析,确定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故障电流等。

这有助于确定需要配置保护的设备以及设置保护的类型。

三、选择保护设备:根据故障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保护设备。

不同类型的设备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保护,如过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

四、建立保护方案:根据选择的保护设备,建立继电保护方案,确定各个保护装置的作用、联锁逻辑等。

五、整定计算:对选定的保护装置进行整定计算。

整定是指确定保护装置的各种参数,如保护灵敏度、延时时间等,以确保在系统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切除故障。

六、保护装置参数设置:将整定计算得到的参数设置到实际的保护装置中。

这通常需要与具体的保护装置厂家提供的工具或软件进行配合。

七、测试与验证:对配置好的继电保护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

这包括模拟故障情况,确保保护系统在各种故障条件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八、文件记录与更新:记录所有的保护配置、整定参数和测试结果,并确保文件得到及时更新。

以上步骤是一个一般性的流程,实际的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可能根据具体项目和电力系统的特点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这一工作时,通常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电力系统工程师或专业的保护工程师来完成。

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题⽬名称:系部:电⼒⼯程系专业班级:电⽓⼯程14- 1 学⽣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期:新疆⼯程学院实习评定意见设计题⽬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系部专业班级电⽓⼯程14-1学⽣姓名学⽣学号评定意见: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电⼒⼯程系(部)实习任务书2017/2018学年2学期2017年12 ⽉⽇专业电⽓⼯程及其⾃动化班级电⽓⼯程14-1课程名称电⼒系统继电保护实习题⽬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指导教师起⽌时间2017/12/ 周数2周实习地点实习⽬的:实习任务:实习进度与要求: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实践教学科科长(签名)系(部)主任(签名)摘要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作的⼀项重要内容对于⾼压电⽹的继电保护装置在系统发⽣故障时应满⾜速动性选择性灵敏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其中除可靠性的要求应由保护装置本⾝来完成外其它三项要求应由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来满⾜随着现代电⼒系统的迅速发展电⽹规模⽇益扩⼤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关键词:电⽹继电保护整定算1绪论1.1继电保护的作⽤电⼒是当今世界使⽤最为⼴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

电⼒系统的运⾏要求安全可靠、电能质量⾼、经济性好。

但是,电⼒系统的组成元件数量多,结构各异,运⾏情况复杂,覆盖的地域辽阔。

因此,受⾃然条件、设备及⼈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状态。

故障中最常见,危害最⼤的是各种型式的短路。

为此,还应设置以各级计算机为中⼼,⽤分层控制⽅式实施的安全监控系统,它能对包括正常运⾏在内的各种运⾏状态实施控制。

这样才能更进⼀步地确保电⼒系统的安全运⾏。

1.1.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与分类: 1.基本原理:为区分系统正常运⾏状态与故障或不正常运⾏状态——找差别:特征。

①增加故障点与电源间 —>过电流保护② U 降低 —>低电压保护③φφIU arg变化;正常:20°左右 —>短路:60°~85°—>⽅向保护.④ Z=IU模值减少增加ψ —>阻抗保护出⼊I I = —>出⼊I I ≠ ——电流差动保护⑤ I 2 、I 0 序分量保护等。

