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力》读后感
学生学习动力的反思
学生学习动力的反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日益增长,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学习动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心驱使他们投入精力和时间的力量。
然而,目前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需要对学生学习动力进行反思和分析。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1.教育体制问题当前的教育体制往往强调课堂教学和应试能力,学生被过多地追求高分数和升学压力困扰,忽视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深度理解的培养。
这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的动力不足。
2.学习环境问题有些学校和家庭环境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平等的现象,学生面临的学习条件和机会有限,难以产生积极有效的学习动力。
此外,一些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学习支持不够,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激励机制,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
3.学科内容问题学科内容的无趣或难度过大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动力的不足。
如果教师不能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学生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学习动力。
二、学习动力的重要性学习动力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此外,学习动力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关键。
三、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策略1.改变教育体制有关部门和学校可以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减轻学生的升学压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理解能力。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调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并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资源,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科和兴趣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庭应给予学生学习上的支持和鼓励,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3.改进学科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第8章读后感
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第8章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读〈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第8章有感》《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这本书就像是一座宝藏,每一章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今天我读完了第8章,那感觉就像在神秘的花园里发现了一朵特别的花朵,惊喜又兴奋。
这一章里讲了好多有趣又有用的东西呢。
我记得里面提到了关于孩子学习动力的事儿。
就好像一辆汽车,如果没有油,它就跑不动。
我们孩子学习也是一样呀,如果没有动力,怎么能好好学呢?书里说,这种动力不是爸爸妈妈天天在耳边唠叨“你要好好学习”就能有的。
那动力从哪儿来呢?我就想到了我自己。
我平时喜欢看故事书,特别是那些冒险的故事。
我每次看完一个故事,就特别想知道更多的知识,像故事里的主人公那样聪明勇敢。
这是不是就是一种动力呢?我跟我的好朋友小明还讨论过这个事儿。
小明说他喜欢玩游戏,他觉得游戏里有好多关卡要过,就像学习里有好多知识要学。
可是他爸爸妈妈老是说玩游戏不好,让他好好学习。
我就跟他说,也许他可以把游戏里那种想过关的劲头用到学习上呀。
就像书里说的,要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点,然后把这个点和学习联系起来。
小明听了我的话,眼睛都亮了。
他说:“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在游戏里为了过一关可以试好多次,那我学习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呀。
”这一章里还提到了环境对我们学习动力的影响。
我觉得这太对了。
我家里有一个小角落,那是我的学习小天地。
我把我喜欢的书呀,小文具呀都放在那里。
每次我坐到那个小角落,就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个学习的小城堡,充满了力量。
可是我的同桌小红就不一样了。
她的书桌总是乱糟糟的,她说每次看到那么乱的桌子,就不想学习。
我就跟她说:“你看,你把桌子收拾干净,像我的小天地一样,说不定你就有学习的动力了呢。
”小红半信半疑地收拾了桌子,后来她跟我说:“哇,还真有点不一样呢,看着整齐的桌子,心里都舒服多了,学习也没那么讨厌了。
”还有啊,书里说要让我们有目标感。
这就好比我们爬山,如果不知道山顶在哪里,就会在山里乱转。
《学习动力》读后感
《学习动力》读后感《学习动力》读后感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动力》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动力》作者是李洪玉,20xx年6月1日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介绍了各种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内容摘要:一个人要想学习好,不能离开硬件和软件,更不能离开电源。
本从非智力因素这个角度,论述各种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有力地阐明各种非智力因素的概念、种类(或结构)、功能及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或机制),使读者首先对各种非智力因素的本质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在实践上,结合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激发,提出了具体的、有效的、有根据的培养途径和措施。
本书共分为二大章,从智力与学习、非智力与学习、动机三大部分进行了阐述。
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关系,不容置疑,本书用了大篇幅,介绍了后两部分内容,有理论有例子,很有说服力,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一、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发表,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对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视。
非智力因素,又称非认知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起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
