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分析与设计

合集下载

多自由度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多自由度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四、多自由度机器人的案例分析
1、工业领域应用
在工业领域,多自由度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线上的装配、焊接、搬运等 工作。例如,通过六自由度机器人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装配和搬运,提高生产效 率和质量。此外,通过应用双臂机器人,可以实现人机协作,拓展了机器人的应 用范围。
2、医疗领域应用
在医疗领域,多自由度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手术机器人可以 通过高精度的手术操作,实现微创甚至无创手术,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康复率。 此外,康复机器人也可以辅助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缩短康复周期。
3、航空航天领域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多自由度机器人的应用也具有高空间利用效率和应用安全性。此 外,无人机也需要用到多自由度机构来实现更加灵活和精准的飞行和任务执行。
五、总结与展望
多自由度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在多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价值。通过理论分析 和实验研究,我们可以不断优化机器人的设计,提高其性能和质量。我们也需要 多自由度机器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提高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精 度、如何实现更加复杂的动作和任务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 多自由度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感谢观看
多自由度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目录
01 一、多自由度机器人 的概念定义
02
二、多自由度机器人 的设计思路
03
三、多自由度机器人 的研究方法
04
四、多自由度机器人 的案例分析
05 五、总结与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成为了现代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众多机器人中,多自由度机器人因为其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成为了研究热 点。本次演示将从多自由度机器人的设计思路、研究方法及案例分析等方面,阐 述多自由度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串联机器人的D-H建模方法分析

串联机器人的D-H建模方法分析

图 3 D-H 参数示意图
2.3 用 D-H 参数构建坐标系间的齐次变换矩阵
由图 3 可以知道,坐标系 i-1 可以经过下述连续的相对 转换到坐标系 i:第一步,沿着 Zi-1 轴移动 di;第二步,绕 着 Zi-1 轴转动 θi;第三步,沿着 Xi 轴移动 ai;第四步,绕 着 Xi 轴转动 αi;
(3)关节距离 di 定义为从 Xi-1 轴到 Xi 轴的距离,沿 Zi-1 轴的指向为正。
(4)关节转角 θi 定义为从 Xi-1 轴到 Xi 轴的转角,绕 Zi-1 轴正向转动为正。
参数 {ai,αi,di,θi} 的意义如图 3 所示。这些参数就是 D-H 参数,又称为机器人的运动参数或者几何参数。
串联机器人也称开链机器人,结构如图 1 所示。它是 由若干刚性杆件首尾相连而成,杆件间的连接物称为关节。 杆件和关节的编号方法为:基座为杆 0,从基座起依次向上 为杆 1、杆 2、…;关节 i 连接杆 i-1 和杆 i,即连杆 i 离基 座近的一端有关节 i,离基座远的一端有关节 i+1。机器人 每个杆都有一单独的驱动器,所产生的驱动力经关节 i 轴传 到杆 i 上,使其可产生独立的相对运动。
由上述 4 步连续相对运动时的齐次变换矩阵的求法可 得式(1)。
Ai−1 i
=
Transz
2.2 求取 D-H 各项参数
当用 D-H 方法建立了各连杆坐标系后,坐标系 i-1 和 坐标系 i 之间的相对位姿关系用下面所述 4 个参数描述。
(1)连杆长度 ai 定义为从 Zi-1 轴到 Zi 轴的距离,沿 Xi 轴的指向为正。
(2) 连 杆 扭 角 αi 定 义 为 从 Zi-1 轴 到 Zi 轴 的 转 角, 绕 Xi 轴正向转动为正。

毕业设计-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

毕业设计-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

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学院:专业:姓名:指导老师:机械与车辆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号:职称:教授中国·XX二○一二年五月毕业设计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本人承诺呈交的毕业设计《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取得的成果,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材料,均在文后按顺序列出其参考文献,设计使用的数据真实可靠。

本人签名:日期:年月日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摘要并联机器人有着串联机器人所不具有的优点,在应用上与串联机器人形成互补关系。

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是并联机器人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和造价低等特点,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本论文研究了一种新型二自由度平移运动并联机构,该并联机构采用类五杆机构,平行四边形刚架结构来实现,可有效地消除铰链间隙,提高动平台的工作性能,同时有抵抗切削颠覆力矩的能力。

根据该二自由度平面机构的工作空间,利用平面几何的方法求得连杆的长度,并通过Pro/E软件进行仿真检验,并通过软件仿真的方式,优化连杆长度,排除奇异点,同时合理设计机械结构的尺寸,完成结构设计。

对该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以Pro/E为平台,建立两自由度平移运动并联机器人运动仿真模型,验证了机构的实际工作空间和运动情况。

最后指出了本机构的在实际中的应用。

并使用AutoCAD软件进行了重要装置和关键零件的工程图绘制工作,利用ANSYS 软件分析了核心零件的力学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二自由度机器人性能良好、工作灵活,很好地满足了设计指标要求,并已具备了一定的实用性。