110kv单侧电源环形网络相间短路保护整定计算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正文

110kv单侧电源环形网络相间短路保护整定计算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正文
.
.
(3)对本网络所采用的保护进行评价。
引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课堂 讲学、课程设计等几个主要部分。在完成了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理 论知识的理解,本专业特安排了本次课程设计。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 的能源。而发电厂正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 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 的能量。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 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 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 置的。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是本设计的重点。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 计可以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 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系统运行方式的考虑
除考虑发电厂发电容量的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外,还必须考虑在设备检修或故障切除的情况下,发生 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最大和最小的系统运行方式, 以便计算保护的整定值和保护灵敏度。在需采用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时,还必须考虑系统的正常运 行方式。
(2)短路点的考虑
求不同保护的整定值和灵敏度时,应注意短路点的选择。若要绘制短路电流、电压与距离的关系曲线 每一条线路上的短路点至少要取三点,即线路的始端、中点和末端三点。
X T3(B)*
X T1(N)*
SB SN
10.5 100 0.175 100 60
X X T 4(B)*
T 5(B)*
X T 6(B)*
X T3(N)*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目录前言 (2)1.设计原始资料 (3)1.1 具体题目...........................................................................................................1.2 完成内容...........................................................................................................2.分析课题设计内容 (3)2.1保护配置............................................................................................................3.保护配合的整定 (4)3.1 线路L1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4)3.1.1线路L1距离保护第Ⅰ段整定 (4)3.1.2线路L1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 (5)3.1.3线路L1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 (6)3.2 线路L2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6)3.2.1线路L2距离保护第Ⅰ段整定 (6)3.2.2线路L2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 (6)3.2.3线路L2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 (7)3.3 线路L3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8)3.3.1线路L3距离保护第Ⅰ段整定 (8)3.3.2线路L3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 (8)3.3.3线路L3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 (9)总结 (11)1设计原始资料1.1具体题目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E 115/ϕ=,Ω=151G Z ,Ω=102G Z , Ω=103G Z ,12L = L =60km ,km L 403= ,B-C L =50km ,C-D L =30km ,D-E L =20km 线路阻抗为0.4Ω/km ,85.0'=rel K , 8.0''=rel K ,2.1=re K 15.1'''=kB-C.max I =300A 、C-D.max I =200A 、D-E.max I =150A ,5.1=ms KAB试对线路L1、L2、L3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继电保护定值计算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2周成绩:日期:年月日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课程设计的目的1.1巩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1.2通过对国家行业颁布的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学习,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解我国现行的技术政策。

1.3初步掌握继电保护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1.4提高计算、制图和编写技术文件的技能。

2.对课程设计的要求1.1理论联系实际。

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对规程、规范的执行必须考虑到任务书所规定的实际情况,切忌机械地搬套。

1.2独立思考。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既要尽可能参考有关资料和主动争取教师的指导,也可以在同学之间展开讨论,但必须坚持独立思考,独自完成设计成果。

1.3认真细致。

在课程设计中应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克服马虎潦草不负责的弊病,为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担当建设任务打好基础。

二、设计(实验)正文1. 某一水电站网络如图4所示。

已知:a. 发电机为水轮立式机组,功率因数为0.8、额定电压6.3kV 、次暂态电抗为0.2,负序阻抗为0.24;b. 水电站的最大发电容量为2×5000kW ,最小发电容量为5000kW ,正常运行方式发电容量为2×5000kW ;c. 平行线路L1、L2同时运行为正常运行方式;d. 变压器的短路电压均为10%,接线方式为Yd-11,变比为38.5/6.3kV 。

e. 负荷自起动系数为1.3 ;f. 保护动作是限级差△t = 0.5s ;g. 线路正序电抗每公里均为 0.4 Ω,零序电抗为3倍正序电抗;试求:(注:由于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变比未知,计算结果均为一次值) a. 确定水电站发电机、变压器相间短路主保护、后备保护的配置方式;(一) 对于水电站发电机,相间短路保护的主保护采用纵联差动保护,后备保护应配置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负序电流保护和阻抗保护。