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
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
”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
”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
qbq学习的动力读后感
qbq学习的动力读后感《QBQ学习的动力读后感》篇一读了《QBQ学习的动力》这本书后,我感觉就像被人在脑袋上敲了一闷棍,然后又给了颗甜枣,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心里就想:“这又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呗,能有啥新鲜的?”可看着看着,我就被打脸了。
书里说学习动力不是靠别人逼出来的,而是要自己从内心深处挖掘。
这就好比你想让一辆车跑起来,你不能光在后面推,得让发动机自己发动起来。
我就想到我上学的时候,我爸妈整天在我屁股后面催我学习,就像两个拿着小皮鞭的监工。
可我呢,就像一头倔强的小毛驴,越催越不想动。
这时候我就觉得,哎呀,书里说得好像有点道理啊。
书里还提到了责任这个词。
它说我们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就像厨师要对自己做的菜负责一样。
要是厨师做的菜难吃,他不能怪客人挑嘴,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就琢磨着,我以前学习不好,总是怪老师教得不好,或者怪题目太难,从来没想过是自己的问题。
也许我就像那个不负责任的厨师,把自己的“学习大餐”搞砸了还怪别人。
这让我有点不好意思,脸都有点发烫了,就像被人发现我偷偷藏起来的小秘密一样。
但是呢,我又有点犹豫。
我就想,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就这么简单吗?比如说,要是学校的环境很糟糕,周围的同学都不爱学习,那这时候要保持自己的学习动力,是不是就像在狂风暴雨里撑着一把破伞一样艰难呢?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曾经在一个很吵闹的班级里,大家都在课间打闹,我想学习都静不下心来。
那时候我就觉得,这环境也太不给力了,我还怎么挖掘自己的学习动力啊?这书是不是有点理想化了呢?不过,再往后面看,我又有点改变想法了。
书里说,不管外界环境如何,我们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
这就像在沙漠里,你可以选择抱怨没有水,也可以选择去找绿洲。
我就想,我当时要是有这种觉悟就好了。
就算在那个吵闹的班级里,我也许可以把那些吵闹声当成一种背景音乐,然后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世界里。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一个人在一群跳舞的大妈旁边看书,那音乐声震耳欲聋的,可他就像没事人一样,看得津津有味。
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读后感
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读后感《<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读后感》哇塞!最近我读了一本超级棒的书,叫《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
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收获满满呀!书里讲了好多好多关于怎么让我们这些小孩子能一直有学习动力的事儿。
就好像给我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以前从来没想过的东西。
我就想啊,以前我学习,有时候就像是在黑暗里乱撞的小虫子,不知道为啥要学,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学得好。
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方的路。
比如说,书里说要给我们找到学习的目标,这就好比我们出去旅游,得先知道要去哪儿,不然不就瞎转悠了吗?我以前学习,可不就是瞎转悠嘛,老师让干啥就干啥,自己也不知道为啥。
现在我明白了,得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说这次考试要比上次进步几分,或者这个月要读完一本课外书。
还有啊,书里说家长和老师的鼓励特别重要。
这就像我们跑步累了,有人在旁边给我们加油打气一样。
我记得有一次,我数学考得特别差,心情糟糕透了,觉得自己是不是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
可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跟我说:“孩子,一次考差没关系,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行!”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我心里暖暖的,后来我真的更努力学习,成绩也慢慢好起来了。
而且,书里还提到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这就像是有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知识的大门。
比如说,要做好预习和复习,要多做笔记,要学会总结归纳。
以前我可不懂这些,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累得要命效果还不好。
现在我按照书里说的方法做,感觉学习轻松多了。
我还把这本书里的内容讲给了我的小伙伴们听。
“你们说,咱们以前学习是不是都稀里糊涂的?”我好奇地问。
“就是就是,感觉天天就是为了完成任务。
”小明连连点头。
“现在咱们知道了这些方法,可得好好努力啦!”我兴奋地说。
“那当然,咱们一起加油!”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
读完这本书,我真的觉得收获太大啦!我明白了学习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件有趣的、能让自己变得更厉害的事情。
我也知道了,只要找到目标,有了方法,再加上老师家长的鼓励,我们就能一直保持学习的动力,像小火箭一样冲冲冲!所以呀,我觉得这本书真的是每个小朋友都应该读一读的宝藏书,能让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反思自己的学习动力
反思自己的学习动力学习动力,作为学习中最基本的推动力,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在学习中的积极程度和成果。
而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动力又可能因不同的时期和情况发生变化。
因此,反思自己的学习动力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自己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激发内在动力的方法,并最终实现学习的效果最大化。
在本文中,我将对自己的学习动力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验和建议。
首先,我认为个人兴趣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习动力来源。
兴趣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能够使我们主动地去接触和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
自我反思时,我发现,我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总是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例如,我对科技和计算机领域非常感兴趣,对于新技术和编程语言总是抱有好奇心。
因此,我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会更加主动积极,乐于去了解和探索。
其次,我发现与他人的互动也是促进学习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和同学、老师、朋友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可以激发我对学习的热情。
