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网络教育有机化学P030作业4-3

合集下载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提高学院《分析化学Z》6次作业任务答案解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提高学院《分析化学Z》6次作业任务答案解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分析化学Z》1-6次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草酸钠溶液与0.04000mol/ L KMnO4溶液反应,反应完成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两者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KMnO4~5Na2C2O4, 则草酸钠的浓度[1分]B.0.1000mol/L2. 有关保留时间t R的描述错误的是:[1分]A.色谱柱填充紧密程度不会影响某一物质的t R3. 一组分析数据标准偏差的计算式应为:[1分]B.4. 以下各种变化不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是:[1分]E.滴定剂浓度5.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1分]D.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正负系统误差出现机会相等6. 以下对于测定紫外吸收光谱时溶剂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1分]D.在所测定的波长范围内,溶剂本身有吸收7.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1分]E.式中α≤18. 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带的是:[1分]D.二氧化碳分子中O=C=O对称伸缩振动9. 分离度R的计算式为:[1分]B.10. 在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中,能用来定性的参数是:[1分]E.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和其摩尔吸收系数11. HAc 的pKa=4.76,苯甲酸C6H5COOH 的Ka=4.19,HCOOH的pKa=3.75,HCN 的pKa=9.21,据此,不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0.1 mol/L 的酸应是:[1分]E.HCN12. 有关酸碱指示剂的描述,正确的是:[1分]D.在一定的pH 值范围内呈现不同的颜色13. 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不包括:[1分]B.单色器14. 下列不是增大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素是:[1分]C.同离子效应15. 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几乎不能发生的是:[1分]D.σ→σ*16. 气相色谱法中“死时间”的准确含义是:[1分]E.完全不与固定相作用组分流经色谱柱的时间17. 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B.只要氧化还原反应的≥0.4V,就一定可以用于氧化还原滴定18. 红外光谱法对制样的要求错误的是:[1分]B.样品可以含大量水19. 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的主要因素是:[1分]E.相对过饱和度20. 下列H2C2O4共轭酸碱对pKa与pKb的关系是:[1分]E.pK a1+pK b2= pK w21. HPLC与GC比较,可以忽略纵向扩散,主要原因是:[1分]D.流动相粘度大22.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包括[1分]C.明确物质的合成方法23. GC中,色谱柱使用的最高温度取决于:[1分]E.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24. 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用来定性的依据是组分的:[1分]B.保留时间25. 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1分]E.NaOH26.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最彻底方法是[1分]C.沉淀掩蔽法27. 当单色光通过一吸光介质后:[1分]A.透光率一般小于128. 当共轭体系由顺式变为反式时,其UV光谱的λmax将如何变化[1分]B.红移29. 吸收池使用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1分]D.只能装到容积1/330. 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在硅胶薄层色谱上的R f值的大小顺序为A >B>C,问三组分的极性大小顺序为:[1分]B.C>B>A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无色玻璃试剂瓶B.量筒C.移液管D.容量瓶E.塑料试剂瓶1. 量取未知液作滴定,应选用:[1分] C.移液管2. 配HCl 标准溶液时量取浓盐酸,应选用:[1分] B.量筒A.H30+B.H20C.OH-D.NH3E.NH4+3. NH3 + H20 = NH4+ + OH反应物中,为酸的是:[1分] E.NH4+4. 按酸碱质子理论,H20的共轭碱是:[1分] C.OH-A.V10,V2=0 C.V1=0,V2>0 D.V1=V2 E.V1>V25.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至酚酞终点所消耗盐酸体积为V1 mL,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又消耗盐酸的体积V2 mL,如果溶液组成仅含有Na2CO3时,应:[1分] D.V1=V26.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至酚酞终点所消耗盐酸体积为V1 mL,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又消耗盐酸的体积V2 mL,如果溶液组成为NaOH和Na2CO3时,应:[1分] E.V1>V2A.五位B.四位C.两位D.一位E.三位7. 309.456-1.53计算结果()位有效数字:[1分] A.五位8. pKa=3.05 有效数字():[1分] C.两位第二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在HPLC操作时,为了避免压力变化,使流动相产生气泡影响检测或降低柱效,要对流动相进行“脱气”,以下不是“脱气”方法的是:[1分]A.加热2.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Cl,若两溶液浓度同时减小10倍,其滴定曲线pH突跃的变化应该是:[1分]A.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值增大,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减小3. 以下与氧化还原反应速度无关的是:[1分]A.反应平衡常数4. 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反应进行完全,对不易挥发的沉淀剂来说,加入量最好:[1分]C.过量20%~30%5. 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1分]D.填料孔隙的体积6.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1分]D.溶液的离子强度对条件电位没有影响7. 分离度R的计算式为: [1分]C.8.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相同浓度不同弱酸时,如果弱酸Ka值越大,则:[1分]D.滴定突跃范围越大9. 气相色谱中选作定量的参数是:[1分]D.峰面积10. 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哪个溶剂的洗脱能力最强:[1分]C.甲醇11. 以下不是滴定分析的特点的是:[1分]B.适用于测定微量或痕量组分的含量12. 薄层色谱中对两个斑点间距离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1分]E.薄层板的宽窄13. 样品中各组分出柱的顺序与流动相性质无关的是:[1分]E.凝胶柱色谱14. 不影响酸碱指示剂使用的条件是:[1分]A.湿度15. 滴定分析中,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刚好完全反应的那一点称为:[1分]B.化学计量点16. 红外光谱法中所说的特征频率区是指4000 cm-1-1250 cm-1的区间,以下对该区间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E.该区特征性很强故称特征区17. 色谱图中,两峰间的距离取决于:[1分]B.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18. 以下为共轭酸碱对的是[1分]E.H2CO3——CO32-19. 为测定固体试样的红外光谱图,试样制备的方法中不包括: [1分]E.气体池法20.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以下不属于仪器分析的是: [1分]D.重量分析21. 如果杂离子与构晶离子的电荷相同、离子半径相近,则易于产生下列那种后沉淀?[1分]C.混晶22.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 s、m m(g),浓度为C s、C m(g/ml),摩尔数为n s、n m(mol),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为V s、V m(ml),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1分]E.C s/C m3. 用薄层色谱分离生物碱时,有拖尾现象,为减少拖尾,可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的: [1分]B.二乙胺24. 物质的量、物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1分]D.n=m/M25. 关于铬黑T指示剂,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B.铬黑T是氧化还原的指示剂26. 以下标准溶液必须用标定法配制的是:[1分]D.EDTA标准溶液27. 化学键合固定相的优点不包括:[1分]A.固定相粒度小28. 在色谱分离中,要使两组份完全分离,其分离度应是:[1分]E.>1.529. 32.650-1.5正确的答案是:[1分]B.31.130. 以下除那项以外都是基准物应具备的条件:[1分]E.不含有结晶水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色谱柱的长度增长B.硅胶的活度增大C.流动相的极性增强D.固定相填充得更加紧密E.色谱柱的长度减小1. 哪个因素可使某物质的容量因子k减小:[1分] C.流动相的极性增强2. 哪个因素可使某物质的容量因子k不变,但保留时间增大:[1分] A.色谱柱的长度增长A.4B.12C.7D.6E.53. 乙炔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1分] C.74.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6其不饱和度为:[1分] A.4A.ArB.R’C.ClD.HE.R5. 羰基化合物R-CO-X中,若X分别为以下取代基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低波数者为:[1分] A.Ar6. 羰基化合物R-CO-X中,若X分别为以下取代基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波数者为:[1分] C.ClA.柱色谱B.键合相色谱C.正相色谱D.反相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7.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置于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1分] A.柱色谱8.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方法称为:[1分] C.正相色谱第三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有0.4000mol/LHCl 溶液1L,欲将其配制成浓度0.5000mol/L溶液,需加入1.000mol/LHCl( )毫升[1分]B.200.02. 即能用于标定氢氧化钠,又能用于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是:[1分]A.优级纯草酸3. 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用来定性的依据是组分的: [1分]B.保留时间4. 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1分]E.99.99%纯锌5. 下述各项,属于偶然误差的是:[1分]A.两次平行操作实验的读数不一致6. 新的气相色谱柱需在一定温度和载气流量下空载操作一段时间,此操作称为“老化”,老化的目的是:[1分]A.除去多余溶剂或柱内残余物7. 在HPLC分离具有酸碱性的样品时,常常向流动相中加入一些酸,碱作为改性剂,常用的酸不包括:[1分]D.磷酸8. 以HCl滴定某碱,滴定管初读数为0.25±0.01mL,终读数为32.25±0.01mL,则用HCl用溶液的准确体积(mL)为:[1分]D.32.00±0.01mL9. 配位滴定可用于测定:[1分]D.与EDTA结合C M K MY’≥106的金属离子10. 酸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1分]D.碱性溶液11. 以下不属于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的是:[1分]E.银量法12. 下列试剂可作为基准物质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1分]E.优级纯重铬酸钾13. 下列物质的浓度均为0.1000 mol/L,不能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1分]E.NH4Cl (pK a=9.25)14. 以下不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是:[1分]B.反应平衡常数15. 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等浓度的醋酸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1分]B.pH>7.016. 在硅胶薄板上,用丙酮作展开剂,下列哪种化合物的比移值最大[1分]B.芳烃17.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有[1分]B.氮气18.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Cl,若两溶液浓度同时增加10倍,其滴定曲线pH突跃的变化应该是:[1分]B.化学计量点前0.1%的平pH值减小,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增大19. 以下与判断配位滴定能否准确进行无关的是:[1分]A.K MY≥10820. 下列不属于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要求:[1分]E.与沉淀形式相同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1. 薄层色谱法中,常用三氧化二铝作为:[1分] D.固定相2. 配位滴定中,常用EDTA作为:[1分] E.滴定剂A.同离子效应B.催化反应C.自动催化反应D.酸效应E.配位效应3. MnO4-滴定C2O42-时,速度由慢到快: [1分] C.自动催化反应4. PbSO4沉淀随H2SO4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加: [1分] D.酸效应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5. 酸碱滴定中,甲基橙被用作为: [1分] C.指示剂6. 配位滴定中,常用EDTA作为: [1分] E.滴定剂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空白试验C.回收实验D.对照试验E.校准仪器7. 可以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是:[1分]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8. 不加样品,与样品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操作,属于: [1分] B.空白试验A.消失B.向低波数位移C.向高波数位移D.变化无一定规律E.不变化9. 随环张力增加,红外光谱中环内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将:[1分] B.向低波数位移10. 随环张力增加,红外光谱中环外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将:[1分] C.向高波数位移A.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E.重量法11. 可以利用溶液颜色变化判断实验结束的方法是:[1分] D.酸碱滴定法12. 样品可以在气、液、固态下都可测定的是:[1分] C.红外分光光度法A.液体石蜡B.纤维素C.聚酰胺D.淀粉E.水13. 纸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属于分配色谱,其固定相的载体是:[1分] B.纤维素14. 纸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属于分配色谱,其固定液是:[1分] E.水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熔点差异15. 分配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1分] B.极性差异16. 吸附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1分] B.极性差异第四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分子吸收何种外来辐射后,外层价电子产生跃迁?[1分]A.紫外-可见光2. 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1分]A.分析纯NaOH3. 纸色谱法常用的展开剂有正丁醇-醋酸-水(4:1:5),对该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是:[1分]C.三种溶剂混合后,静止分层,取上层作为展开剂4. 定量分析过程不包括以下步骤:[1分]A.样品调查5. 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是:[1分]D.σ→σ*6. 薄层色谱的结果观察错误的方法是:[1分]A.在洗液中浸泡半小时,取出烘至出现斑点7. 将黄铁矿石(FeS2)分解后,其中的硫沉淀为BaSO4,若称量BaSO4的量计算黄铁矿石中的铁含量,则换算因子为:[1分]D.M Fe/2M BaSO48. 绝对偏差是指:[1分]D.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9. 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是:[1分]E.真空热电偶10. 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在线性范围内与含量成正比的是:[1分]D.峰高11. 光度法中常用空白溶液,其作用错误的是:[1分]E.清洗比色皿12. 关于“色谱用硅胶”叙述正确的是:[1分]B.具有微酸性,适用于分离酸性和中性物质13. 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错误的是:[1分]E.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14. 下面哪个参数用来衡量分离效率[1分]E.峰宽15. 不能减免或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是:[1分]D.增加测定次数16. R f值:[1分]E.物质的R f值在一定色谱条件下为一定值17. 25.00×5.300×1.6144正确答案是:[1分]B.213.918. 容量因子k与保留值t R’或t R之间的关系式是[1分]A.t R’=t0k19. 气相色谱进样器的温度需要控制,调节温度的原则是:[1分]C.保证样品完全气化20. 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关系正确的是[1分]C.A=-lgT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电子跃迁能级差B.电子跃迁几率C.溶液浓度D.光程长度E.入射光强度1. 吸光物质紫外吸收光谱的摩尔吸收系数取决于:[1分] B.电子跃迁几率2. 吸光物质紫外吸收光谱的峰位λmax取决于:[1分] A.电子跃迁能级差A.H3O+B.H2OC.OH-D.NH3E.NH4+3. 按酸碱质子理论,H2O的共轭碱是:[1分] C.OH-4. NH3 + H2O = NH4+ + OH的反应物中为酸的是[1分] E.NH4+A.柱色谱B.键合相色谱C.正相色谱D.反相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5.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方法称为: [1分] D.反相色谱6.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置于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 [1分] A.柱色谱A.石油醚-乙酸乙酯B.苯-丙酮C.苯-乙醚—二乙胺D.四氯化碳E.正丁醇-水-冰醋酸7. 分离某两个混合碱,最可能的流动相系统是[1分] C.苯-乙醚—二乙胺8. 分离某两个混合酸,最可能的流动相系统是[1分] E.正丁醇-水-冰醋酸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9. 空间排阻色谱根据物质的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目的:[1分] C.分子大小差异10. 吸附色谱根据物质的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目的:[1分] B.极性差异A.高效液相色谱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E.重量法11. 应用指示剂指示实验结束的方法是: [1分] D.酸碱滴定法12. 样品可以在气态状态下测定的是: [1分] C.红外分光光度法A.亲和色谱法B.吸附色谱法C.分配色谱法D.离子交换色谱法E.凝胶色谱法13. 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属于:[1分] B.吸附色谱法14. 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以水的电解质溶液为流动相的色谱属于:[1分]D.离子交换色谱法A.NH4OHB.HClC.NaOHD.HAcE.HF15. 当以上溶液浓度均为C mol/L时,pH值最小的是:[1分] B.HCl16. 当以上溶液浓度均为C mol/L时,pH值最大的是:[1分] C.NaOHA.无线性关系B.mi—As曲线C.ms—As 曲线D.mi-Ai/As曲线E.mi/ms—Ai/As曲线17. 使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时,使用的定量关系曲线是: [1分] E.mi/ms—Ai/As 曲线18. 使用外标标准曲线法时,使用的定量关系曲线为:[1分] C.ms—As 曲线第五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将磷矿石中的磷以Mg NH4PO4形式沉淀,再灼烧为Mg 2P2O7形式称重,以下计算P2O5含量的换算因子正确的表达式是:[1分]D.M P2O5/M Mg2P2O72. 以下关于M+Y=MY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E.[L]越大,αM(L)越小3. 某样品要在247nm测定,这时选择的光源和比色皿应为:[1分]B.氘灯,石英4. 色谱中,某一物质的K为0,表明该物质:[1分]C.随溶剂前沿流出5. 以下不属于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是:[1分]E.金属指示剂6. 下列H2C2O<<SUB>4sub>4共轭酸碱对pK b与pK的关系是:[1分]E.pK a1+pK b2= pK w7. 红外光谱法样品不能是[1分]E.含水样品8. EDTA可用于测定:[1分]D.与EDTA结合C M K MY’≥106的金属离子9. 在薄层色谱的操作中,有关点样操作错误的是:[1分]D.样品应该点在薄层板长边正中央那条线上10.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时,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在什么范围内,测量才较准确:[1分]A.0.2-0.711. 容量因子k与R f之间的关系式是:[1分]C.R f =1/(k+1)12. 无水碳酸钠标定盐酸时,对盐酸浓度无影响的是:[1分]D.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13. 气相色谱进样操作要求“瞬间快速”是为了:[1分]B.保证样品“瞬间”完全气化,同时进入色谱柱14. 用吸附薄层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为减少生物碱斑点的拖尾,可加入:[1分]B.二乙胺15. 采用苯和甲醇(1:3)为展开剂,在硅胶A及硅胶B薄层板上,喹唑啉的R f值分别为0.50与0.40,问:[1分]C.硅胶B比硅胶A的活性大16. 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B.只要氧化还原反应的≥0.4V,就一定可以用于氧化还原滴定17. 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1分]E.两性物质18. 以下操作不能可以帮助减少薄层色谱边缘效应的是:[1分]A.减小薄层的厚度19. 下面哪个参数为色谱定量的参数:[1分]D.峰面积20. 滴定分析中,常用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那一点来终止滴定操作,将至一点称为:[1分]D.滴定终点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以上指示剂均不可B.酚酞C.中性红(变色范围pH6.8~8.0)D.铬黑TE.A和B均可1. 以C(HCl)=0.00100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20.00mL 同浓度的NaOH 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1分]C.中性红(变色范围pH6.8~8.0)2. 以C(NaOH)=0.100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20.00mL同浓度的HCl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1分]E.A和B均可A.薄层板的长度B.硅胶的活度C.流动相的极性D.薄层操作的温度E.硅胶的粒度3. 硅胶薄层色谱中,不影响物质的比移值Rf因素的是:[1分] A.薄层板的长度4. 硅胶薄层色谱中,不影响物质的容量因子k因素的是:[1分] A.薄层板的长度A.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E.重量法5. 可以利用溶液颜色变化判断实验结束的方法是:[1分] D.酸碱滴定法6. 常用喷显色剂指示样品斑点位置的方法是:[1分] C.红外分光光度法A.由纯振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B.由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C.由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D.由纯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E.由原子核自旋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7.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1分] C.由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8. 紫外吸收光谱是由:[1分] B.由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A.配位滴定B.返滴定C.置换滴定D.直接滴定E.间接滴定9. 在滴定分析法中,由于没有合适的指示剂确定终点,可采用:[1分] E.间接滴定10. 在滴定分析法中,由于被测物难溶,可采用:[1分] B.返滴定A.4000-1600cm-1B.4000-400cm-1C.4000-1300cm-1D.1300-200cm-1 E.1300-400cm -111. 红外光谱的指纹区的波数范围是:[1分] E.1300-400cm -112. 红外光谱的特征区的波数范围是:[1分] C.4000-1300cm-1A.8.7~5.3B.8.7~4.3C.9.7~ 5.3D.10.7~5.3E.10.7~3.313. 用0.1000mol/LHCl 滴定同浓度的NaOH pH突跃范围为9.7~4.3,若HCl 和NaOH的浓度均增大10倍,pH突跃范围是:[1分] E.10.7~3.314. 用0.1000mol/LHCl 滴定同浓度的NaOH pH突跃范围为9.7~4.3,若HCl 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pH突跃范围是:[1分] A.8.7~5.3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15. 酸碱滴定中,甲基橙被用作为:[1分] C.指示剂16. 薄层色谱法中,常用三氧化二铝作为:[1分] D.固定相A.氧化性溶液B.无色溶液C.中性溶液D.碱性溶液E.有色溶液17. 酸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1分] D.碱性溶液18. 碱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1分] A.氧化性溶液第六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有效数字是:[1分]C.因测量仪器不同而产生的2. 用内标法定量的主要优点是:[1分]C.对进样量要求不严3. 死时间t0:[1分]D.为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物质从进柱到出峰最大值所用时间4. 以下不影响酸碱指示剂使用的因素:[1分]A.湿度5. 色谱所用的氧化铝:[1分]D.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而中性氧化铝使用最多6.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最简便方法是:[1分]B.配位掩蔽法7. 用纸色谱分离有机酸时,有拖尾现象,为减少拖尾,可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的:[1分]C.冰醋酸8. 32.640-1.5正确的答案是:[1分]B.31.19. 在色谱分析中,对载体的要求不包括:[1分]A.具有较强的吸附性10. 在反相HPLC中,对于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组分出峰顺序以下正确的是:[1分]B.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极性大的组分先出峰11. 下列各项措施中,可以消除分析过程中系统误差的是:[1分]D.进行仪器校正12. 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40、480、520,问三组分在同一薄层板上R f值的大小顺序为[1分]B.A>B>C13. 在正相分配色谱中,保留时间长的组分是:[1分]B.固定相溶解度大的14. 以下各种效应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效应是:[1分]C.同离子效应15. 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E.滴定反应中如有物质发生副反应,会影响相关电对的条件电位,但不影响滴定突跃的大小16. 某化合物在1400-1600cm-1有4个吸收峰,该化合物可能含()官能团:[1分]C.苯环17. 色谱中,某一物质的K→∝,表明该物质:[1分]B.不被洗脱18. 下面哪个参数为定性参数:[1分]B.保留时间19. 不适合晶形沉淀的条件是:[1分]C.沉淀剂的浓度要大20. 下列不是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1分]A.必须使用化学指示剂指示终点21.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1分]D.明确物质中某种组份的相对含量22. 在化学分析过程中为了使称量环节的误差小于0.1%,使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的称样量一般不少于:[1分]D.0.2g23. 下列关于偶然误差不正确的是:[1分]D.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24.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1分]A.式中γ≥1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3.00000gB.3.0gC.3.00gD.3.000gE.3.0000g1. 用分度值为0.01mg的天平称出3g试样,应记录为:[1分] A.3.00000g2. 用分度值为10mg的天平称出3g试样,应记录为:[1分] C.3.00gA.硫酸B.水C.硅胶D.硅油E.玻璃板3. 以下物质可以在反相液液分配色谱中作为固定液使用的是:[1分] D.硅油4. 以下物质可以在正相液液分配色谱中作为固定液使用的是:[1分] B.水A.邻苯二甲酸氢钾B.NaHCO3C.NaB2O7.10H2OD.AgNO3E.ZnO5. 标定HCl标准溶液常用[1分] C.NaB2O7.10H2O6. 标定NaOH 标准溶液常用[1分] A.邻苯二甲酸氢钾A.氧化性B.中性C.碱性D.无色E.有色7. 酸式滴定管不能盛装以上何种溶液:[1分] C.碱性8. 碱式滴定管不能盛装以上何种溶液:[1分] A.氧化性A.以上都可以B.离子交换色谱法C.凝胶色谱法D.吸附色谱法E.分配色谱法9. 固定相可反复使用,且保存时需转型成盐型的方法是:[1分] B.离子交换色谱法10. 纸色谱属于:[1分] E.分配色谱法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11. 吸附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1分] B.极性差异12. 空间排阻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1分] C.分子大小差异A.lgK MIn’B.pK HInC.pK MIn’±1D. ±1E. ±(0.059/n)13. 配位滴定终点溶液的pM'是:[1分] A.lgK MIn’14.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1分] D. ±1。