发电机主保护采用比率制动式纵联差动保护,整定计算如下: 1) 计算发电机额定电流一次侧额定电流()kA U P I GN GN GN 573.08.03.635cos 3=⨯⨯==ϕ2) 确定最小动作电流()()()A 9.171~3.57A 573.03.0~1.03.0~1.0min .=⨯==k I I G N set取0.2倍额定电流,动作值为114.6A 3) 制动特性拐点电流()A I I G N res 4.4585738.08.0min .=⨯==4) 确定制动特性曲线斜率K机端保护区外三相短路时流过发电机的最大短路电流()()kA U P X I GN GN d k 864.28.03.6352.01cos 31"3max .=⨯⨯⨯=⨯=ϕ 差动回路最大不平衡电流()()A I K K K I k T st unp unb 4.28628641.05.00.23max .max .=⨯⨯⨯==最大动作电流()A I K I unb rel set 3.3724.2863.1max .max .=⨯== 则()107.04.45828646.1143.372min.3max .min .max .=--=--=res k set set I I I I K 5) 灵敏度校验按发电机与系统断开且机端保护区内两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校核 流入差动回路的电流()kA U P X X I GN GN k 255.28.03.63524.02.03cos 3132''=⨯⨯⨯+=⨯+=ϕ 制动电流A I I k res 11275.0==相应的动作电流()()()A I I K I I res res set op 1.1864.4581127107.06.114min .min .=-⨯+=-+= 灵敏系数61.1861127≈==op k sen I I K ,满足要求。

6) 差动速断动作电流()A I I GN i 229257344=⨯==(二) 对于变压器,相间短路的主保护采用纵联差动保护,并配置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或低电压闭锁的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b. 确定6QF 断路器的保护配置方式,计算它们的动作定值、动作时限,并进行灵敏度校验; 电流速断保护定值计算如下:系统等值电路的参数标么值,选取 MVA S B 3.6=,各部分等值参数如下: 发电机202.058.03.62.0''*=⨯⨯=G X 变压器105.0*=T X 输电线路074.0373.6404.02*=⨯⨯=BC X103.0373.6564.02*=⨯⨯=CD X 系统等值阻抗图如下: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按躲过本线路末端发生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整定。

最大短路电流()()A U S X X X X IB CD BC T G k 5.335103.0037.0052.0101.03733.635.05.05.01***max .=+++⨯⨯=⨯+++=动作定值()A I K I k rel set 6.4025.3352.1max .6=⨯== 电流速断保护保护范围校验:03.6371326.04026.02374.012122*6.6min <⎪⎪⎭⎫⎝⎛⨯-⨯=⎪⎪⎭⎫ ⎝⎛-=∑B set CD S U Z I U z L Ⅰ 保护范围校验不满足要求因为该保护位于保护的最后一级,且因为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大,一般的电流保护均无法满足要求,故采用距离保护。

配置距离保护Ⅰ段和Ⅲ段,整定计算如下:距离保护Ⅰ段为无时限的速动段,整定阻抗 ()Ω=⨯⨯==92.174.0568.016z L K Z CD rel set ⅠⅠ距离保护Ⅲ段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Ω=⨯⨯⨯⨯=⨯==2.180528.037395.0395.095.02max 2max .min.S U I U Z N L N L CD CD 距离保护Ⅲ段整定值()Ω=⨯⨯==26.962.13.12.12.180min .6ress rel L set K K K Z ZCD Ⅲ距离保护Ⅲ段灵敏度校验5.13.44.05626.96Z 6≥=⨯==CD set sen Z K Ⅲ 灵敏度满足要求距离保护Ⅲ段动作时间:06=tc. 确定平行线路L1、L2的的1QF 、3QF 相间短路主保护和后备保护,计算它们的动作定值、动作时限,并进行灵敏度校验;因为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大,一般的电流保护均无法满足要求,故采用距离保护。

由于距离保护Ⅱ段在霜回线并列运行时线路末端短路时易误动,故配置距离保护Ⅰ段和Ⅲ段。

以1QF 为例,整定计算如下:距离保护Ⅰ段为无时限的速动段,整定阻抗 ()Ω=⨯⨯==8.124.0408.01z L K Z BC rel set ⅠⅠ距离保护Ⅲ段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Ω=⨯⨯⨯⨯=⨯==2.180528.037395.0395.095.02max 2max .min.S U I U Z N L N L B C B C 距离保护Ⅲ段整定值()Ω=⨯⨯==26.962.13.12.12.180min .1ress rel L set K K K Z ZB C Ⅲ距离保护Ⅲ段灵敏度校验5.164.04026.96Z 6≥=⨯==BC set sen Z K Ⅲ 灵敏度满足要求距离保护Ⅲ段动作时间:s t t t 5.061=∆+= 3QF 的整定计算过程和结果与1QF 相同d. 假设平行线路L1、L2两侧配置有三相重合闸,计算三相重合闸装置的整定值。