通过和他人的交流,我可以得到更多的观点和意见,并从中学到新的东西。
尤其是在群体学习的环境下,我可以借助小组讨论的形式,共同解决难题,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也增强了我的学习动力。
此外,设立明确的目标也可以帮助激发我的学习动力。
当我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时,我会更加有动力去学习和努力。
例如,如果我设定了每周阅读一本书的目标,我就会更认真地安排时间来阅读,不断积累知识。
同时,当我实现了一个目标后,我也会感到满足和有成就感,这进一步推动了我的学习动力。
此外,独立思考和积极反思也是提升学习动力的关键。
我发现,当我对学习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时,我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改进和提升自己。
通过不断审视和思考,我可以发现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并寻找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最后,正确认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也是激发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我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和取得好成绩,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时,我会更加投入学习,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学习的战争: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读后感
《学习的战争: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读后感
《学习的战争: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关于学习的思考和启示。
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学习的本质、方法和策略,让我对学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极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应该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其次,书中提到了很多有效的学习方法。
例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注重课堂听讲、及时复习巩固等。
这些方法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非常有帮助。
同时,书中还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鼓励我们通过阅读、思考和实践来拓宽知识面,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学习的心理因素。
例如,如何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如何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等。
这些心理因素对于学习的影响不可忽视,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对于我个人学习成长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找到了很多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相信只要将这些方法付诸实践,就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总之,《学习的战争: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关于学习的启示和帮助。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实现个人和职业的成功。
心灵的驱动力动机心理学读后感
心灵的驱动力动机心理学读后感心灵的驱动力——动机心理学读后感动机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探讨了人类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和动机因素。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动机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人们的行为和决策产生的巨大影响。
以下是本书引发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首先,动机是人类行为的内在推动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动机体系,它包括了我们对于目标的渴望、满足需要的欲望以及获得成就感的愿望。
正是这些动机,促使我们不断努力并追求个人目标。
比如,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动机驱使他努力工作并追求经济利益;一个艺术家则因为对艺术的热爱而追求创作的激情。
动机使我们对待生活充满激情,并且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坚持不懈。
其次,动机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是可以被激发和增强的。
通过提供适当的激励措施和刺激因素,我们可以激发他人的内在动机,增强其对于目标的渴望和努力。
例如,一个具有激励机制的工作环境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挑战性的任务或者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了解和应用动机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激发自己和他人的动机,实现更大的成就。
另外,动机心理学也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挫折与困难具有重要意义。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这时候动机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动机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我们面对挫折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我们的动机机制和应对策略来克服困难。
首先,我们可以从目标的调整和设定中找到新的动力和能量。
当原有目标遇到障碍时,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更具挑战性的新目标来激发我们的动机。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寻找支持和获得反馈来增强动机。
在困难时,获得朋友、家人或者同事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激发动力。
同时,及时、有效的反馈也是维持动机的关键。
当我们获得一些小的成就时,我们的动机会得到增强,从而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
最后,动机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在动机行为中,人们的目标和动机来源是多样化的。
学习动力反思
学习动力反思学习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学习动力则是推动我们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学习动力不足的困扰。
本文将从个人角度出发,对学习动力进行反思,并探讨如何提升学习动力。
