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合集下载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M E e sin E
思考题:以上结果与给定状态向量的参考系有关吗?
18
复习:轨道面方位根数
ˆ cos Er ˆec p ˆ q ˆ. ˆ p w a

ˆ rec , q
1 1 e
2
ˆec (sin Er
a

(cos E e)rec ),
ˆ q ˆ w ˆ ) R(, i,) (p
rec R(, i , ) r rec R(, i , ) r
轨道系-ICRS
req R 3 ( 0 )R (, i , ) r req R 3 ( 0 )R (, i , ) r
14
天体状态的计算:黄道坐标系
, M 0 , i ,t 已知 a , e ,e
6
能量积分
1 2 v 2 r

e 2 1
2p
抛物线轨道 椭圆轨道
0
(0 e 1), (e 1).
1 2 2a v 2 r 双曲线轨道 2a

7
偏近点角

状态向量表达为平近点角的函数.
r
f
16
复习:状态向量与轨道根数的关系

轨道形状根数
cos E e x r a 2 1 e sin E y
x r y
2 1 v r a
2
a
2 r 1 e cos E
sin E

r cos f r r r, r r0 , r0 r r sin f 练习:试计算中心距 r 和数量积 r r ,

时间尺度及其换算

时间尺度及其换算

GAIA卫星 计划运行于围绕日地 L2 点的李蕯如型椭圆 轨道上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9
怎样学好这门课?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 师教生,生教师,师生互动 内容分掌握、了解两层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10
关于我



李广宇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南京大学高级访问教授,空间环境与航天 动力学研究所顾问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863项目合作者 德国马普引力物理研究所LISA项目合作者 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2012年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突出贡献者获 奖者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7
GAIA全天球天体物理天体测量干涉仪 Global Astrometric Interferometer for Astrophysics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8
GAIA 卫星的发射及轨道
GAIA 卫星计划于2013年在 Kourou 欧洲空间发射场用 Ariane 5. 火箭发射. •载荷 = 800 kg •服务模块= 900 kg •系统余量 =300kg •燃料=1000 kg •发射配件 = 100 kg
gij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16
1PN理论:DSX 框架
2w 2 w2 g 00 1 2 c c4 4 i goi 3 w c 2w gij ij (1 2 ) c
t , x w t , x G d x . x x
3 i i 3
时空的伽利略变换:
x Rx vt d
t t
d 2 dx 2 dy 2 dz 2
x
d
x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时空参考系及其变换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2012 中国 科大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李广宇
9
基于春分点的岁差章动矩阵
Qe t BPt Nt
历元偏置矩阵 B
岁差矩阵
Pt
章动矩阵
Nt
2012 中国 科大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李广宇
10
历元偏置矩阵 历元平赤道系-GCRS
极向量变换
B R3(d0 ) R2 (0 ) R1(0 )
5
CIO变换(CIRS-GCRS)
e1 e2 e3
e1 e2 e3
GCRS CIRS
e1 e2 e3 e1 e2 e3 Q(t )
GCRS Qt CIRS
Q(t) R3 E R2 d R3E R3s
2012 中国 科大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历元黄赤交角 0
2012 中国 科大
岁差矩阵 平赤道系-历元平赤道系
四旋转表达式(借助历元黄道)
P(t ) R1(0 ) R3( A ) R1(A )R3(A )
岁差量
A 5038.47875t - 1.07259t 2 - 0.001147t 3 A 0 - 0.02524t 0.05127t 2 - 0.007726t 3 A 0 - 46.84024t - 0.00059t 2 0.001813t 3 A 10.5526t - 2.38064t 2 - 0.001125t 3
i 1
77
p
Ai 4 Ai5ti cosi Ai 6 sini
i 1
思考题:真赤道就是中间赤道吗?
2012 中国 科大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李广宇

《普通天文学》基础知识点

《普通天文学》基础知识点

基础天文学1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包含哪些:天体的分布位置运动规律化学组成物理状态以及宇宙的结构和演化2阐述天文学的研究意义:1古代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天体确定了时间方向历法2对人类的自然观有很大影响3天文学是基础科学的发展引擎4天文学是能够提供极端条件的实验室3天文学按照研究方法可分为哪三大类:天体测量学(研究和测量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天体力学(天体的力学运动和形状)和天体物理学(利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理论研究天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演化规律表面特征)4阐述古代天文学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三个古代天文学遗址:人类为了生存而发展农牧业生产,于是开始观察天象,制定历法2巨石阵兀鲁伯天文台吴哥窟密鲁石塔玛雅金字塔5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列出三个古代天文学家的名字:古人通过肉眼对天象的观察,来摸索,地球,季节,气候变化,与天象的关系,来指导生活工作2张衡祖冲之石申6给出三种古代宇宙观:盖天说浮天说地心说7简述哥白尼的宇宙观及其意义:1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非地球,地球围绕着太阳在一定轨道上旋转;重新排定太阳系歌行星的排列顺序;地球自转;月亮绕着地球转,并一起绕着太阳转2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起点;为近代天文学奠定了基础;描绘了一幅有关太阳系的科学图景;宣告了神学科学宇宙观的破产8电磁波不同频率(能量)范围处的名称及其对应的大致频率范围: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伽马射线9给出电磁波辐射之外的两种天体传播信息的载体:黑体辐射天体温度10地球的三个大气窗口:光学窗口红外窗口射电窗口11阐述大气对星光在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大气消光影响测量精确度12阐述什么是黑体辐射及其特点:是由理想放射物放射出来的辐射,在特定温度计特定温度及特定波长放射最大量的辐射2任何物体都具有不断辐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本领14伽利略的望远镜就光学而言是什么类型的望远镜;牛顿发明的另一种光学系统望远镜的光学结构是什么,目前大型望远镜多采取哪一种光学设计;这两种望远镜的优劣势是什么:1折射望远镜2利用曲面和平面组合来反射光线,并形成景象3反射4反射优点:消除色差,镜筒短缺点:影像不稳定,主镜易变型折射优点:影像稳定:慧相差矫正缺点:镜筒长,价格贵16郭守敬望远镜的特点及其原理:1大口径,大视场4000根光纤组成的超大规模光谱观测系统2将天体的光分别传输到多台光谱仪中,同时获得光谱17为什么天文学家追求更大口径的望远镜:口径越大,收集的光越多,贯穿本领越强,分辨率越高18列出三种常见的辐射探测器及其特点:1紫外探测器把光学辐射转化为电信号2x射线探测器把x射线转为电信号3伽马射线探测器原子电离和激发19光学望远镜根据对光的分辨本领不同分为那种观测模式:照相法光电法的限制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结构质量轻能在极低温度下运行21fast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利用喀斯特地形来建造,是世界现直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利用无线电来获取信号23列出三个红外望远镜:科伊伯机载天文台红外天文卫星红外空间天文台24阐述里卡尔多贾科尼在x射线天文学的具体贡献:将天文学的观测由可见光拓展到x射线开创了x射线天文学25chandra(钱德拉)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不会发光,围绕行星运转,随行星围绕恒星运转x射线谱分析26第一个x射线望远镜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装载高能、中能、低能x射线望远镜和空间监测器直接解调成像,多波段快速光观测能力。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700
800
900
1000
2012 中国 科大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李广宇
4
练 习
地球同步卫星 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 86164.1 s 的卫星叫地 球同步卫星,试求其高度。 月球的公转周期 地月平均距离为 rM 384400 km ,试用上面的公式计算月 球的公转周期,并与其精确值恒星月 27.3216 日比较。
G m1 m2 d2 r r2 r1 r2 3 2 1 dt r1 r2
2012 中国 科大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李广宇
15
月球运动再讨论
GM R 2 4
3
T
2
R
3
G M E M m 4 2
T
2
计算结果 T 27.2846 day
李广宇
32
预习
5.1,5.2,5.3,5.4,5.5节 准备习题课 准备《天体力学基础》教材
2012 中国 科大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李广宇
33
p 距离焦点为 且与 e 正交的直线叫做轨 e
道圆锥曲线的准线,试证明天体到准线的距
r 离为 . e
2012 中国 科大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李广宇
25
轨道方程:轨道坐标系
p r 1 e cos f
e 1:
y 2 p 2 2px
1 e x
2
2
2pex y p
d 2r1 Gm1m2 ˆ m1 2 r 2 1 dt r1 + r2
r m r1 r2 r1 1 2 r1 1 1 r1 m2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天体引力学
天体动力学是研究天体运动规律和机制的学科,主要关注天体的旋转、自转、轨道运动等动力学行为。
总结词
天体动力学主要研究天体的旋转、自转、轨道运动等动力学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与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过程。它涉及到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等各类天体的运动规律,为天文学和宇宙学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射电望远镜通常由大型接收天线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能够捕捉来自宇宙的微弱射电信号。通过分析这些信号,科学家可以了解天体的形态、运动状态以及宇宙中的射电辐射特性。
射电望远镜
空间望远镜是一种将望远镜放置在太空中,以消除地球大气干扰并获得更高质量观测数据的仪器。
总结词
空间望远镜利用卫星或空间站作为平台,将望远镜放置在太空中,以避免地球大气对观测造成的影响。与地面望远镜相比,空间望远镜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和更准确的观测数据,对于研究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结构等天体非常有价值。
天体测量用于确定宇宙探测器的轨道和位置,确保其准确无误地执行科学任务。
探测器定位
通过观测天体的位置,为深空探测器提供导航信息,确保其能够安全地飞越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
深空导航
天体测量用于维持国际空间站和其他太空站的轨道位置,确保其在地球周围稳定运行。
太空站轨道维持
宇宙探索
天体测量是天文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观测天体的位置、距离、运动轨迹等参数,可以揭示宇宙的奥秘。
详细描述
光学望远镜通常由反射或折射系统组成,能够收集来自遥远天体的光线并将其聚焦在探测器上。通过观测不同波长的光线,光学望远镜可以揭示天体的许多性质,如星系、行星、恒星、星云和黑洞等。
光学望远镜
总结词
射电望远镜是用于接收天体发出的射电波的仪器,对于研究宇宙中的射电辐射非常有效。