三相重合闸时间s t 1=e. 继电保护6QF 的接线图及展开图。

2.已知一配电网络如图1所示。

已知:a. 系统中各变压器参数如图所示,忽略变压器电阻;b. 变压器T1与T2之间的电缆L1参数:)/(153.01kM r Ω=,)/(119.01kM x Ω=,130r r ⋅=,130x x ⋅=母线LA 与LE 之间的电缆L2参数:)/(163.01kM r Ω=,)/(087.01kM x Ω=,130r r ⋅=,130x x ⋅=。

c. 变压器T1、T2参数如图中所示,其中变压器T1中性线阻抗Z0=20Ω。

d. 高压母线HA 以上部分的在10kV 电压等级下系统阻抗为:Ω=0.2max ..H A s X , Ω=0.1min ..HA s Xe. 低压0.4kV 开关CB510下级直接与负荷相连,400A 为其额定电流。

低压开关CB504、CB505也是如此。

试求:a. 电力系统中各断路器所配置的电流三段式保护进行定值整定,进行灵敏性校验; (一) 短路计算系统各部分的等值阻抗标么值,选取基准容量MVA S B 4=,基准电压为平均电压 高压母线HA 以上部分0726.05.1040.222max .max*.=⨯==U S X X B HA s HA s0363.05.1040.122min .min*.=⨯==U S X X B HA s HA s变压器T1和T206.04406.0*1=⨯=T X12.02406.0*2=⨯=T X 电缆线路L1和L200805.037418153.02*1=⨯⨯=L R 00626.037418119.02*1=⨯⨯=L X 815.04.042.0163.02*2=⨯⨯=L R435.04.042.0087.02*2=⨯⨯=L X系统等值阻抗图如下: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电缆线路L1末端三相短路时()A U S Z X X I B L T HA s L k 7.606373103.0431*1*1min*.max .1.=⨯⨯=⨯++=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电缆线路L1末端两相短路时()A U S Z X X I B L T HA s L k 9.38837139.0243123*1*1max*.min .1.=⨯⨯=⨯++⨯=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变压器T2末端三相短路时()A US X Z X X I B T L T HA s T k 3.280373223.0431*2*1*1min*.max .2.=⨯⨯=⨯+++=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变压器T2末端两相短路时()A US X Z X X I B T L T HA s T k 7.20837259.0243123*2*1*1max*.min .2.=⨯⨯=⨯+++⨯=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电缆线路L2末端三相短路时()kA U S Z X Z X X I B L T L T HA s L k 48.54.0305.1431*2*2*1*1min*.max .2.=⨯⨯=⨯++++=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电缆线路L2末端两相短路时()kA US Z X Z X X I B L T L T HA s L k 645.44.008.1243123*2*2*1*1max*.min .2.=⨯⨯=⨯++++⨯=(二) 整定计算电流保护Ⅰ段整定对CB107 动作电流()A I K I L k rel set 04.7287.6062.1max .1.107.=⨯==ⅠⅠ 对CB108 动作电流()A I K I T k rel set 36.3363.2802.1max .2.108.=⨯==ⅠⅠ 对CB503 动作电流()kA I K I L k rel set 576.648.52.1max .2.503.=⨯==ⅠⅠ 对CB506 动作电流()kA I I set 2.340088max 506.=⨯==Ⅰ 对CB504 动作电流()kA I I set 2.340088max 504.=⨯==Ⅰ 对CB505 动作电流()kA I I set 450088max 505=⨯==Ⅰ 电流保护Ⅰ段保护范围校验 对CB107 04371326.0728.0237194.012122*107.1107min <⎪⎪⎭⎫⎝⎛⨯-⨯=⎪⎪⎭⎫ ⎝⎛-=∑B set L S U Z I U z L Ⅰ 对CB503 ()M S U Z I U z L B set L 7.10744.02628.0576.624.0185.012122*503.2503min =⎪⎪⎭⎫⎝⎛⨯-⨯=⎪⎪⎭⎫ ⎝⎛-=∑Ⅰ电流保护Ⅱ段整定对CB107 动作电流()A I K I set 37036.3361.1108set rel 107=⨯==ⅠⅡⅡ 对CB108 动作电流()A I K I set set 2.78374.065761.1503rel 108.