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氮转化过程对环境的适应性
生态系统氮循环特征及其环境效应解析
生态系统氮循环特征及其环境效应解析氮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系统的氮循环分为生物固氮、尿素氮转化、硝化和反硝化等环节。
氮循环的特征与环境效应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氮素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生物固氮是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许多微生物通过固氮过程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可供植物摄取的形态。
这些微生物可以存在于土壤中,也可以与植物建立共生关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
通过生物固氮,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空气中的氮气资源,提供植物所需的氮源,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
其次,尿素氮转化是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另一个重要过程。
尿液中含有丰富的尿素氮,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尿素可以分解为氨氮和硝酸盐氮。
这些被分解出来的氮化合物能够被植物吸收利用,而不会造成氮的损失。
尿素氮转化过程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对于农田的氮素管理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也是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硝化是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的过程,可以通过硝化细菌和古菌来完成。
反硝化是将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的过程,同样需要特定的微生物参与。
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平衡对于维持土壤和水体中氮的循环非常重要。
过多的硝化会导致土壤酸化和养分的流失,而过多的反硝化则会释放出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除了上述的氮循环特征,生态系统中氮的环境效应也是需要考虑的。
过度的氮输入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主要来源包括农业活动、化肥使用、工业废水排放等。
过度的氮输入会导致氮浓度过高,进而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形成缺氧环境,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此外,氮也可能通过大气沉降的方式进入土壤,造成土壤酸化和土壤质量下降。
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不同环节的氮转化过程,有助于优化农业管理措施,降低氮的损失和污染风险。
氮循环过程及环境影响分析
氮循环过程及环境影响分析氮是生命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氮循环是指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不断转化和循环的过程。
氮循环包括氮固定、氨化、硝化、反硝化和脱氮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过程与氮在大气、土壤、水体和生物体间的转化息息相关。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氮的循环过程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对环境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影响。
首先,氮循环的改变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氮源的过度供应导致土壤和水体中氮的浓度升高,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生殖能力。
一些以氮为限制的生态系统中,氮的输入过量会导致植物过度生长,形成富营养化现象。
在水体中,过多的氮输入会引发水华,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氮循环的异常改变还会导致生态系统中其他元素的失衡,进而影响到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氮循环的改变对大气污染产生了重要影响。
氮氧化物(NOx)是由于燃烧过程中氮化合物的排放而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NOx对大气的光化学反应有重要作用,其在大气中的光化学转化会生成臭氧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此外,NOx还参与了臭氧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生成,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因此,氮循环的异常改变会导致大气污染问题的加剧和气候变化的加速。
再次,氮循环的改变对水环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氮循环是水体中富营养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过量的氮输入会导致水体中硝态氮和铵态氮浓度升高,从而刺激藻类等浮游植物的过度生长,引发水华、赤潮等问题。
这些现象不仅会使水体变得浑浊,还会导致水中溶解氧的减少,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
同时,水体中过量的氮会通过水下的生物降解过程产生亚硝酸盐和氨等有毒物质,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最后,氮循环的改变对全球氮的循环和平衡产生了影响。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氮源的输入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循环能力,导致全球氮的累积。
这种过量的氮输入会导致全球氮污染问题的加剧,影响到全球的生态环境。
同时,氮循环的异常改变还导致了土壤中可利用氮的减少,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土壤中氮、硫、磷的循环与环境质量
①Ca-P(钙磷),以磷灰石为主
氟磷灰石Ca5(PO4)3F 氢氧磷灰石Ca5(PO4)3OH 磷酸八钙Ca8H2(PO4)6 磷酸三钙Ca3(PO4)2 磷酸二钙CaHPO4 溶解度随pH降低而增大。
溶度积=10-120.9 溶度积= 10-113.7 溶度积= 10-46.9 溶度积= 10-26.0 溶度积= 10-6.56
(1)植素类——植酸与钙、镁等离子结合而成。 (2)核酸类——含磷、氮的复杂有机化合物。 (3)磷脂类——醇、醚溶性的有机磷化合物。
• 2.无机磷:50~90%,PO43-
少量溶解、大都以吸附态和固体矿物态 存在
3种相互平衡的形态
溶解
吸附
矿物态
水溶态
吸附态
沉淀
解吸
(1)水溶态磷—土壤溶液中的磷
H2PO4-、HPO42-、PO43-,其相对浓度(比例)随溶液pH 而变化。
②Fe-P(铁磷) 以粉红磷铁矿FePO4·2H2O为代表,溶度积=10-34.9。
③Al-P(铝磷) 以磷铝石AlPO4·2H2O为代表,溶度积=10-30.5。 Fe-P和Al-P的溶解度随pH升高而增大。
④O-P(闭蓄态磷) 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无效磷。当Fe2O3胶膜还
原溶解后,磷被释放。
RCH2COOH + NH3 + E
酶
条件:
① 真菌、细菌、放线菌等;
② 在通气良好; ③对低温特别敏感;
④ 水分60~70%; ⑤ pH值要求在4.8~5.2
⑥C/N比适当。
2.氨的硝化过程
氨、胺、酰胺 (1)亚硝化作用
硝态氮化合物
亚硝化微生物
2HN4 + 3O2
2NO2- + 2H2O + 4H+ + 158千卡
土壤氮转化过程调控及其环境效应 自然科学奖
土壤氮转化过程调控及其环境效应自然科学奖一、引言土壤氮转化过程是指土壤中氮从无机形态到有机形态的转化过程,包括氨氧化、硝化、硝酸还原和氮固定等。
这些过程对土壤氮循环和植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与环境效应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土壤氮转化过程的调控机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土壤氮转化过程的调控机制1.氨氧化氨氧化是指氨被氨氧化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的过程。
该过程主要受土壤温度、湿度和pH值的调控。
氨氧化细菌活性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升高而增加,但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抑制氨氧化作用。
pH值对氨氧化的影响较大,适宜的pH范围为6-8。