关键词: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仿真;结构设计;Pro/E2-DOF robot structure design and simulationAbstractParallel robot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of the robot does not have to form a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series robot. The 2-DOF parallel robo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amily of parallel robots.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convenient and cost control and low, with significan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value. In this thesis, a new 2- DOF translational motion parallel mechanism, the analogous mechanism for class five institutions, parallelogram frame structure, which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hinge gap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ving platform, while resistance to cutting subvert the torque capacity.The working space of the 2-DOF planar mechanism, the use of plane geometry to obtain the length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Pro/E software simulation test, and software simulation to optimize the connecting rod length, excluding the singular point, while the size of the rational design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complete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important equipment and key parts of the engineering drawings using AutoCAD software, using ANSYS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re parts.The 2-DOF parallel robot to the Pro/E platfor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2-DOF of translational motion parallel robot simulation model to verify the organization's actual work space and movement. Finally, this institution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good motor performance of the 2-DOF parallel robot,good to meet the index requirements, and already have a certain amount of practicality.Keywords: 2-DOF; parallel robot; simulation; structural design; Pro/E目录1前言 (1)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什么是机器人 (1)1.1.2机器人技术的研究意义 (1)1.2机器人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2)1.2.1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2)1.2.2机器人的主要研究工作 (3)1.2.3少自由度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4)1.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5)2二自由度机器人系统方案设计 (7)2.1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简介 (7)2.2执行机构方案设计及分析 (7)3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运动分析 (8)3.1已知设计条件及参数 (8)3.1.1连杆机构自由度计算 (8)3.1.2五杆所能达到的位置计算 (8)3.2对机构主体部分的运动学逆解分析 (10)3.2.1位置分析 (10)3.2.2速度与加速的分析 (11)3.3受力分析 (12)4基于Pro/E软件环境下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16)4.1 Pro/E软件简介 (16)4.2驱动元器件的选择 (17)4.2.1步进电机的选择 (17)4.2.2联轴器选择 (18)4.3平面连杆机构的结构参数确定 (19)4.4输入轴的设计 (20)4.5安装支架的参数确定 (21)5基于Pro/E软件环境下的机器人装配及动态仿真 (23)5.1虚拟装配过程 (23)5.1.1连杆机构的装配 (23)5.1.2安装支架的装配 (24)5.1.3完成二自由度机器人的最终装配 (24)5.2基于Pro/E软件环境下的动态仿真 (25)6基于AutoCAD软件环境下的机械结构设计 (31)6.1AutoCAD软件简介 (31)6.2平面连杆机构的结构设计 (32)6.3机架的结构部件图绘制 (33)6.4二自由度机器人工程图绘制 (34)7基于Ansys软件环境下的有限元分析 (36)7.1Ansys软件简介 (36)7.2对输入轴的有限元分析 (37)7.3对输入连杆的有限元分析 (37)8 总结与展望 (40)8.1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40)8.2研究展望 (41)参考文献 (42)致谢 (44)附录(一) (45)附录(二) (52)1前言机器人技术是一门光机电高度综合、交叉的学科,它涉及机械、电气、力学、控制、通信等诸多方面。

平面两自由度关节机器人算法

平面两自由度关节机器人算法

平面两自由度关节机器人算法平面两自由度关节机器人是工业制造中常见的一种机器人,它具有两个旋转关节,可以在平面内进行自由运动。

这种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操作任务。

在设计和控制平面两自由度关节机器人时,算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运动规划算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的运动规划,可以使机器人在空间内快速、精准地完成各种任务。

在平面两自由度关节机器人中,常用的运动规划算法包括插补算法和路径规划算法。

插补算法是指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通过对两个关节的角度进行插值计算,从而实现平滑的运动轨迹。

常用的插补算法有线性插补、圆弧插补和样条插补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机器人的速度、加速度等参数,合理地计算出每个时间点的关节位置,从而实现平滑、高效的运动。

另一个重要的算法是路径规划算法。

路径规划算法是指在给定起始点和目标点的情况下,寻找一条最优路径,使机器人能够在空间内避开障碍物,快速到达目标点。

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有最短路径算法、A*算法和D*算法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地图信息和机器人的动态参数,快速地找到一条最优路径,帮助机器人实现高效的运动。

除了运动规划算法外,碰撞检测算法也是平面两自由度关节机器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碰撞检测算法可以通过对机器人和周围环境的建模,实时地检测机器人是否会与障碍物相撞。

一旦发现潜在碰撞危险,算法可以及时做出调整,避免机器人发生碰撞,确保生产线的安全运行。

总的来说,平面两自由度关节机器人算法是机器人控制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不断优化算法,可以使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期待未来,算法将继续发展,为平面两自由度关节机器人的智能化和自主化提供更多可能。

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分析

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分析

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分析姓名:黄辉龙 专业年级:13级机电 单位:汕头大学摘要:机器臂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动力学系统。

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比较困难,而且需要较长的运算时间,因此,这里主要对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进行动力学研究。

拉格朗日方程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应用方法分析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的正向动力学。

经过分析,得出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为后续更深入研究做铺垫。

关键字:平面二自由度 动力学方程 拉格朗日方程相关介绍机器人动力学的研究有牛顿-欧拉(Newton-Euler )法、拉格朗日(Langrange)法、高斯(Gauss )法等,但一般在构建机器人动力学方程中,多采用牛顿-欧拉法及拉格朗日法。