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 无机化学 答案P02A作业4-1

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  无机化学  答案P02A作业4-1

单选题1、已知MnO2(s)=MnO(s) + ½O2(g)的=akJ∙mol-1;Mn(s) + MnO2(s) = 2MnO(s)的=b kJ∙mol-1,则MnO2(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kJ∙mol-1(4A.2a – bB.b – 2aC.a – 2bD.a – b我的答案:B得分:4分2、HA起始浓度为c,达解离平衡HA⇌H+ + A−时的解离度为α,则HA的Ka为()(4 分)A.B.C.D.我的答案:A得分:4分3、某可逆反应,当温度由T1升高至T2时,标准平衡常数>,则该反应的等cc6fab934c894e7压反应热()(4 分)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无法判断我的答案:A得分:4分4、某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36%,当加入催化剂,而反应条件不变时,其平衡转化率为()(4A.大于36%B.等于36%C.小于36%D.无法确定我的答案:B得分:4分5、反应A(s) + B2+(aq) ⇌A2+(aq) + B(s)在温度T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 1.0。

若B2+和A2+的浓度分别为0.50mol∙L-1和0.10mol∙L-1,则反应()(4 分)f4b43bbf076042A.正向自发进行B.处于平衡态C.逆向自发进行D.无法判断方向我的答案:A得分:4分6、反应aA(g) + bB(g) ⇌dD(g) + eE(g)达平衡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此可知,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4A.a + b=d + eB.(a + b)>(d + e)C.(a + b)<(d + e)D.a>b,d>e我的答案:B得分:4分7、在某温度下,已知反应½N2(g) + ³⁄2H2(g) ⇌NH3(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a,该反应若写成2NH3(g) ⇌N2(g) + 3H2(g),则在相同温度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4 分)A.a/2B.2aC.a2D.(1/a)2我的答案:D得分:4分8、对反应H2(g) + I2(g) ⇌2HI(g),下列措施中将改变标准平衡常数的是()(4 分)A.加更多的H2B.除去一些HIC.使用较小的反应容器D.升高温度我的答案:D得分:4分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A.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B.ΔrSm为正值的反应都可自发进行C.若化学反应的>0,则此反应不能发生D.若化学反应的ΔrHm和ΔrSm都是正值,当温度升高时,ΔrGm将减小我的答案:D得分:4分10、NaOH固体溶解于水中,溶液变热,则该过程的、、为()(4 分)A.>0,<0,<0B.<0,>0,<0C.>0,>0,>0D.<0,<0,<0我的答案:B得分:4分11、下列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等于产物的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的是()(4967abddfa7c040分)A.H2(g) + ½O2(g) = H2O(l)B.CO(g) + ½O2(g) = CO2(g)C.H2(g) + Cl2(g) = 2HCl(g)D.Ag(s) + ½Br2(g) = AgBr(s)我的答案:A得分:4分12、下列反应中熵增加的是()(4A.水蒸气凝结为水B.酒精挥发C.Ag+(aq) + I−(aq) =AgI(s)D.H2(g) + Cl2(g) =2HCl(g)我的答案:B得分:4分13、在热力学中,焓的定义式为()(4A.DU = Q + WB.H = U + pVC.G = H −TSD.=Qp我的答案:B得分:4分14、某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回到初始状态,则系统的()(4A.Q>W,DU = Q + W,= 0B.Q = 0,W = 0,DU = 0,= 0C.Q = −W,Q + W = 0,= 0D.Q>0,W<0,DU = 0,= 0我的答案:C得分:4分15、某系统由A态到B态,沿途经Ⅰ放热100J,环境对系统做功50J;如果系统由A态沿途径Ⅱ到B态,吸热40J,则其W为()J(4A.−90B.10C.90D.110我的答案:A得分:4分16、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为状态函数的是()(4A.U,H,GB.T,V,QvC.W,Qp,pD.,S,G我的答案:A得分:4分17、维持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的是()(4A.晶体渗透压B.胶体渗透压C.氯化钠产生的渗透压D.电解质分子产生的渗透压我的答案:B得分:4分18、下列溶液中,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4A.9.0g∙L-1NaCl溶液B.0.15mol∙L-1CaCl2溶液C.50.0g∙L-1葡萄糖溶液D.5.0g∙L-1NaCl溶液我的答案:D得分:4分19、相同条件下,下列4种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4A.9.0g∙L-1NaCl溶液B.0.20mol∙L-1蔗糖溶液C.50.0g∙L-1葡萄糖溶液D.0.15mol∙L-1CaCl2溶液我的答案:D得分:4分20、等渗溶液应是()(4A.质量浓度相等的溶液B.质量摩尔浓度相等的溶液C.凝固点降低相同的溶液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我的答案:C得分:4分21、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A、B两种稀溶液之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的()(4 分)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B.渗透浓度相等C.质量摩尔浓度相等D.质量浓度相等我的答案:B得分:4分22、已知HAc的Ka = 1.8´10−5,300mL、0.20mol∙L-1HAc溶液,稀释到体积为()时,其解离度增大一倍。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无机化学第四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无机化学第四次作业

1. 在K2CrO4溶液中,加入H2SO4,然后再加H2O2。

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1分]A.由黄色→橙色→兰色→绿色并有气泡产生2. 下列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1分] A.HCl3. 在水溶液中都具有颜色的离子是[1分] C.Cr3+、Fe2+、Cu2+4. 只能溶于王水的是[1分] D.HgS5. 下列硫化物能溶于稀盐酸的是[1分] A.ZnS6. 实验证明,在中性介质中,KMnO4与Na2SO3的反应,它们的产物是[1分] E.MnO2、SO42-7. 加入NaOH,得不到氧化物的是[1分] A.Cu2+8. 下列物质中水解度最大的是[1分] D.PCl39. 中药胆矾的主要成分是[1分] E.CuSO4•5H2O10. 能溶于Na2S溶液的是[1分] D.HgS11. 在酸性溶液中欲将Mn2+氧化为MnO4-,在下列氧化剂中应选择[1分] A.PbO212. 主成分含铁的中药是[1分] C.赭石13. 硝酸分子中有一个π键,可表示为[1分] D.14. [1分] C.棕色15. p区元素含氧酸既可做氧化剂,又能做为还原剂的是[1分] C.HNO216. 下列各酸中何者为酸性最强的酸[1分] B.HClO417. 下列化合物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1分] B.Al2O318. Cu(I)在下例哪种情况下稳定[1分] C.干态19. 下列哪一种酸能于玻璃反应[1分] C.HF20. 可以使Hg22+歧化的方法是[1分] C.加Hg2+的配位剂21. 下列物质中热稳定性最好的是[1分] C.BaCO322. 硝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是[1分] A.KNO2和O223. sp3杂化可以描述下列那一种分子中共价键的形成[1分] E.四种分子都可以24. 硼酸的分子式为H3BO3,所以它是[1分] C.一元弱酸25. 在MnSO4溶液中滴加NaOH后,在空气中放置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1分]A.开始为白色胶状沉淀→棕色沉淀26. 在下列化合物中,氢键表现最强的是[1分] B.H2O27. Pb2+离子的电子构型是[1分] C.18+2电子构型28. 用来检验Fe2+离子的试剂是下列试剂中的哪一种[1分] D.K3Fe(CN)629. 在用H2SO4酸化的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时,过氧化氢起什么作用B.起还原剂作用30. 盛放AgNO3的滴瓶口中常有灰黑色物质,主要是[1分]C.由于日光作用,AgNO3慢慢分解的结果31. 在水溶液中易自发歧化的是[1分] C.Cu+32. 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弱的是[1分] D.H3AsO333. 实验室中配制FeSO4溶液须[1分] A.加稀H2SO4与铁屑34. 下列硫化物能溶于浓盐酸的是[1分] D.CdS35. 在铬(III)盐溶液中加过量碱溶液其存在形式为[1分] C.CrO2-36. 过氧化氢中氧原子是采用何种杂化轨道成键[1分] C.sp337. 下列哪一族离子在中性条件下通入H2S都不生成硫化物沉淀[1分] D.Mg2+、Ca2+38. 单质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在KI或其它碘化物的溶液中碘的溶解度增大,这是因为B.发生了配位反应A.HeB.金刚石C.CrD.LiE.Hg1. 沸点最低的单质是A[1分]2. 硬度最大的金属是C[1分]A.Mn2+B.Cd2+C.Pb2+D.Hg2+E.Zn2+3. 上述离子中,加入Na2S溶液后,产生黄色沉淀的是B[1分]4. 上述离子中。

