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合集下载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一开始翻开这本书,心里还有点小嘀咕,毕竟“现代汉语”这四个字听起来就有点严肃和学术,感觉像是要面对一堆枯燥的规则和概念。

但是呢,邵敬敏先生就像是一个超级导游,带着我轻松愉快地走进了这个看似复杂的领域。

书中对于现代汉语的语音部分讲得特别清晰。

那些元音啊、辅音啊,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

以前我总是分不清“b”和“p”的发音区别到底在哪儿,就觉得它们听起来差不多嘛。

但是在这本书里,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生动的例子,我突然就像开窍了一样,原来这细微的差别背后是有这么多学问的。

就好像是发现了两个长得很像的小伙伴,其实有着不同的小秘密。

而且语音部分的那些声调,读起来就像唱歌的旋律一样,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虽然现代普通话里入声已经消失了一些特点,但在讲解古汉语影响的时候也能了解到),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汉语独特的韵律美。

再说到词汇部分,那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的词语宝藏。

从单纯词到合成词,就像从简单的宝石到精美的珠宝首饰一样。

我发现原来我们平常说的话里,每个词背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说“火车”这个合成词,“火”和“车”组合在一起就有了新的意义,不再是单纯的燃烧的火和一辆车这么简单了。

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很多词汇的演变,有些词在古代和现代的意思完全不一样,这就像看着词语们在历史的长河里“七十二变”,特别有趣。

语法部分呢,那就是现代汉语这个大厦的框架结构了。

以前我写句子都是凭感觉,虽然也能把话说通顺,但对于句子的结构成分总是模模糊糊的。

读了这本书后,我就像是拿到了一张建筑蓝图,主谓宾定状补都清楚地摆在眼前。

我才知道原来一个句子里每个部分都有它的任务,就像一个团队里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一样。

而且邵敬敏先生讲语法不是那种干巴巴地列规则,而是结合了很多实际的例子,让我感觉语法也不是那么难以捉摸的东西。

比如说“我吃了一个苹果”,这里“我”是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吃”是谓语,“一个苹果”是宾语,这样一分析,句子就像被拆解开的小机器,每个零件都看得明明白白。

暨大中文考研《现代汉语》专题复习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

暨大中文考研《现代汉语》专题复习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

《现代汉语》专题复习专题一现代汉语的特点一、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P167现代汉语最根本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谓结构”,词序一变化,“动词+名词”就构成了“述宾结构”,“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

例如:(1)我们理解(主谓结构)——理解我们(述宾结构)(2)衣服干净(主谓结构)——干净衣服(偏正结构)又如“形容词+动词”构成偏正结构,反过来,“动词+形容词”就构成了“述补结构”。

例如:(3)紧握(偏正结构)——握紧(述补结构)(4)快走(偏正结构)——走快(述补结构)(二)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汉语里的虚词特别丰富,作用也特别重要。

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某些语法结构,有或者没有这个虚词,结构关系以及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例如:(1)爸爸妈妈——爸爸的妈妈生物历史——生物的历史(联合结构—偏正结构)(2)鲁迅先生——鲁迅的先生他们部队——他们的部队(同位结构—偏正结构)(3)修改书稿——修改的书稿解决问题——解决的问题(述宾结构—偏正结构)2、某些语法结构,添加了某个虚词以后,虽然语法结构关系没有改变,但是,对语义的影响却十分巨大。

例如:(1)北京大学——北京的大学上海宾馆——上海的宾馆(偏正结构)(2)十斤鲤鱼——十斤的鲤鱼二十支香烟——二十支的香烟(偏正结构)4、某些语法结构,加虚词或者不加虚词,结构关系以及语义关系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但是,如果仔细体会,也会发现其在语用意义上的差异。

例如:(1)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木头椅子——木头的椅子(2)漂亮衣服——漂亮的衣服典型事例——典型的事例语法结构(偏正结构),语法意义(修饰关系)都相同,所表示的语义也基本相同。

但是,不加“的”,定于强调“属性”;加了“的”以后,则强调“分类”,表示这是“中国的”文化,而不是美国的或别的国家的文化,这是“漂亮的”的衣服,而不是丑陋的衣服。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汉 字【圣才出品】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汉  字【圣才出品】

号。
3.会意
用两个或几个物体的图形组合出字义。会意字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创造的,所表示的字义
可从几个象形字组合的关系上显示出来,所以能把没法直接描画的一些动作、状态表示出来。
4.形声
由形旁与声旁组成,形旁表示大致的字义或字义的类属,声旁提示字的读音(或近似的
读音)。
5.现代新的造字法
现代新造的字,它们的造字法主要是继承传统,但也有少数新创造的。
(1)切音合形造字法。即把两个字合成一个字,字义也合,读音则利用切音方法记录,
即取前字的声母、后字的韵母(或近似韵母)和声调。
(2)省形的切音合形造字法。字音和字义跟上面的方法相同,只是字形各取其半。
(3)省形造字法。在原有汉字字形的基础上省略部分笔画而成。
(四)现代汉字构形成分的属性 凡是跟整字在意义上有联系的部件,称为“意符”。凡是跟整字在读音上有联系的部件, 称为“音符”。凡是跟整字在意义和读音上都没有联系的部件,称为“记号”。根据现代汉字 构字部件的数量,可以把现代汉字字形分为单部件字和多部件字两大类。 1.单部件字 (1)意符字一一由一个意符单独构成,从现代汉字的字形上就可以大致读出字义。
(二)现代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1.现代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表意文字 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文字记录语言的时候,或者从音入手,或者从义入手,或者同时 从音义入手。汉字记录汉语则兼用三种方法: (1)从义入手,用意符(形旁)记录语言。 (2)从音入手,用音符记录语言。 (3)同时从音义入手,兼用音符(声旁)和意符(形旁)记录语言。 所以说汉字是一种“意符音符文字”,简称为“意音文字”。 2.现代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语素文字
4 / 60
圣才电子书