欧拉方程又称牛顿-欧拉方程,应用欧拉方程建立机器人机构的动力学方程是指研究构件质心的运动使用牛顿方程,研究相对于构件质心的转动使用欧拉方程,欧拉方程表征了力、力矩、惯性张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在机器人的动力学研究中,主要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这类方程可直接表示为系统控制输入的函数,若采用齐次坐标,递推的拉格朗日方程也可以建立比较方便且有效的动力学方程。

在求解机器人动力学方程过程中,其问题有两类:1)给出已知轨迹点上•••θθθ、及、,即机器人关节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求相应的关节力矩矢量τ。

这对实现机器人动态控制是相当有用的。

2)已知关节驱动力矩,求机器人系统相应各瞬时的运动。

也就是说,给出关节力矩矢量τ,求机器人所产生的运动•••θθθ、及、。

这对模拟机器人的运动是非常有用的。

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方程分析及推导过程1、机器人是结构复杂的连杆系统,一般采用齐次变换的方法,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其系统动力学方程,对其位姿和运动状态进行描述。

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的具体推导过程如下:1) 选取坐标系,选定完全而且独立的广义关节变量n r ,,2,1,r ⋅⋅⋅=θ。

2) 选定相应关节上的广义力r F :当r θ是位移变量时,r F 为力;当r θ是角度变量时,r F 为力矩。

二自由度机器人位置控制

二自由度机器人位置控制

二自由度机器人角度控制仿真摘要近二十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广泛获得应用。

我国在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与工业化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和设计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推广机器人的应用是有现实意义的。

本次设计主要是对二自由度机器人的位置控制进行设计和仿真,采用了PD控制方法,运用MATLAB语言、Simulink及Robot工具箱,搭建二自由度机器人的几何模型、动力学模型。

并构建控制器的模型,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对二自由度机器人的位姿进行控制,并将实验中采集到数据导入到MATLAB环境中进行仿真,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PD,运动学,二自由度机器人Two degrees of freedom robot Angle control simulationABSTRACT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robot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very rapidly, various USES of robots in all fields widely. 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robot in our country, there is still a gap compared with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so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all kinds of robots, especially industrial robot, the promotion of the use of robots has a realistic significance.This design is mainly for two degrees of freedom Robot position control design and simulation, the PD control method is adopted, using the MATLAB language, the Simulink and Robot kit, two degrees of freedom Robot geometry model, the dynamic model. And build the model of the controller, by adjusting the controller parameters, to control two degrees of freedom robot pose, and the experiment collected data imported to MATLAB simulation environment, achieve good control effect.KEY WORDS: PD,motion control,2-DOF parallel robot目录前言 (1)第1章绪论 (2)1.1 研究背景 (2)1.2 选题的意义 (2)第2章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 (4)2.1 运动学概述 (4)2.2 机械手 (4)2.2.1 机器手的机构和运动 (4)2.2.2 运动学及动力学关系 (6)2.3 动力学概述 (8)2.4惯性矩分析 (8)2.5拉格朗日运动学方程 (9)第3章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 (13)3.1 概述 (13)3.1.1 机器人控制特点 (13)3.1.2 机器人控制方式 (14)3.2 PD控制器 (14)第4章MATLAB软件 (16)4.1 MATLAB简介 (16)4.2 MATLAB的优势 (17)4.3 SIMULINK仿真以及ROBOT TOOLBOOX (19)第5章动态仿真 (21)5.1 机器人模拟参数 (21)5.2 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22)5.3 机器人动力学模型 (23)5.4 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联立 (24)结论 (28)谢辞 (29)参考文献 (30)外文资料翻译 (32)前言机器人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人类对于机器人的研究由来已久。

串联和并联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串联和并联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串联和并联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串联和并联机器人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常见的机器人结构形式。

它们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性,因此对它们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对串联和并联机器人进行分析,并对它们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介绍。

一、串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1. 串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串联机器人是由多个运动副依次连接而成的,每个运动副只能提供一个自由度。

其运动学分析主要包括碰撞检测、正解和逆解三个方面。

(1)碰撞检测:串联机器人在进行路径规划时,需要考虑各个运动副之间的碰撞问题。

通过对关节位置和机构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有效避免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碰撞。

(2)正解:正解是指已知各关节的角度和长度,求解末端执行器的位姿和运动学参数。

常见的求解方法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

解析法适用于关节均为旋转副或平动副的情况,而数值法则对于复杂的几何结构有较好的适应性。

(3)逆解:逆解是指已知末端执行器的位姿和运动学参数,求解各关节的角度和长度。

逆解问题通常较为困难,需要借助优化算法或数值方法进行求解。

2. 串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串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主要研究机器人工作时所受到的力、力矩和加速度等动力学特性,以及与机器人运动相关的惯性、摩擦和补偿等因素。

其目的是分析机器人的动态响应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1)力学模型:通过建立机器人的力学模型,可以描述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

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拉格朗日方程法、牛顿欧拉法等。

(2)动力学参数辨识:通过实验或仿真,获取机器人动力学参数的数值,包括质量、惯性矩阵、摩擦矩阵等。

这些参数对于后续的控制系统设计和性能优化非常关键。

(3)动力学控制:基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和参数,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实现对机器人的动力学控制。

其中,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P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

二、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1. 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并联机器人是由多个执行机构同时作用于末端执行器,具有较高的刚度和负载能力。

多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共3篇

多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共3篇

多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共3篇多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1多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机器人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工业、制造业等。

