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之路
伟大祖国的崛起之路 国庆满分作文
![伟大祖国的崛起之路 国庆满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1f8de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0.png)
伟大祖国的崛起之路国庆满分作文伟大祖国的崛起之路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喜之日。
69年过去了,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正在以令世界瞩目的速度崛起,在不断追求发展、繁荣的道路上迈出坚定而自信的步伐。
伟大祖国的崛起之路,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心声,更是世界的共同期待。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也是中国各族人民携手共圆的梦。
”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更是在国际事务中承担起了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近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并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众多国际企业纷纷来华设立企业,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工厂和全球市场的需求中心。
中国的崛起不仅在经济领域,还体现在科技、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
中国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航天、高铁、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还产生了一大批领先的高科技企业,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推动者。
中国的文化也日益走向世界,汉语学习热潮席卷全球,中国传统文化、电影、音乐等也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关注。
伟大祖国的崛起之路,还体现在中国对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上。
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和全球二大经济体之一,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应对全球性挑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一系列全球治理的倡议和方案,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辛勤努力。
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艰苦奋斗,推动了中国的崛起。
中国人民以无比的智慧和勇气,战胜重重困难和挑战,为实现伟大祖国的崛起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中国才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崛起势头。
铸就辉煌中国崛起之路
![铸就辉煌中国崛起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d2e625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2.png)
铸就辉煌中国崛起之路当我们回首中国的发展历程,仿佛在翻阅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从曾经的积贫积弱到如今的繁荣昌盛,中国在崛起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铸就了无数辉煌。
曾经,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饱经沧桑,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坚韧的中华民族从未放弃,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抛头颅、洒热血。
在历经漫长的抗争后,新中国终于在 1949 年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然而,建国初期的中国面临着诸多挑战。
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几乎一片空白,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和建设。
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铁路、公路和水利工程,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工业方面,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是中国崛起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设立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中国逐步打开了国门,融入了世界经济的大潮。
外资的引入、技术的交流和市场的开放,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
科技创新是中国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航天领域,从“神舟”飞船到“嫦娥”探月,再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中国航天不断取得突破,让世界为之瞩目。
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5G 技术的领先,让中国在通信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崛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教育的普及和人才培养也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支撑。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日益提升。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智慧的解决方案,如“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中国崛起之路读后感
![中国崛起之路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91a647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0.png)
中国崛起之路读后感
《中国崛起之路》这本书确实让我印象深刻,它揭示了中国从一
个落后的国家到当今全球最大经济体的过程。
书中使用的资料充分说
明了中国的发展和重大事件,丰富了读者对中国崛起的了解。
20世纪初,中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国家贫穷落后,而今,中国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所取得的积极发展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
的影响。
中国有句古话“改变习惯,重修路”,它诠释了中国能取得
如此伟大的成就,其背后的努力是多么的惊人。
从解放到改革开放,再到今日的经济发展,每一步都是中国历史
的重要转折点,也体现了中国的努力和成就。
书中充分表达了中国的
艰难抉择、敢于发明与创新,以及在政策、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作出的
贡献。
最重要的是中国在实现全面崛起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
的发展理念,以及不断加强社会各成员的参与,以促进更加均衡的发展。
整本书让我充满了激情。
在如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中国
的发展仍然给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改变了世界经济,而
且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无论是当今世界,还是未来的世界,中国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看完《中国崛起之路》,感受到发展的力量,也看到中国在全球
事务中的深远影响力。
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全国发展,都应该如此,希望我们能从这本书中汲取到精神上的力量,用它来激励我们,一起
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大国崛起之路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大国崛起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9814d96d561252d381eb6e01.png)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统一和崛起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在中国南方,南京革命政府成立,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制订了保护私人财产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采取改进教育制度﹑革新教育内容等措施,促进了南方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繁荣发展。
然而此时在中国北方,袁世凯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着北京满清政府,掌握着广大北方地区,他是北方中国的掌舵人。
作为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代表,袁世凯决不是站在历史潮流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
袁世凯维护的是他的个人利益,“大清王朝”已经走到末日,成为历史前进的绊脚石,可是袁世凯却是借着这个招牌在建立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军阀帝国”。
南京革命政府在短时期内没有军事实力去彻底推翻北京满清政府,而北京满清政府呢,也暂时没有能力去摧毁对方,南北对峙,两个政府进入了人僵持阶段……“休养生息,扩军备战,一统北方。
”是南京革命政府的既定国策。
南京革命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审时度势,充分利用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大办工厂,大力发展中国加工制造业,由于南京革命政府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因而借着一战的春风使中国制造传销到世界,大发战争财,为经济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当然,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毕竟有限。