2.硝化硝化是指亚硝酸被细菌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硝化过程的调控较为复杂,包括氨氧化和亚硝酸还原两个环节。
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还原细菌的相对活性决定了硝化速率。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湿度和氧气供应等因素也会影响硝化过程的进行。
3.硝酸还原硝酸还原是指硝酸被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的过程。
该过程需要有机质的存在和还原剂的提供。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可以促进硝酸还原作用的进行,而氧气供应对硝酸还原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4.氮固定氮固定是指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化合物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由植物共生固氮菌完成。
土壤中的温度、湿度和pH值对氮固定细菌的生长和活性产生影响。
此外,植物共生固氮菌与植物之间的互惠关系也对氮固定过程的进行起到重要作用。
三、土壤氮转化过程的环境效应1.氮素供应土壤氮转化过程对植物提供了可利用的氮素,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然而,过度的氮素供应可能导致土壤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2.温室气体排放土壤氮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硝酸还原和亚硝酸反应会释放出一氧化氮(N2O),它是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变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土壤氮转化过程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3.土壤健康土壤氮转化过程可以影响土壤的健康状况。
过量的氨氧化和硝化作用会导致土壤酸化,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降低土壤质量。
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
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一、引言土壤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氮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
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对于植物生长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包括氮素的来源、转化类型及影响因素等内容。
二、氮素来源1. 大气沉降: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氨、硝酸和亚硝酸等形式的氮,这些化合物通过降水或干沉降进入土壤。
2. 水体输入: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性无机氮,如亚硝酸盐、硝酸盐等,这些溶解性无机氮进入土壤后被微生物利用。
3. 土壤内源:土壤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质产生的尿素、蛋白质等产物也可以成为土壤内源性氮源。
三、氮素转化类型1. 氨化作用:在缺氧条件下,一些细菌可以将有机质分解产生出来的胺基团还原为NH4+离子,这个过程就是氨化作用。
2. 硝化作用: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一些细菌可以将NH4+离子氧化成NO2-、NO3-离子,这个过程就是硝化作用。
3. 反硝化作用:在缺氧条件下,一些细菌可以利用土壤中的NO3-和NO2-离子还原为N2O和N2等气体,这个过程就是反硝化作用。
4. 氮固定作用:一些微生物可以将大气中的N2分子转化为NH4+或者其他有机氮形式,这个过程就是氮固定作用。
四、影响因素1. 温度: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与温度密切相关,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微生物代谢活动,从而促进转化过程。
2. 水分:水分对于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适宜的水分能够提供充足的水分环境,从而促进转化过程。
3. 土壤pH值:不同类型的细菌对于不同pH值具有不同的适应性。
土壤pH值对于细菌群落结构和数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4. 有机质含量: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可以提供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促进转化过程。
五、结论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过程,其中包括氮素来源、转化类型及影响因素等内容。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氮素转化产生环境负效应机制及其调控原理
土壤氮素转化产生环境负效应机制及其调控原理一、土壤氮素流失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有机氮和铵态氮的形式存在。
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如果土壤的吸附能力不足以固定这些氮素,就会导致氮素流失。
流失的氮素可能通过地表径流或地下渗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
调控原理:通过合理施肥、选择适当的肥料类型、改进耕作方式等手段,提高土壤的吸附能力和保肥能力,减少氮素流失。
二、氮素逸出氮素逸出是指土壤中的氮素转化为气体形态,如氮气和氨气,逸出到大气中。
这不仅导致了氮素的损失,还可能引发大气污染。
调控原理: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同时,通过生物或化学方法将土壤中的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降低氮素逸出的风险。
三、土壤酸化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土壤酸化。
这是因为铵态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这个过程会释放出氢离子,导致土壤酸化。
调控原理:合理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过量施用。
同时,选择适当的肥料类型,如添加了碱性物质或钙肥的肥料,以中和土壤中的氢离子,缓解土壤酸化。
四、生物多样性下降过量的氮素可能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造成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调控原理: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同时,采取保护性农业措施,如轮作、休耕等,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五、全球气候变化土壤中的氮素转化和排放到大气中的氮气和氮氧化物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们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
调控原理:通过合理施肥和农业管理措施,减少土壤中的氮素转化和排放。
同时,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智能农业等,降低农业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六、土壤污染过量的氮素施用不仅可能导致土壤酸化、盐渍化等环境问题,还会引起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活化,对土壤造成污染。
调控原理:合理控制肥料施用量和比例,避免过量施用。
同时,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七、农产品品质下降过量的氮素施用可能导致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超标,影响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氮循环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氮循环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氮是生命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它通过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持续地在各种生物之间循环。
氮循环是指氮元素由大气中以分子态氮的形式进入到生态系统中,经过一系列生化过程后,又以化合态氮的形式返回大气中,形成一个循环过程。