奥鹏21春季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Z》平时作业4.doc

奥鹏21春季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Z》平时作业4.doc

1.缺氧时为机体提供能量的是??( )A.磷酸戊糖途径B.糖的有氧氧化途径C.糖酵解途径D.糖异生途径E.糖原合成途径【参考答案】: C2.葡萄糖的有氧氧化过程有几步消耗高能化合物ATP的反应???( )A.1B.2C.3D.4E.5【参考答案】: B3.在糖酵解途径中受到变构调节的关键酶是??(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L-乳酸脱氢酶C.磷酸果糖激酶1D.磷酸己糖异构酶E.醛缩酶【参考答案】: C4.催化丙酮酸生成乙酰CoA的是??( )A.L-乳酸脱氢酶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D.丙酮酸脱氢酶系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参考答案】: D5.三羧酸循环中有几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A.1B.2C.3D.4E.5【参考答案】: A6.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 )A.FADB.FMNC.NADD.NADPE.NADPH【参考答案】: A7.1个乙酰基经氧化分解可生成ATP的数目是??( )A.6B.8C.12D.15E.24【参考答案】: C8.关于三羧酸循环的错误叙述是??( )A.产生NADH和FADH2B.反应是可逆的C.是糖类、脂类、蛋白质的共同氧化途径D.有GTP生成E.在线粒体内进行【参考答案】: B9.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是??( )A.丙酮酸激酶B.丙酮酸脱氢酶系C.琥珀酸脱氢酶D.苹果酸脱氢酶 E.异柠檬酸脱氢酶【参考答案】: E10.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的交汇点是??( )A.丙酮酸B.琥珀酸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D.延胡索酸E.乙酰CoA【参考答案】: E11.蚕豆病与缺乏哪种酶有关???(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丙酮酸激酶C.内酯酶D.葡萄糖激酶E.转酮酶【参考答案】: A12.催化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 )A.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B.分支酶C.己糖激酶D.葡萄糖激酶E.糖原合酶【参考答案】: E13.葡萄糖合成糖原时必须转化成??( )A.ADP-葡萄糖B.CDP-葡萄糖C.GDP-葡萄糖D.TDP-葡萄糖 E.UDP-葡萄糖【参考答案】: E14.以下哪个途径消耗UTP???( )A.磷酸戊糖途径B.糖的有氧氧化途径C.糖异生途径D.糖原分解途径E.糖原合成途径【参考答案】: E15.催化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A.分支酶B.磷酸葡萄糖变位酶C.葡萄糖-6-磷酸酶D.糖原磷酸化酶E.脱支酶【参考答案】: D16.肝糖原可以补充血糖,因为肝细胞内有??( )A.果糖-1,6-二磷酸酶B.磷酸己糖异构酶C.磷酸葡萄糖变位酶D.葡萄糖-6-磷酸酶E.葡萄糖激酶【参考答案】: D17.肌糖原分解时大部分经过糖酵解途径进行氧化,不能释出葡萄糖,因肌肉细胞内缺乏??( )A.果糖-1,6-二磷酸酶B.葡萄糖-6-磷酸酶C.葡萄糖激酶D.糖原合酶E.糖原磷酸化酶【参考答案】: B18.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糖代谢途径是??( )A.磷酸戊糖途径B.三羧酸循环C.糖酵解途径D.糖异生途径E.糖原合成途径【参考答案】: B19.饥饿时,肝脏内下列哪条途径的酶活性最强???( )A.磷酸戊糖途径B.糖酵解途径C.糖异生途径D.糖原合成途径E.脂肪酸合成途径【参考答案】: C20.类脂的主要功能是??( )A.储存能量B.是构成生物膜及神经组织的成分C.是体液的主要成分 D.是遗传物质 E.提供能量【参考答案】: B21.血浆中脂类物质的运输形式是??( )A.核蛋白B.球蛋白C.糖蛋白D.血红蛋白E.脂蛋白【参考答案】: E22.血浆脂蛋白按密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CM、VLDL、HDL、LDLB.CM、VLDL、LDL、HDLC.HDL、VLDL、LDL、CMD.LDL、HDL、VLDL、CME.VLDL、HDL、LDL、CM【参考答案】: B23.低密度脂蛋白中的主要脂类是??( )A.胆固醇酯B.甘油三酯C.基本脂D.磷脂酰胆碱E.游离脂肪酸【参考答案】: A24.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的血浆脂蛋白主要是??( )A.CMB.HDLC.IDLD.LDLE.VLDL【参考答案】: A25.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的血浆脂蛋白主要是??( )A.CMB.HDLC.IDLD.LDLE.VLDL【参考答案】: E26.正常人空腹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是??( )A.CMB.HDLC.LDLD.VLDLE.脂肪酸—清蛋白复合物【参考答案】: C27.向肝脏转运胆固醇的脂蛋白是??( )A.CMB.HDLC.IDLD.LDLE.VLDL【参考答案】: B28.催化水解体内储存的甘油三酯的是??( )A.肝脂酶B.激素敏感性脂酶C.胰脂酶D.脂蛋白脂肪酶E.组织脂肪酶【参考答案】: B29.能抑制甘油三酯分解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B.去甲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D.生长激素E.胰岛素【参考答案】: E30.脂肪大量动员时,血中运输脂肪酸的载体是??( )A.CMB.HDLC.LDLD.VLDLE.清蛋白【参考答案】: E31.脂肪酸在线粒体内的主要氧化方式是??( )A.α氧化B.β氧化C.ω氧化D.加氧E.脱氢【参考答案】: B32.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的是??( )A.电子传递和糖酵解B.电子传递和脂肪酸合成C.三羧酸循环和脂肪酸合成D.三羧酸循环和脂肪酸β氧化E.脂肪酸合成和分解【参考答案】: D33.携带脂酰CoA通过线粒体内膜的载体是??( )A.ACPB.清蛋白C.肉碱D.载脂蛋白E.脂蛋白【参考答案】: C34.脂肪酸β氧化发生于??( )A.内质网B.微粒体C.细胞膜D.细胞液E.线粒体【参考答案】: E35.脂酰CoA的β氧化反应包括??( )A.加水、脱氢、硫解、再加水B.加水、脱氢、再加水、硫解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D.脱氢、加水、再脱氢、再加水E.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参考答案】: C36.一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成CO2和H2O时可净生成的ATP分子数是??( )A.20B.30C.38D.129E.131【参考答案】: D37.不能利用酮体的是??( )A.肝脏B.肌肉C.脑D.肾脏E.心肌【参考答案】: A38.关于酮体的错误叙述是??( )A.合成酮体的酶系在线粒体内B.酮体合成不消耗高能化合物C.酮体中除丙酮外均是酸性物质 D.只能在肝内合成 E.只能在肝外组织利用【参考答案】: B39.关于酮体的错误叙述是??( )A.饥饿时酮体合成减少B.糖尿病可导致血液中酮体积累C.酮体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D.酮体可以从尿液中排出E.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中代谢的产物【参考答案】: A40.长期饥饿时尿液中会出现??( )A.丙酮酸B.胆红素C.葡萄糖D.酮体E.脂肪【参考答案】: D41.脂肪动员增加,脂肪酸在肝内分解产生的乙酰CoA最易转化成??( )A.CO2、H2OB.丙二酸单酰CoAC.胆固醇D.胆汁酸E.酮体【参考答案】: E42.饥饿时肝酮体生成增强,为避免酮体引起酸中毒可补充??( )A.ATPB.苯丙氨酸C.必需脂肪酸D.亮氨酸E.葡萄糖【参考答案】: E43.软脂酸的合成场所是??( )A.内质网B.微粒体C.细胞膜D.细胞液E.线粒体【参考答案】: D44.为软脂酸合成供氢的是??( )A.FADH2B.FMNH2C.NADHD.NADPHE.二氢硫辛酸【参考答案】: D45.脂肪酸合成过程的关键酶是??( )A.β-酮脂酰CoA合酶B.烯脂酰CoA水化酶C.肉碱酰基转移酶ID.乙酰CoA羧化酶E.脂酰CoA脱氢酶【参考答案】: D46.细胞液中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合成的最长脂肪酸碳链为??( )A.C12B.C14C.C16D.C18E.C20【参考答案】: C47.合成磷脂酰胆碱所需的胆碱来自??( )A.ADP-胆碱B.CDP-胆碱C.GDP-胆碱D.TDP-胆碱E.UDP-胆碱【参考答案】: B48.下列物质不能代谢生成乙酰CoA的是??( )A.胆固醇B.磷脂C.葡萄糖D.酮体E.脂肪酸【参考答案】: A49.可转化成胆汁酸的物质是??( )A.胆固醇B.胆红素C.类固醇激素D.磷脂E.维生素D【参考答案】: A50.氮总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长时间饥饿B.儿童、孕妇C.健康成年人D.康复期病人E.消耗性疾病【参考答案】: C51.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长时间饥饿B.大量失血C.大面积烧伤D.消耗性疾病E.以上都可能【参考答案】: E5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 )A.不同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B.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C.糖类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D.糖类和脂类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E.脂类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参考答案】: A53.氨基酸的最主要脱氨基方式是??( )A.还原脱氨基反应B.联合脱氨基作用C.氧化脱氨基作用D.直接脱氨基E.转氨基反应【参考答案】: B54.氨基转移酶的辅基中含有??( )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6D.维生素PPE.维生素B12【参考答案】: C55.下列叙述的错误是??( )A.氨基酸的吸收是主动转运过程B.氨基酸经脱氨基代谢生成a-酮酸和NH3 C.氨基酸经脱羧基代谢生成胺和CO2 D.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联合脱氨基作用 E.转氨基反应是所有氨基酸共有的代谢途径【参考答案】: E56.可经转氨基反应生成谷氨酸的是??( )A.α-酮戊二酸B.草酰乙酸C.琥珀酸D.苹果酸E.延胡索酸【参考答案】: A57.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下列哪种组织中活性最高???( )A.肺B.肝脏C.脑D.肾脏E.心脏【参考答案】: E58.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下列哪种组织中活性最高???( )A.肺B.肝脏C.脑D.肾脏E.心脏【参考答案】: B59.血清中酶活性增高的主要原因通常是??( )A.酶由尿液中排除减少B.体内代谢降低,使酶的降解减少C.细胞受损使细胞内酶释放入血D.细胞内外某些酶被激活E.在某些器官中酶蛋白的合成增加【参考答案】: C60.测定下列哪种酶的活性可以辅助诊断急性肝炎???( )A.ALTB.ASTC.FADD.MAOE.NAD【参考答案】: A61.肝中能直接进行氧化脱氨基作用的氨基酸是??( )A.丙氨酸B.谷氨酸C.丝氨酸D.天冬氨酸E.缬氨酸【参考答案】: B62.催化谷氨酸氧化脱氨基的酶是??( )A.L-谷氨酸酶B.L-谷氨酸脱氨酶C.L-谷氨酸脱氢酶D.L-氨基酸氧化酶E.L-谷氨酸转氨酶【参考答案】: C63.催化α-酮戊二酸和NH3生成相应含氮化合物的酶是??( )A.γ-谷氨酰转肽酶B.L-谷氨酸脱氢酶C.L-谷氨酰胺合成酶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E.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参考答案】: B64.天冬氨酸可由三羧酸循环的哪种中间产物直接生成???( )A.α-酮戊二酸B.草酰乙酸C.琥珀酸D.苹果酸E.延胡索酸【参考答案】: B65.天冬氨酸经联合脱氨基作用后生成??( )A.α-酮戊二酸B.CO2C.NH3D.草酰乙酸E.谷氨酸【参考答案】: D66.在下列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途径中,哪个对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都起着主要作用???( )A.甲硫氨酸循环B.联合脱氨基作用C.鸟氨酸循环D.嘌呤核苷酸循环E.葡萄糖—丙氨酸循环【参考答案】: B67.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A.合成非必需氨基酸B.合成谷氨酰胺C.合成嘧啶碱D.合成尿素 E.合成嘌呤碱【参考答案】: D68.脑中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A.合成必需氨基酸B.合成谷氨酰胺C.合成含氮碱D.合成尿素E.扩散入血【参考答案】: B69.下列那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仅在肝脏进行???( )A.胆固醇B.尿素C.糖原D.血浆蛋白E.脂肪酸【参考答案】: B70.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蛋白质摄入过多B.肝功能障碍C.碱性肥皂水灌肠D.脑功能障碍 E.肾功能障碍【参考答案】: B71.高血氨症导致脑功能障碍的生化机制是氨增高会??( )A.大量消耗脑中α-酮戊二酸B.升高脑中pHC.升高脑中尿素浓度D.抑制脑中酶活性E.直接抑制脑中呼吸链【参考答案】: A72.氨中毒的根本原因是??( )A.氨基酸在体内分解代谢增强B.肠道吸收氨过多C.肝损伤不能合成尿素D.合成谷氨酰胺减少E.肾功能衰竭导致氨排出障碍【参考答案】: C73.下列哪个不是α-酮酸的代谢途径???( )A.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B.还原氨基化,合成非必需氨基酸C.转化成某些必需氨基酸D.转化成糖或酮体E.转化成脂类物质【参考答案】: C74.单纯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是??( )A.CO2、H2O、NH3、肌酸B.CO2、H2O、NH3、尿黑酸C.CO2、H2O、NH3、尿酸D.CO2、H2O、尿素E.CO2、H2O、尿酸【参考答案】: D75.活性甲基供体是??( )A.S-腺苷甲硫氨酸B.半胱氨酸C.胱氨酸D.甲硫氨酸E.同型半胱氨酸【参考答案】: A76.苯丙酮酸尿症患者缺乏??( )A.苯丙氨酸羟化酶B.多巴胺羟化酶C.酪氨酸酶D.酪氨酸羟化酶 E.酪氨酸转氨酶【参考答案】: A77.白化病患者先天性缺乏??( )A.苯丙氨酸羟化酶B.对羟苯丙氨酸氧化酶C.酪氨酸酶D.酪氨酸转氨酶E.尿黑酸氧化酶【参考答案】: C7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是甲硫氨酸循环中的中间产物B.甲硫氨酸循环是耗能的过程C.甲硫氨酸循环需要维生素B12及叶酸参加D.甲硫氨酸循环与机体内很多合成代谢有关E.经甲硫氨酸循环可合成甲硫氨酸,故甲硫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参考答案】: E79.生成儿茶酚胺的是??( )A.丙氨酸B.谷氨酸C.甲硫氨酸D.酪氨酸E.色氨酸【参考答案】: D80.下列哪类氨基酸都是必需氨基酸???( )A.芳香族氨基酸B.含硫氨基酸C.碱性氨基酸D.支链氨基酸E.脂肪族氨基酸【参考答案】: D81.下列各类氨基酸中不含必需氨基酸的是??( )A.芳香族氨基酸B.含硫氨基酸C.碱性氨基酸D.酸性氨基酸E.支链氨基酸【参考答案】: D82.下列哪组是非必需氨基酸???( )A.苯丙氨酸和赖氨酸B.谷氨酸和脯氨酸C.甲硫氨酸和色氨酸D.亮氨酸和异亮氨酸E.苏氨酸和缬氨酸【参考答案】: B83.生成活性硫酸根的是??( )A.半胱氨酸B.甘氨酸C.谷氨酸D.酪氨酸E.色氨酸【参考答案】: A84.能直接生成γ-氨基丁酸的是??( )A.半胱氨酸B.谷氨酸C.酪氨酸D.鸟氨酸E.色氨酸【参考答案】: B85.将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信息转化成互补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信息的过程是??( )A.翻译B.复制C.复制和转录D.逆转录E.转录【参考答案】: B86.符合复制特点的是??( )A.DNA→DNAB.DNA→RNAC.RNA→cDNAD.RNA→DNAE.RNA→蛋白质【参考答案】: A87.冈崎片段的合成是由于??( )A.DNA连接酶缺失B.RNA引物合成不足C.后随链合成方向与其模板的解链方向相反D.拓扑酶的作用E.真核生物DNA有多个复制起点【参考答案】: C88.关于DNA复制的错误叙述是??( )A.不需RNA指导的DNA聚合酶B.属于半保留复制C.需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D.需RNA指导的RNA聚合酶 E.需两股DNA单链分别作为模板【参考答案】: D89.关于DNA复制的错误叙述是??( )A.DNA聚合酶需NAD或ATP才有活性B.单链DNA结合蛋白保护DNA模板C.单链DNA结合蛋白维持DNA模板单链状态D.解旋酶负责DNA解链E.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参考答案】: A90.DNA半保留复制不需要??( )A.DNA聚合酶B.DNA连接酶C.氨酰tRNA合成酶D.冈崎片段E.引物酶【参考答案】: C91.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Ⅱ、Ⅲ??( )A.DNA聚合酶Ⅰ含7种亚基B.DNA聚合酶Ⅰ含量最多,活性最高C.DNA 聚合酶Ⅱ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校对D.DNA聚合酶Ⅲ是在复制延长阶段起主要作用的酶 E.DNA聚合酶Ⅲ有5'→3'外切酶活性,因而能进行切口平移【参考答案】: D92.DNA的合成原料是??( )A.ADP、GDP、CDP、UDPB.ATP、GTP、CTP、UTPC.dADP、dGDP、dCDP、dTDPD.dAMP、dGMP、dCMP、dTMPE.dATP、dGTP、dCTP、dTTP【参考答案】: E93.DNA的合成方向是??( )A.3'→5'B.5'→3'C.C→ND.N→CE.从左到右【参考答案】: B94.能切断和连接DNA链的酶是??( )A.DNA聚合酶B.光解酶C.解旋酶D.连接酶E.拓扑酶【参考答案】: E95.关于RNA引物的错误叙述是??( )A.为DNA复制提供3'-OHB.以DNA为模板合成C.以NTP为原料合成D.由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合成E.在复制结束前被切除【参考答案】: D96.逆转录酶的底物之一是??( )A.AMPB.ATPC.dAMPD.dATPE.GDP【参考答案】: D97.符合逆转录特点的是??( )A.DNA→DNAB.DNA→RNAC.RNA→DNAD.RNA→RNAE.RNA→蛋白质【参考答案】: C98.碱基A被碱基T替换属于??( )A.插入B.重排C.颠换D.缺失E.转换【参考答案】: C99.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引起??( )A.碱基插入B.碱基缺失C.碱基置换D.磷酸二酯键断开E.嘧啶二聚体形成【参考答案】: E100.合成RNA的原料之一是??( )A.AMPB.ATPC.dAMPD.dATPE.GDP【参考答案】: B。

有机化学作业本答案(全)

有机化学作业本答案(全)