北京满清政府所代表的封建势力在中国北方的统治依旧根深蒂固,并不是一两次冲击就能推倒的。
辛亥革命没有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孙中山期盼的“共和”并没有完全实现,中国北方人民的悲惨境遇依然如故。
在南方中国,西方殖民者的踪迹依然存在,南京革命政府还没有能力完全驱逐那些外国侵略势力,所以只好暂时承认他们在华的利益,以换取列强的支持……而在北方中国,这些情况更甚,北京满清政府为了保卫现有地盘和企图将来的反攻,因而不得不用出卖各种主权的方式向西方力强不断借款扩充军力和购买装备,导致主权不断丧失,殖民地化不断加深,北中国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不断有人穿越袁世凯守卫的长江边界偷渡南下……看看南北对峙,北京满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百业凋敝,民不聊生。
中国崛起之路读后感
![中国崛起之路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49841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2.png)
中国崛起之路读后感《中国崛起之路》是一本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著作,作者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中国崛起的历史轨迹和原因。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中国的崛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书中首先对中国近代史进行了梳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作者详细地叙述了中国在这段时间里所经历的种种挫折和磨难。
中国在这段时间里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割地,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被这些挫折打倒,他们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才使得中国得以崛起。
书中还对中国崛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崛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二是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
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从不气馁,而是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也是中国崛起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的崛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中国的崛起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国崛起的历史轨迹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中国的崛起也给了我们无限的启示,我们应该向中国学习,不断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和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将继续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这本书让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的信心,也让我更加期待中国的未来。
相信在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大国崛起之路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大国崛起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1eb8ebc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c.png)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统一和崛起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在中国南方,南京革命政府成立,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制订了保护私人财产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采取改进教育制度﹑革新教育内容等措施,促进了南方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繁荣发展。
然而此时在中国北方,袁世凯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着北京满清政府,掌握着广大北方地区,他是北方中国的掌舵人。
作为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代表,袁世凯决不是站在历史潮流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
袁世凯维护的是他的个人利益,“大清王朝”已经走到末日,成为历史前进的绊脚石,可是袁世凯却是借着这个招牌在建立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军阀帝国”。
南京革命政府在短时期内没有军事实力去彻底推翻北京满清政府,而北京满清政府呢,也暂时没有能力去摧毁对方,南北对峙,两个政府进入了人僵持阶段……“休养生息,扩军备战,一统北方。
”是南京革命政府的既定国策。
南京革命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审时度势,充分利用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大办工厂,大力发展中国加工制造业,由于南京革命政府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因而借着一战的春风使中国制造传销到世界,大发战争财,为经济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当然,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毕竟有限。
北京满清政府所代表的封建势力在中国北方的统治依旧根深蒂固,并不是一两次冲击就能推倒的。
辛亥革命没有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孙中山期盼的“共和”并没有完全实现,中国北方人民的悲惨境遇依然如故。
在南方中国,西方殖民者的踪迹依然存在,南京革命政府还没有能力完全驱逐那些外国侵略势力,所以只好暂时承认他们在华的利益,以换取列强的支持……而在北方中国,这些情况更甚,北京满清政府为了保卫现有地盘和企图将来的反攻,因而不得不用出卖各种主权的方式向西方力强不断借款扩充军力和购买装备,导致主权不断丧失,殖民地化不断加深,北中国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不断有人穿越袁世凯守卫的长江边界偷渡南下……看看南北对峙,北京满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百业凋敝,民不聊生。
铸就辉煌中国崛起之路
![铸就辉煌中国崛起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a5d35df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d.png)
铸就辉煌中国崛起之路中国,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度,在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挑战后,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这是一条充满艰辛与奋斗、智慧与勇气的道路,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铸就的辉煌篇章。
回首过去,中国曾在漫长的岁月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自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陷入了贫困和落后的深渊。
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但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探寻着救国救民的道路。
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戊戌变法的变法图强;从辛亥革命的推翻帝制,到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中国人民在黑暗中不断摸索前行。
直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的革命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方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着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
但中国人民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工业领域,我们从无到有,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在农业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在科技领域,我们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改革开放是中国崛起道路上的关键抉择。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从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逐步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中国的高铁、5G 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同时,中国在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中 国的崛起从到改革开放的历程
![现代中 国的崛起从到改革开放的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e0e90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b.png)
现代中国的崛起从到改革开放的历程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那就是中国。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沧桑。
然而,在近代以来,中国逐渐陷入了困境,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