18世纪天文学的特点

18世纪天文学的特点

18世纪天文学的发展18世纪是经典天文学蓬勃发展的时代.所谓经典天文学是指天体测量学和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学主要是研究和测量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它是天文学中最先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可以说,早期天文学的内容就是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是研究天体运动和形状的科学,它是在天体测量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普勒提出的行星运动三定律,为天体力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则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18世纪,天体测量学和天体力学密切配合,相辅相成,依靠观测太阳、月球和行星的大量资料和天体力学的研究方法,总结出太阳系天体的运动和力学关系的理论.18世纪天文学的主流是为了制定历法和航海的需要而进行的精密的子午线观测、月球运动的观测和日地距离的测定等,所以天体测量学占主导地位.但在18世纪末,天体力学取得了与天体测量学并肩的地位.这个时期天文学的另一特点,是国立天文台的设立.为了航海的需要,法国首先于1671年设立了巴黎天文台,英国也不甘落后,于1675年设立了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后来俄国的普尔科沃天文台、美国的华盛顿海军天文台也相继建成.天文学的发展在天文工作者身上也有反映.从事天体测量工作的,主要是以天文台为基地的专业天文工作者,而天体力学则主要由数学家们承担.弗兰斯提德星表17世纪后半叶,法国是实测天文学的中心,而英国则是天体力学的策源地.到了18世纪,情况正好相反,实测天文学在英国盛行.而天体力学则在法国发展起来.在航海天文学上发挥最大作用的是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它是奉英王查理二世的命令建立的,首任台长是弗兰斯提德(公元1646-1719年).此人不善理论,专心实测.由于他编制的星表非常精密成为后人参考的蓝本,所以他在天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星表发表于1712年,取名《英国天文志》.1725年修订再版.1729年,出版了这份星表的星图,共载星2866颗.弗兰斯提德花费了近30年的心血,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独自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作.赫赫有名的第谷星表平均误差在2分以内,而弗氏星表的平均误差不到10秒.直到今天弗氏星表仍然是考察18世纪初天体现象最有价值的文献.南天的第谷——哈雷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第二任台长是哈雷,他比弗兰斯提德小10岁,于17岁进牛津大学.他19岁时发表文章指出开普勒的某些错误.21岁那年他毅然放弃获得学位的良机,决心去测定南天星辰的位置.他在父亲的支持下,携带一具半径为1.5米多的六分仪和一架镜身长7米多的望远镜,搭乘东印度公司的航船,来到南大西洋的圣赫那岛,建立了一座临时天文台,一年之内便作成第一个南天星表,包括381颗恒星的方位,发表于他回国的1678年,这些成就使他在22岁便享有盛名了,人们称他为“南天的第谷”.1679年哈雷去但泽,与波兰天文学家赫维留(公元1611—1687年)合作.1680年去巴黎与法国天文学家卡西共事,他与卡西尼一道观测那年出现的一颗大彗星,从而引起他对彗星研究的浓厚兴趣.1684年哈雷与牛顿一见如故,成了牛顿的学生和挚友,数年切磋,受益颇多.1704年哈雷担任牛津大学的数理教授.他致力于彗星运行轨道的研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把所有能找到充分观测资料的彗星的轨道根数—一推算出来,1705年发表《彗星天文学论说》一书,阐述了从1337年到1698年观测到的24颗彗星的轨道.他发现1531年阿皮昂观测的、1607年开普勒观测的以及1682年哈雷自己观测的3颗彗星的轨道十分相似,它们过近日点的时间分别是:1531年8月、1607年10月和1682年11月.它们的日期间隔虽然有76年2个月和74年11个月的差别,但哈雷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土星和木星的引力对彗星运动的干扰所引起的.他预言这颗彗星将在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归来,这颗彗星果然如期而来,可惜哈雷已于1742年故去.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1716年哈雷曾经建议观测金星凌日(即金星过日面现象)来测定太阳的距离.但到实测之时哈雷却不能亲身观测了,因为最近的两次金星凌日是在1761年和1769年.但是,哈雷的建议还是实现了,而且成为测定太阳距离的一个好办法.1718年哈雷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恒星自行.哈雷把在圣赫勒岛测定的恒星方位与喜帕切斯和托勒密的观测加以比较,发现至少有3颗非常明亮的恒星——天狼星(大犬座)、大角星(牧夫座)和毕宿五(金牛座)的位置,都和希腊人的报道离得很远,共中一颗竟达30分之多.即使希腊人只凭肉眼观测,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误差,也不可能是笔误,因为好几位希腊天文学家(他们是独立进行工作的)报告的位置全都一样.第谷星表比希腊人的星表要精确得多,在第谷星表中,那些恒星的位置与哈雷的发现比较一致,然而,即使这样,天狼星在第谷以来的一个半世纪内也稍有偏移.于是哈雷做出结论说:归根到底,恒星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它们自己的“自行”.自古以来,人们总以为恒星是固定在天球上的,哈雷终于彻底打破了这个“恒星天球”.他的这一发现在恒星天文学上开辟了广阔的园地.月亮运行的长期加速现象是哈雷的又一重要发现.这个发现从表面上看与牛顿的定律是矛盾的,因此曾引起轩然大波,直到一个世纪以后,拉普拉斯才指出这是一种长周期的差数,加速阶段过去以后将有一个减速阶段接踵而来.光行差的发现者布拉得雷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第三任台长便是詹姆斯·布拉得雷(公元1693-1762年).作为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不仅测定了许多恒星的方位,而且还做出了两项重要发现——光行差和章动.1693年3月,布拉得雷生于英国格洛特郡的舍伯恩.21岁毕业于牛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4岁获硕士学位.布拉得雷的舅父榜特是舍伯恩修道院的院长,长于天文,布拉得雷跟随观测,对天文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进而深入钻研,并于1715年和1718年发表了两篇天文学论文,从而声名大震.1718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21年任牛津大学天文学教授.但仍然可以住在舍伯恩从事天文观测.1742年继哈雷之后担任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但他的主要发现是在舍伯恩做出的.虽然人们在应用牛顿和开普勒定律时,可以把行星的运动解释得很完善,但是哥白尼的理论中还有一个困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就是恒星的周年视差.所谓视差指的是观测者在两个不同位置观看同一天体的方向差,它可以用观测者的两个不同位置的距离(又称基线)在天体处所张的角来表示.周年视差是地球绕太阳周年运动产生的.