H2C CH
H
3.
CC
H
CH3
H
4.
C
H3C
H C
C H
H C
CH3
5. 3-甲基-2-乙基-4-溴-1-丁烯 6、3,3-二甲基-1-丁炔银
二.完成下列反应
1. CH3CHCHBr CH3
2. CF3CH2CH2Cl
CH3 3. CH3CCH2CH3
Br
4. CH3COOH
5. CH3CCH2CH3 O
CHCH3 Br
2. A.
O CH3
B. CH3CH CH3
CHCH3 OH
C. H3CC CHCH3 CH3
B.
OH
C. CH3I
6. H2C CHCH2C CH Br Br
7. CH3CCH 3
O
OHC CH 2CH 2CHO
HCHO
8.
HOOC(CH 2)4COOH
9. CH3CH2COOH
CH3CCH 2COOH
CO 2
O
三. 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四.选择题
1、C 2、A 3、A 4、A
五. 推断结构
1、 A. H2C CH CH2Br B. H2C CH CH2 CH2 CH CH2
C. HOOC CH2 CH2 COOH
D. H3C CH CH2 CH2 CH CH3
Br
Br
2. A. CH3CH2CH2CH2Br or CH3CHCH2Br
CH3
CH3
B. CH3CCH3 C. CH3CHCH2CH3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有机化学Z》各章节复习及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有机化学Z》各章节复习及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有机化学各章习题第一章绪论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按照开库勒及古柏尔等所提出的经典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 写出下列分子式的各种可能结构式1. CO22. C4H103.C2H7N4. CH2O21. O=C=O3.4.第二章烷烃、命名下列化合物1. (CH3)2CHCH2CH2CH3 2-甲基戊烷1. CH3CH CHCH3双键3. CH 3CH —CH3OH5.CH3CH3CCH37. CH3CH2C-OH7^2X3S-羰基羧基9.CH3O CH2CH3醚基2.CH3CH2CI 卤基2. CH3CH2C(CH3)2CH2CH33. (C2H5)2C(CH3)CH2CH34. CH 3CH2CH(CH 3)CH(CH 3)CH(CH 3)2 2, 3, 4-三甲基己烷5. C H3C H2CH(CH3)CH2CH-CH2CH3CH2—CH2CH33-甲基-5-乙基辛烷6. (CH 3)3CCH 2C(CH 3)2 2, 2, 4-三甲基戊烷7. (CH 3)2CHCH 2CH 2CH(CH 2CH 3)2 2-甲基-5-乙基庚烷8. (CH 3)2CHCH(CH 3)CH 2C(CH 2CH 3)2CH 39. (CH T2CHC(C2H5)2CH2CH2CH3CH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系统名称三、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2, 2, 3, 3—四甲基戊烷2. 2, 3—二甲基丁烷3. 3, 4, 4, 5—四甲基庚烷3, 3-二甲基戊烷3-甲基-3-乙基戊烷2, 3, 5-三甲基-5-乙基庚烷2-甲基-3, 3-二乙基己烷10.CH3CH-CH CH CH2CH3CH3 CH2CH2-CH33-甲基-4-异丙基庚烷2, 2-二甲基丙烷4. 3, 4—二甲基一4—乙基庚烷5. 2, 4—二甲基一4—乙基庚烷6. 2, 5—二甲基己烷7. 2 —甲基一3 —乙基戊烷8. 2, 2, 4—三甲基戊烷9. 3, 4—二氯一2, 5—二甲基己烷10. 5—(1, 2—二甲基丙基)一6—甲基十二烷第三章烯烃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 CH3CH2CH2CCH2C H3CH2 2-乙基-1-戊烯2. CH 3CH 2C^CH 2CH 33. CH 3CHCH 2CH = CHCH 3CHCHCH 3CH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四乙基乙烯2.对称二乙基乙烯3. 不对称甲基乙基乙烯4. 2,3,3,4—四甲基一1—戊烯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4.CH 3CH 2CHCHCH 2CH 2CH 33-庚烯2-甲基丁烯6-甲基-4-乙基-2-庚烯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 CH 3C^≡ CCH 32. CH 三 CCH 2CH 3CH 35. CH 3C =CCH 3CH = CH 26. CH 3C = C ——C=CHCH 2CH 33.CH 3CHCH 2C=CHCH 34-甲基-1-戊炔4.CH^^= CHCH 2CH 2C^≡ CH1-己烯-5炔CH=CH 24-乙烯基-4-庚烯-2-炔7.3HC 、CH_=C3HCCH 3C 厂 CH 3CH3 2, 2, 5-三甲基-3-己炔2-丁炔1-丁炔 3, 4-二甲基-1, 3-戊二烯” CH 3CH ?—C CH 3CH 34, 4-二甲基-1-苯基-1-戊炔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4—甲基一2—戊炔2. 3—甲基一 3—戊烯一1—炔3. 二异丙基乙炔4. 1, 5—己二炔5. 1—溴一1—丁炔6. 乙烯基乙炔7. 4—十二碳烯一2—炔8. 3—甲基一 3—戊烯一1—炔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8.C 三C1.第六章命名下列化合物CH 3I /CH 3 C —CH 3 2.叔丁基苯芳香烃NO 2COOH3, 4-二硝基苯甲酸第五章脂肪烃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 环己基环己烷2. 二螺[5, 1, 6, 2]十六烷1.—V4-环丙基-1-丁烯Cl4-氯甲苯NO 24-硝基乙苯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间二硝基苯2. 对溴硝基苯3. 对羟基苯甲酸4. 2, 4, 6—三硝基苯酚5. 对氯苄氯6. CH 厂C-CH-CH 32-苯基-2-丁烯7环己基苯6. 3,5—二硝基苯甲酸三、完成下列反应式Cl2.—NO 2CH(CH 3)2r A.4.1C — CH 3O3四、以苯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C ——OH 3. ISO 3H第七章卤代烷烃命名下列化合物3. CH 2CH 2CH 2CH 2Br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I.CH 3CH —CHCH 3 ClCHCH 3 CH 32, 4 — 3—氯一—甲基戊烷2. CH CH CH 3 CHCHCH 3 Cl3, 4-二甲基-2-氯戊烷5.CHCl 31, 5—二溴戊烷1 —氯环戊烷 氯代环戊烷三氯甲烷(氯仿)1.1. 烯丙基溴2. 1 —氯一2—苯基一乙烷3. 间一氯乙苯4. 4—溴一2—甲基一3—乙基戊烷5. 3—氯环己烯命名下列化合物CH 2CH 33.CH 3CCH 2CH 2CH 3OH3—甲基 4.CH 3CH 2CH 2CH 2CH 2CH 2OH3—己醇1—己醇第八章 醇酚、醚3—甲基环己醇1—甲基环戊醇5.CH3CHCH2CH2CH3 OH、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甲基乙基醚2. 乙基异丙基醚3. 戊醇一24. 4—甲基环己醇5. 邻氯苯酚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CH3 PBr31∙"CHCH2CH2OH —CH34. CH3CH2CH2CH2ΟH5. CH3CH2CHOH + Hel(ZnCI 2)CH3第九章醛、酮、醌2—戊醇2.[O]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O//1∙ CH3CH2CH2CH2CH2C-H、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2—甲基乙醛2. 异丁醛己醛2.CH3CH2CHCHCH 32CH2CH2C-H3.CH3CHCH2CH2CH2C—HCH3月4. CH3CCH2CH2CH5. C H3CHCH2CCH35—甲基庚醛5—甲基己醛2 —戊酮戊酮一24 —甲基一2—戊酮对苯醌邻苯醌CH33. 3—甲基辛醛4. 3—甲基庚酮一25. 氨基脲6. 苯甲醛7. 环己酮8. 苯乙醛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P CHo + B r乙酸-kx 2NaBH444. CH3CH2CH2CCH3+ HCN (不反应)I2+ NaOH 3.CHO5∙CH 3CH 2C O H 2CH 3+ H 2N-OHCH 2CH 38.CH 3CH 2CH 2CH 2CH 2COH+ NaHSO 3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Z OI QH 3C HCHCH 2C H 2C H 2C-O HH 3C CH 3Z O3. CH 2=C —C — OHCH 3Q4. CH 3CH 2CHC —ClBrZ QH 3CH 2CH 2CH 2CH 2CH 2C-OH 庚酸6.CH 3CH 2CH 2COH 2CH 3CH 3CH 2CH 2C7.CH 3CH 2C 0HKMnO 45, 6—二甲基庚酸2—甲基丙烯酸2—溴丁酰氯Q o6.CH3CCH2C—OCH2CH37.CH3CH2C0N^CH38.CH3CH2C0。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有机化学Z》作业及答案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有机化学Z》作业及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有机化学各章习题第一章 绪论一、 指出以下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CHCH 3CH 3CH1. 双键 CH 3CH 2Cl2. 卤基CH 3CH 3CHOH3. 羟基2氨基5.CH 3CH 3CCH 3O羰基 CH 3O CH 6. 醛基CH 3CH 2C OOH 7. 羧基NO 28.硝基CH 3CH 2CH 3O9. 醚基 CH 3CH 2CN 10. 氰基二、 按照开库勒及古柏尔等所提出的经典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写出以下分子式的各种可能结构式CO 21. C 4H 102. C 2H 7N 3. CH 2O 24.1. O=C=O2.3. 4.第二章 烷烃一、 命名以下化合物(CH 3)CHCH 2CH 2CH 321. 2-甲基戊烷CH 3CH 2C(CH 3)2CH 2CH 32. 3, 3-二甲基戊烷 (C 2H 5)2C(CH 3)CH 2CH 33. 3-甲基-3-乙基戊烷CH 3CH 2CH(CH 3)CH(CH 3)CH(CH 3)24. 2, 3, 4-三甲基己烷 CH 3CH 2CH(CH 3)CH 2CHCH 2CH 3CH 2CH 3CH 25. 3-甲基-5-乙基辛烷(CH 3)3CCH 2C(CH 3)26. 2, 2, 4-三甲基戊烷 (CH 3)2CHCH 2CH 2CH(CH 2CH 3)27. 2-甲基-5-乙基庚烷 (CH 3)2CHCH(CH 3)CH 2C(CH 2CH 3)2CH 38. 2, 3, 5-三甲基-5-乙基庚烷 (CH 3)2CHC(C 2H 5)2CH 2CH 2CH 39. 2-甲基-3, 3-二乙基己烷CH 3CH 10.CH 2CH 3CHCH 3CH 2CH 2CH CH 3CH 33-甲基-4-异丙基庚烷二、 写出以下化合物的系统名称1.2.3.丙烷 丁烷 异丁烷4.5.6.2, 2-二甲基丙烷 2, 3-二甲基丁烷 3-乙基戊烷三、写出以下化合物的结构式 1. 2,2,3,3—四甲基戊烷2. 2,3—二甲基丁烷3. 3,4,4,5—四甲基庚烷4. 3,4—二甲基—4—乙基庚烷5. 2,4—二甲基—4—乙基庚烷6. 2,5—二甲基己烷7. 2—甲基—3—乙基戊烷8. 2,2,4—三甲基戊烷9. 3,4—二氯—2,5—二甲基己烷 10. 5—〔1,2—二甲基丙基〕—6—甲基十二烷第三章 烯烃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化合物CH 3CH 2CH 2CCH 2CH 3CH 21. 2-乙基-1-戊烯CH 3CH 2CCH 32.CH 22-甲基丁烯CH 3CHCH 2CH CHCH 3CHCHCH 3CH 33. 6-甲基-4-乙基-2-庚烯CH 3CH 2CHCHCH 2CH 2CH 34. 3-庚烯二、 写出以下化合物的结构式1. 四乙基乙烯2. 对称二乙基乙烯3. 不对称甲基乙基乙烯4. 2,3,3,4—四甲基—1—戊烯三、 完成以下反响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化合物CH 3CCCH 31. 2-丁炔 CHCCH 2CH 32. 1-丁炔CH 3CHCH 2CCHCH 33. 4-甲基-1-戊炔CH 2CHCH 2CH 2CCH 4. 1-己烯-5炔CH 3CCH 3CCH 3CHCH 25. 3, 4-二甲基-1, 3-戊二烯CH 3CC C CHCH 2CH 3CHCH 26. 4-乙烯基-4-庚烯-2-炔CH 3HC3HCC CC CH 3CH 3CH 37. 2, 2, 5-三甲基-3-己炔C CC CH 3CH 3CH 3CH 28.4,4-二甲基-1-苯基-1-戊炔二、 写出以下化合物的结构式1. 4—甲基—2—戊炔2. 3—甲基—3—戊烯—1—炔3. 二异丙基乙炔4. 1,5—己二炔5. 1—溴—1—丁炔6. 乙烯基乙炔7. 4—十二碳烯—2—炔8. 3—甲基—3—戊烯—1—炔三、 完成以下反响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第五章 脂肪烃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化合物1. 4-环丙基-1-丁烯2.5-甲基-4-环丙基-2-庚烯二、写出以下化合物的结构式1. 环己基环己烷2. 二螺[5,1,6,2]十六烷第六章 芳香烃一、 命名以下化合物C CH 3CH 3CH 31.CH 3Cl2.C 2H 5NO 23.NO 2NO 24.COOH叔丁基苯 4-氯甲苯 4-硝基乙苯 3, 4-二硝基苯甲酸CH 2OH5.CCHCH 3CH 36.7.苯甲醇 2-苯基-2-丁烯 环己基苯二、 写出以下化合物的结构式1. 间二硝基苯2. 对溴硝基苯3. 对羟基苯甲酸4. 2,4,6—三硝基苯酚5. 对氯苄氯6. 3,5—二硝基苯甲酸三、 完成以下反响式四、 以苯为原料合成以下化合物ClCH 31.ClNO 22.CNO 2OH O SO 3H3.4.CH(CH 3)2CCH 3O第七章卤代烷烃一、命名以下化合物1.CH3CH CH CHCH3CH3Cl CH31.2,4—3—氯—二甲基戊烷CH3CH CH CHCH3CH3ClCH32.3, 4-二甲基-2-氯戊烷CH2CH2CH2CH2BrBr3.1,5—二溴戊烷Cl4.1—氯环戊烷氯代环戊烷CHCl35.三氯甲烷〔氯仿〕二、写出以下化合物的结构式1. 烯丙基溴2. 1—氯—2—苯基—乙烷3. 间—氯乙苯4. 4—溴—2—甲基—3—乙基戊烷5. 3—氯环己烯第八章 醇、酚、醚一、 命名以下化合物CH 3OH1.3—甲基环己醇OH 3HC2.1—甲基环戊醇1.CH 3CCH 2CH 2CH 3OHCH 2CH 33. 3—甲基—3—己醇CH 3CH 2CH 2CH 2CH 2CH 2OH 4. 1—己醇CH 3CHCH 2CH 2CH 3OH5. 2—戊醇二、写出以下化合物的结构式 1. 甲基乙基醚2. 乙基异丙基醚3. 戊醇—24. 4—甲基环己醇5. 邻氯苯酚三、完成以下反响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CHCH 2CH 2OH CH 3CH 3PBr 1.OHSOCl 22.CH 2OHHONaOH/H 2O3.CH 3CH 2CH 2CH 2OH[O]4.CH 3CH 2CHOH CH 3HCl(ZnCl 25.+第九章 醛、酮、醌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化合物CH 3CH 2CH 2CH 2CH 2C OH 1.己醛CH 3CH 2CHCH 2CH 2CH 2CHCH 3O2. 5—甲基庚醛CH 3CHCH 2CH 2CH 2CHCH 3O3. 5—甲基己醛CH 3C OCH 2CH 2CH 34. 2—戊酮 戊酮—2CH 3CHCH 2CCH 3O5.CH 34—甲基—2—戊酮OO 6.对苯醌OO 7.邻苯醌二、写出以下化合物的结构式1. 2—甲基乙醛2. 异丁醛3. 3—甲基辛醛4. 3—甲基庚酮—25. 氨基脲6. 苯甲醛7. 环己酮8. 苯乙醛三、完成以下反响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CHO + Br1.CHO+ I 2 + NaOH2.(不反响)CHO+ NaBH 3.4.CH 3CH 2CH 2CCH 3O+ HCN5.CH 3CH 2CCH 2CH 3O+ H 2N OH6.CH 3CH 2CH 2CCH 2CH 3O+ H 2NNHCH 3CH 2CH 2CCH 2CH 3N NHCH 3CH 2CHOKMnO 47.8.CH 3CH 2CH 2CH 2CH 2C O+ NaHSO 3H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化合物OHOCH 3CHCHCH 2CH 2CH 2C H 3C CH 31. 5,6—二甲基庚酸OOH CH 3CH 2CH 2CH 2CH 2CH 2C2. 庚酸OHCH 33.OCH 2C C 2—甲基丙烯酸4.CH 3CH 2CHCOClBr2—溴丁酰氯C C 5.O O O邻苯二甲酸酐OCH 2CH 3CH 3C CH 2C O 6.O乙酰乙酸乙酯CH 3CH 3CH 2C O7.NHN —甲基丙酰胺CH 3CH 2CCH 3O8.CO O乙丙酸酐二、写出以下化合物的结构式1. 3—甲基庚酸2. 2—甲基—3—乙基辛酸3. 丁二酸酐4. 邻苯二甲酸酐5. 丙酸乙酯6. N ,N —二乙基乙酰胺7. 异丁酰氯8. 邻甲基苯甲酰溴三、完成以下反响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CH 3CH 3COOH + HOCH 2CH1.2.CH 3CH 2C CH 3CH 2COO+ HOCH 2CH 33.OO C C OH OHHCOCH 2CH 2CH 3O4. + NH 3C OO CH 3H 3CC O5.+CH 2OHOCH 3C Cl +HOCH 2CH 2CH 6.OCH 3CH 2CNH 2+CH 3CH 2CH 2OH7.OCH 2OHC8.+OH+第十一章 取代羧酸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化合物CH 3CHCH 2CHCCH 3ClOHO1. 2—氯—4—甲基戊酸CHCCH 3ClOO2.CH 2CH 3CH 3CH 2CH 2C2—氯—3—甲基己酸乙酯CHC OHO3.CH 3CH 2NH 22—氨基丁酸CCH 3OO4.CH 2CH 2CHCH 3CH 2CHCH 3CH 32—甲基丁酸异戊酯CH 2COCH 25.O苯乙酸苯甲酯二、写出以下化合物的结构式1. 乙酰乙酸乙酯2. 苯甲酸苯酯3. 3—氯丁酸乙酯4. α—氨基戊酸5. β—甲基戊酰氯三、完成以下反响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1.Cl+ H 2OOH CH 3CH 2CHCOCOHO2.CH 3CCH 2CH 2OCOH O3.CH 3CH 2+OH4.+OCH 2CH 3CH 3CCH 2C OO Br 2/Cl 2NHCH 3CCH 2COCH 2CH 3OO +H 2N5.NH5.OCH 2CH 3NHOHCCH 3CH 2C O第十二章 糖类1. 葡萄糖的半羧醛羟基是〔A 〕。