直到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才迎来了真正的崛起。
回顾历史,自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从此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使得中国的经济遭受重创,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觉醒,他们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比如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国情的认识不足,我们也走了一些弯路,经历了一些挫折。
直到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中国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
曾经,农村的生产方式较为落后,集体劳动的模式效率低下。
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能够自主经营土地,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安排生产,这使得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农村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农民们不仅能够吃饱穿暖,还开始走向富裕的道路。
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国崛起历程简述200字
![中国崛起历程简述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b47b8f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0.png)
中国崛起历程简述200字
中国崛起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近40年时间。
改革开放的发起者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外贸改革等,逐渐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引入市场经济机制。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外国投资者。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中国还注重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大力推动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
中国在高铁、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
中国崛起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还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有所突破。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崛起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是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的结果。
中国的崛起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重大意义,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的崛起之路从站起来到强起来
![新中国的崛起之路从站起来到强起来](https://img.taocdn.com/s3/m/7d9b575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8.png)
新中国的崛起之路从站起来到强起来新中国的崛起之路:从站起来到强起来一、站起来的时代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这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象征着中国人民从封建社会的沉沦中站了起来。
自此以后,中国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开启了国家建设的崭新篇章。
站起来的时代,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经历过长期的战乱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国家面貌破败不堪,人民遭受着极端的贫困和苦难。
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这些困境所击垮,而是积极踏入了国家建设的征程。
二、奋斗的时代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取得了政治解放,但经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在这个奋斗的时代,人民始终坚守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复兴的梦想。
他们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智慧建设起美好的新中国。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蜕变,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行各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展现出了崭新的面貌。
三、崛起的时代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站起来的中国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强大的声音,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时代的崛起,必将引领中国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中国在科技创新、工业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进步。
中国的高铁、5G技术、电子商务等成为世界瞩目的亮点。
更重要的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倡导开放合作、构建人类共同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注入了更多正能量。
四、未来的时代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崛起之路,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
在未来的时代,中国将继续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完善社会治理,提升国家软实力。
中国将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推动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国际地位的提升将为中国的崛起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遇。
中国崛起之路观后感
![中国崛起之路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de1a23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5.png)
中国崛起之路的启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从落后挨打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用了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本文将从中国经济的崛起、外交政策、科技创新等方面,探讨中国崛起之路的启示。
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经济的崛起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吸引外资国。
中国经济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崛起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 正确的政策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包括改革开放、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2. 巨大的市场中国是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中国的市场潜力使得中国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3. 产业升级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
这使得中国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制造业,成为了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地。
二、中国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维护自身利益和世界和平稳定。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开始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目标的正确性,还在于其实施方式的巧妙性。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 灵活的策略中国政府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既坚持原则,又善于妥协。
中国通过这种方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2. 共建和谐世界中国提出了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呼吁各国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多样性,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中国科技创新中国科技创新是中国崛起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政府大力鼓励科技创新,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中国科技创新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包括鼓励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
国庆特刊七十年中国崛起之路