=⨯⨯==ⅠⅡⅡ 对CB107 动作时间s t t t set set 5.0108107=∆+=ⅠⅡ 对CB108 动作时间s t t t set set 5.0503108=∆+=ⅠⅡ电流保护Ⅱ段灵敏度校验 对CB107 05.13709.388107.min .1.107===ⅡⅡset L k sen I I K 对CB108 67.22.787.208108.min .2.108===ⅡⅡset T k sen I I K 电流保护Ⅲ段整定对CB107 动作电流()A I K K K IL re ss rel set 36.24374.013009.03.12.1max .1107.=⨯⨯⨯==ⅢⅢ对CB108 动作电流()A I K K K IT re ss rel set 36.24374.013009.03.12.1max .2108.=⨯⨯⨯==ⅢⅢ对CB503 动作电流()kA I K K K IL re ss rel set 56.19009.03.12.1max .2503.=⨯⨯==ⅢⅢ对CB506 动作电流()A I K K K Ire ss rel set 3.6934009.03.12.1max .506506.=⨯⨯==ⅢⅢ对CB504 动作电流()A I K K K Ire ss rel set 7.8665009.03.12.1max .504504.=⨯⨯==ⅢⅢ对CB505 动作电流()A I K K K Ire ss rel set 3.6934009.03.12.1max .505505.=⨯⨯==ⅢⅢ电流保护Ⅲ段动作时间整定对CB107 动作时间s t t t set set 0.2108107=∆+=ⅢⅢ 对CB108 动作时间s t t t set set 5.1503108=∆+=ⅢⅢ 对CB503 动作时间s t s t set 0.15.0503=∆+=Ⅲ 对CB506 动作时间s t set 5.0506=Ⅲ 对CB504 动作时间s t set 5.0504=Ⅲ 对CB505 动作时间s t set 5.0505=Ⅲb. 对系统中所配置的零序电流保护进行定值整定,进行灵敏性校验;根据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可知在CB107上,可配置零序电流保护Ⅰ段和Ⅲ段,整定计算如下: L1线路末端母线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各序阻抗分别为:()()103.0min*.2.1min*.1.1=∑=∑L L Z Z()()0686.0*0120*0.1=+=∑L BL Z US Z Z 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L1线路末端发生两相接地短路故障时,零序电流()()()()()()()()()()()()A US Z Z Z Z Z Z Z Z I BL L L L L L L L L k 8.25937340686.0103.00686.0103.0103.00686.0103.0103.03*01*21*01*21*11*01*21*211,1max .1.0=⨯⨯⎪⎭⎫ ⎝⎛+⨯+⨯+=⨯⎪⎪⎭⎫ ⎝⎛∑+∑∑∑+∑∑+∑∑=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L1线路末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零序电流()()()()()()A US Z Z ZI B L L L L k 3.22737340686.02103.0131*01*21*111max .1.0=⨯⨯+⨯=⨯∑+∑+∑=零序电流Ⅰ段()()A I K I L k rel set 25.9748.259325.131,1max .1.0107=⨯⨯=⨯=ⅠⅠ 零序电流Ⅲ段按躲过L1线路末端三相短路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整定()A I K K K K I L k er st np rel set 88.567.6061.05.05.125.1max .1.107=⨯⨯⨯⨯==ⅢⅢ零序电流Ⅲ段按本线路末端单相接地短路校验灵敏度0.488.563.227==Ⅲsen K 灵敏度满足要求 c.对配置继电保护方案进行评价,如有缺陷提出改进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