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研究方法陈向明49页PPT
合集下载
质性研究(陈向明)

整理版ppt
36
分析资料的思路
类属法:化约的思路 本土概念分析 归类描述 意象、隐喻:原则和规则,认知风格 扎根理论中的三级编码:
1)开放式:确定分析主题 2)集中式:在主题之间建立联系 3)整合式:提升出最重要主题
整理版ppt
37
情境法
还原(重构)的思路
核心故事线,关键人物,事件,关系等
方法和理论都是工具,其主要目的 是澄清观念,简化程序;解放而非 限制想象力
整理版ppt
21
要掌握方法和理论,就要变成自觉的 思想家,了解自己研究中所运用的假 设和隐含意义
如果为方法和理论所控制,则无法进 行研究,不能洞察世事
每个社会科学家都必须是他自己的方 法论家和理论家,必须是一名学术巧 匠
整理版ppt
10
质性研究的主要兴趣
惯常社会行动(及其形态) 行动者的主观经验 影响行动和经验的条件(外在,内在)
行动者与结构的互动关系:结构二重性, 场域和惯习;超越机械论、结构论、文化 论
整理版ppt
11
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
2、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
更后面的背景:“大学教师不应该有不礼貌的行 为”——认同宣称
共时横轴、历时纵轴互动
整理版ppt
42
反思的态度
不断从他人的行动推论出意义场 注意行动者可能的意图,包括那些无意但
却可能刺激行动者行动的动机、那些监控 自己行为的意图与无意动机的可能方式 注意其他行动者理解此行动的可能方式 注意行动的意外后果 注意个人行动与结构之间的相互型塑关系 留心自己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反身性
整理版ppt
3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质性研究(陈向明)

质的研究问题举例
1、什么是“后进生”?“后进生”是 如何成为“后进生”的?
2、教师、“好学生”、“后进生”是 如何看待“后进生”现象的?
3、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对待“后进生” 的?其行为对“后进生”的学习有什 么影响?
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量的研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质的研究: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复杂科学
“行动研究”的定义
• 性质: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取向
• 研究主体:行动者即研究者,可与外来研 究者合作;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
• 研究的目的: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提高 反思能力,改进工作
• 检验研究效果的标准:行动者的意识和能 力是否有提高,问题是否解决,生存环境 是否有改善
质性研究的主要兴趣
质性研究方法探讨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陈向明
内容要点
1、质性研究的概念背景、特点 和作用
2、如何提出有价值的质性研究 问题
3、收集和分析质性资料的思路
1、概念背景
“研究”的定义
广义: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 狭义: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技术,对有待解决 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以经验事实 为依据,并将其上升为一般理论?
举手,等待教师点名。
教师问的问题都是事实 性问题,总需要学生从 书中找答案。
学生没有即兴回答问题 的可能性,教师的控制 很严。
分类更加细致的观察表
时间
8:00
8:05
事实笔记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教师走进教室, 我很久没有 我坐在教室的前 学生一齐站起 看到如此规 3/2处,没有看 来,大声说: 矩的课堂了, 见所有学生的动 “老师好!” 着实吓了一 作。
护理质性研究ppt课件

最新编辑ppt
5
质性研究的特点
发生在自然状态 使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 尊重参与者的观点 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同时进行 以文字而不是数字回答问题 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报告资料应穿插较多参与者的原本陈述
最新编辑ppt
6
质性研究者的特性
弹性和开放性(flexibility and openness) 适当性(appropriateness) 真实性(authenticity) 直觉性(intuitiveness) 接受性(receptivity) 互惠性(reciprocity) 敏感性(sensitivity)
最新编辑ppt
23
质性研究论文的书写
必须使用系统的、令人信服的资料,以支持研究者的观点, 反驳不支持者的观点。
无论是报告、论文或书籍,一般都较长,必须包含足够细节 来想读者阐述这项研究或结果。
资料以文字为主,并有引文和案例 详细描述研究场所和对象 资料收集、分析和组织部分,需解释做了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需对新理念的发展及其间的关系详细阐述
不同研究范畴和研究内容决定了研究方法,护理领域中质 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现象学研究、人种学研究、扎根理 论、人种学研究、行动研究、历史研究等。
最新编辑ppt
4
质性研究的哲学基础
质性研究
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为基础 了解或解释事物或现象、意义与价值 认为人类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社会现象和行为都是有意义的 强调人类知识的形成于发展是受到日常生活意义的作用 注重过程
例:为何丈夫陪同产妇时间长就会减少产后抑郁症?
变异性问题:变数和变数之间的相互关联 分析特定变数值的变化对于其他变数值变化的影响
例:是否丈夫陪同产妇事件的长短对产后抑郁症有影响?
质性研究(陈向明)