自从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以来,许多人试图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但都没能成功,以致有些人对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持怀疑态度,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天文学家第谷.因此牛顿以后的150年中,有更多的天文学家研究恒星视差,尽管这种努力到了19世纪上半叶才成功,但在探索的过程中却获得了几项重大发现,其中两项归功于布拉得雷.1725~1726年布拉得雷对天龙座γ星做视差测量时发现,这颗星对天球上的坐标真的有一种移动,只是移动的方问与视差的移动方向不相吻合.因为恒星视差是地球绕太阳运动造成的,所以恒星应在12月份最偏南,而布拉得雷的观测结果却是3月份最偏南,这是为什么呢?直到1728年布拉得雷仍百思不得其解.那一年,有一次他航行在泰晤士河上,发现桅顶的旗帜并不简单地顺风飘扬,而是按船与风的相对运动而变换方向.布拉得雷想到,这种情况与人撑伞在雨中行走时的情形一样,如果将雨伞垂直地撑在头上方,雨点就会滴在人身上,如果将伞稍稍向前倾斜,人就不至于淋雨了,而且人走得越快,雨伞就必须向前倾斜得越厉害.天文学上的情况与此极为相似.光从某颗恒星沿某个方向以某个速度落到地球上,同时地球以另一个速度绕太阳运转.望远镜就像雨伞一样,必须朝地球前进的方向略微倾斜,才能使光线笔直地落到透镜上.布拉得雷把这种倾斜角度称为“光行差”.布拉得雷在给哈雷的长信当中向皇家学会报告了他的这一发现.光行差的发现无疑是很重要的.首先,它同视差一样,明确地证实了地球的确是在绕太阳运转.其次,在实际观测中人们可以消除光行差位移,从而真正探测到视差造成的偏离现象.布拉得雷的第二大发现是地球的章动.这是进一步观测光行差的结果.布拉得雷把光行差的效应算入观测结果以后,发现天体与天极的距离仍然有一点细微的变化.天球各处恒星的这种变化分布规律使他想到,这可能是由于月球对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吸引而使地轴产生摆动造成的,他把这种效应叫做“章动”布拉得雷晚年竭尽全力编制一个庞大的星表,记载他在最后12年所做的对六万多颗天体的观测.这份星表对研究近代恒星自行有很高的价值.测量地球由于人们承认日心体系,又因天体距离测量的需要,人们迫切地想知道地球的大小.17世纪法国的皮卡尔曾在巴黎北面的经度圈上,精密地测量了一段弧的长度,定出了地球的直径,从而帮助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18世纪以来,人们又努力去探讨地球的扁平形状问题.牛顿曾从理论上推测,地球的形状是两极较扁而赤道部分突出.他指出赤道的突出部分正是形成岁差的原因,因为岁差就是由于太阳对于赤道突出部分的摄动引起的.牛顿的看法遭到了法国学者的反对.1683~1716年巴黎天文台首任台长卡西尼实测了巴黎天文台到法国南部佩尼扬之间的子午线长度,在这同时,卡西尼的儿子雅克·卡西足实测了巴黎天文台到法国北部敦刻尔之间的子午线长度,发现南段子午线一度的长度比北段稍长,从而得出与牛顿完全相反的结论,即地球不是两极方向扁缩,而是外凸.这样,关于地球的形状,在伦敦认为是桔子,而在巴黎却把它想象成一个西瓜.这个争论从17世纪末开始,一直延续了半个世纪之久.为了弄清真相,法王路易十四授权巴黎科学院派遣两个远征队,再次进行实测.一队由大地测量学家果丹、布盖和拉孔达恩率领,前往南美的秘鲁(北纬2度).另一队由大地测量学家莫佩屠斯领导,奔赴北极圈附近的拉普兰地区(位于芬兰与瑞典北部,北纬66度).拉普兰远征队于1735年出发,1737年结束工作,算出这一地区子午线一度的长为111.918米.这时秘鲁的测量工作尚未结束,但这个结果显然比巴黎附近的测量值(111.116米)大,这样就初步证明了牛顿的理论是正确的.秘鲁远征队比拉普兰队早一年出发,但他们的工作却比拉普兰队迟了两年才完成,以后又经过5年,才于1744年回到巴黎.他们测得秘鲁地区子午线一度的长为110.604米比拉普兰地区少1.314米.南美这次测量的困难不亚于16世纪麦哲仑船队的环球航行,而它在科学上的成就更可以与现代人类登月相比.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庞加莱(公元1854—1912年)在他著的《科学与方法》一书中,曾谈到科学事业是多么艰难又多么慎重的工作,作为实例.他列举了这次远征队的种种情况.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不仅测量地球的大小、形状是重要的,测量地球的质量也势在必行.但到17世纪,“称量”地球的想法即使不是妄想,也是不可能的.到了18世纪,情况不同了,牛顿已经说过.如果他的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一座孤立大山的引力应当使铅垂线偏转一个角度,这可以用天文的方法观测天顶量出来.这样的观测,法国的科学家在秘鲁测量子午线长度时曾尝试过,但没能得到确切结果.格林威治天文台第五任台长马斯科利恩(公元1732—1811年),对苏格兰险黑岭的观测首告成功.他在山的南北各设一个观测站,使它们在同一条子午线上,两站各悬一摆,测得两站的地理纬度差为41秒,而两站的天文纬度差为53秒,天文纬度比地理纬度大了12秒,就是说两个摆的铅垂线向山偏斜了,每边为6秒.由此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推算出了地球和孤山的引力以及质量.尽管结果还很不准确,但是首创之功不可磨灭.测量太阳的视差从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求出行星距离的相对数值,事实上这条定律描绘了太阳系按“比例尺的模型”.如果以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叫做天文单位)为单位来表示某颗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那么开普勒第三定律就可以写成:a3=T2其中a为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T为行星的公转周期,以年为单位.这就是说,只要知道了行星的公转周期,就可以算出它距离太阳几个天文单位.由此可见,天文单位是度量太阳系大小的尺子.因此测定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地球到太阳的距离通常是用太阳的地心视差来表示.所谓地心视差指的是地球半径对天体的张角.知道了这个角,又知道了地球半径的长度,地球到这个天体的距离就很容易求得了,因为这只是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但困难在于太阳距离地球很远,直接测定它的地心视差,误差很大.于是天文学家转而去求行星的视差,因为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从行星的视差归算出太阳的视差.首先这样做的是巴黎天文台的卡西尼.1672年他在巴黎观测火星在恒星间的位置,而另一位天文学家里奇(公元1630~1696年)则在法属圭亚那的卡宾城同时进行这一观测.所有恒星相对于火星来说,却远得仿佛固定在天穹上,所以卡西尼将自己的测量与里奇的那些测量综合起来,得到火星的地心视差为25秒,由此推算出太阳的地心视差为9〞5,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因为它推翻了当时对太阳系大小的观念.哥白尼、第谷和开普勒都以为太阳的视差为3′或180〞,现在视差降为9〞5,于是太阳的距离扩大了20倍,随之太阳系里一切天体的距离和体积都扩大了.继卡西尼之后,1704年马拉底由观测火星求得太阳的视差10〞左右,1719年布拉得雷求得太阳视差为10〞左右,1715年拉卡伊得到了10〞2这个数据.这些结果都不如卡西尼测得的9〞5精确.哈雷早就提出利用金星凌日来测得太阳视差的办法.为了观测1761年和1769年的金星凌日,天文学家们事先做了充分准备,他们组织了不少远征队到世界各地去,希望在最好的条件下观测.可惜,复杂的因素影响了观测的精度.1761年金星凌日时,各观测队求得的太阳视差之值差异很大,小到7〞5,大到10〞5.但是天文学家们奋斗不止,遂使1769年的观测大有进步.这次观测之后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多数结果都是在8〞5~8〞8之间,法国天文学家潘格雷(公元1711~1796年)综合分析了全部资料,于1775年公布了最后结果,太阳视差为8〞8.