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系统教学设计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教案【10篇】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教案【优秀10篇】引领学生入境,回味“成茶”的过程。
篇一1、指名学生说说茶叶的“成茶”过程。
2、教师小结。
(种植、采摘、杀青、揉捻、焙干)3、按顺序重点讲述采摘、焙茶。
(1)出示采茶图、焙茶图。
(2)谈感受、说体会。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3)表情感。
(你想对家乡的这些茶人说些什么?)小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正是这些家乡的茶农,用他们的艰苦炮制了茶的醇香。
其实,家乡陆郎的绿茶不仅胜在她的色、香、味、形上,她还有许多保健的功效。
让我们在这声声古朴的乐声中品茗,让我们了解茶的功效,让我们“饮水思源”,让我们向家乡的这些茶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板书:我爱。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二活动目的:1、让学生主动了解最新的科技信息和科研动态,开阔学生的视野,做关心世界的有心人。
2、教会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报刊、图书、媒体、网络等)获取并筛选有用的信息。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和科技制作,树立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1、搜集科技资料,了解科技成果,制作一份手抄报。
2、或独立或合作完成一项科技小发明,并确立一人作为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写好发言稿。
3、确定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专家和记者等角色。
(专家可由学生邀请与发明有关的物理、化学等科任教师)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包括电脑、互联网等)活动过程:1、展示幻灯片一:标题“人类没有他们,世界将会怎样?”图片:伽利略、爱迪生、贝尔、莱特兄弟、蔡伦、毕升、丁肇中、李政道……(图片自选,兼顾中外古今,六至八张为宜)2、问:仰望这些科学巨匠,你能否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名字和主要贡献?(生答略)3、幻灯片二:活动主题“科学引领未来”总结:是的,我们很难想象,人类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正如刚才同学们所说,正是这些科学巨匠们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才使得我们拥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我们想要拥有更美好的未来,也必然要依靠更多的人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而奋斗。
中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掌握观察、记录、分析的方法。
(3)了解自然环境中生物的生存与繁衍。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观察、记录、分析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自然风光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进自然,探索生命》。
2. 教学活动一:植物的认识(1)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如植物的结构、生长环境、繁殖方式等。
(2)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状况、生活环境等。
(3)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的生长规律。
3. 教学活动二:动物的认识(1)教师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如动物的结构、生活环境、繁殖方式等。
(2)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动物的活动规律、生活环境等。
(3)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动物的生存策略。
4. 教学活动三:探究与思考(1)教师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植物和动物在自然界中能生存下去?”“人类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等。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植物、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2. 观察记录: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是否完整、准确。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6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6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活动背景我省今年经历严重的干旱,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
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发现生活中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情况,了解都有那些行会使环境遭到破坏,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我们应该去保护地球,热爱自己的家园。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自然资源被人类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灾难的资料、图片.2)考察本地区周围环境的现状,被污染情况.3)调查农民今年的收成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按自然村分成几组。
一、准备阶段(一)引出主题1、导入2、确定主题3、提出问题4、分组讨论5、汇报方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丽壮观的星球――地球,并用深情的语言向同学们描述,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谈话:但是这个美丽的星球当今正为环境问题所困扰。
提出活动的主题:保护地球,爱护家园。
本次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1、为什么要保护地球?2、制定“拯救家园计划”,本次活动采用小组讨论,将全班分成四组,小组内研讨,最后由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二、实施阶段(一)活动准备各小组展示有关自然资源被人类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灾难的资料、图片。
说说本地区周围环境的现状,被污染情况.,以及农民今年的收成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二)过程整合1、各小组展示有关自然资源被人类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灾难的资料、图片。
说说本地区周围环境的现状,被污染情况.,以及农民今年的收成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意识。
2、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成功经验,各小组制定“拯救家园计划”。
(三)拟定汇报方式1、各小组成员分别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相关信息。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1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努力开展好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
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课程意识,形成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二.教学目标1.生活实践目标——强调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表现自我和验证学科学习内容。
2.人生体验目标——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体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从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3.个别发展目标——在同一主题下针对不同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而设计多元活动内容,给学生个别发展的学习机会。
4学科整合目标——运用校内外的多种资源,整合学科知识。
三.工作重点由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不深,所以工作重点有:1、强调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的传授。
2、增强在各个活动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3、让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活动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4、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同周围环境接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综合能力。
5、加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包括各种形式的原始资料并逐步完善学生的综合实践个人成长档案。
四.工作安排(一)、准备阶段1、针对学生特点研讨并制定研究计划。
2、完成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主选题会、确定课题。