(1)手写体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邵静敏现代汉语通论考研笔记整理

邵静敏现代汉语通论考研笔记整理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现代汉语的性质(一)什么是现代汉语1.语言的属性►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语言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和全民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2.现代汉语的定性: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的历史地位和语际地位1.汉语的定位►汉语是随着汉民族的形成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

►汉语是国内各民族之间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也是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汉语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文化的传播起过巨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的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1)汉语的历史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汉语(公元3世纪以前)——包括秦、汉,往古可上溯到有文献可考(甲骨文字)的殷商时代。

中古汉语(公元4世纪到12世纪)——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几个朝代。

近代汉语(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包括元、明、清几个朝代,一般截止到鸦片战争时期。

现代汉语(始自20世纪)——一般从1919年五四运动算起(2)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语际地位(1)世界语言谱系: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语言的分类。

这种分类法依照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等。

世界语言的十大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其他语系;[有些语言如日语、京语(越南语)、朝鲜语的谱系还待确定](2)汉语的亲属语言:亲属语言是指由同一原始基础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语言。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版)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名词解释【内容充实】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版)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名词解释【内容充实】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版)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名词解释【内容充实】现代汉语部分第二章汉字1.汉字的意符:凡是跟整字在意义上有联系的部件2.汉字的音符:凡是跟整字在读音上有联系的部件3.汉字的记号:凡是跟整字在意义和读音上都没有联系的部件4.字体: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体式5.笔画:构成楷书字形的最小单位,笔画是有起止的线条,从落笔到下一次提笔的过程中写出的点和线就叫一笔或一画6.基本笔形:书写时,笔画的方向自始至终没有变化的笔形7.派生笔形(复合笔形):书写时,笔画的方向有所变化的笔形,即8.指各式各样的折笔。

9.笔顺: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次序10.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能独立运用的、具有组培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11.单笔部件:只有一个笔画的部件多笔部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笔画组成的部件12.成字部件:可以独立成字的部件不成字部件:不能独立成字的部件13.基础部件(又叫单纯部位):最小的不能再拆分的部件,由于基础部件总是处在组字的最低层级,所以又称为末级部件合成部件:有两个和两个以上基础部件组成的部件14.部位:为了确定部件的名称,给汉字字形结构的各个位置定名15.偏旁:用二分法对合体字进行一次性切分而获得的结构单位16.部首:指可以成批构字的一部分部件,包括形旁和某些笔画17.独体字:无法分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的汉字(a注意有些字笔画相交,结构呈镶嵌式,即使笔画很多,由于从字形上不能分解出相离的部件,因而也是独体字;b有些字分解后就是相离而又对称平行的笔画,这类字也看作独体字) p5818.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组合而成的汉字 p5819.音节:一个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基本上就是一个音节20.多音字:指一个汉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21.单音单义字:即一形对一音一义 p67(至第29项)22.多音多义字:即一形对数音数义23.异读字:即一形对数音一义。

不同读音之间一般没有语义差别,仅仅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习惯读法24.异体字(也叫异形字):即数形对一音一义。

第二章汉字邵敬敏版现代汉语通论名词解释

第二章汉字邵敬敏版现代汉语通论名词解释

第二章汉字邵敬敏版现代汉语通论名词解释第二章汉字汉字名词解释:、形声、假借、转注。

象形:用线条描画出事物的形象,其字形与字义联系比较具体、紧密。

指事:用抽象符号来提示字义。

会意:用两个或者几个物体的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独立发展的文字。

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图形组合出字义。

形声: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大致的字义或者字义的类属,声旁提示字的读音(或者近似的读音)。

意符:凡是跟整字在意义上有联系的部件,称为“意符”。

音符:凡是跟整字在读音上有联系的部件,称为“音符”。

记号:凡是跟整字在意义和读音上都没联系的部件,称为“记号”。

字体:是指的是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体式。

如汉字手写的楷书、行书、草书、印刷的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等。

隶变:在汉字演变上的地位最为重要,它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隶变」小篆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但是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由于种种缺点,故在民间很快地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

笔画:是构成现代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笔形:笔画的形式简称为笔形。

派生笔形:书写是,笔画的方向有所变化的是派生笔形。

基本笔形:笔画的方向自始至终没有变化的笔形是基本笔形。

笔顺: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次序叫做笔顺。

部件: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能独立运用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部位:给汉字字形结构的各个位置定名,叫做部位。

偏旁:就是用二分法对合体字进行一次性切分而获得的结构单位。

部件、偏旁、部首的异同。

独体字:是指无法分离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件的汉字。

如:“广”、“手” 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件组合而成的汉字。

“的”“何” 近形字:是指字形相近而音、义有别的字。

同音字: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汉字,读音相同、意义不同而且没有联系。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首先呢,这书就像是一个现代汉语的百宝箱。

以前我对现代汉语的认识就像一团乱麻,什么语法、词汇、语音啊,感觉就像是一锅大杂烩,搅和在一起,稀里糊涂的。

可是这本书不一样,它把这些内容分得清清楚楚,就像整理衣柜一样,不同类型的衣服(知识)都放在不同的格子里。

比如说语音部分,从最基本的音素、音节开始讲起,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声音奥秘的大门。

我以前觉得汉语拼音不就是小时候学的那点东西嘛,但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每个拼音背后都有着复杂又有趣的原理,那些声调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则啊,就像一套精密的密码,等着我们去破解。