机器人系统的控制和运动学分析是实现机器人精确控制和操作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介绍多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以及仿真。

1. 多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多自由度机器人是指由多个自由度组成的机器人,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操作。

串联机器人是指机器人的多个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连在一起构成的机器人。

多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是指由多个自由度组成,并且这些自由度按照一定的顺序连在一起构成的机器人。

例如,可以将多个关节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多自由度关节机器人。

多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在制造和物流业非常常见。

2. 运动学分析运动学分析是机器人系统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描述了机器人如何移动和定位,以及如何控制机器人的各个部分进行精确的运动。

运动学分析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 机器人姿态分析问题。

机器人姿态分析主要是描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空间位置和末端姿态。

(2) 机器人关节角度分析问题。

机器人关节角度分析是指计算机器人各个关节的角度,以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3) 机器人轨迹分析问题。

机器人轨迹分析是对机器人运动轨迹进行精确计算和控制,以达到所需的操作目标。

3. 串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多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可以分为直接运动学和逆运动学两个部分。

(1) 直接运动学直接运动学是一种基于机器人各关节的运动学参数计算出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姿态和位置的方法。

其公式如下:T_n = T_1 * T_2 * … * T_n-1其中,T_n表示机器人从末端执行器到机器人基座的坐标变换矩阵;T_i表示机器人第i个关节的变换矩阵。

(2) 逆运动学逆运动学是通过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姿态和位置计算机器人各关节的角度的方法。

逆运动学公式如下:T_n = T_base * T_tool其中,T_base表示机器人基座的坐标变换矩阵;T_tool表示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变换矩阵。

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在研究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之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

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是指可以在平面上进行两个独立自由度运动的机器人,通常包括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方式。

在工业自动化、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 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通常由两个旋转关节和一个末端执行器组成。

这种结构可以让机器人在平面上实现灵活的运动,同时保持结构相对简单。

机器人可以通过控制两个旋转关节的角度来实现平面内的任意位置和姿态的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2. 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讨论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运动学方程是描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置和姿态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对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来说,其运动学方程可以通过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来推导。

在几何方法中,我们可以利用几何关系和三角学知识来描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

而在代数方法中,我们可以通过矩阵变换和雅可比矩阵等工具来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是机器人控制和路径规划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并掌握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控制算法、规划运动轨迹,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操作和灵巧动作。

运动学方程的研究也为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和仿真建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深入探讨了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特性,重点讨论了其运动学方程的推导方法和意义。

通过对运动学方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器人的运动规律和特性,为机器人的控制和路径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在文章中多次提及 "二自由度平面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突出主题。

文章总字数大于3000字,能够充分深入地探讨主题,满足了深度和广度的要求。

并且在总结回顾中共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使得整篇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双重自由度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

双重自由度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

双重自由度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首先,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作空间决定了机器人可以执行的任务范围。

为了实现更大的工作空间,可以考虑采用平行机构或串联机构。

平行机构可以提供更大的工作空间,但其运动灵活性较差;串联机构则可以提供更好的运动灵活性,但工作空间较小。

因此,在设计双重自由度机器人时,需要综合考虑工作空间和运动灵活性的要求。

其次,机械稳定性也是设计双重自由度机器人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机器人必须能够稳定地支持和移动负载,否则可能导致机器人在操作过程中失去平衡。

为了提高机械稳定性,可以考虑采用更加坚固和刚性的材料,如铝合金、钢等,以及增加机器人的支撑点。

此外,运动灵活性是双重自由度机器人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运动灵活性可以实现机器人在不同方向上的自由运动,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要求。

为了提高运动灵活性,可以采用柔性链设计或并联机构设计。

柔性链设计可以提供更大的运动范围和自由度,但其精度较低;并联机构设计则可以提供更好的精度和精确度。

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另外,精度要求也是双重自由度机器人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精度要求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领域和任务要求进行调整。

例如,一些精密操作,如微操作或装配操作,可能需要更高的精度要求;而其他一些任务,如搬运物品或简单组装,可能对精度要求较低。

为了提高精度,可以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控制算法来实现。

在进行双重自由度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机器人的体积和重量、动力传输和控制等。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技术可行性,可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综上所述,双重自由度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实现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机械稳定性、运动灵活性和精度要求的平衡。

科普什么是并联机器人和串联机器人

科普什么是并联机器人和串联机器人

科普什么是并联机器人和串联机器人机器人圈并联机器人和串联机器人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领域齐驱并进的两架“马车”,共同推动工业机器人向前发展。

并联机器人是指动平台和定平台,通过至少两个独立的运动链相连接,机构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自由度,以并联方式驱动的一种闭环的机器人。

目前,很多的并联机器人和串联机器人是有所区别的。

并联机器人的特点:·无需减速器,成本比较低;·所有的驱动功率相同、易于产品化;·电机位于机架,惯量小;·逆解简单,易于实时控制。

串联机器人的特点:·需要减速器;·驱动功率不同,电机型号不一;·电机位于运动构建,惯量大;·正解简单,逆解复杂。

现在,我们看到的飞行模拟器、汽车测试台、运动模拟器、游戏设备和其他的工业设备都已经用到了并联机器人。

其中,预设的并联机器人可以事先来预设并联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这样的并联机器人就会根据提前的预设轨迹进行运行了。