然而,人类活动影响了氮循环的平衡,导致氮素在环境生态系统中积累和失衡,从而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氮素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当生态系统中的氮素过量积累时,会导致氮污染和环境变化,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首先,氮污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氮素过量进入水体,加速藻类生长,形成藻华,使水体浑浊,失去透明度,甚至导致死亡区的形成。
然后,藻类会死亡,被细菌和分解物分解成有机质,这时会消耗大量的氧气,降低水体的氧气含量,导致缺氧甚至窒息。
这种情况在许多湖泊和河流中都发生了,对水生生物造成了威胁。
其次,氮素的过量会导致土壤酸化。
氮元素的释放和转化伴随着许多氢离子的释放,从而使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增加,影响着土壤中有机物质的降解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酸化的土壤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养分,导致植物难以生长和发育,降低着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循环中的氮素可以通过土地、水和空气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而跨越大陆和海洋。
然而,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愈发显著,人类行为导致氮素的释放增加。
例如,调节水域和排泄,将化肥、牛粪和禽粪等大量施用到农作物上。
这些肥料中含有丰富的氮元素,氮素在被吸收前会被大多数细胞和组织所转换,而只有一小部分氮素会被植物利用。
因此,氮循环对于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环境生态系统,我们需要减少氮素的排放,控制水和土壤中的氮素含量,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总而言之,氮循环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循环过程,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氮素过量的排放和污染会影响水、土壤和空气中氮素的循环和转化,加剧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要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控制氮素的排放,采取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保证氮素循环的平衡,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
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壤氮循环的关联
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壤氮循环的关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人们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对地球各个方面的影响。
其中,土壤是一个重要的环境要素,具有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和支撑农作物生长的重要作用。
而氮循环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循环过程之一,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壤氮循环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氮循环产生了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气温升高会加快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导致土壤中氮素的释放增加,进而影响氮的循环过程。
其次,降水变化对土壤湿度和通气性产生影响,进而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水平,从而影响氮的转化和固定过程。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还会导致风速和紫外线辐射的变化,这些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氮循环。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氮循环的生态环境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将进一步影响到生态环境。
首先,氮是植物生长的关键营养元素,土壤中氮素的供应与植物的生长和生产力密切相关。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土壤中氮素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其次,土壤中过量的氮排入水体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导致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此外,氮氧化物的排放也会加剧大气污染,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氮循环的农业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氮循环的变化也将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会改变季风气候的分布和强度,进而影响土壤水分状况和温度条件,从而影响植物对土壤中氮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还会引起长期干旱和高温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这些气候事件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需水量和氮素的吸收利用能力。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还会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土壤氮转化过程和肥料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壤氮循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氮在土壤中的工作原理
氮在土壤中的工作原理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
它在土壤中的循环和利用过程被称为氮循环。
了解氮在土壤中的工作原理对于优化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氮在土壤中的循环过程、转化形式以及作用方式。
一、氮循环的重要性氮是构成植物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然而,空气中的氮气并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
因此,土壤中的氮循环是将氮转化为植物可利用形式的关键过程。
二、氮循环的过程氮循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过程:氨化、硝化、固氮、脱氮和硝酸盐还原。
1. 氨化:氨化是将有机氮转化为氨的过程,主要由微生物在有氧或缺氧条件下完成。
这一过程通常发生在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分解的过程中,例如动物排泄物和植物残体。
2. 硝化:硝化是将氨氧化为亚硝化物、硝化物的过程。
亚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亚硝化物,而硝化细菌将亚硝化物进一步氧化为硝化物。
硝化过程主要在土壤中的氧气充足时发生。
3. 固氮:固氮是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利用形式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由土壤中的一些固氮菌完成。
这些固氮菌与根瘤菌相结合,形成共生关系。
根瘤菌能够将氮气固定为氨,而固氮菌则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4. 脱氮:脱氮是将氮气从土壤中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发生在土壤中的缺氧环境下,由一些脱氮细菌完成。
5. 硝酸盐还原:硝酸盐还原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和氨的过程。
亚硝酸盐还原菌能够通过还原硝酸盐来产生氨,为植物提供直接的氮源。
三、氮在土壤中的作用方式氮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主要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1. 构建蛋白质和核酸:氮是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组成元素,通过供应植物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的原料,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影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能的关键物质。