语法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

以前我写文章,语法全凭感觉,什么主谓宾定状补,只知道个大概,有时候写出来的句子就像个歪歪扭扭的小泥人,勉强能看出个形状,但总觉得不太对劲。

这本书里对语法的讲解那叫一个细致,就像一个超级放大镜,把句子结构放大到我能清楚看到每个零件是怎么组装起来的。

什么词类的活用啊,句子的歧义啊,就像给我戴上了一副透视眼镜,让我看到那些平时被我忽略的小细节。

而且邵敬敏先生讲语法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用了好多鲜活的例子,就像讲故事一样。

比如“鸡不吃了”这个句子的歧义,一下子就让我明白原来语法在实际运用中这么有讲究,稍不注意就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

再说说词汇部分吧。

词汇就像是现代汉语这个大厦里的一块块砖头,这本书把这些砖头的来源、分类、变化等都讲得明明白白。

我才知道原来有些词的诞生背后还有那么多故事,像网络流行语这种新兴词汇的出现和发展,它就像是这个大厦新添的装饰,虽然看起来有些新奇,但也遵循着一定的语言规律。

而且书里对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特别实用,就像给了我一把精确的尺子,能测量出每个词之间细微的差别。

这样我以后在表达的时候就能够更加准确地选择词汇,不再像以前那样“词穷”或者用词不当了。

不过呢,这本书也有点像一个有点严格的老师。

有些内容对于像我这样基础不是特别扎实的人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词 汇【圣才出品】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词  汇【圣才出品】

第3章词汇3.1复习笔记一、现代汉语词汇概述(一)词汇1.词汇的含义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和语的集合体。

现代汉语词汇是现代汉语所有词和语的总汇。

广义的现代汉语词汇包括现代汉民族各方言所有的词语,狭义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一普通话中的词语。

2.词汇的构成(1)词汇的主体是成千上万的单词,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是“语”,“语”是指固定短语,包括熟语和专用短语两类。

(2)词汇其基本系统和多种组成成分构成。

基本系统,包括多义词和同音词、同义词和反义词、上下位词和类义词等。

(3)现代汉语的词汇有多种来源,其中包括传承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词和新造词语等,它们都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4)根据不同的需求,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常用词通常被分为常用词、次常用词和通用词。

(二)词和语素1.词和语素的定义(1)词的含义词,指一定的语音形式跟一定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这句话有四层含义:①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的,这不仅指一个词的声韵调是固定不变的,而且也指词的内部结合紧密,不允许有停顿出现。

②词都有跟语音形式相匹配的完整而明确的意义。

③词还表现出一定的语法功能,所谓“独立运用”,不仅指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或者单独成句,更是指可以跟别的词语自由组合。

④在前面三个前提下,词还应该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这一方面跟短语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跟语素区别开来(2)语素的含义语素是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对一个语言片段,不断地进行切分,得到的最小语言单位,就是语素。

2.语素和音节、汉字的关系判断汉语语素,通常是从字形入手,同时结合字音和字义进行考察。

它们的关系大体上有下面几种情况。

(1)同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不同的语素①汉字虽然相同,但读音不同。

②汉字和读音都相同,但是词性不同。

③汉字、读音和词性都相同,但是意义不同。

(2)一个语素可以是两个以上音节这主要有三种情况:联绵词、口语词和音译词。

(3)同一汉字是否为语素因场合而异一个汉字在不同场合,有的是语素,有的不是语素。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语 用【圣才出品】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语  用【圣才出品】

第5章语用5.1复习笔记一、现代汉语语用概述(一)语用分析的意义语用分析能使人们了解现代汉语交流、传达语言信息的一般规律,能深刻理解在有表达内容和特定语境的前提下,如何调动汉语的各种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说话者能准确地传情达意、受话者能获取话语原意,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二)语用的基本要素语用是一个交际行为过程,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1.发话者(1)发话者的含义发话者是语言信息的发出者。

在正常的情况下,大都是发话者有某些事情、某种感受想要告诉受话者,或者想跟受话者建立某种联系,或者向受话者发出某种请求、指令等,对受话者实施言语行为。

(2)发话者的语用意图发话者多数是言语行为、信息传递的主体。

在一般的情况下,发话者都是要通过说出某些话以实现一定的语言外的目的,人们称为语用意图。

语用意图指的是打算通过完成一定的言语行为来实现某些语言外目的的意图。

(3)发话者的语用策略发话者为了实现语用意图,就要有一定的语用策略。

语用意图提出的是“为什么说”的问题,而紧接着的就是“怎么说”的问题。

①从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的策略。

②语境信息优于话语信息的策略。

③语面意义和言外之意的表达选择策略。

2.受话者受话者是指听话人或信息接受者。

对于受话者而言,最关键的就是推求发话者的语用意图。

为了推求发话者的语用意图,受话人往往会依靠语境来寻找知识关联性的依据。

关联性越强,就越符合发话者的语用意图。

3.话语内容话语内容是指发话者用语言符号表达具体内容。

4.语境语境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言语行为发生的环境。

语境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上下文语境从静态的角度看,上下文语境由语言符号链条的上下文(书面语)或前后语(口语)组成;从动态的角度看,则由一个言语行为之前及之后的其他言语行为组成。

(2)现场语境现场语境指的是一个言语行为发生的具体时空环境。

(3)交际语境交际语境也是一种现场,但不是具体的物质环境,而是与这一次言语行为相关的各种交际要素组成的抽象环境。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以前啊,我觉得现代汉语就是我们每天说的话、写的字,简单得很。

可这本书就像一个魔法盒,打开之后才发现这里面的学问那可深了去了。

书里讲语法的部分特别有趣。

就像在玩一场超级复杂又超级好玩的拼图游戏。

那些个词类啊,句子成分啊,不再是干巴巴的概念,而是像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小角色。