但是,我们在特定的条件之下无法使用预设的并联机器人,比如在地面坎坷不平的环境下建立或者使用一个平台来进行伤员的救治和运输时,预设的轨迹显然无法满足要求,这时就需要自主的并联机器人保持运动中的平衡保护。

自主并联机器人设计是从架构开始,依次经过机构设计、结构设计、外观设计,其中要考虑结构布局、占用空间面积、速度与承载、主动被动结合相关问题。

目前,很多的公司都在研发并联机器人,GQY在并联机器人领域有三大核心技术,多维减震、精准感知和独特算法。

在多维减震方面,包括垂直、翻滚、高广度和高速度,主动和被动结合等功能,这些主要是通过多精度的路面和多种传感器的融合,依靠精准控制模型的算法,补偿合理的分配、多环节安全保护,精准地计算加速度等技术来实现。

并联机器人虽然不能够像单臂、双臂这样的串联工业机器人那样做复杂的硬性工作,但它却在柔性制造和应用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除了在医护车上应用以外,还能用到像游艇、飞机、雷达天线、航空航天等领域。

二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及控制

二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及控制

03
二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 器人模型建立
动力学模型建立
确定机器人结构参数
01
根据机器人结构,确定各部分的结构参数,包括连杆长度、质
量、转动惯量等。
建立动力学方程
0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包括关节扭矩
、速度和加速度等。
考虑摩擦与重力影响
03
考虑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摩擦力、重力等影响因素,
与现有技术的比较
我们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与现有的控制算法进行了比 较。通过比较发现,我们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在跟踪性 能和抗干扰能力方面具有优势。
讨论
虽然我们在实验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仍有许 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我们可以考虑增加更 多的传感器和优化机器人的结构以提高其性能。此外 ,我们还可以研究更复杂的轨迹跟踪和控制任务。
05
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实验平台搭建
硬件平台
为了进行实验研究,我们构建了一个二自由度冗余驱动 并联机器人平台。该平台使用高质量的硬件组件,包括 高性能电机、高精度编码器和高速控制器等。
软件平台
我们开发了一个基于MATLAB/Simulink的软件平台,用 于实现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和数据采集。
实验结果分析
未来研究展望
01
02
03
研究更加精确的动力学模型,考虑更 多的影响因素,以提高机器人的运动 性能。
探索更加智能的控制方法,如基于人 工智能的控制算法,以提高机器人的 自适应性。
对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性能进行更全面 的评估,包括在不同工况下的表现, 以及与其他类型机器人的对比分析。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方法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学进行分析,然后建立其动力 学模型,并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自由度机器人动力学控制及仿真研究

二自由度机器人动力学控制及仿真研究

二自由度机器人动力学控制及仿真研究摘要: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动力学控制是实现机器人精确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二自由度机器人的动力学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建立二自由度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采用PID控制器进行控制,分别对两个关节进行控制,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控制器的合理参数配置,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能够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控制。

关键词:二自由度机器人,动力学控制,仿真分析1引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系统通常包括了感知、决策、控制等多个方面,其中动力学控制是实现机器人运动精确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以二自由度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采用合适的控制器进行控制以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控制。

2二自由度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2.1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设第一关节的旋转角度为θ1,第二关节的旋转角度为θ2;-第一关节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α1,第二关节与第一关节之间的夹角为α2;-第一关节的长度为L1,第二关节的长度为L2;-机器人的末端在笛卡尔坐标系下的坐标为(x,y)。

可得出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方程如下:x = L1 * cos(θ1) + L2 * cos(θ1 + θ2)y = L1 * sin(θ1) + L2 * sin(θ1 + θ2)2.2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描述了机器人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通过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可以得到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

拉格朗日方程的表达式如下:L=T-V其中,T表示机器人的动能,V表示机器人的势能。

机器人的动能和势能可以表示如下:T = 1/2 * m1 * (L1^2 * θ1'^2 + L2^2 * (θ1'^2 + θ2'^2 + 2 * θ1' * θ2' * cos(θ2))) + 1/2 * m2 * (L2^2 * θ2'^2) V = m1 * g * L1 * sin(θ1) + m2 * g * (L1 * sin(θ1) + L2 * sin(θ1 + θ2))其中,m1和m2分别表示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的质量,θ1'和θ2'分别表示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的角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二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MBDA(基于模型的干扰抑制器)控制法是最近几年由韩国学者Choi所提出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控制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对实际系统建立一个平行模型
,并通过PD或PID控制器将实际系统和模型系统有机的联系起来。本论文将其应用到机器人控制中来,不但很好的解决了因无法获取精确模型所带来的误差问题,而且此方法由于是基于PD和PID控制的,算法简单,速度快,克服了传统控制方法难于实现的弱点,更为关键的是它有出色的干扰抑制能力和鲁棒性。
控制领域要比传统的电磁电机性能优越得多。目前,旋转型超声波电机,尤其是环形行波型超声波电机,在工业、办公、过程自动化等领域的伺服系统
中作为直接驱动执行器得到广泛的关注。
本论文主要研究并设计了基于超声波电机驱动二自由度机械臂实现快速定位的控制系统,给出了具体技术方案;分析了孤极信号反馈在实现超声波
电机速度稳定控制时的补偿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孤极信号反馈对超声波电机的负载与转速关系的补偿作用。
,尤其是环形行波型超声波电机,在工业、办公、过程自动化等领域的伺服系统中作为直接驱动执行器得到广泛的关注。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超声波电机的二自由度机械臂定位和速度控制系统,核心芯片采用MSP430F147单片机,这种单片机性价比比较高,功能比较完善,有利于超声波电机的产业化;按照系统需求进行了软件设计,给出了实验结果,并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非线性问题给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法。系统运行稳定,实验结果较为理想,为超声波电机的产业化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全桥驱动逆变电路的优缺点。
设计了基于超声波电机的二自由度机械臂的快速定位驱动控制电路。首先,提出了本次设计的设计思想及目的;其次,介绍了本设计的控制器硬件
具体技术以及调速原理,本次设计控制器CPU芯片采用MSP430F147单片机,这种单片机性价比较高,利于超声波电机的产业化;最后,介绍了电机控制器