一、学习动力的缺失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我发现曾经存在过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
在高中时期,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和琐碎的学习内容,我逐渐失去了对知识的渴望。
课堂上,我经常会分心思考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
回家后,我也常常选择玩手机、看电视等娱乐活动,而懒于投入到学习中。
这种学习动力的缺失对我的学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成绩下滑,学习效果不佳。
二、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分析学习动力的缺失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不明确:我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缺乏目标意味着我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动力去努力学习。
对于每一门功课或学习任务,我都没有给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导致学习变得毫无动力。
2. 压力过大:高中时期,学业紧张,课业压力巨大。
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下,缺乏足够的休息和放松,导致学习疲劳和动力不足。
压力过大也容易让我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消极情绪。
3. 缺乏自我认同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我认同感也是导致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我曾经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不自信,认为自己无法与他人相比,导致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减弱。
三、提升学习动力的方法探究为了提升学习动力,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方法:1.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我开始给自己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例如,每天制定一个小目标,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逐步达到整体目标。
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学习动力和效率。
2. 积极应对压力:面对学习压力,我学会了合理调节。
首先,我设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合理分配在时间上,避免过于拥挤的学习进度。
其次,我学会寻找放松和休息的方式,如进行身体运动、听音乐等,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
学习论读后感
学习论读后感(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学习论》读后感丁力“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为外显的行为。
”——《学习论》,施良方。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天生的伟大的学习者。
人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学习,从走路,说话,吃饭,穿衣,一直到我们现在做工作,我们都是看着别人怎么做,拿来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地练习、运用、总结、提高乃至创造,最后把直接的或间接的经验加以消化、吸收,使之成为自己的,使这些知识融入到你的血脉之中。
然而,随着我们岁数的增长是学习的放慢甚至放弃,为什么呢?小的时候,为了生存而学,非常自觉,那叫做“用心一也”。
而我们又是何时放弃了学习呢答案就是在我们失掉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时。
问题就出在哪儿呢心。
当一个人的心灵为物欲所裹挟时,你还会自觉的学习吗学习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性行为而存在的。
学习如果能够改变人们的心智模式那才是一种伟大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但人们对于生活态度的改变决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发生的,也不是通过什么培训和教育计划能够强行灌输以改变的。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生活是保持学习的开放性视野和持续性热情的根本所在,只有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才是永不枯竭的学习之源。
当你学习不再快乐时,学习已经变了味。
书中提到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相对于目前的专科教学,一方面学生总是习惯于填鸭式的上课方法,教师也总是局限于讲得多做得少。
学习力读后感
学习力读后感学习力读后感篇一其实学习毅力,才是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学好的重要因素!在这里我们又要谈到兴趣这个问题了!我们都知道其实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我之前说过我们不感兴趣的东西,我们肯定会没有动力去学,就像做事情一样,我们不喜欢做的事,别人再怎么逼,就算去做了也不一定能做好!而学习,它也是同样的道理。
想成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才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跟我们的知识是成正比的,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付出了多少心血才能到达成功的那个境界,所以,我们要把那些我们不喜欢学的东西变成我们想学的东西。
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的困难,学习很枯燥和乏味,没有很好的意志力,那是肯定不会成功的!而培养这方面的兴趣也只能靠自己,没有人可以帮你完成,我们都直到被人逼着做一件事情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只有自己有这个觉悟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而成为一位成功人士,这却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像书中提到的哈佛中的学习定律就是w=x+y+z,成功=勤奋学习+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
所以我们在培养我们的兴趣之后,勤奋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我们知道就算我们再怎么培养自己的兴趣,我们的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那么一点抵触心理,所以我们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更加勤奋才能学好。
每一位成功者都是勤奋的,没有一个人随随便便就成功的。
所以,在学习中我们要有正确的心态。
一个人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孟子的母亲为了给他的孩子寻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两地三迁最后在学堂旁居住。
但在现代的这个社会中,你更需要一种坚定的意志,当别人在打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时,你需要一种毅力去抵抗外界的诱惑。