(二)、实施阶段:1、各课题组根据计划定时定地开展活动,做好记录,保留每次活动的各种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小结,总结前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活动中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并指导后阶段的活3、各小组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边实践边研究。
(三)、总结阶段:1、学生整理好各自的资料,写好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及收获等内容。
中学生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2)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如调查研究、实验探究、团队合作等;(3)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协作能力;(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参与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活动主题:社区环保调查2. 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本活动以社区环保为主题,让学生深入了解社区环境状况,并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
3. 活动目标:(1)了解社区环境现状,提高环保意识;(2)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教师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让学生了解活动的重要性;(2)教师讲解社区环保调查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明确活动要求;(3)分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2. 实施阶段(1)分组调查:学生分组对社区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绿化状况等;(2)数据整理:各组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3)讨论交流:各组分享调查结果,讨论环保措施,提出改善建议;(4)撰写调查报告:各组根据讨论结果,撰写社区环保调查报告。
3. 总结阶段(1)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2)学生分享:各组代表分享活动心得,总结经验教训;(3)颁发优秀团队奖: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队进行表彰;(4)教师总结: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初中综合实践的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以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为出发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本教学设计以“环保主题”为背景,旨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环保知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环保事业的热爱,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三、教学内容1. 环保知识普及2. 环保实践活动3. 环保成果展示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环保公益广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环保如此重要?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和看法。
(二)环保知识普及1. 教师讲解环保知识,包括空气、水、土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环保法律法规。
(三)环保实践活动1. 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家庭、社区开展环保活动?2.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制定环保活动方案。
3. 实施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植树造林等。
(四)环保成果展示1. 各小组展示环保活动成果,分享活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点评,总结本次活动的亮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提高环保意识。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
2. 成果评价:评估学生的环保活动方案、实施效果及成果展示。
3. 反思评价: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环保知识普及、活动方案、成果展示等。
2. 实践工具:垃圾分类箱、植树工具、环保宣传册等。
3. 环保资料:环保法律法规、环保公益广告、环保案例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初三综合实践课教学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综合实践课的意义和目的。
-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如实验操作、手工制作等。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程主题:环保科技制作2. 教学时间:2课时3. 教学对象:初三全体学生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综合实践课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展示一些环保科技制作的成果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环保与科技的关系。
(二)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确定一个环保科技制作的主题。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制作方案,包括材料准备、制作步骤、预期效果等。
(三)实践操作1. 教师讲解实验操作的基本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安全。
2.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开始进行环保科技制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成果展示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全班同学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第二课时(一)回顾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二)拓展延伸1. 教师介绍一些与环保科技相关的书籍、网站等资源,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一些环保科技制作的改进建议或新想法。
(三)课后作业1. 每位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本次综合实践课的感悟或心得体会。
2. 学生收集身边的环保科技案例,进行调研分析。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和创意水平。
3. 反馈评价:收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17篇】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17篇】教学过程1一、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一、活动主题“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智慧”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三、活动时间xx四、活动地点学校教室、校园、社区等。
五、活动准备1. 教师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如图片、视频、故事等,制作成课件。
2. 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毛笔、墨汁等。
3. 联系社区或文化机构,安排参观和实践活动。
4.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六、活动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呢?”引导学生发言,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知识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技艺、古典文学等。
(2)结合具体事例,讲解传统文化的。
价值和意义,如传统节日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民间艺术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传统技艺可以传承民族智慧等。
3. 实践活动(1)传统节日体验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该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
组织学生制作传统节日的手工艺品,如春节的剪纸、对联,中秋节的月饼等。
举办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
(2)民间艺术欣赏与创作带领学生参观民间艺术展览或邀请民间艺人到校表演,如剪纸、刺绣、泥塑等。
让学生学习一种民间艺术,如剪纸、绘画等,创作自己的作品。
举办民间艺术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3)传统技艺学习选择一种传统技艺,如茶艺、陶艺、木工等,邀请专业人士到校指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如泡茶、制作陶器、制作木制品等。
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2024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五篇)
妈妈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从小就享受着妈妈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我们了解自己的妈妈吗?我们怎样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呢?