二自由度平移并联机器人空间静刚度分析

二自由度平移并联机器人空间静刚度分析

S a i lS a i t n s a y i f2 DOF a sa i n lPa al lRo o s p ta t tc S i e s An l ss o - f Tr n l to a r l b t e
P ENG n b n, n - n W U i S Bi — i LIZe g mi g, Ka , UN Yu
二 自 由度 平 移 并 联 机 器 人 空 间 静 刚 度 分 析
彭斌彬 , 李增 明, 武 凯, 孙 宇
( 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 江苏 南京 2 0 9 ) 10 4
摘 要 : 为提 高一种二 自由度平移 并联机 器人机 构静 刚度 分析 的准确度 , 文建立 了六维 空间静 该 刚度模型 , 并对主 刚度及 主方 向做 出评 价。考虑 机构 的驱 动刚度 、 结构 刚度 和空 间外载荷 3个 因 素对整机静 刚度 产生的影响 , 对机 构 的支链和 滚珠 丝杠进 行静 力 学分析 , 出它们 的 变形。采 用 求
位移 刚度 的特性 。研 究结果表 明该二 自由度平 面平移 并联机 器人机构 的静 刚度是 空间 六维的 , 沿
导轨轴线 方向的静 刚度具有各 向 同性 , 垂直于导轨轴线 方向的静 刚度与其位 置有关。
关键 词 : 并联 机 器人 ; 刚度 ; 静 虚拟机 构 法 ; 叠加 原理 ; 交 变换 法 正 中 图分 类号 :P 4 T 2 文章编 号 :0 5 9 3 ( 0 2 0 — 5 2 0 10 — 8 0 2 1 ) 3 0 2 — 7
Hale Waihona Puke 虚拟机构 法并根 据输入 输 出之 间的速 度 映射 关 系分 别得 到 支链和 滚珠 丝杠 引起动 平 台产 生的位

二自由度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二自由度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二自由度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康复医疗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

康复机器人作为康复医学的一种新型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许多患者来说,训练是实现康复的关键,但是传统的康复训练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因此,设计一种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可以极大地方便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且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本课题选取了二自由度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作为研究内容。

该系统拥有两个自由度,可以达到多维度、多角度的康复训练效果。

同时,由于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精度高,可以确保患者在康复训练中所需的准确度。

二、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款二自由度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 实现多维度、多角度的康复训练。

2. 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3. 提高患者的康复训练体验。

三、研究内容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 机器人系统结构设计。

通过了解康复训练的需要以及患者身体特征,结合机械设计原理,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机器人系统结构。

2. 机器人系统控制设计。

分析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及运动学特性,建立数学模型,设计出控制算法,控制机器人系统的运动。

3. 康复训练的运动方案设计。

根据康复训练的需要,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运动方案,使得患者可以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康复训练。

4. 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

根据以上设计内容,实现机器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进行系统的集成和测试。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1. 理论研究。

通过文献调研、学习机械设计、电路设计、算法设计等相关理论知识,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 实验研究。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验证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和控制效果,并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针对实验结果进行优化和调整。

三、研究结果与意义设计实现一款二自由度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对于康复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训练效果,进一步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提升医疗水平,有助于推进康复医学研究的发展。

混联机器人的类型及其分析

混联机器人的类型及其分析

混联机器人的类型及其分析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高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机器人应用领域扩展,一方面既是对传统的机器人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急需适应性更好的具备新型结构的机器人出现,而混联机器人,结合了串联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的优点,成为了机器人发展的热点方向,文章将对混联机器人的类型进行介绍和分析。

标签:混联机器人;结构设计;类型前言自机器人出现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发展逐渐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机器人的种类日趋增多,正从传统的制造领域向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各种社会领域扩展;另一方面是在纵向上随着需求范围的扩大,机器人结构和形态多样化,高端系统呈现明显的仿生和智能特征,性能不断提高,功能不断扩展和完善[1]。

然而,不论机器人在上述两个特点的哪方面具备突出性,都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个机器人设计的基本问题:机器人的结构设计[2]。

从机器人开始出现发展到现在,先后出现了三类典型的机器人结构:串联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和混联机器人。