充足的氮供应可以提高植物叶绿素的合成,增强光合作用效率。
3. 调节植物的代谢和生长:氮参与植物代谢过程中的多个关键环节,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起到调节作用。
土壤氮循环的土地利用
土壤氮循环的土地利用土壤是地球表面的覆盖层,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和水分的重要作用。
土壤氮循环是土壤中氮元素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的重要环节。
土地利用方式和人类活动对土壤氮循环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的方式。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对土壤氮循环产生不同的影响。
1.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为了满足食物需求而改造的自然生态系统,其特点是植被单一,种植的作物种类和生长周期相对固定。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主要来源于施用的化肥和有机肥,以及作物残体和动物粪便等有机物质。
这些氮素在土壤中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和吸收,最终被植物吸收利用。
2.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自然存在的或人工栽植的森林群落的总称。
森林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受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和水文等因素的影响。
森林植被的根系可以吸收和固定土壤中的氮素,同时枯枝落叶和动物粪便等有机物质也可以补充土壤中的氮素。
此外,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中存在着多种微生物和酶,可以促进氮素的转化和吸收。
3.草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是指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的氮素来源主要包括有机物质、化肥和大气氮沉降等。
草地植被的根系可以吸收和固定土壤中的氮素,同时草本植物的残体和分泌物也可以补充土壤中的氮素。
此外,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中也存在着多种微生物和酶,可以促进氮素的转化和吸收。
二、人类活动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活动农业活动是影响土壤氮循环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农民会施用大量的化肥和有机肥,这会使土壤中的氮素含量增加。
但是,如果施用量过大或者施用方式不当,会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此外,农业活动还会导致土壤侵蚀和流失等问题,这也会影响土壤中的氮素含量和质量。
氮循环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氮循环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氮循环是指氮在地球大气、水、土壤和生物体之间的循环过程。
氮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合理的氮循环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氮循环的过程,并探讨其对环境的影响。
一、氮循环的过程氮循环过程包括氮的固氮、氨化、硝化、反硝化和氮的污染等环节。
具体而言,氮循环的过程如下:1. 固氮:大气中的氮气通过闪电击打、大气中的生物催化作用或者人类活动(如工业固氮)转化成大气中的氨气或氧化亚氮。
2. 氨化:固氮后,氨气在土壤中通过一系列细菌的参与转化为氨离子,可供植物吸收利用。
3. 硝化:氨化作用形成的氨离子通过一系列细菌的作用被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从而被植物吸收利用。
4. 反硝化:硝酸盐在土壤中经过一系列还原反应被还原为氮气,从而返回大气中。
5. 氮的污染:氮的农业和工业废弃物排放,如化肥、农业废水和工业废气,会导致氮在水环境中的过度积累,引发水质污染问题。
二、氮循环对环境的影响1. 土壤质量下降:过量施用化肥使得土壤中氮的含量超过植物吸收能力,导致氮积累造成土壤质量下降。
2. 水质污染:氮的农业和工业废弃物排放进入水体,通过硝化作用形成硝酸盐,超过水体的承载能力,导致水质污染问题,如水华、藻类过度繁殖等。
3. 大气环境问题:固氮过程中产生的氮气和氮氧化物会导致大气中酸性物质的增加,引发酸雨的产生,对土壤和植被造成伤害。
4.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过量的氮肥会导致植被生长异常,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竞争和平衡,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5.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氮循环过程中的固氮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会生成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较大。
三、减少氮循环对环境的影响的方法1. 合理施肥:精确计算植物对氮的需求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避免过量施肥。
2. 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氮循环过程和对环境影响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农田土壤的氮循环
农田土壤的氮循环农田土壤的氮循环农田土壤中的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源之一,而氮的循环过程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农田土壤中氮的来源、转化和损失的过程,以及如何合理管理土壤氮,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中氮的来源氮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气氛氮和土壤有机氮两部分。
1. 气氛氮空气中的氮气(N2)是气氛氮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大多数农作物无法直接利用氮气。
氮气通过闪电放电、工业氮固定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形态。
2. 土壤有机氮土壤有机氮主要来自植物残留物、动物排泄物和微生物尸体等有机质的分解过程。
这些有机物在土壤中腐解后,会释放出氨气(NH3)和无机氮(如尿素和硝酸盐)等形式。
二、土壤中氮的转化过程土壤中的氮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化过程,包括氨化、硝化和固氮等。
1. 氨化作用氨化是指氨气(NH3)或尿素(CO(NH2)2)在土壤中转化为铵离子(NH4+)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由土壤中的氨化细菌完成。
2. 硝化作用硝化是指铵离子(NH4+)转化为硝酸盐(NO3-)的过程。
硝化分为两个步骤:一氨氧化和硝化。
- 一氨氧化是由一氨氧化细菌完成的,将铵离子氧化为亚硝酸盐(NO2-)。
- 硝化是由硝化细菌完成的,将亚硝酸盐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
硝化过程是氮循环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硝酸盐是农作物主要吸收的形态,也是氮损失的主要路径之一。
3. 固氮作用固氮是指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主要由固氮菌完成。
这些菌类能够将氮气固定为氨气或有机氮,进而进入土壤中。
三、土壤中氮的损失在农田土壤中,氮的损失主要包括氨氧化后的亚硝酸盐流失、硝酸盐淋失、挥发损失和微生物作用等。
1. 亚硝酸盐流失亚硝酸盐在土壤中比硝酸盐不稳定,容易通过土壤渗漏到地下水中,导致氮的流失。
2. 硝酸盐淋失硝酸盐在土壤中溶解度较高,容易随着水分的流动迁移到下层土壤或地下水中,造成氮的淋失。
3. 氨气挥发损失土壤中的氨气在碱性条件下容易挥发为氨气,导致氮的损失。
氮素的矿化作用
氮素的矿化作用氮素的矿化作用是指土壤中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的过程,是生物循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这一过程中,有机物质中的氮被微生物分解为氨、硝酸盐等无机氮形式,为植物吸收利用提供了养分。
这种转化过程既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受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因而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氮素的矿化作用受到土壤环境条件的影响。