这一结果并没有立刻被人们承认,但最后终于为大家所公认,直到1967年国际天文界都采用这个数据.天体力学的胜利发展在18世纪的实测天文方面,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牛顿创立的天体力学却在欧洲大陆上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那时欧洲的数学人才辈出,由于航海事业的发展,需要更精确的月球与大行星的位置表,数学家们致力于天体运动的研究,从而创立了分析力学,这是天体力学的数学基础,主要奠基人有欧拉、克勒罗、达朗贝尔和拉格朗日等人.欧拉(公元1707~1783年)是著名的大数学家,出生于瑞士的白斯来城,与丹尼尔·贝努利是挚友.1726年至1741年经丹尼尔·贝努利介绍,到俄国彼得堡科学院工作,1741~1766年受普鲁士王的招聘,移居柏林科学院,以后又回到彼得堡科学院.欧拉一生的著作不下800余篇,堪称近代解析数学的创始人.欧拉对天文学也有高深的研究.他第一个完整地创立了月球运动的理论.人们很早就知道月球的运动非常复杂,它不仅受地球引力的支配,而且受太阳引力的影响,因此它不完全符合开普勒定律.创立月球运动理论的困难正在于此.欧拉一改前人在天文学研究中只运用几何学的倾向,把高等数学这个崭新的工具运用进去,从而研究出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不仅可以解决在海面上观测月球位置来确定经度的实际任务,而且在研究摄动的方法上也有了重大进步.1766年欧拉发表《月球运行表》.1752年又发表《月球运行理论》一书,1772年修订再版,书末还附有更精密的《月球运行表》.克勒罗(公元1713~1765年)是法国大数学家,出身于巴黎望族,自幼聪慧,10岁就通晓解析几何和微积分,13岁之前就发表数学论文,18岁已经著书立说了.由于他精通几何学而被选入巴黎科学院.曾随莫佩屠斯到拉普兰测量地球形状,1743年发表他的经典著作.《地球外形的理论》书中总结了这次考察的成果,阐明地球的自转和地球各部分组成间的引力对地形形状产生的影响,并推出了各纬度的地心引力公式,从而弥补了牛顿理论的不足.克勒罗的又一贡献是精确地计算出了1758年哈雷彗星归来的日期.在哈雷的时代,数学、力学等学科还不够完善,尽管他已经估计到了木星的摄动会推迟这颗彗星的回归,但他还没有办法算出这种摄动影响的大小.而克勒罗时代,力学有了长足的进展,使他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经过精心计算,他指出,土星的摄动将使哈雷彗星过近日点的时间推迟100天,木星的摄动则使它推迟518天.这样哈雷彗星过近日点的日期将延迟到1759年4月13日.但可能有先后一个月的误差.1759年3月14日哈雷彗星到达近日点,比预言恰好提早一个月.达朗贝尔(公元1717~1783年)也是法国数学家,又是一名物理学家.他出生后在襁褓之中就被遗弃在巴黎教堂,幸好得人收养,并受到相当好的教育.21岁撰写数学论文,为数学界人士所称道.23岁被选入巴黎科学院.1743年出版《力学通论》一书,名声大震.达朗贝尔在天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对岁差、章动和三体问题的研究,1749年发表了《光行差》和《岁差解》.在天体力学上,一他与克勒罗常常相互批判,他的关于月球运行理论的论文,就是和克勒罗的论文同时向巴黎科学院提交的.1754年出版《天体系统研究》一书共三卷,第一卷是月球运行理论,其余两卷是行星运行理论.集上述三位学者之大成,把天体力学发展到登峰造极程度的是拉格朗日和拉普拉斯.拉格朗日(公元1736~1813年)是意大利数学家,自幼就表现出数学天才,在初任都灵学校教授时,他的学生都比他年长.1764年,他经达朗贝尔的推荐,赴德国任柏林科学院的数学部主任.1787年被法国路易十四召到巴黎,在巴黎科学院工作,1790年任度量衡改制会主席,创立“米制”.1813年死于巴黎.拉格朗日在天文学上的最大成就,是创立了大行星运动的理论.他的学术见解都表述在他的巨著《解析力学》一书中,书中系统地叙述了他对太阳系稳定问题的计算,他探讨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证明由观测所得的行星(尤其是土星和木星)运动的各种误差,确实是由行星之间相互摄动所引起的长周期振动造成的,这些摄动绝不会使太阳系不稳定而终于瓦解,它们完全表现周期性的变化,所以在长时期内,太阳系是绝对稳定的,这就打消了18世纪初期人们对太阳系瓦解的担心.此外,他在书中还详细推导了月球的长期加速运动并创立了公式.天体力学集大成者——拉普拉斯拉普拉斯(公元1749~1827年)是法国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1749年3月23日生于法国诺曼底的博蒙.他父亲是农场主.拉普拉斯早年在校学习时就显示出数学才能.18岁赴巴黎拜见达朗贝尔,但由于时机不巧没能见面,回来后他把研究力学的心得撰写成文章函呈达朗贝尔,达朗贝尔大为赏识,遂推荐他为巴黎陆军学校的数学教授.以后拉普拉斯虽历任官职,但对天体力学的研究仍锲而不舍.他的著名杰作《天体力学》(共五卷,16册)自1799至1825年陆续地印行,死后又印行补编一卷.该书集各家之大成,为18世纪牛顿学派的总汇;书中第一次提出“天体力学”的学科名称,是经典天体力学的代表作,因此博得了“法国的牛顿”的美称.他的另一部名垂千古的杰作是1964出版的《宇宙体系论》.该书当中不用代数式,也没有几何图形.语言通俗,说理简明,言下见象,深受欢迎,因此他被法国科学院列为四十名不朽人物的行列之中.1785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16年成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第二年升任院长.拿破仑执政时期,曾任内政部长,六个星期之后因不称职而被罢免.路易十六复辟之后,拉普拉斯又为复辟王朝服务,被封为子爵.1827年3月5日死于巴黎.自从欧拉引进高等数学之后,牛顿力学由克勒罗,达朗贝尔所继承,而拉格朗日则以分析力学来统一太阳系各天体的运动.拉普拉斯更把牛顿力学发展到高峰.宇宙中,行星因为其他行星的摄动从而使得公转轨道有微小的变化,卫星更因为其他卫星以及太阳和行星的摄动,使得公转轨道有微小变化.欧拉根据数学推算、认为这种变化有两种:一为短周期变化,即在短时间内这种轨道的变化就出现循环,一为长期变化,即必须经过长时期以后才开始产生微小变化.拉格朗日感到这后一种变化更为重要,要确定太阳系内各天体的位置,就必须详细考察这种变化.拉普拉斯经过周密计算推出:月行加速每百年约增10秒;即一个月的长度每3000年缩短1秒,黄赤大距每百年约小48秒,土星近日点的退行、每百年约45秒;土星和木星的摄动约900年循环一周.这样,拉普拉斯就一举解决了月球的长期加速运动和大行星摄动这两大难题,摘除了多年来隐患于万有引力定律当中的“毒瘤”,从而使牛顿力学达到完美的程度.拉普拉斯的另一项卓越贡献,是他独立地提出了太阳系的星云起源理论.他在《宇宙体系论》一书当中详细地阐明了他的看法.18世纪已经具备了产生太阳系演化理论的条件.首先,由于日心说的确立,对于太阳系的结构有了正确的概念.其次,当时已经知道太阳系有7颗大行星、14颗卫星,它们的公转、自转方向基本上都是自西向东,轨道基本在一个平面上,近于圆形,这就是说人们对于行星和卫星运动的共同规律性,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第三,牛顿的力学得到了充分发展,为研究天体的运动提供了理论根据.第四,18世纪的天文学家已经观测到了云雾状天体——星云.这样,第一个科学的太阳系起源理论——星云说就诞生了.其实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公元1724~1804年).1755年他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而来的.这团星云是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的,“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物质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时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