串联机器人具有易于正向运动学求解、运动空间大、控制简单,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形式;并联机构和串联机构相比,整体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结构简单,但其控制复杂,尤其是涉及不同运动副支链时,其运动解耦性较差。

而混联机器人将串联机器人和并联机器的人结合起来,属于一种机构上的折中,扩大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因此,在结构方面对混联机器人进行分类和分析,对于混联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1 混联机器人的分类混联机器人在结构上常有三种形式[3]:(1)并联机构通过其他机构串联而成;(2)并联机构直接串联在一起;(3)在并联机构的支链中采用不同的结构。

1.1 并联机构通过其他机构串联而成此类混联机器人在基于在串联机构的某个关节或杆件以并联机构替换,例如在传统的串联机器人的基座端或执行端或中部关节插入具备相应自由度的并联机构,如图1-2;或者在并联结构的基础上串联其他运动副而产生的,例如在并联机构的静平台端或动平台端串接其他移动副或转动副,如图3。

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

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

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首先,我们来看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二自由度机器人由两个关节和两个链节组成。

每个关节都有一个电机驱动,用于控制关节的运动。

两个链节通过关节连接起来,形成机械臂的结构。

两个链节可以分别旋转,以实现机械臂的运动。

在机械臂末端,可以安装夹具或工具,用于执行具体的任务。

在设计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材料的选择。

机械臂需要具备足够的刚性和强度,以承受负载和运动所带来的力。

常用的材料有铝合金和钢材。

其次是驱动系统的选择。

关节的运动由电机驱动,需要选择适合的电机类型和规格,以实现机械臂的精确控制。

另外,在设计机械臂的关节连接处,可以采用球形关节或万向节等,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运动。

最后是工具的选择。

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工具或夹具,以适应不同的操作场景。

在完成结构设计后,可以进行二自由度机器人的仿真。

仿真是在计算机中模拟机械臂的工作过程。

通过仿真,可以验证机械臂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性能分析。

在进行仿真时,需要建立机械臂的运动模型。

运动模型可以通过机械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来描述。

运动学方程描述机械臂的位置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描述机械臂的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可以获得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和受力情况。

在进行仿真时,可以使用一些仿真软件,例如MATLAB、SolidWorks 等。

这些软件提供了建模、求解和可视化的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机械臂的仿真。

在进行仿真前,需要准备好机械臂的运动模型和输入参数。

然后,可以通过调整参数和输入,观察机械臂的运动和性能。

根据仿真结果,可以对机械臂的设计进行优化,以提高机械臂的运动精度和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仿真是机械臂设计与优化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精确的仿真分析,可以提高机械臂的性能和工作效率,并满足特定任务需求。

二自由度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广阔,将在未来的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分析与设计综述

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分析与设计综述

机器人技术基础三级项目报告设计题目: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分析与设计指导教师:赵永杰学生姓名:citycars学号:********邮箱:****************.cn院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汕头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系2012年 6 月 17 日目录1.前言 (3)2.运动学模型 (4)3.机器人的位置及速度分析 (5)3.1 建立机器人位置输入输出方程 (5)3.2 建立机器人的速度关系及推导出雅可比矩阵 (5)3.3 机器人的位置反解 (5)3.4 机器人的速度反解 (7)4.机器人的速度各项同性分析及设计 (8)4.1 速度各项同性分析 (8)4.2 速度各向同性设计求解 (10)4.3 求解及分析 (10)4.4 综合分析 (12)5.结语 (13)6 附录 (13)附录1:位置反解程序 (14)附录2:速度反解程序 (15)附录3:速度各向同性程序 (15)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分析与设计【摘要】通过建立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位置输入输出方程,建立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速度关系,推导出雅可比矩阵,分析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速度各向同性的条件,设计出一各向同性的构型。