奥鹏21春季 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Z》平时作业4.doc

奥鹏21春季 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Z》平时作业4.doc

1.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最简便方法是: ()A.解蔽法B.配位掩蔽法C.沉淀掩蔽法D.氧化还原掩蔽法E.色谱分离法【参考答案】: B2.不适合晶形沉淀的条件是: ()A.沉淀完全后放冷过滤B.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沉淀剂C.沉淀剂的浓度要大D.在热溶液中进行E.在稀溶液中制作沉淀【参考答案】: C3.以下各种效应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效应是: ()A.温度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配位效应E.水解效应【参考答案】: C4.某化合物在1400-1600cm-1有4个吸收峰,该化合物可能含()官能团: ()A.酯基B.醛基C.苯环D.酮基E.羧基【参考答案】: C5.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40、480、520,问三组分在同一薄层板上Rf值的大小顺序为 ()A.A=B=CB.A>B>CC.B>A>CD.C>B>AE.C>A>B【参考答案】: B6.下面哪个参数为定性参数:()A.峰宽B.保留时间C.峰高D.峰面积E.半峰宽【参考答案】: B7.死时间t0 :()A.为化合物与固定相相互作用所用的时间B.一般无法测量 C.tR=tR'-t0 D.为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物质从进柱到出峰最大值所用时间 E.为化合物进柱到出峰最大值所用时间【参考答案】: D8.在色谱分析中,对载体的要求不包括: ()A.具有较强的吸附性B.表面应是化学惰性C.具有多孔性D.热稳定性好E.颗粒均匀、细小【参考答案】: A9.用纸色谱分离有机酸时,有拖尾现象,为减少拖尾,可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的: ()A.水B.二乙胺C.冰醋酸D.石油醚E.正己烷【参考答案】: C10.色谱所用的氧化铝: ()A.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而酸性氧化铝使用最多B.有碱性和酸性二种,其中碱性使用最多C.有碱性和酸性二种,其中酸性使用最多D.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而中性氧化铝使用最多E.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而碱性氧化铝使用最多【参考答案】: D11.色谱中,某一物质的K→∝,表明该物质: ()A.峰面积→∝B.不被洗脱C.随溶剂前沿流出D.tR、VR都很小 E.TR’、VR’都很小【参考答案】: B12.在正相分配色谱中,保留时间长的组分是: ()A.挥发性大的B.固定相溶解度大的C.吸附能力大的D.分子量小的 E.流动相溶解度大的【参考答案】: B13.用内标法定量的主要优点是: ()A.要求样品中所有组分均出峰B.不需用校正因子C.对进样量要求不严 D.样品溶液配制简单 E.适合微量组分的定量【参考答案】: C14.在反相HPLC中,对于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组分出峰顺序以下正确的是:()A.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极性小的组分先出峰B.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极性大的组分先出峰C.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极性小的组分先出峰D.流动相极性等于固定相极性,组分带电荷多少出峰E.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极性大的组分先出峰【参考答案】: B15.pKa=3.05 有效数字():?( )A.五位B.四位C.两位D.一位E.三位【参考答案】: C16.309.456-1.53计算结果()位有效数字:?( )A.五位B.四位C.两位D.一位E.三位【参考答案】: A17.量取未知液作滴定,应选用:?( )A.无色玻璃试剂瓶B.量筒C.移液管D.容量瓶E.塑料试剂瓶【参考答案】: C18.配HCl 标准溶液时量取浓盐酸,应选用:?( )A.无色玻璃试剂瓶B.量筒C.移液管D.容量瓶E.塑料试剂瓶【参考答案】: B19.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至酚酞终点所消耗盐酸体积为V1 mL,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又消耗盐酸的体积V2 mL,如果溶液组成仅含有Na2CO3时,应:?( )A.V10,V2=0B.V1=0,V2>0C.V1=V2D.V1>V2【参考答案】: C20.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至酚酞终点所消耗盐酸体积为V1 mL,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又消耗盐酸的体积V2 mL,如果溶液组成为NaOH和Na2CO3时,应:?( )A.V10,V2=0B.V1=0,V2>0C.V1=V2D.V1>V2【参考答案】: D21.按酸碱质子理论,H20的共轭碱是:?( )A.H30+B.H20C.OH-D.NH3E.NH4+【参考答案】: C22.NH3?+ H20 = NH4+?+ OH反应物中,为酸的是:?( )A.H30+B.H20C.OH-D.NH3E.NH4+【参考答案】: E23.乙炔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 )A.4B.12C.7D.6E.5【参考答案】: C24.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6其不饱和度为:?( )A.4B.12C.7D.6E.5【参考答案】: A25.羰基化合物R-CO-X中,若X分别为以下取代基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波数者为:?( )A.ArB.R’C.ClD.HE.R【参考答案】: C26.羰基化合物R-CO-X中,若X分别为以下取代基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低波数者为:?( )A.ArB.R’C.ClD.HE.R【参考答案】: A27.哪个因素可使某物质的容量因子k减小:?( )A.色谱柱的长度增长B.硅胶的活度增大C.流动相的极性增强D.固定相填充得更加紧密E.色谱柱的长度减小【参考答案】: C28.哪个因素可使某物质的容量因子k不变,但保留时间增大:?( )A.色谱柱的长度增长B.硅胶的活度增大C.流动相的极性增强D.固定相填充得更加紧密E.色谱柱的长度减小【参考答案】: A29.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方法称为:?( )A.柱色谱B.键合相色谱C.正相色谱D.反相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参考答案】: C30.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置于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 )A.柱色谱B.键合相色谱C.正相色谱D.反相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参考答案】: A31.样品可以在气、液、固态下都可测定的是:?( )A.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E.重量法【参考答案】: C32.薄层色谱法中,常用三氧化二铝作为:?( )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参考答案】: D33.配位滴定中,常用EDTA作为:?( )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参考答案】: E34.可以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空白试验C.回收实验D.对照试验E.校准仪器【参考答案】: A35.不加样品,与样品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操作,属于:?(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空白试验C.回收实验D.对照试验E.校准仪器【参考答案】: B36.MnO4-滴定C2O42-时,速度由慢到快:?( )A.同离子效应B.催化反应C.自动催化反应D.酸效应E.配位效应【参考答案】: C37.PbSO4沉淀随H2SO4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加:?( )A.同离子效应B.催化反应C.自动催化反应D.酸效应E.配位效应【参考答案】: D38.配位滴定中,常用EDTA作为:?( )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参考答案】: E39.酸碱滴定中,甲基橙被用作为:?( )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参考答案】: C40.随环张力增加,红外光谱中环外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将:?( )A.消失B.向低波数位移C.向高波数位移D.变化无一定规律E.不变化【参考答案】: C41.随环张力增加,红外光谱中环内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将:?( )A.消失B.向低波数位移C.向高波数位移D.变化无一定规律E.不变化【参考答案】: B42.吸附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 )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熔点差异【参考答案】: B43.分配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 )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熔点差异【参考答案】: B44.纸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属于分配色谱,其固定相的载体是:?( )A.液体石蜡B.纤维素C.聚酰胺D.淀粉E.水【参考答案】: B45.纸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属于分配色谱,其固定液是:?( )A.液体石蜡B.纤维素C.聚酰胺D.淀粉E.水【参考答案】: E46.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方法称为:?( )A.柱色谱B.键合相色谱C.正相色谱D.反相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参考答案】: D47.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置于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 )A.柱色谱B.键合相色谱C.正相色谱D.反相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参考答案】: A48.样品可以在气态状态下测定的是:?( )A.高效液相色谱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 E.重量法【参考答案】: C49.应用指示剂指示实验结束的方法是:?( )A.高效液相色谱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 E.重量法【参考答案】: D50.使用外标标准曲线法时,使用的定量关系曲线为:?( )A.无线性关系B.mi—As曲线C.ms—As 曲线D.mi-Ai/As曲线 E.mi/ms—Ai/As曲线【参考答案】: C51.使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时,使用的定量关系曲线是:?( )A.无线性关系B.mi—As曲线C.ms—As 曲线D.mi-Ai/As曲线 E.mi/ms—Ai/As曲线【参考答案】: E52.当以上溶液浓度均为C mol/L时,pH值最小的是:?( )A.NH4OHB.HClC.NaOHD.HAcE.HF【参考答案】: B53.当以上溶液浓度均为C mol/L时,pH值最大的是:?( )A.NH4OHB.HClC.NaOHD.HAcE.HF【参考答案】: C54.按酸碱质子理论,H2O的共轭碱是:?( )A.H3O+B.H2OC.OH-D.NH3E.NH4+【参考答案】: C55.NH3?+ H2O = NH4+?+ OH的反应物中为酸的是?( )A.H3O+B.H2OC.OH-D.NH3E.NH4+【参考答案】: E56.吸光物质紫外吸收光谱的峰位λmax取决于:?( )A.电子跃迁能级差B.电子跃迁几率C.溶液浓度D.光程长度E.入射光强度【参考答案】: A57.吸光物质紫外吸收光谱的摩尔吸收系数取决于:?( )A.电子跃迁能级差B.电子跃迁几率C.溶液浓度D.光程长度E.入射光强度【参考答案】: B58.分离某两个混合酸,最可能的流动相系统是?( )A.石油醚-乙酸乙酯B.苯-丙酮C.苯-乙醚—二乙胺D.四氯化碳 E.正丁醇-水-冰醋酸【参考答案】: E59.分离某两个混合碱,最可能的流动相系统是?( )A.石油醚-乙酸乙酯B.苯-丙酮C.苯-乙醚—二乙胺D.四氯化碳 E.正丁醇-水-冰醋酸【参考答案】: C60.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属于:?( )A.亲和色谱法B.吸附色谱法C.分配色谱法D.离子交换色谱法E.凝胶色谱法【参考答案】: B61.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以水的电解质溶液为流动相的色谱属于:?( )A.亲和色谱法B.吸附色谱法C.分配色谱法D.离子交换色谱法E.凝胶色谱法【参考答案】: D62.吸附色谱根据物质的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目的:?( )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参考答案】: B63.空间排阻色谱根据物质的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目的:?( )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参考答案】: C64.以C(HCl)=0.00100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20.00mL 同浓度的NaOH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A.以上指示剂均不可B.酚酞C.中性红(变色范围pH6.8~8.0)D.铬黑TE.A和B均可【参考答案】: C65.以C(NaOH)=0.100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20.00mL同浓度的HCl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 )A.以上指示剂均不可B.酚酞C.中性红(变色范围pH6.8~8.0)D.铬黑TE.A和B均可【参考答案】: E66.用0.1000mol/LHCl 滴定同浓度的NaOH pH突跃范围为9.7~4.3,若HCl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pH突跃范围是:?( )A.8.7~5.3B.8.7~4.3C.9.7~ 5.3D.10.7~5.3E.10.7~3.3【参考答案】: A67.用0.1000mol/LHCl 滴定同浓度的NaOH pH突跃范围为9.7~4.3,若HCl和NaOH的浓度均增大10倍,pH突跃范围是:?( )A.8.7~5.3B.8.7~4.3C.9.7~ 5.3D.10.7~5.3E.10.7~3.3【参考答案】: E68.在滴定分析法中,由于被测物难溶,可采用:?( )A.配位滴定B.返滴定C.置换滴定D.直接滴定E.间接滴定【参考答案】: B69.在滴定分析法中,由于没有合适的指示剂确定终点,可采用:?( )A.配位滴定B.返滴定C.置换滴定D.直接滴定E.间接滴定【参考答案】: E70.酸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 )A.氧化性溶液B.无色溶液C.中性溶液D.碱性溶液E.有色溶液【参考答案】: D71.碱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 )A.氧化性溶液B.无色溶液C.中性溶液D.碱性溶液E.有色溶液【参考答案】: A72.红外吸收光谱是由:?( )A.由纯振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B.由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C.由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D.由纯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E.由原子核自旋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参考答案】: C73.紫外吸收光谱是由:?( )A.由纯振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B.由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C.由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D.由纯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E.由原子核自旋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参考答案】: B74.红外光谱的指纹区的波数范围是:?( )A.4000-1600cm-1B.4000-400cm-1C.4000-1300cm-1D.1300-200cm-1 E.1300-400cm?-175.红外光谱的特征区的波数范围是:?( )A.4000-1600cm-1B.4000-400cm-1C.4000-1300cm-1D.1300-200cm-1 E.1300-400cm?-1【参考答案】: C76.硅胶薄层色谱中,不影响物质的容量因子k因素的是:?( )A.薄层板的长度B.硅胶的活度C.流动相的极性D.薄层操作的温度 E.硅胶的粒度【参考答案】: A77.硅胶薄层色谱中,不影响物质的比移值Rf因素的是:?( )A.薄层板的长度B.硅胶的活度C.流动相的极性D.薄层操作的温度 E.硅胶的粒度【参考答案】: A78.可以利用溶液颜色变化判断实验结束的方法是:?( )A.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E.重量法【参考答案】: D79.常用喷显色剂指示样品斑点位置的方法是:?( )A.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E.重量法【参考答案】: B80.薄层色谱法中,常用三氧化二铝作为:?( )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81.酸碱滴定中,甲基橙被用作为:?( )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参考答案】: C82.碱式滴定管不能盛装以上何种溶液:?( )A.氧化性B.中性C.碱性D.无色E.有色【参考答案】: A83.酸式滴定管不能盛装以上何种溶液:?( )A.氧化性B.中性C.碱性D.无色E.有色【参考答案】: C84.用分度值为10mg的天平称出3g试样,应记录为:?( )A.3.00000gB.3.0gC.3.00gD.3.000gE.3.0000g 【参考答案】: C85.用分度值为0.01mg的天平称出3g试样,应记录为:?( )A.3.00000gB.3.0gC.3.00gD.3.000gE.3.0000g 【参考答案】: A86.标定HCl标准溶液常用?(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NaHCO3 C.NaB2O7.10H2O D.AgNO3 E.ZnO【参考答案】: C87.标定NaOH 标准溶液常用?(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NaHCO3 C.NaB2O7.10H2O D.AgNO3 E.ZnO【参考答案】: A88.纸色谱属于:?( )A.以上都可以B.离子交换色谱法C.凝胶色谱法D.吸附色谱法E.分配色谱法【参考答案】: E89.固定相可反复使用,且保存时需转型成盐型的方法是:?( )A.以上都可以B.离子交换色谱法C.凝胶色谱法D.吸附色谱法E.分配色谱法【参考答案】: B90.吸附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 )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参考答案】: B91.空间排阻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 )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参考答案】: C92.以下物质可以在正相液液分配色谱中作为固定液使用的是:?( )A.硫酸B.水C.硅胶D.硅油E.玻璃板【参考答案】: B93.以下物质可以在反相液液分配色谱中作为固定液使用的是:?( )A.硫酸B.水C.硅胶D.硅油E.玻璃板【参考答案】: D94.芳香族的碳氢单键(C—H),折合质量数为()。