名词就像是舞台上稳重的基石,稳稳地站在那儿,表示各种事物;动词呢,就像个活力四射的舞者,不停地跳动、变化,串联起整个句子的情节。

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平常随口说的话,背后居然有着这么一套严谨又巧妙的规则。

就好比我们每天走在路上都没太注意过脚下的砖石是怎么排列的,可这本书就像是把这些砖石都拿出来,给你展示它们的形状、作用以及是怎么严丝合缝地构建出我们语言的大道的。

还有语音部分。

以前我总觉得拼音嘛,小学就学过了,还有啥新鲜的?结果这本书里从音素到音节,从声调到音变,讲得那叫一个细致。

我感觉自己像是个探险家,发现了语音世界里那些隐藏的小秘密。

就说那个音变吧,“一”和“不”在不同的声调前还会变来变去,这就像是它们在不同的语言场景里换上了不同的伪装,以前读的时候都是凭感觉,现在才明白背后的道理。

这让我觉得现代汉语就像一个有着独特韵律的乐章,每个音都有它特定的位置和变化规律,组合起来才能奏出美妙的旋律。

再说说词汇部分。

词汇就像是一个装满奇珍异宝的大仓库。

这里面不仅有我们日常生活里常见的词,还有好多新鲜的、从不同文化里吸收进来的词。

新词就像一群充满活力的新居民,不断地涌进这个语言的大家庭。

比如说“网红”“打卡”这些词,以前根本没有,现在却满大街都能听到。

书里对词汇的构成、意义的演变等的分析,就像是在给这些新老居民做详细的人口普查,让我明白它们是怎么来的,又会怎么发展下去。

不过呢,这本书也有点小“调皮”。

有时候那些概念和规则确实有点复杂,就像一团乱麻,得花点时间和耐心才能捋顺。

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嘛,就像解开一道很难的谜题,当你终于搞明白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语 法【圣才出品】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语  法【圣才出品】
(二)语法学的种类 1.传统语法 又称“规范语法”或“学校语法”,从语法学产生就形成了,在教育界的影响是根深蒂 固的。其特点主要是: (1)分为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并以词法为主,详细讲解各类词在句子中的形态变化 和语法作用,句法往往比较简单,主要为词法服务。 (2)划分词类主要依据形态变化,如果缺乏形态变化,就主要根据该词语在句子中充 当什么句子成分或者干脆依赖于意义。 (3)注重书面语分析,比较少或者干脆不考虑口语中的变化。 (4)总结出来的语法规则被看做一种规范和标准,要求学习者予以遵守。 2.描写语法 又称“结构主义语法”,它是在对传统语法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特点主要是:
2 / 15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区分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学要研究的是语言,而不研究言语;区分语言的共时 和历时,认为语言学家要关心的是共时的客观记录和描写,可以不考虑历史的因素。
(2)语言是一个严密的结构系统,语言学要重点研究语言结构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结 构关系,提出“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两大结构关系。
(三)汉语语法学简史 汉语语法学的建立,通常认为应该以 1898 年《马氏文通》的出版为标志。这一百多年 的研究历史,大致上可以分为前五十年和后六十年,以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 1.前五十年 前五十年又可以分为前三十年和后二十年。 (1)前三十年主要是汉语语法体系的构拟,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以古代汉语为研究 对象,仿照拉丁语法建立了第一个以字(即“词”)为本位的语法体系。黎锦熙的《新著国 语文法》则以现代汉语为研究对象,仿照“纳氏文法”建立了一个句本位的语法新体系。 (2)后二十年重点是进行中国文法革新运动,并且初步形成了语法学界所谓的“京派” 和“海派”。 2.后六十年 后六十年也可以分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 (1)前三十年又可以分为前二十年和后十年。前二十年,语法知识的大普及、三次语 法问题大讨论,以及“中学教学语法暂拟系统”的制订,都给了汉语语法学快速发展的空间。 后来的“十年浩劫”期间的语法研究则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2)后三十年,汉语语法研究空前繁荣。其中,前十年是后结构主义语法一统天下的 局面,以朱德熙为代表的语法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其特色是: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以前我觉得现代汉语嘛,不就是我们每天都说的话,有啥可深究的。

这书就像一个超级放大镜,把那些我平常根本没在意过的语言细节都给放大得清清楚楚。

书里讲语法的时候,就像是把汉语的骨架给拆解开来给我看。

那些看似复杂混乱的句子规则,在邵敬敏先生的解释下,就像拼图一样一块一块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比如说那个“把”字句,以前我就稀里糊涂地用,看完书才明白啥时候该用,为啥要这么用,就好像突然发现自己一直乱走的迷宫原来有着清晰的路线图。

词汇部分也特别好玩。

原来每个词背后都有着那么多的故事和讲究。

就像那些近义词,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在感情色彩、语义范围上有着微妙的区别。

感觉像是发现了一个秘密宝库,以前总是词穷,现在就好像掌握了词汇的魔法,可以更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语音那一块呢,让我对自己每天说的话有了全新的认识。

那些平平仄仄的声调,不再只是简单的发声,而是有着独特韵律和节奏的存在。

我还试着按照书里的方法去分析一些方言和普通话语音的区别,就像一个小小的语言侦探,可有趣了。

而且这本书一点都不枯燥。

邵敬敏先生的讲解就像是一个风趣的导游,带着我在现代汉语的大花园里穿梭,这里指指,那里讲讲。

不像有些学术书籍,看两眼就想睡觉。

这书里时不时就会有一些例子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同时又深刻地记住了相应的知识点。