1、根据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写一写有关妈妈的事情。妈妈的年龄:
妈妈最喜欢吃的东西:
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
妈妈最大的心愿:
2、根据自己的回忆,写一写妈妈让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情。
4、通过研究探讨培养学生保护名胜古迹的自觉性。
让学生围绕“陆巷古村”确定研究小课题,制定出具体的研究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设计、讨论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习。
学生:游览参观陆巷古村,听导游介绍陆巷古村的建筑特点,听老人们讲讲陆巷古村的历史,上网搜索陆巷古村的相关资料。
教师:指导学生前期研究,关注进程,了解情况;制作课件。
制作件“纸盒造型”成品一份。
剪刀、刻刀、胶水、08号制作材料。
1课时
1、在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你们常常会收到礼品吧,用过的礼品包装盒你是怎么处理的?
2、家里经常习的一些食品或生活用品,它们大都有包装盒,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这些包装盒的?
3、如果随便丢弃,会有什么害处?
4、除了制成再生纸,你认为废旧包装盒还能有什么用途?
(3)假如人类不珍惜水资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2.读后交流意思。
3.学生编写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
4.交流,选出优秀广告贴出来。
六、知识竞赛
1.同学们,现在你们对水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我们来做一次小竞赛。
2.完成150页上抢答题。
3.评分。
七、总结鼓动
同学们,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尽管70%的面积覆盖着水,但是大部分都是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淡水仅占水资源总量的3.5%,剩下的96.5%全部都是海水。而地球上所有的淡水资源大部分是不可以直接利用的。因为大部分淡水资源都以固体形式存在于北极和南极,我们人类实际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少得可怜,而在我们身边的水又有一大部分被污染了。特别像我们中国人口众多,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极少,污染又特别严重,目前已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节约用水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希望大家拿出行动来!不但自己要节约用水还要向你身边的人宣传节水的好办法,让所有的人都能珍惜水源,爱护环境。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珍惜水资源,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优秀6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优秀6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开展阶段也的确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
初三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和方法;(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3)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处理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2. 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与技巧3.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4.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与反思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出问题: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为什么我们要进行综合实践活动?(1)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特点、意义和作用;(2)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与技巧,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访谈法等;(3)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包括选题、分组、计划、实施、总结等环节;(4)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与反思方法,如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3. 案例分析(1)展示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特点、优点和不足;(2)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探讨如何改进和优化综合实践活动。
4.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如环保、科技、文化等主题;(2)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与反思(1)各小组汇报实践活动成果,分享经验教训;(2)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2. 结果评价:关注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成果展示的效果等方面;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初中综合性实践教学设计(3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成就,如四大发明、天文学、医学等。
(2)掌握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的情感。
(2)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3)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2)天文学:古代天文学家及其成就,如张衡、郭守敬等。
(3)医学:古代医学家及其成就,如扁鹊、华佗等。
2. 中国古代文化特点(1)儒家思想: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道家思想:老子、庄子等道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佛教文化: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2. 新课讲授(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①介绍四大发明,让学生了解其发明过程、历史地位及影响。
②介绍古代天文学、医学等领域的成就,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整体水平。
(2)中国古代文化特点①介绍儒家思想,让学生了解孔子的思想、孟子的思想、荀子的思想等。
②介绍道家思想,让学生了解老子的思想、庄子的思想等。
③介绍佛教文化,让学生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 实践环节(1)参观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古代遗址、古迹,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完成探究任务。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措施。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优秀4篇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优秀4篇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教案篇一一、活动时间:20__年9月10日-14日二、活动人员安排:组长:副组长:带队领导:音乐会组织:班主任、(周四晚)每天早晨跑操、集合、整队:班主任三、具体安排:1、周一活动课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家长阅读说明后,周二带回回执。