天文学的分类

天文学的分类

天文学的分类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星体、行星、恒星、星系等天体物理现象的科学。

它是一门广泛的学科,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地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按照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不同,天文学可以分为天体物理学、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学和天文观测四大类。

天体物理学是天文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相互作用规律。

它采用了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和理解天体的物理现象。

天体物理学包括宇宙学、恒星物理学、星系物理学等领域。

宇宙学研究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和演化历史,其中包括了宇宙的起源和宇宙背景辐射等重要问题。

恒星物理学研究恒星的形成、结构和演化过程,探讨恒星的能量来源和恒星光谱等问题。

星系物理学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机制,以及星系中的恒星、行星和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

天体力学研究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和运动规律。

它是天文学的核心部分,为天体物理学和天文观测提供了基础。

天体力学主要研究行星、卫星、彗星和小行星等天体的轨道和运动规律,以及引力相互作用的影响。

天体力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航天技术的基础,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天体测量学是研究天体位置、距离和运动速度等测量的学科。

它通过观测和测量天体的位置和运动,来推断天体的性质和宇宙的结构。

天体测量学主要包括天体坐标测量、星等测量和天体距离测量等内容。

天体坐标测量确定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包括赤经、赤纬和视差等参数。

星等测量是评估天体亮度的一种方法,用以比较和分类天体的亮度。

天体距离测量是确定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以及测量宇宙中的尺度和距离的方法。

天文观测是天文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测和记录天体的各种现象和数据,来验证和推断天体的性质和规律。

天文观测主要包括光学观测、射电观测和红外观测等方法。

光学观测是使用光学望远镜观察和记录天体的光谱、亮度和形态等现象。

射电观测是利用射电望远镜接收和研究天体发出的射电信号,以及天体与宇宙射电辐射的相互作用。

红外观测是使用红外望远镜观察和记录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从而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和组成。

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门分支学科

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门分支学科

思考题:
• 如何理解天文与气象的关系? • 天文学按照研究的内容可分为哪几个分 支学科? • 二十世纪天体物理学的成就体现在哪些 方面?
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弯曲水星近日点的运动规律引力场中的光谱红移中子星的存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黑洞的存在中微子的存在天文学观测的贡献太阳中微子的发现天文学的科学模型以观测事实为材料以物理理论为骨架用数学方法黏结连接构造起来的模型用以解释天文目标和现象
第一讲 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 天文学所研究的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 星星和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 星、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 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 间中的大大小小尘埃粒子。 • 天文学家把所有这些星星和物体统称为天 体。
天文学与物理学的相互促进
• 20世纪初物理学家预言:
–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弯曲 –水星近日点的运动规律 –引力场中的光谱红移 –中子星的存在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 –黑洞的存在 –中微子的存在
天文学观测的贡献
• • • • • • • 万有引力定律; 氦元素的发现; 热核聚变的概念; 白矮星理论 视超光速膨胀现象; 类星体、星系核、伽马射线暴的能源 太阳中微子的发现
– 脉冲星(证明恒星演化理论的正确性),类星体(实现中子 星的预言),微波背景辐射(证实大爆炸宇宙学的预言), 星际分子(生命的起源?)
天文学与物理学相互促进
• 物理学是天文学的理论基础 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原子核物理学、 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等离子体物 理学、固态物理学、致密态物理学、高 能物理学、相对论天体物理学;等离子 体天体物理学;高能天体物理学;宇宙 磁流体力学;核天体物理
• 今天,我们可以准确地预报日食、月食等天象, 和天体力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基础天文学概论知识要点