读完这本书,我就像被赋予了一种超能力。

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去分析对方的语句结构、用词的准确性;看电视的时候,那些广告文案、电视剧台词中的语言运用也都逃不过我的“法眼”。

我感觉自己从一个对现代汉语懵懵懂懂的路人,变成了一个有点小见识的“汉语爱好者”。

我觉得无论是对专业学习现代汉语的人,还是像我这样只是想要更深入了解自己母语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个超级棒的伙伴。

1、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语用讲义

1、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语用讲义

《现代汉语通论》第五章语用讲义<上)《现代汉语通论》第五章总目:第一节现代汉语语用概述第二节言语行为及其基本准则第三节话语结构第四节语用意义第五节语言要素的修辞第六节语用效果与辞格第七节语体分析第八节病句修改第一节现代汉语语用概述————————————————————————————学习要点:了解对于汉语进行语用分析的意义,认识语用分析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模式,尤其是对语用意义、话语结构等基本概念更应有深刻的领会,并且能够在分析发话者、受话者以及语境这三种要素的基础上说明语用意义和话语结构的变化。

————————————————————————————————通常认为词汇学探讨的是语言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语法学探讨的是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而语用学探讨的则是语言符号与符号的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然而使用者不可能在真空中使用语言符号,所以语用学还要探讨语言符号与符号的使用环境——语境之间的关系。

可见,语用分析与语言学领域内其他分析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把语言放在语言与人、语言与人使用语言的环境的关系中去考察,因此,无论分析语言的哪一部分,无论用什么方法去分析,只要把被分析的语言现象放到使用过程中,涉及语言的使用者和使用环境,那么所进行的就是语用分析。

所谓语用指的就是人<使用者)在一定环境<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

一旦采取这样的角度来观察语言,语言在我们的视野中就不再是一个个静态的词、短语和句子,而成了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说出和听辨这些词、短语或句子的动态的行为过程。

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也就不再是句子,而成了请求、叙述、讲解、提问、命令、威胁等运用语言的行为。

所以语用的分析又称为动态的分析,以区别于孤立地考察语言单位的静态的分析。

一、语用分析的基本原则<一)语用分析的意义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都是语言系统中抽象的语言单位,而不是实际话语中起着交际作用的言语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现代汉语通论笔记