2、外出领导、老师会议碰头会:周二上午大课间(二楼阅览室)。
3、全体学生动员大会:周四下午活动课(报告厅)。
4、出发时间及乘车:9月10日早晨7:20学校集合上车,7:30发车;共16辆车,每个班一辆车。
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跟随所负责班级大巴。
其他人员随机坐车。
主任和干事自驾,以防拓展期间出现紧急情况,负责接送老师和学生。
5、上车秩序:林维坚及各班班主任;6、车标:__(__一中__号车)7、带队教师职责:负责学生上课及住宿等日常所有的管理。
中间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请假;如有特殊情况,抽调级部其他老师代替。
8、录像照相:。
9、宿舍日常检查:男宿舍:葛;女宿舍:每个楼层两位老师,由颜妮老师负责统筹安排。
10、返校时间:14日下午2:30——3:30回校11、特殊体质学生:要求家长签安全保证书12、安全和纪律:每一个项目都由实践活动中心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并全程负责。
13、安全公约:各班主任收好并交级部保留。
四、本次活动具体内容:1、“生存体验”包括:应急救护、交通安全、防震减灾、消防安全、金工、木工等课程。
2、“素质拓展”包括:真人CS、激光打靶、信任背摔、攀岩、高空项目、障碍跑道、勇敢者道路、勇攀珠峰、毕业墙、趣桥世界、益智游戏、才艺展示等课程。
3、“科学实践”包括:科技教育、海模、航模、科学自由行、机器人、模型创意设计、光纤动画、电子DIY等课程。
4、“专题教育”包括:海洋教育、陶艺、泥塑、电烙画、布艺、纸艺、篆刻、中国结艺、十字绣和刺绣、京剧脸谱等课程。
5、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心还组织学生进行联欢晚会、观看励志演讲等文娱活动。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中学(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教学,提高中学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实验操作等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4. 思想道德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实验原理: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如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实验仪器等。
2. 实验操作:讲解实验操作的步骤、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3. 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推理等能力。
4.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化学实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实验原理讲解(1)教师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如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等。
(2)学生分组讨论,巩固实验原理。
3. 实验操作演示(1)教师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练习。
4. 实验技能训练(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推理等实验技能训练。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 实验设计(1)教师提出实验设计要求,如实验目的、实验步骤等。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实验课程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操作规范、实验技能、团队协作等。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本教学设计以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背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掌握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活动主题:以“走进大自然,感受生态之美”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2. 活动内容:(1)野外徒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徒步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感受生态系统的和谐。
(2)生态调研:引导学生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调研,了解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保护措施。
(3)植物种植: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种植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关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4)环保宣传:通过制作宣传海报、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团队协作游戏:开展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以往参加的实践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2. 活动准备(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组长,明确分工。
(2)物资准备:准备活动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3. 活动实施(1)野外徒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徒步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感受生态系统的和谐。
(2)生态调研:引导学生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调研,了解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保护措施。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5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5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开展“中国茶文化”主题活动,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相关知识,营造一个研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增强探究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兴趣。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相关知识。
活动时长:4课时第一课时1、引导学生提出研究性学习课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
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然而茶是一个学问很深的话题,要想进一步了解它,我们就必须要进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你们打算想从哪一方面去研究有关茶文化方面问题呢?引导学生调查茶的种类、名称、中国名茶、传统制茶叶的方法、泡茶方法、茶与健康和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茶道艺术等。
每组可以选择一个子课题进行重点研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收集、阅读与茶有关的文章(诗词、散文),并初步了解中国5000年茶文化和家乡茶文化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
2、各小组确定研究主题,讨论并制定本小组研究计划和活动方案。
准备好收集资料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第二课时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都喜爱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请大家动动脑筋,猜一猜好吗?(出示谜语):“生在山上,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你们真聪明,谜底就是茶叶,板书:茶。