![国庆特刊七十年中国崛起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4e5a6a6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0.png)
国庆特刊七十年中国崛起之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
从那一天起,中国开始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崛起之路。
70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回顾中国崛起的历程,探讨中国取得成功的原因,并展望中国未来的发展。
一、经济崛起中国的经济崛起是世界瞩目的成就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出口,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商品出口大国。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的国内需求不断增长,中产阶级崛起,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同时,中国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市场。
这使得中国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中国崛起的重要驱动力。
70年来,中国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并建立了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
中国在高铁、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先者。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中国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进步国之一,还为全球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扶贫减贫中国的扶贫减贫成就也是中国崛起的一个重要方面。
70年来,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扶贫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中国成功脱贫了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实现了历史性的扶贫目标。
中国的减贫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赏,为解决全球贫困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环境保护中国的崛起也伴随着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但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
中国加强了环境监管,推动了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
中国也参与了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我国崛起的发展历程
![我国崛起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ac09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4.png)
我国崛起的发展历程我国崛起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近四十年。
自1978年以来,我国利用市场经济改革的机会,实现了自身发展的奇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是经济体制的重大调整。
1978年,我国开始了农村改革,放开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权,并引入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措施。
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后续的改革提供了向心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逐步实行了一系列的市场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吸收外资的政策、建立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等。
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经济活力,为我国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的第二步是外贸的快速增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逐渐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
自1978年至今,我国的贸易额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出口额从1978年的208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2.5万亿美元。
我国的快速增长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也为我国崛起提供了广阔的国际空间。
改革开放的第三步是科技创新的推动。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大力支持科技创新。
中国的科技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我国崛起的重要支撑。
例如,我国在人工智能、5G通信、高铁、太空探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头羊之一。
改革开放的第四步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人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居民的贫困率大幅下降。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也得到了健全,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有效保障。
这些改善为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崛起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辛勤努力和艰辛困难的历程。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国的崛起不仅给自己带来了长足发展,也为全球稳定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我国不断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我相信我们国家的崛起将会继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中国崛起之路》课件
![《中国崛起之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dcdc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f.png)
优秀的政治 领导力
分析中国领导层的 优势和特点,思考 政治稳定对发展的 重要性。
有效的产业 政策
介绍中国实施的有 效的产业政策,探 讨产业转型和升级 的关键时刻。
可持续的发 展战略
探讨中国可持续发 展战略的重要性, 揭示绿色和低碳经 济的前景。
中国崛起的未来展望
求解贸易战的方法
探讨如何解决当前的贸易战,并推动全球贸 易体系的稳定和繁荣。
中国崛起的过程
1
首批经济特区的建设
2
介绍中国经济特区的兴起和成功实践, 揭示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探索。
3
国企改革带来的挑战机遇
4
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
影响,探讨国企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5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探索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源和动力,解 析中国经济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
建设性派和改革派的争论
意义
评估中国崛起所取得的 巨大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
总结中国崛起对世界的 影响和意义,思考中国 在全球舞台上的责任与 角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今后发展的方向和
任务
探索中国未来发展的方 向和任务,展示中国持 续推动全球发展的意愿 和决心。
《中国崛起之路》PPT课 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崛起的背景、过程、成功经验以及未来展 望,深入了解中国崛起的意义和影响。
背景介绍
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探讨中国在古代和现代的重要地位,揭示中 国的辉煌历史和文化传统。
中国崛起的意义和影响
分析中国崛起对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和国际 关系的影响,展示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新角 色。
揭露中国内部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 争斗,突显改革的重要性和困难性。
中国的崛起之路
![中国的崛起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ece1133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c.png)
中国的崛起之路中国的崛起之路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奋斗的历程。
几十年来,中国的崛起不仅给了中国人民以希望和自豪,也为世界各国带来了众多合作机遇与经济动力。
在这篇文章中,将着重探讨中国崛起的原因、发展战略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一、经济改革:催生中国崛起的推动力中国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经济改革的成功推动。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发展了一系列的市场经济改革措施,如扩大外资投资、建设经济特区、推动农村改革等。
这些改革政策为中国创造了更加自由开放的经济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技术,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二、科技创新:中国崛起的“智慧之路”中国的崛起不仅仅依靠经济改革,还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并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在国家战略推动下,中国的科技企业蓬勃发展,一大批领先世界的科技公司如华为、阿里巴巴等崛起。