土壤中的温度、湿度、通气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氮素的矿化速率。
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促进氮素的矿化作用。
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则会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氮素的矿化过程。
因此,合理调控土壤环境条件对于促进氮素的矿化至关重要。
土壤中的微生物是氮素矿化作用的主要执行者。
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将其中的氮素转化为无机形式。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氮素的转化方式和速率有所不同,其中一些微生物能够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形式,而另一些则能够将硝酸盐还原为氨氮。
这些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氮素的循环过程,保持了土壤中氮素的平衡。
氮素的矿化作用对于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中的无机氮形式,如氨、硝酸盐等,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
当土壤中的有机氮通过矿化作用转化为无机氮时,植物便能够吸收利用这些养分,促进生长发育。
因此,合理施肥和管理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中氮素的矿化速率,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总的来说,氮素的矿化作用是土壤生物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受到土壤环境条件和微生物的共同影响。
了解氮素的矿化作用对于合理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管理土壤,促进氮素的循环利用,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希望通过对氮素矿化作用的深入研究,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壤资源,促进农业的发展。
氮循环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氮循环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在自然界中,氮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元素。
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是各种生物体内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为了维持生态系统中氮的平衡,就需要进行氮循环。
然而,若氮循环过程出现问题,就可能对土壤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一、氮循环的基本过程氮循环是指土壤和植物中不同形态氮元素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都参与了氮循环过程,包括氨化、硝化、固氮、脱氮等过程。
1、氨化作用:在土壤中,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质被细菌分解成氨。
有机氮形式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被转变为无机形式。
2、硝化作用:氨很快地被氧化成硝酸盐,在土壤中形成硝酸盐之后,便可以供给植物使用。
硝化作用是由两种细菌完成的: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
3、固氮作用:通过固氮作用,某些细菌和一些植物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氨,从而进入氮循环的过程中。
固氮作用就是将氮气中的双键断裂,生成两个氮原子,使它们能够被其他微生物和植物利用。
4、脱氮作用:氮元素从土壤中被移除的过程称为脱氮作用。
脱氮作用会通过不同机制而发生,包括氧化还原、反硝化和固定等等。
二、氮循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氮循环过程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生物转化过程之一,同时,也会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
例如,过度施肥或者残留物质中氮含量过高,会导致土壤中硝酸盐、铵离子等无机氮物质的增多,这可能会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1、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氮营养是实际上很多植物和微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但是,氮过量的供应会对生物体系的平衡产生不良影响。
2、土壤酸化。
土壤中无机氮某些形式的积聚可能会导致土壤酸化。
酸性土壤降低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从而影响了固氮的速率和其他过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3、水体污染。
氮化物的大量排放可能会污染周围水源的水质中。
硝酸盐对水体生物生长有不良影响,硝酸盐等物质的积聚还会导致富营养化,使河流、湖泊等处的水体环境变得不稳定。
4、土壤侵蚀。
土壤中的过量无机氮可能会引起土壤侵蚀和表层土壤的丢失。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生态效应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生态效应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保持土壤健康生产力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的变化可能会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造成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及这些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原生生物和古菌等生物种类,这些微生物在地球生命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决定了土壤质量及其功能。
各种环境因素,包括土壤理化化学性质、气候、植物和土地利用等都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
2.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环境变化包括全球变暖、降雨模式改变、土地利用变化、化学物质污染等,这些变化都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造成影响。
以下是一些影响因素的具体影响:2.1温度温度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键环境因素,它会影响微生物多样性和代谢过程。
随着气候变暖,土壤温度也会上升,这可能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
另外,温度变化也可能导致微生物的适应性变化。
2.2水分在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减少可能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物量和活性下降。
另一方面,过度的湿度可能会选择出一些对湿度耐受性强的微生物群落,导致群落组成的改变。
2.3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农业系统、森林和城市化过程,都有特定的微生物群落组成。
由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根系分泌物、农药和化肥等处理的差异,可能会对微生物群落的生长和多样性造成影响。
2.4化学物质化学物质污染可能会对土壤生物体产生毒性作用,导致微生物死亡或者降低生长和多样性。
此外,化学物质也可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和调控机制,从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功能。
3. 土壤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土壤生产力和功能,同时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持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循环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其中,土壤中的氮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氮元素眼下地表存在于空气中的氮气(N2)、农业和生活排放的氨气和硝酸盐等形式。