北大医学网络教育有机化学P030作业4-2.pptx

北大医学网络教育有机化学P030作业4-2.pptx
3.根据下列取代烯烃的结构式,选择正确的名称)
A)Z-1-氟T-氯-2-漠乙烯
r
B)ET-氟T-氯-2-漠乙烯 C)反式T-氟T-氯-2 -漠乙烯 D)顺式-1-氟T-氯-2 -漠乙烯
r
E)ZT-漠T-氯-2-氟乙烯
4.下列正碳离子哪一个相对最稳定.
+
CH3 A) CH
B)
4
「旧」(「玦
D)
o (CH3)2CH
题目内容
小题 1
得分 5.0
本题分数 对错
5.0
/
学生答案 B
2
5.0
3
5.0
4
5.0
5
5.0
6
5.0
7
5.0
8
5.0
9
5.0
10 5.0
11 10.0 12 10.0
13 10.0
5.0
/
A
5.0
/
A
5.0
/
B
5.0
/
C
5.0
/
E
5.0
/
D
5.0
/
D
5.0
/
B
5.0
/
B
10.0
/
BE
10.0
/
BE
6
12,下列哪两个氯代烃能与AgNO3乙醇溶液作用,形成白色沉淀(AgCD.
r
A)氯苯
B)氯苄
r
C)氯乙烯
r
D)1-氯T-丙烯
E)2-甲基-2 -氯丙烷
13.下列化合物中,哪两个有内消旋化合物
A)2,3-二漠丁烷
r
B)2,3-二漠戊烷
C)2,4-二漠戊烷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分析化学Z》作业1-6次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分析化学Z》作业1-6次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分析化学Z》作业1-6次答案第一篇: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分析化学Z》作业1-6次答案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分析化学Z》作业1答案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的主要因素是:[1分] A.沉淀的溶解度B.物质的性质C.溶液的温度D.过饱和度E.相对过饱和度2.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最彻底方法是[1分] A.解蔽法B.配位掩蔽法C.沉淀掩蔽法D.氧化还原掩蔽法E.预先分离3.红外光谱法对制样的要求错误的是: [1分] A.液体样品浓度适中B.样品可以含大量水C.样品纯度越高越好D.固体样品量适中E.样品颗粒细小4.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不包括: [1分] A.色谱柱B.单色器C.高压输液泵D.检测器E.进样装置5.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带的是: [1分] A.氨分子中3个H-C键不对称变形振动B.丙炔分子中-C≡C-对称伸缩振动C.乙醚分子中的C-O-C不对称伸缩振动D.二氧化碳分子中O=C=O对称伸缩振动E.水分子中H-O伸缩振动6.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在硅胶薄层色谱上的Rf值的大小顺序为A>B>C,问三组分的极性大小顺序为:A.A=B=C B.C>B >A分][1C.A>B>C D.B>A>C E.C>A>B7.有关酸碱指示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1分] A.都有三种不同颜色B.能指示溶液的确切pH 值C.显酸色时溶液为酸性,显碱色时溶液为碱性D.在一定的pH 值范围内呈现不同的颜色E.都是有机酸8.下列不是增大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素是: [1分] A.其它副反应B.酸效应C.同离子效应D.盐效应E.配位效应9.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A.式中γ≤1分][1B.还原型发生副反应,条件电位升高C.氧化型发生副反应,条件电位降低D.溶液的离子强度对条件电位有影响E.式中α≤110.以下各种变化不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是:[1分] A.指示剂浓度B.溶剂C.温度D.离子强度E.滴定剂浓度11.草酸钠溶液与0.04000mol/ L KMnO4溶液反应,反应完成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两者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KMnO4~的浓度[1分] A.0.01000 mol/L B.0.1000mol/L C.0.04000 mol/LD.0.05000 mol/LE.0.08000 mol/L12.吸收池使用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1分] A.只能用镜头纸轻擦透光面B.手拿毛玻璃面C.不能用洗液清洗D.只能装到容积1/3E.光路通过其透光面13.以下对于测定紫外吸收光谱时溶剂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1分] A.极性化合物测定多选乙醇作溶剂B.溶剂要对样品有足够的溶解能力C.在所测定的波长范围内,溶剂本身没有吸收D.在所测定的波长范围内,溶剂本身有吸收E.非极性化合物测定多选环己烷作溶剂14.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1分] A.明确物质组成的多种化学信息B.明确物质的化学组成C.明确物质的合成方法D.明确物质中某组份的含量E.明确物质的化学结构15.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用来定性的依据是组分的: [1分]A.峰的个数B.保留时间C.峰宽D.峰高E.理论塔板数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几乎不能发生的是:A.π→σ* B.π→π*C.n→σ*D.σ→σ*E.n→π* 分离度R的计算式为: [1分] A.B.C.D.E.分]16.[117.18.GC中,色谱柱使用的最高温度取决于: [1分] A.试样中各组分的熔点B.试样中各组分的沸点C.固定液的沸点D.固定液的熔点E.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19.在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中,能用来定性的参数是:A.吸收峰的高度B.最大吸收峰的吸光度C.最大吸收峰峰形D.最大吸收峰的宽度E.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和其摩尔吸收系数20.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 [1分] A.无水Na2CO3B.K2Cr2O7C.H2C2O4?H2OD.Na2B4O7?0H2OE.NaOH分][121.气相色谱法中“死时间”的准确含义是:[1分] A.待测组分与固定液的作用时间B.所有组分流经色谱柱的时间C.待测组分流经色谱柱的时间D.载气流经色谱柱的时间E.完全不与固定相作用组分流经色谱柱的时间22.一组分析数据标准偏差的计算式应为:[1分] A.B.C.D.E.23.以下关于系统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1分] A.系统误差可以消除B.系统误差可以估计其大小C.系统误差是可以测定的D.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正负系统误差出现机会相等E.系统误差对分析结果影响比较恒定24.有关保留时间tR的描述错误的是: [1分] A.色谱柱填充紧密程度不会影响某一物质的tRB.在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相邻两色谱峰峰的保留时间的差值会随着色谱柱长度而改变C.tR=t0(1+k)D.改变流动相会改变某一物质的tRE.改变柱温会改变某一物质的tR25.当共轭体系由顺式变为反式时,其UV光谱的λmax将如何变化 [1分] A.产生新吸收带B.红移C.蓝移D.位置不变E.消失26.当单色光通过一吸光介质后: [1分] A.透光率一般小于1 B.吸光度不与浓度呈线性关系C.透光率与浓度或厚度之间呈线性关系D.透光率与吸光度成正比E.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或厚度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27.下列H2C2O4共轭酸碱对pKa与pKb的关系是:[1分]A.pKa2+pKb2= pKwB.pKa1+pKa2=pKwC.pKb1+pKb2= pKwD.pKa1+pKb1= pKwE.pKa1+pKb2= pKw28.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 A.一般温度升高,氧化还原反应速度加快B.只要氧化还原反应的≥0.4V,就一定可以用于氧化还原滴定C.两电对越大,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突跃越大D.氧化还原滴定突跃与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有关E.滴定反应中如有物质发生副反应,会影响相关电对的条件电位,从而影响滴定突跃的大小29.HAc 的pKa=4.76,苯甲酸C6H5COOH 的Ka=4.19,HCOOH的pKa=3.75,HCN 的pKa=9.21,据此,不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是: [1分] A.HCl B.HAc C.C6H5COOH D.HCOOH E.HCN30.HPLC与GC比较,可以忽略纵向扩散,主要原因是: [1分] A.色谱柱较GC短B.柱前压力高C.流速比GC快D.流动相粘度大E.柱温低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五位B.四位C.两位D.一位E.三位 1.pKa=3.05 有效数字():[1分] A B C D E 2.309.456-1.53计算结果()位有效数字: [1分] A B C D EA.H30B.H20C.OHD.NH3E.NH4 3.NH3 + H20 = NH4 + OH 反应物中,为酸的是: [1分] ++-+A B C D E 4.按酸碱质子理论,H20的共轭碱是: [1分] A B C D EA.V10,V2=0 C.V1=0,V2>0 D.V1=V2 E.V1>V2 5.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至酚酞终点所消耗盐酸体积为V1 mL,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又消耗盐酸的体积V2 mL,如果溶液时,应: [1分] A B C D E 6.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至酚酞终点所消耗盐酸体积为V1 mL,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又消耗盐酸的体积V2 mL,如果和Na2CO3时,应: [1分] A B C D EA.无色玻璃试剂瓶B.量筒C.移液管D.容量瓶E.塑料试剂瓶7.配HCl 标准溶液时量取浓盐酸,应选用: [1分] A B C D E 8.量取未知液作滴定,应选用: [1分] A B C D E分析化学Z》第2次作业您本学期选择了“分析化学Z”说明:本次作业总分为38分,您的得分为38分A型题:1.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以下不属于仪器分析的是: [1分] A.色谱分析B.电化学学分析C.光学分析D.重量分析E.质谱分析2.如果杂离子与构晶离子的电荷相同、离子半径相近,则易于产生下列那种后沉淀? [1分] A.后沉淀B.表面吸附C.混晶D.吸留E.包藏3.化学键合固定相的优点不包括:[1分] A.固定相粒度小B.无固定液流失C.传质速度快D.热稳定性好E.柱效高4.样品中各组分出柱的顺序与流动相性质无关的是:A.正相色谱B.离子交换色谱C.液-液分配柱色谱D.吸附柱色谱E.凝胶柱色谱5.分离度R的计算式为: [1分] A.B.C.D.E.分][1 6.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 [1分] A.色谱柱的长度B.流动相总体积C.填料的体积D.填料孔隙的体积E.总体积7.以下与氧化还原反应速度无关的是: [1分] A.反应平衡常数B.氧化剂、还原剂本身的性质C.反应物的浓度D.反应温度E.催化剂8.在HPLC操作时,为了避免压力变化,使流动相产生气泡影响检测或降低柱效,要对流动相进行“脱气”,以下不是“脱气”方法的是: [1分] A.加热B.超声C.减压过滤D.通入惰性气体E.在线膜脱气9.以下不是滴定分析的特点的是: [1分] A.分析结果精密度、准确度较高B.适用于测定微量或痕量组分的含量C.适用于测定常量组分的含量D.与重量法比较,操作简便、快速E.与仪器分析方法比较,设备简单,价廉10.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分],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1A.式中γ≤1 B.还原型发生副反应,条件电位升高C.氧化型发生副反应,条件电位降低D.溶液的离子强度对条件电位没有影响E.式中α≥111.滴定分析中,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刚好完全反应的那一点称为:[1分] A.突跃点B.化学计量点C.等电点D.滴定终点E.理论终点12.色谱图中,两峰间的距离取决于: [1分] A.色谱峰的峰宽B.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C.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速度D.色谱柱的死体积E.色谱峰的半峰宽13.以下为共轭酸碱对的是 [1分] A.H2PO4——PO4-3-B.H3O——OH +-C.NH4——NH 3 +D.H3AsO4——HAsO4 2-E.H2CO3——CO3 2-14.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Cl,若两溶液浓度同时减小10倍,其滴定曲线pH突跃的变化应该是: [1分] A.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值增大,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减小B.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值减小,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增大C.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值均减小D.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值均增大E.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值不变,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增大15.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反应进行完全,对不易挥发的沉淀剂来说,加入量最好: [1分] A.过量就行B.按计量关系加入C.过量20%~30%D.过量50%~100%E.沉淀剂达到近饱和16.32.650-1.5正确的答案是: [1分] A.31.2 B.31.1 C.31.14 D.31E.31.14017.以下除那项以外都是基准物应具备的条件:A.分子量要较大B.物质的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相等C.纯度要高分][1D.性质稳定E.不含有结晶水18.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相同浓度不同弱酸时,如果弱酸Ka值越大,则: [1分] A.终点时,指示剂颜色变化越不明显B.消耗NaOH 的量越多C.消耗NaOH 的量越小D.滴定突跃范围越大E.滴定突跃范围越小19.用薄层色谱分离生物碱时,有拖尾现象,为减少拖尾,可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的: [1分] A.水B.二乙胺C.甲酸D.石油醚E.正己烷20.在色谱分离中,要使两组份完全分离,其分离度应是:[1分]A.0.7B.0.1C.0.9D.1.0E.>1.521.为测定固体试样的红外光谱图,试样制备的方法中不包括: [1分] A.压片法B.粉末法C.糊状法D.薄膜法E.气体池法22.不影响酸碱指示剂使用的条件是: [1分] A.湿度B.指示剂的用量C.温度D.溶液离子强度E.溶剂23.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哪个溶剂的洗脱能力最强:A.乙醚B.正己烷C.甲醇分][1D.乙酸乙酯E.二氯甲烷24.气相色谱中选作定量的参数是: [1分] A.半峰宽B.保留时间C.相对保留时间D.峰面积E.调整保留时间25.关于铬黑T指示剂,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 A.在pH7-11时,游离铬黑T呈蓝色B.铬黑T是氧化还原的指示剂C.在水硬度的测定时可用于指示终点D.铬黑T应在pH7-11范围内使用E.用作EDTA测定自来水硬度的指示剂,终点时铬黑T从红色变为蓝色26.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s、mm(g),浓度为Cs、Cm(g/ml),摩尔数为ns、nm(mol),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为Vs、Vm(ml),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1分] A.Cm/CsB.ms/mmC.(CsVs)/(CmVm)D.ns/nmE.Cs/Cm27.薄层色谱中对两个斑点间距离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1分] A.展开距离B.固定相的种类C.流动相的极性D.展开温度E.薄层板的宽窄28.红外光谱法中所说的特征频率区是指4000 cm-1-1250 cm-1的区间,以下对该区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分] A.该区吸收峰不易辨认B.该区又称指纹区C.该区处于红外光谱的低频区D.该区的吸收能反映精细结构E.该区特征性很强故称特征区29.物质的量、物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1分] A.C1:V1=C2:V2[1B.C1V1=C2V2C.C=n/VD.n=m/ME.CV=n/m30.以下标准溶液必须用标定法配制的是:[1分] A.重铬酸钾标准溶液B.草酸标准溶液C.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D.EDTA标准溶液E.碳酸钠标准溶液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色谱柱的长度增长B.硅胶的活度增大C.流动相的极性增强D.固定相填充得更加紧密E.色谱柱的长度减小1.哪个因素可使某物质的容量因子k不变,但保留时间增大:[1分] A B C D E2.哪个因素可使某物质的容量因子k减小: [1分] A B C D EA.ArB.R’C.ClD.HE.R 3.羰基化合物R-CO-X中,若X分别为以下取代基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波数者为: [1分] A B C D E 4.羰基化合物R-CO-X中,若X分别为以下取代基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低波数者为: [1分] A B C D EA.4B.12C.7D.6E.5 5.乙炔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 [1分] A B C D E 6.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6其不饱和度为: [1分] A B C D EA.柱色谱B.键合相色谱C.正相色谱D.反相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 7.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方法称为: [1分] A B C D E 8.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置于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1分] A B C D E您本学期选择了“分析化学Z”4次作业说明:本次作业总分为38分,您的得分为37分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1分] A.分析纯NaOHB.优级纯的邻苯二甲酸氢钾C.优级纯的无水Na2CO3D.800℃ 干燥过的ZnOE.99.99%纯锌2.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关系正确的是[1分] A.A=lgT B.A=lg(-T)C.A=-lgT D.A=10×T E.A=10T3.定量分析过程不包括以下步骤:[1分] A.样品调查B.试样分解C.取样D.测定E.计算分析结果4.薄层色谱的结果观察错误的方法是: [1分] A.在洗液中浸泡半小时,取出烘至出现斑点B.可见光下观察有色斑点C.紫外等下观察有荧光的斑点 D.用碘蒸气熏至出现斑点E.用10%的硫酸溶液喷洒,然后烘烤至出现斑点5.不能减免或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是:[1分] A.加校正值B.对照试验 C.空白试验 D.增加测定次数 E.校准仪器误差6.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在线性范围内与含量成正比的是:A.峰的个数B.保留时间C.峰宽D.峰高E.理论塔板数7.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1分] A.σ→π*B.π→π*[1分]C.n→σ*D.σ→σ*E.n→π*8.25.00×5.300×1.6144正确答案是:[1分] A.214 B.213.9C.213.91D.213.908E.2139.分子吸收何种外来辐射后,外层价电子产生跃迁?A.紫外-可见光 B.无线电波 C.微波 D.X射线 E.红外线10.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是: [1分] A.热导池 B.光电池[1分]C.光电管D.光电倍增管E.真空热电偶11.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错误的是:[1分] A.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B.准确度用误差衡量 C.精密度用偏差衡量D.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E.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12.纸色谱法常用的展开剂有正丁醇-醋酸-水(4:1:5),对该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是:A.依次正丁醇、醋酸、水作展开剂B.将三种溶剂混合后直接用作展开剂C.三种溶剂混合后,静止分层,取上层作为展开剂D.三种溶剂混合后,静止分层,取下层作为展开剂E.取正丁醇-水作展开剂,用醋酸饱和展开槽13.气相色谱进样器的温度需要控制,调节温度的原则是:[1分]A.等于样品的平均沸点B.高于样品组分的最高沸点[1分]C.保证样品完全气化D.等于样品组分的最高沸点E.低于柱温箱的温度14.Rf值: [1分] A.Rf可以小于1,可也大于1 B.Rf是薄层色谱法的定量参数C.Rf与物质的分配系数无关D.物质的Rf值与色谱条件无关E.物质的Rf值在一定色谱条件下为一定值15.将黄铁矿石(FeS2)分解后,其中的硫沉淀为BaSO4,若称量BaSO4的量计算黄铁矿石中的铁含量,则换算因子为:[1分] A.MBaSO4 /2 MFe B.2 MFe/MBaSO4 C.MFe/MBaSO4D.MFe/2MBaSO4E.MFeS2/MBaSO416.光度法中常用空白溶液,其作用错误的是:[1分] A.可以抵消反射光的影响 B.调节仪器零点 C.可以抵消散射光的影响D.消除显色后溶液中其他有色物质的干扰E.清洗比色皿17.下面哪个参数用来衡量分离效率 [1分] A.Rf B.保留时间 C.峰高D.峰面积E.峰宽参考答案为:E,您选择的答案为:B18.绝对偏差是指: [1分] A.二次测定值之差的平均值 B.平均值与真值之差 C.二次测定值之差D.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E.单测定值与真值之差19.