二、师生介绍茶知识,引出家乡茶。
茶的种类繁多,茶有绿茶、红茶、花茶、白茶等,我们家乡也盛产茶,你知道我们的'茶属于哪一种茶类呢?板书:家乡的绿(并让学生简要介绍家乡的茶资源情况、茶的种类等。
)三、观察茶叶,学生感言。
1、教师出示茶叶片(新鲜)。
引导学生从它的形状、色泽等方面谈。
2、教师出示成品茶(一粒),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表达。
3、突出两者之间的对比。
(让学生感受到不易与艰辛。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教案优秀5篇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教案优秀5篇初中综合实践课教案篇一活动主题:我们身边的塑料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二[设计意图]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或制作可调节转速的小风扇)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甚至涉及到电功率)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
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滑动变阻的原理和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也为后面电功率知识的学习积累了直接经验。
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较易得的,关键是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片滑动效果是这一制作中的难点。
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观形状和内部结构,给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识。
[教学目标]1.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个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长度以及滑片滑动效果、接触性等。
2.电源电压的选择及起保护作用的定值电阻大小的确定。
3.模型外观、结构的设计及内部电路的布局。
[教具和学具]教具:实物投影仪。
学具:小灯泡(2。
5V0。
3A)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各种铅笔、电阻丝、导线、金属回形针、干电池若干节、带有各种图案的硬纸片、各种工具、电烙铁等。
[课前准备]为为制作可连续调节亮度的调光灯的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一、引入(5分钟)教师主导: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我们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制作一个调光灯呢?出示几张以往学生制作的调光灯照片(或模型)大家看出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如果我们制作调光灯,有什么创意,大家谈谈。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意义和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幅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是生物多样性,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种类。
(二)新课讲解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教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强调生物种类、遗传差异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重要性教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包括维持生态平衡、提供食物、药物等资源、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等。
3.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教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实践活动1. 观察植物组织学生到校园内或公园进行植物观察,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种类、生长环境等。
2. 植物标本制作学生分组进行植物标本制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生态调查学生分组进行生态调查,了解校园内或公园的生态系统状况。
(四)实验探究1. 实验目的: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实验材料:土壤、植物、昆虫等。
3. 实验步骤:(1)收集土壤、植物、昆虫等实验材料;(2)观察并记录各种生物的数量、种类等;(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2. 学生分享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作业布置1. 完成植物标本制作。
2. 撰写一篇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的小论文。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探究,使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掌握基本的活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掌握基本的活动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材料、多媒体设备等。
2. 学生准备:积极参与活动,准备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提出活动主题,让学生了解活动背景。
(二)活动准备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2. 分配任务:根据活动主题,分配给每个小组不同的任务,如:策划、设计、制作、展示等。
3. 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任务,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三)活动实施1. 活动一:观察与发现(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环境,发现存在的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3)每组提出解决方案,并制作成海报。
2. 活动二:设计与制作(1)根据活动一提出的解决方案,每组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活动三:展示与评价(1)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活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总结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活动总结1. 学生分享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2. 教师总结活动成果,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系统设计
1、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社会实践是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是每个高中生必修课程之一。
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社会为课堂,动手又动脑,进行体验和探究的综合学习过程。
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获得直接感受,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