在自然界中,这些形式的氮元素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其他形式,例如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
其中,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是氮元素转化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维护土壤肥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一、土壤硝化过程土壤硝化是指氨化合物在生物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这个生物过程主要是由硝化细菌完成的,是土壤中硝酸盐含量增加的主要途径。
硝化细菌通常分为两类: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
氨氧化细菌主要通过氧气代谢将氨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反应:第一个反应是氨氧化为亚硝酸盐( NH4+ + 1.5O2 → NO2- + H2O + 2H+),第二个反应是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NO2- + 0.5O2 → NO3-)。
亚硝酸氧化细菌主要通过氧气代谢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同时,土壤 pH 值的影响也是影响硝化菌活性的重要因素。
在 pH 值为 7.5 时,硝化细菌的活性最高,淡水河流泉区硝酸盐浓度为 20 mg/L 时这些细菌数量会得到最大数量的增长。
二、土壤反硝化过程土壤反硝化是指硝酸盐在生物作用下还原为气态氮,是农业污染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个生物过程由多种还原剂细菌完成,一般包括亚硝酸盐还原菌和硝酸盐还原菌两类。
亚硝酸盐还原菌通过将硝酸盐还原生成亚硝酸盐。
硝酸盐还原菌则利用有机物质还原硝酸盐。
土壤反硝化过程还需其他环境因素配合,例如有机质含量、pH 值、温度、湿度等。
此外,还有一些细菌能够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称为“亚硝化反硝化”生物过程。
三、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环境效应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全面的。
土壤氮的矿化作用和固持作用
土壤氮的矿化作用和固持作用瑞典农业科学大学6.1 背景N的供应是作物生产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在许多农业系统中,通过施肥以增加N的输入乃是惯常的方法。
因此,急切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改善作物生产中的N因子,即一方面提高作物对N的吸收利用率,另一方面则要限制氮损失于外部环境中。
作物生产中改善N的经济利用的各种可能性乃是要全面彻底了解N的转化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是由微生物进行的过程,任何既定的N转化作用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最终产量,即植物有用产品的产量。
在基础科学如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植物生理学领域内,都对各个N的转化作用过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因此积累了有关N的各种各样的转化过程、N转化的环境条件、N转化的机制、中间产物和最后产物等方面的大量资料。
相反,关于N转化的生态统一性,即土壤上作物生产的整个过程却了解甚少。
从生态观点来看,单一的N转化过程的研究通常所提供的信息太孤立和专一。
因此,考虑到完整的生态系统由各个N的转化作用及途径、N贮库及其互相作用等因子构成,所以必须通过补充任何既定N转化过程的专门知识并进行综合研究才能完成。
6.1.1 矿化作用和固持作用的过程在本章中,我们将要讨论土壤中两个独立的N转化过程的生态学功能,即N的矿化作用和固持作用。
这两个过程实质上都属于生物化学过程,而且两者都依赖于构成异养生物体的微生物活性(Bartholomew,1965;Jansson,1971)。
N由有机态转化为无机态NH4+或NH3的过程被定义为N的矿化作用。
这种过程是由利用有机物质作为能源的异养土壤微生物进行的。
无机N化合物(NH4+,NH3,NO3-,NO2-转化为有机态N的过程被定义为N的固持作用。
土壤生物能同化无机N化合物,并将其转化为构成土壤生物的细胞和组织,即土壤生物体的有机N成分。
植物吸收和同化无机N化合物是固持作用的一种变性(variant),这正如自养和异养土壤微生物对N 的固定那样。
尽管如此,植物对N的同化作用和N的固定作用通常均不列入固持作用的定义范畴。
氮循环的环境效应与应用
氮循环的环境效应与应用氮循环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循环过程之一。
在自然环境中,氮循环起着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平衡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循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剧。
本文将从环境效应和应用两个方面探讨氮循环的重要性和现状。
一、环境效应氮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包括固氮、氨化、硝化、脱氮和氮矿物化等环节,其中,氨化和硝化是氮循环中最重要的两个过程。
氨化是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生物可利用的氨的过程,而硝化则是将氨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不同的环境因素对氨化和硝化有着不同的影响。
氨化反应是在土壤中进行的,它取决于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等。
吸水性较强的土壤容易吸附氨,使氨化的反应速率变慢。
而水分过多的土壤则会抑制氨化作用,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此外,不同的植物也对氨化过程有不同的影响。
有些植物能够分泌有机酸和氢离子,提高土壤酸度,从而增加氨化过程中的反应速率。
与氨化不同,硝化反应是在土壤中比较稳定的反应。
但是,氮肥过度施用的情况下会引起土壤酸化,使硝化反应的速率降低。
同时,过度施肥还会导致土壤中磷和钾等营养元素的失衡,进一步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和氮肥的利用效率。
氮循环对水体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过量施肥和养殖等人类活动会使氮排放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形成藻类水华等现象。
藻类水华消耗氧气,导致水中生物死亡,造成水的污染和环境破坏。
二、应用氮循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氮素是植物生长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
对于作为食物来源的农作物而言,施氮肥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必要手段。
因此,研究氮肥的施用量、时机和方法也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课题。
除了农业生产,氮循环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氮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会转化成空气中的气态氮,这一部分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但是,人工氮的排放会使土地和水体中氮的含量显著增加,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控制氮的排放和促进循环利用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氮循环过程对土壤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探讨
氮循环过程对土壤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探讨引言:氮素是植物生长中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对于维持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然而,过度或不当的氮素施用会导致氮素积累、土壤酸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了解氮循环过程对土壤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一、氮循环过程概述氮循环过程是指氮在土壤和生物体之间的转化和迁移过程,包括氮素的吸收、固定、转化和释放等环节。
主要的氮循环途径包括农艺循环(作物吸收、农业副产品回收利用等)、自然循环(大气氮通过闪电、与植物共生固氮菌固定、酸雨氮素沉降等)和人为循环(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等)。