容量因子k与保留值tR’或tR之间的关系式是[1分]A.tR’=t0kB.tR=t0kC.tR’=t0(1+k)D.t0=tR(1+k)E.t0=tR’(1+k)20.关于“色谱用硅胶”叙述正确的是:[1分] A.硅胶的粗细不影响分离效果B.具有微酸性,适用于分离酸性和中性物质C.具有微碱性,适用于分离碱性和中性物质D.含水量与吸附性能无关E.含水量越大,吸附性能越强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无线性关系B.mi—As曲线C.ms—As 曲线D.mi-Ai/As曲线E.mi/ms—Ai/As曲线1.使用外标标准曲线法时,使用的定量关系曲线为: [1分] A B CD E2.使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时,使用的定量关系曲线是: [1分] A B C D EA.亲和色谱法B.吸附色谱法C.分配色谱法D.离子交换色谱法E.凝胶色谱法3.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属于:[1分] A B C D E4.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以水的电解质溶液为流动相的色谱属于: [1分] A B C D E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5.吸附色谱根据物质的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目的: [1分] A B C D E6.空间排阻色谱根据物质的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目的: [1分] A B CD EA.柱色谱C.正相色谱D.反相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7.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方法称为: [1分]A B C D E8.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置于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 [1分] A B C D EA.H3O+B.H2OC.OH-D.NH3E.NH4+9.NH3 + H2O = NH4+ + OH的反应物中为酸的是 [1分] A B CD E10.按酸碱质子理论,H2O的共轭碱是: [1分] A B C D EA.石油醚-乙酸乙酯B.苯-丙酮C.苯-乙醚—二乙胺D.四氯化碳E.正丁醇-水-冰醋酸11.分离某两个混合酸,最可能的流动相系统是 [1分] A B C D E12.分离某两个混合碱,最可能的流动相系统是 [1分] A B C D EA.电子跃迁能级差B.电子跃迁几率C.溶液浓度D.光程长度E.入射光强度13.吸光物质紫外吸收光谱的摩尔吸收系数取决于:[1分] A B C D E14.吸光物质紫外吸收光谱的峰位λmax取决于: [1分] A B C D EA.高效液相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E.重量法15.样品可以在气态状态下测定的是: [1分] A B C D E16.应用指示剂指示实验结束的方法是: [1分] A B C D EA.NH4OHB.HClC.NaOHD.HAcE.HF17.当以上溶液浓度均为C mol/L时,pH值最小的是: [1分] A BC D E18.当以上溶液浓度均为C mol/L时,pH值最大的是: [1分] A BC D E您本学期选择了“分析化学Z”4次作业说明:本次作业总分为38分,您的得分为37分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1分] A.分析纯NaOHB.优级纯的邻苯二甲酸氢钾C.优级纯的无水Na2CO3D.800℃ 干燥过的ZnOE.99.99%纯锌2.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关系正确的是[1分] A.A=lgT B.A=lg(-T)C.A=-lgT D.A=10×T E.A=10T3.定量分析过程不包括以下步骤:[1分] A.样品调查B.试样分解C.取样D.测定E.计算分析结果4.薄层色谱的结果观察错误的方法是: [1分] A.在洗液中浸泡半小时,取出烘至出现斑点B.可见光下观察有色斑点C.紫外等下观察有荧光的斑点 D.用碘蒸气熏至出现斑点E.用10%的硫酸溶液喷洒,然后烘烤至出现斑点5.不能减免或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是:[1分] A.加校正值B.对照试验 C.空白试验 D.增加测定次数 E.校准仪器误差6.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在线性范围内与含量成正比的是:[1分] A.峰的个数 B.保留时间 C.峰宽 D.峰高 E.理论塔板数7.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1分] A.σ→π*B.π→π*C.n→σ*D.σ→σ*E.n→π*8.25.00×5.300×1.6144正确答案是:[1分] A.214 B.213.9C.213.91D.213.908E.2139.分子吸收何种外来辐射后,外层价电子产生跃迁? [1分] A.紫外-可见光 B.无线电波 C.微波 D.X射线 E.红外线10.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是: [1分] A.热导池 B.光电池 C.光电管 D.光电倍增管 E.真空热电偶11.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错误的是:[1分] A.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B.准确度用误差衡量 C.精密度用偏差衡量D.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E.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12.纸色谱法常用的展开剂有正丁醇-醋酸-水(4:1:5),对该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是:[1分] A.依次正丁醇、醋酸、水作展开剂B.将三种溶剂混合后直接用作展开剂C.三种溶剂混合后,静止分层,取上层作为展开剂D.三种溶剂混合后,静止分层,取下层作为展开剂E.取正丁醇-水作展开剂,用醋酸饱和展开槽13.气相色谱进样器的温度需要控制,调节温度的原则是:[1分]A.等于样品的平均沸点B.高于样品组分的最高沸点C.保证样品完全气化D.等于样品组分的最高沸点E.低于柱温箱的温度14.Rf值: [1分] A.Rf可以小于1,可也大于1 B.Rf是薄层色谱法的定量参数C.Rf与物质的分配系数无关D.物质的Rf值与色谱条件无关E.物质的Rf值在一定色谱条件下为一定值15.将黄铁矿石(FeS2)分解后,其中的硫沉淀为BaSO4,若称量BaSO4的量计算黄铁矿石中的铁含量,则换算因子为:[1分] A.MBaSO4 /2 MFe B.2 MFe/MBaSO4 C.MFe/MBaSO4D.MFe/2MBaSO4E.MFeS2/MBaSO416.光度法中常用空白溶液,其作用错误的是:[1分] A.可以抵消反射光的影响 B.调节仪器零点 C.可以抵消散射光的影响D.消除显色后溶液中其他有色物质的干扰E.清洗比色皿17.下面哪个参数用来衡量分离效率 [1分] A.Rf B.保留时间 C.峰高D.峰面积E.峰宽参考答案为:E,您选择的答案为:B18.绝对偏差是指: [1分] A.二次测定值之差的平均值 B.平均值与真值之差 C.二次测定值之差D.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E.单测定值与真值之差19.容量因子k与保留值tR’或tR之间的关系式是[1分]A.tR’=t0kB.tR=t0kC.tR’=t0(1+k)D.t0=tR(1+k)E.t0=tR’(1+k)20.关于“色谱用硅胶”叙述正确的是:[1分] A.硅胶的粗细不影响分离效果B.具有微酸性,适用于分离酸性和中性物质C.具有微碱性,适用于分离碱性和中性物质D.含水量与吸附性能无关E.含水量越大,吸附性能越强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无线性关系B.mi—As曲线C.ms—As 曲线D.mi-Ai/As曲线E.mi/ms—Ai/As曲线1.使用外标标准曲线法时,使用的定量关系曲线为: [1分] A B CD E2.使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时,使用的定量关系曲线是: [1分] A B C D EA.亲和色谱法B.吸附色谱法C.分配色谱法D.离子交换色谱法E.凝胶色谱法3.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属于:[1分] A B C D E4.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以水的电解质溶液为流动相的色谱属于: [1分] A B C D E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5.吸附色谱根据物质的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目的: [1分] A B C D E6.空间排阻色谱根据物质的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目的: [1分] A B CD EA.柱色谱B.键合相色谱C.正相色谱D.反相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7.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方法称为: [1分]A B C D E8.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置于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 [1分] A B C D EA.H3O+B.H2OC.OH-D.NH3E.NH4+9.NH3 + H2O = NH4+ + OH的反应物中为酸的是 [1分] A B CD E10.按酸碱质子理论,H2O的共轭碱是: [1分] A B C D EA.石油醚-乙酸乙酯B.苯-丙酮C.苯-乙醚—二乙胺D.四氯化碳E.正丁醇-水-冰醋酸11.分离某两个混合酸,最可能的流动相系统是 [1分] A B C D E12.分离某两个混合碱,最可能的流动相系统是 [1分] A B C D EA.电子跃迁能级差B.电子跃迁几率C.溶液浓度D.光程长度E.入射光强度13.吸光物质紫外吸收光谱的摩尔吸收系数取决于:[1分] A B C D E14.吸光物质紫外吸收光谱的峰位λmax取决于: [1分] A B C D EA.高效液相色谱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E.重量法15.样品可以在气态状态下测定的是: [1分] A B C D E16.应用指示剂指示实验结束的方法是: [1分] A B C D EA.NH4OHB.HClC.NaOHD.HAcE.HF17.当以上溶液浓度均为C mol/L时,pH值最小的是: [1分] A BC D E18.当以上溶液浓度均为C mol/L时,pH值最大的是: [1分] A BC D E您本学期选择了“分析化学Z”,以下是您需要提交的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有机化学Z》各章节复习及答案-考试类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有机化学Z》各章节复习及答案-考试类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有机化学各章习题第一章 绪论一、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CHCH 3CH 3CH1. 双键 CH 3CH 2Cl2. 卤基 CH 3CH 3CHOH 3. 羟基2 氨基5.CH 3CH 3CCH 3O羰基 CH 3O C H 6. 醛基 CH 3CH 2C OOH 7. 羧基NO 28. 硝基CH 3CH 2CH 3O 9. 醚基 CH 3CH 2CN 10. 氰基二、 按照开库勒及古柏尔等所提出的经典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写出下列分子式的各种可能结构式CO 21. C 4H 102. C 2H 7N 3. CH 2O 24.4. 第二章 烷烃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1. O=C=O2.3.(CH 3)CHCH 2CH 2CH 321. 2-甲基戊烷CH 3CH 2C(CH 3)2CH 2CH 32. 3, 3-二甲基戊烷 (C 2H 5)2C(CH 3)CH 2CH 33. 3-甲基-3-乙基戊烷 CH 3CH 2CH(CH 3)CH(CH 3)CH(CH 3)24. 2, 3, 4-三甲基己烷 CH 3CH 2CH(CH 3)CH 2CHCH 2CH 3CH 2CH 3CH 25. 3-甲基-5-乙基辛烷(CH 3)3CCH 2C(CH 3)26. 2, 2, 4-三甲基戊烷 (CH 3)2CHCH 2CH 2CH(CH 2CH 3)27. 2-甲基-5-乙基庚烷 (CH 3)2CHCH(CH 3)CH 2C(CH 2CH 3)2CH 38. 2, 3, 5-三甲基-5-乙基庚烷 (CH 3)2CHC(C 2H 5)2CH 2CH 2CH 39. 2-甲基-3, 3-二乙基己烷CH 3CH 10.CH 2CH 3CH 3CH 2CH 2CH CH 3CH 33-甲基-4-异丙基庚烷 二、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系统名称1.2.3.丙烷 丁烷 异丁烷4.5.6.2, 2-二甲基丙烷 2, 3-二甲基丁烷 3-乙基戊烷 三、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2,2,3,3—四甲基戊烷。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有机化学Z》作业及答案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有机化学Z》作业及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有机化学各章习题第一章 绪论一、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CHCH 3CH 3CH 1. 双键 CH 3CH 2Cl 2. 卤基 CH 3CH 3CHOH3. 羟基2氨基5.CH 3CH 3CCH 3O羰基 CH 3OCH 6. 醛基CH 3CH 2C OOH 7. 羧基NO 28.硝基CH 3CH 2CH 3O9. 醚基 CH 3CH 2CN 10. 氰基二、 按照开库勒及古柏尔等所提出的经典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写出下列分子式的各种可能结构式CO 21. C 4H 102. C 2H 7N 3. CH 2O 24.1. O=C=O2.3. 4.第二章 烷烃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CH 3)CHCH 2CH 2CH 321. 2-甲基戊烷CH 3CH 2C(CH 3)2CH 2CH 32. 3, 3-二甲基戊烷(C 2H 5)2C(CH 3)CH 2CH 33. 3-甲基-3-乙基戊烷CH 3CH 2CH(CH 3)CH(CH 3)CH(CH 3)24. 2, 3, 4-三甲基己烷CH 3CH 2CH(CH 3)CH 2CHCH 2CH 3CH 2CH 3CH 25. 3-甲基-5-乙基辛烷(CH 3)3CCH 2C(CH 3)26. 2, 2, 4-三甲基戊烷 (CH 3)2CHCH 2CH 2CH(CH 2CH 3)27. 2-甲基-5-乙基庚烷 (CH 3)2CHCH(CH 3)CH 2C(CH 2CH 3)2CH 38. 2, 3, 5-三甲基-5-乙基庚烷 (CH 3)2CHC(C 2H 5)2CH 2CH 2CH 39. 2-甲基-3, 3-二乙基己烷CH 3CH 10.CH 2CH 3CHCH 3CH 2CH 2CH 3CH 33-甲基-4-异丙基庚烷二、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系统名称1.2.3.丙烷 丁烷 异丁烷4.5.6.2, 2-二甲基丙烷 2, 3-二甲基丁烷 3-乙基戊烷三、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2,2,3,3—四甲基戊烷2. 2,3—二甲基丁烷3. 3,4,4,5—四甲基庚烷4. 3,4—二甲基—4—乙基庚烷5. 2,4—二甲基—4—乙基庚烷6. 2,5—二甲基己烷7. 2—甲基—3—乙基戊烷8. 2,2,4—三甲基戊烷9. 3,4—二氯—2,5—二甲基己烷 10. 5—(1,2—二甲基丙基)—6—甲基十二烷第三章 烯烃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CH 3CH 2CH 2CCH 2CH 321. 2-乙基-1-戊烯CH 3CH 2CCH 32.CH 22-甲基丁烯CH 3CHCH 2CH CHCH 3CHCHCH 333. 6-甲基-4-乙基-2-庚烯CH 3CH 2CHCHCH 2CH 2CH 34. 3-庚烯二、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四乙基乙烯2. 对称二乙基乙烯3. 不对称甲基乙基乙烯4. 2,3,3,4—四甲基—1—戊烯三、 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CH 3CCCH 31. 2-丁炔 CHCCH 2CH 32. 1-丁炔CH 3CHCH 2CCHCH 33. 4-甲基-1-戊炔CH 2CHCH 2CH 2CCH 4. 1-己烯-5炔CH 3CH 3CCH 3CHCH 25. 3, 4-二甲基-1, 3-戊二烯CH 3CC C CHCH 2CH 3CHCH 26. 4-乙烯基-4-庚烯-2-炔CH 3HC3HCC CC CH 3CH 3CH 37. 2, 2, 5-三甲基-3-己炔C CC CH 3CH 3CH 3CH 28.4,4-二甲基-1-苯基-1-戊炔二、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4—甲基—2—戊炔2. 3—甲基—3—戊烯—1—炔3. 二异丙基乙炔4. 1,5—己二炔5. 1—溴—1—丁炔6. 乙烯基乙炔7. 4—十二碳烯—2—炔8. 3—甲基—3—戊烯—1—炔三、 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第五章 脂肪烃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4-环丙基-1-丁烯2.5-甲基-4-环丙基-2-庚烯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环己基环己烷2. 二螺[5,1,6,2]十六烷第六章 芳香烃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C CH 3CH 3CH 31.CH 3Cl2.C 2H 5NO 23.NO 2NO 24.COOH叔丁基苯 4-氯甲苯 4-硝基乙苯 3, 4-二硝基苯甲酸CH 2OH5.CCHCH 3CH 36.7.苯甲醇 2-苯基-2-丁烯 环己基苯二、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间二硝基苯2. 对溴硝基苯3. 对羟基苯甲酸4. 2,4,6—三硝基苯酚5. 对氯苄氯6. 3,5—二硝基苯甲酸三、 完成下列反应式四、 以苯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ClCH 31.ClNO 22.CNO 2OH O SO 3H3.4.CH(CH 3)2CCH 3O第七章卤代烷烃一、命名下列化合物1.CH3CH CH CHCH3CH3Cl CH31.2,4—3—氯—二甲基戊烷CH3CH CH CHCH3CH3ClCH32.3, 4-二甲基-2-氯戊烷CH2CH2CH2CH2BrBr3.1,5—二溴戊烷Cl4.1—氯环戊烷氯代环戊烷CHC l35.三氯甲烷(氯仿)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烯丙基溴2. 1—氯—2—苯基—乙烷3. 间—氯乙苯4. 4—溴—2—甲基—3—乙基戊烷5. 3—氯环己烯第八章 醇、酚、醚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3OH1.3—甲基环己醇OH 3HC2.1—甲基环戊醇1.CH 3CCH 2CH 2CH 3OHCH 2CH 33. 3—甲基—3—己醇CH 3CH 2CH 2CH 2CH 2CH 2OH 4. 1—己醇CH 3CHCH 2CH 2CH 3OH5. 2—戊醇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甲基乙基醚2. 乙基异丙基醚3. 戊醇—24. 4—甲基环己醇5. 邻氯苯酚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CHCH 2CH 2OH CH 3CH 3PBr 1.OHSOCl 22.CH 2OHHONaOH/H 2O3.CH 3CH 2CH 2CH 2OH[O]4.CH 3CH 2CHOH CH 3HCl(ZnCl 2)5.+第九章 醛、酮、醌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CH 3CH 2CH 2CH 2CH 2COH 1.己醛CH 3CH 2CHCH 2CH 2CH 2C H3O2. 5—甲基庚醛CH 3CHCH 2CH 2CH 2CHCH 3O3. 5—甲基己醛CH 3C OCH 2CH 2CH 34. 2—戊酮 戊酮—2CH 3CHCH 23O5.CH 34—甲基—2—戊酮O O 6.对苯醌OO 7.邻苯醌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2—甲基乙醛2. 异丁醛3. 3—甲基辛醛4. 3—甲基庚酮—25. 氨基脲6. 苯甲醛7. 环己酮8. 苯乙醛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CHO + Br乙酸1.CHO+ I 2 + NaOH2.(不反应)CHO+ NaBH 3.4.CH 3CH 2CH 2CCH 3O+ HCN5.CH 3CH 2CCH 2CH 3O+ H 2N OH6.CH 3CH 2CH 2CCH 2CH 3O+ H 2NNHCH 3CH 2CH 2CCH 2CH 3N NHCH 3CH 2CHOKMnO 47.8.CH 3CH 2CH 2CH 2CH 2O+ NaHSO 3H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OHOCH 3CHCHCH 2CH 2CH 2C H 3C CH 31. 5,6—二甲基庚酸OOH CH 3CH 2CH 2CH 2CH 2CH 2C2. 庚酸OHCH 33.OCH 2C C 2—甲基丙烯酸4.CH 3CH 2CHCOClBr2—溴丁酰氯C C 5.O O O邻苯二甲酸酐OCH 2CH 3CH 3C CH 2C O 6.O乙酰乙酸乙酯CH 3CH 3CH 2C O7.NHN —甲基丙酰胺CH 3CH 2CCH 3O8.CO O乙丙酸酐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3—甲基庚酸2. 2—甲基—3—乙基辛酸3. 丁二酸酐4. 邻苯二甲酸酐5. 丙酸乙酯6. N ,N —二乙基乙酰胺7. 异丁酰氯8. 邻甲基苯甲酰溴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CH 3CH 3COOH + HOCH 2CH1.2.CH 3CH 2C CH 3CH 2COO+ HOCH 2CH 33.OOC C OH OHHCOCH 2CH 2CH 3O4. + NH 3C OO CH 3H 3CC O5.+CH 2OHOCH 3CCl +HOCH 2CH 2CH 6.OCH 3CH 2CNH 2+CH 3CH 2CH 2OH7.OCH 2OHC8.+OH+第十一章 取代羧酸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CH 3CHCH 2CHCCH 3ClOHO1. 2—氯—4—甲基戊酸CHCCH 3ClOO2.CH 2CH 3CH 3CH 2CH 2C2—氯—3—甲基己酸乙酯CHC OHO3.CH 3CH 222—氨基丁酸CCH 3OO4.CH 2CH 2CHCH 3CH 2CHCH 3CH 32—甲基丁酸异戊酯CH 2COCH 25.O 苯乙酸苯甲酯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乙酰乙酸乙酯2. 苯甲酸苯酯3. 3—氯丁酸乙酯4. α—氨基戊酸5. β—甲基戊酰氯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1.Cl+ H 2O OH CH 3CH 2CHCOCOHO2.CH 3CCH 2CH 2OCOH O3.CH 3CH 2+OH4.+OCH 2CH 3CH 3CCH 2OO Br 2/Cl 2NHCH 3CCH 2COCH 2CH 3OO +H 2N5.NH5.OCH 2CH 3NHOHCCH 3CH 2C O第十二章 糖类1. 葡萄糖的半羧醛羟基是(A )。