同时,中国在人工智能、5G、高铁、太空探索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科技创新为中国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坚持和平发展:中国崛起的外交智慧中国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
中国始终将和平与发展作为国家根本利益,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为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崛起既不是通过强权霸道实现的,也不是通过争夺领土和资源来取得的,而是通过和平发展和互利合作来实现的。
四、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崛起的机遇与责任中国的崛起对世界各国带来了众多合作机遇与经济动力。
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进程。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合作的机遇。
随着中国崛起,世界舞台上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
中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治理,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崛起之路读后感
![中国崛起之路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33ab35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0.png)
中国崛起之路读后感
《中国崛起之路》是一本令人叹为观止的书。
不仅描述了中国在
过去几十年里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关注到中国如何实现从贫穷农业社
会向全球经济强国转型的过程。
书中记录的中国发展史看似不可思议,因为书中记录的是一部完整的历史,它将由20世纪50年代中国贫穷、极度落后的社会到现在瞬息万变、越来越强大的国家所取得的巨大变
化完美地展现出来。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非常惊叹:中国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改变
整个世界的景象。
中国利用自己的高效率以及对抗挑战的勇气,改变
了人们对道路的看法,从贫穷落后推向全球经济的前列。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以一致的努力和决心让
中国走上了发展之路。
书中的记载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及新兴的中国经济社会
的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这是由于政府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它推动了中
国经济技术的突飞猛进。
此外,中国人民的勇气与坚持也推动了当地
社会的发展,使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读完《中国崛起之路》,我对中国具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认为中
国人民的努力和决心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承认,他们凭借他们独特的文
化和传统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中国崛起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
力量。
中国崛起之路读后感
![中国崛起之路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bfe8f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2.png)
中国崛起之路读后感《中国崛起之路》是一本关于中国现代史的著作,作者是著名历史学家李约瑟。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变革,展现了中国崛起的历史轨迹。
在书中,李约瑟以客观的态度,对中国现代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解读。
他指出,中国在19世纪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
然而,正是在这些挑战和变革中,中国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开始了崛起之路。
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在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
这些事件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崛起之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分析,李约瑟揭示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以及中国人民在这些困境中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
另外,书中还对中国崛起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李约瑟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成功,是因为中国人民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指出,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来侵略和内部动乱时,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这种精神成为了中国崛起的重要动力。
通过阅读《中国崛起之路》,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曲折。
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所经历的一系列挑战和变革,使我对中国的发展道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崛起的信心和期待。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焦点。
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
然而,中国的崛起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通过阅读《中国崛起之路》,我对中国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期待中国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总的来说,阅读《中国崛起之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的和平崛起
![中国的和平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1b0408f80975f46527d3e1a3.png)
中国的和平崛起(一)中国和平崛起的曲折历程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2.1956年,对社会主义的改造取得胜利,使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进行三大改造的同时,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保障。
3.从1956年起,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既取得巨大的成就,也多有失误。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真正实现了和平崛起。
(二)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2.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3.顺应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4.及时调整外交政策,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和合作,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赢得世界尊重。
(三)目前制约中国崛起的因素①美日等西方国家的抑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
②地缘因素:周边强国的存在。
美、日、俄、印等国势力存在。
③人口、能源(资源)。
④台湾问题。
⑤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缺乏。
(四)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崛起之路(l)中国必须走出一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之路。
(2)中国选择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的原因: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程序的急剧波动,甚至引发大战,而这样总是以失败告终。
因此,我们的抉择是“和平崛起”。
(3)具体的政策或举措:①决定工作重心的转移;②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③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促进祖国统一大业;⑤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
(4)依据:①从中国国情出发,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②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和教训。
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史(1)一战前后:分为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崛起之路
同世界上其他已经崛起和正在崛起的国家一样,中国的崛起之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敢于挑战艰险不断拼搏向前的民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它总能以崭新的姿态不断的向前发展,它的成长之路无可辩驳的说明了这一点。