内容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具体有:军训,义工,校内实践活动,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社会生产劳动和社区建设活动,科技性实践活动等。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由学校提供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
学校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创造性地选题。
学分分配必修学分6学分。
分两年学习,或集中,或分散,利用节假日完成。
每个活动时间不少于7天。
管理社会实践课程的组织管理由政教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学分认定。
实施
(1)军训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初,共一周时间,2个学分。
(2)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次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周),2个学分。
(3)学生根据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兴趣爱好,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自主安排活动(也可由学校集中安排),2个学分。
(4)学生的学习成果由政教处、团委组织指导,年级组配合进行展示、答辩,认定学分。
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要书面通知本人,告知原因,如有异议,可作复议。
评价(见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系统)
奖励与重修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强,表现出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风貌的学生个人或小组,付出努力多且收获丰硕的,可认定为A级,成果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科学价值的,学校给予特殊奖励。
考评中被判为D等者,须重修。
军训的重修与下一届学生一起进行,其他活动的重修可自主掌握时间,也可另选活动项目。
校外社会实践必交材料团队总结(含活动日志)、个人小结、实践成果论文、活动照片与宣传资料、设计展板、实践地评定相关证明材料(PPT展稿及
DV光盘为选交材料)
2、社区服务课程实施方案
社区服务指学生在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的以服务社区、发展自我为目
的的各种公益活动。
目标促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
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积极态度和健康情感;培养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
任意识、团队精神和主人翁精神,提高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培养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真情感,
开阔视野;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
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内容我校作为城区学校,社区服务内容包括各种公益活动,有拥军拥属、
敬老抚幼、法制宣传、环保卫生、绿地领养、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等;还有居民
小区的公共卫生,社区学校的辅导(上党课、团课、保健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
座等),板报宣传,维持交通秩序以及其他志愿活动。
此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
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服务项目上勇于创新。
学分分配必修学分2分。
管理与实施在管理上,学校将成立社区活动课程管理或指导小组,落实具
体职能。
具体实施时,学校一般不作统一安排,学生可在高一或高二期间利用双
休日、假期时间分散进行,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在高二第
二学期结束时进行评价,特殊情况可将评价时间延至高三第一学期期末。
社区服
务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
社区服务小组可根据需要聘请指导教师。
社区服务活动的评价设计《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
记录项目有时间(三
年内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劳动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态
度(富于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服务精
神)等。
要求填写完备,证明材料齐全。
写好“个人小结与体会”,认真总结“收
获”,服务质量由被服务者的评定与证明确认之。
3、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实施目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多渠道搜集信息和整合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倡导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实施原则适度开放性原则;自主性和实践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
主性和直接体验过程;综合性原则;协作性原则。
实施主要环节动员与辅导;酝酿、选题与申报课题;汇总、审定课题;成立学生课题组,确定聘任指导教师;设计研究方案;各小组开展活动;阶段性监测评估指导及每学期课题中期汇报、评估;课题总结,形成成果;审核小组评
审,各课题组答辩。
研究性学习学分的评价和认定
1、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法,手法的多样性,强调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评价
(1)评价的环节:开题评价、中期评价、结题评价。
(2)评价方式:个人评,小组评,指导教师评,中心课题小组评,也可以邀请家长和校外的专家评。
(3)评价内容:
A、参与活动的态度:主要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
B、在活动中所获得体验的情况:主要通过自我陈述及小组记录活动记录以及学习结果反映。
C、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主要对学生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的方法、技能水平进行评价。
D、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主要考察在学习活动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及在活动前后的比较。
(4)评价的表达形式: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以定性评价为主,每个环节评定等第,结题时给予汇总,既评定等第,同时给课题组所有成员评语,建立研究性学习档案。
管理
(1)将研究性学习课程纳入常规教学,视各学生课题组开展情况,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委员会在课题结题后根据申报的成果评定出各指导老师的工作情况进行适当的奖励,对于积极开设高水平研究性学习讲座的教师也给予一定的奖励。
(2)对研究性课程实行学分制,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必须完成15个学分,每个课题学分满分值为5分(按照参加人数的多少除掉组长或执笔人的2分,其余3分加以平均,中期汇报前的工作占四分之一学分,确保对过程的监测与评估),每个学生必须取得15个学分,方可视为合格。
利用学校已有的各种激励机制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研究性课程合格者方可毕业、评先进和获得奖学金。
(3)根据审核小组审核及答辩情况,筛选出优秀的课题组,除在全校展出之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4)被有关部门采纳和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课题成果,学校参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予以奖励。
(5)学校鼓励本校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编制系统教材的老师给予奖励。