北京精深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有机化学Z》第1次作业及问题详解

北京精深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有机化学Z》第1次作业及问题详解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有机化学各章习题第一章 绪论一、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CHCH 3CH 3CH 1. 双键 CH 3CH 2Cl 2. 卤基 CH 3CH 3CHOH3. 羟基2氨基5.CH 3CH 3CCH 3O羰基 CH 3OCH 6. 醛基CH 3CH 2C OOH 7. 羧基NO 28.硝基CH 3CH 2CH 3O9. 醚基 CH 3CH 2CN 10. 氰基二、 按照开库勒及古柏尔等所提出的经典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写出下列分子式的各种可能结构式CO 21. C 4H 102. C 2H 7N 3. CH 2O 24.1. O=C=O2.3. 4.第二章 烷烃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CH 3)CHCH 2CH 2CH 321. 2-甲基戊烷CH 3CH 2C(CH 3)2CH 2CH 32. 3, 3-二甲基戊烷(C 2H 5)2C(CH 3)CH 2CH 33. 3-甲基-3-乙基戊烷CH 3CH 2CH(CH 3)CH(CH 3)CH(CH 3)24. 2, 3, 4-三甲基己烷CH 3CH 2CH(CH 3)CH 2CHCH 2CH 3CH 2CH 3CH 25. 3-甲基-5-乙基辛烷(CH 3)3CCH 2C(CH 3)26. 2, 2, 4-三甲基戊烷 (CH 3)2CHCH 2CH 2CH(CH 2CH 3)27. 2-甲基-5-乙基庚烷 (CH 3)2CHCH(CH 3)CH 2C(CH 2CH 3)2CH 38. 2, 3, 5-三甲基-5-乙基庚烷 (CH 3)2CHC(C 2H 5)2CH 2CH 2CH 39. 2-甲基-3, 3-二乙基己烷CH 3CH 10.CH 2CH 3CHCH 3CH 2CH 2CH 3CH 33-甲基-4-异丙基庚烷二、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系统名称1.2.3.丙烷 丁烷 异丁烷4.5.6.2, 2-二甲基丙烷 2, 3-二甲基丁烷 3-乙基戊烷三、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2,2,3,3—四甲基戊烷2. 2,3—二甲基丁烷3. 3,4,4,5—四甲基庚烷4. 3,4—二甲基—4—乙基庚烷5. 2,4—二甲基—4—乙基庚烷6. 2,5—二甲基己烷7. 2—甲基—3—乙基戊烷8. 2,2,4—三甲基戊烷9. 3,4—二氯—2,5—二甲基己烷 10. 5—(1,2—二甲基丙基)—6—甲基十二烷第三章 烯烃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CH 3CH 2CH 2CCH 2CH 321. 2-乙基-1-戊烯CH 3CH 2CCH 32.CH 22-甲基丁烯CH 3CHCH 2CH CHCH 3CHCHCH 333. 6-甲基-4-乙基-2-庚烯CH 3CH 2CHCHCH 2CH 2CH 34. 3-庚烯二、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四乙基乙烯2. 对称二乙基乙烯3. 不对称甲基乙基乙烯4. 2,3,3,4—四甲基—1—戊烯三、 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CH 3CCCH 31. 2-丁炔 CHCCH 2CH 32. 1-丁炔CH 3CHCH 2CCHCH 33. 4-甲基-1-戊炔CH 2CHCH 2CH 2CCH 4. 1-己烯-5炔CH 3CH 3CCH 3CHCH 25. 3, 4-二甲基-1, 3-戊二烯CH 3CC C CHCH 2CH 3CHCH 26. 4-乙烯基-4-庚烯-2-炔CH 3HC3HCC CC CH 3CH 3CH 37. 2, 2, 5-三甲基-3-己炔C CC CH 3CH 3CH 3CH 28.4,4-二甲基-1-苯基-1-戊炔二、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4—甲基—2—戊炔2. 3—甲基—3—戊烯—1—炔3. 二异丙基乙炔4. 1,5—己二炔5. 1—溴—1—丁炔6. 乙烯基乙炔7. 4—十二碳烯—2—炔8. 3—甲基—3—戊烯—1—炔三、 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第五章 脂肪烃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4-环丙基-1-丁烯2.5-甲基-4-环丙基-2-庚烯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环己基环己烷2. 二螺[5,1,6,2]十六烷第六章 芳香烃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C CH 3CH 3CH 31.CH 3Cl2.C 2H 5NO 23.NO 2NO 24.COOH叔丁基苯 4-氯甲苯 4-硝基乙苯 3, 4-二硝基苯甲酸CH 2OH5.CCHCH 3CH 36.7.苯甲醇 2-苯基-2-丁烯 环己基苯二、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间二硝基苯2. 对溴硝基苯3. 对羟基苯甲酸4. 2,4,6—三硝基苯酚5. 对氯苄氯6. 3,5—二硝基苯甲酸三、 完成下列反应式四、 以苯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ClCH 31.ClNO 22.CNO 2OH O SO 3H3.4.CH(CH 3)2CCH 3O第七章卤代烷烃一、命名下列化合物1.CH3CH CH CHCH3CH3Cl CH31.2,4—3—氯—二甲基戊烷CH3CH CH CHCH3CH3ClCH32.3, 4-二甲基-2-氯戊烷CH2CH2CH2CH2BrBr3.1,5—二溴戊烷Cl4.1—氯环戊烷氯代环戊烷CHC l35.三氯甲烷(氯仿)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烯丙基溴2. 1—氯—2—苯基—乙烷3. 间—氯乙苯4. 4—溴—2—甲基—3—乙基戊烷5. 3—氯环己烯第八章 醇、酚、醚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3OH1.3—甲基环己醇OH 3HC2.1—甲基环戊醇1.CH 3CCH 2CH 2CH 3OHCH 2CH 33. 3—甲基—3—己醇CH 3CH 2CH 2CH 2CH 2CH 2OH 4. 1—己醇CH 3CHCH 2CH 2CH 3OH5. 2—戊醇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甲基乙基醚2. 乙基异丙基醚3. 戊醇—24. 4—甲基环己醇5. 邻氯苯酚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CHCH 2CH 2OH CH 3CH 3PBr 1.OHSOCl 22.CH 2OHHONaOH/H 2O3.CH 3CH 2CH 2CH 2OH[O]4.CH 3CH 2CHOH CH 3HCl(ZnCl 2)5.+第九章 醛、酮、醌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CH 3CH 2CH 2CH 2CH 2COH 1.己醛CH 3CH 2CHCH 2CH 2CH 2C H3O2. 5—甲基庚醛CH 3CHCH 2CH 2CH 2CHCH 3O3. 5—甲基己醛CH 3C OCH 2CH 2CH 34. 2—戊酮 戊酮—2CH 3CHCH 23O5.CH 34—甲基—2—戊酮O O 6.对苯醌OO 7.邻苯醌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2—甲基乙醛2. 异丁醛3. 3—甲基辛醛4. 3—甲基庚酮—25. 氨基脲6. 苯甲醛7. 环己酮8. 苯乙醛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CHO + Br乙酸1.CHO+ I 2 + NaOH2.(不反应)CHO+ NaBH 3.4.CH 3CH 2CH 2CCH 3O+ HCN5.CH 3CH 2CCH 2CH 3O+ H 2N OH6.CH 3CH 2CH 2CCH 2CH 3O+ H 2NNHCH 3CH 2CH 2CCH 2CH 3N NHCH 3CH 2CHOKMnO 47.8.CH 3CH 2CH 2CH 2CH 2O+ NaHSO 3H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OHOCH 3CHCHCH 2CH 2CH 2C H 3C CH 31. 5,6—二甲基庚酸OOH CH 3CH 2CH 2CH 2CH 2CH 2C2. 庚酸OHCH 33.OCH 2C C 2—甲基丙烯酸4.CH 3CH 2CHCOClBr2—溴丁酰氯C C 5.O O O邻苯二甲酸酐OCH 2CH 3CH 3C CH 2C O 6.O乙酰乙酸乙酯CH 3CH 3CH 2C O7.NHN —甲基丙酰胺CH 3CH 2CCH 3O8.CO O乙丙酸酐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3—甲基庚酸2. 2—甲基—3—乙基辛酸3. 丁二酸酐4. 邻苯二甲酸酐5. 丙酸乙酯6. N ,N —二乙基乙酰胺7. 异丁酰氯8. 邻甲基苯甲酰溴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CH 3CH 3COOH + HOCH 2CH1.2.CH 3CH 2C CH 3CH 2COO+ HOCH 2CH 33.OOC C OH OHHCOCH 2CH 2CH 3O4. + NH 3C OO CH 3H 3CC O5.+CH 2OHOCH 3CCl +HOCH 2CH 2CH 6.OCH 3CH 2CNH 2+CH 3CH 2CH 2OH7.OCH 2OHC8.+OH+第十一章 取代羧酸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CH 3CHCH 2CHCCH 3ClOHO1. 2—氯—4—甲基戊酸CHCCH 3ClOO2.CH 2CH 3CH 3CH 2CH 2C2—氯—3—甲基己酸乙酯CHC OHO3.CH 3CH 222—氨基丁酸CCH 3OO4.CH 2CH 2CHCH 3CH 2CHCH 3CH 32—甲基丁酸异戊酯CH 2COCH 25.O 苯乙酸苯甲酯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乙酰乙酸乙酯2. 苯甲酸苯酯3. 3—氯丁酸乙酯4. α—氨基戊酸5. β—甲基戊酰氯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的结构式1.Cl+ H 2O OH CH 3CH 2CHCOCOHO2.CH 3CCH 2CH 2OCOH O3.CH 3CH 2+OH4.+OCH 2CH 3CH 3CCH 2OO Br 2/Cl 2NHCH 3CCH 2COCH 2CH 3OO +H 2N5.NH5.OCH 2CH 3NHOHCCH 3CH 2C O第十二章 糖类1. 葡萄糖的半羧醛羟基是(A )。

北京某大学药学系有机化学1-4作业考试复习题

北京某大学药学系有机化学1-4作业考试复习题

P030课程作业4-1单选题1、下列自由基哪一个相对最稳定。

(5 分)A.B.C.D.E.2、下列化合物哪一个存在共轭体系。

()(5 分)A.B.C.D.E.3、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判断哪一个名称是正确的。

()(5 分)4、下列哪一个化合物(或离子)是Lewis碱()(5 分)A.B.C.D.5、下列是两个Fischer投影式(A.和B),两者是何种关系。

(5分)6、下列烯烃哪一个有顺反异构体(5 分)A.B.C.D.E.7、下列直链烷烃,哪一个的沸点最高()(5 分)8、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具有弱酸性,能与硝酸银氨溶液作用,形成白色沉淀。

(5 分)A.B.C.D.E.9、下列两个化合物为费歇投影式(即平面投影式),a与b互为何种关系,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5 分)10、下列基团哪一个是叔丁基。

(5 分)A.B.C.D.E.11、根据碳原子杂化类型的不同,比较下列化合物中标有字母的键,哪一个键最长。

(5 分)12、反式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两种典型的构象异构体如下,其相对稳定性,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5 分)13、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类型的碳原子在化学反应性能上有显著的差异。

请指出下列烷烃分子中标有字母的碳原子中哪一个是仲碳原子()(5 分)14、下列烃类化合物哪一个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5 分)15、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判断哪一个名称是正确的()(5 分)多选题16、左旋酒石酸、右旋酒石酸和内消旋酒石酸三者的等量混合溶液中,可分离出哪两种无旋光性的物质(9 分)17、下列哪三个化合物含有手性碳原子(8 分)A.B.C.D.E.18、下列烷烃和环烷烃中哪三个遇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8 分)P030课程作业4-2单选题1、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伯醇。

()(5 分)A.B.C.D.E.2、下列哪一个化合物在室温条件下能溶于浓硫酸。

()(5 分)3、选择下列反应的正确产物:(5 分)A.B.C.D.E.4、酚类能用下列哪一个试剂鉴别()(5 分)5、下列酚类化合物哪一个酸性最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内容
小题得分本题分数对错学生答案
1 5.0 5.0 E
2 5.0 5.0 A
3 5.0 5.0 E
4 5.0 5.0 C
5 5.0 5.0 C
6 5.0 5.0 C
7 5.0 5.0 B
8 5.0 5.0 B
9 12.012.0 A B
10 12.012.0 B D
11 12.012.0 B C D E
12 12.012.0 B C
13 12.012.0 B E
总分:100.00
题目内容
1. 下列羧酸和取代羧酸哪一个的酸性最强
A)醋酸
B)一氯醋酸
C)二氯醋酸
D)三氯醋酸
E)三氟醋酸
2. 哪一个化合物加热至其熔点以上,容易发生脱羧反应,并放出CO气体。

A)草酸
B)乙酸
C)正丁酸
D)丁二酸
E)正戊酸
3.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易溶于水
A)
B)
C)
D)
E)
4. 下列芳香胺类化合物哪一个碱性最弱
A)对-硝基苯胺
B)对-氯苯胺
C)2,4--二硝基苯胺
D)苯胺
E)对-甲苯胺
5. 指出嘌呤分子中标有a.、b.、c.、d.四个字母的氮原子,哪一个的碱性最弱。

A)a
B)b
C)c
D)d
E)都一样
6. 大多数N-亚硝基胺类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下列哪一个胺能与亚硝酸反应,形成N-亚硝基胺。

A)
B)
C)
D)
E)
7. 下列含氮化合物哪一个碱性相对最强
A)
B)
C)
D)
E)
8. 指出下列含氮杂环化合物中,哪一个遇强酸其分子结构容易被破坏。

A)
B)
C)
D)
E)
9. 下列羧酸衍生物哪两个遇空气中的水分就很容易发生水解反应。

A)
B)
C)
D)
10. 下列哪两个化合物易溶于水。

A)苯甲酸
B)苯甲酸钠
C)苯胺
D)苯胺盐酸盐
E)对-氯苯甲酸
11. 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式如下,试从结构上分析,它具有下列哪些结构特征(选择四个正确答案)。

A)具有酮羰基
B)有γ-内酯键
C)有两个手性碳
D)分子中存在π-π共轭体系
E)分子中有烯醇式结构
12. 根据下列结构式选择两个正确命名
A)5-甲基呋喃
B)2-甲基呋喃
C)α-甲基呋喃
D)1-甲基呋喃
E)β-甲基呋喃
13. 根据下列结构式,指出哪两个化合物属于甾体化合物
A)
B)
C)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