二、氮循环对土壤健康的影响1. 土壤肥力:氮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适量的氮素供应可以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肥和农艺管理可以提高土壤氮素利用率,减少氮素的损失,维持土壤肥力水平。
2. 土壤酸化:氮素转化过程中,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会释放出氢离子,导致土壤酸化。
长期过量施氮会显著增加土壤酸度,降低土壤pH值,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养分循环,对土壤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 土壤生物多样性:氮素的施用和氮素循环过程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适度氮素供应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强土壤生态系统功能。
三、氮循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 环境保护:过量的氮素施用和不当的农业废弃物管理会造成氮素积累和流失,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甚至引发蓝藻暴发等环境问题。
因此,合理使用肥料、优化氮素施用方式等措施对于减少氮素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2. 农业可持续性:氮素作为农业生产中的关键要素,适度的氮素施用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益。
同时,合理的氮素管理可以减少氮素的损失和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
3. 土壤保护:氮素的循环过程不仅影响土壤肥力,还与土壤有机质的储存和分解密切相关。
合理管理土壤的氮素循环可以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护土壤健康。
氮循环的过程和调控
氮循环的过程和调控氮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它参与到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生物分子的合成中。
氮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氮元素的转化和循环过程,其中包括了一系列的生物和凝聚相(非生物)的反应。
氮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氮的固定、氮的矿化、氮的硝化、氮的反硝化以及氮的沉积等环节。
这些过程被调控着,以保持氮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平衡。
1. 氮的固定氮固定是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化合物的过程。
氮气通过闪电放电、工业过程和生物固氮等方式被转化。
植物则通过与共生的根瘤菌共生、自身固氮和与其他微生物的共生等方式将固态氮转化为氨。
固定过程主要由一些特殊的微生物酶催化进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氮酶。
氮的固定是氮循环的起点,也是生物体获得氮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
2. 氮的矿化氮的矿化是指将有机氮化合物分解为无机氮化合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细菌和真菌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如植物残体、动物蛋白质等)释放出氨和其他无机氮化合物。
这些无机氮化合物可以被植物吸收,参与到氮的转化和合成过程中。
3. 氮的硝化氮的硝化是指将氨氧化为亚硝酸和硝酸。
这个过程分为两个步骤:氨氧化和亚硝酸氧化。
氨氧化是由氨氧化细菌催化,将氨氧化生成亚硝酸。
亚硝酸氧化则由亚硝酸氧化细菌催化,将亚硝酸氧化为硝酸。
氨的硝化过程是氮循环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它将氮从有机态转化为无机态,使得植物能够吸收和利用。
4. 氮的反硝化氮的反硝化是指将硝酸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由反硝化细菌催化,将硝酸还原生成亚硝酸和氮气。
反硝化是氮循环中重要的反应过程之一,它能够减轻土壤和水体中的硝酸盐污染,并将硝酸还原为无害的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5. 氮的沉积氮的沉积是指氮化合物在大气和陆地之间的交换。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了氮气的沉积和氮化合物的沉积。
氮气沉积是指氮气在大气中以凝结核的形式沉积到陆地上。
氮化合物的沉积则是指来自大气中氮化合物的沉积,主要包括了大气氮氧化基质(NOx)和氨气(NH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氮转化过程对环境的适应性蔡祖聪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210008施用氮肥是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安全必不可少的措施。
从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世界化肥氮生产量从100百万吨增加到121百万吨(Galloway et al., 2008)。
如同人类大量利用矿质能源、开垦土地等造成大气CO2浓度持续升高,引发全球变暖的环境问题那样,氮肥施用量的持续增加导致的环境问题也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氮是植物的必需元素。
对于非豆科植物,主要依靠吸收土壤中的氮作为维持生理活动、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
但是,可以被非豆科植物吸收利用的活性氮(Nr)并不是土壤的原始成分,它是在土壤发育过程逐渐积累起来的。
有机氮是土壤积累的活性氮的最主要形态,一般占土壤氮的95%以上。
土壤保持有机氮的能力远远于大保持无机氮的能力。
由于植物一般只能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无机氮,所以,有机氮只有通过矿化转化成为无机氮以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土壤保持不同形态的无机氮(主要为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能力受环境条件,特别是水分条件的影响。
为了将无机氮保持在土壤中,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土壤通过调节氮在不同形态之间的转化速率,将无机氮保持在可被土壤保持的形态。
但是,人类活动极大地干扰了土壤保持无机氮的策略,使土壤保持无机氮的能力下降,向环境扩散增加。
所以,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氮污染,不仅是由于活性氮消耗量增加,而且也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土壤保氮策略的干扰。
前者已经受到高度的关注,但对后者的研究还极其有限。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for Conservation ofFreshwater EcosystemsJamie PITTOCKWWF Research Associate; Fenner School for Environment & Society,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James Pittock ConsultingFreshwater ecosystems are at the centre of the crisis in biodiversity loss, for reasons that mostly exclude climate change. For instance, the 2005 Millennium EcosystemAssessment describe freshwater:z Ecosystems as having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species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z Water use “ is now well beyond levels that can be sustained even at current demands”; andz Being ecosystems where “important gap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rotected areas remain.”Our governments have made many multilateral agreements for a better world that impact on freshwater and to be achieved require major changes in water management. These promises are to:z Prevent “dangerous” climate change (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z“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ate of loss of biodiversity by 2010” (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z Halve the number of people without adequate access to water, sanitation, food and energy by 2015 (UN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 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z National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Plans (commenced) by 2005 (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土壤有机碳转化及其环境效应丁维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210008摘要:土壤有机碳的转化和固定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节点之一。