当你养成了一种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学习的好习惯,将是你以后生活中一笔无穷的财富。
学习就犹如爬山,在一步步向上爬的过程中,无数次你想过放弃,想过或许停下脚步,在旁驻足休息一会会更好。
但是,那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持续不断,一旦停下来,你就会感受到一种懈怠,再次启程又要一种重新的勇气去克服脚步沉重再缓缓上路。
学习力读后感
学习力读后感学习力读后感(精选4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力读后感(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力读后感1学习力就应是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潜力的一个综合体。
学习力的几大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叠加,互相促进,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人们自我学习、自我变革、自我超越、自我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学习力教我们从六方面来认识事物.首先,何谓学习1.学习能决定你的命。
你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将来的生活状况如何,都取决于学习。
意识到学习是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最紧要的事,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
当我们对目标的好处有了深刻的理解,当体会到目标实现能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时,那么,我们就会立刻采取用心行动,设法让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还务必要对必须时期的学习目标、措施、步骤进行一些部署和安排,从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得学习变得紧张而有序2.学习是要用一生来做的事。
因此我们要具备危机意识,透过不断学习来改变自己,不然就必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虽然从开始上学到离开校园,我们要经历十几年的学生生涯。
但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还不足以应付你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学校能给我们的只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
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超多其他知识都需要我们透过自我教育来完成,应对永恒变化的自然界,动物遵循着“适者生存”的法则,进化着,发展着。
人类也是如此,我们务必根据环境的变化来不断学习,不断改变自己,主动地去适应社会,否则成功将无从谈起。
如果将人看作一棵树,学习力就是树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之根。
3.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因为兴趣是伟大的导师。
不必先谈研究学问,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兴趣第一!有了兴趣然后调动自己最大潜能。
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然后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激发出你身上的全部潜能,最终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功。
qbq学习的动力读后感
qbq学习的动力读后感篇一 qbq 学习的动力读后感最近读了《qbq 学习的动力》这本书,哎呀妈呀,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一开始,我其实对这种看似“高大上”的学习类书籍没啥兴趣,心想:能有啥新鲜玩意儿?不就是那些老掉牙的学习方法和鸡汤嘛!可当我真正翻开它,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书里讲的那些关于主动寻找问题、承担责任的观点,就像给我脑袋来了一记“重锤”。
也许以前的我,总是习惯把问题推给别人,比如“老师讲得不好”“同学太吵影响我”。
但现在想想,这不是搞笑吗?我自己不努力,怪这怪那有啥用?就拿我学数学来说吧,以前一碰到难题,我就觉得是题目出得太变态,或者是老师没讲清楚。
可按照书里说的,我是不是应该先问问自己:我真的用心去思考了吗?我有没有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我之前就是太懒了,总想着等别人来救我。
我觉得吧,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学习中的那些“丑态”。
但同时,它也给了我改变的勇气和动力。
也许未来的路还很长,学习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我现在觉得,只要我能多问问自己“QBQ”的问题,主动去解决,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你们说,我能做到吗?我觉得我能!篇二 qbq 学习的动力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唠唠我读《qbq 学习的动力》的那些事儿。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能有啥特别的?”可当我耐着性子读下去,哎呀,还真有点意思!书中提到的“QBQ”原则,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以前我学习不好的时候,总是怨天怨地,觉得全世界都跟我作对。
但现在想想,这不是傻吗?比如说英语单词总是记不住,我就怪教材不好,怪老师教得不行。
可我咋就没问问自己:我真的花足够时间去背了吗?我有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就像上次考试,我没考好,心里那个郁闷啊!我觉得是试卷太难,老师没给我们划重点。
但按照“QBQ”的思路,我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考前有没有认真复习?我有没有主动去请教老师和同学?也许是我自己太放松了,总觉得临时抱佛脚就行。
学习的动力读后感
学习的动力读后感学习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途径。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近日,我读了一本名为《学习的动力》的书籍,它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思考。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学习的动力的理解和体会。
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自身内在的激情和动机。
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追求,这些内在的因素会激发我们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正是因为内心的驱动力,我们才能够持续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追求进步。
我深深认同这一观点。
在我个人的学习经历中,我发现当我对某个领域或某个知识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我会愿意主动去学习和探索,而不是被迫去学习。
这种内在的动力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有乐趣,也能够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除了内在的动力,外在的激励也是推动学习的重要因素。
书中提到,外在的奖励和认可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的动力。