基础天文学概论知识要点

基础天文学概论知识要点1.天文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天文学是研究天体(包括星体、行星、恒星、星云等)和宇宙现象的科学。

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体的物理性质、运动规律、形成演化等方面。

2.天文观测与仪器:天文学依赖观测来获取数据和信息。

其中,地基观测主要通过望远镜进行,包括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等;空间观测则依赖于人造卫星和探测器,如哈勃太空望远镜、千里眼等。

3.天体力学:天体力学是研究天体运动的科学。

它包括行星轨道运动、行星卫星运动、天体引力相互作用等内容。

开普勒三定律是描述行星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包括椭圆轨道、等面积法则和调和定律。

4.星等和星等系统:星等是描述星亮度的尺度。

绝对星等是指以100光年为标准距离,观测到的星亮度;视星等是指地球上观测到的星亮度。

常用的星等系统有视星等、绝对星等、表观星等和绝对视星等等。

5.星系与星系演化:星系是由星体、星团和星云等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根据构造和形态,星系可以分为螺旋星系、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等多种类型。

星系演化研究了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包括星系合并、星系团形成等。

6.恒星与恒星演化:恒星是由气体和尘埃等物质形成的巨大球形天体。

恒星的演化过程从原恒星形成开始,经过主序星、红巨星或白矮星等阶段。

恒星的演化过程与质量、组成、光度等因素相关。

7.星团和星际介质:星团是由多颗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可以分为球状星团和开放星团两类。

球状星团是在银河系内的球状分布,开放星团则分散在银河系盘面附近。

星际介质是指星际空间中的气体、尘埃和背景辐射等物质。

8.宇宙学:宇宙学是研究宇宙整体结构、起源、演化等宇宙学问题的学科。

宇宙学研究了宇宙的起源、宇宙膨胀、黑暗物质、黑暗能量等诸多难题,并建立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宇宙学标准模型等。

9.射电天文学:射电天文学是利用射电波段观测天体和宇宙现象的学科。

射电波段是电磁波谱中的一部分,它具有较长的波长和较低的频率。

射电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射电源、脉冲星、银河系磁场等。

天 体 力 学

天 体 力 学

天体力学天体力学是天文学和力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天文学中较早形成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应用力学规律来研究天体的运动和形状。

天体力学以往所涉及的天体主要是太阳系内的天体,五十年代以后也包括人造天体和一些成员不多(几个到几百个)的恒星系统。

天体的力学运动是指天体质量中心在空间轨道的移动和绕质量中心的转动(自转)。

对日月和行星则是要确定它们的轨道,编制星历表,计算质量并根据它们的自传确定天体的形状等等。

天体力学以数学为主要研究手段,至于天体的形状,主要是根据流体或弹性体在内部引力和自转离心力作用下的平衡形状及其变化规律。

天体内部和天体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是决定天体运动和形状的主要因素,天体力学目前仍以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

虽然已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与某些观测事实发生矛盾(如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而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却能对这些事实作出更好的解释,但对天体力学的绝大多数课题来说,相对论效应并不明显。

因此,在天体力学中只是对于某些特殊问题才需要应用广义相对论和其他引力理论。

天体力学的发展历史远在公元前一、二千年,中国和其他文明古国就开始用太阳、月亮和大行星等天体的视运动来确定年、月和季节,为农业服务。

随着观测精度的不断提高,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人们开始研究这些天体的真运动,从而预报它们未来的位置和天象,更好地为农业、航海事业等服务。

历史上出现过各种太阳、月球和大行星运动的假说,但直到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后,才有反映太阳系的真运动的模型。

而开普勒根据第谷多年的行星观测资料,于1609~1619年间先后提出了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开普勒定律深刻地描述了行星运动,至今仍有重要作用。

他还提出著名的开普勒方程,对行星轨道要柔下了定义。

从此可以预报行星(以及月球)更准确的位置,形成理论天文学,这是天体力学的前身。

到这时为止,人们对天体(指太阳、月球和大行星)的真运动仅处于描述阶段,未能深究行星运动的力学原因。

早在中世纪末期,达·芬奇就提出了不少力学概念,人们开始认识到力的作用。

天体测量简介

天体测量简介

32
天体测量的新进展
1
目 录
一、天体测量在天文学中的定位 二、天体测量的基本概念 三、现代天体测量 四、天体测量的未来展望
2
一、天体测量在天文学中的定位
• 天文学是观察和研究宇宙间天体的一门基础学 可分为观测天文学 理论天文学两大基本 观测天文学和 科,可分为观测天文学和理论天文学两大基本 分支学科。 分支学科。 • 观测天文学利用天文仪器与技术,获得天体的 观测天文学利用天文仪器与技术, 知其然” 各类信息 “知其然”。 • 理论天文学以数学和物理 化学的相关理论为基 理论天文学以数学和物理/化学的相关理论为基 本工具,结合观测天文学获得的资料, 本工具,结合观测天文学获得的资料,研究天 包括宇宙)的物理性质和演化过程 体(包括宇宙 的物理性质和演化过程 包括宇宙 知其所以然” “知其所以然”。
11
二、天体测量基本概念
时间与历表: • • • 早期天文学观测任务:方位+时间 为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服务 节气、农历: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原子时
12
二、天体测量基本概念
• 球面天文 矢量天体测量
• 球面天文:直观,容易理解, 只能用于方向描述,不严格,计算繁琐 • 矢量天体测量:严格、物理概念清楚, 易于编程计算
29
四、天体测量未来展望
• 观测精度:更高 • 观测深度:更暗 • 观测广度:更远
30
四、天体测量未来展望
• • • • 理论升级:牛顿框架 广义相对论框架 技术进步:高灵敏度、低噪声、高时间基准 海量数据处理:储存、计算 虚拟天文台:共享、交互式
31
四、天体测量未来展望
与上游(天文仪器与技术)和下游(理论天 文学研究与国防航天等应用需求领域)紧密合 作,是天体测量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一级学科:天文学)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

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的硕士生可以在2年或2年半完成学业。

课程内容简介:轨道理论(Orbital Theory of Artificial Satellite)课程目标:本课程介绍轨道确定过程中涉及的天体力学知识和目前我国在航天器测控工程中经常使用的轨道确定方法。

包括轨道测量数据预处理、时间和坐标系统、以二体问题为基础的航天器初始轨道确定方法、影响航天器运动的主要摄动力模型及摄动运动方程的近似解析解和数值解、微分轨道改进和轨道预报等。

研究生学习完本课程后应掌握航天器轨道的基本理论,并能够编写相关的小程序。

内容提要:轨道测量数据预处理,时间和坐标系统,以二体问题为基础的航天器初始轨道确定方法,影响航天器运动的主要摄动力模型,摄动运动方程的近似解析解和数值解,微分轨道改进和轨道预报,人造月球卫星的轨道确定方法计算天文学(Calculate Astronomy)天文计算中的统计算法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数理统计方法、参数估计、假设检验、Bayes估计、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蒙特卡罗方法等。