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现代汉语通论笔记

《现代汉语 . 语法》纲要一 语法概说 :语法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

研究语法就是来发现这样的规则, 或者说就是寻找语言的形式跟意义之间的系统的对应关系。

单句二 语法单位 :语素(语素组)— 词 — 词组 — 句子复句三 词类 : 1. 动词2. 形容词 谓词3.状态词4. 代词5. 名词6. 数词 体词7. 量词8. 区别词9. 副词 10. 介词 11. 连词 虚词12. 助词 13. 语气词14. 感叹词(叹词) 15. 拟声词(像声词)四 主谓结构 :1.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2. 能够充任主语的语言成分3. 能够充任谓语的语言成分 —— 注意主谓谓语句中大小主语之间的意义关系4. 受事主语句 —— 注意受事主语句中主语的特点和谓语的特点五 述宾结构 :1.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2. 能够充任述语的语言成分 —— 注意区分谓宾动词和体宾动词3. 能够充任宾语的语言成分 —— 注意数量宾语、处所宾语、施事宾语(存现句)4. 双宾语结构及其层次分析六 述补结构 :1. 补语的语义指向2. 能够充任述语的语言成分3. 能够充任补语的语言成分4. 述补结构不同的意义类型 ——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 可能补语 | 程度(状态)补语七 偏正结构 :1.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状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2. 能够充任定中结构定语和中心语的成分;能够充任状中结构状语和中心语的成分3.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有“.de ”与没有“.de ”的区分以及定语的顺序4. 定中结构跟状中结构的区分5. 复杂的偏正结构的层次分析八 复谓结构 :1. 复谓结构的三种类型:连谓结构 | 递系结构 | 连锁结构2. 复谓结构的组成成分及意义类型:注意递系结构跟主谓结构作宾语的述宾结构的区分3. 复谓结构跟联合结构的区分4. 复杂的复谓结构:同类嵌套 | 异类嵌套九 句法结构歧义 :1. 歧义—— 一个形式,多个意义(包括多义词,多义词组,多义句子等)2. 结构层次歧义 :述宾/偏正;联合/偏正;……3. 结构关系歧义 :述宾/偏正;联合/偏正;述宾/述补;……4. 语义关系歧义 :施事/受事;对象/结果;空间/处所;……5. 排除歧义的方法:语境排歧 | 调整语序(结构)排歧 | 增词或换词(词汇)排歧十 复句 : 1. 复句的定义:两个以上造句单位连用,意义上关系密切,结构上相对独立2. 复句的构造:主谓句(非主谓句)+ 主谓句(非主谓句)3. 复句的关联成分 连词 | 副词从句(前句)关联成分 | 主句(后句)关联成分4. 复句的关系类型 联合复句(并列 | 选择 | 递进 | 连贯 | 分合)偏正复句(转折 | 条件 | 假设 | 因果 | 目的 |5. 多重复句的层次分析十一 虚词 : 1. 虚词的用法 —— 虚词所在的句子格式,以及该格式对出现其中的成分的限制要求2. 虚词的意义 —— 通过虚词的用法来把握虚词的抽象的语法意义3. 相近虚词之间的区分 —— 如:何况/况且;不管/尽管;只要/只有;…… 4. 注意多义和兼类虚词的不同用法 —— 如:就是,既,和,……十二 句子的语气 :1. 对句子语气的不同认识2. 决定句子语气的不同表达手段 —— 语调(停顿、重音、升降调)| 语气词3. 从功用角度区分出的句子语气的四种基本类型 —— 陈述 | 疑问 | 祈使 | 感叹4. 疑问句的分类及对疑问语气词的选择 —— 是非 | 特指 | 选择 | 反复(正反)十三 特殊句式 : 倒装、插说、复指(改变原有的句法结构,包括改变顺序,插入非结构成分等) 十四 常见语法错误分析:1. 错误类型:残缺 | 赘余 | 语序不当 | 搭配不当 | 结构混乱2. 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类比法 | 简缩法有 音 有 义有音 无义音节(音位 | 音素 :元音 | 辅音)《现代汉语. 词汇》纲要一词 1 词的定义——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2 语素的定义——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3 词、语素、汉字(音节)三者之间的关系4 词的语音形式——词中不能有停顿+ 单音节词| 双音节词| ……二词的构造 1 单纯词2 合成词并列式合成词偏正式合成词陈述式合成词支配式合成词补充式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前缀+ 词根词根+ 后缀3 简称减缩紧缩其他三词的意义 1 词义(词的概念义)2 词的附属义——词义的感情色彩| 词义的语体色彩3语素义——不成词语素的意义| 成词语素的意义4 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四多义词 1 词的固定义和临时语境义2 义项3 多义词和单义词4 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五同音词 1 什么是同音词2 同音词的类型3 同音词的来源4 同音词跟多义词的区别六同义词 1 同义词的类型——绝对同义词| 相对同义词2 同义词的来源3 同义词的辨析——从概念义辨析| 从功能上辨析| 从附属义辨析横4 同义词的作用七反义词 1 反义词的类型——绝对反义词| 相对反义词2 反义词的对应关系3 反义词的作用八 上下位词 1 词与词之间的上下位关系2 上位词3 下位词4 各类词中的上下位关系5 上下位词的作用九 词汇的构成 1 基本词汇2 一般词汇3 古语词 —— 历史词语 | 文言词语4 新词5 方言词6 术语7 行业语8 外来词 —— 译音词 | 译音兼译义词 | 半译音半译义词 [9] 熟语(固定结构) 成语谚语 歇后语 惯用语十 词典 1 词典的类型—— 百科词典 | 语文词典单语词典 | 双语词典| 多语词典2 词典释义模式 —— 用同义近义词释义用反义词或否定形式释义 定义式释义 展开描述式释义 摹状式释义 比喻义释义语文性释义 | 百科性释义3 词典的编排 —— 条目的编排 (词条排序)条目下组成内容的编排 条目下义项的编排(一)关于词的基本概念的概述 (二)一个词内部不同意义之间的关系(三)不同词之间的语音关系(同音词) 和意义关系(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位词) (四)现代汉语词汇(全部词语)的构成 (五)词典 (词汇学的实践)《现代汉语 . 语音》纲要一 概述 1 语音单位的划分:句子 – 节拍群 – 音节 – 音素2 记录语音的工具 – 语音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 (1958 年)国际音标 (1888 年)3 研究语音的三个角度:生理 – 物理 – 心理发音 – 传音 – 听音二 元音 1 定义:声带振动 + 不受阻碍2 元音舌位图:基本元音舌位图(8 个)普通话元音舌位图(83 普通话元音:舌面元音(6 个)+ 舌尖元音(2 个)+ 卷舌元音(1 个)三 辅音 1 定义:受到阻碍 + 声带不一定振动2 普通话辅音:发音部位 + 发音方法 | 成阻 — 持阻 — 除阻 (22 个)四 声母 1 定义:音节开头的辅音2 分类: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分 — 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b p m | f | zc s |d t n l | zh ch sh r | j q x | g k h从发音发法的角度分 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 送气音|不送气音 || 清音|浊音五 韵母 1 定义: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2 分类:按韵母内部组成情况分 — 单韵母 | 复韵母(前响,中响,后响)| 鼻韵母(前,后)按韵头性质分 — 开口呼 | 齐齿呼 | 合口呼 | 撮口呼六声调 1 定义:能区别音节的意义的相对音高或音高变化2 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即音高的高低升降的实际变化形式3 调类:一种语言中的声调调值的类别4 普通话的声调:阴平(55 )| 阳平(35 )| 上声(214 )| 去声(51 )七音节 1 定义:言语里最自然的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片段2 普通话音节的构造:音节……第1 层……第 2 层……第3 层……第4 层3 普通话音节内部成分的组合规律复韵母内部的组合规则声母跟韵母的组合规则声调跟声韵母的组合规则八音位 1 定义: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单位2 音位与音素的关系:音素是从生理物理角度认识语音得到的语音最小单位音位是从心理角度认识语音得到的语音最小单位3 音位变体:有一些音素不会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出现,而是分布在不同语音环境中,形成互相补充的分布局面。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

导论
导论
0.2 课后习题详 解
0.1 复习笔记
0.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1章 语 音
第1章 语 音
1.2 课后习题详 解
1.1 复习笔记
1.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2章 汉 字
第2章 汉 字
2.2 课后习题详 解
2.1 复习笔记
2.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3章 词 汇
第3章 词 汇
论》(第2版)笔记和 课后习题(含考研真
题)》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思维导图PPT模板
01 导 论
03 第2章 汉 字 05 第4章 语 法
目录
02 第1章 语 音 04 第3章 词 汇 06 第5章 语 用
内容摘要
邵敬敏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现代汉语权威教材之一。本书严格按照邵 敬敏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的章目编排,共分为5章(含导论),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 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后习题详解,对该教材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第三部分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并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 型题。
3.2 课后习题详 解
3.1 复习笔记
3.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4章 语 法
第4章 语 法
4.2 课后习题详 解
4.1 复习笔记
4.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章 语 用
第5章 语 用
5.2 课后习题详 解
5.1 复习笔记
5.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感谢观看
读书笔记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语用【圣才出品】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语用【圣才出品】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语用【圣才出品】第5章语用5.1复习笔记一、现代汉语语用概述(一)语用分析的意义语用分析能使人们了解现代汉语交流、传达语言信息的一般规律,能深刻理解在有表达内容和特定语境的前提下,如何调动汉语的各种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说话者能准确地传情达意、受话者能获取话语原意,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二)语用的基本要素语用是一个交际行为过程,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1.发话者(1)发话者的含义发话者是语言信息的发出者。