的空间 4、实施条件许可,适合用质性方法探究
研究问题举例
研究的现象:很多学生不愿意当小组长 下面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 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当小组长? “当小组长”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之间
有何关系? 他们是如何看待“当小组长”的?“当小
组长”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当小组长”?
研究目的
研究背景
界” 规范/评价的:协商共识,“我们
的世界”
语用学视域分析
目的:重建行动者的默会理论 1)共时横轴: 水平层面的视域分析:重建客观、主观、规
范、评价的有效性宣称 垂直层面的视域分析:重建前景、背景的有
效性宣称 2)历时纵轴:过去、现在、未来(前理解结
构)
按摩的例子
行动:“这个地方疼与腰椎间盘膨出是什么关系?” (以言行事;并暗含对按摩师专长的尊重)
定量研究问题举例
1、“后进生”的家庭背景与学习 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
2、“后进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 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
质性研究的定义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 (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 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 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 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 解的一种活动
惯常社会行动(及其形态) 行动者的主观经验 影响行动和经验的条件(外在,内在)
行动者与结构的互动关系:结构二重性, 场域和惯习;超越机械论、结构论、文化 论
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
2、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
3、选择研究对象,探讨研究关系
4、选择研究方法
跳。
该课堂似乎 很重视规则 的建立。
研究问题举例
研究的现象:很多学生不愿意当小组长 下面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 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当小组长? “当小组长”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之间
有何关系? 他们是如何看待“当小组长”的?“当小
组长”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当小组长”?
研究目的
研究背景
界” 规范/评价的:协商共识,“我们
的世界”
语用学视域分析
目的:重建行动者的默会理论 1)共时横轴: 水平层面的视域分析:重建客观、主观、规
范、评价的有效性宣称 垂直层面的视域分析:重建前景、背景的有
效性宣称 2)历时纵轴:过去、现在、未来(前理解结
构)
按摩的例子
行动:“这个地方疼与腰椎间盘膨出是什么关系?” (以言行事;并暗含对按摩师专长的尊重)
定量研究问题举例
1、“后进生”的家庭背景与学习 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
2、“后进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 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
质性研究的定义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 (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 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 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 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 解的一种活动
惯常社会行动(及其形态) 行动者的主观经验 影响行动和经验的条件(外在,内在)
行动者与结构的互动关系:结构二重性, 场域和惯习;超越机械论、结构论、文化 论
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
2、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
3、选择研究对象,探讨研究关系
4、选择研究方法
跳。
该课堂似乎 很重视规则 的建立。
质性研究(陈向明)ppt课件