天文地球动力学(Astrogeodynamics)天文地球动力学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动力学机制。

地球自转是地球相对于某地固参考系的整体旋转运动,地球自转速率及自转轴方向都是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是地球外部天体运动和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地球自转不仅是一个地球物理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天文学问题。

近几十年来,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地球自转参数的测定有了飞速的发展,观测分辨率已达小时的量级,在这样的精度和分辨率的情况下,人们可以观测出地球内部各种动力学效应对地球自转变化的影响。

这些动力学效应既反映了地球的局部物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洋及大气运动,又与地球深部的物理性质与运动密切相关,因此反过来,地球自转参数的变化又可成为地球的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约束依据,从而使得天文动力学研究成为当今国际上的热点之一。

高考志愿填报建议大学专业解析--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高考志愿填报建议大学专业解析--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是天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

本专业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激光测距(SLR)等空间新技术, 测定地球自转参数、板块运动和地壳形变并用于研究地球自转与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用历史的和近代观测资料,研究地球自转变化的规律和机制、地球表层物理和几何的变化、运动以及其原因;研究天球参考架的建立和维持及天文常数系统;研究空间飞行器轨道理论以及空间技术在大地测量学和天文地球动力学中的应用;开展原子时尺度的维持和精度提高、时频测量与比对、同步、传递等应用研究。

2、专业培养目标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毕业后能够适应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需要。

2.硕士研究生要求掌握天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观测事实,了解本专业某一前沿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或应用能力。

3.博士研究生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对研究领域的现状、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3、专业方向01航天器轨道力学02天文参考系03太阳系动力学04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定性研究05银河系结构06行星形成与演化07深空探测及轨道测控08太阳系外行星探测、形成与动力学4、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62高等数学乙④812理论力学(注:各个学校专业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南京大学为例)二、就业前景外层空间是世界大国在未来的争夺重点,我国在近期也加大了对太空研究的投入。

现阶段我国在天文学研究方面与美俄欧盟等国有一定差距,急需这方面的人才。

总的来说,天文学是面向未来的科学,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从事天文学研究的工作者,出国访问、深造的机会也比较多。

因此该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三、就业方向主要到科研单位、国防部门、天文科普和学校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

天文学的分类

天文学的分类

天文学的分类天文学是研究天体、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科学。

根据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的不同,天文学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围绕天文学的分类展开,介绍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研究内容。

一、天体物理学天体物理学是天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和相互作用。

它包含了天体物理学的多个领域,如恒星物理学、行星物理学和星系物理学。

恒星物理学研究恒星的形成、演化和死亡过程,探索它们的结构、能量产生和辐射机制。

行星物理学研究行星的起源、结构和演化,研究行星大气、地壳和内部构造。

星系物理学研究星系的形成、演化和性质,研究星系的结构、动力学和星系间相互作用。

二、天体测量学天体测量学是天文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天体的位置、运动和距离。

它包括天体测量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如天文观测、天文摄影和天体测量仪器。

通过观测和测量天体的位置、亮度和运动,可以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天体测量学对于研究宇宙的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天体力学天体力学研究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

它应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天体的轨道、引力和动力学。

天体力学可以预测天体的位置和运动,揭示天体间的相互关系。

它对于研究行星运动、彗星轨道和恒星运动非常重要,也为航天器的轨道设计和飞行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宇宙学宇宙学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

它探索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和宇宙中的物质分布。

宇宙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系团和宇宙膨胀等现象。

宇宙学通过观测和理论模型,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对于理解宇宙的本质和宇宙中的各种天体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五、射电天文学射电天文学是利用射电波段进行观测和研究的天文学分支。

射电波可以穿透大气层,观测到宇宙中的射电源和射电辐射。

射电天文学研究射电源的性质、射电波的产生和传播机制,以及宇宙中的射电天体和射电现象。

射电天文学的研究对于探索宇宙的未知领域和发现新的天体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六、宇宙光学宇宙光学研究宇宙中的光学现象和光学设备。

天文学的科学分支

天文学的科学分支

四、天文学的科学分支天文学是公认最古老的科学,但是近年来太空探测计划及空间望远镜不断有所进展,所以天文学也算是极为现代的一门科学。

按照传统的科学分类观念,应该根据它所研究对象的差异来区分。

但天文学的分支却比较特殊,它基本上是按历史发展和研究方法进行分类的。

当然,最终也涉及它们的研究对象──天体。

在天文学悠久的历史中,随研究方法的改进及发展,先后创立了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

1.天体测量学这是天文学中最先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主要任务是研究和测定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并建立基本参考坐标系和确定地面点的坐标。

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又分为下列二级分支。

(1)球面天文学为确定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首先要研究天体投影在天球上的坐标表示方式,各坐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修正,如地球运动和大气折射所造成的位置误差,这是球面天文学的研究任务。

(2)方位天文学对天体在宇宙空间的位置和运动的测定,则属于方位天文学的研究内容,它是天体测量学的基础。

依据观测所用的技术方法和发展顺序,又可分为①基本天体测量(精确测定天体的位置和自行,编制各种星表);②照相天体测量(运用照相技术测定天体的位置,其优点是可直接测定较暗的天体的位置,并在同一种底片上一次测定许多颗恒星);③射电天体测量(地面接收天体的无线电波并测量射电天体位置);④空间天体测量学(飞出地球大气层以外进行测量)。

用上述方法把已经精确测定了位置的天体,作为天球上各个区域的标记,选定坐标轴的指向,在天球上确立一个基本的参考坐标系,用以研究天体在宇宙空间的位置和运动。

(3)实用天文学以球面天文学为基础,即以天体作为参考坐标,研究并测定地面点的坐标。

其中包括测定原理的研究、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观测纲要的制定、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及其误差改正等问题。

根据不同需要,实用天文学又可分为①时间计量;②极移测量;③天文大地测量;④天文导航等。

(4)天文地球动力学是从研究地球各种运动状态和地壳运动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次级分支。

基础天文学概论知识要点

基础天文学概论知识要点

天文学概论复习【绪论】1.什么是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

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

2.天文学的三个分支学科: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天文物理学3.天文和气象的区别:大气层外vs大气层4.天文学观测波段:光学波段;射电波段;Χ射线、γ射线波段;紫外线、红外线波段5.20世纪天体物理学成就:①两大基本理论:恒星演化和宇宙大爆炸模型②全波段天文学、中微子天文学③20世纪60年代的四大发现:脉冲星、类天体、微波背景辐射、星际分子【星空划分与运转】1.星座的概念:一种具有特征并容易记忆的恒星在天空投影的图案所在天区2.星座与星官的区别:星座有边界,恒星数目不确定;星官无边界,恒星数目确定3.中国古代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①三垣: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②四象:北方玄武、南方朱雀、西方白虎、苍龙③二十八宿:月亮每晚停留在一宿4.全天88个星座,北天29,黄道12,南天475.寻找北极星的两种方法①北斗七星勺头两颗星延长五倍即为北极星②仙后座勺口开口方向延长开口宽度的两倍即为北极星6.北斗七星的斗柄方向与四季关系春夏秋冬→东南西北7.四季星空典型的代表星座:春夜大熊追小熊:狮子座、牧夫座、室女座夏夜牛郎会织女:天鹅座(天津四)、天琴座(织女星)、天鹰座(牛郎星)秋夜仙女拜仙后:飞马座、仙女座、英仙座冬夜猎户会金牛:猎户座【天球与天球坐标系】1.天球的概念与特点:⑴概念:以任意点为球心,任意长为半径,为研究天体的位置和运动而引进的一个与人们直观感觉相符的假想圆球。