对封丘潮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季节性变化主要受土壤水分和温度影响,潮土呼吸最佳水分含量在70%WFPS左右,过高的水分含量将抑制CO2产生和排放。
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比水分更加明显,可以解释44-57%的季节性变化。
土壤呼吸的温度效应系数(Q10),裸地土壤为1.90-2.12,种植玉米的土壤为2.33-3.04,而根际呼吸达到3.63-8.35,根际呼吸对温度的响应强于土壤基础呼吸。
氮肥施用既可以促进也可以抑制土壤呼吸,可能取决于土壤潜在氮素供应能力。
当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的氮素能够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要时,氮肥可以抑制土壤呼吸;相反当土壤氮素供应能力较低时,氮肥施用将提高土壤呼吸。
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氮肥施用究竟如何影响土壤基础呼吸和土壤碳平衡,有待进一步明确。
外源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后遭受微生物等的分解,最终以CO2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从现有研究发现来看,土壤有机碳的可分解性主要取决于与无机组分的结合和受保护程度,而不是有机物的结构。
土壤矿物的多寡可能决定了土壤固定有机碳的潜力和可分解性。
关键词:土壤呼吸,温度效应系数,有机碳转化,矿物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若干进展和问题任国玉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试验室;北京;100081摘要:总结了过去10年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研究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指出了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
尽管中国的气候变化在某些方面与全球气候变化表现出显著的不同,但总的趋势还是基本一致的。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过去10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总体来说显著升高了。
过去50-100年中国降水的变化不很明显,但也可以看出自1956年以来呈微弱的上升趋势。
过去20年中国东部地区的空间降水型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为北干南湿型,即北方降水减少,南方降水增多。
在一些地区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些研究表明,CO2浓度的增加是造成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利用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对21世纪气候变化趋势预估研究表明,在未来20-100年间,中国大部分地区地表气温还会继续升高,降水也会有所增加。
然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还有很多关键问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认真对待。
这些不确定性包括:气候序列的非均一性问题、地表气温序列中城市化的影响、高分辨率古气候代用资料的短缺、对很多区域气候过程及其反馈过程认识不足,用于气候变化检测的气候模式还很不成熟。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度;降水;蒸发;中国;东亚长江流域气候变化、水资源与旱涝姜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210008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北纬33°28′,东经91°08′),横贯东西,跨越我国大陆三大阶梯,地势西高东低。
流域内最高峰位于四川西部的贡嘎山,高程7556m,最低为上海的吴淞零点。
流域范围涉及19个省(市、自治区)。
干流流经青、藏、川、渝、滇、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市、自治区,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图1)。
支流还流过甘、陕、黔、豫、浙、桂、闽、粤等8个省境内,东西横贯3000km,南北纵跨约1100 km。
长江全长6300km,流域面积180万km2,平均入海年径流量为9900亿m3。
按长度和径流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位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从江源至湖北省宜昌为上游,长约4500 km,流域面积100万km2。
河道经过高原山区和盆地,金沙江和三峡河段多高山深峡,水流湍急。
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等。
宜昌至江西省湖口为中游,长938 km,流域面积68万km2,其中枝城至城陵矾河段习称荆江,荆江河道婉蜒曲折,又有“九曲回肠”之称。
主要支流有汉江、清江、洞庭“四水”(湘、资、沅、澧)、鄱阳“五水”(赣、抚、信、饶、修)等。
湖口以下至长江口为下游,长835 km,流域面积13万km2。
安徽省大通以下受海潮影响,水势和缓 [1]。
长江流域横跨我国西南、华中和华东三大经济区,是我国人口稠密,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
在1990年底,流域总人口3.92亿,占全国人口的34.3%,GDP和粮食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32%和33%;而在2000年底,流域总人口4.78亿,占全国人口的37.8%,GDP和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42.1%和39%,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但因受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开发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流域内部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发展很不平衡,而且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55%:38%:7%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GDP比例在1991年时为17%:37%:46%,而在2000年时已经达到15%:34%:51%[2]。
近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不合理的开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出现了水土流失,湿地萎缩,生态环境恶化等不良结果,导致洪水灾害的频繁发生。
而长江洪灾加剧主要与全球变暖,水循环加快引发的长江流域气候、水文特征的巨大变化息息相关。
长江源区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王根绪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610041摘要:过去50年来,长江源区气温升高明显,升温率平均达到0.21℃/10a,但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地表热源强度显著增强。
冻土活动层普遍增厚,冻土地温升高。
在气候及其影响下的冻土环境变化驱动下,长江源区高寒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十分剧烈,表现在:高覆盖草甸(覆盖度大于70%)面积减少13.5%,低覆盖面积增加了12.6%;覆盖高寒草原面积减少3.6%,低覆盖草原面积增加0.73%;沼泽湿地面积减少28.9%,湖泊面积减少了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