31
常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察表举例
时间 事实
分析
8:00 教师走进教室,学生一
齐站起来,大声说: “老师好!”
8:05 教师手捧课本,开始念
书上的内容。
学生似乎已形成一些固 定的课堂规则
教师似乎对教学内容不 太熟悉。
8:10 教师问了一个问题:
“秦始皇是什么时候统 一中国的?”所有学生 立刻翻书找答案。
8:15 学生回答问题之前都先
举手,等待教师点名。
教师问的问题都是事实
性问题,总需要学生从 书中找答案。
学生没有即兴回答问题
的可能性,教师的控制
很严。
32
分类更加细致的观察表
时间
8:00
8:05
事实笔记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教师走进教室, 我很久没有 我坐在教室的前 学生一齐站起 看到如此规 3/2处,没有看 来,大声说: 矩的课堂了, 见所有学生的动 “老师好!” 着实吓了一 作。
低层理论:由于来自劳动人民家庭的孩子拒绝学 校的权威,他们对学校提供给自己的东西不珍惜
收集资料的方法:与学生、教师和家长交谈,观 察学生的行为,记录学校管理者对学生成功和失 败的解释
真实的世界:事情和事件,如教室、教师、教学、 同学群体、校内外活动、父母的职业等
46
质的研究对“理论”的理解:小理论、实 质理论、地方性知识
生活空间的三个维度: 1)地点(个人所处的位置) 2)时间(过去、现在、未来——连续性原 则) 3)空间(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交互性原 则)
38
话语分析
社会现实的语言建构 言语行为 话轮,对话分析 语言人类学 权威话语和内部说服性话语 复调,暗辩 多重声音
常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察表举例
时间 事实
分析
8:00 教师走进教室,学生一
齐站起来,大声说: “老师好!”
8:05 教师手捧课本,开始念
书上的内容。
学生似乎已形成一些固 定的课堂规则
教师似乎对教学内容不 太熟悉。
8:10 教师问了一个问题:
“秦始皇是什么时候统 一中国的?”所有学生 立刻翻书找答案。
8:15 学生回答问题之前都先
举手,等待教师点名。
教师问的问题都是事实
性问题,总需要学生从 书中找答案。
学生没有即兴回答问题
的可能性,教师的控制
很严。
32
分类更加细致的观察表
时间
8:00
8:05
事实笔记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教师走进教室, 我很久没有 我坐在教室的前 学生一齐站起 看到如此规 3/2处,没有看 来,大声说: 矩的课堂了, 见所有学生的动 “老师好!” 着实吓了一 作。
低层理论:由于来自劳动人民家庭的孩子拒绝学 校的权威,他们对学校提供给自己的东西不珍惜
收集资料的方法:与学生、教师和家长交谈,观 察学生的行为,记录学校管理者对学生成功和失 败的解释
真实的世界:事情和事件,如教室、教师、教学、 同学群体、校内外活动、父母的职业等
46
质的研究对“理论”的理解:小理论、实 质理论、地方性知识
生活空间的三个维度: 1)地点(个人所处的位置) 2)时间(过去、现在、未来——连续性原 则) 3)空间(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交互性原 则)
38
话语分析
社会现实的语言建构 言语行为 话轮,对话分析 语言人类学 权威话语和内部说服性话语 复调,暗辩 多重声音
质性研究(陈向明)

整理版ppt
3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范式
学术取向(求真,是 什么)
实证主义 解释主义
实践取向(求 善,应该是什 么)
批判理论
经验的 思辩的
量的研究 质的研究 定性研究
行动研究 (量、质)
整理版ppt
4
定量研究
一种运用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 量化的手段来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 从而判断教育现象的性质,发现内 在规律,检验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 方法
教师问的问题都是事实性 问题,总需要学生学生没有即兴回答问题的
举手,等待教师点名。 可能性,教师的控制很严。
整理版ppt
32
分类更加细致的观察表
时间
8:00
8:05
事实笔记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教师走进教室, 我很久没有 我坐在教室的前 学生一齐站起 看到如此规 3/2处,没有看 来,大声说: 矩的课堂了, 见所有学生的动 “老师好!” 着实吓了一 作。
用于指导经验性调查
整理版ppt
44
建构理论的基本步骤
宏大理论 一般理论 中层理论 低层理论 观察方式 真实的世界
整理版ppt
45
理论抽象举例
宏大理论:社会阶层在每一代新人身上得到了复 制
一般理论:学校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在复制社会阶 层上起到了工具性的作用
中层理论:那些抵制学习的孩子发展出了一种反 学校的文化
整理版ppt
7
质的研究问题举例
1、什么是“后进生”?“后进生”是 如何成为“后进生”的?
2、教师、“好学生”、“后进生”是 如何看待“后进生”现象的?
3、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对待“后进生” 的?其行为对“后进生”的学习有什 么影响?
质性研究陈向明课件

“行动研究”的定义
• 性质: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取向 • 研究主体:行动者即研究者,可与外来研 究者合作;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 • 研究的目的: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提高 反思能力,改进工作 • 检验研究效果的标准:行动者的意识和能 力是否有提高,问题是否解决,生存环境 是否有改善
质性研究的主要兴趣
6、分析资料,建构理论
7、写研究报告
与量的研究 有何不同?
8、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广度、伦理问题)
质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进入研究现场 确定研究问题
收集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分析资料
2、如何提出有价值的质性研究问题
1、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的或理论 的)问题 2、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 3、研究的范围不宜过大,但有足够探索 的空间 4、实施条件许可,适合用质性方法探究
总结: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不要迷信技术:那些最有趣也最困难 的论题,往往出现在已有技术不能奏 效时;不应由方法来限定问题 应坚持自己模糊的形象和构想,将其 整理出来 应具有“问题意识”,提出“真实的 问题”
问题:对问题的陈述通常涵盖了大量 具体环境和不同人所面对的各种私人 困扰;需要根据更宏观的历史与社会 结构来定位这些问题 方法:应问是否有利于提出问题和解 决问题;不应受方法和技巧的制约 理论:与使用的词汇有关,尤其是词 汇的概括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 系
研究问题举例
研究的现象:很多学生不愿意当小组长 下面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 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当小组长? “当小组长”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之间 有何关系? 他们是如何看待“当小组长”的?“当小 组长”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当小组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