⑵特点:①天球中心任意选取;②天球半径任意选取;③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只反映天体视方向上的投影;④天球上任意两天体的距离用角距表示;⑤地面上不同点看同一天体视线方向是相互平行的2.北天极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3.天球上的基本点、圈:天极与天赤道、天顶天底真地平、天子午圈、卯酉圈、四方点、黄道和黄极、二分点二至点、天极在天球上的位置4.四个天球坐标系:基本点、圈,两个坐标,如何度量5.不同纬度处的天体周日视运动:都是等于或平行于天赤道的小圆永不上升和永不下落天体:δ≧(90°-Φ)vsδ≤-(90°-φ)天体的中天:天极以南(北)过天子午圈6.天体上、下中天时天顶距或地平高度的计算:上中天:Z=|φ-δ|下中天:Z=(90°-φ)+(90°-δ)太阳中天时的高度:Z=φ-δ7.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春分点:α=0hδ=0°夏至点:α=6hδ=23.5°秋分点:α=12hδ=0°冬至点:α=18hδ=-23.5°【时间和历法】1.什么是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标记,它建立在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基础上2.时间计量系统建立的基础和要求:⑴基础:观测物体的运动⑵要求:作为时间计量标准的物体运动要求要具有周期性、复观性和可测性4.真太阳时比恒星时每日约长4分钟5.真太阳时的缺陷:太阳在黄道上运动不均匀;黄赤交角存在使得投影在赤道上的太阳时角变化也不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Euler 动力学方程
HN
IΩ Ω H N
7
刚体地球的性质2(Poinsot 定理): 三极共线
TH ATR C
TH
A
HR C A
8
极移方程
ρ TH 1 H T
C
ρC Tρ 1 N
A
C
ρ C A T ρ 1 N
t A
C
ρ ρE ρF
r r r 2U rrT Ω
2
地球椭球体:动量矩和惯性矩
动量矩(角动量)
dH r rdm r 2U rrT Ωdm H r 2U rrT dm Ω IΩ
惯性矩(惯量张量)
y2 z2
I

r 2U

rrT
dm



16
三体问题初步
17
三体问题
已知三个点质量(或球对称天体)受到相 互引力作用,求解它们在给定初始条件下 的运动.
练习:推导三体问题的能量积分、动量矩 积分和质心运动积分.
18
m E : m M : m P 100 :1:1019
限制性三体问题
三体中两体的质量比第三体大得多,因此大质量 两体的运动不受第三体的影响,但它们支配第三 体的运动.

1 2

V
r ,


GMEJ 2 r

RE r
2

3 cos2
2

1 2

GM EJ r
2

RE r
2
3 sin2 i 4

1 2


n 2J 2RE 2 1e2 3 2

3 4
sin 2
i

1 2
1、试计算日地系的质量参数
2、试计算太阳和地球关于质心的角速度 n
3、写出试验体P的运动方程
21
惯性参考系
测试体方程
r

n
2


1
rS2P
rˆSP

rE2P
rˆEP

太阳方程
rS n 2rS n 2rSE
练习:试写出测试体在日心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
并说明各项的物理意义。
圆形限制性三体问题:主天体在圆轨道上运动, 两体间的距离不变. 一级近似把两个大天体的相对 位置当作是固定不变的.
20
惯性参考系
1 rS rE 0
rS rSE ,
rE 1 rSE
rSE rSE 1
rS , rE 1
练习:
V r ,, GdM r mass
GME r
1
l 2
J
l

RE r
l

Pl

cos


1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球引力势
V V 0 r V r ,
V
GME r
1

J
2

RE r
2


3 2
cos2
地球、月球和一艘重6000 kg探月飞船组成的系统. 此时三体质量比约为 m E : m M : m P 100 :1:1019
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系统,要忽略的数量级是 102 限制性三体问题只能用作一级近似. .
19
圆形限制性三体问题
限制性问题的基本思想:第一步,先不考虑小质 量的第三体, 分离出两个大质量天体(主天体), 问题简化为二体问题,因而可解. 第二步,在解决 了关于主天体的二体问题之后,再研究小天体在 两个主天体影响下的运动. 这时,主天体的引力场 是已知的,问题得到了简化.
yx
zx
rrT dm r 2Udm I
xy z2 x2
zy
xz yz dm x 2 y 2
3
地球椭球体:形状轴
主转动惯量和惯量主轴
A 0 0
I


0
B
0

0 0 C
C A B
形状轴和形状极
A 304 C A
讲课内容
复习 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 旋转坐标系和运动方程 Jacobi 积分 Lagrange 平衡点 运动区域 可积性与混沌 太阳系的稳定性
1
地球椭球体:角速度和自转轴
k eiT ej ,
1
Ω


2

3
ei Ω ei r Ωr
9
Euler 自由极移,Chandler 摆动
ρ C A T ρ
t A
T 2 A 303.7日 C A
理论值 观测值:435日
振幅0.1-0.2as, 不可预报
10
特解:受迫章动(极移)
ρF

A
C
2
T

N

A2
C
3
T

TN
11
天球中间极 N
可测量
T
N H(R)
不可测量
不可预报
可预报
C
12
卫星摄动方程

1 e2 V
cot i
V
na 2e e na 2 1 e2 i
1
V

na 2 1 e2 sini i
13
地球引力势
点质量
F GM rˆ gradV dV
r2
dr
V GM r
轴对称椭球体

15
卫星摄动方程


2
T
J
2

RE p
2

3

15 4
sin
2
i



3 2
2
T
J
2

RE p
2
cosi


3J
2

RE p
2

2


5 sin2 i 2

2


3J
2

RE p

cosi
22
r
日心参考系
r rS

n
2


1
rS2P
rˆSP

rE2P
rˆEP
rSE

C A 0.0032729 C
地球的动力学扁率
地球参考系(TRS): 以形状轴为第三轴,与地球固体表面固接的参考系.
随着地球整体的周日运动和其他运动在空间中一起转动. 国际地球参考系由国际地球参考架确定.
4
地球参考系内惯性矩的表达式
A 0 0
I


0
A
0

AU
(C
A )TTT
0 0 C
刚体地球的性质1:三轴共面
H AΩ (C A)TTΩT TTΩ H 0
5
摄动力矩
摄动加速度
(s r)
a sr3 ,
摄动力矩
a


s2


r s
U 3sˆsˆT

N

3
s3
(C

A)sˆ

TTT sˆ.
摄动力矩与形状轴和摄动体向径正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