关键词位置方程速度关系雅可比矩阵各向同性1.前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由于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工业机器人靠自身动力控制能力来实际各种功能,大都用于简单、重复、繁重的工作,如上、下料,搬运等,以及工作环境恶劣的场所,如喷漆、焊接、清砂和清理核废料等。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工业机器人的一个小分支-----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其输入输出方程、雅可比等的分析,以及对于速度各向同性的分析和设计,对工业机器人有初步的了解,为以后从事工业机器人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运动学模型图1 平面两自由度串联机械人如图1所示,为一平面两自由度串联机械人,由两个关节组成,两连杆长度分别a1和a2,两旋转关节轴平行,关节1运动范围为0-1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24333019845132 0.023336467261016 0.012679528611304 -0.039871378912005 对应的角速度: w=
7
0.213433620927854
-0.942550795134078
即:
1 2
0.2134rad / 0.9426rad
cos1 sin 1
a2 a2
cos(1 2 ) sin(1 2 )
z 0
(1)
3.2 建立机器人的速度关系及推导出雅可比矩阵
对(1)式进行求一次导,可得机器人末端的速度关系
vx v y
a1 sin 1 a2 sin(1 2 ) a1 cos1 a2 cos(1 2 )
a2 sin(1 2 a2 cos(1 2 )
机器人技术基础
三级项目报告
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邮 箱: 院 系:
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分析与设计
赵永杰
citycars 09128888 citycars@ 机械电子工程系
汕头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系
2012 年 6 月 17 日
三级项目报告—刘柳权--09124055
3
2.运动学模型
三级项目报告—刘柳权--09124055
图 1 平面两自由度串联机械人
如图 1 所示,为一平面两自由度串联机械人,由两个关节组成,两连杆长度 分别 a1 和 a2,两旋转关节轴平行,关节 1 运动范围为 0-180。,关节 2 运动范围 为-135。~135。,机器人连杆的设计参数如表 1 所示。
表 1:平面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连杆的设计参数
i
关节变量角度
连杆长度
1
1
0-180。
800mm
2
2
-135。~135。
500mm
4
三级项目报告—刘柳权--09124055
3.机器人的位置及速度分析
3.1 建立机器人位置输入输出方程
如图 1 所示,建立关节坐标位置关系,建立其末端位置方程
x
y
a1 a1
s /s
三级项目报告—刘柳权--09124055
此结果表示为,机器人杆长 a1=800mm,a2=500mm,末端位置在(100,1000)
时,要求末端的运动速度为
vx v y
20 30
所对应的1
、2
的角速度。
通过以上式子,可以通过反解求出在机器人末端所能到达的工作位置上,给
定目标位置及运行速度,求解出所对应的关节控制参数,即1 、2 的角速度,从
结果表明: 1 0.956868853015502/ 180 54.82 2 1.420228053071181/ 180 81.37 exitflag = 5 ,表明迭代程收敛性,结果有效。
6
三级项目报告—刘柳权--09124055
对应于反解得到的1 、2 ,在设计参数范围内,有效。 机器人末端位置误差为 fvag =1.705426440094345e-011,在一般工业应用场景 下,误差约等于 0,满足使用要求。
而达到控制机器人完成目标动作的目的。
4.机器人的速度各项同性分析及设计
4.1 速度各项同性分析
对于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其中重要的一项指标是各向同性,各向同性的机 器人其灵巧程度是最好的。在设计其机械结构时,应尽量使其各向同性。对于两 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其速度各向同性的条件推导如下:
8
三级项目报告—刘柳权--09124055
a22 s12c12
(8)
9
三级项目报告—刘柳权--09124055
(8)式中: s1 sin1 , s12 sin(1 2 ) , c1 cos1 , c12 cos(1 2 )
对于平面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其各向同性的条件为求得的其雅可比矩阵与 雅可比转置矩阵乘积为对角矩阵,即(8)式,当A矩阵中A11=A22,A12=AA21=0 时为对角矩阵。通过以上所给结论,可以分析平面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速度各 向同性,同时也给出了满足各向同性构型的算法。
3.4 机器人的速度反解
给定机器人末端运动速度
vx v y
20 30
根据式(2)、(3)
vx v y
a1 sin 1 a2 sin(1 2 ) a1 cos1 a2 cos(1 2 )
a2 sin(1 2 a2 cos(1 2 )
12
J
a1 sin1 a2 sin(1 2 ) a1 cos1 a2 cos(1 2 )
a2 sin(1 2 a2 cos(1 2 )
12
(5)
由(5)式得出其雅可比矩阵为:
J
a1 sin1 a2 sin(1 2 ) a1 cos1 a2 cos(1 2 )
a2 sin(1 2 a2 cos(1 2 )
(6)
由(6)式得雅可比矩阵的转置矩阵为:
JT
a1
sin1 a2 sin(1 a2 sin(1 2 )
目录 1.前言...........................................................................................................3 2.运动学模型.............................................................................................. 4 3.机器人的位置及速度分析...................................................................... 5
12
由(2)式可得出其雅可比矩阵为
J
a1 sin1 a2 sin(1 2 ) a1 cos1 a2 cos(1 2 )
a2 sin(1 2 a2 cos(1 2 )
(2) (3)
3.3 机器人的位置反解
根据机器人杆长及运动范围,给定机械人末端能够到达的位置,求出相应的 1 和2 。给定机器人末端位置
3.1 建立机器人位置输入输出方程....................................................5 3.2 建立机器人的速度关系及推导出雅可比矩阵........................... 5 3.3 机器人的位置反解........................................................................ 5 3.4 机器人的速度反解........................................................................ 7 4.机器人的速度各项同性分析及设计......................................................8 4.1 速度各项同性分析........................................................................ 8 4.2 速度各向同性设计求解..............................................................10 4.3 求解及分析.................................................................................. 10 4.4 综合分析...................................................................................... 12 5.结语.........................................................................................................13 6 附录........................................................................................................13 附录 1:位置反解程序...................................................................... 14 附录 2:速度反解程序...................................................................... 15 附录 3:速度各向同性程序..............................................................15
2
三级项目报告—刘柳权--09124055
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分析与设计
【摘要】 通过建立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位置输入输出方程,建立两自由度串联 机器人的速度关系,推导出雅可比矩阵,分析两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速度各向同 性的条件,设计出一各向同性的构型。 关键词 位置方程 速度关系 雅可比矩阵 各向同性
a2 sin(1 2 a2 cos(1 2 )
可得
1 2
vvxy
J
T

利用 MATLAB 求解,结果如下:
雅可比矩阵:
Jac =
-59.130410988495868 -34.608657583898840
-18.804108570748898 -36.086573960968380
雅可比广义逆矩阵: Jacg =
100 0 p 1000
0 由式(1),利用 MATLAB 数学工具软件进行求解: 迭代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