例如,当我们在学习中获得了好成绩或者获得了他人的赞扬和认可时,我们会感到满足和激励,从而更有动力去学习。
这种外在的激励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积极的学习动力,并促使我们更加投入学习。
然而,书中也提到,作为学习者,我们不能过度依赖外在的奖励和认可,而是要培养内在的自我激励机制。
因为外在的激励是有限的,当奖励和认可消失时,我们的学习动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培养内在的动力和激情才是持久的学习动力的根本。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通过设定具体的目标,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如何学习。
而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时间和资源,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当我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时,我往往会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
而一旦我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我会感到更有动力和方向去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克服学习困难和障碍。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积极的学习环境对学习动力的重要影响。
学习动力助推活动感想
学习动力助推活动感想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些动力来助推我们继续前行。
学习动力助推活动就是为了给同学们提供这样的动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动力的重要性,也学到了一些提高学习动力的方法。
下面,我将分享我对学习动力助推活动的感想。
首先,学习动力助推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活动中,同学们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这种氛围让我感到很温馨和鼓舞,我发现自己也变得更加积极进取。
我们在一起努力学习,互相激励,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
除此之外,学习动力助推活动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活动中,老师们给我们传授了许多关于如何提高学习动力的方法,比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等。
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动力,使自己更进一步。
此外,学习动力助推活动还让我更好地认识了自己。
在活动中,我们要不断地和自己的学习目标对话,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努力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
我深深感到,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学习动力助推活动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成长。
在活动中,我克服了很多困难,提高了学习成绩。
这种成长让我感到非常快乐和满足。
我意识到,只要有了学习动力,就能够迎接任何困难,不断提高自己。
总的来说,学习动力助推活动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
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动力的重要性,也学到了很多提高学习动力的方法。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会继续努力,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己,追求更好的成绩。
学习动力助推活动,是一次很好的学习经历,我会牢记在心,努力向前。
志学读后感
《志学读后感》
《志学》是一本令我深受启发的书籍,它让我对学习和人生的目标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志向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书中强调了设定明确目标的重要性,并通过许多成功人士的例子,展示了坚定志向所带来的力量。
这使我认识到,只有拥有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学习动力,才能在学业和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持续学习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它强调了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
这一点让我深感认同,因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此外,《志学》还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书中的故事和观点让我明白,挫折是成长的机遇,而坚持和努力是克服困难的关键。
它鼓励我要有勇气面对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总的来说,《志学》这本书让我对学习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它激发了我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志向,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我相信,只要我们怀揣着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走向成功的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动力》读后感
《学习动力》读后感
《学习动力》作者是李洪玉,2011年6月1日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介绍了各种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内容摘要:一个人要想学习好,不能离开硬件和软件,更不能离开电源。
本从非智力因素这个角度,论述各种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有力地阐明各种非智力因素的概念、种类(或结构)、功能及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或机制),使读者首先对各种非智力因素的本质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在实践上,结合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激发,提出了具体的、有效的、有根据的培养途径和措施。
本书共分为二大章,从智力与学习、非智力与学习、动机三大部分进行了阐述。
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关系,不容置疑,本书用了大篇幅,介绍了后两部分内容,有理论有例子,很有说服力,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一、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发表,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对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视。
非智力因素,又称非认知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起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
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