由于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再加上三年内战,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了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工业发展水平极低、城市工业畸形、区域工业布局极不平衡、基础设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通货膨胀极其严重、粮价飞涨…..,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平均国民收入仅是印度的一半,世界上很多过国家都对中国逾越这个“烂摊子”的能力表示怀疑。
但中华民族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不屈服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同为新中国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产生了重大的意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政治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计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一五”计划,其确定的基本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为中心,友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但中国的发展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我国曾遇到过重大的挫折和挑战,1958年的“大跃进”,是作为1957年整风反右之后要出现“经济建设高潮”提出来的,形成了一场包含层层高压和层层虚报的政治运动。
这段时期是我国经济波动最大的时期,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最高时打54.8%,最低时至-32.8%。
1960年非但没有“跃进”,反而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负增长最严重、困难最大、人民生活最苦的一年。
1960年9月,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2年年底,“二五”计划的实际执行结果与原来八大建议相比,除原煤、石油、发电量达到了规定的指标之外,钢、水泥、粮食、棉花等都未达到;粮食、棉花的产量甚至低于1952年的水平。
接下来的“三五”计划也因“文化大革命”而没有得到实行。
经过“文化大革命”,中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计划完成情况连续出现倒退,国民经济频临崩溃的边缘,1968年还成为我国建立经济计划以来唯一没有年度计划的一年。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是全国进入了战备高潮……。
之后的文化大革命更是对中国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权被削弱,各级政府机关被夺了权,人民解放军被搞乱,公检法专政工具被破坏,本来就薄弱的民主和法制几乎荡然无存;私设公堂,刑讯逼供、随意逮捕、违法关押、任意抄家的现象极为普遍;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命财产失去保障……,由于经济建设遭到巨大破坏,文革十年间,人民生活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
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加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的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出路只有改革开放。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
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在经济上,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走向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从1979到200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有0.40382万亿元增加到20.94万亿元,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越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为了加快中国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民族复兴,实现共同富裕,国家先后启动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
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4年底,陆续开工60多个重大工程,投资总共规模达到8500多亿元,特别是2011年GDP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更是极大的增强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不仅在经济上,在科技方面,我们国家同样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诸如神五、神六、神七的成功发射和返回,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的尖端科技领域已经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特别是中国的北斗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组网速度的不断提高,更是使中国的的科技水平推向了世界的前列。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国防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当初正是由于国家的国防力量不够强大,才使得美国的第七舰队能够肆无忌惮的开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使得台湾和大陆之间至今仍被一条台湾海峡隔开,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耻辱,中国人民时时刻刻都在国防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从邓小平的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人民解放军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推进中国军事变革为主线,以军事斗争为龙头,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在刚刚过去的五年,是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发展最快、变化最快的时期之一。
在此期间,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朝着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进,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上同样取得了重大进展,根据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中国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了主权,“一国两制”不仅适用于香港和澳门,同样还适用于台湾,早日实现祖国的早日统一,是海峡两岸几代人的梦想,是无数仁人志士魂牵梦绕的夙愿,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发展,反对“台独”斗争深入发展。
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国家分裂法》,用立法的形式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决心。
2005年4月至5月,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领导人相继有台湾率团访问大陆,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转机,我们坚信,通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台湾,这个祖国的宝岛会很快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经成任何实力也不能阻挡的历史潮流。
不仅如此,我国在教育等其他方面同样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中华民族正在快速的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的确,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曾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挫折,党的领导做过很多错误的甚至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决定,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走过弯路甚至出现倒退,中华民族是一个敢于挑战一切艰难险阻的民族,在灾难和危险面前,党和人民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同舟共济,98抗洪、非典肆虐全国、汶川地震、08奥运……,从无数灾难中体现了华夏儿女的深情厚谊,从集中力量办大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永不妥协的精神。
如今,祖国强大了,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
在现阶段,随着国际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不断加深,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强,同时相互之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加。
在新时期,我们祖国也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问题,国家周边环境不稳定因素的存在,石油安全问题及海上运输线的安全问题等,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坚信只要中国能够做好计划生育政策,继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原崛起战略,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加强国防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家的自然资源,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联系和合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更活跃的姿态处理世界事务,中国会在世界性大国的道路上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