在正常的情况下,大都是发话者有某些事情、某种感受想要告诉受话者,或者想跟受话者建立某种联系,或者向受话者发出某种请求、指令等,对受话者实施言语行为。

(2)发话者的语用意图发话者多数是言语行为、信息传递的主体。

在一般的情况下,发话者都是要通过说出某些话以实现一定的语言外的目的,人们称为语用意图。

语用意图指的是打算通过完成一定的言语行为来实现某些语言外目的的意图。

(3)发话者的语用策略发话者为了实现语用意图,就要有一定的语用策略。

语用意图提出的是“为什么说”的问题,而紧接着的就是“怎么说”的问题。

①从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的策略。

②语境信息优于话语信息的策略。

③语面意义和言外之意的表达选择策略。

2.受话者受话者是指听话人或信息接受者。

对于受话者而言,最关键的就是推求发话者的语用意图。

为了推求发话者的语用意图,受话人往往会依靠语境来寻找知识关联性的依据。

关联性越强,就越符合发话者的语用意图。

3.话语内容话语内容是指发话者用语言符号表达具体内容。

4.语境语境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言语行为发生的环境。

语境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上下文语境从静态的角度看,上下文语境由语言符号链条的上下文(书面语)或前后语(口语)组成;从动态的角度看,则由一个言语行为之前及之后的其他言语行为组成。

(2)现场语境现场语境指的是一个言语行为发生的具体时空环境。

(3)交际语境交际语境也是一种现场,但不是具体的物质环境,而是与这一次言语行为相关的各种交际要素组成的抽象环境。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现代汉语通论》导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3.1.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第一章语音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1.语音的属性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4页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与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7页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有点打鼓,想着这现代汉语的理论知识会不会特别枯燥乏味。

没想到邵敬敏先生就像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导游,带着我在现代汉语的世界里到处溜达,还总能指出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小细节。

书中对语音的讲解,那叫一个细致入微。

以前我只知道汉语拼音咋读,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每个音的发声原理背后都藏着这么多学问。

那些什么元音、辅音的区别,就像是一个个神秘的小密码,邵敬敏先生一点点给你解开,感觉自己像是在探秘语音的宝藏一样。

而且还能了解到不同地区语音的特色,这让我不禁联想到自己家乡的方言,原来那些独特的发音在现代汉语这个大体系里也有着独特的地位呢。

语法部分就更有趣了。

语法规则就像是城市里的交通规则,规定着词语和句子该怎么“行驶”。

邵敬敏先生用特别生动的例子来解释那些复杂的语法概念。

比如说“把”字句和“被”字句,以前觉得这就是两种普通的句式,可书里一分析,我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

像什么语义的侧重点、语用的不同环境,感觉就像发现了新大陆。

每次看到书中那些对病句的分析,我就忍不住把自己以前写的作文拿出来“对号入座”,心里想着:“原来我以前犯了这么多语法错误啊!”词汇这一块也让我大开眼界。

词语就像一群小精灵,它们有自己的诞生方式、发展轨迹和组合规则。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词汇的演变就像是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

有些词语逐渐消失了,有些词语却不断衍生出新的含义。

这让我对平时使用的那些词语都肃然起敬,觉得每个词语背后都有一部小小的历史书。

在语用方面呢,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说话不仅仅是把字词组合起来这么简单。

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说话的方式都大不相同。

就像我们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可以嘻嘻哈哈、随便一点,但要是在正式的演讲或者商务谈判中,那用词和语气就得好好斟酌了。

这就好比我们不能穿着拖鞋去参加正式的舞会一样,语言也要看“场合”穿“衣服”。

读完这本书,我就像是给我的现代汉语知识打了一针超级强心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见教材第170-172页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所谓的词序不同实际上有三类不同层面的情况:
a.语用的语序变化
b.语义的语序变化
c.语法的语序变化
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3.汉语词类根语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1.词类及其划分标准:形态标准(形态标志、形态变化)、意义标准、功能标准见教材第174-176页
2.实词与虚词的区别:能否充当句法成分见教材第176页
3.体词与谓词见教材第177页
4.各词类的语法特点及内部小类见教材第177-184页
第三节词类划分的理论与实践
词类辨析重点
动词和形容词,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区别词与形容词、名词,区别词与副词,介词和动词,介词和连词见教材第187-190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四节短语类型特点
短语的结构类型重点
短语(词组):偏正词组、述宾词组、述补词组、联合词组、主谓词组、同位词组、连谓词组、兼语词组
短语(结构):量词结构、方位结构、介词结构、“的”字结构
见教材第194-199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五节层次分析法重点
1.层次分析法的目的时揭示一个句法结构隐藏在线形排列背后的固有的层次特结构关系,其方法是逐层依次找出各层次的直接成份,并进一步说明直接成份之间的结构关系。

见教材第204页
2.层次分析的三原则:结构原则、功能原则、意义原则见教材第206-207页
(参见课后练习)
第六节句型系统
1.前后都有停顿,带有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人们用来进行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就叫句子。

见教材第209页
2.
3.句型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见教材第212-214页
表示语气的因素不影响句型。