3.1 访谈
访谈的作用
1、了解被访者的所思所想(看法,意义建 构) 2、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回忆是重构) 3、了解被访者的行为表现(需要与观察相 关检验) 4、与受访者建立关系 5、让受访者的声音表达出来(赋权)
访谈的类型
1、结构:开放、半开放、封闭 2、正式程度:正式、非正式
3、接触方式:直接、间接
二、质的研究方法的使用范围 什么样的研究问题 适合作质的研究?
思考方式
1)我应该使用什么研究方法对我的研 究问题进行探究?
2)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研究问题作质 的研究?
(特殊现象、一般现象,共性与特性)
确定研究问题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现象 2)聚焦研究问题 3)定义重要概念 4)建立概念框架 5)探讨研究目的
4、为什么说质的研究特别适合研究教育?
1)能够深入教育内部进行探究 2)适合探究教育(对不同人)的意义 3)适合整体考察教育问题 4)灵活的、可不断调整的研究设计适合教育 的实践要求 5)自下而上的研究路线有利于教育研究的创 新 6)教师可以自己(或与研究者合作)进行研 究,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分析类别
关于数学的重要性 关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于学习数学的动机 关心学习数学的信心 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
分析资料的手段
1、画图、列表(第188页,第194-195页)
2、写反思笔记:描述、分析、方法反思、
理论建构、综合
3、运用直觉和想象、比喻、类推等
4、阐释循环:在部分与整体之间不断对比,
2、反思研究关系
1、个人反思: 1)我对本研究问题有何前有、前设和前见? 2)我与被研究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3)我的这些有关经历、预设、看法和关系会如 何影响你的研究? 4)我在研究中将如何利用这些因素? 2、小组交流 3、大组汇报,教师总结评议
质性研究(陈向明)

分析资料的思路
类属法:化约的思路 本土概念分析 归类描述 意象、隐喻:原则和规则,认知风格 扎根理论中的三级编码:
1)开放式:确定分析主题 2)集中式:在主题之间建立联系 3)整合式:提升出最重要主题
情境法
还原(重构)的思路 核心故事线,关键人物,事件,关系等 叙事分析、生活史、个案研究 生活空间的三个维度:
研究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研究方法
研究效度
大家一起练
1)写下一个你目前最关心的研究现象 2)提炼出一个适合使用质性方法的
研究问题 3)两人小组交流,对研究问题作进
一步修改,直到双方满意为止 4)全体讨论
修改研究问题
重新检查你的研究问题,问自己: 研究的是一个“真”问题吗? 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重要概念是否清楚? 研究的问题与前人的研究是什么关系? 研究的问题与研究的目的是否匹配? 探究本研究问题需要使用什么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探讨
内容要点
1、质性研究的概念背景、特点 和作用
2、如何提出有价值的质性研究 问题
3、收集和分析质性资料的思路
1、概念背景
“研究”的定义
广义: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 狭义: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技术,对有待解决 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以经验事实 为依据,并将其上升为一般理论?
包含抽象成分,但更接近经验研究中所发 现的可观察材料
用于指导经验性调查
建构理论的基本步骤
宏大理论 一般理论 中层理论 低层理论 观察方式 真实的世界
理论抽象举例
宏大理论:社会阶层在每一代新人身上得到了复 制
一般理论:学校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在复制社会阶 层上起到了工具性的作用
质性研究(陈向明)