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
”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
”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认识到,对学生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重视非智力因素,要把
关注点放到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走出传统认识中的偏差,重新认识培养人的任务和方向。
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注重的应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智力水平。
在未来社会中,培养创造力比培养学生考高分要重要得多。
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会期待,学会欣赏他们潜在的价值。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它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成分,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动机包括,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外部动机又称外部动机作用,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教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
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校中的学习活动,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
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的学习具有
诱发性、被动性,他们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较低。
当然,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由于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因此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
在外部学习动机发生作用时,人的学习活动较多地依赖于责任感、义务感或希望得到奖赏和避免受到惩罚的意念。
从这个意义上说,外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
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能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
教师一方面应逐渐使外部动机作用转化成为内部动机作用,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作用,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作用处于持续的激发状态。
可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常见策略以下几种。
1、启发式教学。
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是主动探索者。
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经历感知教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是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等主动学习的过程。
学生自主阅读、感知、理解教材,收集处理信息,独立思考问题,讨论交流,自求自得,对教材内容和教师提出问题不断质疑问难,内化升华。
学生主动阅读教材的
自学方法,积极动脑思考问题的方法,质疑问难的习惯方式,动口讨论交流问题的方式,动手总结学习实践经验的习惯能力等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自身习得、体验总结而来,知识信息、知识答案也都是自己主动求得的。
2、控制动机水平。
研究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
随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也就是说,在难度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容易完成任务。
适度的动机水平,易于维持个人对工作的兴趣和警觉,同时减少焦虑对工作的不利影响。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内容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给予恰当的评定。
美国心理学家佩奇(E.B.Page)曾对74个班的2 000多名学生的作文进行过研究。
他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三种作文记分方式。
第一组的作文只给甲、乙、丙、丁一类的等级,既无评语也不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组给予特殊评语,即不仅给予等级,而且给评语,但获得同一等级的作文的评语是一样的,不同
等级的评语不一样。
例如,对甲等成绩,评语为“好,坚持下去”;对乙等成绩,评语为“良好,继续前进”等。
第三组除评定等级外,还给予顺应性评语,即按照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个别矫正。
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评语对学生后来的成绩有不同的影响。
在开学时,学生作文水平差不多,但到期末时,发现作文水平的提高程度不一致。
顺应性评语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效果最好;特殊评语虽有激励作用,但由于未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所以效果不如顺应性评语;而无评语的成绩则明显低于前两者。
从这个实验中可以发现,评定是必要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定。
通过评定等级可以表明学生进步的多少,即评定的分数或等级并非表明个体的能力而是其进步快慢的指标。
让学生明白等级评定的作用,并且教师在评定等级后再加上适当的评语,两者相结合,就会有较好的结果。
4、维护学习动机。
一个专业的老师,是可以有效率、讲公平的运用差异化的施教与评价方式,让每个孩子都拥有逐步建立自信的机会。
不同个性、领悟力和兴趣的孩子,在不同的领域和科目里学习,本来的基本功能与目的,正是协助不同孩子找出最适合的发展与学习模式,鼓励他们乐于持续向前走,以马拉松的跑法渐渐调整步伐。
5、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
合作是不同的个体为了共
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和意向。
比如,全班同学为了争当“文明班”而共同努力的行为和意向即是合作的体现。
与此相反,竞争则是不同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能够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学生努力学习,想在考试中名列前茅的行为就是竞争行为。
合作与竞争兼备,就是要在与别人竞争的过程中改正自己的缺点,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吸取别人的优点,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自我。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走进学生的心里,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影响,立足学生的终身学习,激发、维护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