功能相同的词语互相替换不影响句型。

扩展一般不影响句型。

句子的特殊成分不影响句型。

语用位移不影响句型。

划分句型,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句型系统是有层次的,因此,在确定某一个具体句子的句型时,也必须逐层进行,从第一层次开始,一直到最小的基本句型。

第二,要区别开句型成份和短语成份。

4.句子的特殊成份:独立成份和提示成分见教材第
214-215页
第七节句类系统
1.句类是句子按照不同语气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型。

一般分为陈述句、以文具、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类。

见教材第216页
2.“不”和“没有”的区别见教材第217页
3.疑问句的结构类型:是非问、特指问、选择文、正反问见教材第218-220页
4.特指问有两种特殊的简略格式:“NP(名词性成份)+呢”和“VP(谓词性成份)+呢”见教材第219页
5.祈使句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不对称现象见教材第221页
第八节句式系统
各类句式的构成特点重点见教材第223-229页
主谓谓语句:受事性主谓谓语句、领属性主谓谓语句、关涉性主谓谓语句、周遍性主谓谓语句
双宾语句
存现句:存在句、隐现句
把字句
被字句
(参见课后练习)
第九节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1.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见教材第230页
2.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的类别见教材第230-231页
名词性词语经常承担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系事、与事、结果、工具、方式、处所、时间、目的、原因、材料、致使、对象
3.语义指向见教材第232-233页
补语的语义指向:指向动词、主语或宾语及“把”的宾语
状语的语义指向:指向中心语、主语、宾语或介词“把”的宾语
定语的语义指向:中心语或主语
4.语义特征的解释力见教材第234-235页
第十节歧义现象分析
1.歧义类型重点见教材第236-238页
语法组合的歧义:词类不同、词和短语同形、结构关系不同、结构层次不同
语义组合的歧义
2.歧义的消除重点见教材第241-242页
利用语音
改换词语或改换句子
利用语境
(参见课后练习)
第十一节句子的动态变化略
第十二节复句类型
1.复句和单句的区别见教材第249-251页
句法结构上互不包含
关联词语是重要的语法标志
停顿是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重要的形式标志
2.复句的类型见教材第251-256页
并列复句、连贯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补充复句、因果复句、条件复句、转折复句、让步复句、目的复句
第十三节多重复句与紧缩复句
1.多重复句与划线分析法重点见教材第258-261页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上组合起
来的复句叫做多重复句。

把层次分析法的原则和方法运用到多重复句的分析上,并用竖线表示出来,这就是“划线分析法”。

2.紧缩复句的固定格式重点见教材第261-262页“不……不……”
“不……就……”
“不……也……”
“再……也……”
“一……就……”
“非……不/才……”
“越……越……”
3.紧缩复句的特点见教材第262页
有一些紧缩复句只使用单个的关联词语。

紧缩复句的主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全部出现。

也可以全不出现。

(参见课后练习)
第五章语用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用概述
1.语用与语用意义见教材第265-267页
所谓语用指的就是人(使用者)在一定环境(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

话语在语言意义的基础上由于语言使用者及使用环境的作
用而形成的意义叫做语用意义。

2.发话者和受话者的语用策略见教材第269-271页
3.语境见教材第271-272页
语境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言语行为发生的环境。

语境的存在方式。

语境是交际双方共享的
按照关联性原则选定的知识组成了理解一段话语的语境
第二节言语行为及其基本准则
言语交际的基本准则见教材第275-278页
会话合作原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会话礼貌原则:慷慨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
第三节话语结构
1.衔接的类型:指代关系、省略关系、逻辑关系、替代关系、词义关系见教材第280-281页
2.会话的主体:话轮、话对、话段见教材第286-287页
3.会话的轮换规则见教材第287-288页
第四节语用意义
言外之意见教材第293-294页
言外之意的推理过程:以语面意义为起点、相关的语境因素为依据,在语言信息与语境信息的相互作用下进行推理见教材第297-298页
第五节语言要素的修辞
语音与修辞:语音的美学功能与表象功能见教材第
299-302页
句子语序的变化:词语语序的变化、语法语序的变化、语用语序的变化见教材第303-305页
第六节语用效果与辞格
1.超常搭配的常用辞格重点见教材第307-312页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比拟(拟人、拟物)、移就(移情式、移觉式)、粘连(完整式、缺省式)、夸张(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双关(谐音式、语义式、对象式)、反语(讽刺反语、风趣反语)、借代(特征借代、成份借代、地名借代、作者借代、品牌借代、材料借代)
2.着眼于特殊标志的常用辞格重点见教材第312-314页对偶(正对、反对、串对)、排比(平排、递排)、顶真(词语顶真、句子顶真)、回环(严式、宽式)、反复(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参见课后练习)
第七节语体分析
语体与各类语体的特点见教材第317-326页
口头语体的特征
书面语体的特征
六种主要语体:日常谈话与体、正式演说语体、大众传播语体、公文事务语体、科学技术语体、文学艺术语体
第八节病句修改
病句类型与修改见教材第329-335页
语法病句类型:
词性不对
虚词不妥
成份残缺: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修饰语残缺、补语残缺
结构杂糅:格式套叠、句式杂糅
语义病句类型:
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述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偏正搭配不当、述补搭配不当
表述歧义
语用病句类型
成份多余:主语多余、谓语多余、宾语多余、修饰语多余、补语多余
语序有误:定心错位、定状错位、状补错位、状语错位、误补为定、多层定语语序混乱、多层状语语序混乱
复句常见病句与修改
分句间意义缺乏关联:缺乏照应、不合逻辑、陈述对象不一致
分局间次序层次混乱:次序混乱、层次不清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关联词语与分句间的逻辑意义相悖
关联词语滥用
关联词语欠用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位置有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