低层理论:由于来自劳动人民家庭的孩子拒绝学 校的权威,他们对学校提供给自己的东西不珍惜
收集资料的方法:与学生、教师和家长交谈,观 察学生的行为,记录学校管理者对学生成功和失 败的解释
真实的世界:事情和事件,如教室、教师、教学、 同学群体、校内外活动、父母的职业等
质的研究对“理论”的理解:小理论、实 质理论、地方性知识
包含抽象成分,但更接近经验研究中所发 现的可观察材料
用于指导经验性调查
建构理论的基本步骤
宏大理论 一般理论 中层理论 低层理论 观察方式 真实的世界
理论抽象举例
宏大理论:社会阶层在每一代新人身上得到了复 制
一般理论:学校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在复制社会阶 层上起到了工具性的作用
中层理论:那些抵制学习的孩子发展出了一种反 学校的文化
抽样的方式
漏斗式抽样 滚雪球抽样 机遇式抽样,定期定点穿行 目的性随机抽样 综合抽样 方便抽样(下策)
收集资料的方法
访谈 开放——半开放 正式与非正式 直接与间接 个别与集体 设计访谈提纲 研究问题——访谈问题——现场实际使用的
问题 前设与生成(探究背后的认识论、前见和盲
跳。
该课堂似乎 很重视规则 的建立。
8:10
实物分析
文本、历史记录、传记、文化物品 实物分析的作用 确定需要收集的实物 设计实物收集清单 对实物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
人种志:设计问题单,资料单,探究方 向;场地、场景、场域、社会系统
投射技术:看图说话,讲故事;情境想 象;常规的破坏(理解来自误解);看 录像后评论;写词语并排序
不同理论之间的对话:
前人的理论
研究者的理论
资料呈现的理论
分析资料的方法
建立接触单和资料单 写资料分析笔记 画图表:事件流程,因果关系图表,概
收集资料的方法:与学生、教师和家长交谈,观 察学生的行为,记录学校管理者对学生成功和失 败的解释
真实的世界:事情和事件,如教室、教师、教学、 同学群体、校内外活动、父母的职业等
质的研究对“理论”的理解:小理论、实 质理论、地方性知识
包含抽象成分,但更接近经验研究中所发 现的可观察材料
用于指导经验性调查
建构理论的基本步骤
宏大理论 一般理论 中层理论 低层理论 观察方式 真实的世界
理论抽象举例
宏大理论:社会阶层在每一代新人身上得到了复 制
一般理论:学校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在复制社会阶 层上起到了工具性的作用
中层理论:那些抵制学习的孩子发展出了一种反 学校的文化
抽样的方式
漏斗式抽样 滚雪球抽样 机遇式抽样,定期定点穿行 目的性随机抽样 综合抽样 方便抽样(下策)
收集资料的方法
访谈 开放——半开放 正式与非正式 直接与间接 个别与集体 设计访谈提纲 研究问题——访谈问题——现场实际使用的
问题 前设与生成(探究背后的认识论、前见和盲
跳。
该课堂似乎 很重视规则 的建立。
8:10
实物分析
文本、历史记录、传记、文化物品 实物分析的作用 确定需要收集的实物 设计实物收集清单 对实物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
人种志:设计问题单,资料单,探究方 向;场地、场景、场域、社会系统
投射技术:看图说话,讲故事;情境想 象;常规的破坏(理解来自误解);看 录像后评论;写词语并排序
不同理论之间的对话:
前人的理论
研究者的理论
资料呈现的理论
分析资料的方法
建立接触单和资料单 写资料分析笔记 画图表:事件流程,因果关系图表,概
教育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ppt

• (4)何地(Where)?有关行为或事件是在哪 里发生的?这个地点有什么特色? • (5)如何(How)?有关事情是如何发生的? 事情的各个方面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有什么 明显的规范或运作机制? • (6)为什么(why)?促使事件发生的原因是 什么?有关人员对此有什么看法?有关人员的目 的、动机和态度是什么?可通过外部观察、现场 询问以及一定的推论来回答。 • (7)受谁影响(whom)?
• (二)质的研究的主要特点 • 1、质的研究强调将自然情境当作获取资料的直接 源泉。 • 2、对研究获得的报告主要是用文字来表达,辅以 图表、照片和录像带、私人文件和备忘录等形式 进行描述和分析,并且尽可能使分析的资料如同 原始记录一样丰富。 • 3、质的研究者力图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进入被 研究者所处的情境中,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其情绪、 情感和态度,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 作出解释。
• 其四,参与观察法可以获得比较客观、真 实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采用其他方法难 以获得的。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长期接触, 不仅可以取得被研究者的信赖,而使研究 工作获得他们的认同、支持甚至协助。同 时,对于非言语行为如动作、姿态、情绪 的表达、信仰等,只有通过参与观察才可 能了解与掌握。
(二)参与观察法对研究者的基本要求
• 4、研究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极富弹性。 • 5、用归纳法收集、分析资料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 理论(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即从研究者 自己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中构建的理论。) • 6、非常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 质的研究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种归纳的、描述 的、自然的、现场参与的研究方法。 (一是研究情境的自然性;二是研究视角的整体性; 三是研究结果的描述性。 )
• 所谓浅描就是对文化表象的直观描述,停 留在外在行为的白描,解决的“是什么” 的问题。 • 所谓深描是浅描的更进一步,是在文化表 象直观描述的基础上,揭示其内在的文化 底蕴和意义,重点解决的是“为什么”的 问题。
质性研究方法PPT演示课件

质性研究倾向于归纳型研究
16
五、质性研究与计量研究的对称性?
计量与质性研究方法名称上似有明显的对称性。其实,计量研究较 宜视为一般经验研究中的一种特例。一般经验研究没有理由排斥计 量研究,但是也没有理由独尊计量研究。独尊计量研究,是实证主 义(positivism)思维下产生的态度,以计量标榜客观性、标准化性 与可概推性。
9
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that we see with different eyes at different times. We see things one way in the morning and another in the evening, and the way we view things also depends on the mood we are in. That is why one subject can be seen in so many ways and that is what makes art so interesting (Munch, 1981)
经
8
做质性研究需要哪些秉赋与才能?
包括:
研究者要能自所研究的情境里抽离出来,并且要能批判 性地分析情境,能注意到并且避免个人的偏见,能搜集 到真实(valid)并且可靠的资料,以及能抽象地思考。关系的触觉(sensitivity),能一方面汲取过去经验以及 理论上的指示来解释所见所闻,而在另一方面又能对所 致的保持一种分析上的距离,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以及 优秀的人际关系技巧。
14
三、实证研究之背景假定
► 1.本体论:
► 定量研究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 质性研究则认为世界是属于人类主观认知的观念,可以透过研究
质性研究(陈向明)ppt课件

质性研究方法探讨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陈向明
1
内容要点
1、质性研究的概念背景、特点 和作用
2、如何提出有价值的质性研究 问题
3、收集和分析质性资料的思路
2
1、概念背景
“研究”的定义
广义: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 狭义: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技术,对有待解决 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以经验事实 为依据,并将其上升为一般理论?
18
总结: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不要迷信技术:那些最有趣也最困难 的论题,往往出现在已有技术不能奏 效时;不应由方法来限定问题
应坚持自己模糊的形象和构想,将其 整理出来
应具有“问题意识”,提出“真实的 问题”
19
问题:对问题的陈述通常涵盖了大量 具体环境和不同人所面对的各种私人 困扰;需要根据更宏观的历史与社会 结构来定位这些问题
2、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 3、研究的范围不宜过大,但有足够探索
的空间 4、实施条件许可,适合用质性方法探究
14
研究问题举例
研究的现象:很多学生不愿意当小组长 下面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 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当小组长? “当小组长”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之间
有何关系? 他们是如何看待“当小组长”的?“当小
质量高也不应该作为抽样的标准(如: 选择该校是因为办得好,有特色)
需要说明为什么不选择某些标准,特 别是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社会地 位、经济收入、职业、专业
26
典型个案抽样(如一名普通的校长) 极端案例抽样(如:课业负担重的学
9
“行动研究”的定义
• 性质: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取向
• 研究主体:行动者即研究者,可与外来研 究者合作;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陈向明
1
内容要点
1、质性研究的概念背景、特点 和作用
2、如何提出有价值的质性研究 问题
3、收集和分析质性资料的思路
2
1、概念背景
“研究”的定义
广义: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 狭义: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技术,对有待解决 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以经验事实 为依据,并将其上升为一般理论?
18
总结: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不要迷信技术:那些最有趣也最困难 的论题,往往出现在已有技术不能奏 效时;不应由方法来限定问题
应坚持自己模糊的形象和构想,将其 整理出来
应具有“问题意识”,提出“真实的 问题”
19
问题:对问题的陈述通常涵盖了大量 具体环境和不同人所面对的各种私人 困扰;需要根据更宏观的历史与社会 结构来定位这些问题
2、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 3、研究的范围不宜过大,但有足够探索
的空间 4、实施条件许可,适合用质性方法探究
14
研究问题举例
研究的现象:很多学生不愿意当小组长 下面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 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当小组长? “当小组长”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之间
有何关系? 他们是如何看待“当小组长”的?“当小
质量高也不应该作为抽样的标准(如: 选择该校是因为办得好,有特色)
需要说明为什么不选择某些标准,特 别是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社会地 位、经济收入、职业、专业
26
典型个案抽样(如一名普通的校长) 极端案例抽样(如:课业负担重的学
9
“行动研究”的定义
• 性质: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取向
• 研究主体:行动者即研究者,可与外来研 究者合作;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